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合同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合同诉范文1
每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被外界视为未来一年中国宏观政策的“风向标”。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首要任务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2013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我认为有以下五大看点。
第一,复苏势头增强。
新一届领导层面临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改革步伐加快的有利条件,最新的高频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GDP7.4%的同比增速为本轮经济周期的底部,中国的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将逐步复苏。宽松措施已开始见效并提振内需,去库存化周期结束,生产增速开始反弹。
鉴于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和房地产市场企稳这两方面的因素,我认为目前的经济回暖势头将在2013年全年得以延续。一方面,前期政策宽松已开始见效,提振了基础设施投资,预计政策效果将在2013年得以延续。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价格和成交量下降的温和调整之后,自2012年8月后开始企稳,随着房地产市场回暖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需求可能得到提升。
但外部挑战依然存在,我们预计内需的驱动力仍将在未来几个季度中支撑中国的经济增长。美国财政悬崖的风险仍然是市场关注焦点,欧洲的经济增长仍然疲软,其结构性问题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得到解决,2013年经济增速可能最好的情况是零增长。所有这些意味着中国出口商将不得不面临一个更长的外部需求疲软周期。
第二,通胀可控。
我们预计经济增速将在2013年继续恢复到同比8.6%左右的水平,随后几年仍将维持在8%以上。预计明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维持在同比3%左右。与2009年的“V形”复苏不同——当时GDP增速在18个月内从6.5%骤升至12%以上,我们认为此次经济反弹将更为温和。通胀也将保持可控。
第三,适度宽松政策仍有空间。
温和的通胀前景意味着无需紧缩货币和财政政策,并且,这为维持适度宽松政策以支撑内需的复苏提供了空间。
对于财政政策,中国政府可能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我们预计2013年的财政支出将同比增长16%以上以支持基建投资加快。2013年的财政赤字可能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左右(2012年的预算赤字为8000亿人民币)。预计财政政策将在经济结构调整及收入再分配方面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四,新一届领导层的强烈改革意愿。
改革的加快对稳定经济发展以及生产率的快速提高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过去三十年中国实现快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可以肯定的是,新一届领导层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深化改革的紧迫性,而金融、财税体制、民营经济、收入分配机制等领域的改革步伐也亟待加快。
经济合同诉范文2
河南县拥有亚洲一流的天然草场,目前全国有机牧业基地认证面积达到4000多万亩,而河南县的有机草原面积就达932万亩,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青海省河南县依照“公司+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于2007年取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基地、生产、贸易三个证书,成为全国基地面积最大、参与有机养殖牧户最多、存栏牲畜最多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2010年3月,国家环保部批准河南县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然而 “有机基地”环境中生长的牦牛、欧拉羊并不等于都是“有机牦牛、欧拉羊”。由于个体生长差异,即便是在同一环境下生长的牦牛、欧拉羊,在肉质等级上也会因种系或生长历程(如育崽、患病)而形成差异。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牦牛、欧拉羊生长信息档案化追溯管理,将无法有效辨识出真正优质的牦牛、欧拉羊,更无法打造出如“西泠牛肉”、“神户牛排”等高档牛肉品牌。不仅如此,中国的“有机认证”在出口检验时并非“免检认证”,由于国内个别有机认证机构“重认证,轻监管”,出现了一些经认证的有机食品并非“真有机”的现象,导致我国的有机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市场的质疑。有不少虽然通有机认证的有机食品,在出口过程中仍遇到诸多阻碍。
目前河南县有机牦牛、欧拉羊产业将进入从“获认证”向“保品质”、“创品牌”演进的关键时期,政府及相关辅助机构应将工作重心放到保障有机牦牛、欧拉羊的品质安全上来,进而打造出高附加值的牦牛、欧拉羊肉制品品牌。建立一套完整的牦牛、欧拉羊生长信息追溯系统,是青海牦牛、欧拉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打造青海有机牦牛、欧拉羊肉制品全球性品牌的希望。
当前,河南县已与上海绿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中科院物联网先进技术,建立了一套有机畜产品养殖环节的生产信息可追溯系统。系统已应用于河南县部分有机牦牛的养殖管理,可实现牦牛养殖过程信息的智动化采集、养殖管理、出栏管理、屠宰管理以及政府的监管追溯和消费者的追溯查询。系统目前已进行了小规模范围内的示范应用,初期的应用牛只数为4000头,应用效果显著。
基于物联网的青海有机牦牛、欧拉羊物联网信息智能化管理系统,旨在完善有机牦牛、欧拉羊全产业链长效安全管理机制,实现标本兼治。推进有机规范养殖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实现有机养殖与牧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及协调发展。
