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文1

[论文摘 要] 石油化工装置是以石油裂解加工为主体生产各种燃油和化工原料的生产装置。装置内的各种工艺介质多为易燃、易爆和有毒性的物质。因此,在石油化工装置施工过程中,各类工艺管道的安装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严禁其泄漏,否则将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旨是根据石油化工装置工艺技术的危险因素,安全设计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目前我国石油的生产是越来越大,可是石油化工装置是以石油裂解加工为主体生产各种燃油,以及是以化工原料为主体的生产装置的,装置内存在着各种工艺介质很多都是有毒性的物质,易燃、易爆的物质和。也就是说,在石油化工装置施工过程中,各类工艺管道的安装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严禁其泄漏,否则将造成严重后果。工艺管线安装过程中,为检验焊缝的质量及法兰连接处的密闭性,管线的试压工作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一道关键工序。

实际上,从标本兼治的理念来看,设计成品的质量对安全生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石油化工装置设计安全是预防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要如何保证装置设计安全呢,当然就要严格、正确地执行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特别是强制性标准。

一.石油化工装置管线试压工艺技术研究

1.技术准备。大型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线系统多,走向错综复杂,为了使试压工作正常进行,必须预先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试压前,应根据工艺流程图编制试压方案,理清试压流程,按要求确定试压介质、方法、步骤及试压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等。

2.管线的完整性检查。管线的完整性检查是管线试压前的必要工作,没有经过完整性检查确认合格的系统一律不得进行试压试验。完整性检查的依据是管道系统图、管道平面图、管道剖面图、管道支架图、管道简易试压系统图等技术文件。完整性检查的方法一是施工班组对自己施工的管线按设计图纸自行检查,二是施工技术人员对试压的系统每根管线逐条复检,三是试压系统中所有管线按设计图纸均检查合格后,申报质监、业主进行审检、质检。完整性检查的内容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3.物资准备。管线试压介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气体,一类是液体。气体一般采用空气、干燥无油空气和氮气等。液体一般采用水、洁净水和纯水等。因此,如果管线没有特殊的要求,试压介质一般多采用水。试压工作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工作。因此,在此项工作开始前应进行充分的物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试压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检查和进场布设;各种试压用仪器、仪表的校验、检查和安装;试压临时管线及配件的安装布置;试压用盲板、螺栓、螺母、垫片等材料的准备;设备、仪表、阀门、管件、安全阀、流量计等隔离措施的实施;试压中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所需物资的供应及现场的布置等工作。

4.压力试验。承受内压管线的试验压力为管线设计压力的1.5倍;当管道的设计温度高于试验温度时,试验压力应符合下式Ps=1.5δ1/δ2δ1/δ26.5时,取6.5值;当Ps在试验温度下,产生超过屈服强度应力时,应应将试验压力降至管道压力不超过屈服强度时的最高试验压力。气压试验管道的试验压力为设计。对于气压作强度试验的管线,当强度试验合格后,直接将试验压力降至气密性试验的压力,稳压30分钟,以无泄漏、无压降为合格。检验采用在焊口、发兰、密封处刷检漏液的方法。

5.试压安全技术规定。管线试压是非常危险的,应做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液压试验管段长度一般不应超过1000米,试验用的临时加固措施应经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并做好标识。试验用压力表应在检定合格期内,精度不低于1.5级,量程是被测压力的1.5~2倍,试压系统中的压力表不得少于2块。液压试验系统注水时,应将空气排尽,宜在环境温度5℃以上进行,否则须有防冻措施。合金钢管道系统,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试验过程中,如遇泄漏,不得带压修理,缺陷消除后,应重新试压。试压合格后应及时卸压,液体试压时应及时将管内液体排尽。系统试验完毕后,应及时拆除所有临时盲板,填写试压记录。试压过程中,试压区域要设置警戒线,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不得随意开关阀门。转贴于

二.石油化工装置管道工艺技术

1.塔和容器的管线设计

依据工艺原理合理布置。分馏塔与汽提塔之间的管线布置。通常分馏塔到汽提塔有调节阀组,调节阀组应靠近汽提塔安装,以保证调节阀前有足够离的液柱。分馏塔与回馏罐之间的管线布置。当分馏塔的塔顶压力用热旁路控制时,热旁路应尽量短且不得出现袋形,调节阀应设在回流罐的上部。汽液两相流的管道布置时,管道上的调节阀应尽量靠近接收介质的容器布置,减少管道压降,避免管道震动。如图3所示。由此可见,管线不可随意布放。

