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化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采购;商业模式;研究
信息化采购比一般的电子商务和一般性的采购在概念上有了更多的延伸,它不仅仅完成采购行为,而且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对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帮助供求双方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益于当今社会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电子网络的信息化采购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我国目前的网上交易金额直线上升,带动了快递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快递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网上交易的进一步繁荣。
一、信息化采购的优势
信息化采购使企业不再采用人工办法采购它们的商品,在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下,买方和卖方通过电子网络而联结,实现商业交易的无缝对接,其具有的优势相当明显。
(1)拓展采购渠道。采购方通过信息化采购交易平台以及网络搜索工具的帮助,可以最大限度地找到更多的、适合自身要求的供应商。获取更多的供应商资源和情报,了解市场供求情况以及供应商的资信等供应商信息。对采购方来讲,通过信息网络使自身的采购渠道得到充分的拓展,让采购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优中选优,找到最适合自身需求的供应商和产品。
(2)降低采购成本。采购方通过电子采购交易平台进行竞价采购,供应商之间可以获得充分的竞争,采购方能以更为合理的价格采购到需要的产品,并能有效节省采购费用支出,从而使采购成本得到充分降低。
(3)缩短采购周期。采购方通过信息化采购交易平台进行竞价采购,可以根据采购方自身的要求设定交易方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采购方的采购要求得到充分的体现,实现采购方的按需采购,有效缩短采购周期。
(4)实现信息共享。信息化采购交易平台实现了供需双方的信息共享。不同采购方和供应商都可以共享信息,不但可以了解当时采购、竞价的详细信息,还可以了解中标、交货、履约等情况,帮助采购方全面了解供应商,帮助供应商更清楚地把握市场需求。
(5)实现公平竞争。网上采购交易平台使交易信息完全透明,排除人为因素,确保供应商之间的公平竞争。也避免了在有人参与的采购与竞价中难以完全杜绝的不公正性。采购信息、竞价过程、评审标准、最终结果的完全公开,不仅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还使采购过程更加公开、公平、公正,杜绝和暗箱操作。
二、如何做好信息化采购
做好信息化采购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带来深远的影响。要想做好信息化采购工作,就目前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信息化采购认识。要做好信息化采购工作首先要提高对信息化采购的认识。信息化采购改变了我们原来的采购习惯和工作流程,改变企业在多年工作中形成的一整套采购流程,要打破原来的运作惯性,适应新的工作方式,这项工作的推行难度较大。说到底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变革和创新,通过变革和创新,进一步推进企业精化管理、减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
(2)建立信息化采购标准。网上采购平台建设的两个基本要求是标准化和规范化。严格的规范和健全的标准是信息化采购顺利发展的基础。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制性规则来规范和约束信息化采购,分散的、难以整合的信息化采购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实现优质高效的信息化采购就必须加强采购信息化建设,采购信息化建设就是建立包含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制订和推行以及标准化体系研究和评估等体系在内的标准化体系。要建立健全与采购有关的国家标准体系,明确采购信息化发展方向,实现对采购信息化建设和监管并重的工作局面。
(3)健全信息化采购制度。采购信息化建设要靠制度去落实、去推进,也要靠制度去保障实施。当前需要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流程方面下功夫。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的制度支撑体系,形成顺畅的运行机制是采购信息化建设的基石。要形成好的制度,推动采购信息化建设,配套采购信息化培训制度、使用制度、保密制度等一系列辅助规则办法。形成一整套制度来保障信息化采购工作的健康长足发展。
(4)充实供应商数据库。供应商数据库是采购的核心资源之一,拥有一定数量且符合质量要求的供应商数据库,可以让采购方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从而获得价格合适且符合采购方要求的产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低成本扩展供应商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对供应商资源的网上动态管理,以及对供应商售后质量和服务的评价,来为优化供应商资源提供重要依据,从而也对供应商起到无形的约束作用。
三、信息化采购要注意的问题
信息化采购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操作模式,是基于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而实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电子商务的应用技术对信息化采购都会有一定影响。要做好信息化采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信息化采购安全。信息化采购要始终把信息安全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坚持安全发展优先的原则。加强安全监控体系、网络信任体系等信息安全基础建设,建立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制度。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让信息化采购能够以安全保发展,以安全促发展。
(2)发挥信息化采购规模效益。信息化采购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要在信息化采购交易平台实现规模效益。要充分发挥信息化采购的优势,建立跨区域的网上大市场,最大限度地实现采购信息共享。我国信息化采购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仍处在逐步完善的发展阶段,在日常的信息化采购具体操作时,不同程度的存在产品选择余地不够大的情况。同时由于一些难以回避的因素,制约了信息化采购的发展,阻碍了信息化采购网上大市场的建立。要实现信息化采购的最优化,就要充分利用规模采购,实现规模效益。
