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雷峰塔的倒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论雷峰塔的倒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论雷峰塔的倒掉范文1

1924年9月25日,形如“老衲”的雷峰塔轰然倒塌。这一天正是鲁迅43周岁的生日。日后,鲁迅连续写了两篇文章为雷峰塔的倒掉叫好。2002年10月,雷峰塔在78年后重出西湖,引起了一阵热烈的讨论。但如今的雷峰塔,失去了“老衲”悠然的神态和韵味,金碧辉煌地矗立在西子湖畔,显出一种庸俗的富贵气。有人看了夕照下的塔斥道:“像一颗金牙!一颗镶在樱桃小口里的大金牙!”另有一些人不无遗憾地说,“为什么就不能留点神秘给后人呢?”

湖水中真的需要一个金牛吗?

如今你从湖滨公园进入西湖南线游览西湖,你会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水牛卧在水里,令看惯了西湖美景的你乍然一惊。那头牛实在是太逼真了,也实在是太扎眼了。一个充满着空灵之气的西湖,就这样被一头过分写实的水牛搅得一塌糊涂――它对你的审美感觉的破坏,就像你正在吃肯德基的汉堡包时,突然发现里面夹了一只苍蝇。我们也许应该理解建设者的用意,即提醒着人们西湖曾经是金牛湖的传说,但是,西湖曾经也被誉为“明珠”,难道我们需要把一个大大的铁蛋子放在西湖的中央吗?

香格里拉饭店的白色建筑何时改观?

2004年11月,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表示,将把杭州的城市色彩作为今后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考虑。应该说,总体看来,西湖周边的建筑还是显示了与自然协调统一的风格。但是,位于北山路78号、曾经被誉为“杭州最好的饭店”的香格里拉,其白色的建筑物高高的矗立在葛岭上,与周围苍翠的绿色极不协调,从远处看过去,令人极不舒服。杭州的城市色彩必然考虑它与西湖的协调问题,而西湖的总体色彩问题,是否应该从香格里拉这座白色的建筑开始呢?假如它不能被拆除的话?

论雷峰塔的倒掉范文2

[关键词] 公;私;人性;弱点

任何事物,一旦有了“公”与“私”之分别,其境遇就截然不同了――大凡带有“公”之“家世”的事物,必会“夭折”或无端“致残”或“意外”湮灭。

漫步城市街头,总能看到一些与宽阔的街道、美观的灯饰、形态各异的城市雕塑很不合拍的行为――街道路灯被打烂、垃圾桶被踢翻、窨井盖不翼而飞……这些屡见不鲜损坏公物的现实景象,与醒目的“爱护公物,人人有责”、“爱护公物光荣、破坏公物可耻”等标语口号形成强烈的反差,构成一种令人难以言表的黑色幽默。

前不久我去了美丽的武昌江滩,然而看到的却是一幕幕令人痛心的场景――那尊原本活灵活现的少女铜像,如今遍体鳞伤,右胳脯更是被人做了“截肢”手术,左臂被敲打,凹进去了一大块。和铜像一起的五只铜制和平鸽也被人掠走了;不远处的自动售货机,有的被烟头烫过,有的玻璃被砸坏了,很多都无法使用,活生生成了一摆设;在沿江大道,可以看到路边的景观灯柱伤痕累累,有的是灯泡不翼而飞,有的是灯柱东倒西歪,还有的甚至连灯架都被人连根拔走;在江滩公园里,损坏公物的现象更是严重,不少垃圾箱和椅子上都印满了纹身……

也许你要说那是公共场合,一些民众素质低下,现此情形不足为怪。那么,被誉为“文明的摇篮”的校园,包括大学校园,又是如何呢?稍作调查可以发现,其情形也是大底如此――古有鲁迅先生刻“早”饱受赞誉,今日的校园,特别是大学校园里,涌现出了一批批的“效仿者”,但内容却另有新意,有的是无聊时候的涂鸦,有的是突然触发的感喟,有的甚至图文并茂低俗不堪……

公物大量地被毁坏,这与公物本身品质的好坏毫无关系,仅仅取决于“人”的“一念之差”,我认为这其间折射出的其实是人性的一种普遍的弱点。就如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所说:

杭州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的家中,凡事都必平安,如意,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

……

雷峰塔砖的挖去,不过是极近的一条小小的例。龙门的石佛,大半肢体不全,图书馆中的书籍,插图须谨防撕去,凡公物或无主的东西,倘难于移动,能够完全的即很不多。但其毁坏的原因,则非如革除者的志在扫除,也非如寇盗的志在掠夺或单是破坏,仅因目前极小的自利,也肯对于完整的大物暗暗的加一个创伤。人数既多,创伤自然极大,而倒败之后,却难于知道加害的究竟是谁。

这种弱点在中国人身上尤其突出,它甚至直接体现在了中国文字的发明上,最直接的体现就在“公”与“私”这两个字上。

一直以来,我都总觉得“禾”应该是代表实物和财富的。我因此经常琢磨“公”字,总是觉得在它的左边其实应该有个“禾”字旁的,但它偏偏就没有。而“私”字却恰恰就是因为在它的左边有了一个“禾”字旁而意蕴无穷,十分形象。“公”与“私”的相对,“公私分明”的奥妙,其实就在这“有无”之间。“无”,则可“公”;“有”,则只能“进化”为“私”矣。这真是不言而喻,奇妙无穷。由此可见这并非造字之错,实乃集“中国式智慧”之大成。

“公”与“私”之关系远不只是有无“禾”字旁,它们之间应该还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衍变转化。我想,“私”其实是由“公”衍化而来,先有“公”,后有“私”;有“禾”字旁的“公”因为“禾”沦为“私”有而变为“赤条条”的“公”,有“禾”字旁的“公”因为“公”头上那个“人”的缺失,准确的说是“人性”的缺失而诞生了“私”。更值得一提的是,“私”还大有后来居上,压倒“公”而一统天下之势。当然,回顾历史,这似乎很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由人性的缺失而导致“私”的诞生,使我想到了中国儒家谈及人的修养时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慎独”。“慎独”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最难把握的是独处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有外界监督的时候,一个人要做到循规蹈矩、遵章守纪,那是比较容易的;一旦“独处”,缺乏外界监督,那就难免会“一时”失去理智,会胡思乱想,会蠢蠢欲动甚至于“情不自禁”而为所欲为了。究其思想根源,实际上还是“私”之使然。

