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趵突泉课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趵突泉课文范文1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充分挖掘美育的素材,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把学生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情感世界,在其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学会鉴赏美、表达美,逐步达到创造美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对学生渗透美育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情境,感知美的表象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心理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知美是美育过程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基础。
“美”蕴含于字里行间。尤其选在小学教材中的古诗内容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将声、形、色、光跃然纸上,反映了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乃至艺术之美。根据儿童审美的规律,他们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而古诗教学很好地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从初步感知诗的大意,到深入理解诗句,再到体味诗的艺术境界。
如讲《春晓》时,通过视频投影把春天美好的景色展示出来,那盛开的桃花,那欢快的小鸟,那柔和的春风,那绵绵的春雨,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古诗描写的情景之中,并由衷地感到DD春天真美啊!
为了进一步把学生带入诗人作诗的心境之中,还可引导学生做诗人,把自己置身于诗人所处的情境中,随着老师动情的描述,学生似乎真的入睡了……“睡意朦胧中听到了鸟的叫声,一声,两声,三声……”这时,打开录音机,那悦耳的鸟叫声在教室里传递,在学生心头荡漾,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了,“诗人”的睡意荡然无存了。学生仿佛真的经历了一场风雨,听到了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伴着婉转的乐声,看着色彩斑斓的春色,学生凝神视之,美滋滋地品味着。这就促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让学生从“境”中见到“形”,从“形”中感到“美”,进而从“美”中产生“情”。
二、推敲词句,鉴赏美
创造美的中心环节是从审美感受提高到鉴赏,从而理解美的实质。
通过生动、形象的语句、字词,可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在掌握遣词技巧的同时,再经过学生深入地思考进行鉴赏和评价,揭示美在哪里、为什么美。如:在老舍《趵突泉》一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紧扣“名胜”、“妩媚”、“赞美”这三个关键词去分析、理解课文,深入作者对神奇的趵突泉人见人爱的静态、动态的描写,让学生按课文的顺序思考:1.以“名胜”一词为主题,点出了什么?(趵突泉是济南的一大景观。)找出文中“名胜”的特点(趵突泉清新秀丽之美)。2.以“妩媚”一词为整体,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为什么说冬天的趵突泉更美?而带出“清极了”、“不断翻滚”、“没昼没夜冒、冒、冒”、“永远不知疲倦”、“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飘荡,使学生仿佛看到泉水时隐时现、绿藻若有若无,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的美得以升华,从而不难理解作者描写了不断冒泡的泉水的柔美、活泼有趣、“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的真正含义,犹如一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令人回味无穷,美不胜收。3.以“赞美”领悟作者怀着美好的情感来欣赏趵突泉,且观察仔细,所以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跃然笔下,给人留下丰富的遐想。并让学生体会:“假如你来到趵突泉边,看到这神奇的美景时会想到什么?”品析出作者赞美大自然的伟大、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深切而炽热。
三、感情朗读,表达美的感受
表达美的感受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它是美育中的最高境界。要激发学生表达美的强烈欲望,前提条件是充分感受美的事物,感受越充分,提供的想象和思维材料越丰富,表达美的情感就会越充沛。
趵突泉课文范文2
关键词:整合;助推;课堂;高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3/15-009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丰富了课堂知识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表现得灵活多样,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升。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多媒体,不仅能够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还能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变静为动、变难为易,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知,从而开展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展示质疑,助推情境激趣的高效
针对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创设一个较好的课前导入情境,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探寻新知。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教师首先展示图片和小视频:蝙蝠、雷达,学生虽知道蝙蝠,但并不曾见过,而接触到雷达的学生更少,在此情境中,让学生有了具体形象的感知后,转入到主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而雷达是一种现代化的探测装置,课文题中却用一个“和”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声音、图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于“蝙蝠和雷达之间存在什么联系”这一问题产生深厚的兴趣,一节有趣、高效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境激趣中拉开了序幕。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图文并茂,助推思维翕张的高效
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内含抽象的知识而信息技术的介入能使知识具体化,创设一些文字无法表达的情境,引领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阅读、品析、探究知识,张开思维的翅膀,揣摩语言文字,领会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品味学习的乐趣。如:在《趵突泉》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带着问题“趵突泉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文章从哪几方面写趵突泉的?”去思考、去学习,学生很快找出答案:“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永远那么纯洁、活泼、鲜明,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接着,让学生在文章中画出表现趵突泉美、翻滚的语句,而这些语句单靠抽象的语言文字,学生很难理解并产生深刻的体会,这时利用多媒体依次放出动态、静态的画面,学生在欣赏中慢慢品悟,课文的内容、意图渐入学生的心中,教学任务在这愉快高效的氛围中完成。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实验探究,助推内容理解的高效
