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央行货币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1
[论文摘要]近期,央行通过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连续多次调整,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将逐渐显现出来,同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和盈利能力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应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三是应注意调控政策的协同效应问题。我国宏观调控关注多个经济目标,这使得央行在政策的协同和配套上需要更多的艺术性。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均是紧缩性政策,为了巩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的政策导向,但升息又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比价吸引力,加速国际资金的涌入,加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对流动性的关联影响预计还将显现和强化,这将对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产生更多的影响。因此,研究货币政策的协同和配套,谋划取得同向的效应,在我国宏观控制更加注重内在和结构的趋势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应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存在着一定的“离农”倾向,为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应低于城市行金融机构。比如,目前农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0.5个百分点,高于信用社法定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建议今后应区别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进一步加大县域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2
[关键词] CPI指数 货币政策
一、CPI指数趋势
在众多宏观经济数据中,一个尤为重要的指标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指数)的变化,CPI指数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以此反映通货膨胀程度。我国的CPI数据构成基本可以划分为两大类:非食品类与食品类。其中,食品类要素占据CPI的比重大约为33.2%,而非食品类要素占据CPI的比重大约为66.8%。
国家统计局日前今年5月份相关经济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4%,创下了年内月度新高,并创下27个月高点。其中城市上涨3.1%,农村上涨3.9%;食品价格上涨8.3%,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3%。1月至3月份,CPI同比涨幅依次为2.2%、2.7%和3.3%,从3月到5月,CPI同比涨幅连续三个月超过了3%的警戒线。而1~5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9%(见表)
二、CPI指数走高因素分析
1.大幅上涨的食品价格是CPI上升的主要动力
6月8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公布的数字显示,5月份涉及肉、蛋、食用油等食品价格,相对4月大幅上扬,增幅最高的达到10%以上。而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环比数据看,5月份比4月份价格上涨更加明显:比如鲜猪肉(肋条肉)上涨10%,精瘦肉上涨9%,每市斤分别达到8.13元、9.54元;新鲜鸡蛋价格上涨7.2%,每市斤为3.69元;同时花生油一级桶装5升为89.65元,上涨5%,受其影响,牛羊肉,以及其他食用油等也有不同幅度上涨。
从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到,5月份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同比上涨8.3%,由于食品价格的传导效应,粮价首先会带动饲料价格,进而带动肉禽鸡蛋等价格的上涨,其中肉禽和鸡蛋又是涨价的主力,涨幅分别达到26.5%和37.1%,使得5月CPI环比高于历史均值。由于6月份翘尾因素达到了3.1,6月份CPI将在4%左右,通胀压力不容小视。
2.国际粮价的上涨是影响CPI上升的重要背景因素
CPI走高的最大背景是去年年末国际粮价上涨这一“翘尾巴因素”引发的长期惯性影响。由于国际粮食产量去年减产,造成去年国际粮价提高,继而影响到中国的粮食价格在去年后两个月出现上涨,从而带动CPI在去年年末两个月连续跳跃增长(见表),这对今年全年CPI同比走势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CPI走高对两市的影响
1.CPI指数走高引发股市跌宕起伏
猪肉、鸡蛋等食品价格大涨,无疑是推动CPI指数继续上升的主要动力。证券市场非常关注CPI指数数字,因为CPI指数就相当于一个衡量宏观经济的体温表,如果温度过高,就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出了问题,也会直接影响股市的走势。5月份CPI指数的走高K可能引发央行加息,加息是利空,必然导致股市跌宕起伏。
2.CPI指数上涨导致楼市前景扑朔
和CPI指数关系密切的,除了股市还有楼市。因为CPI指数上涨显示出经济过热,如果央行采取加息等调控手段的话,就会增加购房者的负担。在5月18日央行最近一轮加息中,贷款利率就上升了0.18%,在过去不到三年的时间,政府已经七次加息。加息无疑给选择贷款买房的人增加了较大的利息成本。如果一个人按揭款假设是50万元,那么在2004年10月第一次加息之前加息前,他要支付的总利息是29.465万,而加息后,他要支付的总利息高达44.48万。相比之下,他要多支付15元(个人住房20年商业贷款利息本金比已经从58.93%悄然上升到88.96%),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暂缓购房;但另一方面,CPI走高会影响人们对未来的消费预期,人们考虑到物价还会进一步上涨,房价也会继续攀升,而货币则会贬值,因此又会刺激其购房行为。
四、央行应对CPI走高的货币政策预期
