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最美声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最美声音范文1
小时候很羡慕别的小朋友有甜甜糯糯的小名可叫,于是也想缠着妈妈给自己取一个。可却被妈妈笑着丢来的“黑妞”、“胖丫”等称呼给震慑住。于是,没有小名成为我一生的遗憾。对文中的小作者,我是有些艳羡的。虽然她的小名不够可爱动听,却饱含着妈妈深深的宠爱,叫人如何不去羡慕呢?
世上最美的声音便是妈妈的呼唤。每当听到妈妈的呼唤,犹如一股热气缭绕在心间,温暖着我的心。
――题记
“二儿,帮妈妈把水果刀拿来。”
“二儿,吃饭了。”
“二儿,早点睡吧!”
“二儿……”
终于忍受不了妈妈的声音,我“爆发了”!我大声对妈妈吼道:“能不能不‘二儿’、‘二儿’地叫我啊?我都这么大了,多丢人啊!别人都有好听的小名,为什么我的这么土气!”我吼完就转身摔门进了屋。
晚饭时,我没和妈妈说话,妈妈也没和我说,我俩就一直低头吃饭。妈妈先吃完,站起来转身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睛红肿着。应该是被我气哭的吧!我以前在妈妈心里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乖乖女,今天的反叛大概对她的打击很大吧!我心里有一点儿难过,但转眼间就被喜悦所冲淡――如果妈妈以后不这么喊我,未尝不是一种丢掉“二儿”的好办法。心情竟然莫名其妙地变好了。
第二天,我像往常一样上学,晚上回到家时,对着妈妈喊了一句:“妈,我回来了。”妈妈转过头笑着说:“二儿,等会就吃饭了!”刚说完,她的眼神突然黯淡了,赶忙又苦笑着说道:“这是最后一次。”我身体一僵,心中不由得抽搐着疼了一下。我没想到,妈妈会为了一个称呼而感到失落。
“刘天赐,放桌子,吃饭吧!”母亲终于唤出了我的名字,但我竟然觉得声音是那么生硬和刺耳。从那以后,母亲每次想叫我时,总是先欲言又止,然后叫声“刘天赐”,再与我交谈。每当这时,我总感觉我们之间隔了一堵冰冷的厚障壁。虽然我摸不到它,可是它却真实地存在于我和妈妈之间。
不出三天,我就受不了了!我趴在妈妈的肩膀上说:“妈,你以后还是叫我‘二儿’吧!我不习惯你叫我名字。”妈妈激动地看着我,眼睛里噙满了泪花,回过身抱着我。我们就这样相互依偎着,好温暖,那冰冷的墙也被我们融化了。
今天放学回到家开了门,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二儿,你回来了!”我高兴地回答:“嗯,我回来了!还是这个声音听起来舒服。”我情不自禁地说,然后看到妈妈的嘴角呈现出完美的弧度。
一个呼唤,饱含着妈妈对女儿所有的爱。“二儿”,妈妈的声音是发自内心的,是无法效仿的,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教师点评
“二儿”,多难听!难怪“我”会生气。可是“妈妈”不再这样叫而直呼“我”的名字后,“我”却感到了不自然和陌生。文章记叙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展现了“我”对妈妈的理解过程。小作者善于截取生活中的细节,如,“妈妈的眼睛红肿”、“妈妈欲言又止”等细节在文中刻画得非常清晰,还原了生活的真实。结尾照应题目,主题突出。
最美声音范文2
喜欢这种男性独有的磁性魅力,
喜欢字正腔圆的标准发声。
听到你的离去,突然间
心里是那么的难受,
是那样的不舍,
如今,
这个声音远离我们而去了,
对罗京老师说一声:
最美声音范文3
——题记
当日出东方,当天刚蒙蒙亮时,校门打开是细微的摩擦声,便唤醒了这片校园的生机活力,也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三三两两的学生与教师职工鱼贯而入校门,当学生越来越多,车与车的碰撞声、车子的摩擦声、学生们的絮絮低语,都在同一时刻如同火星一样迸发出来,不曾间断。7点钟,校门准时关闭,西安门附近嘈杂的声音逐渐静了下来,那悠扬的上课铃声打响,而原本安静的教学楼,此时却升腾成为主旋律,似乎像是约定好的一样,琅琅的读书声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上课时,我听到,教室里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外中学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这是外中学子对中国的骄傲与自豪”;“so do i”,这是外中学子对西欧风情的向往!这洪亮的读书声,就像奔腾的长江,它气势磅礴,它振奋人心,它奔流着、呼啸着,永不间断......
