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肺结核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妊娠合并肺结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妊娠合并肺结核范文1

【关键词】 妊娠期;肺结核;诊治时机;产妇预后;关系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8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44-01

妊娠期女性发生妊娠合并肺结核的机率约为2-7%[1]。有人认为妊娠对结核病自然过程具有十分有益的影响。但也有人认为,患者的结核病病情会随着妊娠进展而逐渐加重。长久以来,有关妊娠对结合疾病发生率、发展的影响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现选取在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60例妊娠期伴有肺结核患者,分析其诊治时机、结核分类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60例妊娠期伴有肺结核患者,年龄均在20-37岁之间,平均年龄(26.41±2.55)岁。其中,初产妇者94例,经产妇者66例。病程时间7天-5个月,平均时间2.9个月,孕前患者均没有任何不适,没有进行体检、X线等检查。

1.2 方法 依据结核病防治会议提出的肺结核诊断标准,肺外结核临床诊断根据症状、体征以及有关辅助检查予以确诊。根据临床诊治时机的不同,将其随机性分成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并且分别对患者肺结核分类、治疗情况、并发症以及预后等有关资料予以详细记录。

2 结 果

观察组80例患者中,继发肺结核者73例,血播肺结核者7例(8.75%),均没有结核性脑炎、肺外结核并发症发生。对照组80例患者中,继发肺结核者35例,血播肺结核者45例(56.25%),并发结合性脑膜炎者35例(43.75%)。其中,3例患者并发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肺结核。两组间对比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通过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80例患者全部治愈,未有死亡病例。对照组50例痊愈,28例患者病情反复、迁延不愈,2例患者出院4个月后死亡,约为2.5%。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也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P

3 讨 论

妊娠期伴有肺结核患者发生重症结核的机率与肺结核诊治时机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有研究人员指出[2],妊娠对结核病自然过程具有十分有益的影响。也有人认为[3],患者的结核病病情会随着妊娠进展而逐渐加重。有关研究人员发现妊娠、分娩过程是育龄女性血播肺结核的主要诱因。本组研究资料发现妊娠期伴有肺结核,对照组产后诊治的80例患者中,发生血播肺结核的机率是56.25%,明显大于观察组产前诊治的患者,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对照组产后诊治患者发生结核性脑膜炎的机率约为43.75%,而观察组产前诊治的患者发生率为0%。观察组产前诊治的患者通过适宜的治疗,结核病预后效果比较良好,且治愈率高达100%。由此充分可以说明,产前诊治妊娠伴有肺结核的患者,妊娠对结核病的发展过程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并且对结核病预后情况也没有极大影响。对于产前没有接收诊治的妊娠伴有肺结核的患者,分娩将促进结核病病情的恶化,增加并发症,还会出现死亡病例。这也可能与分娩期间患者用力屏气,分娩后患者腹压迅速降低等因素引起活动性结核播散有一定关系。同时,产后患者比较疲劳,机体抗病能力降低,也会使产后发生重症结核病的机率升高。所以,及早诊断,特别是产前诊断尤为重要,适宜的孕期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发生重症结核病的机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总之,临床医生,特别是妇产科及内科医生应该熟悉掌握结核病的临床症状、各项体征以及筛查方法,加强向育龄女性宣传有关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引导育龄女性积极作常规体检,排除肺结核。如果有结核病史的患者孕前检查为结核活动性,应避免带病妊娠。孕期如果发现相关症状,需及时检查。对于确诊为妊娠伴有结核病的患者,应给予积极的有效治疗,甚至在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 雷素英,潘莹.妊娠期合并肺结核诊治时机与产妇预后的关系[J].中国防痨杂志,2010,24(1):24-25.

