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山东高考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山东高考作文范文1

“咬文嚼字”其实是对汉语的一种维护,而不是所谓的“吹毛求疵”,其实对名人进行“吹毛求疵”式的批评更应该值得提倡。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专栏是想借敲打名人而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一种变相的广告,是攀附名人的另一种表现。对这样的指责,本人不敢苟同。

名人效应并非一无是处,充分利用名人的影响,开展维护汉语规范,强化大众正确使用汉语的意识,让全民对我们的汉语产生些许敬畏,何乐而不为?

以莫言为代表的知名作家虚心接受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虚怀若谷的胸怀,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让我们对他们更增加了几分敬意。这样的态度甚至要比“大师”的称号更能让我们肃然起敬,因为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能有这样胸怀的对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是多么珍贵呀!

君不见我们当今社会“戾气”弥漫。多少人动辄以“权威”自重,以“专家”傲世;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强不知以为知,容不得别人质疑,听不得别人意见;自己一贯地光荣、伟大、正确,老虎屁股摸不得,对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打击报复,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致使全社会万马齐喑,良言难进,良策难采,错误难纠,给我们的国家民族造成了多大的损失与灾难!是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特别是秉权者深刻反思的。

应该在全社会倡导一种欢迎批评的风气。我们的政府、机关、学校以至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应该有一种宽广的胸怀,听得进别人的批评意见,善待批评者,鼓励更多的人站出来维护社会的正义。而被批评者自身也要尊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带头改进自己的工作,促进社会的和谐共赢,共同发展。

在这里我更要对专栏的策划者表示敬意。因为提出批评,尤其是对名人进行批评是需要勇气的。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对到处存在着的丑恶现象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甚至于冷漠以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即使身处其境,也往往隐忍苟且。使正气隐形,邪气弥漫。鸵鸟将头埋入沙中,并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正好成了别人餐桌上的美食。

山东高考作文范文2

《麦田守望者》里有言: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我也始终相信,每个深谙世故的大人大批曾有一颗分辨是非的赤子之心,只是世俗的荒流将它们易了辙。

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与父亲,小孩执意分辨瓜豆不同,父亲却一笑了之,是太多的“生活经验"让他放弃了对事实的探索和对是非的辨别吗?

诗人辛波斯卡发出这样的哀叹:我们的鹰隼各地行走,我们的孔雀宣布放弃羽毛,我们的毒蛇在笼前打着哈欠。一颗赤子之心尽被肢解。辨别是非之能力无处可寻。难道不是如此“生活经验”的缘故之错?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锤心之间。当下,更不该让一颗颗追求事实的心,辨别是非的信念被蒙上世俗的潘篱。

《小王子》中一句“所有的大人都是小孩”让我深思不已。也就像路遥提到过的“曾经的热忱被一点点消磨”。能否在世俗间生活而不妥协于生活。关键在于能否有一颗去伪向善明辨是非的赤子之心。

且不谈魏晋名士、竹林七贤可酣高楼的纯挚之风。近代大学士金岳霖养公鸡、斗蛐蛐之憨态亦让人心喜。同样,在学术上他仍保留一颗赤子之心,让“山是山,水是水”,其治学风尚广为流传。或是真理之先驱顾淮,甘愿拆下自己的肋骨燃作火把,照亮一途通往光明与真理。学术研究上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让他们分辨精神世界错综复杂的条框与限囿,让他们之不朽光芒熠熠生辉。

主持人白岩松曾说:“世间有一种永不落时风尚,那就是明辨黑白。”犹记记得几日前的“路怒”事件。面对前方车辆的违的规停泊,行人无一去规劝提醒,反是一名中学生勇敢果断解决一场纠纷,路旁的众多成年人果真就失了那颗明辨是非的良心吗?又如蒋方舟在文章中提过一个场景,那些功成名就、大腹便便的中年成功人士微笑着向你走来,拍拍你的肩膀对你说:“你还太年轻”。我想说的是,倘若整个社会中都是如此老练世俗风气,每一颗年轻激越的赤子之心都被刻意老化,我们何时重现东方红日从地平线上蓬勃跃起之姿?

