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英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民英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民英语

农民英语范文1

关键词:民工子女 英语教育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一、引语

英语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英语教师总希望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做好教学工作,而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把英语学好并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目前在民工子女当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却总是停滞不前,绝大部分农民工子女的英语学习成绩无不令人担忧,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兴趣和习惯方面存在很多现实的困难,致使他们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成绩差强人意。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如何改变这种不理想的局面,帮助民工子女更加轻松地学习英语,提高成绩呢?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遭遇父母监管缺位(家长的教育工作不到位)

大部分农民工是企业打工者、建筑工、小商贩,一方面,他们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且不固定;另一方面,他们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一般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与生活。因此,有些人指出,现在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是“养而不教”。农民工从事的工作都比较辛苦,起早贪黑,很多人都没有精力和时间好好照顾孩子,所以,在外来农民工子女的英语学习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由于父母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导致家庭监管的缺失,民工子弟更容易产生迟到、旷课,作业不认真甚至完全不做的现象,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二)农民工子女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成绩差

农民工子女的英语成绩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与他们的英语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在课堂上农民工子女少有积极发言及用英语交流的英语学习习惯。另外,农民工子女大多没有良好的听力习惯、朗读习惯,也没有听写习惯,在学校作业拖拉、缺交、抄袭情况严重,就连最基本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也几乎没有。这样的学习状况,当然不会有优良的学习成绩。

(三)农民工子女缺乏自信,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

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落后地区,家境不好,生活条件、家庭学习环境也比较差,学习基础不够扎实,所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比较敏感,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就农民工子弟本人来说,“部分学生缺少自信,对自己的前途不太关心,认认真真跟他们谈了许多,他们却不以为然。不喜欢英语的农民工子女也较多,主要表现在自信心不够,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很容易丧失信心,认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 就家庭教育而言,很多农民工家长总认为孩子学好语文和数学就行了,他们学不学英语或英语成绩好不好都没关系,将来一样可以找工作。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从客观条件上来说,农民工子女因为经常转学,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进行英语学习,通常农民工子女感觉英语学习难度大,成绩较差,无论是单词拼读、拼写还是口头、书面表达能力都存在较大的问题,语音语调生硬,多带有地方口音,他们往往在课堂上不敢开口,怕被人耻笑。久而久之,农民工子女就更加缺乏自信,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基本上失去了学习兴趣。随着知识的加深,英语学习掉队的速度会更快,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改进,那么他们的英语成绩会更差,甚至很有可能完全放弃学习。

三、解决对策

(一)适当使用母语辅助教学, 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利用汉语和英语的对比,教师可以提高英语教学里的预见性和针对性,通过两种语言的发音、词义和语法等方面进行较深刻的比较,能找出英语的真正特点,从而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预见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并针对其困难,考虑相应的措施和教学方法。

虽然现在的教学法提倡教师在45分钟内全部用英语进行授课,以此为学生创造“全英语”的课堂氛围。但在实践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民工子女的英语教育中,如果单纯使用全英教学法,恐怕学生很难接受。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很多农民工子女一听到教师要用全英教学就心里发怵。事实上,在英语课堂上,适当使用母语进行辅助教学,其教学效果会比单纯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效果好。

因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都经常转学,学习环境的多变使得他们要经常去适应新的环境,面临更多的困难,如地方口音的转变,对不同教师教法的适应等。所以,农民工子女学习英语要面对的困难比一般的学生多得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适当使用母语进行教学,那么农民工子女首先在心理上会比较放松,不会害怕听不懂,能够明白教师的指令,这样有利于学生克服畏难的情绪。

适当利用母语教学中的直译法,保证了学生能理解英语单词和句子的含义,可以使学生摆脱瞎猜的困惑,确切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避免学生养成一知半解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才会牢固,而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会大大发挥。

