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 学生 教 学
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开展有几年的时间。我感到,“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是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
那么,到底如何帮助学生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也就是我们讨论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认识。第二,归结到主题,简述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合宜和有效,必须以“学的活动”为基点。
一、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
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也就是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认识。或者说,我们讨论、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假设:一是广大教师是想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二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尚存在许多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问题。三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往往是大规模的、长时期的、集团性的。
广大教师是想努力做好工作的。尤其是语文教师,备课非常努力,上课非常认真,努力想把课堂搞好,把课上好。但是,毋庸讳言,我们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严重的问题。
这两个假设就构成了矛盾。一方面,是语文教师努力想要搞好课堂教学;一方面,是事实上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不足。而且,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里的问题绝不是单个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大规模的”、“集团性的”、“长时期的”。“大规模的”,东西南北的语文教师,几乎都出现这样的问题或者那样的问题。“长时期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就有。如果我们不努力加以改善的话,相信同类的问题以后还会不断地出现。“集团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带有语文教师的集团性,往往只有语文教师才会犯。或者说,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教学习惯、习俗,大家都这样做,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别人一看,就知道这里出了严重的问题。
我举个例子。一位教师讲《秋天的怀念》,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秋天的怀念》。首先,请同学们看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教师的意图很明显:第一段有个关键词语“你要好好活着”,最后一段又出现了“你要好好活着”。教师的意图,是让学生在阅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时,选取这个关键词语,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语来分析课文。大家能否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人在读文章的时候,先读第一段,再读最后一段呢?”也就是说,拿到一个作品,先读第一段,再读最后一段,这样的阅读方式有没有问题呢?
一方面,我们教师想要努力做好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我想,事情一定是这样的:教师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好的,所以努力去做。但是,这样做,实际上未必是对的,未必是好的,甚至是很不对的、很不好的。也就是说,一定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对语文课程的理解上、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上,出了问题,在专业知识上出了问题。所以,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原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性的问题乃至错误,一定不是教师个体的素质问题,一定是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制上的问题乃至错误。
语文课程、语文教材出现的问题,反映、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善,归根结底要依赖于语文课程的改革、语文教材编制的完善。但是,课堂教学的最终责任,还是要落在语文教师身上的。课程改革、教材完善,最终要转化成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现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成效。
二、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
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备课的要点;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反思的要点,是什么呢?是学生,是学情,是学生的学习经验,是学生学习的成效。这就需要对“教学”有正确的理解,需要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基点。什么是“教学”呢?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想教什么、要怎么教。教师想教什么、要怎么教,归根结底,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
语文教师备课,关注点主要是两个: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第一,教学内容要合宜。教学内容要正确,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要给学生学习提供较大的帮助。第二,教学设计要有效。我们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要有效地使学生达到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范文2
一、掌握学生的兴趣、需求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教学《河中石兽》时,我根据教学中学生对庙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提出的疑问,设计了一堂研究型学习课。让学生在课外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并分小组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由于教学设计是根据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心理需要设置的,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一学习研究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不臆断” “重实践”观点的感性认识,把“实践第一”“勇于探索”的精神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既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理解了老河兵的实践精神给后人的启迪,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有疑必察的个性品质。使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研究学生的能力、水平
我发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不仅城乡有很明显的差异,每届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总体上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可操作,易成功”的滋味。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材中教学目的的重复现象很多。如散文的教学中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的运用,七年级上册《春》中讲,《济南的冬天》中也讲,以后几册的散文中依旧讲;细节描写的运用,七年级《秋天的怀念》中讲,八年级《背影》《蜡烛》等课文中讲,九年级《范进中举》等课文中又讲。同样,小说的三要素、议论文的三要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均是七年级讲,九年级还要讲。如果处理不当,教学设计中就往往出现机械反复的现象。不同年级,不同课文,同一设计,同一教法,“千课一面”,无效重复,势必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学无所获。因而,要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在对学生情况准确分析把握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找准学生起点能力与《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间的差距,落实真正的教学需要。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效率。
