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昨夜雨疏风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昨夜雨疏风聚范文1
第一招,读诗题,明确描写内容。
诗题是诗歌内容的高度浓缩,除少数词曲外,大多数诗词的标题都或明或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表明诗词的描写内容。有“送”“送别”“饯别”字眼的为送别诗,一般抒发惜别之情,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读题目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朋友是杜少府,送别的事由是杜少府到蜀州上任,联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表达了作者宽广博大的情怀和对友人的劝勉之意,这样全诗的主旨就一目了然了。有“望”“游”“登”“过”“行”字眼的为山水田园诗,一般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壮志豪情,如《望岳》《游山西村》《登飞来峰》《钱塘湖春行》等。以《钱塘湖春行》为例,题目就直接告诉我们作者是在春天游览钱塘湖的,交代了游览的总地点和季节,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本诗主旨就豁然开朗了。有“塞上”“塞下”字眼的为边塞诗,一般描写塞外风光,表达思乡爱国之情,如《塞下曲》《使至塞上》等;有的标题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甚至还点出人物的心情,如《春夜喜雨》,一个“喜”字透露出诗人惊喜激动之情。词曲中的题目往往就是所写对象或中心事件,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沁园春・雪》等。
第二招,察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与诗人所处的时代及诗人的生活遭遇等息息相关。通过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有助于从整体上了解诗歌的主旨和表现形式。学会知人论世,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旨,是鉴赏古诗词的根本。如南唐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要准确鉴赏该词,必须结合词人的身世来理解。本词的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由于江山易主,昔日威风凛凛、享受荣华富贵的帝王,突然变成了失去人身自由的阶下囚,其生活的强烈反差,激起了词人深沉的忧愁,所以李煜的词作充满了强烈的痛苦和无边的忧愁。该词是李煜自述其囚居生活的名篇。词的上片主要写独处的情景,一个“锁”字,透出了囚禁生活的痛苦与不自由。下片写离愁,词人赋予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以具体生动的形象,点明全词主旨,真切感人。又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我们必须联系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第三招,抓诗眼,把握主旨。
诗眼者,诗歌之灵光汇聚的核心词语也。打开这个词语,便可以触摸到诗人的心跳,窥见诗人的心境,进而测量到诗人的心温。“诗眼”既可以是具有点题作用的关键词,也可以是具有独特的辅助诠释功能的“第三只眼”。擦亮“诗眼”,就是找到了诗歌的主旨,找到了解读诗歌的曲径、幽径、妙径。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融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静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诗眼呢?
一、注意位置。词曲中,诗眼一般在下阕、下片中,如《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山坡羊(潼关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二、注意表达方式。绝句律诗中,诗眼一般为议论句、抒情句,如《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论诗》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等。
昨夜雨疏风聚范文2
例如:(2009年上海卷)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诗歌的前四句描绘出一幅___________的画面。
解析:古诗词往往采用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等方式构思行文,一般是写景叙事在前,抒感在后,所以对作者所绘之景一定要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准确把握住景物景象的特征,这将有助于对作品内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参考答案:深秋空阔浩渺
又如:(2009年浙江嘉兴卷)
晓过鸳湖 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忱符,绿涨春芜样欲平。长水塘⑧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注释]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②芜:丛生的草。③长水塘: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④秀州:即嘉兴。
问题: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
参考答案: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嘉兴城外春风和畅、春水荡漾、春草繁茂的景象。
二、情感美感的揣摩
例如:(2009年浙江金华卷)
送客诗 严维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注释】严维:唐代诗人,浙江绍兴人,年轻时曾在金华安正书院习文。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金华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诗词抒发的感情一般有感时伤怀、离别之情,友情、爱情,爱国思乡之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等等。做好此类题目,要抓住写景叙事的特点来揣摩诗人的情感态度和审美取向。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对金华的赞美、热爱以及留恋之情。
