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止于至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止于至善范文1

近年来,公司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已形成了以“两碱”为代表的基础化工、以氯甲烷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以医药原料为代表的医药化工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公司纯碱年生产量目前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九位,氯化铵年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二位,小苏打年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三位,烧碱年产量在全国排名第八位,甲烷氯化物系列产品总商品量位居全国第一位。

在工业强省的号角声中,公司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顺势而为,调整思路,实施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的大调整、大转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

2006年7月12日,自贡鸿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吴晨光化工研究院整合成立了吴华西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鸿化进入中昊集团,使晨光和鸿化同时成为中昊集团的全资企业,过去阻碍晨光――鸿化产业整合的体制得以消除。“合则两利,分则两败”已成为双方管理者和员工的普遍共识。双方产业相连,优势互补,通过整合,将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发展力。同时,双方的技术储备也为整合后的产业调整奠定了基础。晨光院的有机氟、有机硅和鸿化的聚苯硫醚(PPS)三大系列产品均系化工新材料,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进入门坎也高,从而为公司调整产业定位和产业结构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如何做大做强化工?公司提出了“突出发展材料化工,积极发展精细化工,巩固发展基础化工,建设中国化工材料基地”的发展思路。

突出发展有机氟、有机硅、PPS三大系列化工新材料――三大系列作为主业发展,可以让主业突出鲜明,产业结构实现跳跃式的提升,彻底摆脱在低产业层级上与大量民营企业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为今后长期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积极发展精细化工――主要是利用资源优势:借助有机氟化工材料技术的优势,将部分中间产品转化为新型氟制冷剂,直接进入民用产品市场,发展系列新型制冷剂;发展含氟精细化学品;利用大量的目前作为燃料的氢气建设过氧化氢;发展抗生素类医药中间体。

止于至善范文2

黄世忠教授,1962年出生于福建,198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MBA学位;1989至1993年师从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黄世忠教授曾经担任过厦门大学会计系副主任、管理学院副院长,现在为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黄世忠教授还兼任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审计学会理事、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会计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主席等。2007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黄世忠教授是我国会计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报表分析、财务舞弊、合并报表、国际会计、公允价值会计、财务会计理论等领域有着很深的研究和颇高的造诣。黄世忠教授曾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证券市场监管与会计舞弊甄别及防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课题“证券市场舞弊审计技术方法及规范研究”、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公司受托责任与对外报告”及财政部课题等十余项重要课题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出版《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会计舞弊之反思―世界通信公司治理、会计舞弊和审计失败剖析》、《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方法与案例》等著作十二部、《比较国际会计》、《实证会计理论》等译著四部,在《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学术期刊近百篇,不论在会计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身为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副院长,尽管有繁重的行政事务,但黄世忠教授依然严谨治学,不断研究探索,在百忙之中每天挤出时间跟踪国际会计领域的最新动态,研究最新的会计学术问题,关注最新的企业案例,秉承追求真理、臻于郅治的研究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于会计研究,黄世忠教授非常重视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并一如既往的在这一方面做着自己的贡献,实践着自己理想。黄世忠教授曾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也担任过厦门机场、厦门空港、厦门钨业、建发股份、鹏华基金、中国银行等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有着丰富的实务经验。在学术研究上,黄世忠教授总是不忘将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论。不论在会计理论方面还是实务领域,黄世忠教授都有颇多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

黄世忠教授开设的主要课程和专题包括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国际会计、财务会计理论、企业合并的难点热点问题、合并报表的难点热点问题、信息失真与报表分析新思维、中美报表粉饰比较研究、审计失败案例分析、财务舞弊比较研究、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热点问题等。黄世忠教授讲课生动精彩,给大家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前沿,剖析大量的企业案例,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幽默诙谐,每一堂课、每一次讲座,都让在座的学生、听众受益匪浅,使大家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一份激励、一份责任和一份感动。

格物致知、止于至善的科学研究精神正是对黄世忠教授最好的诠释。看着黄世忠教授为了工作为了学术而花白的头发、看着他依然忙碌的身影和匆匆的脚步,我们感悟到―人文、责任、追求、创造的大学精神。