由此,我还想到了《论语・季氏第十六篇》中孔子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还想到了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所说“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我们只需理智的略加审视,就不难明白,这其实就是历来民众也好伟人也罢与“私”不懈抗争的一种理想追求。但尽管他们流血牺牲或者穷其一生矢志不渝,也只能使人类历史文明的车轮向前迈进一小步而已――足见“私”之观念在“人性”里面的地位实在是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论雷峰塔的倒掉范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图书馆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因为只有读得好,才能说得好,才能写得好。

所谓“富有诗意”是说阅读是一种自由舒畅、富有感情和激情、给人美感享受的创造性活动。阅读是展开自己联想的翅膀,放飞自己的畅想,自由地在作者创造的广阔的艺术世界和精神宇宙里翱翔;是一种诗情、诗趣、诗意的熏染陶醉,一种审美创造的享受和满足;是一种兴趣的张扬、感情的喷发、激情的迸溅。只有这样,才能进入作者和“我”两忘,文章与“我”交融的阅读诗化境界。易卜生曾说:“不仅作家在创作,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像诗人。”

那么,怎么才能使学生的阅读富有诗意呢?

1 帮助学生摒弃“小阅读”观念,培养学生阅 读个性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民意测验,问学生为什么去阅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回答说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可悲呀,这叫笔者想起寺院里僧侣们的唱经,因为做和尚就必须得唱经,唱经是和尚的必修课。与此相类似的是:有的教师认为学语文就必须去阅读。这种强迫学生阅读的做法与和尚不得以去念经有何两样?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摒弃那种为阅读而阅读的“小阅读观念”,真正把他们从被动阅读中解放出来。

1.1 指导学生用心灵去阅读

所谓“用心灵”,是说阅读是一种个体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需用阅读者自己的心灵去感知理解、体验、领悟、创造。阅读是吸收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种心灵表达。只有用心灵去阅读才能走进文章的境界中去,才能读出文章的情趣和韵味,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并逐步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通过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让他们觉得:“一日不阅读,便觉三餐无味。”这样,阅读便由被动化为主动,由“苦读”变为“乐读”,学生就自然会用心去读。

引导的工作很关键。对此,笔者特意组织一次语文阅读讨论会,在会上让学生回忆在学习中最美的一段阅读经历,借此加深学生对阅读的好感,同时辅之以有趣味的阅读训练,以此顺利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1.2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发挥个性

阅读的个性是指阅读大多情况下是一种个人行为,带有阅读者自己鲜明的主观色彩的个性特点。阅读是阅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是一种个人的体验过程。学生自己都是阅读主体,有个人的兴趣爱好、阅读权利和阅读自由。阅读时,自读是阅读之本,自悟是阅读之魂。重要的是自己从文章中读出什么,悟出什么。这读出的什么、悟出的什么就是“个性化”的东西。苏联图书馆学家鲁巴金说:“读书就是借助他人的思想,开发自己的思想。”

让学生写读后感是对学生阅读效果的最好检测。阅读和写作的联系非常密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协作又能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为了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具备带有个性化的自悟能力,在学生中开展“读后写感”活动。通过写读后感,笔者认为学生对作品的阅读能力正逐步提高。为了检验这一点,笔者搞了一次课外阅读训练,训练的结果使人满意,较以前进了一大步。

2 学会与作品对话,培养学生与阅读对象的情 感交流

“对话”就是阅读者与作为阅读对象的文本的自由平等的“面对面”倾心交谈。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说:“阅读,是读者和作者在交谈。”这里的对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带上情感与文本及其作者对话交流;二是与同学、教师或其他读者广泛交流。“对话”的目的不仅要理解文本所提供的信息,而且要把阅读者的解读输入到文本中去,用以激活信息的意义。这里的“激活”很重要,只有大胆地与文本对话,真正激活文本信息的意义,才能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深意,达到心领神会,读出文本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也是一种与作者一起进行“文章的完成”的终结合作活动。任何文学作品,没有阅读者的阅读,只是一个没有完成的文本。接受美学理论认为,阅读者的阅读及其接受是使“文章的完成”的过程和终结,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接受和再创作,文章才能“实现由无生气的意义痕迹向有生气的意义转换”。建构主义者也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阅读是富有挑战性的创造活动,阅读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在这种碰撞中迸溅出来的“火花”,大多就是阅读者的真知灼见。阅读创造常常就在这种阅读中表现出来。读者的这种“创造”,与作者一起促成“文章的完成”及其意义的构建。

阅读的内容总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每个学生的阅读倾向也各不同,有的人喜欢社会科学类,而有的人却喜欢自然科学类……简直是众口难调。怎么办?应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大部分学生对比较具体形象的读本感兴趣,也比较容易在阅读中与读本产生感情交流。相反,他们对比较抽象的读本会感到索然无味,与之进行感情交流也相对困难一些。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涉足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在有组织的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为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打下基础,便于学生与作品进行感情沟通。

3 树立“大阅读”观,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 活动

告别“被动阅读”,让阅读充满感情,富有个性,从头至尾充满诗意,这是语文教学中值得重视的问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来实现和完善这种“大阅读”观。

3.1 传统精读与定向阅读相结合

传统精读的目的是要理解内容,汲取精神营养,吸收和积累语言,学习写作方法。对作品要进行潜心涵泳,含英咀华,沉吟品味。

定向阅读,是为了准确、全面、快捷地获取信息,筛选信息既是它的目的,也是它的主要方法,并辅以检索、浏览、速读、跳读、下载等具体操作方式。对信息进行查找、辨别、判定和组合,贯穿定向阅读的全过程。