(3)建好信息化采购平台。信息化采购平台,也就是网上交易场,是信息化采购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信息化采购。专业的信息化采购平台,除了必须能够实现网上交易、竞价、谈判外,还要对企业的采购和电子商务具备专业管理能力,并能切实协助客户通过管理和技术评估来成功有效地实现网上采购。目前企业大多依靠第三方采购平台,以最少的投入,实现采购方式的改变。
信息化范文2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制定出台了《*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信息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产业革命正在迅速推动工业社会加速向信息社会转变。谁能在信息化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谁就能够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现在,吉林正处在加快发展、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推进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既具备条件,又是必然要求。我省是传统产业大省,原材料、初级产品比重较大,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在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必须突出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提高经济整体素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促进我省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再上新台阶。总的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完善政策措施,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产业,明显提高信息产业占GDP的比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信息化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信息产业发展越升计划,提高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信息产业作为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突出代表。我省调整经济结构,拉长“短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把信息产业摆上重要位置,加大推进力度。要抓紧制定和实施《吉林省信息产业发展跃升计划》,突出发展重点,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发展模式,推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依托我省光电子、汽车电子、软件等优势产业,集中力量谋划建设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培育打造一批成长性好的优势企业,研究开发一批行业领先的关键技术,形成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增强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提高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信息企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加快建设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和汽车电子产业园区,扶持一汽启明、长春希达等重点企业快速发展,推进长虹电子工业园、光电子工程技术平台等重大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要建设长春、吉林软件园和动漫产业基地,开发企业管理和汽车电子等应用软件,培育软件产业。依托汽车等装备制造业优势,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
二、推进信息化与产业发展融合,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信息技术具有渗透性和创新性特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提高产业素质水平的必然要求。一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农业融合。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继续实施“金农”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服务等领域,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特别是在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中,要结合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探索利用地理信息、卫星定位等技术,发展精准高效农业。加强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结合农村电视电话“村村通”建设,整合涉农网络系统、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信息服务进村入户,为农民学习生产技术、掌握市场信息创造条件。二要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融合。围绕汽车、石化等支柱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信息化示范工程,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鼓励建立信息技术工程研发中心。支持节能减排信息产品研发,建设一批促进节能降耗信息化项目,开展工艺流程信息化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三要积极推进信息化与服务业融合。加快推进金融、旅游、交通和物流信息化,逐步实现信息技术在商业、旅游等领域的应用,形成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整合相关物流信息资源,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形成较完善的物流信息化体系。
