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翻译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务翻译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务翻译论文

商务翻译论文范文1

【关键词】建构主义;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务英语翻译人才需求量巨大,我国在培养商务英语人才上也十分重视。商务英语学科作为一个实用性学科,高校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与市场需求脱离,如果要列出科技翻译成功的要素应该是:专业素养、中文程度、中文文采、英语程度”[1]。所以建构主义视角下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对改变现在高校的教育方式有着重要作用。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主要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都是一味地接受灌输。灌输法不能说不好,但是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灌输法在某种环境下会让学生无法使所学知识得到真正的运用。而建构主义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的教学都围绕着一定的社会因素和设定情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褪去固定角色模式,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为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大学普遍按照一个模式培养相同规格的人才,而不是根据个性差异来培养各类创新人才[2]。

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首先,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中心。现阶段绝大部分的高校都是传统的教师通过灌输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是这一环境下的主体。通常学生失去自己的“主角”意识,学生一味地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老师也不会根据不同的班级状况和学生所处的环境进行有情节背景的教学活动,学生都是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不会使学生感兴趣,学生学习的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很少能把它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中,理论缺少实践的检验,学生在日后的实践中出现问题也不能第一时间想到解决的办法。其次,教学设计陈旧老套。现在多数的高校教学模式还是以教材为主,像商务英语翻译这样重视运用的学科,这样的教学方式已跟不上发展的趋势。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可利用的实际案例获取十分方便,但只有极少数教师能利用这一资源,大多通常都是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而过于单一的教学设计使很多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的提出无疑是符合现代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需求的,改变固定模式重视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才是高校应给予学生的最大帮助。首先,改变主角定位,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改变以前以教为主的模式,转换成以学为主。但是我们在进行改变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培养学生时也不能完全放任其自由学习,教师要把握重要内容进行引导式的教学,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多利用现实案例,设定情景使得学生在真实情景中锻炼自己的翻译能力,让其主动参与学习,并且在学习中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提出并解答,使得其在日后工作中出现问题能第一时间找到答案。其次,丰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与协作交流能力。建构主义理论注重教学时要结合实际情景,让学生通过协作来完成任务要求,要保证情景的真实性,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达到知识的传播。现在高校的硬件设备都有着巨大的发展,尽可能地创造出让学生无论从视觉、听觉、触觉都感受到真实,这样的情景建构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帮助,找出最后解决的办法,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而这样的方式也使得学生能尽快地消化掉所学的知识,不一定要回去后死记硬背,也是给学生减轻一些负担。最后,强化情境实践,培养学生的主动建构能力。最好的教育其实是来源于生活,教师要以实用为最基本的前提,尽可能地选取真实的翻译素材,同时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培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素材进行翻译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校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比如建立笔译工作坊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到社会中的真实翻译材料,让老师作为监督者,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使学生充分得到锻炼。

作者:刘佳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商务翻译论文范文2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多元化标准

一、引言

国际商务英语是在国际商务的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共通语言。学术界认为它属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国际商务的丰富内容和繁杂活动决定了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它不仅涉及两种文字和文化的转换,更涉及国际商务理论知识、国际商务各个领域的专业语言特点和各种国际商务文体的行文和专门表达法。基于这些原因,历来翻译界所讨论的翻译标准与原则在理论、实践上均无法完全适用于国际商务英语翻译。

二、多元化翻译标准的理论界说

西方文化学派的典型代表AndreLefevere(1992)指出:翻译是对原文的重写,不能真实地反映原作的面貌,因为翻译总要受到poetics、ideology和patronage三要素的影响。他提出的翻译三要素,虽然夸大了意识形态(ideology)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但无疑给翻译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为研究翻译标准和各种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文化参照系。翻译不是形式上单纯的文字转换,而是两套文化系统的相遇与冲击。中外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原语系统和译语系统无论在风俗习惯、文化意识,还是语言风格、语篇文体、交际环境等各个层面上,都有各自独特的规范,译者面对不同的规范,必然作出不同的反应与选择。

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1982)根据文本的内容、文体和功能,将其细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同时提出了两种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本应采用语义翻译法,以信息功能或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应采用交际翻译法。显而易见,Newmark在这里提出了应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这从本质上揭示了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针对性。