筛选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全面、快速。

1)准确。精读课文尤其是精读文学作品,读者可以有不同的感受,即所谓“见仁见智”。比如鲁迅先生的名作《论雷峰塔的倒掉》怎样分段、概括段意,一直说法不一,有三四种之多。这是允许的,可以,甚至小同大异。然而倘若目的是从语文中筛选有关雷峰塔的民间传说方面的信息,无论张三还是李四,筛选的思路和结果,不应该有太大的出入,主要包括白蛇娘娘被压在雷峰塔下的传说,法海逃在蟹壳里避祸的传说。围绕同一个筛选目的,阅读者获取的信息应该是大体相同的,或者说应该是大同小异的,不是“见仁见智”,而是具有统一的标准。符合这样的标准,就叫准确,否则就不准确。

2)全面。指导学生充分地利用图书馆、资料室、电脑网络等方面的资讯资源,这是保证全面筛选信息的前提条件;指导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要全面占有,不遗漏有价值的信息。

3)快速,即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全面、最准确地筛选到最有用的信息。

3.2 根据教材课文的特点,灵活指导学生阅读

在学习话剧时,要求学生分角色阅读。笔者在角色的分配上费了一些心思,尽量让学生的性格和语言适应文中人物的气质和语言,也就是什么样的学生读什么样的角色,这样运作起来就有一种逼真的效果。

论雷峰塔的倒掉范文4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阅读 背景文化

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始终都是个难点,一直以来,人们过多地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了阅读测试上,而忽略了背景文化知识的研究,但近来人们渐渐意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20世纪末,我国大多数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一定程度上都被以高考为代表的诸多测试所影响。他们更加强调语言的形式,如语法对,无错字,无病句等等,却忽视了背景文化知识与阅读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看来,唯有掌握大量词汇和知道如何正确组句谋篇的学习者才是成功者。但是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使知道了每个字词和句子的意思,我们还是不能清楚地知道段落的内涵。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常常会问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背景文化知识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习好语文不仅意味着正确掌握字音、字形、字义等语言特性,还要掌握这个字词具体的使用环境。也就是说,学习汉语与学习我国的国学文化实际上是不可以分开的,我们可以看到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是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背景文化知识”这个术语涉及的主要是一种“泛知识”,不光是指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包含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历的总和。许多理论与研究发现都强调了在阅读时运用背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一个成功的阅读者是有能力运用个人的知识与所读文章相结合的。但很遗憾的是,在中国很多中学生对这些看似不重要且与考试无关的背景知识了解很少。这就造成虽然认识文章中的每一个字,但感觉它仍然是很难理解的文章。所以对教师而言,要把目光放长远,把尽快让学生拓展知识面并丰富自己的背景知识视为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

此外,学生想要在阅读理解中获得高分,就要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影响阅读的重要变量之一是所读文章的语境。根据上下文能在其他位置的句子或段落中找到线索,以帮助学生破解难字词、成语俗语或复杂句子。换句话说,它是指在文本中帮助读者解答未知事物含义的信息。学生都有相同的经验,在阅读文章中通常会遇到难以理解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上下文线索来理解课文。杜学认为,学生不仅要掌握语段显示的信息,而且要会把握更广泛的上下文语境,乃至文化背景等相关信息都是必要的。

二、背景文化知识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最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于语文的学科性质有这样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把语文的学习抬升到了文化传承的地位,甚至某种意义上暗暗切合了总书记的“文化强国”战略。既然谈及文化层面,就绝不能局限于文本的狭隘小圈子,而是要放宽视野到课本以外。事实上语文的教学,也不单单指课堂上的课文讲解与分析,除了精读以外还有泛读、略读、速读等多种教学手段作为有机的补充,而背景文化知识的获得恰恰来源于这些看似不经意、不重要的“泛读、略读、速读”。教学上的精细化与粗放化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将不同的阅读方式进行适当组合,一方面对课内的阅读教学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而教学目标则明确了对于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视,以及对自主性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肯定,希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进行积极地转变,从被动的课堂灌输向主动地获取知识扭转,在“知其然”的同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背景文化知识与鲁迅作品教学

曾几何时流行过这样一句玩笑:“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确实鲁迅的作品历来都以晦涩深奥著称,学生尤其是在阅读他的杂文时感觉束手束脚,这与当下学生的知识面狭隘不无关系。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课文的教学。这篇杂文取自民间传说《白蛇传》,然而了解整个故事梗概的中学生可谓凤毛麟角,很多人都是从电视上通过《新白娘子传奇》等现代改编剧对此有些许了解。因此教师有必要重述整个故事的梗概,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且正统的价值观体系,不能让当下后现代的演义扭曲学生的理解。通过明确法海的反派地位和雷峰塔这座“镇压之塔”的象征意义,也就能顺理成章地解释为什么鲁迅在字里行间充斥了对雷峰塔的鄙夷和不屑。为什么贵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在作者的眼中“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且“并不见佳,我以为”。而作者在结尾处的“活该”二字所展现出来力透纸背的千钧之力,就更易为学生所理解。当下很多学生是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去强行掌握这些句子的内涵,殊不知其实只要把自己融入到阅读当中,去感悟作者的良苦用心,一样能起到相同的教学效果,而在其中花费的代价要小很多。

其次,我们再来关注一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社戏》与《藤野先生》(以下简称《百》《社》《藤》)这三篇散文。教师要给学生恶补的背景文化知识是鲁迅的生平,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鲁迅的小说这么深奥却又如此深刻,对中国社会的描绘惟妙惟肖、入木三分。《百》文主要描述的是鲁迅对家庭富裕时期的回忆,《社》则是在其祖父入狱后随母亲去乡下亲戚家避难的故事,而《藤》是鲁迅东渡日本学医以及后来弃医从文的经历。三篇作品一气呵成,连成一线,有利于学生把握鲁迅的成长经历。且当下的学生基本都是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草莓”一族,难以理解百姓疾苦,随着学生与作者的同呼吸共命运,对其作品的理解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之中。

