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鸿门宴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1
【关键词】鸿门宴;人物;分析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讯先生对《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价值的高度评价。它不朽的艺术魅力,不仅得力于司马迁对材料的取舍和安排上,而且也得力于他运用了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多种表现手法去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鸿门宴》这篇文章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艺术特点,塑造出刘邦、项羽、张良、樊哙、范增等鲜明人物形象。
一、为君者?为将者?
刘邦和项羽是这场会面的主角。若论心思城府,刘邦必然更胜一筹,可要说英勇善战,项羽则是当之无愧的胜者,二人各有所长。
相比项羽,刘邦更适合作为君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刘邦知人善用。刘邦自己晚年也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三人的帮助,刘邦才得以称霸天下。第二,刘邦懂得审时度势,能屈能伸。“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刘邦按地位本应和项羽平起平坐,可是在生死关头,刘邦愿意放弃所谓的尊严,向项羽俯首称臣。第三,刘邦坚决果断,决不手软,这一点他和项羽有着明显不同。“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得知曹无伤是内奸后刘邦毫不心软,立即斩草除根;同为内奸,项羽却对项伯并没有做出什么处罚。
再说项羽,项羽失败主要归结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当听到曹无伤密告“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时,立刻勃然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其暴躁、鲁莽的性格显露无遗。第二,项伯泄漏军机被刘邦拉拢后,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说情:“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人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而善遇之。”项羽立即放弃了消灭刘邦的想法,表现出他的胸无城府和缺少主见。在鸿门宴上,范增曾多次暗示项羽趁机除掉刘邦,“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羽却“默然不应”,表现了他性格中“为人不忍”善良的一面;刘邦不辞而别之后,项羽没有任何责怪之意,更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表明了他缺乏远见和沽名钓誉。
二、为谋者
范增和张良是在这场会面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人物。范增被项羽成为亚父,在项羽称霸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在这场会面中,范增也有很多失误。一、范增不如项伯精于忖度。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范增很清楚刘邦的野心,可是他还是没有拿出杀死刘邦的有力措施,虽然设计了这场鸿门宴,却并没有很好地抓住机会。二、范增不如张良应变自如在得知项羽鸿门宴的目的后,张良立即安排刘邦与项伯会面,“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可是在鸿门宴上,项庄舞剑被阻,范增却无法拿出方法解决,导致了最后的结局。三、范增不如樊哙敢作敢为。生死关头,“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可是刘邦逃走时范增并没有马上派人追赶,刺杀计划被阻时也没有拿出一个谋士 应有的建议。
张良善于运筹帷幄,是助刘邦打得天下的大功臣。张良的性格可以用足智多谋来概括,鸿门宴之前密会项伯,并促成项伯和刘邦约为儿女亲家,使得项伯在鸿门宴上必须保护刘邦。鸿门宴时看情况为危急,立刻让樊哙送刘邦先走,许久之后孤身一人进去向项羽辞别,体现了张良过人的智慧和胆识。
三、为卫者
每一个君王的身边总有几个得力的大将保护自己的安全,例如项羽的项庄,刘邦的樊哙。
项庄是刺杀刘邦的主要执行者,但是作为执行者,我认为他并没有很好地做到履行自己的职责。“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只因为项伯的阻挠,项庄就无法刺杀刘邦,这只能说他不懂灵活变通。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2
楚怀王曾与刘、项等人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先入咸阳,称王并不过分。但从军事力量而言,项羽强大,刘邦弱小,项羽不允许刘邦称王。
项羽的谋士范增千方百计想除掉刘邦,宴会前,以刘邦有“天子气”为借口鼓动项羽进攻;宴会开始,“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项羽犹豫不决时,又自作主张召项庄,嘱其“击沛公于坐,杀之”。
后来樊哙突然闯进帐内保护刘邦,致使刘邦逃离虎口,全身而退。范增见此情形又气又恼,脱口骂道:“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课本对“竖子”的注释为:“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笔者认为这一注释不够妥当。