山东高考作文范文3

一考生

近年来,《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这些作家在被“咬”之后都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被“咬”之后,都诚恳地接受并向读者致谢。在这个挑错与改错的过程中,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名人,都散发出了自己的正能量。

首先,《咬文嚼字》杂志社能够开辟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体现了杂志社工作人员严谨求实、追求真理、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以及敢于为著名作家挑错的勇气。这种精神和勇气,正是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也激发了人们为作家作品挑错的勇气。这种严谨求实的学风,也让作家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责任,并积极改正,以便让人们读到更为准确严谨的作品。杂志社的这个做法也为其他杂志社、出版社树立了榜样,使它们在出版刊物的同时更加注重出版物的质量和科学性。这也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风浪,推动了良好学风的形成。我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也享受到了追求完美的快乐,体会到了正能量带来的韵味。

如果说《咬文嚼字》杂志社为传播正能量奠定了基础的话,那么读者的积极参与、勇于挑错就进一步为正能量增添了内涵。在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挑错后,广大读者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介平民而望而却步。相反,他们勇于为作品挑错,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这种正能量在广大读者中流传开来,促使人们阅读更为认真,更为谨慎。社会上有了这种正能量,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们的阅读能力,从而形成一种人人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这也能使作家们在读者的压力下写出更好的作品。

作家们在被“咬”后的表现,为正能量添上了最后的一笔。这些作家在被挑出错后虚心接受,积极回应,敢于认错、改错,体现了他们的宽广胸襟和勇于改错的高尚品质。他们所散发出的这种正能量为其他作家树立了榜样,为文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为人们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提供了勇气,使人们敢于质疑,敢于挑错。这些作家所体现出来的大家风范,在人们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使这种正能量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它改变了人们,也改变了社会风气。

无论是“咬”作家,还是作家被“咬”,这个过程自始至终都散发着正能量。如果人人都相信正能量,都创造正能量,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点评]1.参透命题意图,立意深刻,令人震撼。文章真正参透了作文命题的意图,理解了作文材料的潜台词,挖掘出了材料的内涵和意蕴,做了深刻的立意,深化了材料的主旨。题目“‘咬’出来的正能量”,融合时尚元素,斩钉截铁,铿锵有声,令阅卷组耳目一新、震撼全场。2.表达朴实无华,说理独辟蹊径,开论述文之风。文章的语言毫不造作,绝无夸饰,也无雷霆万钧之势,但却字字玑珠,句句醍醐,朴实无华,具有很强的张力。在表达上,准确地理解了考试说明中关于“会写论述文”的作文要求,强化了说理的特质,既没有例证也没有引证,但是文章却处处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入情入境,入文入理,独辟蹊径,开论述文纯粹说理之风。

直面批评

一考生

《咬文嚼字》从看似刁钻的角度,挑拣名家作品的疏漏,而被批评者却真诚地含笑感谢。这是因为那些被“挑错”的人明悉一个道理:批评有助于进步,而接受别人的“挑错”则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

再明净的月夜也逃不脱阴影的追踪,再清澈的水面也逃不脱风浪的搅动,人生永不完美,因而批评的声音恒在。“水自泉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只有正视批评并虚心接纳,我们的生命才会绽放得更加绚烂。

请由衷地感谢那些逆耳之言吧,它们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我们的不完美。莲步轻移,柳腰曼转,梅兰芳在舞台上永远顾盼生辉。而这一切光芒正是得益于老票友对他近乎苛严的挑剔,正是因为跟随着梅兰芳的眼光是苛刻的,所以他每一个台步、每一个手势都精雕细琢,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感情,为的正是不辜负台下每一位给予他批评也给予他信任的戏迷。

梅派艺术万古常新,正是因为它汇聚的目光太多,收到的批评也太多。在对自我不断的审视中,以批评为尺衡量人生,看得才会更透彻。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把批评看作波浪,路程便惊险无比;把批评看作吹动帆布的风,人生才充满力量。白岩松初入央视时,因为普通话不够标准流利而饱受冷眼与批评,但他把那些有意无意的指责视作督促自己进步的鼓点,不断激励自己,反复训练,终于在人才荟萃的央视站稳了脚跟。