5月份CPI增速创下27个月高点,且使得中国连续第六个月处于实际负利率之中,显示物价上涨压力巨大,目前主要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如果演变为全面的价格上涨,那就是变成通货膨胀了,这意味着政府推出进一步紧缩措施已经箭在弦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央行将观察5月份全面数据,密切关注猪肉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再决定下一步宏观调控举措。而央行日前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显示,5月份贷款投放依然维持了较高的同比增幅,但储蓄存款的降幅却创出了新高,这些数字应该已经表明央行将继续采取紧缩性措施,以扭转过低的实际利率、应对通胀的趋势性上升,以及防止潜在的投资和信贷反弹的需要。
从5月份CPI数据及对未来CPI的预期,央行近期可能采取的调控措施有:
1.加息政策预期继续升温
5月份CPI创下了27个月来的新高,这意味着现在3.09%的名义利率,其实际利率为-0.3%。国家统计局6月12日公布5月CPI数字的晚间,央行也了5月份的金融运行数据,2007年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6.9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4%,增幅比上年末减缓0.20个百分点,比上月末减缓0.3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28%,增幅比上年末高1.80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73个百分点;5月份居民户存款减少2784亿元,同比多减2959亿元,财政存款增加2099亿元,同比多增825亿元。CPI数字一出,市场的一个普遍反应是央行肯定要加息,所剩的问题是加多少,什么时候加。
从常规经济学理论来看,中国央行确实有进一步加息的必要。但是,考虑到中国经济的特殊情况,再次加息不见得就是央行的必然选择,事实上如果考虑到人民币升值、房市虚热等因素的影响,央行再次加息至少面临着以下五个方面的难题:
(1)再次加息可能使央行陷入两难困境:加息将导致投资减少进而导致进口需求减少,引起贸易顺差激增,这难免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息是抑制投资过热的有效手段,这将减少中国企业对进口钢铁和水泥的需求。但是,加息对减少中国商品出口却无能为力,因为中国目前具有出口刚性特征,人民币小幅升值不可能扭转中国贸易顺差增长的势头。因此,对于因贸易顺差激增而引起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再次加息恐怕也无能为力。
(2)继续加息要考虑房地产市场的承受能力。虽然目前中国实际利率为负,但名义利率并不低,现在商业房贷的利率已经接近6%,再次加息能否成为压垮中国房价虚高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政府和民众都不希望房价继续疯涨,但是政府也不愿看到房地产泡沫轰然破裂,毕竟主要的风险都集中在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如果央行大幅度加息,对房地产造成过度压力,一旦泡沫破灭,其结果绝对不是政府所希望看到的。
(3)中国再次加息的外部环境已经变化,继续加息的空间十分有限。美联储已经暂停加息,而且从短期看美联储回复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考虑到人民币汇率仍然以美元作为主要参考,因此汇率联动的内在机制使中国继续加息的空间十分有限。目前,中国几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利率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中国再次加息难免会恶化中国的外贸环境。
(4)目前央行的难题其实已经不是单纯通过加息能够解决的。与股市目前动辄百分之几十的回报率来比较,银行加息27个或者54个基点实在微不足道。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2亿美元,这么多外汇储备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显然不是通过简单加息就能解决的。此外,提高准备金率,虽然可以回笼过多的外汇占款,但过高的准备金率会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5)加息的实际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值得怀疑。从多次加息的实际效果看,加息对抑制中国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的作用仍十分有限,因此,再次加息是否真的必要非常值得怀疑,在利率水平的问题上中国应该考虑自己的特殊国情。
2.取消利息税成为备选工具
当初开征利息税,主要的目的是:扩大内需,把居民的钱从银行赶出来;重新分配个人所得,以便调节个人收入的公正性;增加政府税收。但实际上,利息税的征收并没有起到预想的目的:一方面,老百姓由于担心“朝不保夕”,又缺乏合理的投资渠道,不敢拿钱出来消费,大批的居民储蓄躺在银行“睡大觉”;另一方面,真正“先富起来的人”将钱要么放在实业里或股市打滚,要么购买国债、基金、理财产品,而这些都不需要缴纳利息税,利息税反而变成了针对普通老百姓的险种;至于政府增收,其比重在整个国家税收中那是微不足道。
目前越来越多的储蓄存款正在流向股市,从中长期来看,会有更多的居民把一部分储蓄用来投资理财,因此人民币存款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增速仍会放缓。由于储蓄资金大量分流,下一步取消利息税要比单纯加息更重要,也更有的放矢,取消利息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负利率的情况,增加银行存款吸引力,稳住储蓄资金,同时又不像加息那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3.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可能
央行曾表示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水平基本适度,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央行今年以来四次、去年以来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1%,频频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说明央行对银行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保持高度警惕。5月份CPI走高也可能迫使央行再次动用这一货币政策。
4.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也可调控
