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藏王菩萨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藏王菩萨经范文1
“菩萨”一词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翻译为中文,就是“觉有情”之意,亦即求道求大觉之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一直流传着著名的菩萨。菩萨的版本不只一个,被广泛应用的版本,乃是出自《菩萨曼荼罗经》。
该经中的菩萨如下:
1、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就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其出生于古印度舍卫国,从小善根深厚,后随佛陀出家。侍奉于佛陀左右,助佛陀弘法。“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吉祥”的意思。文殊菩萨智慧超群,故成为司理智慧的菩萨。
2、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司诸佛的智德,普贤菩萨司诸佛的理德和定德。我们在佛教的雕像上可以看到,一般是普贤菩萨骑着白象侍奉佛陀之右,而文殊菩萨骑着狮子侍奉佛陀之左。普贤菩萨誓愿宏深,在华严大会上宣说十大深愿。
3、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可谓中国人最熟悉的佛教菩萨。唐代高僧玄奘将其译为“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大悲大愿,以无量方便法门,广度娑婆世界无量众生。
4、金刚手菩萨
金刚手菩萨即是金刚萨埵,也称“秘密主”。金刚手菩萨主司“金刚之菩提心”。佛弟子发起菩提心是修行的第一步,但这远远不够,使这颗菩提心如金刚一般坚固,更为重要。金刚手菩萨还主“烦恼即菩提之妙理”。
5、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乃是虚空藏院之中的主尊,司福德宝藏如同虚空无限之意。虚空藏菩萨主智慧、功德、财富,是诚实和富有的象征。
地藏王菩萨又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在无量劫之前,曾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深重誓愿。佛陀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之中,详细阐述了地藏王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愿,及与众生的诸多因缘。
7、弥勒菩萨
“弥勒”乃是梵文的音译,中文的意思是“慈爱”。弥勒菩萨出生于古印度婆罗门家族,经佛陀点化出家。在《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中,记载“世尊往昔于毗尼中及诸经藏说阿逸多次当作佛”。此处的“阿逸多”就是指弥勒菩萨。因此弥勒菩萨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的另一尊佛,也就是未来佛。
8、除盖障菩萨
地藏王菩萨经范文2
这句话是地藏菩萨说的。
地藏菩萨,又叫大愿地藏王菩萨,梵语称为“乞叉底蘖沙”。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大愿”著称。据佛经记载,他在忉利天宫受释迦牟尼的咐嘱,要在释迦牟尼入灭后与弥勒尚未降生前这段时间掌管人间、天上及地狱之中六道众生的教化。他自誓度尽六道众生,方乃成佛,誓愿化度地狱众生,而有大悲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成菩提”。
(来源:文章屋网 )
地藏王菩萨经范文3
