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等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普通话等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普通话等级范文1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9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二级(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分-91.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分-8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三级(一般水平的普通话)三级甲等(测试得分:70分-7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语、语法有失误。

普通话等级范文2

普通话等级考试二级乙等是作为教师的基本水平,如果要做语文老师,普通话成绩要求是二级甲等及以上。普通话考试成绩等级分为三级,每级又各自分为甲乙两个等第,每个等级评价标准和分数各有不同。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是证明应试人普通话水平有效凭证,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印制。普通话一级乙等以下成绩的证书由省(直辖市)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加盖印章后颁发,普通话一级甲等的证书须经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审核并加盖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印章后方为有效。有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

(来源:文章屋网 )

普通话等级范文3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对策;评价;中职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27-01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标准

1、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评价。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如可采用分级评价,一级评价其是否有说普通话的习惯,普通话的标准程度;二级评价其诵读得是否流畅、通顺;三级评价其能否准确恰当地表达作品内容本身的情感。

2、对学生口头介绍能力的评价。口头介绍是指对人、事、物作口头的描述,说明或评价。要求能根据不同的环境、场合和对象,借助手势、姿态动作、表情等辅助手段,用清晰、恰当的语调对人、事、物作如实反映,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3、对学生交谈会话能力的评价。交谈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种口语交际形式,包括聊天、问讯、拜访、劝慰、请教、谈心、采访、洽谈、打电话、进行交涉等。要求能根据对象、场合使用恰当得体的用语把心中的所思、所想转换成口语表达出来,并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倾听,善于提出并把握话题。

4、对学生演讲辩论能力的评价。这里的演讲也包括即席发言。要求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富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材料,借助一定的体态语如恰当的表情、姿态、手势等,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而辩论作为思想交锋、激烈论争的高级语言形式具有双向性、对抗性、思辨性、通俗性等特点。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要有很好的思辨能力。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

1、明确训练目标。一是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即普通话语音正确,吐字清晰流畅,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反应迅捷的思维能力:即能在不同场合和情境下迅速组织语言,并条理清楚地表达出来。三是准确的记忆理解能力:在言语交际中,能快速准确地捕捉听话要点,并能加以理解和推理。四是良好的心理表现能力:即在语言交际中,心理稳定,表情自然,并能借助恰当的体态来增加表达效果,协调人际关系。五是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即在口语交际中能注重个人品位,喜好与社会鉴赏观交融统一,以达到交际中整体的自然和谐。

2、遵循训练原则。一是民主性原则:即主体性原则。以“练”为主、“训”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口语交际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引导。二是循序性原则:口语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过程,训练中必须围绕目标,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三是全面性原则:力求在“训”的同时,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使学生有“练”的方向;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加以示范强化,激励感染,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进行具体训练。第一,将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归位到交际上。目前,中职生语文课增加了一定课时的普通话口语课。但口语交际教学不是附属,不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研究学问,而是为了提高交际能力,所以口语教学要有明确目标,那就是指向于交际。只有这样,口语教学才是脚踏实地的,才是正确有效的;中职生才能真正得益于口语教学,从而具备运用口语进行有效交际的本领。第二,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从某种程度上说,口语交际是一门实践课,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为此,要多以活动的形式,提供学生现场操练的机会。可以用两种形式:(1)模拟说话。可设计某种情境,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进行交谈,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是片段式的,也可以演情景剧。课外活动时间、卧谈会时都可以进行这样的模拟说话。(2)生活中重视口语交际的运用。现代社会讲究沟通和联络。人一方面是自然人,另一方面又是职业人;作为自然人要与方方面面诸色人等打交道,作为职业人又要掌握职业口语交际用语,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有意识地使用各种口语,以不同的身份说话待人。

三、“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方法

普通话等级范文4

普通话以北京话为标准。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通用语。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是证明应试人普通话水平有效凭证,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印制。普通话一级乙等以下成绩的证书由省(直辖市)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加盖印章后颁发,普通话一级甲等的证书须经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审核并加盖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印章后方为有效。有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

根据国家及有关部委的要求,现阶段各类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的等级标准如下: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为一级以上水平;教师和大学生为二级以上水平;公务员和社会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为三级以上水平。