为抑制贷款激增、基础货币由于外汇占款而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一季度央行已从四个方面加大了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其一,增加票据发行量,一季度央行累计发放票据达4352亿元,截至3月末,央行票据余额已经超过了6000亿元;其二,严控再贷款和再贴现,一季度再贷款和再贴现分别下降了13亿元和500亿元;其三,继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出台之后,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其四,加强宏观调控措施,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通过央行的宏观调控,在抑制信贷增长方面已经初见成效。同时,央行通过频繁回购和发行票据,并适当拉长了一年期票据的比例,在一季度基本实现了与外汇占款的对冲。
不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难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公开市场工具的短期性、灵活性难以对冲外汇占款的刚性增加;公开市场操作难以达到数量(即货币供应量)与价格(即市场利率)的双重目标的统一;不正确的市场预期的扰动影响了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据央行统计,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在加大。从生产投资方面来看,截至3月末,央行公布的企业商品价格已经连续11个月增长,价格水平同比上涨了8.3%;居民消费价格今年前3个月分别上涨3.2%、2.1%和3%。
5.“组合出拳”或将重拳出击
之前央行就曾打出“组合拳”: 一招是存贷款加息,加息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2.79%,低于3%的物价水平,表现为“负利率”,加息后上调至3.06%,基本接近物价水平,有利于稳定通胀预期,保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而贷款加息会增加贷款需求方的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抑制信贷需求和投资过热,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另一招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能适当减弱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而将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幅度从千分之三扩大到千分之五,旨在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培养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培育金融机构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的能力,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一项制度性建设措施。
鉴于此,央行这一次极有可能再次“组合出拳”。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3
关键词:股价指数;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
中图分类号:F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207-02
1 变量选取和模型构建
一是货币政策。主要指标为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虽没有定论,但大多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自1996年以来,政府开始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控制指标,每年提出货币供应量(M1和M2)的预期目标。通过货币供应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分析,也可反映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此,我们选取M2作为货币供应量指标。
二是宏观经济环境。一般可用GDP相应指标来表示,但由于GDP只有季度数据,月度数据不可得,而本文主要分析2006年至2007年股价的变化情况,时间段较短,季度数据不够,因而我们采用了另一些相关的指标代为表现,包括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RES。之所以选取这两者作为解释变量在于两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进而体现出宏观经济环境,特别近两年CPI和RES成为人很十分关注的指标,颇具代表性。
三是股票市场本身。股票成交量对股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将它引入模型自然无可厚非。
至此,我们建立如下模型,包括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总体回归方程如下:
CISH=C+M2+RES+CPI+STV+ε
LOG(CISH)=C+LOG(M2)+LOG(RES)+LOG(CPI)+LOG(STV)+ε
其中,CISH:上证股票综合指数,由每月末的收盘指数得到;
M2:广义货币供应量; CPI:消费价格指数;RES: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STV:上证A股成交金额。
2 回归模型分析
我们选取了自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共20组数据,数据来源:金融界网站数据中心和搜狐财经历史数据。运用EVIEWS软件采用OLS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根据拟合优度,参数显著性水平及自相关性等各种检验,选取了以下方程作为分析对象:
CISH=-32846.920.024558M2+156.0565RES+98.91914CPI+2.32STV
N=20, R2=0.9749, Adjusted R2=0.9683, D.W.=1.8517, F=145.8596
CISH=-34926.3+0.0281M2+259.9868RES+2.36STV
N=20, R2=0.9737, Adjusted R2=0.9687, D.W.=1.8344, F=197.0963
LOG(CISH)=-59.0654+3.9049LOG(M2)+3.1036LOG(RES)+0.1414LOG(STV)
N=20, R2=0.9863, Adjusted R2=0.9837, D.W.=1.8091, F=384.2491
从以上回归模型的结果,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货币供应量M2与股指CISH呈正相关关系,M2每增加1亿元,股指上升0.028个点,M2每增加1%,股指上升约3.9%。