1 依靠物联网追溯系统,形成一整套标准化的有机牦牛、欧拉羊养殖管理体系
通过推进有机养殖、屠宰及物流产业链的全程智能化追溯管理,加强牦牛、欧拉羊产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同时,提高养殖及屠宰企业的管理效率,以智能化数据采集减少人工数据录入工作量,降低因人为操作过多而发生的数据误差和管理混乱,实现高智能的监控数据链。经过屠宰环节分解追溯数据转接,对牛肉制品进行分块标签化管理,为实现“从牧场到餐桌”全程可追溯打好基础。
2 根据全程档案化管理数据,为每一头牦牛、欧拉羊品质等级进行评定
全面标准化养殖过程,将在牦牛、欧拉羊成长全程采集种源信息、养殖信息、防疫记录、治疗记录(病情及治疗用药等)等。依据追溯系统所记载的牦牛、欧拉羊养殖过程数据,将自动对每一头牦牛、欧拉羊品质进行打分并分出相应等级,为屠宰场按质议价收购提供了依据。
3 优质优价鼓励品质提升,为打造精品牦牛、欧拉羊肉品牌奠定基础
“优质优价”意味着不同等级设置不一样的收购价格,此举将从根本上鼓励牧民提升牦牛、欧拉羊养殖水平,注重牦牛、欧拉羊品质的饲养过程化管理,从而保障牦牛、欧拉羊肉制品的品质不断提升。
在牦牛、欧拉羊肉品质不断提高且持续稳定保障的基础上,对高品级的牦牛、欧拉羊肉制品进行品牌化运作,实现“高质高价”。高价牛肉在除拥有“有机认证”外,更有全程可追溯的记录保障,以此进入全球高档市场提供权威认证依据。
河南县有机牦牛、欧拉羊物联网追溯监管系统包括生产阶段的可追溯系统、屠宰阶段的可追溯系统、流通阶段的可追溯系统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信息查询监控管理系统,最终打造出一个“产、供、销一体化”全产业链有机畜产品可追溯监管系统。
生产阶段的追溯解决方案:该子系统主要实现牲畜在养殖阶段的信息采集、上传和统计分析。屠宰加工阶段的追溯解决方案:该子系统主要实现牲畜屠宰加工过程的信息采集、上传,并能将每块肉与其来源牲畜的生产阶段的信息实现一一对应。对其屠宰后流通在市场每一块肉进行追踪溯源,达到一品一码的追溯目的。流通阶段的追溯解决方案:实现在途货物的监控、跟踪及道口检查。政府监管部门的信息查询监控管理技术方案: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负责监管有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环节的管理,各子系统的数据都将实时上传至中心数据库,由数据中心统一保存备份。监管部门能够通过系统数据中心方便快速地查找到有机畜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到最后销售终端的所有信息,实现对有机畜产品贯穿于整个供应链的全面跟踪监控。如发生疫病事件,系统将自动对疫病来源进行查找,具有较强的可追溯性,有助于对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及时处理。
有机畜产品溯源系统实施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1 保障有机畜产品安全、增加消费者的品牌信任度和忠诚度
打造一个完善的全产业链有机畜产品溯源系统,大大提高了畜牧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满足了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也为质量安全的检测以及执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民众要求重视畜牧产品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有机畜产品溯源系统可有效控制问题畜产品的出现,并能做到出现问题迅速查找源头,快速截断危害源。畜牧产品追溯贯穿于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个关键环节,消费者可以了解其所关心的有关产品的全部信息,满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比任何广告标语、许可证等更加有效和可靠。这将大大提高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品牌信任度和忠诚度,有利于当地有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 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牧民的收入
一些农户因为对基本的饲养流程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大量的有机畜产品生病或者死亡,追溯系统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保障了牧民、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行有机追溯能够使有机畜产品获得更高的品级,从而提高有机畜产品的价格,整体上提高有机畜产品的价格,提高牧民的收入。
3 提高有机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促进有机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促使世界各国着手追溯系统的实施,并已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强制手段要求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实现对产品的追溯。这意味着畜产品追溯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复合性技术壁垒,并将对国内出口畜牧产品的销售带来不利影响。因而,顺应时代潮流实施食品追溯,对促进国内品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畜产品的可追溯性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市场准入标准,而且相应产品可以获得高价。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将不仅解决目前部分畜产品出口受限制的局面,而且将大大提高有机农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促进有机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经济合同诉范文3