语文课中有许多说明性的文章,涉及的内容可能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科技性较强,凭借抽象的语言文字,学生很难理解掌握,而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和实验,提供学习“媒介”,就很容易突破难点,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如:在《赵州桥》中,为说明桥的坚固和独特的设计外形――一个大桥洞、四个小桥洞,教师借助课件分别展示“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时,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两种情形,指出这种独特外形的巧妙之处,突破学生想象的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学习资源,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如:在《蝙蝠和雷达》一课中,教师充分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课程资源中的素材向学生展示了文中讲述的三次实验情况和实验结论,形象的动画将抽象的说明文字变得浅显易懂;在听、说、读、看、做的环节中,借助多媒体实验刺激学习主体,将信息与知识融为一体,学生在获得大量知识的同时,理解掌握课文的内容。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视听交融,助推情感共鸣的高效
趵突泉课文范文3
信息技术有着其独有的作用,合理使用将在学科教学中起到较好的辅助和促进作用。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合作学习、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和途径。尤其可以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阅读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克服学习困难。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帮助教学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
1筛选具体形象信息资源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皮亚杰的构建之一:理论形象的学习情境,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能够表现思维的复杂性,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起学生持续探索的兴趣,对问题从多角度进行解释,完成知识的意义构建。
【案例1】人教(实验)版小学第四册中《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描绘了我国首都北京那灯光灿烂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这座文化古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在于词语句子的理解。
全文六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灯光夜景写的。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为了表达北京城的迷人景色,文章运用了很多四字成语。如:夜幕降临、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绚丽多彩、川流不息等。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虽然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和发散性思维还很弱。对于抽象的事物,还无法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课文中比较抽象的字、词的理解能力还很薄弱。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可见具体形象的直观作用不容质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字、词的意识,为理解句子和课文内容打好基础,只有将抽象的事物转换为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信息技术它不仅能将大量的知识信息快速地反映给学生,而且还能将抽象的事物通过具体的画面变得通俗易懂。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真正能感受到课文所描绘的北京夜晚的辉煌、亮丽。
1.1首先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源。
1.2接着根据词语的意思进行选择
【解释】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解释】光彩夺目:光彩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其中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
【解释】金碧辉煌:碧:翠绿色。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2合理运用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保尔・朗格朗说过:所有教育和教学不能逃避支配人类活动的重要规律,那就是兴趣……
语文文本教材中提供的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某些字词理解等学习困难,但是一个静止的画面图像,产生视觉效果比较差,对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不大。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教学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再现课文内容,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调动情感,激发学习的欲望,产生良好的视像效果。
趵突泉课文范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朗读教学 素质教育
朗读作为阅读的外在形式,语言的物质外壳,很难进行大面积的测试。在当前尚未扭转的应试教育格局下,老师往往忽视朗读技巧的指导,使得不少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一些令人捧腹的现象。有的字、词、句不分,当断不断,当连不连;有的面无表情地唱读,像和尚念经;甚至课文已学过,还结结巴巴读不成句。试问:这样的阅读会有助于理解文章吗?恐怕连旁“听”者也要不“清”了。
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入手的,因为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朗读是运用外部言语进行的。外部言语的特点是张开的、不能忽略的,它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基本训练方法之一,是学习语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确、生动、有感情地朗读会使学生对教材的注意保持稳定,以利于理解文中的语汇,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加强对课文的记忆,从而培养儿童言语表达的流利性,发展想象力,增强对文字的鉴赏力与运用能力。良好的朗读是儿童对现有教材已有一定理解的表现,说明儿童阅读能力已经有了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呢?