(2)房屋销售价格指数RES与股指CISH也呈现出正向关系,RES每增加1个点,股指CISH上升259.99个点,RES每增加1%,股指CISH上升约3.1%。
(3)上证交易所每月成交金额STV也是股票指数变动的一个主要因素,成交额每增加1亿元,股指增加约2.36个点位,成交额每增加1%,股指增加0.14%,这个影响是很显著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了VAR模型。在进行VAR模型分析之前,先要做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CISH对数的一阶差分,M2对数的一阶差分,CPI对数的一阶差分和M2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于是用EVIEWS对LOG(CISH),LOG(M2)和LOG(CPI)进行VAR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对于股指CISH,上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率对其影响是显著的,并且系数为正,说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使股价上升;上期物价CPI的变化率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且也呈正向关系。这与我们之前所得到的研究结果相同。
接着是脉冲响应图。
结果显示,M2的变化不能引起格兰杰的股指变化的可能性为0.04815,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推动股票市场发展的原因;而股指CISH变化不能引起M2变化的可能性高达0.84699,因而我们认为只存在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单向影响关系,这和大多数的研究结果类似。
3 原因分析
3.1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股指:
(1)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通俗地说,就是资金比较充裕。而现在我们所说的流动性过剩就是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便流向了股市、房市等投资领域,带来了投资过热(经济过热)的现象。而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不断推升的贸易顺差,而紧缩银根并不能改变中国贸易顺差的地位,于是美元储备越来越多,国家不得不向经济体系发放人民币,这就造成了流动性过剩。当过多的资金流入股市,而新股上市的速度跟不上资金的增加速度时,在供需关系的推动下,大量的资金追逐相对少数的股票,就会带来股价的上涨,即出现了由经济过剩带来的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过剩。
(2)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标志着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全线升值,那么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当然应该上涨。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加上对其进一步升值的预期会对国际资本,尤其是投资性资本产生巨大吸引力,吸引它们流入购买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而在股市尚未完全开放的中国市场,房地产及金融券商便是金融资本短期内流入的最好投资平台。于是,金融资本在短期内流入,这无疑会增加国内资本市场的货币供给,增大M2,进而刺激股票市场行情上涨。具体关系为:人民币升值热钱流入M2增加股市上涨吸引更多热钱流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3.2 通货膨胀
近年来,CPI不断创下新高,尤其是今年8月份CPI指数更是达到6.5%,创十年来新高,更显现出明显的通货膨胀趋势。央行近两年虽不断加息,但加息幅度不大,至今为止,一年期存款利率还不到6%,无法改变银行存款负利率的现象。另外,加息主要是对于工资影响的物价产生效果,而导致此次CPI上升过猛的主要因素来自国际,而不是国内。国际粮价上涨,推高整体CPI,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加息会抑制需求,但现在供求没有问题,所以加息对抑制通胀的效果不会很显著。通胀的压力加上在牛市的背景下,投资股市的回报率远远高于存款利息,使得居民更热衷于投资于股市来获取更高的收益,所以加息并不会使居民将资金从股市撤出而转存银行。
3.3 楼市
房价的居高不下推动房地产板块一路上升,进而对股价也有一定的影响。
3.4 市场预期与货币政策的滞后作用
最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对于央行的如此频繁地采用货币政策,市场已经习惯,甚至预期的加息幅度还大于央行实际的调整幅度,外加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效应,所以央行采取的这些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市场来说,就像是温水里煮青蛙,就算有作用,也不会立刻反映出来。
4 政策建议
(1)改善社会资源配置结构和贸易结构,逐步减少或取消外资企业在中国享有的各种优惠政策,增强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与竞争能力,使出口主要由低成本低价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过渡,建立公平合理的国内与国际经济环境。
(2)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调整金融市场结构。
第一,鼓励合法合规资金进入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鼓励和扩大企业通过发债方式筹措资金,改变现今散户撑盘的局面,培养机构投资者,使之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
第二,加快批准上市公司的数量,增加投资者的选择,这样集中炒股热钱也会相对减少。
第三,完善市场的资源配置与金融秩序,建立统一有效的全国资本市场和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
(3)通过加薪等手段提高居民收入,以缓解通货膨胀的冲击,并通过冻结房价来解决三大资产(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价格失衡和配比失调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月晓.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全息经济学解释和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校,2007,(1).