中国学者辜正坤教授(1989)指出:“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历代译家认识上的根本局限性在于他们老是下意识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可以判断一切译作价值并指导翻译实践的终极性标准,须知这种标准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指出翻译标准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是那些真正有实用价值的具体的标准,即它是由若干标准组成的相辅相成的一个标准系统。各种具体的标准反映了译作价值的各个方面,每个标准在发挥各自功能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和所有的标准相辅互补。一个具体标准的存在和使用是以其他标准的存在和使用为依据和对照的。

朱志瑜(2004)指出,翻译类型学是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信念之上的:不同种类的文本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即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翻译的方法并不存在。他明确指出:“严复以后的学者一直强调翻译标准的重要性(信达雅、神似、化境等),实际上他们都在追求一种不存在的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翻译标准,却一般忽略了不同的文本类型要有不同的标准”。这一论述实际上也与多元化翻译标准殊途同归。

据王义静(2005),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杨自俭教授在论述典籍英译标准时指出:应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研究核心。从翻译流派及范式的演变和发展来看,翻译的研究视角在转变,观念在更新,正从过去较单一、较简单的研究模式转变为一个多学科交叉、多样研究思路并举的全新的翻译研究。杨教授关于多元化研究模式的观点正与多元化翻译标准不谋而合。

从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历史与实践来看,并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有商务文本类型的唯一、共同的翻译标准。不同类型的商务文本体例不一、风格不一、文白不一、繁简不一,理应有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提出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多元化标准,就是把各种商务文体的翻译置于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各种具体文体的大范围中进行审视,把以“信”为天职的译者从困惑中解放出来,在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商务英语译文与原文的关系,重新认识作为译者的影响和作用。这就是说,对各种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不应只限于狭义的“忠实”,而应在各种具体的国际商务背景、各种不同的商务英语文体的大范围中用多元化标准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析、讨论。

三、商务英语翻译的多元化标准:不同的商务英语语篇,不同的翻译策略

本文拟以商务广告和外经贸报刊文章的标题作为翻译语料,对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多元化标准进行进一步阐释。

1、商务英语广告的翻译:劝诱说服、创意新奇、富于感染力

国际商务广告是跨文化、跨语言的商品宣传形式,具有大众性、商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商务广告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翻译,它涉及到英汉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美学、心理学、市场经济学、广告原理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力求商品使用功能与商品审美功能的辩证统一。它既是语码的转换,又要做到深层结构上语义与功能的对等与相似,通过信息的传递与宣传感召,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般来说,商务广告在语言上标新立异,展示个性,说服力强;在形式上短小精悍,读起来节奏感强。所以商务英语广告翻译总是采用简洁明快的词句和各种修辞手法,增强广告的趣味性和幽默感,追求创意新奇的形式美,并具有劝诱说服的渲染力,以达到促销目的。如:

Goodtothelast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I’mMoresatisfied.摩尔香烟,我更满意。

ThingsgobetterwithCoca-Cola.可口可乐,万家欢乐。

这三例广告均以简洁的四字结构,生动地表达了各商品的品牌形象,劝诱说服力跃然字里行间。又如:

Fresh-UpwithSeven-Up.饮七喜,精神爽。

Hi-Fi,Hi-Fun,Hi-Fashion,onlyfromSony.高保真,高乐趣,高时尚,只来自索尼。

SonyHandycamletsyoutakeatripbackintothepastandenjoythememoriesoflifetime.索尼摄像机为您记载人生,重温旧梦,留住欢乐。

Wherethereisaroad,thereisToyota.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这些广告汉译明快有力,新奇独特,妙趣横生,充分体现了商务广告翻译中形式美与促销有机结合的语言特色。商务广告以情传意,其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只有遵循其独特的翻译标准,并通过语言的不断锤炼才能真正实现。

2、外经贸英语报刊文章标题的翻译:简练醒目、形象生动、具有吸引力

标题是外经贸报刊文章的重要部分和整个语篇内容的浓缩与概括,好的标题能使商务语篇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兴趣。商务文章的标题在词汇、句式和修辞上富有新鲜独创性,通常廖廖几个词,却表意形象醒目。在翻译标题时,既要准确传达其信息内容,同时要处理好其文体风格,采用各种翻译技巧,以选词造句的简练、生动为翻译标准,恰到好处地表达商务标题。首先,在经贸文章标题中,大量使用短小词、创意词或简练短语,这是商务标题的一大特点,翻译时应依据相应的翻译标准,突出短小精悍、确切醒目的意境,以增强标题的语言色彩和表现力。如:

deal交易thinktank智囊团

cut减少potpourri一揽子计划

ban禁止ceilingprices上限价格

swap交换Euromart欧洲共同市场

boost增加onlinecommerce网上贸易

glut供过于求gentleman’sagreement君子协定

peak最高价格thebuildingestcity建筑最多的城市

其次,就标题句式结构来说,为了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形象感,标题中经常使用一些非常手法。可以用动词的现在时态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情,如(1)、(2);用动词不定式表达将来时,如(3)、(4);用现在分词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或事件,如(5)、(6)。