正确地读是指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读。流利地读是指不断读,不读破句。有感情地读是要求重音、停顿恰当,语调、速度、节奏合适,表情自然,感情真切。有感情地朗读能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增强语感。
一、指导学生朗读应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与想象结合。
富有表现力的朗读,是在对课文的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并掌握语言的逻辑性与语言的表现方式的基础上完成的。因为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人的意识在人的学习中起支配和调节作用。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涵,将文字间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身的个体情感体验,才能主动自觉地朗读。有意识地启发儿童想象,利用插图或感性经验,在边读边思中引入“形象环节”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有利于有感情地朗读,尤其是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比如教学《趵突泉》一文,指导学生朗读关于大泉的描写:“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日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理解词语“没日没夜、永远”体会趵突泉永无止境地涌出的内在力量之伟大。然后借助插图或录像展现趵突泉的气势,泉水的晶莹,以及冬天荡在水藻上又白又轻的热气所形成的如梦如幻的美,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丰富、生动的形象;还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略作深呼吸以集中注意力,边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边想象这段文字描绘的画面。这时,老师只要略作点播,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朗读技巧,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的。
二、教师在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方面起着示范、指导的作用。
首先,小学儿童模仿能力较强,分析能力较差。在他们心目中,教师宛如知识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规范的、不规范的)都是儿童学习、模仿的榜样。小学阶段是儿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直接担负着提高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繁重任务。其次,教师的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朗读会造成学生已有朗读水平与模仿老师朗诵的欲望间的内部矛盾,成为学生学习朗诵的内部动力。而学生学习的动力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因此,教师应坚持学习普通话,学习朗诵技巧,发挥自身表率作用,而不是强硬地向学生提出朗读要求,如:“读快些”、“不要两字一蹦”等。
教师在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方面所起的作用还表现在指导上。就学习规律而言,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有了教师的指导和传授,学生的学习才具有快速而高效的特点。朗读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教师对小学生的朗读指导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激发兴趣,多鼓励,少批评。
小学生的学习还带有情绪色彩,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才愿意留心学习。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朗读的兴趣。1.可以让学生听一些名家的朗诵,或配乐朗诵。2.表扬班级中朗诵较好的学生,以树立榜样。3.对那些朗读水平较差的同学应多鼓励,少批评,并私下个别辅导。不应在众同学面前强制其个别读,以免同学讥笑,使他产生自卑感,直到他的朗读能跟上大多数同学为止。
(二)教给学生适当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小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朗读训练的初步开始。首先要发音准确,没有正确的发音就没有朗诵,就像没有砖瓦不能建起高楼大厦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字音的阴阳上去、平翘舌、前鼻音、后鼻音等。并根据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有重点地进行训练。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适度的停顿、轻重、缓急。汉语中的标点符号反映了句子间、词语间的停顿关系。文章中停顿时间长短如下:段>层>句;句话、问号、感叹号>逗号、分号>顿号。但在实际作品中,朗读有时会因作品的思想感情冲破这种固定格式。教师应根据作品的不同体裁,表达的不同情感进行不同的指点。
趵突泉课文范文5
一次听学校里一位年轻教师讲课,课一开始,她便向学生明确了这堂课的一个教学任务——让学生美美地读课文,读出“味”来。从学生的朗读中,可以得知学生已经熟读了课文。于是,这位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一段又一段的再次读课文。当一名学生读完后,教师就会抛出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如“你觉得他读出‘味儿’了吗?”“老师觉得他读得很好,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谁比他读得更有‘味儿’?”就这样,学生一段一段地读课文,教师一遍一遍地引导提问。试问这样的朗读指导,真的能让学生读出“味”来吗?回答是否定的。
因此,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读出“味”来,是语文朗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课堂中,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学习方式,许多教师都经常使用,但未必都能用得恰如其分。