2.泵的管线设计

泵入口偏心异径管的使用。泵吸人管道设计是确保泵经常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关键。当泵人口管系统有变径时,要采用偏心大小头以防变径处气体积聚,偏心异径管的安装方式一般采用项平安装,当异径管与向上弯的弯头直连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底平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可以省去低点排液。

布置泵的人口管线时要考虑到几个方面的因素:

①泵的人口管支架的设置。如泵的进口在一侧,则泵的入口管支架应是可调式,且人口管及阀门位置在泵的侧前方。

②气阻。进泵管线不得有气阻,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某些布置虽符合工艺流程图,但在局部会产生气阻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泵的运行。

③管道柔性。泵是同转机械,管道推力作用在管嘴上会使转轴的定位偏移,因此管道设计要保证泵嘴受力在允许数值内。塔底进泵的高温管线尤其需要考虑热补偿。

3.冷换设备的管线设计逆流换热

①冷换设备冷水走管程由下部进入,上部排出。这样供水发生故障时,换热器内有存水,不致排空。如作为加热器时用蒸汽加热,蒸汽从上部引入,凝结水由下部排出。

②安装净距。为了方便检修,换热器进出口管线及阀门法兰。均应与设备封头盖法兰保持一定距离,为方便拆卸螺栓净距一般为300mm。

③热应力。换热器的固定点一般是在管箱端,凡连接封头端管嘴的管道必须考虑因换热器热胀而位移的影响。重沸器返回线各段管线长度的分配要恰当,可以防止设备管嘴受力过大。回线各段管线长度的分配要恰当,可以防止设备管嘴受力过大。

三.总结

设计方法和手段的不断进步能有效地提高设计质量。作为设计者,会受生理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偏差,技术的进步,极大地补偿了人的缺陷。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正在广泛应用,它使设计工作更高效、更优质,使一些易出差错的环节不复存在。掌握CAD设计手段是现阶段设计者的基本要求,也是设计者知识水平不断更新提高的体现。

参 考 文 献

[1]怀义.石油化工管道安装设计[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孙秀敏.张敏.石油化工装置设计与安全[M]--甘肃科技.2009.25(3).

田卉.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道设计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3).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文2

关键词: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336-01

1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不同于其它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作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大量的危险作业极易引发事故,而且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性相对来说也是较大的,可能会造成人员的群死群伤,所以在施工安全管理上必须细致入微、常抓不懈,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从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的现状来看,企业中普遍存在对项目建设施工的风险因素识别与控制工作比较粗放,缺乏精细化管理,《施工风险评价》流于形式等问题,从而导致在安全管理上所采取的措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未遂事故和小事故发生率较高。由于项目建设施工承包商自身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监管存在问题较多,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素质较差,安全投入不足,尤其是在片面强调施工进度思想的指导下,导致施工建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从这个层面来看,企业有必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安全管理建设。

2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从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中人的要素的角度来看,导致工程项目建设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存在思想误区,直接原因是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

项目建设施工现场情况比较复杂,各种危险作业较多,比如高处作业、交叉作业、用火用电作业、吊装作业、射线探伤作业等,施工作业的多样性、复杂性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从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包括自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下雨、下雪,大风、高温等天气状况,潮湿等恶劣环境因素造成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除此以外,导致项目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如高处作业不系挂安全带,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电源接引不符合安全用电规范,所使用的施工机具设备破损严重或改动设备破坏其安全性能,现场安全监督不到位,安全监护人缺位等。举例来说,在脚手架未铺设脚手板的情况下即开始作业,或脚手板间距过大,都可能造成高处坠落而引发事故。

3 解决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策略

3.1 安全管理责任制的建立与完善

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安全管理中要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制,不断建立、健全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体制,不断强化企业各级责任者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以工程项目管理部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确立工程项目管理部、施工监理、施工承包商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对施工中各类危险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有效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3.2 不断加强安全培训力度

在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不断加强安全培训力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强化施工人员在安全意识与安全素质方面的培训,从而确保施工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施工作业符合安全规范;二是不断提高施工承包商的安全技术装备及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水平,不断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操作能力及安全技术水平进行培训。只有这样,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的水平也会随之不断得到提升。