刘邦在鸿门宴上能够借机逃脱,主要得益于三个人:
一是樊奋不顾身救驾。樊哙得到张良的情报后,挺身而出,闯进帐内,慷慨陈言,替刘邦开脱,使宴会上的紧张气氛得到缓和,为刘邦逃跑创造了条件。
二是项伯倒戈。项伯出于对张良的个人情谊,将项羽的决策告诉了张良。善于应变的刘邦趁机笼络项伯,让项伯为他说话。项伯跑到项羽面前替刘邦说情,项羽心软,果然“许诺”。
三是项羽胸无城府、优柔寡断、有勇无谋。项羽听了曹无伤的密告后,先是怒火中烧,立即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待到项伯为刘邦说情,他又“许诺”。鸿门宴上,刘邦道歉的同时暗指他受了小人的挑拨,他竟然不假思索地供出了曹无伤。范增多次示意要他下令杀刘邦,他却下不了决心,“默然不语”。对闯入帐内心怀敌意的樊哙他也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反而称赞樊哙是“壮士”,赐以酒食;对樊哙的指责也“未有以应”。甚至刘邦逃离后他也不采取任何行动,后来又“受璧,置之坐上”。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范增被彻底激怒了,置玉斗于地,拔剑击碎,并大骂“竖子不足与谋”。樊哙是刘邦的部下,为主子刘邦效力是应该的,范增不会骂他。由此推断,范增骂的人不单是项羽,而应该是项羽与项伯两个人。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3
鸿门宴的坐席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项羽明明安排好要将刘邦一举拿下,免除后患,谁知却临时心慈手软,中国的历史也就在转念之间改变了。究竟是什么让刘邦逃过一劫?有历史学家认为,因为刘邦聪明地选对了坐席。
在中国古代,宴会上坐在哪里很有讲究。在室内,最尊贵的座位是在西墙前铺席,坐在席上面向东,即所谓东向坐;其次是南向坐;再其次是北向坐;最卑的位置是西向坐。普通人摆宴席,主宾应该东西对坐,主人把客人请在东向坐,自己坐西向表示尊重。君臣则是帝王面南,臣子面北。
据《史记》记载,在鸿门宴中项羽、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理说鸿门宴中刘邦是客人,项羽是主人,何以项羽反而东向坐呢?原来那时候还有一个规矩,就是长官宴请部属往往自居尊位,不循通常宾主之礼。这意思就是,项羽并不把刘邦当做一位平等的宾客看待,而是把他看成自己的部属。项羽这样做也是有根据的,因为当时项羽已是诸侯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他管束。
那么刘邦为什么没有坐在与项羽相对的西向,而是坐在了北面呢?这显然是正式表示臣服于项羽之意,因为臣子对君王的时候才坐北面,坐西面毕竟是可以分庭抗礼的朋友地位。张良虽然在西面,只不过是“侍”的身份。
鸿门宴举杯之时,天下未定,刘邦、项羽也都不曾称王,这次宴会正是要决定领导权属谁。项羽要借此机会收服刘邦,而刘邦不得已冒险赴宴,便是表示愿意接受项羽的领导,让他放心。对于政治上尊卑的考虑使得鸿门宴远不是一个普通宾主饮宴的场合,宴会座次的排定如此微妙,很可能是刘邦的军师张良的精心谋划。对于坦率、自负的楚霸王项羽而言,这是打消其猜疑,平息其怒气的一着妙棋。项羽最后同意自己“东向坐”和刘邦“北向坐”,这说明他已把刘邦看作他的部下,并正式接受了刘邦的臣服表示。所以当主客入座之时,项羽已不再有杀刘邦之心。
谈判桌上的较力
鸿门宴是一次利用座次安排的成功谈判。其实任何一次政治谈判很可能双方还没露面就已经对坐席的问题较上了劲。1807年拿破仑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谈判时,为了确保双方都不失面子,法国皇帝安排了一条精心制造的驳船停泊在普鲁士的涅曼河正中。这里是两个帝国的边界线,谈判就在船上进行。为了表示各自的谈判目标和双方的平等与尊严,他们在驳船上造起了两间一样的房子,各自的房门朝向河的一岸。双方约定两位君主要在相同的时间到达自己一方的河岸,并在同一个时间摆渡到驳船上。
老练的谈判专家会根据会议的性质安排不同的坐席。通常就桌子的形状而言,如果谈判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和对抗性,大多选用长条形或正方形谈判桌,而较具合作性的谈判则可尽量考虑选用圆形谈判桌,或者干脆不用谈判桌。
美国著名的谈判权威尼伦伯格有一次被邀请去参加工会与资方的谈判。作为资方代表,尼伦伯格被介绍过后,工会代表请其坐在他们的对面,但是尼伦伯格却与工会代表坐在了一边。工会代表们都以奇怪的眼光注视着尼伦伯格,示意他坐错了位子,可尼伦伯格却毫不理会。
谈判开始后不久,这些工会代表很快就忘了尼伦伯格代表的是资方,他们仔细倾听尼伦伯格的分析、意见和建议,就像是对待他们自己一方的意见和建议一样,一点也不会产生抵触的情绪,最终谈判圆满成功。
如果尼伦伯格不是坐在工会代表一边,而是坐在他们的对面,工会代表就会认为尼伦伯格总是代表着资方的利益,总是在替资方说话,他的意见和建议恐怕就难以被接受和采纳。可以说,这场谈判的圆满成功跟尼伦伯格巧妙地利用谈判的座位有很大关系。
“T”形谈判桌
1991年10月3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老王宫开幕的举世瞩目的中东和会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谈判桌胜利”。这次中东和会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主持的。18年以前的中东战争之后,在日内瓦也曾召开过一次中东和会,当时只有美国愿意同以色列坐在一起,其他各方代表都不愿和以色列同桌,致使谈判只进行了一天便不欢而散。
这一次,为了避免那一段历史重演,美国国务卿贝克坚持和会要“坐在一张桌上谈”,他认为“不坐在一起谈,就不会有和平”。为了使谈判获得成功,谈判的组织者们精心设计和安排了谈判史上前所未有的“T”形谈判桌。
座位的安排采取了如下方案:美国总统布什、国务卿贝克等美国代表,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外长潘金等苏联代表,以及东道国首相冈萨雷斯等坐谈判桌的“T”形顶部;而欧洲共同体、约旦,巴勒斯坦联合代表团,叙利亚、埃及、以色列和黎巴嫩等代表团则分别坐在“T”形谈判桌的两侧。这个方案无论是在谈判桌的选择上还是在谈判座位的安排上都是合乎中东和谈的目的和原则的。