教学《绿色蝈蝈》这课时,我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了将课文与一般说明文进行比较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对课文描写、记叙文字多于说明文字的特殊结构和表现方法有所感悟,并设计了将文章按一般说明文的写法(说明为主,穿插少量描写记叙文字)进行改写的练习,引导学生将修改后的文章与原文进行比较,然后指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中的描写记叙文字,分析、体会作者这样写文章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很快把握了蝈蝈的特点,理解了文章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的作用,进而能够准确地阐释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既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又避免了重复讲解比喻、议论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等学生已有的知识,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时效。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倾向合理分组
认知倾向,是指学习者个体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方式方面的稳定的独特倾向。不同的学习者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为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往往以外部参照作为依据,喜欢在有人际交流的集体学习环境中学习。他们往往对社会学科的信息材料加工、处理储存效果较好。他们较依赖学习材料的预先组织,学习中需要较明确的指导和讲授。场独立型的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时,常常利用自己拥有的知识参照,喜欢独立思考,个人学习。他们对所提供的学习材料能很好地分析,重新组织,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他们往往对理工学科的信息材料加工、处理得较好。沉思型的学生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往往会深思熟虑后才作出判断,且较为准确。而冲动型的学生则往往会迅速地对问题作出反应,且常常出现错误。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范文3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合作学习,就是实现这一心理渴望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提出了合作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1.灵活构建合作小组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开展,要构建相对灵活的合作小组。首先,要确定由优等生担任组长的职位,而且这个职位要相对长期范围内保持稳定。因为组长属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中的核心人物,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这名学生的能力也需要教师不断培养,鼓励组长能够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活动出谋划策,善于为小组学习凝聚人心,形成团队精神。其次,保证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分工要灵活。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总结报告员等,这样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当然,分工的布置也要根据任务情况有所变化。例如,在涉及需要学生事先搜集资料的一些阅读课中,合作小组内的学生可在组长安排下各自承担不同方面的搜集任务,而后再在课内加以汇总,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2.合作完成任务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有准确导向和学习的重难点,否则他们会抓不住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例如,教学《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以提出明确的教学任务:第一,分析秋天里“我”和“妈妈”有哪些不同的表现?第二,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然后小组内解决和分析这些句子。课外拓展的合作问题:作者史铁生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篇课文中对妈妈的怀念,他的什么作品之中也有体现?如此明确的合作问题,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教师如果不给以明确的任务,学生则会漫无边际地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当然,合作学习的任务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学引领。例如,教学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的课文《中国茶》时,合作内容包括:①本节课的生字认识多少?请书写。②本节课的语句有哪些不了解。请书写。③查阅的有关茶的诗词、发展等相关知识。这样的方法比由教师直接“解惑”要好得多。学生围绕需要解惑的问题去自学,从语言文字中去找解答中心话题的依据,并对找出的依据进行分析,然后在小组里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3.重视合作,多元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光组织,无评价”,而且评价的形式要多元化,保证学生的合作积极性。具体可以轮换采用的评价方式包括:第一,组内自评与互评。小组内的成员之间要互相评价,而且要有每个成员的自我评价。具体采取的方式可以采用记录袋的填写方式,用教师复印的固定化的表格,通过勾选来进行评价,形成简单方便的长期评价模式。第二,组际互评。评价内容包括组内分工明确,合作探究的能力,发言的积极性和条理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热情,等等。可以设立相对明确的奖项: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具体的表现方式可以在墙上的栏目中加上一颗小星星,达到10颗小星星可得到一个奖杯,贴在黑板报的相应栏目中。这样的评价,比量化的评价更有效果,比一刀切的评价更有针对性与实际意义。第三,师评。教师主要从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效果来评价学生,从而激励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多元化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让学生感到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在时时刻刻关注着自己。
二、小学语文合作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积极性的培养
小学语文合作教学组织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因为小学生往往会将合作学习视为一种游戏,长期下来就会产生消极的态度。
首先,教师必须要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语文合作学习是以“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这里就要求教师要合理的搭配,让活泼的孩子与胆小的,不爱发言的坐在一起,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特别是给那些平时不愿意说话或是不敢说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个人在活动中做到会倾听、会表达、会讨论。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杜绝“搭便车”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他个人对小组的责任。
其次,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一个教态严谨,教学风格轻松自然、生活活泼又善于平易近人、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教师,即使他外表有什么缺憾,也抹不去他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2.实效性的把握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尤其是讨论交流中,有时往往是乱哄哄的一片,看似讨论激烈,其实没有实效性。导致讨论以后也没有寻求到最佳效果,这样也就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合作学习必须要把握实效性,否则长期开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稳定,产生不良的教学影响。为了把握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必须要明确合作学习的总体目标,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到学生掌握的“量”,掌握的“学习方法”方面。教师要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全面认识语文教育的学科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堂高效率的语文课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合作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另一方面,要形成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培养小组的团结意识。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成员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要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并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建设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另外,为了保证每节课合作学习的成功,教师要转变灌输教学观念,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才更有效。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要重视组队配合,重视教学设计,重视多元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斌.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J].语文建设,2002,(04).