曾聆听一位名师执教《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读课文,找出一两处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记号并留下思考的痕迹。继而,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读。
研读一:“河水没过了我矮小的身子,我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冰凉的河水呛得我透不过气来,脑后却传来一阵阵冷酷的笑声。”
当学生找出这个句子时,教师立即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读到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这‘冷酷的笑声’里又包含着什么呢?”让学生在自读中思考,理解感受小张洁的可怜无助,以及“那家伙”的冷酷无情。教师接着描述:“这哪是笑声啊?分明是一根根尖利的刺,刺痛着小女孩的心。这不就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吗?这也刺痛着我们的心,一起把这种刺痛的感受读出来。”就这样,在那一刻,我们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文本当中,沉浸在学生的朗读当中。
研读二:“我简直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爬上对岸的……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这段话的研读,教师紧紧抓住“哀愁”一词,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从中你读出了什么?‘哀愁’什么?”学生对“哀愁”的理解是那么的透彻。“妈妈会哀愁债主拿她去抵债,怕债主们打她、逼她。”“哀愁自己家里太穷了,不能让女儿好好地吃一顿饭。”……教师又进行引导:“做母亲的不能养活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被人当小偷!这是母亲最大的痛啊!来!把这种感觉放进这段文字当中,把这份痛读出来!”这时的学生分明见到了那眼里充满哀愁的妈妈,学生的朗读也真正达到了情的最高点。
二、教师示范引导朗读
通过教师范读引导朗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朗读方式,运用恰当其效果同样也很有效。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有时不能很好地体会领悟课文,更需要教师的这种示范引导,关键时刻,重点之处,教师大显身手,可以渲染学生的情感、感化学生的心灵,达到情感与文本的共鸣。
如在教学《我盼春天的荠菜》第八自然段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上……我听见妈妈在村口呼唤着我的名字,可是我不敢答应……”时,教师这样引导:“老师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就仿佛觉得这段话里的所有词语,都像一块又一块的石头,重重地压在我的心上,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我想用我的朗读来表达读了这段文字后的心情。”此时,音乐响起,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到了那空旷的田野上,带进了张洁的内心世界,为接下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合作朗读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深情描述引领朗读
课堂中,教师的深情描述同样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情感。如教学《趵突泉》,在引导学生学习描述大泉的这一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边听范读,边划出最美或最喜欢的句子,并在同桌间进行交流。当品读到三个“冒、冒、冒”时,教师先让学生连读“冒”字,继而,教师深情描述,引导学生去感受这“冒、冒、冒”。
师:就这样充满青春活力地——(生接读)“冒、冒、冒”。
师:就这样蕴藏着力量地——(生接读)“冒、冒、冒”
师:就这样生生不息地——(生接读)“冒、冒、冒”
师:就这样不断地——(生接读)“冒、冒、冒”
就这样,教师的深情描述,让学生在一次一次地跟读中体会到了这简单的“冒”字下蕴涵着的趵突泉的活力,也感受到了作者老舍的别具匠心。
对文本的理解可以是不同角度的,但总离不开一个“情”字。教师能深情地解读文本,再把这种带有温度的感情传达于学生,我想这或许也不失为朗读指导的一个妙方。
趵突泉课文范文6
语文教学中提倡“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写结合”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是个常青的话题。
教师是开发文本读写价值的真正实践者。关于读写结合,当下许多教师已经在精读课文中进行了很好的探究和实践,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在读写结合方面的教学价值也是很大的。只是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不同于精读课文,在解读文本、确定教学内容等方面所能依靠的辅助资料比精读课文少很多。因此,这对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语感以及独立开发教材的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略读课文、选读课文,教师要完完全全沉浸在文本中,在语言特点、表达方式、篇章结构等方面都要“细嚼慢咽”,在细读中把握文本特质,发现文本语言在读写结合方面的教学价值。
那么,如何在略读、选读课文的阅读教学中设计写作训练,做到读写融通,共同提高呢?除了教师需要深入解读教材之外,笔者认为,关键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 在品读中把握语言的特点
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呢?一句话,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读写结合的最大成功之处也正是在于读和写之间必然存在着共同点,即相同的语言特点。所以要写得其法,首先得发现作者语言运用的特点。
四年级下册选读课文《趵突泉》的语言就非常有特色。作者连用了一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式来呈现小泉的动态美。在品读这句“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时,学生很快就发现,这是一种比喻修辞。紧接着,我抓住“摇动”“挤上来”这些体现动作的词语来让学生细细品味,指导学生不断地从朗读中感受小泉的那种动感。