[关键词] 静脉用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心房纤颤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c)-072-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内科急症,若并发心房纤颤则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降低,同时并发症(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衰加重、栓塞等)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控制心室率及转复房颤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本组总结了30例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合并快速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干部心内科住院的AMI急性期发生快速性心房纤颤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5~70岁,平均(56±15)岁。梗死部位:前壁16例, 前壁合并高侧壁5例,下壁或合并后壁、右室9例。其中11例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4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冠脉支架置入术;15例仅进行内科常规治疗。用药前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14例、 Ⅱ级11例、Ⅲ级5例。快速性心房纤颤发生距AMI发病时间为3 h~7 d。除外心功能分级Ⅳ级、房颤发生前有明确窦缓、Ⅱ度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低血钾以及Q-T间期>0.46 s的患者以及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既往病史:有高血压病史12例,有糖尿病史9例,有冠心病史者27例。
1.2 方法
临床用胺碘酮为法国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房颤发生后先给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继之静脉持续泵入,根据房颤转复与否以及心室率、血压和心功能的变化来调节泵入量(以25 mg/h开始泵入)及速度 (24 h总量不超过1 200 mg),若收缩压低于90 mmHg或心率低于60/min或出现传导阻滞则减慢泵入速度,若心率低于55/min则停药观察。用药初24 h内不同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如梗死病史超过24 h,有心力衰竭可适当静脉应用洋地黄。如果24 h房颤仍未能转复,停用胺碘酮。
1.3 观察指标
①房颤转复与否和窦性心律维持情况;②用药前、用药后30 min、1 h、12 h、24 h时记录体表心电图,心电监护心率,测量血压;③随时观察心功能变化;④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 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作χ2检验。
2 结果
2.1 房颤转复及窦性心律维持情况
30例患者用药后24 h内23例转为窦性心律,并维持窦性心律,转复率为76.7%,转复后平均心室率为(75±15)/min。其中30 min内转复2例, 30 min~ 12 h内转复14例,12~24 h转复7例。7例房颤未能转复为窦律,但心室率明显下降,其中5例心室率
2.2用药前后患者心室率、血压和心功能变化情况
用药后心室率明显下降,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表1)。用药后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13例,Ⅱ级13例,Ⅲ级4例。用药前后患者心功能无明显变化。
2.3 不良反应
用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Q-T间期延长现象。2例出现窦缓,最慢心率为45/min,停药后心率逐渐上升至60/min以上。1例出现窦性停搏3.5 s,经停药后未再出现。1例出现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无严重持续的低血压和心力衰竭加重。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快速性心房纤颤与窦房结或心房缺血,心肌梗死面积大导致心力衰竭,交感神经兴奋,心包积液等因素有关[1]。国外统计其发生率为10%~16%[2],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增加急性期死亡率。故临床上及时恢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在70/min左右,对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急性期死亡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由于药物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的限制,可供选择的药物不多。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但同时具有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其主要抑制钾外流,延长动作电位时象,还具有抑制钙内流和非竞争性抑制β受体的作用。有资料显示胺碘酮转复心房纤颤及维持窦律的作用优于索他洛尔和普罗帕酮,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律失常相关的病死率。本组用药后24 h内转复率为76.7%,疗效和国外文献报道相近。本组未出现严重的低血压、传导障碍和心衰加重,甚至心功能Ⅲ级也可应用,但是仍有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兴奋和传导障碍,可能对患者病情产生不利的影响,故要充分认识胺碘酮的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在用药过程中要严格观察,预防意外出现。
总之,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心肌梗死急性期合并快速性心房纤颤24 h转复率高,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急救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修,陈维洲,曾云贵.心血管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45-461.
