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司马光砸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司马光砸缸范文1

第一个学生的问题差点让我郁闷掉。

她问:“老师,什么是缸?”

我晕!都是初中生了,竟不知道什么是缸?唉!也是,现在的城市哪有缸了,难怪孩子们不知道。看到大多数学生都用同样迷惑的神情望着我,我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大家,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第二个学生的问题是:“在哪儿买的缸?多少钱一个?”

我说:“这个问题不重要,下一个!”

可那个学生还问:“很重要的,老师,您总不会把家里最贵重的东西砸了吧?”

我瞪了他一眼:“那缸不是司马光家的。下一个同学!”

第三个学生问:“缸是干什么用的?”

又是一个超幼稚的问题。一个学生抢着说:“我知道,我爷爷奶奶家用缸腌酸菜咸菜。”

如此出色的学生是谁教出来的?

我只好解释说明:“古时候每家都有一口缸,专门用来存水。”

第四个学生马上问:“他们家经常停水还是欠水费了?”

看来给学生开历史课真的很重要。我不得不解释:“那时候没有自来水,人们都是取来河水或井水存在缸里用。”

“连自来水都没有,说明古代人很笨,还是我们现代人聪明。”那个学生发出感慨。

第五个学生:“那个缸放在哪里? ”

我有点不耐烦了,斥责他:“刚才老师讲故事时你干嘛去了?是不是没有认真听讲?我明明讲了放在院子里,你站着听一会儿!”

他申辩:“老师,我认真听了,我的意思是,那个缸放在院子里的哪个地方?是院墙边还是院门口还是屋檐下还是院中间?”

“这个我哪知道!司马光也没有留下回忆录详细说明,再说缸放哪儿小孩不都掉进去了吗?别找借口,继续站着!”

第六个学生:“缸为什么没有盖子?若有了盖子小孩就不会掉下去了。再说古代人也应该讲卫生啊,没有盖子,灰尘昆虫脏东西什么的都往里掉,人吃了会得病……”

我……这都哪儿跟哪儿呀!我意识到这样提问下去不是办法,弄不好会被这帮小鬼扯得昏掉,只好拿出屡试不爽的老办法,提问领悟能力强的学生。我示意体育委员。

体育委员:“那缸有多高?”他也昏头昏脑随着前面的思路走了。

“大概……到我肩膀这么高吧!”本来我想说和我一米八的个头一般高,可我也没见过那么高的缸,又怕说矮了司马光也就不用救了。

劳动委员看到我的示意说:“那么高的缸,小孩是怎么上去的?有梯子还是从高处跳进去的?换了我可上不去。大石头多大?司马光多大?老师您讲了司马光当时也是个孩子,那他抱得动大石头吗?那缸里的水要是不够深,小孩掉进去也不会有危险,就不用救了。”这家伙不顾我已铁青的脸色自顾自地说下去。 “既然要救,说明缸里的水足够深或者是满缸水。能承受那么多水的压强而缸没有破说明缸壁是够厚够坚固的。司马光既然是小孩子,抱不动大石头,那么他拿小石头能砸破那够厚够坚固的大缸吗?不可能!就算他拿出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一下下耐心地砸,直到砸破为止,就算他最终真的把缸砸破了,那小孩估计早就淹死了,所以……”

“Stop!”我阻止他继续说下去。这小子的物理学得真不错。我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班长身上,“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班长站起来,看着同学们期盼的目光,深吸了一口气说:“老师,我得到的启发和同学们的是一样的,就是……这个故事……是假的!”

司马光砸缸范文2

1、作品原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作品译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16岁,并非如今的18岁)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给家人听。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冷热。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瓮(非缸,瓮属于陶器,口小,缸是瓷器,口大且年代更晚)上面,失足跌落瓮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瓮,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来源:文章屋网 )

司马光砸缸范文3

今天我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提问。我的意图是要学生说出司马光聪明或者机智、勇敢之类的话,然后因势利导、教学生们学习这种精神。学生们纷纷举手,积极发言的热情很让我高兴。

第一个学生的问题差点让我郁闷掉。她问:“老师,什么是缸?”