1、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有九子泉声、五溪山色、莲峰云海、平冈积雪、天台晓日、舒潭印月、闵园竹海、凤凰古松等。山间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古木参天,灵秀幽静,素有“莲花佛国”之称。
2、天台景区: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登上天台,可观到九华全景。经过双桃峰,十王峰,途中有一到泉水,泉水清澈见底,可饮用。
3、百岁宫:庙内供奉着明代无瑕和尚的肉身,因其活到126岁才圆寂所以寺庙得名“百岁宫”。这里的主体建筑白墙黑瓦,沿着山崖呈南北走向狭长型排布,好似城墙,山上的岩石穿插入寺院内,给寺庙增添了古朴自然的韵味。
地藏王菩萨经范文4
繁华散尽。曾经车马萧萧、刀光剑影的古道早已隐匿在草丛里;曾经远望夕阳,回叹故乡的人如今已成眼前黄土。由此而去,由此而回,当旅游者的脚步踩空了时光、踩空了历史的时候,那些安静的建筑还在不远的角落里。古城和村庄是不沉的巨轮,有着精致红顶、蓝顶的白房子,绚丽地吸引着人们神圣的眼睛,每一棵小草,都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浑然天成的故事;每一群牛、羊、蜜蜂、蝴蝶都能采撷到一个永恒的心声。撒向草原的每一首牧歌、点缀草原的每一座毡房、悠然飘荡起的每一缕炊烟,都那么热情奔放地绽开一个季节的辉煌。
然而,这些都是记者的想像,那是春暖花开的巴里坤,那是万物复苏一片绿色的巴里坤,可是眼前却是白雪皑皑的巴里坤,一片萧索。巴里坤地处新疆东北部,素有新疆东大门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西域的咽喉要道,也是丝绸之路重镇。抵达这座小城之前,记者就在许多文章里读到过这座文化之城、历史之城,幻想着它的青砖绿瓦,长满苔藓的石阶……但是抵达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些历史的足迹早已隐藏在现代化的楼宇之中了。
巴里坤的庙
站在巴里坤县城远眺,南面不到10公里就是天山,山上松林密布;西侧是巴里坤湖,湖边是茂密的草场,县城周边有大片农田,此刻还是一片白雪。如果要进山,驱车十几公里就可以到达西黑沟。如果有一个风水大家站在这里的话,一定会认为整个巴里坤县城背山面水,背后的群山每天都会生出白云,映衬着蓝天,显得风水极好。
巴里坤是丝绸之路北线的重镇,历史遗迹很多,并有“庙宇冠全疆”之称,至清末汉满两城有庙宇57庙。地藏寺、仙姑庙,久经风雨,现仅保留地藏寺大殿、厢房、仙姑庙日光楼、月光楼主体框架,是巴里坤县近百座庙宇中仅存的两座。地藏寺是供奉地藏王菩萨的寺庙。地藏寺是甘肃民勤客商于嘉庆二年(1797年)修建。历时200多年之后,1999年前亭及两侧厢房进行了维修,2005年大殿由自治区文物局投资维修。仙姑庙与地藏寺一墙之隔,是甘州商会,因此又称甘州庙。仙姑庙修建于嘉庆五年(1800年)。
作为记者随行负责的巴里坤外宣办干事高子剑介绍说,地藏寺地处汉城南门外,整体院落坐南观北,占地十几亩,山门极其雄伟,上下结构,上为该庙戏台,下为进出山门,山门两侧又各置一面石鼓。进山门便是看戏广场,也是贸易交流场所,往里是一座壮观的凉亭,抬级而上,过凉亭左右是东西厢房、厢房门柱上雕刻有楹联:“姑息堂前受姑息姑息姑息,奈何桥上叫奈何奈何奈何”,另有一幅在西厢房上写道:“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地藏寺是甘肃民勤客商捐资于嘉庆二年修建的,也称民勤会馆,过会时间每年阴历五月十六日。据介绍,地藏王原本是朝鲜的一位王子,因信佛离家修行,在九华山大盘修成正果。地藏王菩萨是佛教供奉的四大菩萨之一。地藏寺南毗观音阁、西邻仙姑庙和孙膑庙、北观无量庙。
和地藏寺齐名并且近邻的是仙姑庙。仙姑庙又称甘州会馆,是甘肃张掖客商于嘉庆五年(1800年)捐资修建的道观。东邻地藏寺,南毗孙膑庙,北望无量庙,曾是林荫蔽日、古树参天、吊桥流水、花木似春。
据介绍,仙姑庙在全国只有两处,一处在甘肃张掖地区,叫香姑寺,一处便在巴里坤,每年阴历五月二十九日为庙会,唱戏三天,有时和地藏寺同会。
古粮仓有秘密
巴里坤古称“蒲类国”,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成为战胜敌人和保住城池的重要基础。由汉唐至清,中央政府曾多次在巴里坤屯戍,粮足兵多是统一新疆的首要条件。