最美声音范文4
除了安静一些,这一天似乎和往日没什么两样。结婚三年,日子渐渐像流水线上的程序,单调、乏味,按部就班。她不是很漂亮,但是人温婉细致,做得一手好菜,除了有些唠叨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像所有凡俗的夫妻一样,他们的日子过得波澜不惊。
第二天,一切照旧。晚饭后他坐在餐桌旁抽烟,她在厨房里收拾碗碟。他看着她在小小的厨房里来来回回地打转,水龙头哗哗地响着,忽然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又想不出是哪里不对。睡觉前,他在床头柜上看到一张纸条,她纤弱的笔迹写着:明天有雨,记得带伞。他拿着纸条,兀自发笑,这事儿也值得写个条,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呢?
他是在第三天才发现她不能说话的。他把一份急要的文件忘在了家里,回去取已经来不及,只好打电话让她送来。电话打到家里,响了三声,接起来了。他直截了当地说:“我有份文件忘在家里了。就在书房的桌子上,急要,你帮我送过来。”电话那端,没有声音。他又说:“是你吗?你在家吧?”还是没有声音。他急了:“你怎么不说话?出什么事了?……”不待他问完,电话已经挂断了。
他赶紧请了假,回家拿文件。在离家两公里的地方,他看到了她。她骑着自行车,正使劲地往前蹬着。他从车上下来,拦住她。天正下着雨,她没有打伞,衣服和头发湿淋淋的。他正要埋怨她在电话里为什么不说话,她已经从怀里掏出他的文件递过去,文件用塑料袋子封得严严实实,封面上有一张纸条:我失声了,所以不能接你的电话。
他一下子就呆了。她失声了,他居然都不知道。他只感觉这两天家里格外安静,就没问问她是怎么了,他怎么这么粗心?
是的,他嫌她唠叨。结婚三年,她越来越像个唠叨的老太婆。每天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今天吃什么饭?排骨要红烧还是清炖?热水器要开40分钟才能洗澡,这件衬衣要配那根领带……她说话的声音尖锐、凌厉,听起来总像跟人吵架。他不明白,结婚前那么温言细语的一个女孩儿,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庸俗唠叨的妇人?他曾经看到一句话说:一个女人等于500只鸭子。他深以为然,他想哪天她要是不唠叨让他耳根清静,他就幸福了。
现在,她真的不能说话了。她在纸上“告诉”他:医生诊断说是声带囊肿引发的暂时失声,需要好好调理,不久后就会恢复的。
可是,听不到她问他要喝番茄蛋汤还是青菜豆腐汤,听不到她絮絮叨叨地讲韩剧,听不到她抱怨用电太费,小区的垃圾无人清理……他觉得很不习惯。每天,他自问自答,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的声音,单调而寂寞。他忽然发觉,她那让他厌烦的声音,其实才是他们的生活中最动听最和谐的音符。
为了尽快找回她的声音,他见人就问有没有治疗失声的偏方。他带着她去找有名的老中医针灸;他买了绿豆和百合,坚持熬粥给她喝;每天晚上,他拉着她的手去散步,回忆他们恋爱时的事情……虽然通常都是他一个人在自言自语,但是从她亮晶晶的眼睛里,从她越握越紧的手上,从她沉静的笑容里,他知道,那些被他丢失的幸福,又被他重新找了回来。
那天晚上,他睡醒一觉后,看见身边的她正大睁着双眼望着他,眼角有浅浅的泪痕。他诧异地揽过她的肩,问:“怎么了?”她不答,泪却越流越凶。然后,她忽然开口说:“对不起。”
那三个普通的字,在他听来,简直如同天籁之音。他“腾”地从床上跳起来,像个孩子似的语无伦次地嚷着:“你会说话了?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句给我听……”
她把头伏在他的怀里,她说:“原谅我,其实我没有失声,我只是想试试,你还爱我吗?我一直以为,你对我,对我们的婚姻,已经厌倦了……” 他愣着,忽然紧紧地抱住她。他的心柔软而酸疼,这个柔弱的女人,动了如此的心计,不过是为了挽救他们的婚姻。而他却因此,不但找回了他们的幸福,还听到了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菠萝香
我还记得18年前的那个春天,8岁的她第一次见到那个丑丑的东西:均匀隆起的橙色小丘,一身粗糙的刺,上面一簇绿叶,倒像是绽开的花朵。那是父亲从南方回来带给她的礼物,可是一家人竟都不知道怎样对付这个异物。菠萝在床头柜上放了三天,父亲才拿刀将它拦腰切成两半,把里面的肉一勺一勺挖出来喂她吃。母亲也突发奇想,将隔夜的米饭放进吃剩的菠萝壳里,上笼微蒸,米饭吃到口里,竟是从未有过的鲜润清香。
一年后,父母离异,她跟着父亲,辗转到另一个城市。日子像流水一样滑过,她中学大学一路读过去,毕业后在北京找了工作,穿宝姿,用LV手袋,喝巴西现磨的咖啡,完全是个优雅干练的时尚女子。只是,她再也没有吃过菠萝,就像她从不和别人谈起自己的父母,那都是她心中不能碰触的隐痛。
后来,她和他相识,相爱。有时他牵着她的手从街上走过,看见街角卖菠萝的小贩,手里握着长长的刀,利索地削去菠萝外面粗糙的皮,又一刀一刀顺着纹路将果核去掉,几圈下来,手里已经是一只斜棱环绕干净漂亮的菠萝。
他追随着她的目光,正要去买菠萝,她却拉他走开。她说,不喜欢,怕酸。当然不是怕酸,只是她忘不了,父亲一勺一勺挖出来的菠萝肉和母亲清香鲜美的菠萝饭。那菠萝里浸润着的曾经美满幸福的家的味道,如今早已碎裂。
他们相爱两年,她先提出分手。没有理由,如果一定要找理由的话,便是彼此的熟悉吧。她害怕朝夕相处日久生厌,日日的琐碎和平淡,再深的感情也能磨得波澜不惊,就像当年的父亲和母亲。她不愿经受那样的痛,所以,先放了手。她想,自己可能是不适合婚姻的吧。
分手之前的散伙饭,她醉了。生命中的聚散离合,她早已见惯,谁是谁的天长地久?不过是彼此的过客而已。
一个星期后,她下班回家。门竟然是虚掩着的,她警惕地推开门,听到厨房里叮叮当当地响,她看到他正背着门,笨拙地挖菠萝里面的肉。他把蒸好的糯米和菠萝肉搅在一起,加入白糖、火腿丁、青豌豆,一起装进菠萝壳里,再放进微波炉。他做得那么专注,连她到了身后都不曾察觉。
最美声音范文5
朗读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书声!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颤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
一、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朗读,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中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初始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先进行简单的讲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文章,一边读一边思考,将读与思结合,做到熟读精思。从而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小学生模仿性强,教师用标准的普通话对其进行强化朗读训练,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标准的普通话。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逐步的理解、领悟出更深层次的意思,同时,心里会产生满足感,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甚至会根据自身情况摸索出一套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技能。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