又如:(2009年山东潍坊卷)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问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三、意象意境的体味
例如:(2009年山东济宁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双调 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
(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沽、傲雪凌霜的意趣。意境是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通常意境的特点有:恬淡自然、雄浑苍劲、孤独冷寂,等等。对意象、意境的积累和把握,对分析鉴赏古诗词中的景物形象、所形成的氛围及作者的心境都是大有裨益的。学会对意象、意境的准确把握,才能迅速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世界,进而解诗答题。
参考答案:(1)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2)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又如:(2009年浙江温州卷)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
(1)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
(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1)凄清(孤寂、凄凉、清冷)。(2)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无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
四、表达技巧的鉴赏
例如:(2009年贵州遵义卷)
如梦令李 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问题: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解析:诗词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包括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结构方面的伏笔照应,等等。在诗词鉴赏中,主要应该掌握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抒情方式有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衬托、反衬)、用典、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常见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双关、对偶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表达技巧在多数情形下并非单一使用,往往是综合运用。具体做题时,我们应准确分析,灵活运用。
参考答案: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
又如:(2009年杭州市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 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参考答案:(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意思符合即可)(2)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五、宇词的品味
例如:(2009年浙江绍兴卷)
雨过山村 唐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特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闭看中庭栀子花。
问题: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解析:古典诗词语言简洁,很讲究炼字。注重对诗词语言特色的品味是诗词鉴赏较高的要求,对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要求很高。常见的语言特色有清新自然、平实质朴、含蓄隽永、生动形象、简洁明快等。字词的品味题答题要点:①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②体会该字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③分析该字传达的感情;④组织答案时,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调其妙处,如“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等。
参考答案: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看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又如:(2009年陕西卷)
湖上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萧鼓几船归。
问题:说说诗中“乱”字的好处。
参考答案:“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六、名句的赏析
例如:(2009年湖北襄樊卷)阅读古诗《望岳》,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预,一览众山小。
(1)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山了泰山___________的形象。
(2)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解析:古诗词中有许多名句或富含哲理、或饱含真情,由于它们文质兼美。含义丰富。所以广为传颂。对“名句的赏析”如撷英咀华,韵味无穷。具体做题时,要结合语境,抓住句子的主要特色去分析。
参考答案:(1)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高大雄伟”)(2)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又如:(2009年山东淄博卷)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昨夜雨疏风聚范文3