[2]Behar S,Zahavi Z,Goldbourt U,et al.Long-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complica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print studygroup[J].Eur Heart J,1992,13:45-50.
经济合同诉范文4
【关键词】 纤镜肺段灌洗;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随着近年来脑血管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在发病人群中以老年人居多,而老年人基础病多且复杂,当发生重症肺炎时极易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1]。本院ICU自2010年以来在单纯静脉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联合纤支镜吸痰并肺段抗生素灌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美国胸科学会(ATS)重症肺炎标准):(1)呼吸频率>30次/min;(2)PaO2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常规祛痰平喘,纠正电解质紊乱,支持及对症等综合治疗。A组在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同时配合纤支镜吸痰并肺段抗生素灌洗,B组单纯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过程中、治疗后(第15天)的体温、血压、PO2、血常规、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体温用血细胞比较 确诊后经纤支镜吸痰当天为第1天,3天后A组与B组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血气分析的比较 在入院前及治疗后1周血气分析结果比较,两组入院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周PaO2、PaCO2、SaO2比较见表2。
2.3 血压、机械通气时间对比观察 A组停用升压药及机械通气时间均较B组明显缩短,死亡率15 d后(A组2例,B组4例)也明显降低。见表3。
3 讨论
目前在我国老年人是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由于老年人多存在多种慢性基础病,免疫力低,一旦出现脑血管疾病或因其后遗症长期卧床,可由于咳嗽、吞咽等各种反射的异常及喉头功能障碍等多种原因发生极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在误吸物中含有大量各类细菌,细菌作为致伤因子,激活炎症效应细胞而促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中性粒细胞和血管内的细胞激活,损伤,出现急性肺损伤及ARDS[3],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
对炎症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抗生素治疗,但临床依经验及药敏试验单纯通过静脉抗生素治疗重症吸入性肺炎效果不佳。近年来利用纤支镜可直视下吸痰,吸引彻底,大大减少了支气管堵塞及酸碱等化学成分对支气管黏膜的损伤,降低了炎症反应,保持气道通畅[4]。并且可以留取深部痰液进行培养及药敏,污染率低,可信度高,对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有明显优势。经纤支镜行肺段抗生素灌洗更可提高局部病灶内药物浓度,直接起到抗炎杀菌,改善引流,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的目的。大大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全身抗生素的用量。
但该手段为侵入性操作,仍存在一定风险,据观察在本院应用该项技术治疗的几乎所有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SaO2下降和心率变化,程度与操作时间多呈正比,及时退出纤支镜,给予纯氧机械通气后可改善,无呼吸心跳骤停,喉痉挛等严重并发病发生。术后喉头水肿,喉鸣经激素雾化吸入可缓解。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要做到操作动作迅速,吸引时间不超过10 s/次,少量灌洗,灌洗液约10 ml/次,总量≤300 ml。术中常规心电监护并监测SaO2≤80%则应退出纤支镜,给予纯氧机械通气,待SaO2≥90%后重新操作[5]。综上所述,经纤支镜吸痰并肺段灌洗术联合静脉抗生素治疗重症吸入性肺炎,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强,只要严格操作,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袁亚军.老年吸入肺炎诊治体会(附40例临床分析)[J]. 中国综合临床,2000,17(6):478.
[2] 施毅,陈正堂﹒现代呼吸病 治疗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
[3] Hunt B J,Jund K M. Endothelial cell activation:a central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 [J].BMJ,1998,316(7141):1328-1329.
[4] 邓锦涛,刘泽,郭振辉﹒早期纤支镜吸痰对改善老年人吸入性肺病临床症状的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4):621-623.