我晕!你初中生了,不知道什么是缸?哎!也是,现在的城市哪有缸呢,难怪孩子们不知道。看到大多数学生用迷惑的神情望着我,我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大家,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第二个学生的问题是:“哪里买的缸?多少钱一个?”

我说:“这个问题不重要,下一个!”

可那个学生还问:“很重要的,老师,如果那个缸很贵,我总不会把我家最贵重的电脑砸了吧?”

我瞪了他一眼:“那缸不是司马光家的。下一个同学!”

第三个同学问:“缸是干什么用的?”

又是一个超幼稚的问题。

一个学生抢着说:“我知道,我爷爷奶奶家用缸腌酸菜咸菜。”如此出色的学生是谁教出来的?

我只好解释说,古时候每家都有一口缸,是专门用来存水的。

第四个学生马上问:“他们家经常停水还是欠水费了?”

看来对学生开历史课真的很重要了!我不得不解释,那时候没有自来水,人们都是取来河水或井水存在缸里,以备每天之用。

“连自来水都没有,说明古代人很笨,还是我们现代人聪明!”那个学生发出感慨。

第五个学生:“那个缸放在哪里?”

你个!我心里说。我有点不耐烦了,斥责他刚才老师讲故事时干吗去了?是不是没有认真听讲?我明明讲了放在院子里,你站着听一会儿!

他申辩:“老师我认真听了,我的意思是问,那个缸放在院子里的哪个地方?是院墙边还是院门口还是屋檐下还是院中间?”

这个我哪知道!司马光也没有留下回忆录详细说明,再说放哪小孩不都掉进去了吗?别找借口,继续站着!

第六个学生:“那缸为什么没有盖子?若有了盖子小孩就不会掉下去了。再说古代人也应该讲卫生啊,没有盖子,灰尘昆虫脏东西什么的都往里掉,人吃了会得病……”

我……这都哪跟哪呀!有盖子的,掉到一边去了。我意识到这样提问下去不是办法,弄不好会被这帮笨蛋扯得昏掉,只好拿出屡试不爽的老办法,提问领悟能力强的好学生。我示意体育委员,让他回答问题。

体育委员:“那缸有多高?”他也昏头昏脑随着前面同学的思路走。

“大概……到我肩膀这么高吧!”本来想说和我一米八的个头一般高,可我也没见过那么高的缸,可说太矮了司马光也就不用砸缸救人了。

劳动委员看到我的示意后说:“那么高,小孩是怎么上去的?有梯子还是从高处跳进去的?换了我可上不去。大石头多大?司马光多大?老师您讲了司马光当时也是个孩子,那他抱得动大石头吗?那缸里的水要是不够深,小孩掉进去也不会有危险,就不用救了……”这家伙不顾我已铁青的脸色自顾自地说下去。

“如果缸里的水足够深或者是满缸水,那么,能承受那么多水的压强而缸没有破,说明缸壁是够厚够坚固的。司马光当时既然只是小孩子,抱不动大石头,那么他拿小石头能砸破那够厚够坚固的大缸吗?不可能!就算他拿出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一下一下耐心地砸,直到砸破为止,就算他最终把缸真的砸破了,那小孩估计早就淹死了,所以……”

“Stop!”我阻止他继续说下去。这小子的物理学得真不错!我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班长身上:“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班长站起来,看看同学们期盼的目光,深吸了一口气:“老师,我得到的启发和同学们是一样的,就是……这个故事……是假的!”