(1)GoldPricesHitRecord黄金价格打破记录

(2)KingSteelFightsBack钢铁王开始反击

(3)RisingFuelCoststoHitCarriersHard燃油价上涨,航空业重创

(4)AmericatoImportMoreOil美国将进口更多石油

(5)OilSalesSurgingUp石油销售猛涨

(6)Joint-venturesMushrooming合资企业在迅速增加

(7)DirectingMarketing,ManagingMarket引领营销,左右市场

外经贸英语文章标题的翻译贵在灵活多样,要尽量使译文与原文一样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传神达意。

四、结束语

由于各种商务文体、语篇不同,商务英语翻译必然具有多种功能,翻译手法、译文风格、译文价值势必多样化,从而导致翻译策略的多重性、多视角和翻译标准的多元化。在翻译标准系统中,标准的多元化是和传统译学的一元化提法既对立又统一。提倡多元化标准,其积极意义在于针对各种不同文体、风格的国际商务英语语篇,以特定的翻译功能、内容体例、语篇层次和体裁结构作为依据,为适应人们价值观、文化背景、认知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多样性以及读者、译者的多层次,采用各种不同的具体、相应的翻译标准。这样就避免了翻译的束缚性与盲目性,真正做到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效度与信度。

事实上,各种商务文体的翻译标准代表了各种商务语篇的应用价值标准,各种标准在发挥各自功能的同时,实质上就是在和所有的标准相辅相成,补充其他标准的不足之处,构成一个有机周密、全面科学的翻译标准体系。这正如辜教授(1989)所指出的那样,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不只是用来解决翻译方面的理论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解决翻译实践上的问题。翻译标准多元化的思想能使译者博采众家之长,从有意识地欣赏多样化的译风到有系统地实践多样化的翻译手法,全面发展自己的翻译才能。多元化翻译标准植根于人类对翻译作品、翻译实践的多样化要求,并由翻译本身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多重,日益强化其多元互补特性,而翻译标准多元化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就在于此。在商务英语翻译的工作和事业中,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多元化标准为依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日益繁荣的国际商务交流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AndreLef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andtheManipulationofLiteraryFame[M].London:Routledge,1992.

[2]Newmar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M].NewYork:PrenticeHall,1982.

[3]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J].中国翻译,1989(1).

商务翻译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商务英语 文本类型 翻译标准 翻译策略

商务英语是以国际商务活动为语言背景的应用性语言,作为经济交往和商务往来的有效工具,其对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国际商务涉及诸多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商务英语涵盖了多个领域的专业英语,这就决定了商务英语的翻译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因此传统的统一翻译标准很难适用于所有商务英语文体的翻译。本文从文本类型的角度探讨商务英语的翻译,对不同的文本类型进行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多元化标准,寻求个性翻译准则,用以指导商务英语翻译实践。

一、商务英语文体特征简述

由于使用的场合、目的、习惯、风格不同,商务英语中不同领域的英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体特征和文本特点。根据这些特征和特点,一些学者对商务英语文本进行了类型划分,其中被广泛接受的是翁凤翔等学者所作的根据文体特征和用途将商务文体分为七种:广告文体、契约文体、信函文体、教范文体、商务公文文体、商务学术文体和营销文体[1]。广告文体语言劝说功能明显,语言富于审美,目的是诱导读者,推销产品或推出服务。契约文体指商务法律文本、合同、信用证等具有法律、规章意义的文本,语言准确严谨、条理清楚、规范通顺。商务公文文体指商务公司、企业等商务机构所使用的有关管理、交流、业务上的文本,语言正式、客观,包括商务报告、备忘录、公告等。信函文体主要指为国际商务活动而进行交流的商务函电,语言准确规范、礼貌得体。教范文体主要包括各种产品简介、说明书、操作指南等,语言具有描述性、精练、简单易懂。商务学术文体指有关国际商务的有学术价值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等,语言正式,有学术著作特征。营销文体指公司宣传资料、产品介绍、促销宣传稿等,这类文本语言清晰易懂,具有较强的劝说性及感染性。