[2]高敏.探寻“无奈”叹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真谛[J].安徽文学,2008,(04).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范文4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开展校本教研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开展校本教研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和现实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校本教研以其明确的目标指向、与学校和教师的天然联系以及能动、鲜活和不断创新等特质,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现实的有效途径。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推进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符合教师成长规律,它有利于创设教师间交流切磋、互相帮助促进、互相关心爱护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笔者所在学校对校本教研形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本文从群体学习式校本教研、先导小组式校本教研、引领式校本教研、合作式校本教研、联片式校本教研、网络式校本教研六个方面阐述了校本教研的做法,及其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发挥的重要的作用。
一、群体学习式校本教研
群体学习式教研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和人才观;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搭建交流平台,让教师在互帮互助中不断完善、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通过适时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校教师以教研组、课题研究小组、志愿者组合等形式,加强群体学习,用学习的力量避免盲目。我校在校本教研中坚持理论指导实践。成立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教研机构,以教研组为单位、课堂为主阵地,在每学期初就定好开课时间、执教者和课题报送学校,学校研究指定每节课的主持人由学校领导承担和中心发言人由教研组长承担,形成计划。在活动中,执教者通过由独自备课形成预案、集体备课形成方案、正式上公开课、课后说课、集体研讨评价、反思总结等环节的锻炼,不断完善、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听课参研者则从参与备课、听课、评课中发现、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总之,群体学习式教研模式要求教师以新的课程理论为指南,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把学习研究、设计行动、反思总结贯穿教学生涯始终,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
二、先导小组式校本教研
先导小组是教师先行研究的群体,他们由愿意敞开自我、敢于质疑、善于反思、勇于引领、乐于分享的、具有理性思考和实践经验的成熟教师和有悟性、有活力的青年教师组成,不同的年龄结构和不同实践智慧的、优势互补的教研群体。这种校本教研的作用是榜样、示范、专业引领。它应起到两个层面的跟进作用。第一个是先学先行——实践、研究、反思、总结,形成教研组内的连环跟进;第二个是以典型课例的研究,引发不同层次的教师深入思考,造成全校的研究态势,进行一次、再次的、不断反复的滚动式实践,以此扩展到面上,形成连环跟进。我校通过建立一个由市、县级教坛中坚、学科带头人等教师组成的先导小组方式,先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带动了更多人的认识,引发了学校更多人的自觉实践,最后达成各自的共同长进。
先导小组引领下的校本教研,其推进的重点在集体跟进。先导小组每个成员在各自班级的尝试和围绕课例的集体反思,其实是率先“尝一尝梨子的滋味”,尝试后进行的活动方案交流,可能会在不同背景下得出不同的方案,如果真是这样,则不必强求统一,可以各自汲取设计的优点,通过相互引领,实现优势互补。先导小组成员回教研组后,可在教研组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提高连环跟进式教研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把各个教研组中未能解决的教学问题带回先导小组研究,形成先导小组与教研组之间的良性互动氛围。总之,我们初步认识到,先导小组引领下的校本教研是为了发挥群体实践智慧以不断解读与提升新的教育理念;探索符合当代教育理念的、具有教育创新价值的教育行为;形成举一反三,促进有效教学的能力。为此,我们需要防止片面追求没有研究的专题,没有根据既定专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跟进”,以免使“跟进”走向形式化。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经验背景和教师的不同认知风格和教学方式并充分给予尊重,以使教学活动的“跟进”取得实效。
三、引领式校本教研
学校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成立专门的工作室或研究小组,与一般教师组成一个实践共同体,教师们在面对一个复杂、真实的教学问题的讨论与处理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与相应的体验。我校在县教育局的帮助下建立了永嘉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招聘县内一批数学骨干教师进入名师工作室,对学科教学、课改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也为我县的教育事业注人新鲜血液。教师的成长迫切需要校内、县内成熟的有经验的县级或市级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带教。因此,提倡由县名师工作室真正启动“师徒结队”活动。由一位“三坛”以上的教师带几个徒弟,也可以一个徒弟拜几个骨干教师。在“师带徒”的过程中,采取“四课联动”引领的方式进行帮带,促进新教师的迅速成长,甚至成为一批新的“骨干教师队伍”。所谓的“四课”,一是“青年教师诊断课”。先由青年教师执教一节展示课,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二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优势,针对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精心备课并提供示范课,观摩后逐人交流观摩感受,挖掘授课“亮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三是“跟踪矫正课”。