(来源:文章屋网 )

普通话等级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3―0072―03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既定国策。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更应该注重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培养,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不重视普通话课程,虽然开设了普通话课,但仅限个别公共服务性专业且课时很少。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院是一所轨道交通高职院校,绝大多数的专业都不单独开设普通话课程,只在个别轨道交通服务性专业(如地铁站务、地铁司机专业)开设了普通话考证课,实际上是测试前的培训,并不能称之为正式的课程。且每学期不列入正式的课表,而是在每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前开设一段时间,根据专业的需要重新制定课表。如果专业课不紧,就多排点课时;如果专业课的课时紧张,就压缩普通话课时,培训几次就仓促考试,考试结束后便结束教学。普通话课程变成边角料,可以随意变更教学计划与课时。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水平及普通话教学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

1.学生深受方言影响而方音浓重

以我院为例,我院面向全国各地招生,学生来自不同方言区,方音浓重。很多学生从小到大都没说过普通话,他们在家乡上学时几乎所有老师都说方言,不讲普通话,这也就使他们在普通话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示范与模仿训练,错过了学习普通话的最佳年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大学校园里说着各自不同的方言,给学习和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已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不容忽视的事实。

2.学生普通话的整体水平不高

笔者对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站2011年11月~2012年12月1388名考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同时对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同学进行了关于学生普通话现状与普通话学习态度的问卷调查。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站2011年12月~2012年12月考生成绩统计表

等级1一甲1一乙1二甲1二乙1三甲1三乙1不入级人数10101491444185514010比例101013.5%132.1%161.6%12.9%101388名考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统计结果显示:高等级水平(一甲、一乙)和不入级的学生没有,中等偏上等级(二甲)和低等级(三乙)的学生较少,说明普通话说得好的和不好的都较少。中等级水平(二乙、三甲)的学生最多,尤其是中等偏下等级(三甲)的学生有61.6%,占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同学的普通话水平都处于较低的层次。

3. 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动机不纯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走上工作岗位后,汉语普通话的使用率要远高于英语。所以,学生理应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汉语普通话。但多年以来,由于急功近利和认识上的偏差等原因,高职院校以及相当多的理工科大学几乎不开设普通话课程。即使开设也多是选修课,课时很少,而且学分不多。

问1:您想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主要原因是?

A.受周围同学的影响

B.多考一种证书增加资本

C.学业/就业需要

D.检测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调查统计显示:42%的学生是为了多考一种证书,38%的学生是为了就业的需要,这两类几乎占了所有被调查者的8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普通话是抱着功利主义思想,因为即将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压力才报名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主要是以获取普通话等级证书为目的,为就业服务。

(二)普通话课程教学现状

1.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不像本科院校一样有专职的普通话老师,一般都是选送普通话基础较好的中文教师参加测试员培训,培训合格后兼职从事普通话课程教学。中文教师尽管也学过现代汉语知识,可普通话课程毕竟是一门技能训练课,由于大部分教师没有正规地学过语音学概论,教学时很多专业术语都不懂,不能正确示范发音,很多声母与韵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自己都很模糊,因此也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不能对症下药地纠正学生的语音错误与缺陷。可以说,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的最大问题是教师非专业出身,专业性不强,并且人员严重短缺。

2.硬件设施落后

高职院校由于受资金、校园建设、学生人数等的限制,普通话课大多被安排在普通教室,没有录音和放音设备。普通话和英语课同属于语言课程,英语课每周都可以安排在语音室上听力,而普通话课却连多媒体教室都要提前预约,真是可悲!汉语普通话是我们的母语,如果自己的母语都学不好,还谈什么外语呢?而且通常几个班学生集中在一起学习上大班课,人数众多,又是大教室,教师无法个别训练,只能讲讲理论知识,没有办法逐一为学生正音,其教学效果是不尽人意的。普通话课属于训练课程,最好是小班教学,一对一辅导,面对面听音纠正,而班级人数过多导致了教师无法一一给学生正音,更谈不上教学效果。