最后,让我们分析一下鲁迅对于国人精神分析得最为鞭辟入里的两篇小说《药》和《阿Q正传》。事实上这两部小说在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中也是分量最重的。在讲授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把所有发生的事件有机地溶入宏观的历史格局中。因为对于学生尤其是当代90后的学生而言,“革命、社会动荡、新旧政权交替”等字眼是遥远且陌生的,他们生活的安逸环境注定无法让他们体会到人竞相食的残忍和恐怖。教师最好要先补充有关的历史知识,让学生们先了解社会矛盾所在,然后再转向文本。两部小说的最大难点在于合理地诠释国人麻木不仁的心态和可悲可叹怒其不争的窘相。例如人血馒头为什么可怕得令人发指,阿Q为什么必然会走向被出卖被消灭的路途,这一切与的大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学生们固然在历史课上已经对此有所了解,但是如何把历史背景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文本中,以更好地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勾勒人物形象、展现作品张力,确实是各位语文教师需要了解并活学活用的。

毋庸置疑,阅读是从语言文字里面获得信息的一个心理过程。一个人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文中字词和句子的精确理解,还有段落及句子间的暗喻含义和关系。阅读涉及读者、文章以及它发生的社会背景,在阅读时候应竭尽全力通过读者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理解。总之他们要把自己融入到阅读当中,去理解文章的主题。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未来在中考、高考中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之前的阅读理解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对此,中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 万光侠.文化价值的人学阐释[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3).

论雷峰塔的倒掉范文5

鲁迅

提到鲁迅的我们能想起来的小说大概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提到杂文那立刻能想起来的大概是《纪念刘和珍君》《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我个人因为喜欢鲁迅的文字,所以读过相当一大部分鲁迅的杂文,并且坚持着看完了《阿Q正传》,但实在提不起看《狂人日记》的兴趣。我接触过的绝大部分人是不可能去读课文之外的鲁迅的文章的。那些文章趣味性真的不好,纯从文字优美的角度看也许《野草》有一点,别的则多是犀利的议论文,并不十分好看,非要读我相信更多的人可能会喜欢沈从文、梁实秋等。但很有意思的是在那个年代鲁迅其实是流行的,《呐喊》这书在作者生前被印刷了22次。没有这种流行度其实也支撑不起鲁迅先生在那个年代那么大的影响力。

那什么人会喜欢鲁迅先生的文字呢?综合各种状况我们可以讲是对社会状态不满意并并关心社会状态的人。如果一个人每天只是不停的打麻将,抽大烟,苟活度日,那他为什么看鲁迅的文章!所以我们至少可以说那个年代是有很大一拨人关心社会的整体状态,并力求改变的。所以那是一个革命的年代,只有在革命的年代,鲁迅的文字才可能成为流行。这个时代的跨度其实非常的长,至少横跨了鲁迅先生的一生。

如果我们可以从鲁迅的流行反过来印证那是一个革命的年代,那我们一样可以从今天各种流行的东西上面透视出这个时代的人心士气。这其实与古代人治政时所谓的观民风而知得失是一个思路。

从互联网思维到网红经济

大概一年多以前很热的互联网思维现在很少人提起了,这大概与小米这个标杆企业变的有点不太景气有关。在与华为的对战中,小米似乎越来越处于劣势。2016年人们开始追逐一些更新的东西,比如网红。所以又有很多人开发一种叫网红经济的东西。

这实在是互联网发达之后带来的一种新现象,每年、每月、每时每刻人们都在追逐一些新的热点。从互联网思维到微商再到网红经济,与此伴随而来的是新词的短命周期。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一种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绝不应该一年前还万众瞩目,过街天桥边上的社会人士也在探讨,一年后却变的寂寂无声,谁都不把它放在心上。

我们可以把书上的,互联网上的东西分做:信息、知识和思想三个层次。Oculus了Rift是信息;归纳很多相关信息后发现Oculus对内容进行补贴是在尝试打造封闭的一体化的生态体系这是一种知识;再进一步挖掘虚拟现实对现实的可能冲击,综合多个维度判断他会成为一种通用计算平台,并像互联网一样改变人们的生活则近似于一种思想。这里面信息随时更新,知识则随形势变化而更新,真的有价值的思想则横亘千年,比如说到现在人们还会读道德经。

各种新词换来换去唯一能说明的是大多时候人们其实只是在信息的层面解读问题,虽然新词往往会被伪装成一种知识或思想。或者说其实人们并不真的对知识和思想感兴趣,人们真的感兴趣的其实信息中所可能带来的商业机会,马上能为自己带来什么。也就意味着人们感兴趣的点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思维也不是什么经济学,而只是一种快速的赚钱方法。所以什么互联网思维、微商、互联网金融、网红这些东西就会一波波的涌上来,这时候千万不要被表面上那个词以及相关词的解释所迷惑,检验这些东西正确与否的始终只是能不能让人迅速赚钱。不能赚钱了它就会迅速被冷落。

这毫不稀奇,昨天有,今天有,明天也会有,联想到人类曾经历时千年苦苦研究炼金术,那就会对这种现象的生命力抱有极大的信息。

透过现象看看本质

恰如鲁迅的兴起代表了革命的心态,上面说的这状况其实代表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暴富心态。这心态反倒是真的起源于互联网,互联网所带来的网络效应,有几个明显的特征,导致它特别适合一夜暴富:

一是它的杠杆率非常高。这可以从Facebook花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和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上获得直观的感受。Facebook进行收购时,这两家公司一家只有10几个人,一家则只有40个人左右。冷冰冰的看这数字,感受不深,我们可以做一点点对比。假设一个公司是做外包的,技术水平非常高,人月单价有4万RMB。同时这个公司包括支持人员在内有500人,公司里每个人月都可以换成收入,那么这个公司一年的收入大概是4000万美元,按照收入的四倍进行估值,这公司价值1.6亿美元,而这个公司为了成长到这种程度那可能需要五年以上的不懈努力。而Instagram用10几个人达成10亿美元价值只用了差不多2年。5年500人创造1.6亿的价值,与10几个人2年创造10亿美元的价值,这背后单人一年创造的价值是接近800倍的差异。Whatsapp的情形显然就更加夸张,背后是数千倍的差异。这种单人创造价值的巨大差异导致互联网产品的杠杆率可以非常的高。

一是它的扩张速度非常快。纯数字产品如果在点上获得突破往往可以迅速获取客户。这可以从通用汽车的成长周期和Google、Facebook的成长周期上获得直观感受。

急功近利的暴富心态本身其实没什么不好,谁不想一夜成名呢?关键问题在于它有自己的明确限度。当超过了这限度后,那就会欲速则不达。一旦从比特的世界进入到原子的世界,那过去几十年沉淀下来的管理、生产工艺、供应链这些东西就会重新变的有价值。这点上任正非先生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华为才会反过来向并不火热的IBM学习流程设计。互联网企业显然有自己需要补的课,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认识到这点,这是一个暴发户进行沉淀的过程。但真的追溯这急功近利心态的起源也许比单纯的评价这心态好或不好、那里不好,互联网企业那里需要补课更有意思。

孟子讲: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与急功近利暴富心态相对冲的正是恒心。所以追溯根本实际要追溯的正是究竟是什么东西让大多数人失去了恒心。

古代的士是以人类大群为己任的人,但实际上绵延几千年的士的传承精神其实断绝了,或者说至少是隐藏了。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现代人估计是很难理解的,但如果观察中国历史你就会发现这不是虚伪,而是士大夫精神的一种表现,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进退升沉,但其主线经数千年延绵而不绝,并且曾经渗透到社会的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不认同这种超现实的总是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观念,但怎么都要承认一种值得尊敬人文理想。这些士大夫们绵延几千年一直尝试建立一个有温度、有底线的世界,但从结果而论士大夫们其实是失败了,人心上的修持最终败给了轰隆隆走来的蒸汽机、润物细无声的互联网和经济。

士的传承精神失去实际上导致恒心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来源。剩下的就是纯物质追求上是否能达成有恒产者有恒心的状态。很不幸这点也很难,总是剧烈变化的环境让人们对未来缺少一种稳定预期,人们更想尽快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接下来出国、买房或者干点别的什么。这点展开很麻烦,不再详细探讨。

结果是很明确的,鲁迅那个时代是革命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其实是商业的、急功近利的时代。鲁迅的犀利文字,互联网思维、网红的迅速更迭可为明证。

论雷峰塔的倒掉范文6

演出谢幕时,田沁鑫上台。那天她穿了一条深色的裙子,怯生生地说道,“即便是吃了些苦,也还是要爱的。”我隐约记得这是张爱玲的话,出自她上一部作品《红玫瑰与白玫瑰》。此时道来,观众报以掌声。自我认识田导起,她的独特气质为作品打上了一层底色,在话剧界跟风娱乐的情况下执意独行,别有一番境界。她的成名作是改编自萧红小说的《生死场》。大约十年前,她曾以回溯青春的激情向我谈起那部作品;而今,舞台已经从粗粝、拙朴的北方农村,变幻为眼前这个光影婆娑、烟雨迷离的江南。

徐克导演根据李碧华的小说《青蛇》拍摄的电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广受内地观众喜爱。本世纪初国话建院不久,我即得知田导欲排演此剧,为何今年作品才成型呢?看完此剧不久的一个下午,忙碌异常的田导终于有时间约我见面,地点在北京后海广化寺。

我对这个地方甚觉好奇,但想到田版《青蛇》中的法海已经被塑造为一位英俊的僧人,戏中又几次做起法事,便觉去庙中谈论此剧倒也十分恰切。

广化寺位于京城人所喜爱的什刹海地区,近年来为商业大潮俘获,酒吧、饭馆鳞次栉比。一踏进庙门,即隔离了噪音,自有清凉。田导见我来了便说,“你等下,我和师傅说一声,去我办公室吧。”我久未见田导,跟随着穿过曲折的回廊,往僻静处走。她穿的蓝色中式大褂,因为宽松而轻轻摆动,灰色围巾与斜挎的绣花缎面小包减弱了外衣的严肃意味,脚上的中式暗花布鞋,令我想起戏曲舞台上的人物。田导这身亦中亦西的装束,走在街上一定引人注目,于她导演的身份却很吻合。楼道内可以听得见我们并不重的足音。在一间供着佛与菩萨的屋子里,田导先上香,尔后沏茶。

小说家李碧华的邀请,《青蛇》启动

“我是专业喝茶,业余导戏。咱们喝普洱吧。”田导弄起杯盏,一边还照顾着手机上的各种信息,“《青蛇》的第一稿是在这里写的。”

哦,这个人佛妖三界的故事,于此构思倒很相宜。我问:“你很早就打算做《青蛇》了,一直没出来,今年是蛇年,跟这个有关系吗?”

“没关系,赶上了,缘份吧。”

“20年前,也就是1993年,有两部香港电影在内地很火,一个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另一个是徐克的《青蛇》,大家因此知道了香港作家李碧华。你做话剧《青蛇》是主动的吗?”

“不是,是作者找的我。8年前,我正在家里做饭,接到了李碧华的电话。‘你是田沁鑫吗?’‘是。’‘我是李碧华。’‘您是那个写书的李碧华吗?’‘还有几个李碧华?’说话比较冲。‘我能见你吗?’‘您在哪儿?’‘我在上海。’‘您找我什么事?’‘我想找你做个舞台剧。’我买了张飞机票去上海了,在九江路上的酒店见到了她。她说想做《青蛇》,开始我说我做不了,她坚持说,‘你可以,你有改编小说的能力。’我说,‘那好吧,我试试。’可是回来以后,这个题材当时在国家话剧院没有通过。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讲纠缠的戏,男女之间勾引来、勾引去,有什么意思呢。”

“被否,是不是因为你的构思还不够成熟呢?”