可以说,这是谈判历史上的一次创举。“T”形谈判桌使以色列和阿拉伯邻国在经历了40多年的交战状态和5次战争之后第一次坐在一起进行谈判。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4
“为”在古汉语中是个具有重要语法功能的词语,含义非常广泛,随上下文的不同,而附有临时意义。在《鸿门宴》中它有三种用法,有的作动词,有的作介词,有的作语气词。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意,现将其一一归类,分述如下。
(一)作动词
《鸿门宴》中“为”作动词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随文分别译为“做”、“准备”、“出”、“结成”、“作”、“以为”、“是”等。
1.做
(1)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使子婴为相”即让子婴做相。
(2)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君王为人不忍”即君王做人不狠心。
(3)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客何为者”即客人是做什么的。
2.准备
(4)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为击破沛公军”即准备击破沛公的军队。
3.出
(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即谁替大王出这样的计策。
4.结为、结成
(6)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约为婚姻”即约定结为(或结成)儿女亲家。
5.作
(7)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军中无以为乐”即军中没有什么用来作娱乐的。
6.以为、认为
(8)窃为大王不取也。即“我以为(或认为)这是大王不应采取的做法”。
7.是
(9)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皆为龙虎”即都是龙虎的形状。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即现在人家正是切肉用的刀和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
(二)作介词
“为”作介词,可分为三类:
1.“为”和它的宾语一起,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有时省略宾语),译作“替”、“给”。
(11)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臣为韩王送沛公”即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到这里)。
(1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即谁替大王出这样的计策。
(1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君为我呼人”即您替我叫(他)进来。
(14)……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公为我献之”即您替我献给他。
(15)沛公奉卮酒为寿。
(16)……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17)庄则入为寿。
以上三例中的“为”字后皆省略宾语“之”,“为寿”即“为(之)寿”亦即给(他或他们)祝寿。(15)例中的“之”代项伯,(16)(17)两例中的“之”代项羽等。
2.表示在动作行为发出的同时所旁及的对象,可译作“对”。
(18)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19)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20)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以上三例虽然语境不同,但问式相同,文字一样,三例的释义亦相同。“为之奈何”即对这件事怎么办。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出施动者。可译为“被”。
(2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皆且为所虏”即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指刘邦)所俘虏。
(22)吾属今为之虏矣。即我们这些人现在就要被他(刘邦)俘虏了。
(三)作语气词
“为”用在句末,与疑问代词呼应,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2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即还告辞什么呢。
二、“与之同命”辩
当张良把“鸿门宴”上紧张的局势告知樊哙时,樊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与之同命”中的“之”指代谁,向来各种教科书及教参注释不一:有的认为指项羽,有的认为指项庄(同命:拼命,即和他们死在一块儿),有的认为指刘邦(同命:同生共死),还有的认为指刘邦、项羽皆可。关键是如何理解“同命”的意义。而笔者认为,统观全文,这不是一个有歧义的句子,此处的“之”指代的就是刘邦。同命:即跟刘邦同生死共命运。其理由如下:
第一,刘邦敢于赴鸿门宴,事前一定做了精心周密的安排,全身而退是其主旨。否则他是不会去赴这个宴会的。一百多人马深入敌军大营,进行的就是一场虎口余生的智慧较量,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试想,如果有武力冲突,刘邦还有生还的希望吗?无论是谋士张良还是勇士樊哙都会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樊哙决不会做同项羽拼命这样愚蠢的举动。