关键词:李易安词 春天主题 类型 模式 艺术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伤春”与“悲秋”一样是一个重要且源远流长的表现主题。《淮南子・缪称训》说:“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高诱注曰:“春,女感阳则思。秋,士见阴而悲。”《诗・豳风・七月》毛传:“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郑玄笺云:“春,女感阳气而思男。秋,士感阴气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这种“女子伤春”“男士悲秋”的传统自古而然。而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前人也有阐述,《管子・形势解》云:“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论情景关系时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万象之际,沉吟视昕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春秋相代,物色大变,故心有感兴,评论可谓精到。
“女子伤春”有其特别的心理因素。伤春,意味着一种自惜自怜和缠绵幽怨,带有明显的女性情怀特征。《诗经》中就以“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周南・桃夭》)“何彼裱矣?华如桃李。”(《召南・何彼矣》)的意象作为春与女子的共同表征,且与青春、爱情勾通。春天,代表着希望和青春美好,于是有“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的吟唱;也反衬着朱颜的寂寞与青春难以久驻的感伤,于是有了“哀众芳之芜秽”“恐美人之迟暮”的喟叹。
关于“女子伤春”。可分两类。一种是“男子作闺音”的伤春,另一种是女性作者的伤春。相对与前一种而言,女性作者的伤春体现出更多的本色,而作为女性文学的代表。李易安的词作在这方面也堪为圭臬。
李易安笔下不仅仅有伤春,其春天主题体现出更大的包容性、立体性。李白《愁阳春赋》云:“试登高而望远,痛切骨而伤心;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雪;兼万情之悲欢,兹一感于芳节。”其“万情之悲欢,兹一感于芳节”正可作为李易安这种情感丰富性的诗意表述。在李易安的诗意世界中有“绿肥红瘦”的浅吟低唱,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孤寂难排,也有“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的悲怆哀叹……
一、春天主题之类型
(一)类型一“人比黄花瘦”――深闺独处之寂寞与相思
古人对人生如梦、韶华易逝多有感慨,而春天是最容易引发这种情怀的季节。美的难于久驻让众多的文人看到了人生的无奈惆怅,对此写出了许多精警之旬,如唐人雍陶《过南邻花园》“春风堪喜还堪恨,才见开花又落花。”宋人王安石《胡茄十八拍》“春风似旧花仍笑,人生岂得长年少。”晏几道《与郑侠绝句》“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等等。
正因为韶华易逝。古人尤其是女子对于离别倍感惆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春天万物生长,生机盎然,女子却独守空房,怎能不会感慨?易安词《点绛唇・闺思》道: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全词描写一个独处深闺的女子百无聊赖的情态。面前是即将过去的春天,花儿在雨中悄然落尽,而自己唯有寂寞相伴,倚楼而望,满目青草,遮断游子归来之路。“柔肠一寸愁千缕”“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只寥寥几笔就将一个女子的寂寞与相思的情态刻画的入木三分。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情深意笃,却不得不长久离别。“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冯延巳《鹊踏枝》)春天是个容易让人生情的季节,感悟伤怀,触处相思。李清照的词“春归秣陵树,人客远安城。”(《临江仙》)“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诉衷情》)字里行间皆可感其相思盼望之切。李清照将自己在春天的寂寞与对丈夫的相思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诉说出来,让读之者不能不为之感动。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相见欢》)“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青春也是,这份难以解脱的惆怅,终是让女词人“人比黄花瘦”了。
(二)类型二“物是人非事事休”――身世之悲与时代哀感
杜甫在《春望》中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道尽悲凉;李清照身历南北宋交替,晚年独身飘零,其遭逢乱离,命途多舛不输少陵。其中有关春天的许多词作也反映了易安在乱世的身世之苦和对时代的伤感。
在惜春、怜春的背后亦是对自我的怜惜,对时代不幸的叹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同。”面对着春天的美景更加触动了词人万千情绪,其词《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是古人一个大节。在太平的日子里,这天是春天来临之时人与自然相与兴会,亲朋好友相聚娱乐和祭祀的美好节日。但此时,词人却是经历着国破家亡,也就可以理解为何“永夜恹恹欢意少”了;“长安”是家国的象征,如今背井离乡的词人也只能去“空梦”了。花光月影相照,今年春色依旧美好,却只能强颜欢笑,借酒浇愁;在词尾显露了词人真正的心迹:“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这是惜春,更是对自我的怜惜。
词人抒发此种怀抱,更多的是在晚春。春之将尽更让人伤心,《红楼梦》有词曰:“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残春就意味着美好时光的流逝不返,其名篇《凤凰台上忆吹箫》曰: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钧。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此词委婉含蓄,看似平淡,却是波澜横生,开篇是一派狼藉景象:香尽炉冷,被不整,头未梳,装饰任其闲置,一切无心打理。原因为何?一句“多少事、欲说还休”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人在今年变得更加消瘦,不是因为饮酒也不是因为悲秋,是因为武陵的那场春愁吧。与此可以互证而读就是那首《武陵春・春晚》。