商务英语文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商务英语翻译标准的多样性,即很难用一个统一的翻译标准和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翻译,只能根据不同文本的功能特征和文体特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下面,笔者将根据文本类型理论,对商务英语从文本功能的角度进行分类,探讨个性化的翻译标准和方法,更好地实现译文的功能特征,达到不同语篇的特殊目的。

二、文本类型理论

最早提出文本类型问题的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者卡塔琳娜・莱思(Katharina Reiss)。她早在1971年就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一书中提出了功能类别问题[2]。后来,她在1984年与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的合著《普通翻译理论基础》中,把文本类型问题和翻译策略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具体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莱思根据卡尔・布勒(Karl Bühler)的语言功能论,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型、表情型、操作型,并把文本功能作为评价译文的一个标准,认为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译文的功能特征,而非形式上的对等原则;能否达到语篇的特殊目的是衡量译文成功的标准[3]。后来,她的学生克里斯汀・诺德(Christiane Nord)在吸收布勒的研究模式作为范例的基础上,将文本按其功能分为四种类型:信息(指称)功能、表情功能、感染(诉求)功能和寒暄功能,并主张译者将原文功能与即将根据要求产生的目的文本的预定文化功能进行比较,从而在翻译过程中识别出现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策略进行处理[4]。

另一位在文本类型理论的研究中具有很大影响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他在《翻译教程》[5]中,基于布勒和雅可布逊(R.Sakobson)关于语言功能的论述,将文本的功能分为六种: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呼语功能、寒暄功能、美学功能和元语言功能。由于寒暄功能、元语言功能通常只可见于文本的一部分,因此,纽马克认为,表情、信息、呼语这三大功能是语言使用的目的所在,而后三者是次要功能[6]。之后,他将译文分为忠于作者,充分表达原文作者语义内容的“语义翻译”和忠于读者,重视读者的理解和反应,便于读者接受的“交际翻译”,并提出根据文本不同的功能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

上述三种文本分类理论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三者都把语言功能理论与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联系起来,其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同源的、同理的。

三、文本类型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一)信息型文本

信息型文本的主要功能是对现实世界中事件或事物的写实性描述,所陈述事实包括信息、知识、观点、理论等。它的语言特点是文字简朴、逻辑性强,其内容是交际的焦点。商务英语中的商务公文文本、商务学术文本、信函文本、教范类文本都属于信息型文本,包括商务信函、商务报告、说明书、备忘录等。在翻译这类文本时,译者应以传递信息为主,准确、完整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在文体方面,则应以译文语言文化的主导规范为指导,从而符合译文读者习惯。例如:

Dear Sirs,

Referring to your letter dated Nov.29 in which you inquired for the best-selling goods in overseas market,we have pleasure in cabling you an offer as follows:

No. Items FOB Qingdao

AP-95-02Canned Apple US$13.50 per doz.

Packing:By standard export cases of 10 dozen,each.

Payment:By confirmed irrevocable L/C payable by a draft at sight.

Delivering:Two months after receipt of L/C.

We trust you will find our quotation satisfactory and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order soon.

Faithfully yours

(signature)

敬启者:

关于贵方11月29日对我方国外市场畅销的罐头食品询价函,现电报报价如下:

商品编号 品名 青岛离岸价格

AP-95-02罐头苹果 每打13.50 美元

……

包装:标准出口箱,每箱10打。

付款方式:凭保兑的、不可撤销的、即期汇票款得的信用证。

交货日期:收到信用证后两个月。

相信贵方会满意我们的报价,盼尽早收到贵方订单。

您忠实的

(签名)

从语言和文本功能看,这封商务信函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商品名称、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日期等信息,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把原文的信息准确完整地传达给读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遵循读者语言文化的主导规范,以简洁通顺又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语言进行翻译。译文准确清晰地传达了原文信息,并且按照译文读者的语言习惯进行了处理,传达了原文正式、礼貌的语气。如:译文并没有将原文中的“Dear Sirs”翻译成“亲爱的先生”,而是按照汉语书信的语言习惯翻译为“敬启者”,原文中的“we have pleasure in cabling you an offer as follows”也被译者简洁地翻译为“现电报报价如下”;原文中的“you”和“your”没有直译为“你们”、“你们的”,而是按照汉语商务信函的表达礼貌的习惯套语翻译为“贵方”。这样,译文既做到了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又符合读者的用语习惯,充分实现了文本的预定功能。