第二,从故事情节发展来看,樊哙闯帐后,并没有和项羽拼命的迹象,反而是据理力辩,在他的慷慨陈辞中,不但口吻与刘邦相同,而且他还敢于说出刘邦不敢说的话,把项羽置于尴尬的境地,让刘邦有喘息的机会,得以从“鸿门宴”逃脱出来。由此可见“与之同命”中的“之”不是指项羽,而是指刘邦,樊哙是要去守护在刘邦的身边,与他同生死,共命运。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5
读汉史刘邦和项羽对峙的时候,几乎每次都是刘邦逃跑,而且刘邦每次逃跑都是很狼狈,最臭名昭著的一次逃跑,他为了减轻马车的重量,把俩孩子扔下车几次,最后还是他属下又把孩子捡起来
一、鸿门宴之前,刘邦军队势如破竹打到霸上,灭了秦国,俘虏了秦王子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于是重兵把守函谷关。当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把情况密报给了项羽,项羽听后大怒,决定饱餐士卒次日与刘邦会战。这时项羽有兵40万,刘邦只有10万,兵力相差悬殊,一旦交战刘邦必败,难逃厄运。这也是刘邦之后到鸿门向项羽解释并道歉的原因。
这时,项羽的叔父项伯为了救恩人张良(项伯杀了人,张良帮助过他)连夜跑到刘邦大营,私下约见张良。张良讲义气又不愿意抛下刘邦,遂把情况告诉了刘邦,并替刘邦出了鸿门谢罪的主意。
二、就是鸿门宴上。刘邦只带了100多名骑士,但因有樊哙和张良的设计和保护,才得以脱身,回到军营立即斩了密报者曹无伤。这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不再细说。过了几天,项羽引兵洗劫咸阳,杀了子婴。
三、汉王三年,汉王率诸侯军队五六十万之多,进入楚地彭城掳掠财宝美女,每天摆酒宴饮。当时项羽正攻打齐国,项王知悉消息后,自己率精兵三万,连夜赶往彭城,大破汉军,杀汉军十多万,又追到睢水包抄,汉军十几万人掉入河中淹死,楚军重重围困了汉军。这时天空狂风大作,折断大树,吹到房屋,天昏地暗。楚军遇到大风阵型大乱,汉王才得以带十几个骑兵逃出。楚兵追得急,汉王闲马跑得慢好几次把路上遇到的儿子和女儿也推落在车下,幸好手下每每将其抱回来,要不然没有了之后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了。可见逃跑得多么狼狈和险恶。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6
“寻根夏令营”今天开营了
开营仪式上,江苏省侨办副巡视员、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陈苏宣布扬州营开营,并向营员颁授营旗。他向华裔青少年介绍江苏省情,解释扬州的“二分明月”,欢迎他们来江苏,希望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领略江苏文化的丰厚底蕴,感受江苏经济社会的历史变化,进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热爱我们的民族语言,为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交流做出积极的贡献。
扬州市副市长董玉海在开营仪式上向华裔青少年介绍扬州7000年的文明史和2000多年的建城史。“可能营员们在海外听到扬州最多的就是中国餐馆里的扬州炒饭,扬州炒饭炒遍全球。我真挚地希望所有的营员们能够从扬州炒饭开始,来了解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董玉海的话引起一阵会心的笑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董玉海诵读这些中国古典诗文,让营员们对扬州历史上的繁华有了初步的感知。“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次机会,领略中华大地锦绣河山,体验神州各地民俗风情,感受中华文明,感知中华文化,回去以后能够把你们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同学朋友,把古城扬州美丽的风景、热情的问候、良好的祝愿转达给他们,让更多的海外朋友了解扬州,感知扬州,常到扬州来做客。”
扬州市侨办主任朱路跃主持开营仪式。
“在这个环境里学好普通话”
领队陈敏仪这次带着6个香港孩子和1个美国孩子在扬州参加夏令营活动。其中有2个营员的父母从香港到南京经商,这2个孩子已经随父母在南京生活了2年。
“这是一个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机会,香港的孩子从小都讲粤语,听普通话还可以,但说的时候音调时常掌握不准。”现在香港许多幼儿园已经开始教孩子学说普通话。“但是总的来说,在香港没有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这次让孩子们参加夏令营,给了他们一个大量听普通话、用普通话的环境,给他们学好普通话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陈敏仪说。
虽然这些香港孩子都在学普通话,但是他们总是说:“我们没有机会讲啊。”陈敏仪觉得,这次夏令营就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用普通话进行沟通的机会。“文化的认知对语言很重要。语言是文化凝成的、是文化沉淀的。我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这次夏令营活动从中华文化中领悟普通话的独特气质。”陈敏仪说。
“中国传统礼仪真有趣”
18日下午,在扬州中学胡文虎楼,华裔青少年在聆听扬州中学老师张志强讲解中国传统礼仪。
张志强首先开讲“行走之礼”。“长者先,幼者后”;给年长者带路要“趋”,即弓着身小步快走;“行不中道”,即走路不走中间……“为什么行不中道?”张志强问营员们。活泼的郭郎乔高声说:“因为其他人不方便走了。”“对!”张老师颔首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