“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故事没法讲,创作真是个艰难的过程。李碧华的小说一上来自报家门,‘我是一条青蛇,修炼了1000多年,我在断桥上看到汽车什么’,这是当下的。‘宋朝的时候修炼了500年,我姐姐修炼了1000年……’怎么吃了吕洞宾的汤圆,有了欲望,一点点铺开,长篇地说。按着老故事那么走,缺乏编成戏的结构,是不行的。如果做一个能参加国际艺术节,比较唯美的,把中国戏曲元素提纯,有些形体的戏,话少点,这是我最擅长的,没问题。或者做成一个只偏重当代话题,穿现代服装讲过去的事,实验戏剧来解构的方式,也没问题。但是,这两个方式我都觉得对不住这个戏。”

“《白蛇传》的故事在中国历代已经有很多版本,从现在看,你除了李碧华的小说外,对这个故事有一个重新解读的过程。”

“我这次创作是根据宋话本改编的。排到《端阳酒变》时,我坐在排练场,压力很大,想李碧华得益于哪儿,怎么会产生的这个故事。一看,有南宋传奇的影子,冯梦龙的《醒世恒言》收入了这个传奇。金人之前的宋朝还是接唐朝的那股气儿的,这个故事唐代就有,到了明代成为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冯梦龙写白娘子这个蛇妖怎么对许仙好,怎么打扮许仙,写得很现实主义,这给了我灵感。冯梦龙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劝导年轻男子不要受美惑,法海给许仙一个锅把白蛇给扣住。清嘉靖年间,有本书叫《义妖传》,老百姓同情白蛇,把蛇妖变成蛇仙,仙女追求人间美好生活,法海自然成了反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60多个剧种都在传唱这个故事,一直到建国以后,先生受元杂剧的影响,突出爱情,在他的新编全本京剧《白蛇传》里,把法海直接变成反派。直到20年前,李碧华把法海这个人物搞得英俊、冷酷了。我的难度呢,是没把法海做成反面,没走这条容易的路子,但是把法海扳正,会降低白蛇,老百姓不接受。我特别喜欢吴莫愁唱的那首歌‘大大方方爱上爱的表象’。宋话本的确是帮了我的忙,跳出跳进,‘水漫金山’后,法海说‘这戏没法演了。’”

“戏一开始,法海说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怦然不能心动,观众就乐了。”

“如果直接说,‘我叫法海,金山寺方丈……’,缺乏跳进跳出的意趣。我是先给他破掉。所以法海上场时说,‘本场法事纯属模仿,本场故事纯属虚构……我乃《白蛇传》中的法海,金山寺方丈’。到《两妖出世》时,我想了很长时间,原剧本都是比较正的,也先破掉,先从两条蛇学人话开始,‘想成人,不知道上辈子吃了什么蜈蚣屎蛤蟆尿,想成人’。”

“戏中有些插科打诨,调侃和麻辣的东西,离了这些,当代性也就没有了,所以是必须要有的。我觉得这种调侃与戏的整体风格之间的关系有些微妙,你觉得分寸感是不是合适,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觉得挺合适的。这个剧本11稿,多易其稿。这几年我去英国比较多,它是老牌的戏剧大国,600多年了,咱们才100多年。莎士比亚的戏剧传统在悲剧里都会有丑角。从生理学角度讲,‘笑’和‘悲’在同一个层面上,我一直比较信奉布莱希特说的戏剧寓教于乐的功能,这个戏在编排上想让它平衡起来。这个民间传说流传下来的故事,无外乎《断桥相遇》《两妖出世》《游湖借伞》《镇江卖药》《端阳酒变》《仙山盗草》《水漫金山》《断桥产子》《永镇雷峰塔》,就这些桥段,无论是白蛇还是青蛇的视角讲,都要把这些故事说清楚,因为它有着深厚民间基础。中国又是一个戏曲大国,中国人看戏的方式就是歌舞演故事。举个例子,京剧《锁麟囊》也有在大悲剧里加喜剧的,与莎士比亚有异曲同工之妙。说起寓教于乐的精神风范,还有一点得益于宋话本。”

“舞台上市井生活很热闹,我一看其实只有6个人来表演这些。”

“装扮是中国戏剧的精神嘛。装男装女、装僧装俗,街景风情随时随地的就表现出来,比如酒馆、街市。《端阳酒变》让三人在家里变成蛇不是电影很难表现,让他们在街上斗酒,把有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搞得非常可信。然后法海登场,像包青天断案,这是话本的方式。我在爱丁堡看的最好的一台戏是《一千零一夜》,5个小时,全是阿拉伯文,我在一句听不懂的情况下,一点不困。音乐一起,哗一下子中东街景。我当时看完就觉得这种自然主义与表现主义结合的戏我能排。”

演员的突破:袁泉,秦海璐,辛柏青与董畅

“这次选演员,颜色搭配的合适,袁泉很正,秦海璐比较酷,辛柏青文雅,一开始就是这么设计的吗?”