四年级下册略读课文《牧场之国》描绘的景象似乎就是《天堂》的文字再现,能让我们沉浸于宁静安谧的异国风光中。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教学时,我以“牛群吃草”这个片段作为重点切入,在“牛群吃草非常的专注,有时站立不动,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这句话中,我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专注”“思考”“贵妇人”“家长”“尊严”这几个明显带有拟人色彩的词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体会出牛儿的悠闲自在。接着,我再让学生寻找课文中类似写法的句子进行略读。很快,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找到了这篇文章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二、联系生活,激发想象
生活是文本创作的源泉,创作的素材最根本来自于生活。《趵突泉》结尾的省略号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空间,作者似乎在暗示,小泉的这种活泼的姿态还不胜枚举呢!这也是学生可以想象发挥的空白处。此时,让学生思考:除了刚才这些,小泉还会怎么样呢?还会有哪些动作呢?学生就会从动作这个方面去思考接下去该怎么写。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螺丝钉,学生看着图片,想象着生活中出现过的情景,原本空洞的思维一下子豁然开朗,再结合他们自己丰富的想象,写出了小泉许多有趣的姿态。
含蓄美向来是我们中国人所欣赏的:山水画讲究留白,书法重视飞白,音乐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精彩的文章也常留有空白,这些空白值得我们读者去细细地品味、深深地思考。教学这样的课文时,教师要善于发现这样的空白,在调动学生知识、情感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对课文进行补白,充实情节内容,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四年级下册《父亲的菜园》一课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当时的环境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把文本的感悟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写得特别有新意、有个性。有学生这样写道:
“父亲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冲进了雨里。暴风雨刀子般抽打着他的身子,他似乎浑然不觉,他依然紧紧抓着铁锨大步朝前迈去。通向菜园的小路越来越泥泞,就在那小路口,他一个趔趄,摔倒在小路边,岩石划破了他的腿肚子,拉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雨水和泥泞混合着流下来,他挣扎着起身,朝着菜园的方向走去……”
通过这样的练笔,学生对父亲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再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它创造性地再现出来,达到了语言的积累、感悟并运用。这不正是新课程理念下教育者所追求的吗?
三、在评价反思中提升
新的评价理念认为:“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育,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因而评价应该贯穿教学的始终,课堂评价不能游离于教学活动本身而存在。学生练笔后,教师的及时评价也是读写结合课堂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把握和理解,以及下一步的学习进程。有效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促使学生更好地修改自己的语言,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
在教学《牧场之国》时,我首先肯定了学生在练笔中用到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甚至运用了许多的四字词语。但是我建议学生把拟人的情态写得再具体一点,比如动作、神态等可以再细腻地描写一下。在我的不断启发下,许多学生凝固的思维纷纷被打开,有学生这样写道:
“运河之间的绿色草地上,两百多种美丽的郁金香铺天盖地,如同一位位仙女,在丝绒般的绿草地上欢快地舞蹈。粉色的郁金香穿着美丽的公主裙在不停地展示自己,红色的郁金香害羞极了,躲在一旁轻轻地摇曳着。从上往下俯视,就像一片美丽的花海。”
“在牧场的中心,有一片五彩缤纷的花园。里面的郁金香真美啊,美得像亭亭玉立的姑娘;郁金香真多啊,多得如天上的点点繁星;郁金香真香啊,香得引来了一群群小蜜蜂在花丛中快乐地飞舞。在铺天盖地的花海里,无数朵姹紫嫣红的郁金香争奇斗艳,婀娜多姿,让人在这繁花似锦的花海中陶醉。红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
再如,在教学《趵突泉》时,有一个学生写道:“小泉像一枚枚螺丝钉,慢慢悠悠地从底部伸上来,那优雅的姿态令人无比陶醉。”我说:“伸”字是不是可以换个词更好?这个学生改用了“旋转”,我觉得更能体现出那种动感;还有学生说用“探”字,拟人化的写法更能体现出一种活泼的情趣。
在我的启发下,各种不同的观点在评价反思中生成。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小泉有了自己新的想法。我提示说:除了把小泉比作螺丝钉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形态呢?有学生就写道:“远远望去,就像从泉眼里跳出一颗颗洁白的珍珠,晶莹剔透。”一个“跳”字让小泉的美更富有动感了,还把它比作了洁白无瑕的珍珠,十分生动。更有学生写道:“小泉像一头头可爱的小猪,卷着尾巴摇头晃脑地拱上来!”一个“拱”字可见学生已经对小泉活泼的形态有了更深的体会,还“摇头晃脑”呢,可见他们的想象是多么富有情趣。通过不断地反思,学生的语言一次比一次有个性,一次比一次精练,尤其这个“拱”字,真是写出了他们对小泉的那种深深的喜爱之情。
在不断的评价反思中,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地受到碰撞,迸发出许许多多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在这种交流、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让语言更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意识,也在语言运用中习得了如何更好地遣词造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