[2]叶冬梅.宏观经济因素对于上海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界,2007,(2).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4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5
关键词:电子货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述评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6-0038-02
一、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
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货币发行主体地位
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虽然对经营信用卡业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对诸如公交卡、校园卡、VIP卡、优惠卡、打折卡、会员卡等其他类型的电子货币并没有作出一个明确、清晰的界定。当前电子货币发行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有是一些特别发行公司的非银行机构(如维萨和国际信用卡组织),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多元化使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地位受到了挑战。另一种观点恰恰相反,认为目前发行的所谓电子货币其实是现金替代物,这种形式的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不会造成冲击。“对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形成真正冲击的是可以无限背书的电子本票和电子支票,一旦技术成熟,这种形式的电子货币将彻底颠覆央行货币发行的垄断。”
(二)铸币税收入的流失
学者们普遍认为电子货币对铸币税存在着影响。如张成虎基于电子货币的发行冲击了央行货币发行主体地位这样的认识,认为目前电子货币主要由银行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机构发行,对于发行纸币的中央银行来说,意味着其铸币税的流失。尹龙持与之大致相同的观点,认为铸币税“受影响程度与中央银行在竞争发行中的地位、通货使用的范围相关。中央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竞争力越弱、现金使用的范围越大,铸币税减少的程度就严重。”而梁立俊从电子货币不会对央行货币发行主体地位带来冲击的理论前提出发,认为商业银行通过资产增加发行电子货币,如果这种电子货币在支付过程中不是同步结算,从支付到结算的时段内,这种电子货币充当了货币的职能,商业银行在发行这种电子货币的过程中获得了铸币税收入。
(三)金融体系的监管功能
科技进步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入到货币创造的行列,更加混淆了它和商业银行之间本来就模糊不清的界限,也迫使中央银行重视和加强对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但是对电子货币,尤其是电子现金发行主体的认定和监管问题会使得中央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由于中央银行对电子货币发行权的非垄断降低了其金融调控的能力,故中央银行希望采取措施加强对电子货币发行的控制权。”“另一方面,如果这样,其结果必然会挫伤民间发行主体推动电子货币运用的积极性,阻碍电子货币的发展。”所以,央行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有效地对金融体系进行监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发现,学者们更多的还是从宏观上对电子货币作出一般性分析,对电子货币的界定也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狭义的电子货币,还没有深入实践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比如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上虚拟货币的出现对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有效地消解这些影响?学者们对此深入的探讨不多。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影响
赵家敏教授认为:“电子货币可以产生货币创造,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会受到制约被限制在一定程度”。他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模型的分析认为“普及电子货币和电子结算技术可达到降低货币需求余额的效果。”
唐平认为在普及电子货币初期,由于现金还不能完全被银行存款替代,rr(支票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r1(非交易存款法定准备金率)、e(银行超额准备金率)、t(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的变化幅度要大过c(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的变化幅度,这时乘数有变小的趋势。乘数m的变小说明在中央银行改变相同基础货币供应量时,社会创造的狭义供应量M1会变小。在电子货币流通和使用后,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和变现能力增强,货币周转周期将大大缩短。因此,在短期内,人们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预留的货币量占实际收人的比例将减少。
(二)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工具的影响
刘自强等人认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一般是使用M1和M2,但由于电子货币的发行不是集中的和一次性的,而是分散的和连续性的,这就使货币总量的测算变得十分困难。而对于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而言,最常用的是公开市场操作,但由于电子货币多由私人发行,因此损失了铸币收入的中央银行就可能会面临缺乏足够的资产来进行大规模货币吞吐操作的问题。
(三)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李成等人认为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发展使中央银行依靠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网络银行中涉及存款准备金的资产负债业务的比重不断下降,在纯网络银行中这一比重已接近50%,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作用力度大大下降;第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发电子货币规避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以缩减信贷规模的制度约束;第三,电子货币使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大量缩减,很有可能使中央银行因缺乏足够的资产负债而不能适时进行大规模货币吞吐操作,从而减弱公开市场操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
应该说我国学者在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方面的研究是较为深刻,但是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提出问题有余,解决问题不足。学者们对电子货币的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如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影响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但对于如何有效地解决或规避这些问题的策略分析稍显不足,即使有学者论及了这些问题,也只是概括性的、宏观的,缺乏详细而有针对性的论述。其二,宏观理论研究有余,实证性研究不足。目前,我国学界对于电子货币给货币政策带来挑战的研究主要为学究式的,从抽象的理论泛泛而谈的研究不少,能立足国内现状做调查研究的可谓凤毛麟角,因而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就在打折扣。鉴于此,如何立足于国内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将电子货币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应对电子货币挑战的具体策略,将是学者们下一步研究的重心。
参考文献:
[1]李成,刘社芳.电子货币发展带来的制度挑战与思考[J].上海金融,2004(6):52―54
[2]梁立俊.商业银行电子货币发行影响央行货币发行权的会计分析[J].上海金融,2006(11):14~17
[3]盛昭瀚,蒋德鹏.演化经济学[M]一上海:上海二联书店.2002
[4]张成虎.网络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78
[5]尹龙.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0(4):34―4l
[6]劳平.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职能的冲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26一13l,137
[7]杨青.电子金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33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6
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保持价格稳定和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特别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借贷风险增加、相对价格体系遭到破坏,价格信号作为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遭到破坏、经济秩序混乱,还导致货币的严重贬值,可能导致其货币体系的彻底崩溃。面对此种困境,央行该如何应对呢?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呢?