经济合同诉范文5
关键词:外语专业;传统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9-093-02
一、引言
随着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新的世纪重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和世界的对话和交流必将愈来愈频繁。如何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让几千年历史积淀的灿烂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每一个角落推广传播,这应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国青年的主体,大学生尤其是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必将担当起向世界传播我们悠久文化的重任。然而经济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一方面因为学校的人文氛围没有综合类院校浓厚,所受的传统文化素养熏陶有限,另一方面又因为在校期间学习方向多是经贸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毕业后很多同学也直接进入有涉外联系的经济领域工作,对外交流的机率反而更多。那么经济类院校的外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水平和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到底怎样呢?他们能否担当起对外传播我们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对从教的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学生汉语文化素养及相应的英语表达能力进行了调查,希望能窥豹一斑,了解该校乃至所有经济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相关能力的真实水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措施。
二、现状
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湖北经济学院外语专业学生,采取以班为单位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的重点有三个:第一、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第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掌握情况如何;第三、学生用英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如何。问卷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选择题形式。列出几种观点由学生选择自己最赞同的一种。该题不存在标准答案,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内容涉及对传统道德、儒家学说、传统节日以及国画民乐等传统艺术的态度。第二部分采用填空题形式,有标准答案。主要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内容涉及历史、儒学、绘画、戏曲、饮食、民族审美心理等传统文化内容。第三部分采用翻译短语的形式,也有标准答案。主要考察学生用英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能力,内容涉及传统节日、饮食、民俗、象征性文化概念等。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习者说明填写问卷的具体要求,问卷在课堂上由学习者填写并当场收回。为使调查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课题组从本科和专科各抽取一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本科随机抽取的班级是经贸英语Q0543班,是本科三年级学生。专科抽取的是商务英语Q0731班,是专科一年级学生。这样可以比较全面了解外语系本专科学生中国文化素养方面的能力。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一部分测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表一:本科抽样班第一部分测试结果(该班35人,回收有效答卷33份)
该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受测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还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的。比如对忠孝仁义等传统道德,有93%的人表示从小耳濡目染。而对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古代读书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理想,33%的人表示一直也是他们的理想,57%的人表示会考虑这一理想。对于国画民乐等传统艺术,72%的人表示很欣赏,24%的人表示大致掌握一些。对于自己最喜爱的节日,69%的人选择了我们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从这里我们可以很欣喜地看到经院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热爱和传承。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文化上的危机存在。比如66%的学生对经史子集不太了解。还有对最喜爱的节日的选择,有21%的学生选择了圣诞节,一个舶来的节日和自己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来比较,这一比例还是相当大的,这深刻的反映了外来文化对以大学生为代表的中国年轻人的影响,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表二:专科抽样班第一部分测试结果(该班37人,回收有效答卷29份)
该部分调查结果显示本科班和专科班学生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差别不大。
第二部分测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表三:本科抽样班第二部分测试结果
该部分设计了8道问题,内容涉及历史、儒学、绘画、戏曲、饮食、民族审美心理等传统文化内容。满分8分,及格分应为4.8分。统计结果显示被测学生最高分8分,最低分0分,平均得分5.03分,及格率为63.6%。最高分为满分,平均分也在及格分之上,及格率也在60%以上,这表明经院外语系的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还是较为丰富的。但是该题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最基本传统文化知识,所以最低分为零分的现象以及接近27%的不及格率都应该引起重视。这说明这一部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是极为欠缺的。
表四:专科抽样班第二部分测试结果
比较表四与表三,发现在这一部分专科班和本科班学生差距很大,平均分比本科班少了1.97分,将近两分的差距在总分只有8分的时候是巨大的。而21%及格率相对本科63.6%的及格率也存在巨大的落差。这说明专科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虽然比较积极,然而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却很有限。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第三部分测试学生用英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
表五:本科抽样班第三部分测试结果