止于至善范文3

河南大学是一所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12个学科门类的百年名校。会计学专业是改革开放之后河南大学最早开设的管理类专业之一,1986年招收本科生,2003年获批会计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PAcc)授权点,2012年获批审计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河南大学会计学专业是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主干专业之一。近年来,学院坚持以“质量立院、学科强院、人才兴院、规范管理、跨越发展”作为发展战略。会计学专业在学院发展战略指导下,紧密联系国家尤其是河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抓手,质量建设为核心,服务社会为动力,全力打造中原地区高层次会计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集聚高地,努力建设成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专业。

为了加快会计学专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学院现设有会计系、会计研究所、内控与审计研究所、财务与成本研究中心、会计专业学位(MPAcc)教育中心、会计实验中心和会计培训中心等与会计学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机构。河南大学会计系1995年成为中国会计学会会员单位,2002年成为世界会计教育与研究联盟(IAAER)会员。

会计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郭道扬、何顺文、王立彦、于增彪、魏明海、王光远、干胜道等著名专家被聘任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近年来已经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出版专业教材和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多篇。

近30年来,会计学专业坚持开放式办学的思想,与国内外20多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集团深度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第一要务,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校生专业理论素养好,应用分析和创新能力强,在CIMA 2014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中,由会计学专业在校生组成的团队,荣获华北赛区总决赛二等奖。会计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深受社会欢迎和好评,一大批校友已成为国内会计行业的领军人才和理论实务界的骨干。河南大学开办会计学专业至今,已经培养了普通本科生4 800多人,培养会计学、审计学学术型研究生200多人,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220多人,为河南乃至全国会计教学科研和实务工作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止于至善范文4

关键词:至善;道德角色教育;道德分层教育

1.解读“至善”

“至善”出自《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通常被作为三纲领之一。 《大学》中有一段话是公认的对“至善” 的解释: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其大意为:做国君的, 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本段从物各有当止之处,到人有当止之处,再论述到圣人当止之处,最后强调所有当止之处,都应是“至善”。何为当止之处,物、事、人所处的位置。而对于人,又可理解为角色,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角色,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角色,在家庭中有家庭的角色,在职业中有职业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要求,将不同的角色要求都做到最好,那便是“至善”了。

2.道德角色教育

将属于人的每个角色都做到最好,“至善”所传达出的理念在今天的道德教育中也是十分适用的。在当今社会,道德问题是一个很严重的大问题,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底线不断被突破。角色意识淡漠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谓角色淡漠是指人们对于自己所处角色应该履行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越来越不重视,甚至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摒弃。

家庭角色意识淡漠造成了家庭道德的崩溃,这就导致了现在家庭问题的不断增多和日益严重,也因此使许多成长中的孩子因为家庭的不良影响而产生错误人生观、世界观,从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职业角色意识淡漠使得职业道德面临很大的危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们不爱岗敬业,缺少对职业的认同感,因此使得工作效率低下,更有甚者,造成职业犯罪。

因此,进行道德角色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帮助每个人明确并认同自己不同的角色,使之清楚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并真正这样去做,社会才会有秩序,人们才会生活得更加幸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合力完成的。首先,要使人们明白各种角色的责任和义务,家庭的耳濡目染,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力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其次,要有一定的监督力,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以方便及时改过。最后,需要一定的规章、条例和法律的实施保障,道德缺失严重极有可能导致犯罪,强制的惩罚力对此会起作用。

3.道德分层教育

人皆有善性与恶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至善”这一最高的道德目标,考虑到人与人之间存在事实性的差异,在尊重这种差异性的基础上,道德分层教育的理念应运而生。

道德分层教育主要是指道德教育目标的分层,将“至善”作为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将未触及犯罪的道德底线作为最低底线,在最高与最低之间存在许多不同的层次,是属于不同的人的不同的道德教育目标。而且,目标的内容也具有变化性,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的年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道德教育目标分层可以在道德角色教育中应用。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要求,按照分层理念可以将这种要求划分成不同的层次,以方便具有差异性的人们去选择和实现。目标的真正发挥作用还是要靠行动,除上面提到的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之外,个人的努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明确了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之后,内因就变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我们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把它变成一种潜意识的本能,并要求进步。

4.结语

道德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追本溯源,探索古人对此的解决之法,再结合当今实际加以变通,笔者认为这是可行的。道德角色教育强调人们对于自己所属角色的归属感,而道德分层教育则为人们划分不同的目标层次以方便实现,二者强调意识与实践的结合。这是笔者由“至善”再针对现实情况而提出的对道德教育的一些想法,希望对解决当今道德问题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王国轩译注.中庸大学[M].上海:中华书局,2006.