三、强化电子政务,促进政府工作方式转变。电子政务是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要全面推进。一要抓好政务网络与信息资源整合。构建一批重点业务系统和共享数据库,促进资源共享和网络互联互通。二要切实提高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政府网站系统,推动政府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公开。大力推行网上行政审批,方便群众办事,提高行政效能。三要加强重点业务系统建设。现在,应急管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要构建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加快专业应急系统建设,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
信息化范文3
“在国内,商业地产运营方面的信息化成熟产品并不多,而我们几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该系统完善之后,有利于地产公司分析商铺业态,提高商铺的入驻率和收入。”
某房地产集团信息主管 张亮
尽管张亮尚不到而立之年,但已有近5年信息化主管的经验。他认为,这几年信息化正逐渐与业务融合,这种趋势必定会对管理人员提出新的要求。信息主管要把握这种需求,必须要懂行业和业务的发展方向。
四年经验
张亮是IT专业出身,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他看来,这是最为“正宗”的计算机专业。毕业之后,张亮去绿创环保集团做了一年业务。该集团主要研究噪声治理、能源控制和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方面的民营企业,一年收入近两亿元。
一年之后,由于张亮“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业务”,正好集团正在组建IT部门,将他抽调过去,全面负责集团的信息化工作。这一段经历为张亮打开了信息化之门。绿创环保集团的信息化从此起步,从软硬件环境开始建设,实施了一些行业应用软件。张亮的优势在于,又做过业务,也懂计算机,能迅速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当时逐步引入外包的概念,将一些不重要的系统外包给系统集成商,也减轻了IT部门的压力。”
张亮说,为了寻找更大的发展平台,或者是为了进入我国经济比较重要的行业,他来到现在所在的地产集团。该集团是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专注于商业地产项目的持有、开发、招商和运营,最近几年被新加坡的投资公司控股。截止到2008年底,该集团已经在全国持有或者管理25个商业地产项目。
由于商业地产行业刚刚起步,所以,该领域的信息化还不成熟,参与的IT厂商也不多。所谓商业地产和一般的地产有所区别,大部分指用于各种零售、批发、餐饮、娱乐、健身、休闲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从功能和经营模式上来说,与普通的住宅、公寓、别墅等有较大区别。
张亮除了规划公司的信息化项目之外,目前的精力主要是执行开发和完善商业地产的管理分析平台,他直接向总体负责信息化的经理汇报工作。
核心是基础数据
张亮所在的集团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心,楼下是一家大卖场。这栋大厦就是和该卖场合作开发的。算起来,该集团持有或管理的商业产品分为几类:一类定位是社区型购物中心,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一类是社区型购物中心的升级版,增设了符合时尚、休闲和娱乐等更为丰富的业态;还有一类是高档购物中心。
普遍来说,商业地产大多是以购物中心、大卖场和各类专业主题商场的类型出现,通常也叫“Shopping Mall”,比如中粮旗下的大悦城系列。
张亮分析说,业内有不同的商业地产模式,每一种各有优势。有些商业地产是为大型商户订单开发的,如他现在所在的大厦。而有些是在开发完之后,整体出租给某个大型商业连锁公司,如出租给沃尔玛、家乐福等,这类超市被称为主力店,而出租给规模稍微小一点的店铺叫做次主力店,如像屈臣氏这种类型的。还有一些商业地产根据定位,将一定比例的面积散租给零散商铺。
可以说,商业地产的开发模式各不相同,主要根据地理位置、客户流量来定位模式。不同业态的模式决定了商业地产管理者关注一些数据,如哪些是优质商铺?它们的盈利能力如何?每周(每日)的销售量是多少?销售集中的时间段?商铺的产品等等?
“商业管理平台主要是基于POS机的,主要用来收集商户的数据,以满足管理者对商业项目的分析能力和把握能力。”张亮举例说。
普遍来讲,商业地产需要不断淘汰商铺,吸引优质商铺入驻,这种更换也就是租户置换率。据统计,商业地产在开业1年内,租户置换率达到20%〜40%;开业3年后,租户置换率稳定在2%〜3%。还有一些指标值得关注,比如商业地产的店铺的位置规划、店铺的类型等。这些均可以通过信息化得到相关的数据。作为商业地产的管理者,如何找到这些数据,靠的就是信息化。
简单来说,用户在商铺购物之后,通过POS机或者刷卡完成交易。刷卡交易时,统一收银的购物中心直接将消费额度划到商业地产公司在银联的账号上,一定周期后,再返回给各个商铺,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谈判能力,有利于降低刷卡的手续费。而另一种,是各商户开立银行对公账号,交易后则直接划到本商铺账号上。
POS机的数据传输也有不同,如果是统一收银的大型购物中心,所有数据直接放在商业地产商的服务器中。而如果各个商铺是单独通过POS机收费,商业地产运营商会通过POS机或各商铺本身系统的接口进行数据收集。
“所有地产商业的业态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信息化实施的模式不一样。”张亮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模式,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以数据为基础,为整个商业地产服务。商业地产的基础数据决定了商业地产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确定招商的定位、租用空间大小、租金多少等,“准确性至关重要”。
明年,该系统还将持续开发后续模块,而集团其他项目如财务系统、OA等系统,张亮也参与到项目建设中。
促进两者融合
张亮越来越少参与到技术层面,而是关注业务的发展。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信息化的咨询工作”。在他看来,CIO的出路无非有三种:一种是在企业里往上走,成为CEO;一种是独立创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最后一种是成为职业的CIO,而这正是他职业未来的规划。
“以我的性格,不善于做前两种类型的信息主管,只适合做‘军师’型的信息主管。”张亮解释说,这种信息主管强调咨询能力和对行业的洞察力。前些年,企业仅仅要求CIO有优化流程、控制成本的能力,现在则要求CIO要拓展业务发展,不仅仅要会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对企业的业务起到支撑作用,更希望能够帮助企业盈利。
“沟通的能力很重要,同时需要细致和耐心。CIO需要持续做行业内的创新工作,而不能停顿。”张亮如此分析CIO的能力。从业务能力与IT知识背景来看,不懂IT技术,CIO一样能发展信息化;而不懂业务,CIO再懂IT技术也无能为力,这就是现在正在发生的变化。
信息化范文4
写上几行每个人都认识的汉字,加上最简便的操作,短信业务成为电信增值业务领域最大的市场。而在网络媒体成为“第四媒体”之后,短信抑或手机现在被人们誉为“第五媒体”。但二者并没有质的区别,一个是载体,一个是服务特质。
谁拥有信息终端,谁就有发言权。从第一媒体到第五媒体,每个媒体都有着各自的特性。