妊娠合并肺结核范文2

【关键词】 结核病;妊娠;误诊原因

妊娠合并结核病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但是因为对于该病的发现不及时和治疗不够合理,常常会给妊娠的妇女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因素,为了能够很好地提升医务工作者对于妊娠合并结核病的认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误诊病例的产生。本文主要结合临床实践和相关病例,对近年来我院所收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研究的是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妊娠合并结核病例。患者年龄21-3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27岁,第一胎时间为33例,第二胎时间为7例。产后发病的患者有21例,产后发病的19例,其中流产患者4例,并且在产后一个月内发病的有13例,一个月后发病的有7例。对患者进行PPD试验强阳性有16例,痰结核菌有13例。

1.2 结核的分型 本组患者中合并有结核性脑膜炎的有5例,腹膜结核的有4例,腰椎结核的有2例。对患者进行结核分型,其中Ⅲ型患者28例,Ⅱ型患者6例,Ⅳ患者5例,Ⅴ型患者1例。

1.3 患者的临床表现 本组中40例患者中有发热情况的患者有31例,盗汗患者23例,胸痛患者15例,咳嗽患者16例。恶心、呕吐以及头痛的患者有5例。

1.4 研究的方法 对本组40例患者的误诊时间、就诊情况以及患者的构成进行分析研究。

2 结 果

2.1 患者误诊的构成和就诊的情况分析 患者平均误诊时间为27天,患者中农村妇女为25例,城市妇女15例,患者在综合医院就诊的有34例,专科医院就诊6例,患者在发病一周内进行就诊的仅有7例,二周内进行就诊的有11例,三周内未就诊的患者9例。发病三周内进行未进行X线检查的为28例。

2.2 误诊的时间和疾病 本组患者妊娠期被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13例,支气管炎的有6例,胃炎3例。产后患者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有5例,被误诊为肺炎的患者有3例,被误诊为产褥感染的缓和有8例,被误诊为支气管炎的患者为2例。误诊时间方面为2-4周,平均误诊时间为27天。

3 讨 论

并结核病在临床上并不是一种极其少见,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相关的病例的报道。该病在临床上误诊和延误的发生率比较高。本文的研究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误诊时间为28天。误诊发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首先是患者对于该病的认识不足,一些妇女在妊娠期考虑对于儿童的影响,使得诊断被延误。另外农村妇女的误诊的比例比较高,因为医学知识的缺乏,一些农村妇女就医的时间相对延误,而导致延误的发生。最后因为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所导致的延误。早期的妊娠结核病患者症状比较轻,患者往往不够重视,一般都会以为是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支气管炎等等。除了上述的一些原因之外,心理作用也是导致发生误诊的重要原因。一些妇女顾虑进行X线检查或者开展药物治疗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所以自愿放弃检查而导致诊断延误。另外在综合医院就诊时综合医院对于结核病的认识不足,一般往往会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到是结核病。本组患者中在综合医院进行就诊的有34例,专科医院则只有6例。

基于以下产生误诊的主要原因,应当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妊娠合并结核病的误诊。首先患者所出现的盗汗、乏力以及低热等应当和产褥的感染进行必要的鉴别。另外结核所引发的咳痰、咳嗽以及咳血等症状应当和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进行鉴别。临床上对于有疑似结核病的患者应当进行结核菌素实验,以便对患者进行确诊,这种实验对于妊娠妇女和胎儿均无影响。进行X线检查一般在患者孕月4个月之后比较安全,不会对胎儿造成先天性的畸形,同时对于发现患者的肺病病灶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当患者出现2周以上的咳嗽的时候就应当特别给予警惕。临床上妊娠合并肺结核的患者的病情比较容易加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因为患者经常会担心因为肺结核和抗结核的一些药物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有些患者会选择终止妊娠,在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自身的抵抗力。也有一部分的患者因为担心抗结核的药物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不愿意使用抗结核的药物,这使得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临床上发生妊娠合并结核病患者出现误诊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妊娠合并结核病患诊断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于疾病的早期就诊,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克服可能存在的一些心理障碍。医院的医护人员要结合临床的一些特点,采取正确的诊断手段,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误诊,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帅,吕艳,吴雪琼,王仲元,王巍,刘琳.妊娠合并肺结核68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临床肺科杂志,2010.03.

[2] 何军,戴荣峰;张凡.妊娠合并肺结核89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3.