止于至善范文5

关键词: 格物 知止 致知

《大学》在儒家学派思想传承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点在《大学》开篇处“子程子曰”中本已明确指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但是由于一直以来学界围绕《大学》思想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存在争论,所以仍然有必要找到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

从“初学入德”这一评价来看,《大学》篇应当着重于儒家思想的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表述;从“为学次第”的评价来看,《大学》篇应当具有方法论的理论价值。也就是说《大学》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授人以渔”。其重点并不是要详解思想内容,而是如同一本工具书或者说概述,使后人只要研习此篇就能够基本掌握儒家思想的主体脉络和进学方法。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可以从《大学》文本中寻找答案。

理解《大学》的关键在其首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实际上揭示出儒家学派的进学的重要方法或者说思路:从个体的道德体认和实践开始,通过道德观念的普及,实现大众道德实践的至善目标。尽管对于此句向来有许多种解释,但是,本文认为“ 万变不离其中”,从儒家学派治学目的来看, “明明德”是道德理论与实践教育的过程,“亲民”是道德观念与民众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止于至善”则是不断推进前面两个过程以达到天下大治的政治目标的过程。“明明德”与“亲民”都是可以具体操作的,而“止于至善”却是一个渐进和接近的过程,难以准确衡量。因此理解《大学》的明线是 “明明德”与“亲民”,也就是下文中所说的“明明德于天下”。

《大学》全篇并未详解何谓“明德”,但是却指出了“明德”是“自明”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德”,也都具有“自明”此“德”的潜质,但是这一潜质并非人人都能驾驭自如,大多数人需要被激发、被引导。因此“明明德于天下”,就是那些能够驾驭其潜质“自明”其“德”的君子或圣人,启发、引导其他人“自明”进而“自新”,并以“至善”为目标,不断“自明”“自新”,实现类似于螺旋式上升的自我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大学之道”,是《大学》成书的旨趣所在。因此《大学》文本主要是就如何能够达成这一旨趣展开说明的。

“知止 ……能得。”一句指出了人们需要被启发引导的关键或者说突破口。前面我们谈到“止于至善”是一个渐进接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可能因为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动摇、放弃“自明”“自新”,以致出现倒退。为此必须保持谨慎、不断检查、防范和匡正,以确保每一阶段和环节始终处于上升发展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至善”的目标。也正因为如此,“知止”本身应当不仅包涵着知道自己人生理想和目标是“止于至善”这一含义,而且包涵着知道与这一目标相悖离的思想和行为并禁止其发生发展这一层含义。过去的研究往往只从单一的积极的一面去解释,却很少从其对立面去考察,本文认为这是不符合《大学》作者的原意,也不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的。我们知道教育孩子认识事物,必须告诉他“什么是什么”,同时也必须告诉他“什么不是什么”,通过比较区别才能在全面意义上建立起对事物的认知。仔细阅读《大学》文本,我们也不难从中找到证明:

如释“止于至善”时,一方面指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另一方面又在解释《诗经》中的“如琢如磨”时,强调“自修”的环节。朱熹批注“自修”说:“自修者,省察克治之功。”“省察克治”就是对与至善相悖离的思想与行为的“知”和“止”,说明“知止”当包涵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用功。

再如在释“诚其意”时,它没有正面解释而是直接用“毋自欺也”从反向进行说明。朱熹解释说“毋者,禁止之辞。自欺去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说明即使被告知应当“止于至善”,人们也不一定能够做到,所以还是先从禁止错误的“慎独”开始。