批评的声音不能带给我们什么,只有你听到了,感到了,并把它放进心里去,批评才能转化成真正的力量,推动我们再向前一步。

然而,世间的确又充斥着许多恶意的指责。如果不能从那些指责中收获营养,便不妨含笑视之,将它作为丰富人生的一段经历,并感谢那些指责者给予我们磨洗和锻炼。

真的勇士并不只是能够挺过挫折与黑暗,更应懂得如何直面批评,如何从批评中汲取营养。一个社会是否成熟,就在于它包容了多少种不同的声音;一个人是否成熟,就在于他能从批评中看到什么。

蛙声远,蝉声近,透窗纱。繁华世界,红尘万丈,我们会听到许多声音,每一种声音都会为生命染上自己的颜色,而批评,即便是刁钻的批评也必然会提供给我们所需要的。

直面批评,世界将在你眼前徐徐展开。

[点评]1.符合题意鲜明立意,论证充分说理透辟。文章题目的确立,就瞄准了材料的话题——“批评”,然后针对“批评”从作用和意义的角度立意——“批评有助于进步,而接受别人的‘挑错’则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这样做既符合题意又使立意鲜明。在论证上,首先论述“只有正视批评并虚心接纳,我们的生命才会绽放得更加绚烂”,其次阐明了“在对自我不断的审视中,以批评为尺衡量人生,看得才会更透彻”,最后强化了“把它放进心里去,批评才能转化成真正的力量,推动我们再向前一步”。可以说层次清晰,论证充分,说理透辟。2.举例少论述说理多,语言灵活多变有意蕴。这篇文章力避论述文堆砌事例的毛病,只是举了梅兰芳和白岩松这两个例子,重点借助于这两个例子进行论述阐发揭示,恰到好处。语言运用方面,句式多变,抒情议论融会贯通,形象化语言的意境创设,使得文章的语言富有内涵和蕴藉。

被“咬”与升华

一考生

花儿被蜜蜂“咬”过后,才有机会长得鲜艳无比;树木被啄木鸟“咬”过后,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墙体被人“咬”过后,才不会外实内虚,才能更加牢固。人亦如此,经过别人的挑错后,自己及时修正才会更加完美。不要认为自己被“咬”是件多么丢人的事情,相反,你应感到自豪,因为有人在时刻关注着你,有人在时刻帮助着你,让你走向成功和辉煌。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中国作协主席铁凝、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当代名家深陷被“咬”旋涡,但这些作家却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们认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不仅如此,这也是提升自己品德的好思路。

要想不断地完善自己,应该学会从挑错人那里汲取营养。每个人都会有脑子短路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犯错误,这时就有人看不下去——不能眼睁睁地纵容别人一蹶不振,走向歧途——勇于担责,大胆地站出来挑出别人的错误。有的人甚至还质疑名人、挑战权威。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多么大的胆量,多么大的贡献。我们应该学习指正别人错误的勇气、胆量和责任,汲取营养,完善自己。

要想不断地完善自己,应该学会接受别人的提议,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要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我们要在错误的道路上及时转身。文化名人在对待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错误的态度上,都是积极的、友善的、诚恳的、理解的。不仅如此,还诚挚地感谢大家挑错,消除自身的谬误。因此,我们会对这些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表示赞赏。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自己人格魅力的一次升华,是优秀道德的一次积淀。

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但要想距离十全十美这个境界更近一点,那么我们就要有善于听取别人意见、正确认识自己错误、敢于认错改错的宽广胸怀和虚怀若谷的高尚品质,要有勇于挑错的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和成熟、理性看待名人效应、重视名人名作的影响以及规范自己行为的意识,努力使自己与十全十美这个境界距离更近,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强大的人。

所以,当你不幸被“咬”后,不要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而是要静下心来,让自己的各方面都能得到一次完美的提升,这样才会在众人面前展示出一个全新的你。

[点评]1.符合题意升华立意,角度集中论述有力。文章以“被‘咬’与升华”为题,符合题意,彰显写作的重心所在,在发展等级上先声夺人,胜人一筹。“经过别人的挑错后,自己及时修正才会更加完美”提出论述的问题,点明本文观点,角度唯一,非常集中,论述更有针对性,说理也更有力。最后有关“高尚品质、治学作风、名人效应、规范意识”的揭示,深化了主题,升华了立意,有内涵有蕴藉。2.首尾呼应完美结构,温馨告慰语重心长。文章开篇利用排比加类比,引出话题和观点,用语活泼生动,比喻形象深刻,类比说理自然贴切,给阅卷人留下较深印象。文章结尾处,运用第二人称,拉近了距离,既具有亲和力,又点扣了文题,使文章结构完整完美。

