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微电影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父亲微电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父亲微电影

父亲微电影范文1

将“博物馆”“微电影”与儿童服装市场,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进行混搭,创造一个更感性、更有体验的营销方式。深圳市欣业源新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欣业源”)总经理王锐在一个月前的招商会上,向各地加盟商展示了这些创意,并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据悉,由欣业源发起创建的第一家亲子博物馆于近日在深圳落成。与之一并推出的,还有一部讲述儿时生活的微电影。欣业源在找到了童装市场新的蓝海后,此次又打出“忆苦思甜”牌,以触动80后和90后父母儿时情怀的方式,用更加时尚的创意再次搅动竞争白热化的儿童服装市场。

定位纠偏

“中国这么多的人口,而我们的产品居然一年才卖两个亿,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我们的商业模式肯定有问题!”2010年10月,在世博会快要闭幕的时候,王锐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对自己公司的同事们说。

王锐对世博会的印象,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很多人在排队,“感觉有这么多人的一个国家,有这么巨大的市场,自己的产品却只卖出去两个亿,占有的市场份额实在是太少了。”

2013年4月2日,当欣业源团队将全新的普及化品牌——“蒙蒙摩米”儿童服装品牌的微电影拍了出来。王锐认为,以前倾力打造的高端儿童服装品牌、价格数百元一件的“阳光鼠”,市场定位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据了解,欣业源主要经营0~3岁儿童服装,从1999年创业起,欣业源团队就一直专注于高端儿童服装市场,10年来,虽然公司销售额做到近亿元,然而,过亿元之后,却出现了难以克服的市场瓶颈。

2011年7月,欣业源团队开始启动全国范围的市场调研,发现了诸多问题。如在湖北某县,发现当地只有两个百货商场集中售卖儿童用品,且只有少数品牌产品。而大量销售产品的地方,往往是批发市场,而批发市场存在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很多产品一闻就是甲醛的味道。

百货公司销售高端产品,昂贵难当;批发市场销售没有安全保障的产品,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欣业源团队销售人员从武汉一路向西,在各地市场看到的儿童服装,普遍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欣业源的调查团队还组织人员做了渠道商的访谈。渠道商表示,随着国家的产品质量监督越来越严格,将对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他们也不希望出售没有品牌的低端产品,但是目前多数童装品牌的定位,超出了大众消费能力。众多经销商只能选择便宜的无品牌产品。

“市场需求旺盛,但却缺乏既能让人放心、价格又能让人接受的品牌产品。”王锐说,2012年初,调研结束。欣业源团推出了重新定位的第二个品牌“蒙蒙摩米”,价格定在中端,对比百货公司的高端品牌产品,价位明显大众化。

妙用“移情法”

新品牌调整的市场定位,一下子将数千万有孩子的家庭变成了潜在客户。而然,中端市场的培育也并不轻松,如何引导消费?营销创新的课题摆在眼前。

2013年1月的最后一周,欣业源启动世界亲子周活动,他们开始拍摄一部关于80后儿时回忆的微电影,这部微电影首映会将于近期在北京孕婴儿童用品展上举行。届时,同期开放的、在深圳筹建的第一家亲子博物馆也将放映这部微电影。

据记者了解,这部微电影主要内容是通过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80后们的回忆,来展现他们那个时代儿时各种留下深刻记忆的物品,如儿童玩具、服装等,并且通过这些标志物,重温父母之爱与亲子关系,体现养儿方知父母恩的主题思想。

在亲子博物馆,记者看到了一双上世纪80年代手工制作的绣花布鞋,这种鞋子在中国农村曾经是“标配”。王锐说,以后博物馆将向社会征集各种具有儿时标志物的的物品,如陀螺、弹弓、各种卡片、衣服鞋帽等等。

王锐表示,类似的亲子博物馆,其主要目的在于唤起80后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情感。“他们在回忆儿时的父母关爱后,会更加能理解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

从目前的消费群体的心理角度分析,当下儿童产品消费的主流群体,多数已经是80后,他们不愿意像上一辈那样,将全部的心血放在孩子身上,不惜丧失自已的生活品质。做了父母之后,他们既要为孩子着想,也不会放弃自我的生活品质。80后父母不愿意从批发市场购买含有甲醛的服装,对于高端品牌服装消费又有经济压力,形成了一个消费矛盾心态。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创新一种新的营销方式,除了定价合理之外,在品牌诉求上还要进行创新,来正确引导消费。比如使用品牌情感传递,通过儿时回忆的方式,用“移情法”进行换位思考,让80后父母通过以前的比较,产生“己所不欲,勿施于儿”的心态,从而产生对品牌的情感依存关系。