据《巴里坤县志》记载,乾隆24年至37年间,巴里坤粮食连年丰收,乾隆38年(1773年),巴里坤屯田面积达到88890亩,粮价之低,在当时全国少有。清政府为了储备粮食和稳定粮价,从国库拿出银两购买粮食储存。而这些粮仓非常完整地得到了保存,现如今坐落在巴里坤县粮食局(汉城南街)大院内。
两排共8座乾隆年间建造的古粮仓,墙面显得有些斑驳,走进粮仓仍然能感受到古人为储存粮食费尽心思。
解说员介绍,现在所看见的这些古粮仓为土木结构,冬暖夏凉,隔寒防潮。仓顶有通风楼,地下铺着约20厘米厚的木质地板,每座粮仓长21.6米,宽11.3米,高约6米,内有8根木柱支顶,总库容量为28.8万公斤。
让记者惊讶的是,这清代古粮仓里,有一尊面相英武,身穿盔甲龙袍的塑像,询问之下才得知这就是传说中的“廒神”。
“廒神”,记者也是第一次听到,原来,在古代粮仓还有一个名称是“仓廒”,因而廒神在有的地方也被叫做仓神。在粮仓中供奉廒神有何作用呢?巴里坤一位李姓老人说,廒神的主要作用是防鼠。由于粮仓大,粮食又多,看守粮仓的人不可能随时呆在粮仓里。因而,老辈人就请廒神代为看管。
尽管清代古粮仓如今已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但它在巴里坤人的印象中还是一座粮仓,因而在廒神像周边摆放的,都是用大小斗装着的面粉、玉米粒、麦粒等粮食作物。
得胜门前喊得胜
在新疆有这样一句话:“巴里坤人一张口,听众也会抖三抖”,说的是巴里坤的方言、谚语和民谣。巴里坤城市文化气息厚重,居民讲一口甘肃味很重的方言,城里人都很和气,颇有古风。据说当年此地居住的多数是官府人士或商人。老家在甘肃的记者在这里也似乎找到了一点家乡的感觉,采访期间总会不经意说出一些家乡话。
在高子剑的带领下看完地藏寺、仙姑庙和粮仓之后,夕阳已经在不远处的草原上了,记者一行又被拉着去看另外一个美景。
车过街道,人流少,安静。路到尽头,猛抬头发现一座古朴的城门楼矗立在面前。高子剑介绍说,此门楼名为“得胜门”,是清朝时所建,门楼周围的夯土城墙是原物,门楼是近年重建的。
此刻,夕阳已在城门上镀上一层金色,门前是一截土墙,想必是当年留下的老城墙。出城墙之后远处就是大雪覆盖下的草原和村庄。
为什么叫“得胜门”?当地老者说因为西门外是外敌入侵的方向,一般军队出征归来,都要走这个门。“这样宏伟的城门楼子,新疆没有几座!”老者话里透着骄傲、自豪。
即将踏上归程的汽车时,记者的脑海里突然闪现一段不知是何时看到的文字,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道:“巴里坤始终游离在我的梦与现实之间,当我企图以文字或者照片为工具,从巴里坤的肌体上取下一个个切片的时候,我得到的仅仅是巴里坤的碎片,而真实的巴里坤正从我身边悄悄溜走!
地藏王菩萨经范文5
敦煌男僧拥有女婢之现象
就目前所知,敦煌僧人之婢女主要存在两种情况,其一,作为僧人个人所有之婢女。
P.3410(年代不详)《沙州僧崇恩处分遗物凭据》载:“老僧买得小女子一口,待老僧终毕,一任蜗柴驱使。”蜗柴是崇恩的养女,数年前已经出嫁,但崇恩希望自己过世后将婢女留给蜗柴使役。此婢女是买卖而来,并且可以作为遗产留给养女,足证其私有性质。
京都有邻馆敦煌文书51号《唐大中四年(850年)十月沙州令狐进达申报户口牒》载:
1 令狐进达
2 应管口妻男女兄弟姊妹新妇、僧尼奴婢等共叁拾肆人:
3 妻阿张,男宁宁,男盈盈,男再盈,女盐子,女娇娇;
4 弟嘉兴,妻阿苏,弟华奴,女福子;
5 弟僧恒(王祭),婢要娘;
6 弟僧福集,婢来娘;
7 弟僧福成,妹尼胜福;
8 兄兴晟,妻阿张,母韩,男含奴,男佛奴,男归奴,妹尼胜;
9 妹尼照惠,婢宜宜;
10 侄男清清,妻阿李,母阿,弟胜奴,弟君胜,妹尼渊;
11 妹银银,奴进子。
12 右具通如前,请处分。
13 件状如前,谨牒。
14 大中四年十月日户令狐进达牒
这是一份归义军初期令狐进达申报户口的牒文,这份户状的鲜明特点是世俗僧尼混在一起。该文书中,奴婢并非排列在一起,而是分别置于某人之后。郝春文先生认为,这样的书写格式是为了明确奴婢的隶属关系。因此,弟僧恒璨有婢女要娘,弟僧福集有婢女来娘,从同一户籍中二僧有女婢现象,或可窥见当时男僧有女婢现象之普遍。