知错就改,善哉善哉

一考生

社会上不乏这样一些人,名气稍微大了,腰杆直了,纵使自己错了,面对指责,仍然铿锵有力,话语中透出毋庸置疑的“霸气”,但名家们并不是都如此趾高气扬。某刊物就开了一专栏,给名家作品指错。所涉及的著名作家如铁凝、莫言在被纠错后,反是态度诚恳,坦然面对错误,博得广大读者的赞赏。

有道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该,善莫大焉。”我想借用古语运用佛语,来表达我对名家名人知错改错、坦然诚恳面对读者指正的态度:知错就改,善哉善哉。

知错能改,其善之一就是有勇于面对错误、敢于承担的责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他谦恭面对被人指出的错误,丝毫没有因身份地位的因素摆架子或表现出不屑一顾的姿态。这种积极的心态是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对人生负责的宝贵精神财富。

知错能改,其善之二就是以此为契机,让其作为成就事业的垫脚石,直步成功的台阶。想那魏公子无忌窃符救赵,在逼退秦兵、挽救赵国后自恃傲慢,洋洋得意。但通过身边的食客提醒后认识到居功自傲的错误,并诚恳道歉,及时改正,得到了身边更多人的支持,以此成就人生的辉煌。可见,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须在知错就改的态度中锻炼自我,提高自己的智慧和文化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也会犯很多错误,但我们不应该将错误掩埋在黑暗的心角。殊不知,错误积累到一定程度,日后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就像在一次次的考试中,如果不正视出错的小细节,到了大考,终归不会发挥出自己的好水平。我们就是这样在“吃一堑,长一智”的量的积累中不断前进,最终才可以达到质变的精彩。所以,别再顾忌自己可笑的面子了,只要知错能改,积极地面对错误,我们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一个人说改错容易,可是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彻底地改正,付诸行动,却是很困难的。所以当我们面对错误时,请不要再做胆小鬼,要勇敢地站出来,真实地面对。没有说改正了错误的人会因为自己的过错而让别人一直看不起,毕竟知错就改的人还是让人敬佩的嘛!

让自己坦荡荡地站在人生的路上,像铁凝和莫言那样,让自己的生命无悔。知错就改,善哉善哉。

[点评]1.文题新颖别致,语言自然得体。文题巧用佛语“善哉善哉”,新颖别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别有一番风味。在语言表达上,用语比较自然,比如“社会上不乏这样一些人,名气稍微大了,腰杆直了,纵使自己错了,面对指责,仍然铿锵有力……”本文又好像是在与出错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非常亲切得体。2.巧妙引用素材,自然切入正文。文章非常巧妙地引用与作文材料相反的素材,运用正反对比法将写作的重心引入到作文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中,不求新,而求深,得体而不造作。同时,由对作家们态度诚恳、坦然面对错误表示赞赏切入,抓住要义,表达观点,含而不露,有味道。

切记:“错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一考生

亲爱的朋友:

最近还好吗?

几日前,你带着满脑子的不甘与怨愤找我倾诉,从你激动的言辞中,我知晓了前因后果。原来,你在数学计算中的一个小失误被老师当成了典例,用之教育全班同学。你认为一个小错误,老师至于这么做吗?又不是只有你犯过这种错误,为何老师只针对你而小题大做呢?经过几日思考,我想你的想法有失偏颇。

今天,我想跟你聊聊关于“错误”的话题。

你应该清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错不改,错上加错。你也应该明白:曾经犯过的错已经成为无法逆转的事实,你没有机会改变过去,但你有机会也有能力使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改变未来。你要相信:错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的确,犯错不是一件令人雀跃的事,但也并非只有坏处。请不要误会,这绝非谬论,也非空话,古语不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嘛。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实践检验,这俨然就是真理。真的,好多事情正因其两面性才更珍贵,更有价值。