司马光砸缸范文4

一气:落水儿童家人之气

当落水儿童小芳(化名)的家人知道了这事以后,一家子先是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其母亲高兴地说要去他家谢恩,还问其父亲送什么礼物的好。其父亲那个精啊,他摇头晃脑了一番后说:“不忙不忙,先坐下,咱们想想。”其母奇怪:“有什么好想的,人家救了你的女儿,你不去谢他,还要打他不成?”其父亲点头说:“仔细想来,还是真该打他不错。你想啊,若不是他把女儿推下水去的,怎么可能救人这么积极,思维这么敏捷啊突然??这下知道了吧。再说了,人家司马光平时就对小芳有点图谋不轨,有点要追她的意思嘛!你想,咱们家的千金怎么舍得嫁给他那个楞小子呢!走吧,我们去锤他!”说完他拔下门闩就气势汹汹地网司马光家去了。

可怜司马光那孩子,现在还在家里偷着乐:“嘿嘿,小芳的那个钱多的啊!这次不给我1000算是小气了嘛!”

二气:缸主之气

司马光砸缸范文5

阿吹顿时傻眼了,他心里明白,被校长和文老师抓住,至少要罚站一个星期,还要告家长。笋子烧肉,是在所难免了。

阿吹终于被放了下来,站在地上,刚才那份兴奋劲儿荡然无存。他低着头,恨不得把脑袋埋进腋窝里。

“到我办公室去谈谈。”校长轻描淡写地说,而文老师却虎视眈眈。文老师一挥手,阿吹、胡虎、假小子丁文丽等哥们儿像肉串似的被押进校长办公室。

“站好!”文老师绷着脸,厉声吼道。

胡虎挺胸吸肚,两眼平视,脸上堆满了讨好老师的笑容。假小子丁文丽仰着头,眼睛望着天花板,像一位视死如归的英雄。班长张小鸣不知是腼腆还是内疚,满脸通红地站在那儿,问:“不会不让我们回家吃饭吧?我肚子已经咕咕叫啦!”美女妖妖是扭扭捏捏,哭哭啼啼,满脸的委屈。只有阿吹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大大咧咧,脚还在地上不停地晃着。

校长对阿吹的表现视而不见,亲切地摸着胡虎的头,问:“看到阿吹被吊在旗杆上,你们为什么不去救他呢?”

问这样的问题,真是多余。明摆着是哥们儿齐心协力才把阿吹拉到旗杆顶的,眼睛长到后脑勺上啦?胡虎不敢问校长的眼睛是否长在后脑勺上,小心翼翼地问校长:“我们应该怎样救呢?”

怎样救?校长从来没有想过学校会出现这种事情,不过,校长就是校长,她笑眯眯地问胡虎:“你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

老掉牙的故事,谁没有听过?但听故事总比挨训强。胡虎装出一副木讷的表情,摇摇头。

校长似乎很得意,清了清嗓子,讲道:“古代有个叫司马光的小朋友。有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玩的时候,他的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水缸很高,而且里面装满了水,掉进缸里的孩子自己爬不上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司马光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拿起一大块石头往水缸上一砸,水缸破了,水漏了出来,他的朋友得救了。人们都夸他很聪明。”

校长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完了,可胡虎还是愣愣地望着校长。

“没听懂?”校长问。

胡虎点点头,举起手:“校长,我能提一个问题吗?”

“嗯,我就喜欢动脑筋的学生。你提吧,什么问题?”

“什么是缸?”胡虎问。

嗯,现在的孩子不知道缸是很正常的。校长解释:“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那我家为什么没有缸?”胡虎继续问。

“哈哈!”校长笑了,对于胡虎这样超幼稚的问题,还是耐心地回答,“缸是古代人专门用来存水的。”

“哇!古代的?那可是古董!”阿吹听说缸是古代的,连忙插嘴,“美女妖妖的老爸就是专门收藏古董的。听说,古时候一个吃饭的碗,现在都卖得很贵,把一个大缸打破了,多可惜啊!”

校长对阿吹的问题似乎不太重视,轻描淡写地说:“这很重要吗?”

阿吹说:“很重要!校长,如果那个缸很贵重,那司马光的老爸一定会打他。就像我在家里打破一个杯子算不了什么,如果把我家最贵重的电脑砸了,我一定死定啦!”