[3] 伍恩国.围妊娠产褥期初治肺结核52例[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妊娠合并肺结核范文3

[关键词] 肺结核;糖尿病;强化降糖;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b)-0083-02

肺结核及糖尿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多发病,两者并存则能够相互促进,不断恶化病情[1]。为此,对于肺结核及糖尿病患者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目前,尚无治疗肺结核及糖尿病的特效药[2-4]。为进一步探讨强化降糖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该研究对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在抗结核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化降糖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年龄25~64岁,平均(57.3±2.8)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4.6±1.2)年;空洞型肺结核60例、 干酪型肺结核40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20例。入选的患者均符合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5],未使用过胰岛素治疗;排除存在并发其他重要器官者,及治疗依从性较差者,妊娠妇女等。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物进行抗结核治疗及运用相同的饮食运干预。与此同时,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国药准字H20103164)及格列美脲(国药准字H20073592)等常规降糖药物进行降糖。研究组患者则运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即使用诺和灵R(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206)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6~18 U/次;诺和灵N(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 090969)睡前皮下注射,6~14 U/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末血糖控制水平,治疗3个月末观察两组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末,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比较

治疗3个月末,研究组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病,与肺结核被称为“姐妹病”。糖尿病患者一旦并发肺结核,则治疗难度加大,临床预后比较差[6-8]。这是因为糖尿病疾病会诱发糖代谢失调,使得体内蛋白与脂肪出现比较严重的代谢紊乱,减少机体抵抗及组织修复之能力,从而诱发结核病病情加重甚至恶化[9-11]。与此同时,重症肺结核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糖尿病病情加重,会使得血糖更加难以控制。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该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强降糖治疗[12-15]。该研究对比了常规的降糖药物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末,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提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比较好地控制患者血糖及改善患者结核症状。

综上所述,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强化降糖治疗能够够有效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益于血糖指标的控制及痰菌转阴率的提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费忠亭, 陈震, 孙信林.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6,22(4):824-826.

[2] 郭星荣, 冯烈. 桂西地区壮族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及淋巴细胞亚群分析[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6, 37(2):173-176.

[3] 李丽, 刘吉华. 健康教育促进对改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3):90-91.

[4] 顾惠芳, 杨芸, 傅亚萍,等. 延伸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对其自我管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4):489-492.

[5] 辛宝双.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 32(3):138-139.

[6] 邓泽强, 陈玉兰, 吴荣辉,等.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附151例报告[J].新医学,2012,43(7):492-494.

[7] 倪艳,邹永胜,刘泽明.强化降糖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4, 35(1):38-40.

[8] 邓雯秋. 用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4):12-13.

[9] 蔺瑞函,王先化,赵善良,等.346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随访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 2016, 21(4):583-587.

[10] 周淑华.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28):367-368.

[11] 陈翠仪, 陈美华.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9):51-52.

[12] 张永琴.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及其治疗体会[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2):88-90.

[13] 丘海先, 覃后继, 黄春合,等.滋阴利肺汤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16, 28(7):77-79.

[14] 林忆阳, 李春梅, 肖剑鹏,等.强化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血糖的影响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10(16):3080-3082.

妊娠合并肺结核范文4

糖皮质激素在结核中的使用

结核性浆膜炎:对结核性浆膜炎的病例,激素不应作为常规治疗。只有在结核性心包炎(重症结核)、胸膜炎、腹膜炎或多发性浆膜炎患者伴有高热等中毒症状严重,大量浆膜腔积液时,主张在浆膜炎的早期,仅有积液而未发生粘连肥厚之前,在化疗、抽液的同时伍用激素治疗。可使中毒症状迅速缓解,加速积液吸收,减少或防止浆膜粘连肥厚,避免遗留器官功能障碍。对中毒症状轻,积液量中等或少量的单发性浆膜炎患者,不必伍用激素治疗。在化疗的基础上,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在每周抽液1次产生一定疗效,主张每周3次抽液时不常规应用激素,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结核性脑膜炎:主张早期使用,可减少炎症渗出物,降低颅压,减轻脑水肿,减轻结核性动脉炎引起的颅神经损害,并能改善脑脊液循环,减少椎管粘连梗阻,预防脑积水与脑软化,减少合并症和改善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治疗作用。我院对102例结核性脑膜炎与对照组的治疗研究,认为大剂量、短程地塞米松疗法对提高早期结脑的治愈率、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伍用激素比单用化疗高热的中毒症状消失快,肺部病灶吸收或消失快,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和缩短疗程。

