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格列佛游记梗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格列佛游记梗概范文1
一次完整的名著导读活动视名著篇幅的长短、内容等而定,遵循“计划――实践――评价”的思路,呈现以上四个教学步骤。预设启动关键在“导”,落实过程关键在“读”,生成效果关键在“展”,强化效果关键在“评”。
一、阅读预设――以兴趣引导名著阅读
(一)遵循认知规律,制定阅读计划
1. 初级阶段
(1)目标预设:每周以摘抄为主的读书笔记,能理清故事线索,复述故事梗概,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2)名著范围:①选择七年级课本推荐名著作品,如《繁星》、《春水》、《童年》。②选择故事性强、通俗易懂的中外名著,如《鲁宾逊漂流记》。
(3)方法指导:①提供读前、读中指导。包括作者介绍、创作背景及全书架构。②培养良好的做读书笔记习惯,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做摘抄式的读书笔记,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尝试写感想体会。③引导学生学会复述故事。
2. 中级阶段
(1)目标预设:自主写读书心得,能对人物形象作简单的评价。
(2)名著范围:①选择八年级课本推荐名著,如《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名人传》。②依据课文向外拓展延伸,课文是节选的可提供全本。如《朝花夕拾》。
(3)方法指导:①有侧重点地识记作家简介,弄清创作背景。②引导写读书心得,记读书笔记。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能对人物作简单的评价。
3. 高级阶段
(1)目标预设:逐步引导学生博览群书,自主地关联有关知识阅读名著,解决阅读困难;初步对名著中有意义的句子、段落或篇章进行赏析;能自编课本剧,并进行针对性表演。
(2)名著范围:①选择九年级课本推荐名著,如,《水浒传》、《格列佛游记》、《简爱》。②确定高级阶段的阅读量: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择名著阅读。
(3)方法指导:①引导学生锻炼模仿名著写作的能力。②理清故事线索,掌握故事大概,分析人物形象。③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编剧、表演。
(二)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
1. 创设主要阵地。教室、学生的卧室是学生阅读的主要阵地,为此我和学生精心布置教室:开设班级图书角,给学生创造读名著的氛围,定期出以读书为主题的墙报。
2. 组建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和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发组成名著阅读兴趣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结合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具有一定含义的名字,如:“先睹为快组”,“如饥似渴组”,形形,韵味无穷。
3. 教师下水阅读。语文教师要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激情,自身的阅读爱好和阅读激情就是学生最佳的阅读氛围。基于这些认识,我与学生一起阅读名著,积极参与他们组织的各项活动。
4. 课内课外渗透。如《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学生对杨志丢失生辰纲后的命运及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后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并不急着一一告知故事发展的情节,而是丢出了几个问题:杨志失了生辰纲,他是否能完好无损的交差?等待他的是砍首谢罪还是加官进爵?吴用等人又是怎么处理生辰纲?他们的命运又将是如何?学生想知而不得知,课后,他们自然会搜寻原著的相关章节来解开心头之谜。
二、自主阅读――以开放自主“悦读”名著
(一)泛读为先
泛读是观其大略,是整体把握,是总揽全局,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但泛读不是指一目十行地快速阅读,而是指从名著的资料和整体框架入手进行阅读。名著的资料包括作者情况、写作背景、历史评价等。名著的整体框架包括书中人物及其关系、故事情节梗概等。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材料的时候,作为教师,应提醒学生要有认真的态度,边阅读边思考,这样才可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二)精读为本
在名著阅读中,精读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精读就是细致读,圈点读,吟诵读。注重的是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与个性化的解读,品读文本,揣摩结构,鉴赏语言,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心灵“零距离”接触,理解作品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
(三)媒体为辅
现代教学媒体的介入,为学生了解文学名著开辟了一条新渠道。现在,愈来愈多的名著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如我国传统的四大名著,就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教师在上相关课文时可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或电视剧的片段,再设计相应的观后感、影评活动,通过拓展课外语文资源,来吸引学生去阅读经典名著。如在导读《格列佛游记》时,布置学生从网上查找的相关资料并观看电影,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学生对文本的了解在寻找过程中也逐渐丰厚起来。
(四)写读结合
如何把写与读结合在一起呢?我认为应该从片段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整篇文章的写作,低起点,缓台阶,稳提升,循序渐进。如读《名人传》,我让学生练习模仿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眼神描写,学生从模写中抓住人物描写的要点,以读带写,事半功倍。
三、生成展示――以活动推动名著阅读
1. 可利用课前演讲进行阅读积累。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留给学生,让学生把每天看的章节进行复述,从而拓展学生对名著的了解。
2. 可利用阅读阵地进行专题活动。阅读生成课往往是学生的深爱,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一阵地,创设不同专题,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以促使学生持久保持阅读兴趣。
①开展名著推介会。利用六册课本后的附录,对教育部推荐的十几部名著进行逐一推介,让学生简介,教师补充有关动人的细节或感人的情节,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②举办读书交流会、报告会。学生或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或介绍自己喜爱的名著人物,或交流自己悟出的写作技巧,在交流中,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
③开展读书辩论会。开展辩论会,可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敏捷,更深刻,加深学生对名著人物、内容的理解。