“袁泉有突破,她的粉丝是固定的,都是她这个款的,但这个戏里她有多层次的体现。海璐身上有一种怒,气质更现代,也有妩媚。她俩把她们学京戏的基本功都用上了,可是把戏曲的动作往下放了。话剧要它自己的节奏,动作,出现任何舞蹈动作、京剧动作,都不要。她们的身段非常漂亮,不像舞蹈演员那么工整,还很松弛。”

“法海的袈裟可真好看。”

“这都是香港的服装师陈顾方的设计。对辛柏青来讲,这次塑造是有难度的。柏青很讲修为,他对佛教有些敬畏心。和尚都有威仪,这样一来演员的动作发挥不了,只能凭气质了,到台上要能稳得住。他穿上袈裟后,在镜子前站了20分钟,服装师称赞他特别认真。我和柏青认识12年了,合作过5部戏。说来我挺尊敬这个演员的。一般都是岁数大的,才说得上尊敬是吧。他给人的感觉是,这一段时间我当大和尚了,我要爱护大家……。我们没有约定把修行的认识放在戏里头,都是自然而然地放进去。和尚形象的塑造使他对自己的形象有一个突破,知道导演常说的一句话,‘演气质了,那你就成大演员了’。演许仙的董畅,是个新人。他的优点是有压力,但向前,笑容阳光灿烂,影响周边的人,身材好得常引得周围女生惊叹。6个男演员也非常出色,变化很多。”

《白蛇传》《红楼梦》,《金瓶梅》与《赵氏孤儿》

“现在这个时代基本上属于阐释学时代,我们手头所有的材料都是既有的,当代很难创造出新的东西来,主要看我们怎么去阐释这个素材。《青蛇》让我感受最大的是主体移位。原来的《白蛇传》主要是白蛇问题,现在的《青蛇》是青蛇问题。白蛇问题是‘五四’时候的问题,鲁迅先生当年写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白娘子怎么冲破封建的枷锁,去寻找自己的爱情,追寻理想归宿,不管有没有完成。那时候是主张女性要逃脱樊笼,寻找感情归宿,所以法海就成为一个封建礼教的象征。而现在我们这个时代呢,实际上白娘子都纷纷走出了樊笼,情感已经解放了,带来的是欲望的困惑。欲望似乎不成问题了,就像青蛇那样,跟这个、那个睡,睡完以后她发现没意思。通过这个戏,作了一个特别大的时代语境的转换。中国当代的问题是什么?欲望的问题。这样的话,我们说这是一个当代的戏剧,而不是一个老旧的戏剧,所以我觉得,这个肯定是受现在观众欢迎的戏。”

“我们看中国最有名的两本小说,《红楼梦》与《金瓶梅》,一个讲的是情,一个讲的是欲,都是讲情和欲的纠缠,但这里头缺少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恰好在你的戏里出现了,把情,欲,和理搁在一起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青蛇》在一层层递进,可以说是时代的进步吧。《青蛇》好看,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它会有意思,不是表面的情和欲,把传统文化和当代问题融合在一起了。你说的人佛妖这三个角度我觉得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佛和妖可以说是人的精神层面的两个界面,人呢,是物质的,活着的;什么是妖呢?当人世俗的愿望达不到的时候,就会希望妖出现,帮助达到那个目的;而佛是一种智慧,一般人又到不了那个层面,所以就在佛和妖之间来回地徘徊。这样就形成了戏剧的张力。”

“这戏里还有温暖,最勇敢的是小青。这个我做不到,她更主动,更现代。法海有些话是很伤人的,比如他说完‘就是拿你没当回事儿’后,小青说,‘我的男人就该屹立如山,我的爱不退转’。小青是从欲开始知道情,从情知道爱。法海没想到他会遇到一个500年的妖孽来缠绕他,使他一下子就知道是什么。他没有把握过程,而是直接升华成大爱。如果是修成罗汉道,就不用再回来;但他要度小青,还是要转世回来,如果无牵无挂,就不会回来。白蛇是个计划人生,更像我们每个人都因为追求美好人生而结婚,谁也没想到今后还要离婚。白蛇是要做那个炊烟升起时在家里面坐着的那个良家妇女,一下子变成主流女性了,但白蛇没想到她遇到的许仙会因为她是蛇而产生恐惧,又粘稠又挂碍,又无情又有情,颠倒梦想又多疑,都是人身上的问题。所以,后来的变化一路赶不上计划。白蛇算是一个聪明的糊涂人,小青是个糊涂的聪明人。白蛇是良家女性的悲哀。”

“看了这么多年的戏,我觉得你的戏跟别人比,老中青三代,我最欣赏的是你的戏的底子,应该说是文学底子。现在的很多戏很花哨,像放烟花似的,缺少回味。而你的戏是跟你对文学的热爱有关系,没有这种热爱,是做不出来的。从萧红、老舍、张爱玲,别人没在改吗?改来改去,做不出那个味道。所谓文学,说的还是人味的那种东西。田导能够长线发展,跟这个有关系。听你说了这么多,你看《青蛇》溯源就溯到了宋话本,明朝的传奇,所以这个戏怎么着不会差到哪儿去,有的戏会觉得很悬,弄着走偏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老想追本溯源。戏是死的,编好的,不像生活,生活是流变的,不可控的,不是你编好的文本,戏剧只要把根性上的东西找到,生发出来,就会有根。”

“所以你才会开编剧培训班嘛,听到你做这个我不惊讶。”

“我也很注意培养年轻导演,联合署名都没问题。但戏剧最重要就是文学性,毕竟是文学和人学的范畴,根基不在,导演没用。我在英国看戏很受触动,最大的感受是英国这个有戏剧传统的国家,一直以人为本。演员在舞台上有文学底子。不是因为莎士比亚才让人认识了英国戏剧,而是英国的土壤产生了莎士比亚。自然有关注心灵的文学家在,才有了戏剧的基础。斯皮尔伯格说我最爱用的是英国演员,全世界最好的。他们小学的课本里就有戏剧课。他们也演《赵氏孤儿》,我们担心人家懂吗?一看,他们用莎剧的方式扎扎实实演了一出《赵氏孤儿》,屠岸贾一出来是个大反派,还极其亲切,与观众聊天,拿观众当邻居。苏格兰国家剧院的艺术总监维基跟我说,‘我在上海看了你们七台戏,中国导演不缺想法,你们的设备是一流的,但我看了戏后觉得与我们无关’,就是与人无关,这个对我触动特别大。我们说的文学性有曲解,一说就是辞藻华丽啊,其实没有,戏剧重要的功能是能说出心灵的秘密,那样才是文学性。”

谈至正酣处,田导接信儿要吃斋饭。“定好的,不能浪费。你没预约,不能去。”我自庙外用餐回来,见到了广化寺的方丈,田导恭敬地听他说话,又恭敬地道别。

女性为主的国际团队

“你的戏里的舞台美学,舞台嗅觉特别好。戏剧是直观的,这应该是导演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这一次怎么没用国内的设计师?”