(二)表情型文本

表情型文本包括文学作品、权威性言论、官方文告、私人信件、自传等。表达功能的核心是信息发送者的思想和意愿,作者或信息发送者的地位显著,往往运用有特殊语言风格和特点的词语及句型。在商务英语中,很少有文本是纯粹表情型文本,相对来说,契约文本在兼具信息功能的同时,更偏重于表情功能,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语言具有确凿性和风格的独特性,包括商务法律文本、合同、协议书、技术保证书、信用证等。这类文本具有法律意义,所承载的信息就是语言文字的表面传达的信息,不存在任何深层语义结构。在翻译这类的文本时,译者应充分尊重原文作者的权威性,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忠实于原文的字面意思,不作任何引申,同时要保证译文和原文语言风格的一致性。例如:

Should such negotiations fail,such dispute may be referred to the People’s Court with jurisdiction on such dispute for settlement in the absence of any arbitration clause in the disputed contract or in default of agreement reached after such dispute occurs.

如果协商未果,合同中又无仲裁条款约定或争议发生后未就仲裁达成协议的,可将争议提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解决[7]。

在翻译上例这一典型的法律文本时,译者应充分尊重原文的权威性,在将原文的意思准确严密地再现的同时,还应该使译文继续保持和原文一致的法律文本所特有的语言特点和行文风格。如:为了避免译文与原文语言风格相悖而过于口语化,译者没有将“Should such negotiations fail”和“in default of agreement reached”分别翻译成“如果这些谈判没有结果”和“没有一致同意”,而是采用了符合原文法律文本语言使用特点的翻译方式,处理为“如果协商未果”和“未就仲裁达成协议”。

另外,在翻译表情型商务文本时,译者还应用词准确、严密、规范,避免歧义、含糊,对于原文中出现的一些文体特有的固定格式、套语或术语,译者应该严格按照其使用惯例进行规范化翻译。如:“投资保护协定”应为“agreement on protection of investment”,而非“agreement of investment protection”;“转让技术”应为“technology transfer”,而非“assignment technology”等。

(三)感染型/呼语型文本

感染型/呼语型文本的主要功能是感染读者或接受者,让其按照原作者的意图感知或采取某种行动,语言通常采取对话式的,焦点是呼语或感染。商务文本中的广告文本和营销文本都属于感染型文本的范畴,如商业广告、公司宣传资料、产品介绍、促销宣传稿等。这种商务文本的目的是通过文本增强公众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和理解,继而把这种说服力转化为实际的购买或消费行为。“感染型文本从内容和形式都从属于文本所要达到的言外效果。如果译文仍需为感染性,译者应以读者的同等反应这一总体目标为指导原则”[8]。因此,在翻译这类文本时,译者应根据译文预期要达到的感染目的或功能,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尊重译文读者的需求,使用符合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来传递信息,使译文与原文有大致相同的宣传效果和移情感召力。由于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语言与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如果翻译要实现功能相似,译者就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灵活的翻译手段,达到良好的感染功能。下文是iPad Mini平板电脑英文广告文案大陆、香港、台湾三个翻译版本的节选:

There’s less of it,but no less to it.

大陆版翻译:减小,却不减少。

香港版翻译:小了,但没少了。

台湾版翻译:简,而未减。

这三种不同的翻译版本,对比之下,台湾的翻译版本更加符合汉语阅读者的语言和文化审美习惯,语言简洁文雅,译文的感染功能实现得更加有效。大陆版的“减小,却不减少”和香港版的“小了,但没少了”,虽然把原文的意思完整清晰地传达出来,用词上也注意了押韵手法的运用,但不够简练,又缺少韵味,给读者一种平淡无奇的感觉。对比之下,台湾版“简,而未减”的翻译方式,采用简雅的语言,将原文精简为仅剩四字,巧妙运用汉语中的同音异形字,使译文颇具古韵之风,对提升读者对产品品质的认可度起到了促进作用,使译文达到了很好的感染效果。

翻译感染型文本时,为实现“读者的同等反应”这一总体目标,使译文与原文有大致相同的宣传和移情感召力,译者有时甚至需要改变原作的内容,以弥补原、译文读者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例如:在翻译中国名酒商标“杜康”时,将其创译为希腊酒神的名字“Bacchus”作为英语商标,这种通过灵活翻译方式得到的译文,会使译文读者产生更多有关的文化联想,更容易引起他们的认可和共鸣。

四、结语

商务英语是一个总括而复杂的概念,呈现范围广、文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讨论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标准,指导翻译实践。文本类型理论为商务英语文本的翻译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新的翻译视点,译者通过先确定原文的功能类别,将文本分为信息型、表情型和感染型,充分认识不同类型商务文本的特性,再根据每种文本的功能类型、文体特征和语言风格等因素,确定不同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采取合适有效的翻译方法,更好地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该理论简单易行,操作性强,因而能够很好地指导商务英语翻译,有效地促进国际商务活动和贸易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翁凤翔.当代国际商务英语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86.