3.3 完善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程项目管理部各部门的安全职责,明确工程项目管理部与监理单位、各施工承包商的责任、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施工用火、进入有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射线探伤以及上述危险作业形成的交叉作业的管理程序和要求;细化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具的管理,强化特种作业的管理,使工程项目建设在安全管理方面得到制度上的保证。

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才能使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得到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总之,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工程监理、施工承包商、施工人员及施工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密切配合。只有通过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素质方面的培训,不断完善、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使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才能够真正实现安全管理应有的管理目标。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文3

安全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国内众多学者就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究。当前关于该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培养通才式安全科技人才和培养行业性安全科技人才。前者要求毕业生掌握适用于各个行业的通用安全科学理论和实务处理方法,以适应大社会的需求;后者仅要求学生掌握某个特定行业领域的安全科技知识。鉴于历史原因,安全工程专业大多设置在能源矿业、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等专业特色鲜明的工科类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少数文科类高校也有开办此专业。由于当前国内安全生产现状的严峻性及国家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全国现有130余所高校开办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培养模式上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只注重相应课程知识点的讲解,未考虑该门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多门课程之间存在教学内容的重复,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评价、安全学原理三门课程的部分内容;多采取大班制生产实习方式,局限于认知层面的观摩与参观;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弱,普遍反映所学知识“泛”而不“精”。再者,现今的本科生都出自90后,多为家庭的独生子女,个性较强,团队协作能力欠缺。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有必要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加强该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安全类应用型人才。

二、CDIO理念下的安全工程教学改革

(一)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与专业培养模式息息相关,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安全工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在此,我院拟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以未来职业规划为导向,基于CDIO理念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形成一、二、三级课程群。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见图2。其中,一级项目为安全工程导论课(安全科学发展动态)及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能够从中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系统训练。二级项目由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等组成,专业类课程又可以进一步归类为安全管理类、安全技术类;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针对具体课程开设课程设计;三大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旨在促进安全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融会贯通。二级项目主要以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创新、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三级项目在二级项目下进行拓展,为加强核心课程与二级项目而设立的相应课程群,如安全管理类课程包括管理学概论、安全管理与安全法学、安全心理学、保险与安全经济学等。 CDIO理念下的安全工程课程体系区别于传统的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通过采取实验课程的研究性教学、特定专业课程设计的设置、创新创业项目资助来贯穿相应的核心课程,学生可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验课的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与专业相关的课题开展研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从中吸收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实践活动。实验教学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出综合性、直观性等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引入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中,完全相符CDIO工程教育理念。安全工程专业的研究性实验教学内容可区分为基础性、综合设计性、创新性三大类。基础性实验教学主要为强化专业理论理解和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综合性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处理工程和前沿课题中的安全问题;创新性实验是整个实验教学的核心,由学生自发组建研究小组,围绕教师的研究项目或学术前沿课题,通过查阅文献、搭建实验平台、收集数据等,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CDIO工程教育模式要求高校应加大安全工程专业的综合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扶植力度。此外,高校应该大力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向全体本科生开放,为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自主实验、参与创新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供平台。开放性实验室可成为学生备赛的训练场,自己动手,积极性增加,也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学生借助该平台选定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拟定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室开放、实验资料、解答实验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研究型的学习环境。同时,实验室还为全校学生创造了一个交友的平台,许多获过奖项的学生在这里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高年级引导低年级,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必须加大相应的经费投入。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特色,设置安全系统工程实验、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工业通风实验、矿井通风与除尘实验、火灾爆炸实验、机械安全实验、安全检测实验、电气安全实验、锅炉与压力容器实验、地下工程安全防治实验、软件模拟仿真实验等。

(三)多样化的实习教学模式

认识实习是让学生了解安全工程专业的主要知识点及职业特性,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共建校外产学合作认识实习基地,采取教学参观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加深学生对安全工程专业的认识。生产实习是在系统掌握安全工程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后实施,实习地点尽量满足多样化,如港口码头、建筑施工现场、火电厂、变电站、化工厂、造船厂、矿山等。毕业实习单位可由学生自主与就业单位取得联系,或由指导老师推荐。毕业实习的内容可以涉及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矿山、核电、建筑、道路交通、港口、酒店消防、地铁施工、金融保险、安监部门等多个领域,与地区经济建设、生产实况、科研现状紧密结合。依据CDIO教育理念,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以保障各类实习基地的有效性与延续性。