“我在爱丁堡时,维基曾说,‘我能帮你什么吗?’中国人排莎士比亚不稀奇,外国人能不能做咱们的作品呢。一共谈判了三次,每次都是一个小时,前两次谈得不好,讲这个故事费劲,他们听不懂。蛇怎么变成人?西方有吸血鬼,精灵,‘妖’这个词翻译难,他们有狼人,白天是人,晚上是狼;吸血鬼白天也挺好;美人鱼上面是个人,下面是鱼。解释了半天,最后问,像这样的民间传说,你们中国年轻人是不是还相信?我没打磕巴儿,‘信呐。’‘你们信蛇和人的爱情,是吧?’‘信呐。’她就一拍大腿,‘你看中国孩子还相信这个传说,我们英国孩子就不信这个传说,那我帮了。’”

“我看节目单,你们的创作团队女性不少,是有意的吗?”

“我跟维基说,欢迎女性的设计师加入,她说,有,但不是英国人,是德国人,舞美设计莫尔,用材料有创意,内部结构复杂,外部简洁。灯光设计娜塔莎,得过奥利弗的戏剧灯光奖。我这个戏是女性作家、女性导演、女性设计,又是女性作为主角。其实女性做主角的戏很少的,大部分爱情戏女人都是配角,女人作为第一主人公尤其两个都是第一的更少。女性表达的意识我也是在复萌,感谢这个戏,我原来的戏少这种表达。萧红的戏是群戏,张爱玲的戏的第一主人公是佟振保。”

“只有作曲家是男性,苏格兰人,大卫,这就构成了一个国际团队的合作。一群外国人,剧组特意安排了他们采风,先从西塘走起,乌镇、嘉兴、杭州、上海,让他们去感受。爬雷峰塔,在楼外楼吃饭,茅威涛请我们。她很热情,点了一桌子菜,外国人都没有太吃。人在美景前食欲会降低。在那间房子里,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烟雨西湖,雾蒙蒙的飘着细雨,完全是中国画才能出来的那种。”

“两条蛇出场时就是那种味道。”

“舞台上有20吨水,雨帘和雾帘一起下,用了循环的水泵。当时他们就在那儿站着聊天啊,两小时,一直到天黑。我一想到他们以前是处在那种干燥的北方城市的时候,一定被震撼了。所以欧洲出油画,中国出水墨。我们身在其中,反而忽视了。外国人用直觉就把握住了。我对舞美设计没提任何要求,她提了这个方案,我觉得很棒。作曲家也是,我不提要求,你用任何乐器都可以,现在很满意。”

民间艺术的提升,佛,修为

“有观众说,《青蛇》的前面部分有些长,你觉得呢?”

“我想做短,短不了,内容太多,已经把《游湖借伞》《镇江卖药》浓缩成一小会儿就完了,老百姓就等着看呢。”

“我开始看,怎么没借伞的事儿,发现在最后,它是经典嘛。出现在后面比前面好,让人很感伤。”

“不过吧,看《青蛇》,始终觉得就是一台戏,高级不起来。最后,法海说到这个法号的含义,‘当以宽广博大的胸襟执行法则正义……还有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明帝年间……’”

“这个考据是你考据的吧,跟李碧华的小说没关系?”

“是。演到这儿的时候,我才觉得戏剧是受人尊敬的,前面一直尊敬不起来。不是不感人。他们演得最好的时候,我突然放下一看,还是差,家庭伦理这套。直到最后一场法事,我才觉得这场戏有思辨,高度上去了,前面确实有局限性。有些戏受西方思辨小说的影响,看不起中国民间传说,认为它们上升不到逻辑的高度,群众基础好,也有局限性啊。中国的艺术如果我们这代人不努力,难摆脱贫贱之气啊!艺术,最高级的可能是音乐,和天最近;然后是绘画,是视觉的,对自然环境的反映,用线条笔触复画出生活印象来,也是挺棒的,因为自然万物造化,在画幅上能反映出自然的风采。文学是能够有精神含量的,文字能堆砌出来。戏剧只能放第四等。生活里没那么多话,戏剧里不说话是不行的,话痨似的一直在说,就贫贱了许多,很难有风骨,有艺术的高级。”

“咱们有昆曲……”

“昆曲有吟唱,感性的,唱情绪的,会产生一种气质。话剧不行,实诚,我们又没有那么棒的像莎士比亚那种剧作家,挥洒自如,人生况味、精神与宇宙的那种大开大阖的张力,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东西就显得小气,显得民间。所以还是找更好的题材,那我觉得就向大家走了一步。”

“没想到咱们今天在庙里谈《青蛇》,这个戏与佛教有关,也包含着你的人生体验吗?很早我就觉得你跟佛有关系,你信佛有年头了吧?”

“真的,你有这感觉吗?我最早接触佛是2000年在台湾,在赖声川家做客时,他请了一位喇嘛,高僧大德过来。当时有所震撼。可是在那之后我接触的,都是藏传佛教的师傅,师傅到汉地来,见不了几面,也说不了几句话,一直苦于没有能说普通话的师傅。直到前年下半年,遇到了两个汉传佛教的师傅,一个是五台山的师傅,90多岁了。又有机会认识了北京广化寺的方丈。方丈对我了解汉传佛教、观察僧人的生活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持作用。不管是多大的官、老总、名人,只要是有机缘进庙来,都会有很多问题跟他说。师傅就授业解惑,永远在说,有时候很累了,却一点不烦。僧人的职责有一点,除了他自我修行以外,授业也是基本职责。”

“现在的话剧《青蛇》中,法海就在不停地‘授业解惑’啊……”

“目前这个水平吧只能做成这样了,还可以做得更好,水平有限嘛。”

“田导的戏还可以更好吧。刚才师傅跟你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