(二)坚持“亲其师而信其道”原则进行教学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学生说“我喜欢某某老师”“我喜欢上某某老师的课”之类的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一节好的英语课应该有师生互动。只有全面认识师生互动的内涵,正确处理师生的关系,加之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才能真正使师生互动,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而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又有赖于师生感情的培养。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因其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比较恶劣,加上父母的疏于管教,对子女无暇关心照顾,容易造成情感缺失。实践证明,师生关系的和谐密切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教师有权威性,学生有向师性,这就决定了教师对学生有重大影响,而师生关系良好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否以真诚、真心建立起自身的亲和力。如果学生喜欢教师,信任教师,他们就有动力有兴趣去学,反之则会让学生对英语索然无味。农民工子女学生多数生活条件都不理想,无论在家庭教育、经济等方面都比公立学校的学生弱。教师更应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怀与爱护。心与心的交流会让师生关系更美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上的进步。

(三)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实际上,要改进农民工子女的英语教育现状最根本的是改进其不完善的学习行为习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学生对此学科的兴趣,而兴趣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所以,英语教师应该在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方面作更多的尝试与努力。

1.使用幽默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相关分析表明,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对促进英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民工子女比较多的城镇边沿地带的学校,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课堂教学的难度比较大。针对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幽默教学法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首先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如在学习like这个词的用法时,我举了一个例子:有个学生写作文,其原意是想写“My father likes watching TV. My mother likes watching TV too.”但是一个不小心写成了“My father looks like a TV.(我父亲看起来像一台电视。)My mother looks like a TV too.(我母亲看起来也像一台电视。)”通过这个笑话,学生很快就理解了like这个词的用法:作介词时,与look一起构成词组look like,是“看起来像……”的意思,而作动词时,是“喜欢”之意。

连续45分钟紧张的课堂学习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精神压力。如果教师能给学生准备一些幽默的材料,讲讲笑话趣事,学生的情绪就会有所缓和,从而学习兴趣会更浓,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2.利用游戏教学让英语课变得更有趣

对农民工子女来说,能否学好英语,培养其学习兴趣尤其重要。如果教师能多花一点心思,做好计划,就能够让所有的课都变得更加有趣,更有意义,能够让所有学生都有积极性。教师在备课时准备一些有趣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上利用这些活动,如角色表演等小游戏创设情景教学和趣味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某种真实语言环境中,变乏味的英语朗读、背诵为生动有趣的游戏。这些教学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开怀大笑声中学到新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运用简笔画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一般来说英语教学条件都比较差。部分学校有录音机、VCD机、电视机等电教设备,但在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里,英语教师上课基本上是一本书和一支粉笔。如何使英语课上得更生动、更活泼,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其实,粉笔,特别是彩色粉笔,也能成为我们最简单又实用的教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简笔画的形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操练的积极性。

简笔画最适合于在黑板上表达,它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特别是在教学各类单词时,简笔画可以使单词以形象生动的图画出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如在学习“laugh”(笑)这个单词时,用画简笔在黑板上画一个“^_^”,加上教师的配音:“She /He is laughing.”这就使得单词laugh在学生眼里变得又简单又生动。这样一来,课堂气氛马上活泼起来。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传神达意、活泼风趣的图画,再配上语音讲解,画面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学生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变得更愿意听、愿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消除民工子弟学习英语的障碍,树立自信心

1.目标激励,培养自信

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一个人学习成功的次数越多,他的学习自信心就越强。对大部分在心理上有英语学习障碍(主要是自卑)的农民工子女来说,学好英语,培养自信心很重要。教师可以为他们制定容易达到的推进式目标,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除农民工子女学习英语的障碍,树立自信心。如在听写单词方面,听写10个单词,如果第一次对2个,那么第二次要求学生对4个,第三次对6个,依此类推,渐渐地学生就会取得进步。在有一定单词量的基础上,再为他们制定下一个目标。如制定单元测试目标,再进而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目标等等。这样推进式地实现目标,教师对学生跟进激励,使之逐步达到更高一级的目标。这样,学生的自信心也就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来了。

2.多表扬,多鼓励,增强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教师的称赞,增进友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它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称颂等,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表扬和激励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最有效的方法。为了让学生获得学习英语的动力,教师要尽量去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他们只有一点点进步,教师也要用各种方式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千万不要吝于赞美。