短信作为一种新媒体,已经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在数量上,只有电视可以与手机相媲美,电脑、广播、报刊等都远远地排在后面,可是没有哪个人会成天捧着电视,而每个人都会随身携带一个手机。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条新闻便是通过手机发送的。随后新闻短信也成了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的盈利于段之一。短信比互联网新闻在传输速度上不相上下,可是更加人性化,更加强调个人私密性质的信息传输。从大众到分众再到小众最后到个人,这也是媒体一直努力的发展方向。短信做到了个人信息传递。
即使在其他媒体很难进入的农村市场,短信作为新媒体同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许多SP还推出了包月定制关于农技方面的信息服务。国家“十五”科技成就展上,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了一套“农务通”系统,通过PDA传递农业技术或者信息服务。这对于解决“三农”信息服务问题效果很好。“数字鸿沟”的确需要靠一些技术手段来填平。
信息化范文5
国家统计局在其《中国信息能力报告》中,设计了一套评价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指标:指标体系共分4级,有25个指标:①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应用能力:a.每千人拥有PC数;b.每千人拥有传真机数;c.每百人拥有电话数;d.每千人拥有电视机数;e.每千人拥有收音机数;f.每万人接入因特网用户;g.每百万人互联网上网主机数;h.每平方公里光缆长度;i.每百家企事业单位上网数;j.基础信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②信息资源及开发利用能力:a.每户打国际电话时间;b.每百人期刊发行量;c.每日信息量;d.网络用户平均上网时间;e.每万人Web站点数。③人口素质:a.每万人平均科学家和工程师数;b.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就业总人口比重;c.大学入学率;d.每十万人在校学生数;e.计算机专家和工程师数。④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a.信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b.研究开发(R&G)支出占GDP比重;c.每主线电信投资;d.人均GNP;e.教育投入。
鉴于遵循数据的客观性和代表性,以及易得性,本文采取以下指标:每千人工业增加值x1;每千人电信业务量x2;每千人移动通信交换机容量x3;移动电话普及率x4;电话普及率x5;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x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x7;有线电视普及率x8;每十户宽带上网用占有户数x9;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x10;每十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占有的人数x11;每十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占有的人数x12;每千人专利授权数占有数x13。其中缺省值用平均值代替或者临近年数内值代替。由于篇幅有限,指标数据省略。
二、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发达国家向信息社会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步伐越来越快。加快发展本国以及城市的信息化水平是个必然的趋势。推进信息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木途径,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保持杜会安定有序;有利于发展壮大先进文化,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推进信息化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信息化普及与应用的状况和程度,评价与监测我国信息化的成果、发展水平与存在的问题。为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数据支也必然需要进行信息化水平测试,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引进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来使此过程变的简单或者说更为有序化。
三、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能够实现数据简化目的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使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运用因子分析法,借助EXCEL多元统分析,对已得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选取方差贡献比率为0.80。
按照方差贡献比率大于80%,应提取前四个因子,它们所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84.58%,这四个因子就可以解释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了。
分析结果中可以得到每个城市的四个因子得分情况F1,F2,F3和F4。最后,对28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以旋转后四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F=0.5923F1+0.09957F2+0.0804F3+0.0736F4,最终可以得到所有城市的综合得分排名。
由于变量指标取值的同向性,得分越高代表信息化水平越高。排名依次为: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湖南、福建等等。
四、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统计学中研究“物以类聚”问题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统计分析的应用领域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其思路为:首先每个数据对象自成一类,并且计算各个类之间的“距离”或者相似性。然后每次将最相似的两类合并,合并后重新计算新类与其他各个类之间的距离或相似度。这一“凝聚”的过程一直继续直到所有对象都归为一类为止。利用各城市的因子得分,还可对28个城市进行分类,得分值相近的城市被认为具有较相似的属性。
五、结果分析