王锐希望新品牌、新定位能够逐步成为亲子简约生活的倡导者。倡导轻松相伴、喜悦相随的亲子关系,让爱更简单。而产品的风格以简约大气、注重舒适度为主要设计理念。

据了解,欣业源目前已有200多家加盟店开始运营,并逐步将各地的直营店设计成亲子博物馆。

析易国际商业模式研究院点评

跳出传统业态创新

作为深圳欣业源公司的新童装品牌,蒙蒙摩米刚推出就获得了消费者的极大认可,获得了200多家进货商的加盟,这样了不起的成绩,首先来自于企业对市场的精准把握。

童装市场,购买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现在对已为人父母的80后、90后这样的购买者而言,不贵、有保障、有品牌是绝大多数人的需求。而现在童装市场,商场里的高端产品昂贵难当,批发市场产品鱼龙混杂又没安全保障。正是从这样的两极分化状态洞察到了绝佳的市场机会,欣业源推出的0至3岁的童装,不仅品质高,而且与百货公司相比其价格能低30%。这种高品质、低价格的策略是其成功重要的一步。

在品牌推广上,蒙蒙摩米也跳出了传统方式,用“微电影”来打造自己的强势品牌。故事情节的生动演绎和独特的记忆符号最易引发评论和分享,是实现病毒性传播的有效方式,也符合当前以“内容为王”和“互动赢天下”的新媒体营销时代的趋势。这样的推广更易获得80、90后童装购买者的青睐。

父亲微电影范文2

活动目的:

公主扇的设计和传播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每个女孩都是父母心中永远的公主。

为公主风扇正式上市进行宣传,进一步加强其风扇产品的竞争力。通过感性的沟通,打动产品的目标受众中,并促成销售。利用情感诉求展现艾美特除科研,环保外温情的一面。

活动方式:

公主风扇微电影传播。

“家有公主”微博活动

“寻找真实故事中的刘伟”微博活动

“寻找身边点滴父爱”微博活动

拍摄4部微电影,分别剪为父亲节和母亲节两个版本,在优酷、爱奇艺、土豆等大型视频网站推广。

前期预热微博活动:家有公主微博活动

时间:2013年3月25日~4月7日

家有公主活动简介:微博征集小公主照片,幸运中奖者获得艾美特公主扇,小公主与公主扇的合照将出现在公主的梦想#微电影中。

活动期间,活动热度在微活动晒照片,页面持续保持第一。

参与活动人数:219,603人。

收集活动照片:1,047张。

微电影传播之母亲节主视频推广──寻找真实故事中的刘伟微博活动

公主的梦想系列共8部视频传播,用亲情打动人心,以情感为导线,拍摄4部公主视频,并剪辑为母亲节和父亲节两种版本,分别在官网、微博、优酷、爱奇艺、土豆等网站进行传播,再加上微博推广,自5月8日至6月29日。总浏览量达到170万人次。

时间:2013年5月11日~5月17日

寻找真实中的刘伟#微博活动获得:转发1,300条,评论430条,微电影获得点击量105,406次。

微电影传播之父亲节主视频推广──寻找身边点滴父爱微博活动

寻找身边点滴父爱

时间:2013年6月16日~6月23日

父亲微电影范文3

需要提及的是,虽然节日类型微电影在整个的微电影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但许多片子因无法形成持续性的传播昙花一现,无法对品牌形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而如何将节日类型微电影系列化,产生持续效应,是微电影创作者和品牌营销人需要一起探讨的课题。

2012年,我们帮助百度推广推出了以话题性、故事性、连续性为切入点,以儿童节、父亲节、端午节、建军节、火把节、教师节等不同的节日为内容载体。通过温情的氛围和热点话题感动观众的“因为爱”系列微电影。这个系列通过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非遗传承”、“北京7.21大雨”等热点话题的捕捉与再现,展现了很多个温暖瞬间,让观众产生共鸣的同时,认知并记住品牌。

商业微电影,即“商业+微电影”,它不能脱离“电影”的特质,要在创作和商业合作中达成平衡。另外从网络营销的角度看,节日类商业微电影并不是逢节必做,通常需要结合品牌定位和产品特质进行全面分析,根据传播数据来确定片子最终要呈现的节日。在与新媒体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观众对七夕、儿童节、父亲节、母亲节、光棍节的关注度大大超过传统节日。所以,这些网络关注度高的“话题类”节日,通过“话题节日“借力打力,配合感人至深的“催泪弹”情感故事,制作视频、制造话题,往往事半功倍。这是我们在节日系列微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收获。