肺结核大咯血:能稳定细胞膜,减轻局部炎症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此外,激素还可降低血中胺和肝素水平,使凝血时间缩短,有利于止血。

肺结核合并肺心病、呼吸衰竭、肺心脑病:因激素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稳定溶酶体膜,提高细胞对缺氧和毒素的耐受性,故应用后可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保护毛细血管,降低其通透性,均有助于减轻脑水肿。急性肺心病、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衰、肺心脑病均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结核病激素治疗的主要禁忌症

耐多药结核病(MDR-TB):凡是已知耐多药结核病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应禁用激素治疗,因为激素的使用可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可增加病灶的扩散,使病情恶化。

艾滋病与结核病并发、结核病HIV感染者、结核菌/HIV双重感染者: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本身已受到严重破坏,如再使用激素,只会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更加严重的抑制,加速病情的恶化。

肺结核并发糖尿病:当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时,一般应禁止使用激素,因为激素可使糖代谢紊乱,加重糖尿病,同时抑制免疫功能,也可加重肺结核。

妊娠肺结核:妊娠初期与分娩后免疫力下降,肺结核容易恶化,若用激素治疗,进一步抑制免疫功能,并使孕妇和胎儿的糖代谢紊乱,影响胎儿的发育,诱发感染,可导致产褥热。

肺结核并发严重高血压:有明显动脉硬化,用降血压药物不能使血压下降在正常范围的重症高血压患者合并肺结核,用激素后使血压更升高,容易导致脑血管意外。

结核病发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激素可引起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可诱发陈旧性溃疡转变为活动性溃疡,更能使活动性溃疡加重,发生出血和穿孔。

结核病激素治疗的剂量、用法和疗程

结核病患者糖皮质激素的用药剂量及疗程,各家不一,小剂量或中等剂量,非常偶尔的情况下用大剂量,疗程一般为短疗程(1~3个月),对于药物过繁尤其是重度药物过敏的情况下,如大疱表皮松解症、剥脱性皮炎等,应短时期大剂量冲击治疗,以避免患者发生生命危险。用法尽量采用口服,而且尽可能地采用一次性顿服的办法,时间为上午8:00左右,以尽可能地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结核性脑膜炎,一般推荐剂量为强的松30~40mg/日,疗程一般为6~8周,同时加用鞘内注射,一般为地塞米松1~2mg,每周2~3次,15~20次1疗程,1疗程见效,可再用1个疗程,无效则停用;血行播散结核一般强的松剂量为30mg/日左右,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总疗程6~8周;结核性浆膜炎一般强的松为20~30mg/日,体温正常后可采用小剂量递减法,每周减1次,疗程4~6周。对个别咯血患者一般治疗止血效果不佳时,可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选择适量激素治疗,疗程不宜长,一般用法为:地塞米松5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注,咯血好转后可改为每日2~3次,维持3~5天。

注意事项与停药反应

妊娠合并肺结核范文5

呼吸系统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主要可分为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及肺结核等。由于妊娠期独特的生理特点,人体免疫力低于正常,易于并发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在妊娠期患呼吸道疾病时,如需治疗应科学合理地选择药物,最大限度地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1治疗哮喘用药

哮喘是一种临床表现明显具有突发性、易反复发作、病因多变等特点的综合征。妊娠期哮喘发作合并感染,特别是重症哮喘及哮喘持续状态下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时,不仅危及孕妇而且可造成胎儿缺氧、发育受阻,甚至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需长期使用,主要是通过抗炎作用来维持控制哮喘;缓解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一般按需使用。

目前认为哮喘是以气道慢性高反应性炎症的表现为主,因此治疗的关键是预防发作的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其中布地奈德属妊娠期B类药物,是妊娠期应用最为普遍且安全的吸入药物,常规治疗量对胎儿无不良反应。口服糖皮质激素分为短效和长效两种。泼尼松是较为普遍的口服糖皮质激素,目前认为口服