对学生的表扬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是精神上的鼓励,也可以使用物质奖励。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口头表扬形式,多用类似“You did a good job!” “Well done.” “You are great.”等给学生以鼓舞。在批改书面作业时,教师可以写几句鼓励的话语,如尽管某个学生的作业正确率不够高,但书写还可以,也可以进行表扬。教师还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小奖品如书籍、文具用品等进行激励。因为农民工子女本身家境相对比较贫寒,对城里的孩子来说,要买一两本书、一个文具盒根本不是问题,但在农民工子女的眼里,可能要积攒好久的零花钱才能实现。这些小奖品不会花费太多,但在学生的心里往往会有“礼轻意义重”的感觉,这在增强他们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方面会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适时适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与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英语成绩逐渐进步。

四、结语

农民工子女的英语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教师能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以改变农民工子女英语教育为己任,用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学生,想方设法让学生听得懂英语课(适当使用母语教学),喜欢英语教师(坚持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学原则),爱上英语课(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相信自己能学好英语(消除障碍,树立自信心),那么,农民工子女就一定能把英语学好。农民工子女的英语教育问题也一定会走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余立,张烨.初中学生英语课堂参与行为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农民英语范文2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参与 因素 意愿 影响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服务农民为主要目标,为这些参与到合作社当中的农民提供生产资料的购买的渠道,为这些社员提供较好的农产品培育方式方法,并为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等有提供用的信息的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的生产者以及负责人,在自愿、自制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一种经济合作组织。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所面对和服务的主体是农民,所以农民是否有意愿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当中以及农民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愿是否强烈则直接影响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足发展。

一、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知影响其参与意愿

有关调查显示,当向农民们提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时,大多数农民听说过这个组织,而少数农民从未听过这个名称。当问及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时,只有极少数农民能够有明确的答复,剩余的绝大多数农民都表示说不清楚或不太明白。鉴于此,绝大多数农民可以说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了解,有些农民可能只是听说有这样的一个经济组织存在,但在谈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基本特征、成立的条件、设立的程序、遵循的原则、以及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等等时,都会感觉到很陌生。

绝大多数的人在面对另类的新事物或者是不了解的事物时所采取的态度都是不积极、不主动,甚至是抵触的。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有了前人的实践经验及成果时,才会出现较多关注者和参与者。在我国,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为60%,而且绝大大多数农民所采取的经营方案为传统的家庭承包制。农民们在面对新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的经济组织认知程度不高,进而导致他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态度不积极、不主动,这样则大大的影响了农民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愿。

二、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方面的疑问影响其参与意愿

农民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方面比较关心的是: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机构为如何;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导者如何确立产生;第三、他们如果参与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能否具有发言权;第四、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公开透明等问题。农民们心目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是一个集“民主、自治、自愿”于一身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他们对现实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不能兑现实行“民主、自治、自愿”的制度及原则存在这一定的疑问。他们对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能否体现自我价值以及地位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他们担心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说不上话,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被始终搁置不予采纳 ,无法将自己的切身利益抓在手中。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想化是要实现社员“一人一票”,但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治理时却难以实现,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治理模式,与传统的合作社治理模式相背离。这可能是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发面有疑问的因素。如此以往,在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方面的疑问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愿。

三、农民对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能否带来期望的经济效益存在疑问

农民群体是一个十分务实的群体,每赚到的一分钱都是由他们的辛苦换来的。所以,要他们从传统的家庭承包制的经济模式转为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的生产者以及负责人,在自愿、自制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一种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模式。农民们首要考虑的是:第一,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好处;第二,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能为他们创造多少效益;第三,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能比他们继续从事传统的家庭承包制的小农经济多赚到多少钱。

如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制度还不健全,也并不明晰。农民们能从中得到的有效信息并不完整。农民是最务实的人,也就是说,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所赚到的属于自己的利润不流失,能够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赚到的利润达到最大化。但是,农民又处在是否应该相信通过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带来他们预期的经济效益的矛盾中。这种矛盾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农民对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愿。

综上所述,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知、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方面的疑问、农民对当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当中,能否带来期望的经济效益等几点原因,却直接影响了农民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农民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愿直接影响着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度,制约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而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推动和发展。所以,应当把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才能使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良好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思锐.制度创新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J].农业技术经济,1995(6).

[2]冯开文.合作社: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经济组织—从合作理论变迁角度所做的初步分析[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0(1).

[3]黄祖辉,扶玉枝,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7).