3.教学时间不足

我院现在只在地铁站务、地铁司机专业开设了普通话考证课,且每学期不列入正式的课表,而是在每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前开设一段时间,根据专业的需要重新制定课表。课程排课也是作为边角料,等专业课安排完,再来考虑普通话课。甚至有的学期专业课比较紧,或者学生在外实习回不来,就干脆取消课程,随意性很强,缺乏宏观考虑。更重要的是课时严重不足,有的班级只有考前一周的时间来培训,再加上学生不重视,缺席严重,所以效果很差。

4.教材纯粹应试

当前,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普通话教材很多都是各省语委编写的、直接与本省普通话水平测试挂钩的统一的教科书,可以说完全是应试教材,而且很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普通话教材多年不变。同时,没有针对某些具体行业的教材,比如没有针对铁路行业或旅游行业的教材,由此教材针对性不强,学生纯粹是应试学习,考完即忘,根本不能实际运用。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测试而测试,只是为了考证,根本不是为了提高普通话水平,从而使普通话教学成了纯粹的应试教育。

二、高职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策略

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语音基础差,方音浓重是普通话课程教学最大的问题。而方音又是最不容易纠正的,根深蒂固,往往一时半会儿的训练难以奏效。

问2:如开设普通话培训课程,您觉得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多选题)

A.学习汉语拼音

B.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C.讲解测试大纲,并进行练读

D.进行模拟测试

E.针对具体情况指导同学们正音

F.其他

在这个调查题中,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以及“针对具体情况指导同学们正音”这两项,都是55.8%的比例。由此可见学生已经意识到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而他们最需要的是方言辨正与有针对性地正音。

因此,推广普通话工作要面向全校,并对新生进行入校摸底测试,全面掌握学生入学时的普通话情况。要认真了解学生的语音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迅速找到问题所在,纠正缺陷,提高普通话水平。

2.培养习惯,提高兴趣

虽说学校的普通话氛围要好于社会大环境,但依然有很多学生平时不说普通话。学校一定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有利于普通话学习的环境,教师要带头将普通话规范为必要的工作语言,包括课堂教学和课下与学生交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宣传栏、标语、张贴画、教室和办公室的墙壁等来宣传和使用普通话,在学生中形成说普通话、互促互进的氛围。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甚至歌唱比赛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加操评分,鼓励学生积极说普通话,以说标准的普通话为荣。

3.端正动机,转变观念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功利主义”至上,认为普通话课程可有可无,不重视。再加上高职院校很多专业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没有硬性的等级要求,不像师范院校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等级与是否能取得学位证书相挂钩。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普通话主要是抱着功利主义思想,他们大多是出于职业动机和应试动机,为就业需要才报名参加普通话培训,主要是以考证为目的。

另外,高职院校很多专业都是理工科类,注重技能训练,实用主义思想严重,学生普遍存有“重理轻文”的思想,认为学习普通话很容易。还有很多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不需要进行普通话培训与训练,只要考前突击一下,考试的时候临场发挥就行了。这种学习态度严重影响到了他们整个普通话的学习过程,普遍缺席培训,也不认真准备,最终导致他们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普遍偏低。

因此,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摒弃功利主义思想。普通话训练不应只是应试教育,而应该成为自觉行为,实实在在地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加就业竞争的砝码。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普通话应该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不管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老师都应该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但是很多专业教师认为自己不是普通话教师,没必要这么注重发音,普通话说得不标准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影响学生理解就行。实际上,如果教师的普通话不标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有可能会造成歧义,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各高职院校应该要求所有的教师自觉地把普通话作为自己的职业语言,定期测试普通话。对于讲授普通话课程的教师,应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省级甚至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的培训和考试。

5.改善教学硬件条件

教学硬件条件的完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建成现代化的网络语音室、模拟测试室,可以为普通话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极大的空间。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室场所,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加装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教学时可以为每位同学录音、摄像,提供模拟测试,这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问题,从而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6.增加课外训练时间

普通话课程属于训练课程,学生只靠课堂45分钟的训练肯定是不够的,方音难改,习惯难变。因此,必须增加学生课外训练时间,但是这不能光靠教师的命令,如果学生不是发自内心,这必然成为一种敷衍,流于形式。所以,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以好带差,让学生互相督促,同一方言区的人可以分在一组,大家共同讨论自己方言区的语音缺陷在哪儿,如何去纠正。