(四)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多样性

课程设计主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是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当前课程设计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课程设计题目偏少、时间安排不充足、教师重视程度不够、考核方式不科学等,这是高校需要共同解决的一个问题。毕业设计是安全工程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系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安全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安全技术与管理、安全科学研究及安全工程师的工作。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该紧扣学生的毕业实习单位,以便让学生更早融入工程实践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学生也可以根据未来的就业方向及科研兴趣进行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按照“导师—学生”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指导教师。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尽量满足工程设计需要,与实习项目相吻合。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多样化,可涉及核电项目、建筑施工、公路隧道、煤矿水害、船舶重工、消防灭火、石油化工、银行保险、矿山等多个行业的安全问题。

(五)科研训练项目的设立

安全工程作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特色专业,要求毕业生在工作中要有较高的创新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开展科研训练是遵循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创新型学习环境。为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了解安全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可以组织和实施校级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同时,专业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也可以直接参与专业教师的在研课题。福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近年获批的立项课题涉及企业安全文化体系构建、煤矿水害防治、建筑施工用电风险管理、学生公寓人机不安全因素辨识、校园安全风险分析、大学生职业安全健康素质调研、手机人机界面设计、建筑工程安全培训模式构建、防火涂料研制等。学生通过参与各类科研训练,由此贯穿项目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全过程,不仅拓宽了安全工程领域的科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自身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团队的建设

为更好地贯彻CDIO工程教育理念,必须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当前从事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的多数教师是在本科毕业后直接深造而走上教学岗位的,生产现场的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各个高校可以有计划地安排青年专业教师深入工矿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或主动聘请在各类企业中专门从事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的优秀工程科技人员到高校任教,弥补专职师资队伍工程经验不足的缺陷。安全工程专业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以便及时将企业最新的技术进展反馈给本专业的学生。改革安全工程专业教师的考核方式,不能仅以论文为指标,还需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综合评价。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每个专业教师负责若干名学生的学业辅导,定期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加强学生在职业道德、诚信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指引。

三、结论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集输与注水,工艺模型,优化分析,流程模拟

 

1 概述

集输与注水系统生产优化开拓性地将地面流程模拟技术大规模应用在油田上游企业,不仅带来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等直接效益,而且在提高生产决策质量、改善生产工作效率、增进人员技术水平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管理效力,推动油田企业经营更加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集约化。

2 国内外集输与注水系统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流程工业控制开始突破自动化孤岛模式,出现了集控制、优化、调度、管理、经营于一体的综合优化新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自动化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国外大型流程企业、特别是石油化工企业均重视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纷纷构架工厂级、公司级甚至超公司级的信息集成系统。

近年来英国、美国、西欧等国家已有多家石油公司在实施流程模拟、先进控制与过程优化项目,推动了流程工业综合优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AGIP、BP、Shell石油企业都相继建立了综合优化系统。目前国际先进的油田生产信息系统是对油田生产过程进行建模(建立油藏模拟模型、油气集输模型、注水生产模型、机采模拟模型、热采生产模型、污水处理和电力系统等模型)。然后通过开放模拟环境将油田生产模型集成起来,形成完整的油田生产整体模型,即虚拟油田生产系统。

我国在流程工业综合优化技术与系统的研究与产业化过程中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系统化程度不够,国内应用主要以引进为主。生产过程优化在石化炼油行业的流程企业应用较多,在油田采集生产过程中较少[1]。目前在油田企业上海油气分公司平湖油气田、中石油大庆油田采油六厂开展了综合流程优化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效益。与国外相比,国内油气集输与注水系统存在设备运行效率不高、工艺流程不尽合理、能耗较高等问题。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老油田高含水、新区低品质油藏占的比例不断增加,地面条件也更加复杂,对油气集输与注水系统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老油田单靠某一新型设备或某一单元的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的空间不大,因此必须重视系统的整体优化。

3集输与注水系统优化在江苏油田的应用与创新

在节能减排作为国家“十一五”节能规划工作目标的背景下,中国石化2007年提出了在油田企业开展地面油气生产系统优化工作,实现节能减排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江苏油田进行了集输与注水系统生产优化项目建设工作。