[4]潘劲.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趋势[J].理论研究,1996(4).

[5]徐旭初,吴彬.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基于浙江省5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5).

[6]苑鹏.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1(6).

[7]张晓山,苑鹏.合作社基本原则及有关问题的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6).

[8]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5).

农民英语范文3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农业收入 非农业收入

一、问题提出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十二五规划”第二篇便提到要“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重点阐述了应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农村仍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如:农地产权不明晰;农民负担较重,支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农业资源约束加剧;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与挑战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制度不明晰、政策不完善限制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民自身教育程度较低,导致其面对市场不能及时的把握市场信息,经营项目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解读国家政策偏颇等。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1960年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就职演讲中提出了著名的《论人力资本投资》,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他将人力资本分析方法运用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教育与家庭经济等问题中。雅各布·明塞尔建构了一个把个人收入的分配与个人的教育投资联系起来的模型,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个人获得收入能力的形式。维尔奇、洛克希德等人对农民教育和农业劳动产出方面作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教育对于农民生产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国内研究也趋于增多,林毅夫(2001)在其《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著作中通过一系列的实证分析讨论了中国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其中一个结论就是“农户的教育水平对农户采用杂交种子的概率和采用密度具有正的和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李晓嘉、刘鹏(2008)对农村义务教育影响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中,从农村义务教育对于农民非农业和农业两部分收入的影响入手,得出虽然教育对家庭农业收入的影响似乎不大,但对家庭总收入的增加仍然有较大作用。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实证研究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但对于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研究却较少。教育如何影响人们的收入增长,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如何引导农民增收,现有的文献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农村教育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一是从农村教育对农业生产中的资本投资、技术进步来讲,教育可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研发新的农产品、高效率的农业机械的生产等,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二是从农村教育对劳动力的直接影响来讲,教育可以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获取资讯的能力、承受风险的能力等农民自身的素质,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本文研究主要是农村对农民的教育而不是关于农业教育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从第二个方面对农村教育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

二、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

农村教育对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劳动者通过接受教育,可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接受新的资讯,不再局限于被动式的灌输。

其次,教育提高了农民资源配置能力,改进了农民理,使得农民所拥有的资金、土地、时间等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改善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接受教育前,农村的资本、劳动力主要被投于农林牧渔等农业产业,劳动者接受教育之后,能使劳动者获取投资的其他途径,优化农村的资源配置。

再次,通过教育农民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开阔劳动力视野,减少与人沟通、协调等方面的障碍,提高村民的人际交往能力。

最后,教育提高了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教育增加了人的求知欲,提高了其对新思想、新机会和新方法的接受性,促进了新技术和新工具的使用,使农民对技术变化的反应更加灵敏和迅速,成为更有效的信息的获取者和处理者。教育可以使农民在种植新产品或适用新技术时,获取市场信息,树立风险意识,从而提前做好准备,提高农民抗击风险的能力。舒尔茨(Schultz)认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教育能提高成功应对经济失衡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是教育带给处于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人的主要收益之一。

三、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影响农民增收的途径

1、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影响农民农业增收的途径

第一,农村教育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农产品结构。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业还处于弱质农业阶段,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

通过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可以提高劳动者学习能力和获取新资讯的能力,有利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快速的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掌握新的耕种、施肥、灌溉等方面的技术;广泛实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包括优化种子工程,传播先进的播种技术、灌溉技术、农作物的动态监控技术和收获技术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通过农产品的质量优势,在市场上可以卖个好价钱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英语范文4

内容摘要: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是基于农民工与市民互动过程进行的,而交互性适应也是衡量多元社会和谐共生的主要判别标准。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民工与市民的交互过程存在一定规律,并影响着更深层次的互动态度。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措施,以构建良好的交互关系,对农民工的城市化过程和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 城市居民 交互适应