(三)类型三“一面风情深有韵’,_一自然与闲淡的韵致
当然在李清照笔下不是只有伤春、惜春这么沉重的主题。她曾有过美好的少女生活和幸福的生活,而作为一位有极高修养的文人,她也有着开阔旷达的心胸和不同常人的见识。
《减字木兰花》与《如梦令》是两首极有特色的作品: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 比并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词似脱胎花间,但洗尽娇艳,呈现在我们目前的是一个可爱的健康的女郎形象,没有浓妆艳抹,没有忸怩做作之态;后一首则刻画出一位有些慵懒的词人,而在慵懒背后是高于常人的睿智。
二、两种模式
(一)“春一愁”
伤春是春天主题的重要组成,而“愁”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秦观《千秋岁》:“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真山民《春感》:“春光兀自好,我却为春愁”,此类诗句不一而足。
在这种情况下,“春”基本就是“愁”的孪生姐妹。李清照词《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风。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春心动”即为愁心动也,“山枕斜欹,枕损钗头风。”写的就是愁态,“无好梦”就是这份“浓愁”的结果。其词《念奴娇・春情》下片:“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武陵春-春晚》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以及前面提到的《凤凰台上忆吹箫》等篇,都是这种方式的链接。
(二)“春――花”
日本学者青山宏认为。“落花+伤春”的时间意识是宋词的基调。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词体本身婉转缠绵的特征就决定它与“春天”和“花”有着不解之缘。花是女子的最好代表,花的命运与女子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花在明年可再春,而人却不能。
李清照对梅花尤为偏爱,《孤雁儿》曰:“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满庭霜》云:“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诉衷情》亦云:“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菩萨蛮》云: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这是早春时候词人的思乡之作。她终日愁绪萦怀,借酒解愁,梅花在鬓上残败,也无心理会。花残虽是一景象,却象征着好景不在,空留无奈。
另外,词人对海棠也有感发,《好事近》曰:“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三、成熟艺术
(一)女性意识的显现与女性形象的自我塑造
李易安的词作摆脱“男子作闺音”的局限。以一个当事人的身份诉说亲身的体会和感受,真正达到了“本色”的标准。在她的笔下记录的是自我的喜悦或是感伤,无论喜、忧都是自然的、可感的,她抒发的是自我的感受,塑造的是自我的形象。《浣溪沙》曰: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避寒无。
全词的笔调柔极细极,端的是标准的“女性文学”风味。“髻子伤春懒更梳”,词中的女主角因为伤春而不愿梳理打扮,一副慵懒之态活现而出;“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是典型的女子所居之处,由一位女子写出就显得真实细腻可感。女子亲自描写身处环境、刻画自己所恩所想,让词体所要求的“本色”主角不再缺失。
(二)浓厚的悲彩
“悲哀,是中国文化的底色。””以悲为美是中国的文学传统,刘鄂《老残游记・自序》云:“《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李清照身遇家破国亡,对自身和时代也有着自己的悲叹,无论是写深闺独处之寂寞与相思,还是直接书写身世之悲与时代哀感都有着浓郁的悲剧色彩。“独抱浓愁无好梦”(《蝶恋花》),在她笔下的愁苦是如此不可解脱,以致梦中也难有轻松。
(三)情与景的融合无间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李清照的词作真正达到情景交融、融合无间的完美境界。《浣溪沙》曰: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全词只“倚楼无语理瑶琴”一语涉及作者身影,其余几句,一句一景:小院春色、重帘静垂、暮掩远山、细风吹雨、梨花摇曳,周遭环境的不解人情与词人的百无聊赖正好契合。
(四)艺术手法的成熟应用
李清照的词作现存的虽然不多,但每首都堪称精品,能有如此高的成就与她善于运用各种手法是分不开的。首先,她很善于描写,或心理描写,或环境描写;或细节刻画,或侧面烘托,她都能充分的调动多种感官,从各个角度契人,将描写之物写的生动形象,从而把自己的感情抒写得曲折缠绵。《凤凰台上忆吹箫》有句为“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这就是一位佳人倚楼而望的图画,但图画纵然能画的出佳人,却如何画的出楼前的“新愁”?词人充分发挥了语言的想象空间,从而让词作也包蕴深厚而缠绵婉转。
其次,李词对各种修辞手法运用的亦极为娴熟,诸如起兴、比喻、拟人、夸张、用典、叠字等等,在其笔下非常自然而不见锤炼的痕迹,达到了“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艺概・词概》)的圆熟程度。前人评说《武陵春・春晚》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黄了翁《蓼园词选》)就是成功运用修辞的结果,其中名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将愁写得似乎有了重量。与后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也堪称精绝,前人在这方面论述备至,兹不赘语。
参考文献:
[1]刘安等著,高诱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06
[2]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94
[3]房玄龄注,刘绩增注,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78
[4]刘勰著,黄霖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49-150
[5]张玉璞,“我正悲秋,汝又伤春矣!”――宋词主题研究之一,齐鲁学刊,200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