在释“正心修身”时,也使用了这一手法:“身有所忿懥, 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朱熹解释说,有所“ 忿懥”、“ 恐惧”、“好乐”、“忧患”是人之常情,但同时也是使心不得其正的原因,因此君子必须常存检点之心“察乎此,而敬直之”。

释“修身齐家”时,文本首先指出由于人性所决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总是存在偏差:“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因此修身的关键在于全面认识事物的两面性,纠正这些悖离“至善”目标的偏差,做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否则“必陷于一偏而身不修矣”(朱熹批注)。

在解释“絜矩之道”时,先从正面谈上行下效以建立“当为”之规范,再从反面设立“不可为”的底线:“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这样就构建起一个行为框架,从而使人们知道何为当为,何为不可为,从而既有目标在前又有鞭策在后,自然就能够不断进步以达成“至善”。

在《大学》右传十章的文本中基本上都是如此之类的表述,足以证明“知止”才是《大学》真正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和本质所在。

接下来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何以“知止”。基于前面的分析 我们重新返回到《大学》首章,可以过滤出从“知止 …… ”一句开始,到“ …… 致知在格物。”这一段的关键词句如下:“知止 …… 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欲……先……致知在格物。”既然被“……”掉就是说它们不是该部分真正所要阐明的重点,真正的重点是这些关键词本身所传达的儒家学派进学方法的信息:“格物”“知止”“得”。 这个过程也就是儒家所谓“致知”。

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条理呢?我们看第一句“知止……能得”。 我们已知“知止”是指“ 知”“至善”之所“止” ,那么“能得”则是指对如何“止于至善”有所心得。而且接下来的一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更清楚地说明了“得”就是“知(事物之本末、终始)所先后”而“近道”的状态。怎样“致”这一“知”呢?答案就是“格物”。

在儒家理论里,所谓“物”就是指人类社会关系中的各种事物,而且这些事物的存在意义必须通过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得以体现。所谓“格”,尽管历来学者莫衷一是,但是从人类认知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说,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或是人文科学知识的增长都必须从对事物的对比、分类开始,在把握事物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基础之上形成基本概念,并以此作为思维发展的逻辑起点。因此本文认为,“格”就是“研究和界定”。研究和界定社会关系中的各种事物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格物”。它与“方物”一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国语 ?楚语下》:“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韦昭注:“方,别也。物,名也。”“方物”就是分辨事物的名实或名分。“格物”与其意很接近。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主张“格物”即孔子所说的“正名” ① 。孔子在《论语 ? 子路》中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这里“正名”是言顺、事成、礼乐兴、刑罚中、民措手足的条件和基础,这一点与《大学》将“格物”作为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和途径的确具有相同的逻辑思路, ② 因此也颇有道理。 通过“格物”了解事物的内涵和外延(本末),明确事物的各种内在和外在的规定性(终始),就如同给事物设置了一个标准的“ ”,把事物框在其中,继而在此基础上规范和限定事物之间社会关系的处理原则(先后)。没有限定,则事物不可知;没有界线,则事物无法区分。所以“致知在格物”。不仅如此, 在儒家学派看来,任何事物之间关系的处理均有至善之所,这反过来又使得处于关系中的事物本身也具有了更高的道德价值诉 求 。 如果把框于 “ ”中的事物看作是该类事物至善的标准,那么 “ ”所架构起的四个方向上的底线就代表着人类“止于至善”的道德实践最基本的要求 。 结合对“知止”的分析来看,这些要求同时意味着人们在进德修身过程中应当防范和避免有违于这一底线的思想和行为。

由此可见,“格物”所要解决的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知止”所要解决的是“怎样才是什么”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很早我们的先人们就发现了事物有条件地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事物的现有性质和状态并不是永远不变的,仅仅固守“什么是什么”,思想必然会陷入僵化,无法准确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知止”以了解事物是其自身的条件,并据此判断是否应当保持或者应当突破现有状态。而这个当“止”之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度”。不论事物是在哪一个维度上保持其自身的存在性,对于该事物的准确界定都具有重要影响。“格物”的目的就 是研究和界定事物的内涵、外延,使人处于事物关系之中而“知所当止之处”。简言之,“格物”是“知止”的学术方法,“知止”是“格物”的学术目的。