2呼吸系统感染用药

妊娠期呼吸系统可发生某些适应性的生理学改变,来满足妊娠期母体和胎儿双重血液循环及氧气的需要。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及全身循环血量的增加使肺血管充血,并出现整个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使得妊娠期易并发呼吸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时病常用的药物有解热镇痛药、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组胺药、镇咳祛痰药等。

妊娠期可用的解热镇痛类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常规剂量下不良反应较少;乙酰水杨酸孕妇慎用或忌用;布洛芬如在妊娠晚期应用,可使孕期延长,引起难产及产程延长,妊娠期禁用。妊娠期可选用的抗菌药包括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均属B级。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等,是最安全的抗生素,即使在妊娠前3个月内亦可使用,但由于妊娠期间体内该类药物的代谢加快,剂量也需适当增加。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罗红霉素等对一般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有效,对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等也有效,因对肝脏毒性较小,对青霉素过敏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孕妇可选此类药物。妊娠期慎用的抗菌药有喹诺酮类、磺胺类。妊娠期禁用的抗菌药有四环素类,它是典型的致胎儿畸形药物。抗病毒药奥斯他韦目前被推荐应用于流感的预防和治疗。金刚胺为抗RNA病毒药,抗病毒谱窄,能特异地控制A型流感病毒和一些C型株,适用于A型流感的预防和治疗。但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大剂量应用有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故不推荐应用。三氮唑核苷几乎在所有不同种类的受试动物身上都表现出致畸和杀胚胎作用,孕妇禁用。第一代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选择性作用差,镇静、抗胆碱能等副作用强,不推荐使用;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药效强,副作用少,为更优选择。镇咳祛痰药中可待因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呼吸抑制,妊娠期慎用;氨溴索动物实验无致畸作用,妊娠28 w后大量临床试验显示,对妊娠没有不良影响,但在妊娠前3个月应慎用。

3抗结核用药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慢性传染病,由于孕产期自主神经调节失调,体内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力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率增加,能耗增加;卵巢激素增加,肺呈充血状态;血液中胆固醇增高等均有利于结核菌在肺内生长、繁殖。妊娠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显著增多,从妊娠第12 w即高于未孕者,以后进行性升高,至分娩时可增加3倍,此期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T淋巴活性降低,使机体内结核菌易于由淋巴系统扩散至血液循环,而引起结核播散。目前常用抗结核药物第一线药物有异烟肼、乙胺丁醇和对氨水杨酸钠;第二线药物有利福平和吡嗪酰胺。

异烟肼虽然可通过胎盘屏障,但未发现有明显致畸作用,故为孕期广泛使用的抗结核药物,强调应同时服用维生素B6,以免婴儿产生反应迟钝和脑病。乙胺丁醇对子宫内胎儿发育无影响。美国胸科协会和疾病控制中心最近推荐其为妊娠结核的首选治疗药物之一。对氨基水杨酸抑菌作用较弱,但不易产生耐药性,在肝脏内进行乙酰化,和异烟肼合用,可使异烟肼在肝内乙酰化减少,有增加异烟肼的作用。但由于该药有严重的胃肠道刺激症状,约10%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腹部胀痛,甚至可引起溃疡病及出血,妊娠期间妇女很难耐受这一不良反应,所以此药孕期要慎用。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有协同作用,其主要副作用为影响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升高,甚至发生黄疸。对动物有致畸胎作用,提示人类妊娠期应用利福平要慎重。尽管国际防痨联盟将吡嗪酰胺作为妊娠结核病治疗的常规用药,但其对胎儿有无不良影响尚不清楚,故妊娠结核病患者应谨慎使用。

综上所述,妊娠期呼吸系统疾病应掌握好用药指证,避免不必要的用药,按照FDA的分类用药,尽量减少药物的种类,用药时控制好药量、给药时长及停药时间,最大限度的保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贾海侠.浅谈妊娠期用药的安全问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2):99-100.