农民工作为数量庞大的国内流动人群,其城市转移过程,不但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化过程,也是其城市化的过程,其中包括了文化、社会身份和权益等一系列适应过程,其中最困难的阶段,集中于“自我”与“他人”以及“我群”与“他群”之间的适应。而适应能否成功,全在于是否能以不断地努力而树立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即农民工与城市的主体――城市居民之间的互动。两个群体从一开始的接触到彼此相互适应是一个不断继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城市居民难免会对外来的农民工群体存在一定偏见,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这样的状态对促进两个群体之间的互动来说显然不很乐观。总的来说,农民工的适应性在城市这个大的场域中进行,这一场域实际上主要存在着两个主体,即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因此对其的实证研究就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层次的要求。为此,本文旨在从农民工群体与城市居民在交互过程中的相互性适应特征出发,挖掘这种互动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对于政策的制定、软环境的配套等应用性措施有一定的针对性作用,帮助农民工实现向现代城市市民的转变,成为未来公民社会的现代文明的城市公民,对于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概念界定

本文界定的“农民工”可以简言之为身份上属于农民而职业上属于工人的在城市工作的劳动者。他们不同于农民的是其所从事的职业,不同于工人的是其所属的身份。或者说,“农民工”是没有城市户口和城市身份的准市民。

城市居民即“市民”是一个非常庞杂的概念,因为从政治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上,对“市民”概念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目前,在我国经济理论界以及日常生活和公共语境中,“市民”大多是从城市层面来理解,从而“市民”概念被指称为城市居民,一般特指拥有城市户籍的居民。本文也采用将市民理解为拥有城市户口、在城市长期居住的城市居民,此群体与农民工的区别在于户籍地存在不同,但拥有城市身份。

“社会适应”是一个过程,是行动者对周围环境变化的主动和被动的调适,既包括客观层面,也包括主观层面,至少可以分解为经济生存、社会交往、心理认同三个维度。关于交互适应性的界定,学者们都是基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后的心理适应方面进行分析的。本文和以往仅仅从单个群体的深入研究所存在的不同是,对社会适应的研究更强调一种交互过程中双方的心理体验和态度体系,主要反映一种对应力下的博弈关系。

研究样本与工具

(一)样本选择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共收集量表311份,其中城市居民问卷共142份,农民工问卷共169份。被试的选择地点主要集中在重庆市区范围之内;被试的年龄方面,城市居民的年龄幅度更大,从19岁到61岁,而农民工的年龄则从17岁到41岁,其原因是农民工本身是由于从事劳动而迁移至城市地区,因此其年龄的跨度性更小。

(二)研究工具

心理文化适应量表(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 Scale,PAS)(Tropp et al.,1999)是测量个体在新环境下的心理归属感和文化感知状态的态度测量工具。在本文的研究中,选择其中的五个项目,测量农民工被试和城市居民被试的心理归属感和文化感知度。PAS本身采用Likert 4点制评分法,两类被试所回答的题目是相同的,六个项目所构成的问卷,在城市居民分量表的alpha系数(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 0.80,在农民工分量表中则为0.52。

研究结论

根据PAS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见表1)发现,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适应度量表中,项目因素负荷度分数越高,说明在该项目上有更多的被试者接受或比较接受该观点。从量表及其描述中可以看出,两个分量表的得分均比较高,农民工分量表的因素负荷度得分略低于城市居民。比较两量表发现,两个被试者代表的群体在各项因素负荷度上的分数差异很微弱,说明两个群体对融入城市这一观念没有太大差异,得分中差距最大的为 0.06,最小的仅为0.01,这样的差距说明,两个群体在共同因素的相关性上差距很小。

表2为城市居民和农民工在各自对应的项目下的具体选项的百分比情况。从城市居民分量表发现,了解和比较了解农民工的市民占总数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说明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了解程度还比较低,而有50.1%的城市居民觉得跟农民工在一起的时候感觉不是很舒适,说明他们在心理和文化上还是对农民工有排斥感;而农民工分量表则体现出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了解城市居民的比例要高于城市居民了解农民工的比例。从融洽度看,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选择较不同意和不同意的比例均比城市居民要低。同时数据显示农民工有较强的城市归属感,而农民工在两个群体交往和互动过程中形成了较高层次的心理认同感,至少高于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认同感。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到,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对城市居民对两个群体在信仰和价值观的相似程度上的认知程度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城市居民在年龄上差异特别显著,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在年龄与性别上的交叉效应显著。而农民工在总分项目上年龄差异特别显著,说明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工对各个观点的认知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年龄与性别的交叉效应显著,说明在各个项目上,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农民工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对策分析