当然“格物”“知止”的最终目的是“能得”,而“得”就是后文所说的“知至”。在《大学》中有“致知在格物”与“物格而后知至”两句。这个“致”与“至”的区别当然不是笔误,“致”讲的是一个过程,“至”则是“致”的目标。同理可证,不存在朱熹所认为的“盖释格物致知之义”的专门一章的“亡矣”的问题。因为,“致知在格物”不过只是对“知止……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的再强调,并没有新的内容。正是因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所以才要“格物”以“知”其“本末”、“终始”,“知所先后”,“致”物之所“止”之“知”以至于“得”而“近道”。理顺了这一思路才能真正理解和落实“大学之道”。

按照朱熹编订的《大学》章节来看,首篇之后还有十章,这十章内容基本上是通过同一种语法表述出来的,这就是“所谓……此谓……”。仅从这一点来说,就可以证明 《大学》之所以成为儒家“初学入德之门”的关键就在于它提出并运用了“格物”这一方法界定了儒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从而为儒学发展奠定了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基础。虽然其言简意赅的特点,给后世学者留下了广阔的发挥余地,但是由于概念的主体框架已经明确,因此即使仅“由是而学”,也“庶乎其不差矣。”

在《大学》开篇处,朱熹曾对“大学”进行了批注:“大学者,大人之学也。”这一批注事实上点出了历代儒学的理论基点。人的肉体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有超出生理发展之外的大小变化,然而人的精神世界却有着“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庸》)的潜质。“大人之学”关键要使人的精神世界得以发展,从而使宇宙中渺小之人体能凭借其博大精深之智慧彰显出其 “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的道德价值。所不足的是人的优秀潜质容易被尘世的各种污垢所蒙蔽,因此才需要得道的君子或圣人进行启发和引导,要“明明德”、要“新民”。那么普通人自己怎样才能拥有博大精深的智慧,又怎样将这种大智慧转化为顶天立地的大德性呢?“尊德性而道问学” (《中庸》),简言之就是“知止”、“格物”。

孔子曾有一段对自己一生求学经历的总结性描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按照本文整理的《大学》所提倡的为学路径来分析,“立”就是“知”“止于至善”,“不惑”就是“格物”,“知天命”就是“致知”,“耳顺”就是“知至”,“从心所欲不踰矩”就是“知”所当禁止。由此旁证本文的论点:“格物”“知止”奠定了《大学》作为儒家理论传承启蒙之作的理论地位。

注释及参考文献:

①杨柳桥:《 的“格物”即是的“正名”》,《哲学研究》1978年12期。

②梁涛:《 新解 —— 兼论〈大学〉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中国哲学第 23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1 年 10 月 。

《大学集注》(朱熹注)

止于至善范文6

我们养生也好,做企业也好,管理一个组织也好,精神文化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神”“心”。这个“神”从哪里来?我觉得要从“轴心时代”的经典中来,养生把握住这个“神”,然后就能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存质量,活得有尊严,有幸福感。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修什么“心”?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

儒家讲“正心”。《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叫“三纲领”,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然后逐步展开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那怎么做呢?按照儒家的规程,那就是“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儒家“正”的这个“心”实际上就是仁爱之心。

道家讲“静心”。《道德经》认为最高明的是“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所以,道家“静”的“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这个“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这个“自然”就是本然,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不虚伪、不做作,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自己的身心也和谐一体,不跟自己较劲。人本来的样子就是虚静的,所以道家讲要“静心”,修虚静之心。

佛家讲“明心”。“明”的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也就是人的本心,所以叫“明心见性”。佛家怎么“明心”?我跟大家分享一副对联,上次我去四川成都的宝光寺,见到一副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人”是指世外高人,是一些有很高智慧的人,一些超常的人,这些“世外人”是“法无定法”的。他们有没有法门?他们也有“法”,要有所依据。但又没有“法”,是“法无定法”,即没有固定的法门。下面一句是:“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天下事了犹未了”的“了”就是完结、了结,但是又是没有“了”,有的事情是没完没了,这就叫“了犹未了”。那怎么办呢?那我就“不了了之”呗,这就是佛家的大智慧――“明心”,即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那就不会纠结了,就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