3.1 主要建设内容

集输与注水系统优化项目在江苏油田推广应用的建设内容包括:

(1)建立采油厂的油气集输工艺模型,并进行优化分析,提出优化分析报告。

(2)建立采油厂的注水工艺模型,并进行优化分析,提出优化分析报告。

(3)将集输与注水系统生产优化项目涉及的数据集成到“江苏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中心”。

(4)实现模型优化分析所需油水井生产动态数据的自动导入。

(5)开发4类用户操作界面,站级油气生产操作界面、站级注水生产操作界面、厂级油气生产管理操作界面、厂级注水生产管理操作界面。

(6)建立局级集输与注水系统生产精细化管理查询显示系统。

3.2 系统技术路线

江苏油田集输与注水系统生产优化模型系统由三层组成,第一层为队(区块)级生产管理优化层,包括各站级的集输和注水优化模型;第二层为厂级生产管理优化层,将各站级集输和注水优化模型进行整合集成,形成厂级的集输和注水优化模型。第三层为局级管理优化层,将各厂级优化模型数据集中管理分析期刊网,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量化,提供决策依据。

图1 集输与注水系统生产优化模型系统结构图

数据层:将来自源头数据库的生产数据通过数据接口软件导入模型,数据导入周期为每天一次。静态数据通过数据调研手动添加到数据层。

流程模拟优化层:将导入生产数据的集输和注水模型调整后,依据生产实际,对进行优化分析后,通过模型接口软件将分析结果提交到应用层。

功能应用层:利用模型优化分析的结果,制定集输与注水系统的生产优化方案,以及精细化管理方案。

通过开放数据接口如ODBC、OLE DB,从数据采集层中提取集输与注水系统的数据送给模型。

集输和注水模型是利用流程模拟软件,通过采集现场数据,建立起来的虚拟生产系统,通过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核,使模型与实际生产过程相吻合,达到模拟实际生产过程的目的[2]。

图2 系统技术路线图

通过分析,系统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数据收集;(2)建模(包括数据接口及操作界面开发);(3)模型校核;(4)优化分析。

江苏油田引进软件的运行及授权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网络主干要求百兆以上,桌面十兆以上,需要配置授权服务器、模型存储服务器、客户端操作专用计算机。

根据系统配置原则和江苏油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同时购买配置上游专用软件,还开发相应的模型操作界面及数据接口软件[3]。软件配置见表1。

表1 系统软件配置表

 

序号

软件名称

江苏油田数量

备注

1

上游专用工艺流程模拟软件

Aspen HYSYS

3套

艾斯本公司

2

模型操作界面Aspen Simulation Workbook(ASW)

3套

艾斯本公司

3

原油处理包(根据化验据模拟原油)Aspen HYSYS Crude

1套

艾斯本公司

4

模型集成管理软件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炼厂储运系统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事故预防的潜施,指出完善各种安全设施.特别是实现计算机管理是保证安全的重要途径;储运系统安全管理除治源外,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堵流,严防事故扩大和蔓延。

l前言

储运系统是炼油生产的动脉,是重要的防火防爆部门,管理非常重要。统计炼油厂典型事故发现,储运系统事故占炼油厂事故发生总量的1/5,远远高出其它系统,如何保证储运系统的安全是储运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2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据统计,储运系统事故发生最多的是跑冒串油事故,占事故总数的近50%;其次是铁路运输、火灾爆炸、人身伤亡、设备事故。下面结合石化企业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故,将储运系统事故种类及原因细分如下:

2.1跑油

跑油有以下几种途径:

(l)不关脱水阀收油,脱水离人,脱水阀冻裂,外浮顶罐雨水排放管转向节漏等都会造成脱水阀跑油。

(2)待修罐应加盲板封罐,否则串入油品会从人孔处发生跑油事故。

(3)因罐体破裂跑损油品。

(4)管线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受到应力影响,或管线存水过冬,都有可能发生管线破裂造成跑油事故。

(5)管线内油品涨压高达上百公斤,容易造成耐压能力低的钢丝软管涨裂发生跑油。

(6)阀门材质不符合要求,破裂跑油。

(7)管线倒淋跑油,一般在投用初期因为未检查管线倒淋开、关情况就开泵送油发生跑油。

(8)火车强行拉车损坏设备发生跑油。

(9)重油罐内含水,超温油品进罐发生突沸造成跑油。

2.2冒油

冒油有以下几种途径:

(l)生产尺不检,不掌握罐内油品液位及装置生产情况,造成冒罐。

(2)倒罐时不检前尺,不掌握罐内油品液位造成冒罐。

(3)调和倒罐时发生串油造成冒罐。

(4)倒罐时计算错误,倒罐空间小造成冒罐

(5)装车时责任心差造成槽车冒顶。

2.3串油

串油有以下几种途径:

(l)开错流程,发生串油。

(2)流程用完不关发生串油。

(3)联系不当错开流程发生串油。

2.4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易发生事故的途径主要有:

(1)对车时大意、强行拉车、槽车摘钩手握工具、铁路两侧有障碍物、槽车梯子不完好时,都容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2)停车线不水平、停车不制动和溜车时容易发生撞车事故。

(3)道岔不复位和挤道岔容易造成翻车书故。

(4)挤道岔、停放罐车下放置“铁鞋”,容易造成槽车出轨。

2.5火灾爆炸

(l)测温、采样不采用防静电绳,油罐附件不防静电,管网静电接地不良,油品装车或进罐速度超过安全流速,清洗槽车通蒸汽蒸煮时胶皮管耍龙,均容易产生静电,造成着火或爆炸。

(2)作业时采用非防爆手电、非防爆灯具,使用黑色金属进行检维修作业,极易产生火花,达到条件时会发生着火或爆炸。

(3)动火前不按照规定办理火票,违章用火、吸烟,动火前不按照“三不动火”的要求认真落实防火措施,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4)储运系统杂散电流的存在引起火灾。杂散电流是指任何不按照有规则的电流通路流动的电流。受电气化铁路、电化学腐蚀、输油管路阴极和其它偶然因素(如管道焊接)的影响等,都可能产生杂散电流。杂散电流的存在,由于传导和感应的作用,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在储运设备设施土及对地产生电位差,当此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产生放电,周围环境存在爆炸气体时就可能引起爆燃。

2.6设备事故

由于弹簧失灵、结冰等原因造成呼吸阀失灵,将造成油罐抽瘪或油罐爆裂。

呼吸阀失灵及热罐喷淋等操作不当时容易造成油罐抽瘪。

浮盘油舱泄漏、浮筒腐蚀穿孔、浮盘卡阻、导向钢丝损坏均有可能造成浮盘沉船。另外,储运系统与各生产装置联系紧密,有可能造成装段憋压、抽空、原料带水,轻则影响装置生产,重则威胁装置安全,特别是容易造成着火爆炸等次生灾害,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预防事故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明确炼油厂事故发生的原因,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应制定相应的对策。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对策见表1:

通过表1的统计表明,加强管理、增强职工责任心、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保证安全的必要手段,但储运系统的安全不能仅仅依靠人的力量,还应该从完善设施上很下一番功夫。

沧州炼油厂的实践表明,罐区管理软件田的投用大大地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而且可以补充液位计及高位报警的缺陷,及时发现仪表的问题。在此基础下,完善高位报警、阀门回讯、瓦斯报警,实现人机共管将会彻底改变相对于先进的生产装置来说,安全管理落后、事故多发的局面。进一步说,即使发生事故,有先进的仪表则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事故的进一步蔓延,给处理事故赢得宝贵的时间。只有软件硬件一起抓,储运系统的安全管理才能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4防止事故蔓延

以上是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治源的对策,也就是从预防的角度出发的。由于事故存在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点,还应当考虑事故发生后如何堵流,也就是考虑事故发生后如何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将事故损失控制在最小。笔者认为应从表2内容方面着手,从中可以看出,完善设施是防止事故进一步蔓延的关键。

总之,炼厂储运系统的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今天,罐区投资由于数额巨大及其安全效益的隐蔽性而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但我们必须看到,储运系统事故发生的频率高,后果恶劣,仍需储运工作者不断努力,力争把储运系统建设成“本质安全”型的储运系统。

5参考文献

l吴云保,耿光辉等.油库杂散电流的防护.油气储运.1999,18(l),41~45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论文范文6