3.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朗读过程有助于学生再造文章意境,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丰富的想象,会将优美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符,通过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引导学生去想象,不但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朗读使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朗读,在不知不觉中把教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技巧,从仿写到内化再到自创,写作时就能很自然地做到信手拈来了。像很多人都能在很多年后对小时候烂熟于心的名家名篇,回忆起来仍然能够记忆犹新,达到“妙笔生花”的境界。
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所以我们务必要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进行朗读能力的培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激发朗读兴趣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朗读能力的培养,其首要条件也是要激起学生读的兴趣。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欲望是兴趣的源泉,有了欲,才有趣。
(2)建立朗读的激励机制,注重朗读评价。我们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恰当的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单一的评价。学生们在我们的鼓励中会树立自信心,读的兴趣就会高。学生们树立了能读好的自信心,会读得更精彩。
(3)营造浓厚的朗读氛围,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让学生觉得学习与朗读分不开,使学生愿读,乐读,让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读的氛围中。
2.加强朗读训练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道渠成了。可结合以下形式训练学生朗读的基本功:
(1)范读。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形神兼备,声情并茂地范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欣赏水平。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美的熏陶。教师可以范读某个重点段落或学生难以理解把握的长句;也可以范读课文中的句逗停顿,也可范读句中的语气、重音、轻声、儿化等。
(2)领读。这种训练形式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和声调,可使学生做到朗读时不添字、不漏字。字字读准;不重复、不破句,句句读通。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自然而然会有所提高。
最美声音范文6
一、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教“行为场”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亲。正如他自己所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因此,我在家长会上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我始终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三、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
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的坏的学生身上。其实,每一个学生在我的眼里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我现在所教的班中就有一位特别顽皮的男学生,一直以来教过他的老师没一个是称赞他的,甚至经常被叫到办公室批评,还经常无故骚扰同学,同学很多也不愿意跟他交往。后来我改变了以往对他的教育方法,每次他犯错都耐心引导他、鼓励他,慢慢的他接受了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经过近一个月的转化教育,他思想纪律上有了进步,学习也更认真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首先,我让学生自己充分明确自己班级的目标。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只有全班学生参与制定,才有真正的集体目标,才能把班集体建设作为与自己戚戚相关的事情,他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的被调动起来,他们的个人目标和班集体的目标才能很自然地整合一致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其次,发挥班干部的核心力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学生集体能否形成往往取决于能否形成一支为班集体成员所信服所拥护的班干部和团结在班干部周围的一批积极分子。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
最后,必须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但是,这种细致入微的管理并不是独断专行,还应充分发挥民主。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这样,才能真正的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使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六、倾听学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