该部分共设计了四组词语翻译,每组包括三个文化概念,第一组涉及节日名称,第二组涉及中国文化的象征性概念,第三组涉及民俗,第四组涉及饮食名称,共12小题,满分12分,及格分应为7.2分。本题最高得分9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得分5.27分,相当于百分制的44分,及格率为24%。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并不能用英语合适地表达出来。比如,学生们对面包牛奶火鸡等西式餐点的英语表达耳熟能详,而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却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传统中式早餐稀饭馒头豆浆油条,这不能不是一种悲哀。这就意味着,在文化的交流中,他们只可能成为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的被动接受者,不管主观上愿不愿意,客观上没有能力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推广者,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弘扬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表六:专科抽样班第三部分测试结果
表六显示专科班学生基本不具备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
(二)调查结果总体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学生,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十分热爱的。他们对传统道德的认同,对民族节日的喜爱,对传统艺术的欣赏,都使我们感到欣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种积极的态度之下,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掌握就不是很乐观了,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尤其是专科班的新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陌生使人忧心。而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内容的能力,则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都十分欠缺了。大学生是中国青年的优秀代表,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尚且如此有限,就不用说广大的非大学生青年了。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是我们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我们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在新的时代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能不能继承下去,能不能发扬光大,乃至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素养及其英文表达能力。可以说,湖北经济学院作为位于中国腹地的一般经济学院还是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加强该校乃至所有经济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及其英文表达能力是十分紧迫,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加强经济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素养的具体措施
那么,如何加强经济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素养及其英文表达能力呢?我们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开设中国文化内容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采用全英文讲授,或者以英文讲授为主,汉语讲授为辅。这是短期内加强中国文化素养及其英文表达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这样可以全面系统集中地学习中国文化内容及其英文表达,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强化学生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有条件的话,还可邀请外籍老师和外籍留学生参加讨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好奇定会使讨论更生动难忘。
作为本课题的结题方式之一,课题组已经在本校开设了《中国文化概况及其英文表达》公选课,以加强学生中国文化素养及用英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英语教材中应适当加入中国文化内容,或中国文化与其它文化对比的内容。这一点是目前英语专业使用的教材普遍缺少的。以往的英语教材过于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忽视了中国文化的英语阐述。这一缺陷亟待纠正。比如在教材中选入中外文化对比的文章以及外国人士介绍和评价我国文化的文章,或者外国人撰写的有关我国历史、文化、民俗、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文章,以帮助学习者多角度地感知母语文化。
第三,英语教师也应该热爱本民族文化,提高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这样在英语课堂上不再是单一介绍目的语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知识,而应该注重两种文化的对比讲解,注意补充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等。教师可以就教材内容联系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习俗等情况,通过作演讲、放录像、提供阅读材料、组织讨论等形式向学习者进行中国文化信息输入。还可以任务(task)形式不定期地布置一些中国文化、两种或几种文化对比的作业,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为将来的跨文化交际做充分准备。
第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一方面要主动阅读一些中国文化经典著作,比如经史子集和一些古典诗词古典文学名著等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加深自己的中国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应经常浏览一些国内的英文杂志和报纸,如China-daily、21st Century、Beijing Weekend、Shanghai Star,留心其中中国文化内容的英文表达。还可经常收看CCTV-9的文化节目,从视听的角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享受,学习其中的英语表达。在和外籍友人交流时, 积极主动地向他们介绍我国的丰富文化,这些交流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积累跨文化的经验,更能积极正面的宣传我们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帮助我们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2]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极其启示[J].基础教育
外语教学研究,2003.