[2]Reiss,K.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Categories an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Translated by Errol,F.R.)[M].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1971/2000.

[3]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Nord,C.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Methodology,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M].Amsterdam-Atlanta:Rodopi,1988/1991:14.

[5]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 Hall,1988.

[6]严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57.

[7]车丽娟,贾秀海.商务英语翻译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165.

[8]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75,169.

商务翻译论文范文4

互文性的概念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是指一个文本与它引用、吸收、扩展或改写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互文性理论偏重于研究文学形式,它所着重强调的是某一文本与其它文本存在相互的论证关系,根据与其它文本的论证关系达到对这一文本更加深刻的理解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指文本之间存在互文性,也就是说一个文本的构成是建立在对其它问题的吸收和转化的基础之上的。互文性理论偏重与文本间的比较,对文学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加以认识和理解。对于文本之间的管理以互文性来进行表达,可以呈现出文化和语言多元化的发展,相互交错,从而更加深入的学习文化的内涵,提高文章理解力。

2.语类互文性与商务英语翻译之间的关系

语类是语篇的核心特征,是通过发挥语言的功能达到一种有目的性的活动类型。语篇具有相似性和互文性,包括了语义上的相似和形式特征的相似。以普通英语和商务英语为例,二者之间交际目的不同,但是语类的类型可以是一致的。普通英语主要是生活用语的应用,存在着大量口语化的英语词语,它可以不那么专业,也可以存在一些歧义,这并不会对普通英语的日常应用造成重大的问题,只要能够对人们日常的生活加以满足就可以了,因此显得更加轻松随意一些。而商务英语不同,它的应用主要是在职场当中,其所涉及的内容多为一些商务活动中所应用的法律规定、条例规则、新闻、商业活动等,其特殊的应用需求使得商务英语从语言文体和语言目的等方面到处要求其具有严格的严谨性和专业性。语类的不同,与之相应的体验样式也不相同,文体差异对语言的风格也具有直接的影响。商务英语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这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尤为突出。商务英语的翻译以交流和沟通为主要目的,其重点在于能够应用本土的语言对外来语言进行表达陈述,并且要达到与人沟通的清晰、准确。这就需要商务英语的翻译者必须具有大量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以能够在进行翻译活动中,对行业内的一些词语、统称准确规范的表达出来。在商务英语这个特殊的应用环境下,互文性被限定在商务交际活动的范围之内,这也促使了商务英语中新的语类样式的形成。

3.互文性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互文性理论以文本间的相互影响为核心,在关注的范围内将大量的关联因素纳入其中,形成了一种多重对话的层面。

3.1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本对话

文本作为互文性的重要载体,是表现互文性理论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文本之间的相互对话主要采用引用、模拟、用典等方式。互文性理论认为文本之间是存在相互论证的关系的,每个文本的建立都是在对其它文本的转化和吸收的基础之上的,文本之间相互关联,具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连续,没有任何一个文本是孤立的存在的,因为文化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文本都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都与其它文本具有或多或少的相关性,也就是互文性。高校的英语教学,主要的教学文本包括英语教材、教学参考书、多媒体课件、英文视频以及英文讨论、英文社区等多种形式,形成一个庞大的英语教学整体。各个教学本文之间存在着必要的关联,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互间发生作用和影响。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与不同的教学文本产生对话,每个学生个体都有自己的一种认知模式和学习方法,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学习同一个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和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有直接的关系。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形成一种双向的互动,从而才有文本意义的产生。

3.2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主体对话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主体对话主要表现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学生和电脑信息之间的对话。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最普遍存在的是师生间的对话,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指导作用,对教学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对学生自主的学习加以指导,把握方向,师生之间可随时对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学生之间可成立学习小组,就英语学习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可以通过团队间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可自行创设商务活动的情景,练习商务英语的运用。在信息和网络时代,学生和电脑等信息设备之间的对话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可以对校园网络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进行在线练习、人机对话,提升英语能力。另外还可通过校园网络获取教学课件等。