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结合研讨、评议情况,分析授课得失,指导授课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四是“反思汇报课”。青年教师经过听评课的磨炼、示范课的引领及个人的感悟,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上好汇报课。“四课”活动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起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而青年教师就是这样通过参与“诊断课一示范课一跟踪课一汇报课”等“四课”联动研讨活动,激发起参与教研的内在动力,加速了成长步伐。
四、合作式校本教研
合作式校本教研是指教师为完成共同的教研任务,达到共同的教研目标而分工协作展开专业性的教研活动。共同的目标是合作式教研的核心,分工协作是关键。一所学校所具有的合作文化应该表现在学校具有广泛认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为共同的学校教育目标,教师珍惜与同事之间的意见交流。学校具有持续学习和改进的文化自觉,视学校为一个共同学习进步的共同体。学校的教师协同工作,同事之间建立并维持一种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合作性活动。学校为群体反思、集体探究和个人实践提供平台和机会,鼓励教师和他人努力合作,共同创设合作发展的学校环境。学校有植根于教师群众的领导,信任教师参与决策的职业素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合作的效能,形成学校价值与目标共享。我校认真开展学校、校际间教师的交流。在我校教育教学第一线,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易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创新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中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伴互助,有助于探索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的做法是:
1.集体研讨。我校重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我校坚持每周的教研活动,确定每周二下午为“校本教研日”。教研活动有计划,形式多样,联系实际,讲求实效。活动内容一般与主题研讨挂钩,以课例为载体。每次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活动时,留出充足的讨论发言的时间并做好教研活动的详细记录,拟出的改进措施并注意落实。同时宣布下次活动主题。有时也可以总结、交流、反思本周的教学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并集体制定下周计划。校长、教导主任,定期检查、总结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
2.集体备课。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为一个备课组。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要求教师们人人说教材、备教材、备学生,共同设汁每一堂课。把主要精力放到对教材的把握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上,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上。最后形成教案,主要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思路和环节:集体备课时要求教师做到:(1)备课前必须自读自悟教材,对教材有个整体把握,对本班学生有大体了解;再读单元教材,明确单元主题和结构;然后逐课进行品读、分析。(2)重视集体备课时的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集体备课时,对教材的知识点,重难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等都要讲清楚。同组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定教案,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上研究课。每学期每个教师在校内上一次以上的研究公开课。学校教导处编排好教师研究课时间安排表。研究课一般由教研组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出一节的教学设计来,然后由相应的执教教师上公开课。课后组织好评课工作,先由执教者作教学反思发言,然后听课者评课。教案及评课记录存人教师个人档案。课中还包括说课、评课。课前,授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思路及策略进行了简要说明,使在座的听课教师对本节课的梗概有了大体了解,做到带着目标听课。课后,又组织了领导和听课教师互动评课,其中,老师们对课堂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诚恳地建议。在“说一讲一评”一系列活动中,老师们对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有了具体的认识,并能很好地应用到教学中。
4.进行师徒结对。充分利用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资源,缔结优秀教相长,共同提高。每学年根据师徒教师的表现情况评选“优秀师徒”,提高这项活动的实效。
五、联片式校本教研