唐玄宗便是最好的证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积极改错,才招募了房玄龄、魏征等一批能才贤士,才开辟了盛唐百年的辉煌基业。试想一下,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有多少人是一路走来顺风顺水的?谁不是磕磕绊绊、不断犯错、不断改错、不断前进的呢?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同学、朋友,凡在某一方面才能卓尔不凡的人往往都经历了犯错改错到改变人生的过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们知道错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是人生磨砺的糙石,因此他们重视每次出现的错误,珍惜每次改错的机会,以便在自己以后的道路上少一些阻力,多一些推力。正如莫言与铁凝一样,感谢为他们找错的人,因为他们明白:每个错误都代表一次前进的机会,每次改错都会为自己的成功增加几率。

亲爱的朋友,做一个聪明人,借助错误中的正能量,在逆境中鼓起前进的风帆,在险恶中树立不倒的决心,在不甘中拥有自强的信念,把错误当做人生的财富,谱写生命的赞歌吧。

你的朋友:×××

2013年6月7日上午

[点评]1.文体新颖别致,表达亲切感人。文章突破了一般的议论文体,采用了书信体,比较新颖。同时借助于书信特殊的表达特点,采用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使用沟通的语气,亲切感人。这样做,使阅卷人眼前一亮,在发展等级的“有创新”方面得到首肯。2.角度特殊鲜亮,说理自然得体。文章以同学在数学计算中的小失误被老师当成典例为切入点,以“错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为开掘点,以对同学的谆谆劝诫为着力点,以鼓起风帆、树立决心、拥有信念为落脚点,角度特殊,明晰鲜亮,说理自然得体,赢得了阅卷人的赞赏。

学会接受错误

一考生

花,接受凋零,才能拥有重新绽放的机会;树叶,接受秋风的吹拂,才能归根化泥;蜡烛,接受燃烧的痛苦,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接受错误,才能不断完善自己,走向辉煌。

今年高考的作文材料是这样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作家们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莫言等人被“咬”之后,更是表达了自己的谢意。看了这则材料,不禁为这些著名作家们诚恳接受错误的态度所打动。他们是名人,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无可置疑,但作家们在被“咬”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这份坦然和真诚,是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的。

敢于接受错误,是种大气。一个真正有知识有涵养的人,在面对别人的质疑时,不是对别人冷眼相对,或是冷嘲热讽,或是记恨在心,而是在第一时间找出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从而修正错误,弥补缺陷,使自己变得更好。这样做是需要一种气度,需有一种宽广的胸襟。

敢于接受错误,是种智慧。面对别人的批评指责,愚笨的人选择闷闷不乐,或是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或是自甘堕落,否定自己,从此一蹶不振。总之,都是极端而且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态度。但聪明的人自然不会这样做。聪明的人会认真对待别人给自己指出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自己,将错误改正,从而取得一次大的飞跃。

敢于接受错误,是对自己的尊重。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对自己的不足之处不理睬,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同时更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自信和不自重。相信自己能做的更好的人,会以此为目标,寻求更大的进步,体现了对自己人格的尊重。

冰心老人说过:“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这世界就小了。”如那墙角的花一样,我们只有学会敞开心扉,不断接受有益的新鲜事物,才能开拓眼界,丰富自己,提升素养。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提出的意见,才能找出自身的不足,云开雨霁,艳阳高照,取得进步。

山东高考作文范文4

有些人生必得经历挫折,有些花儿必得等待春天。虽然有些花儿的“春天”来得晚一些,但每一朵花儿,必有它自己绽放的模样。 

有一位并不漂亮的女孩,曾经有一个梦想:站在自己的舞台上唱自己的歌。但有一天,在一名着名音乐人的制作室里,一盆冷水向她泼了过来:“你的嗓音和你的相貌同样不漂亮,我看你很难在歌坛有所发展。”

听了这话以后,女孩并没有选择离开,反而默默地留了下来,她端茶,倒水,她制作演出时间表,替歌手拿演出服装……别人问她为什么,她郑重地说:“不为什么,这里是离我的梦想最近的地方。”终于有一天,她微笑着站在了自己的舞台上,用并不惊艳但十分温暖的嗓音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她就是曾被评为“真实感的歌手”刘若英。 

生活就是这样,往往你不可能一开始就获得成功。如果暂时得不到成功,那么就先站在离成功最近的位置,这样你就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机会。一旦机会到来,你就有可能第一个获得成功。