一、流动性过剩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因。通货膨胀是由于流通中货币供应量远远大于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实际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现阶段物价水平的快速上升是由于流动性过多造成的。
二、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由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印钞策略营造了全球宽松的货币环境,通过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发达国家实际利率降低,利差优势国际游资涌入我国,增加通胀压力。
三、自然灾害发生导致食品价格过快上涨。2010年中国农产品总体歉收,造成物价上涨较快。地震、干旱导致食品供应紧张,物价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
四、成本推动。劳动力成本增加。春节后,各地均出现“劳工荒”现象。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增加商品成本,从而引起物价上涨。土地和房价价格的上涨也使成本增加,另外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短缺,农产品供不应求,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带动了通货膨胀。
面对此种困境,央行应采取综合手段来解决通胀困境:
第一:拓宽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近年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日趋增加,央行只有通过被动地增加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来对冲外汇占款,只有这样才能影响抑制通过膨胀。
第二、减少固定资产的过度投资。央行可以通过调整贷款利息,减少市场上的贷款的货币量,减少市场上投资资金的来源,严格控制股票债券的发行额度。
第三、与财政政策“相辅相成”。通货膨胀时期,央行应该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例如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以及收缩贷款等方式回笼部分过剩的流动性。央行应从根本上去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从而消除人民大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的,其运用可对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当前货币政策的目标《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201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初步预期增长16%,这也是央行首次正式披露2013年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而市场关注的2013年信贷增量目标,央行仍未披露。
央行现在是保持政策的“灵活性”,“边走边看”,也给自己未来变动留下空间。现期央行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要控制好货币总量。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意味着以M2为代表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应低于适度宽松时期,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水平。其次,要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及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要更加重视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来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再次,要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最后,要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高度重视和防范经济较快发展中存在的流动性宽松、信贷投放较大等可能积累的顺周期系统性风险隐患。针对当前的经济状况央行所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2012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健的货币政策比管理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引导金融机构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那么如何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进外汇管理,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呢?有以下几点:
1、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灵活安排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加大流动性回收力度。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变化情况,中国人民银行灵活安排公开市场工具组合与期限结构,搭配央行票据发行和短期正回购操作,进一步提高流动性回收力度。第一季度累计发行央行票据3370亿元,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8150亿元。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的预调和微调作用,有效熨平季节性因素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冲击。针对春节前后银行体系流动性波动较大的季节性特征,中国人民银行灵活安排正回购期限品种,通过不同期限正回购操作到期日与春节前现金投放峰值时点的匹配,有效熨平了季节性因素引起的短期流动性波动。适度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进一步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与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相配合,结合市场环境变化,中国人民银行适时增强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不仅有助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而且有利于发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截至3月末,3个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据的操作利率分别为2.7944%和3.1992%,分别较上年末上升77.88个和68.77个基点。适时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2011年第一季度共开展了二期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期限均为3个月,操作量均为300亿元。
2、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在国际收支总体上继续保持较大顺差的背景下,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当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银行体系多余流动性的功能,分别于1月20日、2月24日、3月25日和4月21日4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累计上调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