7.结合专业编写教材

应该按行业的需求编写教材,突出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可以适当增加专业词汇的语音训练,同时针对不同专业,选择编写带有专业特点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朗读。比如,给我院地铁站务专业学生训练普通话时就可以让学生朗读“地铁十字文明服务用语”,或者让学生每次课上进行报站名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模拟专业情景去训练说话,比如模拟导游词解说等等。

普通话表达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和基本能力,能否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高职学生素质高低的一项衡量标准。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还应不断地总结经验,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转变中求生存。

[参考文献]

[1]彭新有.高职高专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调查与分析[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2]李永玲.高职PSC辅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3]金璇.高职高专院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

普通话等级范文6

【关键词】朗读;普通话;课程改革

普通话课程是高校许多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是研究口语运用规律,培养各专业学生口语表达技能的应用语言学科。普通话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为直接目的,学生通过普通话课程的训练,使普通话更加标准,并参加全国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获得与专业相匹配的普通话等级证书。

首先,我们得肯定,普通话课程的开设对学生提高普通话语音水平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参加过普通话课程培训的学生在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中的通过率也大大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普通话的普及工作的。从这些来看,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是比较合理的。

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的课程大纲已经不能满足现今高校学生的发展。我国1956年2月,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成立,国务院发 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载入史册“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条文,推广普通话成为法律行为,1992年9月,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由50年代确定的“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推广普通话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到了今天,推普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4年,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展10年来,我国共有 1,200多万名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国家公务员和公共服务行业员工获得了普通话等级证书。特别是一线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为中小学生的普通话打下了良好基础。虽然说高校为了学生能够顺利地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开设普通话课程,但仍然有不少学生在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情况下就能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这说明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当今的大学生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基础好的学生不用上普通话课就能通过水平测试,基础稍差的学生稍加努力也能顺利通过水平测试,因此,学生参与普通话课程的积极性没有那么浓厚了。

“既然不参加培训也能通过测试,那么还需要开设普通话课程吗?“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普通话课程的开设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是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应该有一定的修改,我们应该将普通话课程的着眼点从规范语音上升到体会普通话语音美的层面上。不仅规范了学生的普通话语音,还让学生体会到普通话的语音美。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从会说普通话到喜欢说普通话,再到自觉的在必要的场合熟练运用普通话。

传统的以规范语音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会说普通话,但并不能真正的调动学生对普通话的喜爱,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说普通话呢,最简单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朗读。

朗读在中国有十分古老的历史。从孟子的“诵其诗,读其书”,我们可以推断出朗读最少也有了近三千年的历史。虽然我们不能肯定孟子当时的朗读和我们今天的有什么区别,但是,作为语言的重要载体――文字,它的语音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声音念出是无法改变的。张颂说,所谓朗读,是指把诉诸于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于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朗,是说声音的清澈、响亮;读,就是读书、念文章。朗读是普通话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说朗读有这么重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通常把教学重点放在普通话的语言规范上,主要是声母、韵母、声调和语流音变等基础语音练习,朗读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朗读部分只是普通话教学中的一大章,教学进度到了朗读部分,就按部就班的讲解朗读部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是非常大的,特别是读绕口令、诗歌等短小精练有趣味的文学形式时抱有极大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该以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为目的,在教学中多采用朗读的方式进行普通话训练,甚至应该将朗读部分贯穿普通话教学的始终,将朗读作为普通话语音训练的重要载体,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感觉到普通话语音知识在语流中的丰富变化,以及绕口令、古今中外诗歌、优美散文的多种形式的灵活运用,使得普通话教学内容丰富、趣味横生。

朗读的材料和朗读的方式可以多样,朗读的材料可以从绕口令到古今中外诗歌,名家散文,甚至随手抓来的纸质文字都可以作为我们朗读的良好素材。课堂上学生朗读的方式也可以多样,泛读、自由读、比赛读、分角色读、配乐读、互助读、朗诵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材料,依据学生的特点,适当的选用朗读材料和朗读方式。

综上,时代在变,教学形式也应进行相应的变化。普通话教学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方式,普通话教学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更好的为推广普通话工作服务。作为普通话教师也有义务为普通话课程顺应时代的改革作出必要的思考,为我国的推普工作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