胡虎不懂什么古董,还是一副木讷的样子,惊讶地问:“难道古代人家里也经常停水?也欠水费?”胡虎家里就因为常常欠水费,被停水。

校长苦笑一声,但她不得不对胡虎解释:“古时候没有自来水,人们都是取河水或井水存在缸里以备使用。”

“连自来水都没有,说明古代人很笨,还是我们现代人聪明。”阿吹又在一旁插嘴。

校长狠狠地瞪了阿吹一眼。胡虎没有注意到校长的脸色,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说:“那缸为什么没有盖子?若有了盖子,小孩就不会掉下去了。再说,古代人也应该讲卫生啊!没有盖子,灰尘昆虫脏东西什么的都往里掉,人吃了会生病的。”

“是啊!是啊!”校长的脸色更难看了,支支吾吾地说,“今后让司马光的家长给缸加上盖子。”

这时,假小子丁文丽也来了兴趣,站得直直的,问:“那缸有多高?”

“大概……到我肩膀这么高吧!”校长无可奈何地比画。

“那么高,小孩子是怎么上去的?有梯子还是从高处跳下去的?”胡虎步步紧逼。

校长无语。阿吹马上接着胡虎的话茬儿说:“换了我可上不去。大石头多大?司马光多大?校长,您说司马光当时也是个孩子,那他抱得动大石头吗?那缸里的水要是不够深,小孩子掉进去也不会有危险,就不用救了。”

校长懒得理会阿吹的絮叨,转身问班长张小鸣:“你说,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班长张小鸣向前迈了一步,看看哥们儿期盼的目光,深吸了一口气:“校长,我得到的启发和同学们的是一样的,就是——这个故事——是假的!”

校长倒!文老师跟着倒!

对于他们这些啼笑皆非的问题,校长是闻所未闻,不得不挥挥手,说:“今天就到这儿,早点回家吧!”

耶!听到校长放行的口令,哥们儿飞快地冲出校长办公室。

哈哈,哥们儿和校长东扯西拉,胡说八道,竟然逃过了校长的惩罚。爽!

一路上,哥们儿对胡虎今天在校长办公室的表现是赞不绝口,用阿吹的话说:绝顶的盖帽啦!什么叫盖帽?看过NBA的篮球赛吧!姚明的盖帽多酷,只要别人出手投球,他举手就把别人的球封死,让他们吃到嘴里的鸭子飞掉。胡虎今天就属于这种情况。校长和文老师本来把阿吹和哥们儿抓个正着,哥们儿就属于校长和文老师吃到嘴的鸭子,砧板上的肉,想怎么砍,就怎么砍。哪知被胡虎胡言乱语搞得校长难以招架,头一晕,哥们儿就自由解放啦!哈哈,爽!倍儿爽!

司马光砸缸范文6

古人云:“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意思是说,这件事很小,没有多大功劳,不必挂在嘴上。可这举手之劳,究竟有多小呢?

看见地上有一块香蕉皮,就弯腰把它捡起来,避免别人摔跤。看见路牌倒了,就弯腰将它扶正,以便让外国游客找到正确方向。路边井盖没盖好,就去把它盖好,以免让路人失足掉进水井。看见一个小妹妹在马路边不敢过去,就带那个小妹妹一起过去……这些事都是小事,却因为你做了,而使许多人解决了烦恼,这不是一件好事吗?三国时期刘备说过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事虽小,却能让别人解决了许多烦恼,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人的心中有两个精灵,一个代表善,一个代表恶。当善的精灵战胜了恶的精灵,你的心中就充满了美好;当恶的精灵战胜了善的精灵,你的心就又被恶毒占据了。

大家都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司马光小的时候,和伙伴们在花园里玩耍。忽然,一个小男孩不小心从假山上掉下来,掉进一口大水缸里。别的孩子都害怕地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没有跑,捡起一块大石头,用尽全身力气,向大水缸砸去,救了小男孩一命。

司马光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它这一“举手”,可就挽救了一条小生命呀!人一生中,也有许许多多小事,需要你去“举手”。我相信,只要你肯做,你能做的一定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