[3]王振亚.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邓文英,敖凡.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J].兵团教
经济合同诉范文6
该分析研究,还着眼于经济和供应因素,剖析了这两个因素对未来年出行需求水平的驱动作用,并认为所有这些因子,既意味着了解伦敦人口增长的地理、人口统计方面的要素对预测未来出行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也意味着需要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以及未来出现进一步根本性变化的角度来预测出行趋势。
一、人口相关的统计变化趋势
伦敦人口统计的主要指标包括2011年普查的最新数据以及与1971年来历史普查数据的比较,这些数据的时间跨度是40年。以下从人口总量和密度、人口构成,及交通运输经济相关的一些指标如小汽车和驾照的拥有、工作出行来说明伦敦基于40年人口趋势的相关变化①。
(一)居民总量和人口密度总体增加
5次大伦敦居民人口普查显示,1971以来,伦敦人口呈现先下降再增加的特征,40年来,大伦敦人口总体保持增长,且内伦敦变化特征尤为明显。虽然1971~1981年内伦敦人口减少9.9%,但1981~2011年内伦敦人口快速增长:新增居民73万人、增幅达29.4%。与1971年相比,2011年内伦敦的人口密度(居民人数/每公顷土地)增加了11.9%。而且伦敦人口构成也发生变化,从而也影响到总体出行规模。
(二)年龄结构年轻化
1971年以来,伦敦居民的年龄分布呈现较大变化。2011年与1971年相比,伦敦青年职工的人口大量增加。从男性居民年龄分布变化看,1971~1981年老龄(60+)职工人口明显减少;1991~2001年中青年职工人口显著增加;2001~2011年总人口增加使大多数年龄组的男性人口呈现增加,而青年职工人口增加特别显著。女性人口变化呈现与男性相似的趋势,1971~1981年,老龄的职工人口显著减少,近年青年职工人口快速增加。从交养老金年龄的人数变化看,也反映了伦敦人口并未呈现“老龄化”,伦敦65岁以上的居民人数过去40年一直处于下降态势,从1971年的98万人降至2011年的90万人——减幅为7.6%,男、女两性分别占总人口的13.1%、11.1%。
(三)移民比重持续增加
近几十年伦敦居民人口构成中非英国出生的人口比例显著上升,2011年38%居民为非英国出生,而2001和1981年的比例分别是27%和18%。从绝对数看,英国出生的人数保持相对稳定,与1981年相比,降低了4.3个百分点。非英国出生的人口中,非欧洲出生的居民人数在1981~2001年显著增加,其中64.5%出生在南亚次大陆,77.3%出生在世界其他地方。而欧洲出生的居民人数增长缓慢,1981~2001年增加33.5%,但最近十年,欧洲(除了英国)出生的居民人数增加了126.9%,达到116万人。
(四)小汽车拥有量已过峰值,并已持续下降10年
大伦敦小汽车家庭保有率自1971年以来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2001年达到0.84辆/户峰值后,已经连续10年呈现下降态势,而与之相对应的无车家庭数则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2011年大伦敦无车家庭比例达40%。图7的左边显示1971~2011年伦敦家庭小汽车拥有的情况,变化中的家庭结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1971~2001年,伦敦家庭平均人数从2.72人下降到2.35人,但最近10年有回升,2011年达到2.47人,然而仍未达到1971年的水平。随着家庭平均人数的变小,以及无车家庭比例的上升,小汽车拥有量呈现逐步减少的态势。
(五)持驾照的居民占比已过峰值,且驾照持有人日趋老龄化
伦敦居民(年龄达到17岁)拥有驾照的人数比例从1971年的40%上升到2001年的66%(峰值)后,2011/12年②降至63%,总之持有驾照的男性人数多于女性。在男性群体中,持有驾照的1971年为62%,1991~2001年平均每年为75%,2011/12年则为72%;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持有驾照的女性人数显著增加,在女性群体中,持有驾照的占比从1971年的20%增至1991年的50%,之后平稳增加,占比稳定在50%~60%之间。
2011/12年最可能持有驾照的居民年龄介于45~49岁,而1971~1991年最可能持有驾照的年龄段是25~44岁;2001年,这两个年龄组的差别不大,45~49岁年龄组(76%)较25~44岁年龄组(75%)呈现微弱优势。17~24岁年龄组持有驾照的人数急剧下降,1991年为54%、2011/12年降为33%。每个调查中,60岁及以上居民持有驾照的比例均呈现增加,1971年为19%,1991年为37%,2011/12年为59%。