[2]方红.浅谈妊娠期妇女合理用药[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4):1-2.

[3]王燕.妊娠期用药安全[J].中国药房,2007,18(35):2792-2794.

[4]周学锋,王晓璐,杨海,等.妊娠期哮喘合并呼吸系统感染的用药安全[J].中国执业药师,2013,10(2):30-33.

[5]焦秀兰.妊娠期用药安全的药物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3):170-171.

妊娠合并肺结核范文6

肺结核是临床医学中极为常见的传染疾病,咯血是肺结核病高发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易导致患者脏器衰竭死亡,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2]。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3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垂体后叶素治疗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Y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确诊为肺结核合并咯血。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48.5±28.5)岁。观察组中,男39例,女24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8.5±29.5)岁。其中空性肺结核38例,浸润性肺结核71例,其他17例;初治结合患者89例,既往有结核病史37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本组126例患者中均排除患者心肺疾病、妊娠、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重大疾病。

1.2 方法。对照组肺结核咯血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流程方法,根据患者病情使用链霉素、吡嗪酰胺及利福平等常规药物抗结核治疗,同时针对止血、增强免疫等进行针对性治疗,医师应叮嘱患者治疗期间卧床静养,保持呼吸顺畅,必要时给予吸氧支持。

观察组患者主要治疗药物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用药方式,将20ml生理盐水与3U垂体后叶素进行混合制成药液,采用静脉注入的方式用药。后再将300ml生理盐水与(16~35)U垂体后叶素混合成药业进行静脉滴注,采用输液泵以22ml/h速度进行输液,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输液速度,若咯血患者止血效果良好,次日减少用药量与用药速度。若个血患者止血效果不理想,需加大用药量延长治疗时间。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则停止用药,并进行相应处理。

1.3 疗效判定。两组患者治疗3d后其疗效判定,显效:患者治疗后3d咳嗽症状显著减轻,存在少量血痰,无新鲜咯血发生。有效:患者用药3d后咳嗽病症得到缓解,痰中带血,且无大咯血或咯血间歇时间增长。无效:患者用药3d病症无显著改善,咯血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使用检验,运用%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运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P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3%明显优于对照组74.6%,组间差异显著,(P

2.2 对比两组咯血患者止血时间

经治疗后两组肺结核咯血患者止血时间,对照组止血时间为(5.31±0.79)d,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为(2.45±0.37)d;(t=4.705,P=0.00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3例患者经治疗后,发生胸闷2例、心悸1例,头痛2例,共计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93%;对照组63例患者经治疗后,发生胸闷4例、心悸2例、头痛3例、恶心呕吐1例、血压升高5例,共计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3.8%。由此可见,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93%明显低于对照组23.8%,(=9.434,P=0.000)差异显著(P

3.讨论

肺结核是严重的呼吸系统传染疾病,咯血是肺结核的并发症之一。对肺结核咯血患者,若不及时救治,极易造成患者失血性休克、窒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由于患者体内炎性物质增多,导致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造成大咯血、血痰等现象[4]。肺结核咯血多发于老年群体,由于老年人体质差、气道消除力弱、血块、痰液无法咯出,造成患者气道不畅,引发患者窒息死亡,无形中增加了其治疗风险、治疗难度,因此临床治疗中高效快速止血是关键。

垂体后叶素是血管收缩剂的一种,用药后释放的加压素、催产素可使血管平滑肌兴奋,收缩毛细血管、小动脉,抑制肺部血液流量,减少患者静脉压,帮助创伤处形成血凝块达到止血目的,是临床中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显效药物。研究表明,垂体后叶素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头痛、心悸、头晕、腹痛、血压异常等现象。存在少数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由于病症轻微不被重视。研究表明,临床中患者血清钠低于若低于125mmol/L时会发生临床症状。本次研究中126例患者中,74例患者发生低钠血症,部分严重低钠血症患者出现肌无力、恶心等不良反应,及时给予患者3%氯化钠或生理盐水进行纠正治疗,所有患者不良症状消失,血清钠恢复正常,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针对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静脉输液垂体后叶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科孝,王风娟.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对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