同样还是一个女孩,她又瘦又黑,尽管女孩儿竭尽了全力,但最终还是没能进入省里的女子足球队。考核结束之后,所有落选的女孩儿都失望地离开了,只有她还默默地坐在场地边上看队员们训练。 

 教练看到了她伤心的样子,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就走过去安慰她。“您能留下我吗?”女孩儿抬起头,眼睛里含着泪水。“可我们的主力队员已经够了。”教练为难地说道。“那就让我做个替补队员吧,总得有人给主力队员拿衣服,送矿泉水啊。”“你为什么非要留下来呢?”教练好奇地问道。“我想站在离成功最近的地方,在这里我随时都有机会成为主力队员,不是吗?”教练望着她企求的眼神,实在是不忍心拒绝,于是留下了女孩儿。 

山东高考作文范文5

记忆是花种,在时间流水的滋润下,开出了迷人的花。

还记得那个叫李春燕的汉族女子,嫁入苗寨,从此便成了照亮苗家的月亮。

她居住的那座吊脚楼,她昏黄灯光下整理欠条的背影,她急步于山寨间行医治病的身姿一次次地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时间越久,越给我长久的感动。她的无私,她的奉献,她的坚持就如同一朵玫瑰,散发着大爱的芬芳,弥漫在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浓郁。

记忆是花香,在时间之风的吹动下,飘散到更远的地方。

还记得记忆中那个叫王雪原的男子,毅然站出来揭开医药费的黑幕,不惧丢掉工作,不惧恐吓与报复,他让丑行暴露于光明之下,正义得到伸张,他的壮举让我们拥有了今天更为透明的医疗费用制度。他的勇敢,他的牺牲,他就如同一支清濯的莲花,散发着大义的芬芳,弥漫于记忆中,时间越长越浓烈。

记忆是时间长河两岸的繁花,时间不仅不曾让它们风化,还给了它们滋养,让它们愈加美丽。

还记得一人一马的邮路上的王顺友,教我敬业;还记得为友守墓30年的陈健,教我守诺;还记得舞出千手观音的邰丽华,教我不屈;还记得生命中无数帮助过我的人,教会我爱……他们都是记忆长河旁的花,用馨香沐浴着我。他们教给我的,都成了我一生的财富,它们不会被风化,而会随时间的风、时间的流水传到心底,浸润全身,恩泽我的一生。

山东高考作文范文6

高考作文是对高考生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的测试,但同时,作为一种主观表达意愿和空间非常大的考题,更是对考生高考后无论是走向社会还是到大学深造,所要具备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态度和能力的一次引导。

相比于此前“仰望星空”“手握一滴水”“两条鱼在河里游”等虚幻、抽象、宏大的题目,2013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明显“亲民化”了不少,“接地气”了不少,大多题目言之有物,让考生有话可说,联系实际,饱含哲理,具有人生启迪与引导意义。

比如直击学生时代、青春等问题,紧扣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让其在作文中反思和受到启发。像江西高考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围绕“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喜欢对前面的‘两怕’”发表看法;如浙江卷的作文题目分别引述了中国、英国、美国三位作家的一句有关青春的话,让学生就“青春”发表看法,让正值青春岁月的高考生,有很多话要话。比如全国卷高考作文(大纲版)的“同学关系”,更是直接:“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

比如引导学生思考、关注实际。像安徽卷作文题目以萧伯纳的名言为题,让考生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和从未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这样”发表看法。很明显,此题目的亮点在于,引导学生思考事物存在及其原因,引导学生用辩证与发展的观念看待问题。如四川省作文题目“过一个平衡的生活”。什么是平衡的生活,如何来过一个平衡的生活,想象空间很大,但却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如全国卷新课标版作文题“经验与勇气”,切开一颗珍珠,除了经验还需要过人的勇气,这样的命题可谓引人深思。

比如关注时事热点、文化现象等。像全国卷“爱心传递”,广东卷围绕“富翁捐款给三人,得到接受、犹豫着接受表示会还以及拒绝三种不同态度”的作文,均将目标和焦点对准了慈善和爱心,这在红会等慈善机构事件不断的当下,更具有现实意义。像山东高考作文,更是直接将焦点对准了该省高密市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让考生根据“《咬文嚼字》杂志让读者给莫言等一系列知名作家挑错误,莫言等获知后非常感谢杂志和给他挑错误的读者”这一材料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