④开展名著知识竞赛活动。每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一部名著,就以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周末布置,设计相关的题目:作家作品、创作背景、人物、情节、主题等,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这种通过竞赛来提高学生掌握名著内容的方法,效果尤其明显。
四、总结评价――以考核促进名著阅读
格列佛游记梗概范文2
总理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时曾说:“读书要有选择,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读那些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下来的书。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我认为名著就在此列。名著是作家呕心沥血、经千锤百炼、大浪淘沙积淀下来的历久不衰之作,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它含英咀华,对于增益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如果感到有兴趣,就会积极参与,感到无聊则漠然处之,甚至加以抵触。名著普遍深奥难懂、篇幅太长,内容又远离现实生活,学生往往会望而却步、敬而远之,但引导有方会使他们充满阅读期待。为此,我先从了解作家、作品入手,课前给学生三分钟自由发言时间,让他们说说搜集到有关的名家名作、名言警句、名家故事、名家生活、作品梗概等;阅读课上,听听朗诵片断、看看改编的影视剧片断,使原本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谈谈对自己影响较深的情节,这样做大大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慢慢揭开名著神秘的面纱,让名著走进学生的视野,在心理上逐渐产生认同感。
引导阅读 初识名著,学生会跃跃欲试。为了延续这份热情,要推荐适合的阅读次序。刚起步之时,学生如果能读进去,读出味道,能产生心灵共振,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我考虑到学生兴趣、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从童话小说入手,如《木偶奇遇记》、《格列佛游记》、《爱丽斯漫游奇境记》等,过渡到儿童小说,如《窗边的小豆豆》、《城南旧事》、《草房子》等,顺次是荣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名著、古典名著,最后读外国的经典名著,如《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等,阅读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乐于阅读,并非学会阅读,我努力把握语文教材中精选的名著片断,引导学生阅读。俗话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教学《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节选)侧重于补充小说中其他章节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我”不只享受到了天伦之乐,还用孩子的眼光,透射出悲苦的人生:小团圆媳妇的惨死、尤二伯的不幸遭遇等,借此抨击了人类的愚昧,这不但唤起学生阅读的热情,而且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再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三国的故事读一读;教学时先让学生读通课文,理解故事的脉络,弄清故事的原委,再着重让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刻画人物的方法,议一议,演一演,评一评,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感悟文章的价值取向,受到人物精神力量的感染,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
泛读为主 倡导读原著,不提倡读浓缩版或者改编本,因为它语言过于简练,失掉名著的原汁原味。阅读时,我鼓励学生自主泛读,先把握作品主要内容,能复述故事梗概,弄懂主旨、人物、内涵,再细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当学生单纯的心灵融入名著荡起层层涟漪时,他们的稚嫩思想与作家智慧火花产生了碰撞,及时捕捉,会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不动笔墨不读书。我注意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及时把优美的词句、语段摘抄,并写上点评或心得,或者边读边进行圈点批注,随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每周阅读课,学生轮流介绍自己所读的名著,内容形式自定,评议人物、谈谈感受,感情朗诵,讲讲故事,合作表演等。请看摘录学生一段精彩感言:“桑提亚哥老人靠什么战胜困难?靠的是永不放弃,精神不倒,信念永存!我深深地被老人的勇敢、坚强和对生活的乐观精神所感动,真正明白了遇到困难和挫折,一定要勇敢面对,保持乐观的态度,充满胜利的信心,坚持到底,最后就一定能成功!”(读《老人与海》)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我还穿插了“共读一本名著”活动,召开读书会、辩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创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阅读拓展 名著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浓缩或者剪影,它不仅传承人类文明思想,启迪人类的智慧,而且具有多元文化,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社会百态、奇人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历史故事……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成为学生了解社会,开阔眼界,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积累的素材。在阅读中,我让学生分门别类的整理记录,相互交流。例如,读完《三国演义》让学生收集有关的人物、成语、歇后语、对联、经典战役等做成手抄报展览。
亲子阅读 名著阅读时间长,主要应放在课后,争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是必要前提。我充分利用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大张旗鼓地倡导阅读名著,使家长自觉自愿地配合老师,并经常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身先示范,与孩子共读,指导孩子阅读,与他们经常探讨交流,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名著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名著就在身边,成为生活中必备的一部分。
同时,我多举并措,采用精神鼓励和物质激励等方法,如评选“阅读之星”、“最佳辩手”“读书小博士”“书香家庭”等等,多渠道、不间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引领学生走进名著,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假以时日。对此老师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足够的耐心,坚持不懈。老师还要注意不可有过分追求阅读的功利化情结,渴望对学生的学习立竿见影,那样可能会适得其反。当名著阅读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已经获得了成功,它必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