S.528V《三界寺僧智德请节度使放归牒》载:“慈母在日,阿舅家得婢一人。其母亡后,智德作主,产得儿女三人。并他和尚劫将衣食,分坏针草,不与智德……今智德发日临近,现要缠裹衣食,寸尺全无。今者耳南目北知闻,乃有小婢白女壹人,把分之间,智德合得,左右博过,买经裹取东去。伏乞。”智德母亲在世时,从智德的舅家得到婢女一人,智德母亲去世后,智德做主,该婢女生下儿女三人。而与智德同住的“他和尚”(董僧正)将他们劫去,后智德要出远门而无盘缠,所以就经多方打听得知还有小婢白女一人,即将其要回。
P.2697《后唐清泰二年(935年)九月比丘僧绍宗为亡母转念设斋施舍放良回向疏》载有僧绍宗为亡母祈福而“放家童青衣女富来并男什儿从良”之事,青衣女富来乃是僧绍宗家中奴婢,因僧绍宗为亡母祈福,故将该女婢放归从良。
从以上四件文书的内容及其性质,我们明确得知敦煌僧人不仅可以拥有属于个人的女婢,而且僧人处置买卖女婢亦是得到僧界和世俗社会认可的。
僧人女婢的来源主要有继承和买卖两种情况,上文所列S.528V《三界寺僧智德请节度使放归牒》中僧智德的女婢就是从其母亲处继承所得。僧人买卖女婢与正常的买卖女婢一样会得到契约认可,如于田所出编号为OR.8210/斯11585的《唐护国寺残文书》中的记载。还有一类女婢乃是属于男僧寺院所有,而不具体属于某一僧人。这种隋况在当时也较为普遍。
敦煌藏文文书P.T.997号《瓜州榆林寺之寺户、奴仆、牲畜、公产物品之清册》记载为:“属榆林寺之民户共计:唐人三十家,独居男子三十一人、老汉一人,独居女子二十六人,老妪五人,单身二人,单身女奴一人。”这一文书属于吐蕃占领时期,文书中明确说明了单身女奴属于榆林寺所有,可见寺院拥有女奴亦是得到法律认可的。
《唐神龙三年(707年)正月西州高昌县开觉寺等寺手实》(2006TAM607:4a)写有“牒被责令,通当寺手实,僧数、年名、部曲、奴婢并新旧地段、亩数、四至具通如前”,依文书所述,手实中包含了开觉寺婢女的具体情况,惜文书残损严重,现仅能看到寺院新旧地段部分。此文书是开觉寺奉西州牒所造当寺手实,用于上报西州,从这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当时西州境内也是允许男僧寺院蓄养女婢的。
这类女婢是作为寺户身份存在的,她们和一样为寺院劳作,寺院供给她们的衣食住行,仅仅是分工有所不同,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会将二者笼统相称,没有明确的区分。根据前人的研究,“僧奴”和“恩子”就属于这种情况。黄英先生认为“恩子”应是“僧奴”的别称,二者地位相近,由寺院供养,为寺院提供劳役,属于奴隶阶级。且“僧奴”和“恩子”既包括男性也包括女性。
莫高窟的佛界侍女现象
众所周知,佛教诞生并成长于男女严重不平等的男权社会之中,所以佛教虽一再宣称众生平等,但在其教义中同样充斥着众多贬斥女性的言辞。《大般涅槃经》云:“一切女人皆是众恶之所住处。”《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一切女人身,众恶不净本。”
可见佛教认为女性是“欲”“邪恶”“狠毒”等的象征和代表,佛教要求男性教徒尽量不与女性接触,防止受其毒害。以此缘故,在佛教众神中女性颇少,佛教众男神也基本没有女性侍从。然而佛教传入中国后,从魏晋南北朝始,中国人却逐步给佛教诸男神赋予了女性侍从,甚至出现了菩萨由男性向女性的转变。
谈到莫高窟的佛界侍女,我们首先就会想到一佛二菩萨的造像组合,尤其是唐中期之后的药师佛和他的两个胁侍女菩萨组合,佛的伟岸和菩萨的娇美形成鲜明对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佛经和早期石窟造像中的菩萨一律是男子形象。这些作为佛胁侍出现的菩萨和其他单独出现的菩萨一样,是在传入我国之后的南北朝晚期以后才逐渐由男性变为女性的。当然这一点不仅仅限于莫高窟,我国其他石窟亦皆是如此。
1900年发现于敦煌的一幅“大圣毗沙门天王像”,其时代为五代后晋开运四年(947年),上部为图,下部为题记文字。毗沙门天王居图像中央做武士状,在其右侧有一天女手托贡品侍立,天女和辩才、童子、罗刹等一起作为毗沙门天王的侍从。
佛教冥府十王图像中,各王多有婢女侍从跟随,如现藏于巩义石窟寺陈列室的北魏冥府十王像碑,除第五王的侍从造像比较模糊无法辨认外,其余九王皆有女性侍从。敦煌藏经洞所出P.2003、P.2870两份图版《佛说十王经》等皆是如此。
在唐宋之后,连罗汉也出现了女性侍从,如莫高窟第97窟南北两壁的西夏彩绘十六罗汉,其中北壁上排东侧一铺为第五尊者——南赡部洲诺距罗,罗汉身旁即有一女性侍从,卷发垂肩,面形长而浑圆,双手捧花篮,做供养状。