3.3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对话

在每个教学文本中都包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互文性理论重点强调的文本内容和文本形式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在对文本进行理解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文本存在的文化背景。互文性理论要求不仅要了解文本所表达的信息,更要求译者在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更注重文本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译者对外文文化背景的积累。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的翻译中,要注意用相关的文化认知去分析和解释新的文本,将先前文本知识和当前文本的互文性加以利用。

4.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性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包含着语言和文本意义之间的转换在原文和译文中还进行着互相补充,使译文能够更深刻准确的表达出原文所要表达的意义。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将互文性理论加以应用,要使其充分的发挥作用,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翻译具有很强的专门性特点,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主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开放性着手。开放式教学观念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注重商务英语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同时还要保证教学目标的良好实现。开放教学内容就是要摆脱教材的束缚,教师可以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基本原则,根据商务文本的不同类型、不同的体裁以及不同的语域特征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重组、编排。同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英文原版材料,选择出有代表性和可利用性的商务文本添加到教学内容中,以充实教学内容,更好的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采用开放性的教学形式是实现开放式教学、将互文性理论充分加以应用的重要途径。商务英语翻译的专业性很强,仅依靠教师的课堂传授是不够的,需要依靠学生在商务情境中,利用文本知识通过实践完成意义的建构,从而达到知识经验和要学习的知识的相互作用。学生除了要掌握商务英语翻译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商务职业能力,培养商务英语翻译的职业素质。

4.2实现译者身份的动态转换

从互文性的视角来看,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专业领域和跨文化的认知活动。学生既是本文的读者,也是文本意义的阐释者,同时又是文本进行另一种语言的改写作者。要使学生能够实现译者身份的动态转换,是翻译教学中一个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商务知识的拓展,促进学生对不同商务体裁的语篇进行深入的理解。教师可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相关的阅读资料主动去查找,并结合具体的商务情境和翻译材料指导学生进行互文性的阅读。学生需要对原文表达的意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实现互文本与原文的相互参照和相互影响从而深入的解读原文。然后将前后的翻译文本进行对照,可充分的理解互文阅读对英语翻译的作用,从而实现译者身份的动态转换。

4.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商务翻译论文范文5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间的经济交流日益加强,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在日新月异、错综复杂的商务环境中,一些商务期刊论文中的经济观点、商务投资方法能够帮助商务人士看清大局,从而更好地从事商务活动。商业期刊论文是调查、分析和解释社会商业、经济和金融活动及变化问题的论文,其语言特点与日常交际英语不同,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风格。

纽马克在所著的《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提出了交际翻译理论观(纽马克,2001)。交际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以译文的整体效果为主,与此同时也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和提高译文的可理解性,不必太过拘泥原文的结构和形式而使译文模糊而晦涩难懂(康健,2006)。该理论为商务期刊论文摘要的英译提供了新的翻译思路与方法。

2.研究理论基础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著作《翻译教程》中根据其语言功能将文本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这三大类,他还提出语言的主要功能表现为表达型、描述或信息型呼唤指示型侧重于表达功能的文本,主要是表达情感,不考虑读者的反应(纽马克,1988)。在翻译时应该结合语境,注意作者的语气及语言风格。侧重于信息表达类的文本,主要强调其“真实性”,它基本上涉及全部知识领域,其模式十分标准化。主要的翻译策略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商务文本的本质是由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共同组成的商务交际行为,是在商务交际活动中为达到特定的商务目的而构建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商务交际功能。商务期刊论文文本内容广泛,涉及各行业各业,不同领域。其语言跨度较大,包含多种文体、多种行业知识。英文论文摘要是一种独特的文本。其具有自明性、独立性和完整性,能够吸引读者,概括原论文的重要内容。商务期刊论文摘要具有“信息”和“呼唤”功能。翻译文本决定了翻译方法。

3.商务期刊论文摘要中译英实例分析

3.1交际翻译策略

交际翻译策略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通常采用交际翻译的文体类型包括新闻报导、教科书、公共告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学作品。

例1,营销战略是企业全部营销工作的基石。市场营销要制定企业的市场定位战略,发掘市场潜在需求,确立消费者品牌归属感,明确市场细分目标。(米歇尔,2001)。

译文: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enterprise whole marketing work. The marketing needs to formulate the strategy for marketing position, explore the potential need, and establish the consumers brand sense of belonging, and make sure the marketing subdivision(米歇尔,2001).