一段好的情感故事可以维系很久的记忆,而流畅高效的制作模式,精准完整的制作体系才是一部节日类型微电影成功的关键。对于节日系列微电影来来说,在创作、制作、营销上需要更加精准。

首先,时间把控。一般来说,节日系列微电影必须在节日前夕寻找当时热点话题进行快速传播,这要求制作团队在短周期内(7-10天)必须快速完成作品,包括从前期策划、剧本撰写到挑选演员、后期拍摄、剪辑的所有工作。其次,话题选择。如何结合热点话题,通过故事主人公的“事与情”达到升华,突出表现或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这需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和对新媒体传播环境的精准把握。第三,团队配合。因为周期短、成本低等因素。影片一县确定选题和故事内容,就要开始紧锣密鼓地张罗演员、寻找拍摄场地、购买道具、确定拍摄团队,而后进入短周期拍摄,最后进行快速后期剪辑及特效工作。这要求制作团队必须具备高专业水准和很好的磨合经验,在最短时间内进入状态,从而高效完成工作。

父亲微电影范文4

一、什么是平民电影

对于平民电影一直没有一个明确完整的定义。

从归纳先前的平民化电影来看可理解为:平民电影也可以叫老百姓自己的电影,是指在剧中的角色由非职业演员来出演并反映百姓现实生活状态和情感的电影。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1.从制作者的角度来讲:由国内专业人士导演或是指导的,小制作却又反映大众生活本来面目的电影可以叫做平民电影。

2.从创作内容来讲:对于草根文化的表现,反应大众的百态人生的电影可以叫做平民电影。

3.从观众角度来讲:能被观众所理解的,能很贴近百姓生活的,让百姓看了不认为自己在做白日梦的电影也可以叫做百姓电影。

但是平民电影是不是就是真实电影?就是将原本的生活照搬到银幕上的?平民电影就一定要专业导演执导非专业演员完成吗?其实平民电影也是电影,只不过是电影的一个类别而已。既然是电影就是要经过人们思想的总结和提炼,就是要是经过二次创作,带有创作人主观思想的再造艺术。这种平民化的再创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作者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对生活的感悟,生活中的大街小巷,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生活才是平民电影永不枯竭的灵感之源。

笔者认为伴随着科技传播媒体手段的日新月异,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平民电影的外延应该有所扩大,创作者不仅仅应该局限于专业的导演。现在的人们对于自我表现力和个性张扬的不断在各方面涌现,从开始的博客到微博再到微电影,这说明人们需要一个平台去展现自己,去表达自己,电影也可以是这样一种手段。电子产品的发展和技术软件的开发为实现理想提供了保障,于是微电影诞生了,从出身讲微电影虽非出身名门,可是作为平民电影正却也是根正苗红。

电影应该是来源于群众的。能走进电影院的人也都是在精神领域有所追求的人,也就是说人们走进影院是想看见对生活创造和升华。其实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凡是能放映得百姓生活的贴近百姓,服务百姓,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就应该叫做平民电影。电影也应该是大众的,一部平民电影最重要的是百姓能够看懂,能够喜闻乐见。对于那些工人、农民,更多没有走进影院的人们来说,他们想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影片,也是我们应该拍摄什么样的影片,也就是最平民的电影。

二、冷峻的平民电影

在谈到平民电影的创作就不得不谈到导演贾樟柯。多年来,贾樟柯始终保有难能可贵的平民意识,他试图用电影这个媒介,为中国“沉默的大多数”代言,去表现主流电影遮蔽的某些中国现实。这种平民化的视角使得贾樟柯的名字不仅仅是在本土电影市场就是在国际影坛也是蜚声在外。他曾在《我不诗化自己的经历》一文中写道:“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生活就像一条宁静的长河’,让我们好好体会吧。”[1]23

看贾樟柯的影片就好像再看遍地繁华的另一面,枯藤荒草,让人心疼,莫名感伤。在电影世界中,他的视角从未在底层平民身上移开过,始终是描摹着他们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年的生存处境和心理状况。通过对现实生活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用感情和内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细腻,并用最原始的镜头语言和最简单的光影叠加出一部平民化的作品,他的这种的用心和情感率真的表达也正是票房为先导的影视市场上所缺乏的,是值得现在许多追求票房最大利益化导演们思索的。