在五代吴越时期的资延寺地藏龛中,地藏菩萨光头大耳,身披通肩袈裟,坐于高台座上,两侧分别侍立女性侍从,二侍从皆束发,身着交领衫和长裙,神态虔诚。依据佛经的记载,地藏菩萨的两位侍从应是闵长者和道明和尚。然有趣的是,此处地藏菩萨的侍者亦被换作了女性。
在谈到莫高窟佛界侍婢现象时,我们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维摩诘图像。虽然在维摩诘图像中并未专门刻画侍婢这一现象,但《维摩诘经》中所刻画的维摩诘本就是一个既有妻子儿女,又有田园奴婢,出入于酒肆、妓院等场所的居士形象。虽然该经本意是在宣扬大乘思想,然世俗的人们关注更多的可能是佛教徒也能娶妻生子,拥有大量奴婢财富,出入于酒肆、妓院的生活。仅在敦煌莫高窟中就有维摩诘经变67幅之多,足见维摩诘信仰的流行,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佛教徒拥有妻子、婢女生活的认可。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人们特意为他们所尊奉的佛祖、地藏菩萨、罗汉、天王等安排了侍女,这与《维摩诘经》及其造像流行的原因一样——是敦煌佛教僧侣,特别是僧侣贵族生活的真实反映。
男僧女婢现象出现的原因
男僧女婢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是等级社会这一大背景的产物。正如何兹全先生《佛教经律关于僧尼私有财产的规定》一文所说:“佛教既是社会的产物,它就必然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僧尼们每天每时都生活在社会之中,也就必然不但不能脱离社会,还不能不接受社会的影响。”男僧蓄养女婢亦是如此,生活在私有制的等级社会中,久而久之,便由抗拒蓄奴婢到接受并役使奴婢。特别是“富有阶级人物出家做僧尼人数的增加,自然推动寺院和僧尼私有财产的发展和寺院内部阶级的分化。寺院和寺院僧众,按照他们所处的社会和社会阶级模式,仿制出寺院的阶级构成。寺院内部有了阶级分化,有了僧侣贵族、僧侣大众,有了雇工,有了奴隶”。既然寺院如世俗社会一样有了阶级差别,那么作为僧侣贵族甚至是僧侣大众像世俗大众一样买卖、役使婢女也就变得正常了。
潘春辉《从戒律守持看唐宋时期敦煌佛教世俗化》一文认为,僧尼人生欲望的增强是敦煌僧人违戒的思想根源。他认为佛教在吸收了以“人”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而形成的禅宗的重视入世人伦与今世利益思想的影响下,僧人们不再崇信苦行僧式的修习方式,而是身在佛门,心在尘伦,积极追求现世今生的享受与幸福。这种对现世人生欲望的增强,是促使敦煌僧人谋求世俗利益与不持戒的重要思想根源。男僧女婢现象的出现正是僧人追求现世利益和享受的表现。
政权的介入使得僧人更加世俗化,这种世俗化的局势是导致敦煌男僧拥有女婢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敦煌,政府给僧人授田,在一定时期内向僧人征税,并要求僧人服徭役、兵役。而且,从吐蕃时期起寺院不再供给僧人饭食,于是僧人除了僧官和无依无靠的僧尼住在寺院外,大多数为了生计,要么直接住在家里,要么和亲人或亲戚合伙,僧人随之逐渐融入世俗生活中,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经营土地、交纳赋税和维持生活上。为了生活,僧人与家庭的联系十分紧密。这样就使得敦煌的僧人愈加世俗化,僧人不仅饮酒吃肉、当兵从政、缴纳赋税、参与分割世俗财产,甚至居家生活、娶妻生子。僧人的世俗化,特别是僧人娶妻生子使得僧俗两界都放松了在性别上无比严格的界限,因此僧人不仅蓄奴还可带侍婢,男僧女婢现象也为僧俗社会所接受。
佛教戒律对蓄养奴婢不断放宽限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众所周知,佛教是出世的,佛教徒修行是为了摆脱世俗,消灭欲望,证得佛果。从释迦牟尼在世时起,僧尼就是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僧尼的生活依靠社会供养,所以早期的佛教不允许僧尼私蓄财产、蓄养奴婢。但佛教形成并发展于私有制社会,佛教和佛教徒们存在于私有制社会之中,必然受到私有制社会的影响,久而久之,早期依靠社会供养来生存的佛教徒们,逐渐有了私有财产,蓄养了奴婢。由于佛教现实的这种变化,佛教戒律也发生了变化,戒律放松了要求,并逐渐出现了为蓄养奴婢辩护之词。