联片校本教研就是建立教研强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校际教研共同体,使原有“以县为主”的教研范围更扩大,教研网络更完善,形成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以强带弱、以强促弱的教研互动局面,从而使分散的教研力量形成合力,为农村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达到优质教学资源互补共享,继而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全县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所以,联片教研对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与方法。联片教研的优势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它为农村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宽广的交流、互动、展示的平台,增加了锻炼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我校作为温州市示范学校单在联片教研方面,就有50%以上的农村教师在片区教研会上做过课。二是联片教研实实在在地为解决农村学校在课程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展开了教研活动,提高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联片教研发挥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教研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农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四是联片教研加强了校际之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片区各校整体性、集合式优势成果的形成。
总之,实行联片教研有利于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有利于发挥骨干教师对农村学校的辐射作用;有利于强校与农村学校的交流和经验推广;有利于推动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帮助农村学校提升教研水平,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从而最终确保农村学校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促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联片教研还可以改变教育科研活动单靠教研室组织的传统观念,实行“片区设计、县级指导、学区组织、教师观摩、大家评议”的办法,形成“小教研、大格局、创特色、竞发展”的新型教科研局面,扩大了农村学校教师对教科研活动的参与面,提高了教科研工作和课改实验工作的有效性。
六、网络式校本教研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各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提高优秀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贡献力量,我校利用校园网和教师博客,组织老师们读书交流、专题讲座、学术沙龙、教学研讨、校际对话等活动,为会员布置读书、写作、发言等任务,进行评选、考核、交流、展示,帮助教师自加压力、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1.开展网上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先有主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放在自己的博客中,其他教师学习教材以后在网上阅读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主备教师跟博客好友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更改教学设计。特别是要对博客好友提出的意见及时给予回复,在不断交流中,使教学设计日趋完善。主备教师用大家集思广益的教学设计上课,其他教师听课。听完课后,讲课教师将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放在自己的博客中,听课教师根据讲课教师的反思以及课堂教学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博客中评课。因为在网上参与活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更因为大家在评课时不是面对面,更多的真话、实话、促进教师成长的话才能说出来,避免了以前面对面评课时爱说空话、大话、套话、不疼不痒的话。学校要求有评必要回复,大家之间交流更加频繁,交流更加真诚。在交流中,思想得到了提高,理念得到了更新,经验更加丰富。
2.开展网上观课、网上议课活动。利用网络走进名师课堂,学习于永正、华应龙、贲友林、窦桂梅、刘德武的教学风格;学名师导入迅速、自然;学名师提问题有技巧;学名师点拨适时;学名师童心永驻;学名师朴实无华的课堂语言;学名师巧用画龙点睛之笔等,使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提高。我们根据教师讲课的实际,组织网上听课,为教学思想的形成输入新鲜血液。每月,我们至少进行一次网上观课,解决教师的实际困惑。如语文教研组中一些教师讲课缺乏激情,我们在网上观看了窦桂梅老师的“秋天的怀念”;一些教师觉得作文指导难以下手,我们组织在网上观看了李海燕老师的“夸夸同学的优点”习作指导课;一些教师对古诗教学存在误区,我们组织教师在网上观看了孙双金老师的“春望”。
3.问题疑惑博客求助。教师在反思中、在实际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和疑惑有时同伴解决不了,我们要求教师及时在博客中求助,看着天南地北的专家、同事、朋友的出的好点子,教师从心里感到佩服、满意,对博客教研更有兴趣,更有信心。一位教师爱急躁,动不动对学生乱发脾气,自己觉得更烦恼,但碍于面子,不好对其他教师讲,这种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一天,他将自己的烦恼写在了自己的博客中,网友们纷纷跟帖,说自己的经历,也写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看着网友的帖子,这位教师豁然开朗,改掉了犯急躁病的毛病,在教学中能够心平气和,自己觉得学生可爱多了。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教学方法;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是一门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具体、扎实,课中传授要轻松、愉悦、高效,课后总结要反思、归纳、落实,使整个教学环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方位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普及,各种新理念新思想新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教师要勇于探讨和优化各种课堂教学方法,有效的应用在课堂教学实践当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打造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以供借鉴和参考。