贾樟柯试图通过的最朴实的方式给人们使他的观众远离虚妄奇幻的神奇世界,返回真实自然的现实生活。他认为“每一个行走着的生命个体都能给我们一份真挚的感动,甚至一缕疏散的阳光,或者几声沉重的呼吸”[1]109。他以拍摄电影的方式关注草根生活,给予弱势关怀,赋予人性尊严。他的摄像机直面真实的世界,直面真实的情感,同时不回避“人性的弱点”和“生命的感伤”。在创作方面,贾樟柯大胆启用非职业演员,甚至在剧中使用了他们自己真实的名字。在他看来,演员首先是一个活生生存在的人,“演员的作用不是演活某个角色,而是让人们通过他们的不露痕迹的言行进入他们的内心存在状态”[2]。他认为专业演员懂得专业的表演知识,了解基本的表演技巧。他们的表演容易陷入矫饰和虚伪。

非职业演员虽有不及职业演员之处,但也有自身天然的优越性。他们的表演经验来自日常生活,而非课堂学习,表演方式贴近日常生活习惯,没有功架十足的表演腔,这些恰好能克服职业演员的弊病。所以他的影片一直沿用非专业演员,甚至有几名是御用的“非专业演员”。但同时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非专业演员”在经过了数次的电影触电了以后会不会有了专业的痕迹?平民电影就一定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缩短同观众的距离感,这样就能迈向平民化吗?我看不见得。

三、温情的平民电影

数字化时代手机、数码相机普及率较高,影像拍摄操作简单,影像的制作和编排以及输出端口门槛低,这是电影语言在新媒体时代能够成为大众表达工具的前提。另外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满足以后,对个体的精神、情感诉求的满足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微电影发展的人文基础。微电影创作者有专业人士,更多的则是非专业人士,拍摄动机各异,题材自由、开放,制作个性化强,人情味浓。随着影像数字化、DV技术和影像解码技术的发展,电影从高高在上的仪式化体验变成室内的日常生活体验平民电影表现的是百姓的故事,那么有百姓来拍摄是最合适不过的。筷子兄弟,不算是完全的和媒体这个行业脱钩的人,他们也不是专业的电影人。但是他们拍摄的作品却得到了电影人的认可,特别是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正如筷子兄弟的其中一人导演肖央说:“我们的作品还是依然坚持来源于生活,反映我们这代人的成长,可能没有大场面的震撼,但是总有一处情节能扎进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筷子兄弟的电影是一种“擅长使用病毒式的”自身带入方式,将一种情绪带到你的内心深处。同样是平民化的创作的,但是他们的作品相对于贾樟柯的作品显得更加的贴心,更加的正面。如果说贾樟柯的作品是一面镜子,它让人们看到世界上每一个真实的角落,毫不留情。那么筷子兄弟的作品就是在镜子外面装了一片毛玻璃,从镜子中你可以看到世界的现实,但是同时又觉得这样的世界很美好,很温馨,就连苦难也变得可爱。筷子兄弟《父亲》与很多同题材的电影相比,每一个细节都很平民化的,仿佛拍的是每个观众自己的生活,这让观众自发的陷入自身的回忆和感动中。

2010年筷子兄弟的作品《老男孩》在网上一出现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老男孩》表现出80一代对青春逝去的伤怀,以及他们心中关于理想与现实碰撞的纠结,触动了当代年轻人最柔软的心弦,赢得了一边倒的好评局面。斩获无数短片及传媒奖项。在电影《老男孩》中筷子兄弟采用的也是非职业化的演员来扮演,他们虽然也没有通过专业的表演培训,但是较比贾樟柯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能被现代人接受,他们的表现来源于生活,特别是作为80后的他们更加理解现在的生活。这里导演无需同演员做过多的交流和专业的指导。因为片里片外他们扮演就是自己或是自己身边的人。这样反而留给演员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很多时候只向演员交代“表演的基本要求”和“情节的走向”,甚至具体台词在实拍时让演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剧情的需要进行创作。《老男孩》是微电影时代的里程碑,片尾曲《老男孩》更成为时代金曲。

父亲微电影范文5

筑造无烟柴窖

项目成员

尧波,四川美术学院的陶瓷艺术教师,2001年至今参加过德国卡塞尔“重庆辣椒”展、“话语的密码”三人联展等,作品曾获“第五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优秀奖等。