首先,与城市居民的交往是农民工参与城市的重要途径,与城市居民交往、接触的经验可以提高农民工适应城市的能力,为农民工带来对城市的归属感,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意愿程度。农民工的城市化过程,存在与城市居民的被动或主动互关系,同时其在心理和文化上被新的场域不断地改变、型塑和重新建构,这体现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差异特性之上。因此,可以针对不同性别的农民工和城市居民采取不同的互动与交流方式,在文化活动及教育方式上采取相对差异的形式,慢慢形成共同的心理和文化认同,帮助两个群体重新建构互相适应的规则和概念图式。

其次,由于两个群体各自存在的年龄差异,特别是青年农民工,其适应方式有更多的现代性特征,但其交往对象依然是具有很高同质性的群体,这一点已在很多学者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在城市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他们在异地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亚社会结构,这种结构产生的人情在其日常生活中依然起着一定规范和支持作用。流动性生活的“无根”特征使得他们觉得并没有太多的必要去建立和发展情感主导型的朋友关系,从而在心理和文化上导致他们与城市同龄居民的交流和互动不够正态。因此,政府部门也应该放宽进城农民工参与各项活动的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完善其他与农民工利益相关的法律。尽快建立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劳动时间、劳动安全等的检查监督。针对年长的城市居民和农民工,政府可以创造相对悠闲和轻松的文化环境,在彼此之间营造舒适安闲的交流和互动环境,在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上给予相近的政策优惠,让广大农民工群体可在同一平台上跟城市居民互动和交流。

再次,城市社会的各种组织团体对进城农民工的关注和容纳不够也是重要原因。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行政组织、职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还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建的社区组织、文化团体、福利组织等,农民工都很难进入。最突出的是工会组织和城市居民社区没有对进城农民工必要的承纳与整合。城市居民社区在吸纳和同化新成员以及城市社会整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现在城市居民社区还不能较好地有效吸纳、整合大量进城农民工。因此,社区也应该给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工创造平台,让不同年龄的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在文化团体、福利组织等方面有共同的权利和义务载体,保障两个群体互动过程的顺利进行。

总之,农民工与市民矛盾与冲突的产生在于缺少沟通与认同,那么从对策与管理的角度,就应该为两个群体的接触、交流与理解创造更多机会。市民应该抱着热情与宽容的心态欢迎农民工进城,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种种缺陷,争取早日融入城市,跟城市居民和谐相处,追求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等.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M].人民出版社,2007

2.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农民英语范文5

一、研究背景

自1978年,发韧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的普遍推广,极大释放了农村受压抑的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前几年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缩小了与城市的差距,但随着制度创新带来的效率的逐渐减弱和城市偏向思维的泛滥,从1986年开始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回落,此后很长时期内,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城市,城乡的差距随着改革的深入而不断拉大,矛盾趋于激化,直至今日形成的“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瓶颈。在这种背景下,大量学者研究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与贫困问题、城乡矛盾问题等。如万广华等[1]以回归为基础的分析框架,将总收入分解为地带内不平等和地带间的不平等,分析中国东、中及西部三大地带1985-2002年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研究认为地带间的不平等扩大速度要大于地带内的不平等扩大速度,前者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资本对不平等的贡献率逐年上升,人力资本及农村工业化等的贡献率在下降;在另外一项研究中,万广华等[2]引用广东、湖北和云南3省的数据,研究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问题,结果表明地理位置和资本在农民收入不平等中有重要作用,而农业结构比劳动力和其他因素更能解释农村收入不平等这一现象。朱农[3]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研究农村非农业活动对农民收入分布的作用,结果表明,2002年农村非农收入中的平均份额已占到了40%,其计量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非农活动降低了农村的不平等,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杨国涛[4]对宁复西海固的720个农户分析,结果表明地理区位与农户特征决定了贫困规模和程度的差异性。杨国涛等[5]以宁夏农村住户为对象研究收入结构变动对贫困的影响,得到结论是家庭经营收入对贫困的减缓贡献份额最大,工资性收入在1999年以后的贡献份额大幅度上升,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贫困的影响最小。王洪亮等[6]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测算1983-2003年中国省际间农民收入的不平等,认为从收入来源上看,中国省际间的农民收入不平等主要表现为工资性收入的不平等,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主要源于收入结构效应,此外,农民收入的不平等在区域上主要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不平等,且带有越来越强的时间依赖性。