由所得到的聚类图可以看出,全国信息化水平基本上可以分为五类,北京,山西各成一类,从上面的综合水平排名可以看出,北京信息化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这首先归功于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政治人文环境,其次结合因子得分矩阵,北京在因子1上的得分最高,而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因子1在13个变量指标上的载荷系数都比较大,证明北京在城市信息化的各个方面都比较出色。山西的信息化综合水平排名第10,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因子4上的得分较高,因子4在变量指标x1,x2上的载荷量较大,这正好符合山西是个煤矿大省的特征,通信电信比较发达繁荣。天津、广东、江苏、福建、浙江归为一类,这几个城市都是发达城市,信息化水平偏高,在每个指标上得分都比较平均。而河北、黑龙江、河南、江西、辽宁、吉林、湖北、湖南、安徽、山东、四川、海南、重庆可以归为一类,这几个城市由于地理环境、产业结构、人口众多等因素使得信息化水平中等偏下。最后一类,信息化水平偏下的一类包括: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广西、云南、和陕西,信息化水平底下源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于信息化认识薄弱以及对信息产业的投入不够。
六、政策建议
虽然我国信息化应用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使信息化带动经济发展的优势难以更好地发挥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就是同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比较也存在不小的距离。当前,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信息产业的新发展,都对我国信息化应用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中国信息化水平现状,分析与国外信息化发展的差距,有效地针对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正确地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和应采取的对策。
对策和建议主要有:(1)加快有关信息化法律、法规的制定,确保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降低成本,普及大众。(3)加强信息化知识普及与培训力度。(4)加大国家对信息化投资力度缩小地区间差距。(5)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质量与水平。(6)建立信息化数据采集系统和评价监测体系。
另外,由上文的分析,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数据很不全面,在每个地区城市的报告中尚未包括有些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比如说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值的比重。完整的数据不仅可以帮助很好的测度信息化水平,同时可以鞭策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对于提高信息化水平是必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海永.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江苏省13个城市社会发展水平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2]陈小磊,郑建明,万里鹏.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理论研究述评.图书情报知识,2006,(9).
[3]卢纹岱.SPSSforWindows统计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三版),2006.480-483.
信息化范文6
无论企业大小,都可以从四个维度来解析一个企业:
从管理层级的角度分析,可以把一个企业分为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这三个层面都和企业的信息化息息相关。第一是战略层,是指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做信息化的战略一定要将信息化战略和企业战略相匹配,企业信息化才会有很清晰的方向。第二是管理层面,有很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以后,要有非常清晰的资源做配置。通过解决各环节的业务问题及管理问题,从而达到企业资本运作管理的水平。第三个层面是作业层,业务层面的工作人员使用的软件体系是一些业务体系,生产、制造、销售以及分销、物流、供应链管理等过程,都属于作业层次的管理。
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把一个企业分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新型价值链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营联合起来。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价值链分析,可以利用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驱动外部价值链的数据,可以得到预测市场需求和风险的数据,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可以综合协调公司全部的资源进行资源匹配和运营管理。在这种价值链体系中,预测与计划功能,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收入和使市场营销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收益最大化。在充分分析外部和内部价值链体系中,将产品开发的内部价值链环节与采购、销售等外部价值链链集成,可有效缩短新品上市时间以扩大市场份额。充分考虑到外部和内部价值链,就可以统一协调全球网络中的运营管理,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将公司的运营与业务目标保持一致。
从模式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把一个企业分为经营模式、行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第一维是经营模式,因为企业和企业之间个体差别比较大,某一种特定的经营模式代表了某一类型的企业经营特点。一般来讲经营模式分为: 集团型企业、全程供应链型企业、制造型企业、分销型企业、零售型企业和物流型企业等。第二维是行业模式,从行业模式分析,企业分为离散型、服务型等8大业态。不同行业的企业因为外部经济周期对其影响不同,发展的阶段不同,实施信息化过程也不尽相同。第三维是管理模式,即便相同的经营模式和行业模式,因为企业家的个性,公司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也有分权、集权的不同管理模式。因为权力的分配体系不同,导致信息化的部署不同,每一次大的管理变革和整体信息化的落地,都是企业一次大的权力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