交际翻译策略建议在不影响原文意义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增减。这篇商务期刊论文摘要旨在突出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性及怎样做好市场营销,所以侧重这一中心进行翻译及适当地增减词。例如,第一句“营销战略是企业全部营销工作的基石”可直接翻译为“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marketing work”,没有翻译“企业”读者同样可以体会到营销策略的重要性。“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enterprise whole marketing work.”是很明顯的中式英语,enterprise出现在中间有语法错误。第二句是强调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市场营销,关键是翻译后面几个要点,所以前面两句建议译为:“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marketing work.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market position, explore potential market demand, establish a sense of brand ownership for the customers and specify the market target.”

3.2语义翻译策略

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商务期刊论文摘要设计到许多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专有名词,所以在语义翻译的指导下可以让其英文翻译更加忠实原文。

中文摘要:从本质上讲,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调整两大基本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于林业的生态建设不仅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林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主要作用。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应从发展目标、战略定位、范畴、经营方式、林权制度、生态价值实现方式等六个方面论述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林业发展模式(王奇,2008:12)。

译文:A harmonious society should coordinate the two relationships: the one between man and man, and the other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ut the present mod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only focuses on the latter. This article indicated that the mode must be adjust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The former part o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in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latter part shows how the forestry mode should be developed in six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the goal, strategy, role extension, management model, forest tenure reform, ecological value, ect.(王奇,2008:12).

该英文摘要总体上不错,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中文摘要的意思。但是根据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原则,此英文摘要翻译还可以完善。例如,英文摘要中“but the present mod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only focuses on the latter”在中文摘要中没有出现这方面的意思。第二句中“This article indicated that the mode must be adjusted...”在中文中也没有出现相应的文本。此处就违反语义翻译“忠实原文”的规则。根据语义翻译的原则,我们可以对于某些词语添加注释,充分理解中文摘要想要表达的意思。该英文论文摘要建议译为:“A harmonious society lies i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man, and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cology-based forestry development facilitates the coordination of them, therefore, playing a vital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Achieving the harmonious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entails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model from six aspects such as development goal, strategic orientation, extent operation model, forest tenure reform, and ecological value, ect. ”

3.3交際翻译与语义翻译相结合

在很多情况下,对商务期刊论文摘要进行翻译时,既要将其内涵和基本含义表达出来,又要达到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效果。因此,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相结合就能达到这两个目的,只采用语义翻译原则会忽略到读者的感受。只是单方面利用交际翻译,又会将原文的含义损失掉。例如某一商务期刊在谈论商务广告时,有一则酒店广告“夜晚时分,这里的世界依然五彩缤纷”,这里不仅需要表达语义还需要表达出其美感,将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相结合则可以翻译为“The colorful world doesn’t stop when it’s nightmare”,如果只是单纯地考虑语义译为“When it's night, the world is beautiful”,就难以达到前者所表达的效果。

商务翻译论文范文6

    关键词: 体裁分析 纲要式结构 实现形式 商务信函翻译 中国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摘要:商务通信在我们经济生活中非常普遍,随着经济活动国际化,信函翻译产生并成为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将从语篇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一一体裁分析这一新的角度对商务信函翻译进行研究。

    本文旨在引进系统功能学派的体裁分析理论解释翻译问题。商务信函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形式和要求,且是针对特定的目的写作,旨在实现某种功能,这是本文利用体裁分析理论的对商务信函翻译进行研究的一个起点。因为体裁分析关注的正是语篇的形式、内容与所行使的功能之间的关系。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观点,语言的使用都是有语境的,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在体裁分析中,分别与语篇体裁的纲要式结构和实现形式相对应。

    文章主要探讨商务信函翻译中的两个方面:首先是信函纲要式结构的转换,作者提出要熟悉该信函体裁在目标语中的体裁结构,翻译不是简单的以忠实为标准,应注重如何灵活的调整其纲要式结构使其符合目标语文化的习惯,;第二是考察在同样的情景语境中在目标语环境中实现原文的功能和交际目的。这就要分析文章的实现形式,主要是分析译文是否实现了概念意义,交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上的对等,且进一步分析了译者如何实现这些方面意义和功能对等的。

    本文并不是以语篇分析为基础的翻译理论,它提供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怎样着手从结构和内容方面分析原文和构建译文的途径,探讨体裁分析理论在哪些方面可以指导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