(六)工作出行中公交出行比重不断提高
人口普查的工作出行数据给出了伦敦居民40年出行模式变化的一个好描述。内、外伦敦和大伦敦的居民从家到单位(“通勤”)出行之小汽车和公交方式结构显示:小汽车“通勤”出行在1991年前呈现上升,之后下降并逐步回到1971年水平;公交“通勤”出行呈现与小汽车截然相反的趋势。
二、主要方式趋势
伦敦出行调查关于伦敦居民40年时间跨度内重要出行趋势的分析涉及:主要方式和性别的出行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出行时间的变化、出行的时段分布和年龄组别的特征及出行目的、与中央伦敦距离的关系。
(一)出行率的方式和性别差异
1.公共交通和小汽车的出行率呈现相反的趋势
1971~1991年公交的出行率随人口减少而降低,导致公交出行总量较大下降;反之,小汽车的出行率随人口减少而增加,导致小汽车出行总量在人口下降的情况下呈现上升。2001~2011/12年,这些趋势翻转了过来,公交的出行率因人口增长了而显著上升,小汽车的出行率则下降。
2.女性机动化出行伴随小汽车使用增加,而男性机动化出行呈现小汽车使用减少
1971年女性的出行量是男性的三分之二,而到2011年女性的出行量超过了男性的。每个出行调查的数据显示:女性出行大量增加,对应的是男性出行量下降(虽然这之间不一定直接关联);这些出行量的转移主要发生在1991年前,特别是1971~1981年间女性出行量显著增加。1971年女性的机动化出行率为略大于1.2次/人,女性驾驶小汽车的比例为22%;到2011/12年,女性的机动化出行率略低于1.7次/人,女性驾驶小汽车的比例为36%。
(二)平均出行距离
1.各方式平均出行距离均呈现变短趋势
1981年迄今,人均出行距离总体呈现缩短,这与总体上更稳定的平均出行率的趋势是相反的。数据显示,1981年以来所有方式的平均出行距离已逐渐呈现变短的趋势。整个大伦敦所有方式的平均出行距离减少,尤其是公共汽车,与1981年相比,2011/12年的缩短38%。至少一个出行端在大伦敦的出行的总体情况与之类似。公共汽车平均出行距离的缩短被认为反映了车票相关的变化,例如交通卡(Travel Card)顺应不同情况鼓励更短的公共汽车出行,也有近期公共汽车服务供应大量增加的因素。
2.工作出行距离相对较远,在职人士更倾向轨道交通出行
所有调查结果显示全职人士所有方式的平均出行距离均较高,但一个显著例外是公共汽车。过去20年中在职人士公共汽车平均出行距离低于非在职人士。同期,在职人士基于轨道方式的平均出行距离较非在职人士增长得快;反映较长距离公交通勤方式可能发生了从公交车向轨交方式的转换。
3.不同性别对长距离出行模式的选择有差异
两者主要差别表现在小汽车驾驶这一方式的出行距离:1981年开始男性的出行距离呈现显著缩短,而2001年前女性的出行距离呈现稳步拉长,直到2011/12年出现略微缩短。所有调查其他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总体呈现男、女两性类似的趋势:男性的长距离出行主要基于轨道方式,女性的长距离出行主要是公共汽车和乘坐小汽车这两种方式。
(三)平均出行时耗
1971~1981年,随着出行率的普遍增加,几乎所有方式人均出行时耗呈现增加。1981~2011/12年,按不同方式计算的人均总出行时耗明显保持了常量(接近每天1小时),但是人均交通方式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011/12年公交的出行时耗显著增加(从每人每天30分钟增至37分钟),对应的是小汽车出行时耗减少(从每人每天30分钟减至24分钟)。出行时耗在1981年达到峰值后开始缩短,它所呈现的趋稳,一方面是受到出行距离缩短这一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因为公共汽车服务可靠性的提高:人们出行的方式和可用的出行选择两者普遍发生了变化,但是人们每天耗费在出行上的总的时间没变。
首先,人口统计变化最显著的,将是向更年轻、更“自由自在”的人口变化,是与一些出行结果相关的,诸如较低的驾照持有人数、小汽车拥有和小汽车出行。此外,伦敦不同地区与独特的出行组合有关,这部分反映了供应政策,但也反映社会和文化上更“宽”的偏好。所有这些因子,意味着了解伦敦人口增长的地理、人口统计方面的要素对预测未来出行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需要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以及未来出现进一步根本性变化的角度来预测出行趋势,例如向远程上班的模式或“互联网经济”发生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