一、生活教学:学以致用,学以致学,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使课堂充满浓浓的创新气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做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打破书本的樊篱,让生活走进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以及问题情境的创设等各个环节,都要注意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使语文教学更贴近生活。如我在教学《科利亚的木匣》时,这篇课文语句含义深刻,课文内容虽然是孩子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但对于时间的悄然流逝却是他们熟视无睹的。于是我就事先向学生提出明确任务:观察你从小到大自己的相片,去与邻居家的小朋友比身高和步长,去找自己小时候穿过的服装来试穿,去观察最近身边的人有什么变化,仔细回想一年四季都有什么不同。经过课下的观察,课堂上学生发言和讨论异常激烈,轻而易举的理解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联的,与生活体验、观察生活、体会生活难以分割,让语文学习成为生活的一种内在动力和需求,从而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课外,鼓励学生多收集生活中的语文,如鼓励学生写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抒写烦恼和快乐,畅谈理想和未来;针对当今社会上广告用词不规范、错别字多,电脑造成的写字水平下降等现象,让学生去收集并纠正这种问题,平时多练习书法,写规范字、说规范话,训练社交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每周定期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创设生活情境进行表演或对话。总之,生活是知识的海洋,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给学生创造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情境,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教材和切入点。
二、情境教学:以情感人,创境融人,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是依据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及学生心理需要而构建的,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师吃透课文的基础之上,遵循作者思路,通过实物的演示,图画的再现,音乐的渲染、角色的扮演及语言的描绘等途径再现课文内容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趣中学,使学生在活泼的意境中产生兴趣,在高涨求知欲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我在教学中加强“讲、演、练",把学生头脑中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创设表演情境,把课文转化成舞台剧。课前,我安排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后,组织他们分角色扮演陶罐、铁罐和群众甲、乙等,演出一台绘声绘色的课本剧,铁罐的趾高气扬、目无一切,与陶罐的谦卑和气、宽阔心胸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表演表现的淋漓尽致,再加上十多个观众作为旁观者的讨论和发言,更收集到很多有哲理的话语,既让学生深入理解了陶罐与铁罐的不同特点和命运,又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演出后,让他们明白,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在学习中互相帮助,生活上和睦相处。又在无形中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创建多种情境帮助学生学习。通过“听一听”,根据课文内容,播放恰当的音乐和声响,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通过“看一看”,充分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演绎的具体、生动、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拓展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感情的整体把握和对词语的准确理解。通过“演一演”,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的情景剧,对文中的语言、故事情节进行改编,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易于理解,并有助于对学生的延伸教育。通过“做一做”,收集身边的语文知识,通过做一些卡片或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教材的语言环境,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获益良多。
三、阅读教学:积累和感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习和应用语言的学科,阅读能够使学生在语言训练方面得到大量的积累,有了量的积累就有质的飞跃,学生“胸有点墨”,有了良好的语感就自然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在《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课堂开始,我先问学生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我叫两个学生富有深情地朗读全文,要求同学们边听边画出课文中母亲和儿子的描写。再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善,板书设计:语言、动作、神态;母亲(表现),儿子(表现)。 并让学生再次细读课文,从对母亲和儿子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体会母爱的伟大。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为学生进一步抓住课文重点和精髓进行阅读与感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凭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