可以看出,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研究可谓视角众多,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一致。但令人费解的是,在农民个体之间收入的差异扩大与贫困成为农村社会经济的一个突出现象的情况下,确鲜有学者基于农民个体(农户)数据研究农村微观个体之间收入的不平等与贫困问题。笔者将从创业的视角,利用农户家庭调查数据,探讨农民创业对农村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笔者借鉴朱农[3]与鲁凤[7]的研究思路,用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方法来分析农民创业对收入分布和贫困的影响:一是基尼系数的分解法。即将农民创业收入视为一种“额外收入”,外在地加到家庭总收入之上,这种方法是将收入分解为不同的来源,然后将基尼系数按不同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研究各种来源对收入分布不平等的贡献;二是家庭收入模拟法。即将农民创业收入视农民家庭收入分布的一种“潜在收入”。具体来说,就是要对每个家庭户估计在不进行创业活动情况下的收入,再比较这个收入和调查所观察的收入的分布,从而分析创业活动对收入分布的作用。

(一)基尼系数的分解法

基尼系数是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众多种测度指标中最主要的一个,它能够进行分组分解和来源分解,因此,广泛应用于现实分析。首先,我们引用基尼系数的分解法,分析农民不同收入来源对不平等的贡献,以考察农民创业活动带来的影响。设y1、y2……yk为K种不同收入来源的的家庭收入,如农业收入、农民创业收入、其他非农收入等,y0为家庭总收入,即收入y0=∑yk,则基尼系数可被定义为总收入和收入累计分布的协方差的函数。

农民英语范文6

我国农村居民营养现状:2004年10月12日国家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最近1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成分的“西化”倾向明显,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在我国农村已迅速上升,城乡差别已不明显,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相近,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

膳食营养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或薄弱环节:①缺乏平衡膳食的营养科学概念,偏食和暴饮暴食现象比较普遍。②片面追求食品的色、香、味、形,从卫生和营养角度来评价都是不符合要求的,甚至对人是有害的。③饮食中过多使用人工食品添加剂。④食品的强化出现混乱现象:有些强化食品生产因缺乏营养科学指导而带来相反效果,如含蛋、奶的食品中强化赖氨酸,反而打乱了天然优质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平衡,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⑤膳食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摄入量增加过快,食物纤维摄入量偏低,不仅容易引起便秘症,同时会增加结肠癌、直肠癌和高血脂病的机会。增加过快的脂肪摄入量与超重、肥胖和慢性病的快速增长不无关系。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居民食盐摄入量偏高,钠摄入量过多,容易诱发水肿和高血压等疾病。

农村居民营养改善对策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应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将国民营养与健康改善工作纳入国家各级政府与地方各部门的发展规划,以快速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豆类、奶类、禽类及水产类生产:据专家预测,我国近期内粮食供应将应依照消费变化与营养改善的需要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开发食物与营养资源。豆类不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钙等无机盐及微量元素,而且可能对某些慢性病的预防起有利作用。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优质食品,其蛋白质具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消化率高达98%~100%;奶的钙含量特别高(125mg/100g),是人体钙的最好来源,我国儿童生长迟缓、佝偻病、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都很高,钙摄入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富含维生素B2和维生素A。因此提倡增加鲜奶及奶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对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有重要意义。应鼓励人们调整动物性食品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发展含脂肪少的禽类及水产类生产和消费,少吃含脂肪高的猪肉类制品。

营养教育:《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中国营养学会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的中国人的膳食指导原则,针对我国居民的营养需要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缺陷而制定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应广泛宣传。

农村居民营养改善措施

推动农村家庭菜园和果树的种植及小家禽家畜的养殖:这项措施需要多部门的协作,主要是政府在政策上引导和各技术部门的协助。如农业技术部门提供好的蔬菜和豆类等食物品种的种植和栽培技术,畜牧部门提供饲养家禽家畜的知识及优良品种和防病措施,商业部门要组织剩余产品的流通,使广大农村居民农靠自己的力量改善自己的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