关键词:测控技术;温度;智能测控系统

引言

物体的许多物理现象和化学性质都与温度有关,温度是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普遍进行测量和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如:在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力等工业生产中的温度控制;在蔬果大棚、温室花房、粮仓等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测控;高等院校实验室微机测控系统中将温度作为被测参数,供学生做综合实验、实训或课程设计等。温度控制对于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大到钢铁等大型工业生产工程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准确地测量和有效地控制温度是优质、高产、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所以对温度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

1. 现代测控技术的特点

1.1 网络化

Internet 为代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逐渐完善,突破了地域和事件上的限制,使现代测控技术得到很大的进步。现代测控技术具有网络化的特点,测控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使组建网络化、分布式的测控系统变得十分方便快捷。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许多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网络信息系统的规模得到越来越快的壮大。现代测控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国防、通信、气象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得到广泛、有效的运用。

1.2 智能化

现代测控系统中所应用的设备都是智能化的,具有方便灵活、快捷、功能多样等特点,使得现代测控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引进和发展以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仪器设备越来越高科化,其计算方法和计算能力都得到很大的加强和提高。

1.3 数字化

数字化的测控特点在现代测控技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字化在测控领域中的主要应用体现在多个方面:传感器的数字化控制,控制器到远程终端设备的数字化控制,信号处理、通信等过程的数字化控制等。

1.4 分布式化

现代测控技术设备可以分布设在多个地方,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最符合和最需要仪器设备的地方。分布式化测控技术是以网络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术为基础的, 采用将系统内所使用设备分布式地连接起来,组合成为最符合要求的分布式测系统。在仪器设备生产过程的控制过程中,分布式的测控系统可以实现测量―控制―管理的全自动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测控成本,提高测控效率。分布式测试系统有许多优点:安全可靠,某一部分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他部分系统的正常运作;可以不断开发增加新的功能模板或者是新的接口,加强系统功能;采用并行处理,运行速度相当快速;使用方式灵活,可以单模块系统,也可以多模块系统组网等。

2. 温度测控系统控制方案

温度测控系统常用的控制方案有以下三类经典控制方案、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设计方案和智能控制方案。

2.1经典控制方案

经典控制方案采用常规气动、液动和电动仪表,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流量、压力和液位等进行控制,控制系统以单回路结构、PID 策略为主,同时针对不同的对象和要求,设计了一些专门的控制算法,如根轨迹法、模型跟踪法、达林算法和 Smith预估器算法等。经典控制方案能较好地解决生产过程中单输入单输出的问题,主要用于线性定常系统,是目前工业过程控制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一种控制方案。

2.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设计方案

现代控制理论以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为主要的数学工具,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来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此类设计方案主要有:最优控制、系统辨识、自校正控制等。这类设计方案适用范围广,适合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某些非线性时变系统和一些具有随机扰动的系统。该方法优点是理论严谨,控制品质较好。缺点是需要知道被控对象确定的数学模型,对于许多结构复杂,随机干扰因素多而不易获取对象模型的系统,此方法的使用受到限制。

2.3智能控制方案

智能控制方案无需人的干预就能够针对控制对象的状态自动地调节控制规律以实现控制目标。智能控制避开了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和用常规控制理论进行定量计算与分析的困难性,是一种无模型控制方案,具有判断决策、信息处理、非线性、自寻优、变结构等特点及能力,适用于含有复杂性、不完全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和不存在已知算法的生产过程。

总结

现代测控技术是现代工业技术中的重要支柱,现代测控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为整个社会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起到改造和推动提升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创新、高科技测控自动化的成果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测控技术的未来发展将朝着智能化、标准化、系统化及系统功能的综合性等趋势发展,并更加标准化、开放化和全球化推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对生产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温度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融合现代检测技术和控制理论的智能检测是当今温度检测的一大趋势,研究和开发适用场合多样化、测温对象多样化、检测设备数字化以及检测元件新型化的测温仪表是国内外测温仪表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刘志刚.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析[J].机电信息,2012(12):120-121.

[2]李欣国.浅谈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6):247.

[3] 孙亮.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电子质量,2006(10):3-5.

[4] 吕辉.现代测控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5.

[5]姜忠良,陈秀云.温度的测量与控制[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5.

[6]覃强.模糊 PID 温度控制方案的仿真优选及其实现[硕士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2002.

[7]吴为民,王仁丽.温度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J].工业炉,2002,24(20):18-20.

[8]冯勇.现代计算机控制系统[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