项目介绍

柴窑源自中国,但目前中国大陆已经很少,而中国台湾则保留有上百座柴窑。尧波想重新建造现代小型柴窑。她在重庆市歌乐山找到了合适的农舍,可以改造成柴窑。项目参照了四川阶梯窑、中国台湾陶艺家简铭熠先生的船形窑和日本陶艺家Kusakabe的无烟柴窑。整个项目将耗资16万元,其中8万元用于修路、改建房屋和修整院子,另外8万元用于建一座坚固耐用的无烟柴窑。改建工作已从2012年7月开始,但还缺5万元,以购买5000条高温耐火砖、耐火纤维毯、高温计、炉桥、槽钢等筑窑的基本材料。无烟柴窑的内部空间是1.5米×0.85米×1.3米=1.66立方米,整个体积达10立方米,烟囱高4.5米。室内面积130平方米,另有三个院子,总面积约450平方米。

项目二

有机大米

项目组成员

DesignHarvests丰收设汁

项目介绍

2008年开始,他们就在崇明仙桥村开展研究,希望能从他们的设计思维出发,来发掘乡村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潜力,促进城乡交流和可持续发展。他们希望通过一个原型(Prototype)的研究和实践来讨论城乡发展的未来愿景。于是,他们就在仙桥村申请了一块20亩的示范田。

项目三

萌芽挂钟

项目介绍

材质使用优等榉木(表面木蜡油处理)和台湾太阳牌机芯。

项目四

美国古董灯具

项目介绍

这种灯具参照了美国1882年问世的一款牙科灯具O.C White,其金属臂上手感极佳的8粒圆球小扳手是该灯具最大的特点。金属臂、杆、扳手出自O.C White原型,底座和灯罩均是那个年代的工业零件DIY搭配。这不是流水线工业加工,而是申请人自己动手开模,浇注的是22%的铜、60%的钢以及18%的铁水混合物,确保硬度韧性以及质感。脱模后还需要上车床修模,再打磨,最后手工将铸件加热到900摄氏度以氧化表面,模拟沧桑包浆锈迹的同时不会弄脏双手。前期光模具的投入,已经花费了十几万元,因为是小批量产品,成本颇高。现在定的价格儿乎就是成本,但是比起原品8000乃至上万元的价格,还是非常廉价的。

父亲微电影范文6

改变现状,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具有诱惑力的课题,难道你没有想过穿越时光,提前了解考试内容?或者去看看彩票号码,然后买上几十注?再看看《回到未来》《十二只猴子》与《蝴蝶效应》,虽然没有偷试卷,但也是改变了人生。

特立独行的剧情设置

《黑洞频率》显得有些特别,不以改变历史为噱头,成功地标榜了与以往时空穿越电影的差异,甚至可以说,成功地在传统老牌电影面前“特立独行”。

电影里,由于太阳黑子的异常活动导致时空信息错乱。约翰・沙勒文在摆弄一台无线电时意外地和三十年前因公殉职的父亲通了话,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果以父亲弗兰克・沙勒文的时空为基准的话,他将在与儿子通话之后的第二天死去。死还是不死成了一个大问题,影片巧妙地将父子两人的重逢设置在危急时刻,一个神奇又惊悚的故事诞生了。

这部电影的逻辑非常出色,没有让父子中的任何一个人进行俗套的穿越,仅仅是让父子所处的两个时空发生了信息上的交流,充分利用了“平行宇宙”的概念解决掉时间旅行中的“祖母悖论”这一逻辑尴尬。

电影《时光机器》,没有脱离爱因斯坦关于时间旅行的理论,时间轴固定的点上,某人该干什么是已经定好的事情。于是乎,主角多次利用时光机想挽救女友的生命,但无论怎样努力,只是让这个可怜的角色换了好几种死法。而《终结者》系列电影中,救世主约翰・康纳派了不是自己父亲的人去1984年保护自己尚未结婚的母亲,但这个士兵却与约翰・康纳的母亲相爱并生下了约翰・康纳……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时空错乱了。

《黑洞频率》很聪明,利用平行宇宙概念,让主角沙勒文通过无线电指挥三十年前的父亲成功躲避事故而活了下来,平行宇宙中的两个世界通过“时空裂缝”,演绎了动人的亲情故事。

时间轴

爱因斯坦提出,当人成功超越光速后,他所看见周围的世界,就像一部按照时间轴运行下去的电影,超越光速的人只能像一个观众观看这个世界,却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或许你会觉得,科学的终极更像是个哲学问题,既然时间轴上的事件固定,那是不是什么东西都被安排好了呢?

科学改变命运

上一篇经典爱情语句

下一篇酱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