女尼无现象之原因
地藏王菩萨经范文6
万寿宫内奉祀的诸神
万寿宫共分五进,每进有主殿及左右两个侧殿,分别供奉不同的神。第一进供奉许真君,有许真君锁孽龙井(镇妖井)。许真君是中国道教的名神,传说他镇蛟龙,防水患,为民除害,每年阴历八月初一都有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第二进左、右各有仙鹿与仙鹤。鹿含灵芝,喻指百病全无;鹤含松柏,喻指永远长寿。还有两个放生的大水池,里面有不少信徒放生的鱼鳖。第三进主殿供奉东岳大帝,左阎王、右判官侍立,以判人生死、好坏;左右两侧各塑地狱诸鬼,是人们对死后世界的一种想象。第四进主殿供奉的是佛祖如来,左为广目天王、多闻天王,右为增广天王、持国天王,掌管人间风调雨顺。第五进主殿供奉玉帝,他是中国道教中天界的最高统治者,诸神两边侍立。在左殿中,上供地藏王,为佛教中的地狱最高统治者,专司教化超度恶鬼之职;下有财神殿,财神右持金棍,左持元宝,正月初六常有抬财神出游的习俗,求者众多。右殿上供观音菩萨,人们经常到观音面前求平安,求伴侣,也有求学业有成的等等;中间供奉着如来的警卫“韦驮”。往下就是药王殿,供奉的是药王,保佑人们无病无痛,身体健康。
祭祀活动
临江有着浓厚的宗教氛围,这里除了万寿宫外还有弥勒堂、观音会、耶酥教堂等许多宗教场所。农历的每月初一、十五,临江总是爆竹声声、香火缭绕,尤以万寿宫的祭祀活动最为有名。万寿宫主要奉祀许真君,农历八月初一为许真君生日,这一日从凌晨到晚上爆竹声不断,鼓乐声齐鸣,无数善男信女从各地赶来祭祀。万寿宫还安排食宿,招待从外地来的信徒,还请来戏班唱戏、举办庙会等活动祈福消灾。另一个主祭之神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的诞辰,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道日,都有规模的祭祀活动。正月初六财神出游。一年四季万寿宫都有香客临门,宫内唱经声不断。据信徒们称,万寿宫诸神灵验,有求必应。
万寿宫宗教文化分析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万寿宫奉祀不同的神祀,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仙鹤、仙鹿是人们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供奉药王寄托了人们无病无灾的美好愿望;财神会带给人们财富;玉皇大帝是人们对天的崇拜;东岳大帝反映了人们对地的景仰。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使人们把自己的心愿托付给神灵,于是观音菩萨常来保佑善男信女,地狱严惩恶鬼,四大天王保佑人们风调雨顺,放生可减轻今生的罪过……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精神需求来取舍所供奉的神灵,有用的神就请进来,不用的就请出去,诸多神灵共处一宫就是一个例证。各尊神灵都寄托着人们的一种情感、愿望。
万寿宫的宗教文化是一种包容的宗教文化。文化的包容性是我国文化的一大特点。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是一直在包容中发展,各种宗教互相交融。在万寿宫道教、佛教、民间诸神共处一堂,道教的玉帝、许真君,佛教的如来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民间自然崇拜的东岳大帝等诸神,一样受到人们的崇拜,没有厚此薄彼。祭拜时各施各的礼,各许各的愿,但又共同享受香火祭品,各路神仙的装束也普遍的“地方化”了。正是这种包容,使信徒们和平共处,心有所托,这也是宗教的一种积极作用吧。这种包容的宗教文化实际上找到了各种宗教文化的交融点,它促进了宗教文化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