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学

电工学范文1

关键词 电工学 多媒体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ssisted Instruction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LIU Jun

(Anya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hool, Anyang, He'nan 455000)

Abstract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s an applied technical basic course, teaching basic knowledg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heory as the basic conten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s strong.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ome content is very abstract, if using pure blackboard teaching, students is not easy to understand, according to the own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or differen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al aspects, rational use of multimedia assisted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ultimedia; teaching

1 在电工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例如,讲电场这一节内容时,可以用Flash课件演示,同种电荷和异种电荷的电力线的相互作用。通过多媒体,创设出有声、有形,动静结合的画面,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再现了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境,这样顺势引入课题,能够迅速使整个课堂活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奥秘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了全体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不仅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 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突出学习重点,克服学习难点

《电工学》教材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名词概念多,常使学生领会教材感到困难,上课常提不起兴趣。而一些抽象的理论需要画出十分复杂的线路图来解释,如果仅靠粉笔在黑板上画,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使好不容易调动起来的学生学习兴趣发生转移,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针对此现象,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一些生动、具体的实例,结合实例讲授,能将抽象内容瞬间变的具体化,使看不见、摸不着、语言难以表达的、变化复杂的教学内容,变成有“形”、有“声”、有“色”, 构建电工课堂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二极旋转磁场的产生”时,由于磁场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客观物理现象,学生对“电动机的旋转磁场”缺乏感性认识,结果尽管教师费尽口舌、手脚并用,学生还是不好理解,只能机械地将有关知识死记硬背,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用多媒体制作好的“旋转磁场”的课件,分步骤进行演示讲解,重点和难点部分放大或放慢速度演示,使学生能调动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对动态图象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加深对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解,真正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的讲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得到了最优化。对于学习重点和难点,往往需要反复强调、练习加以巩固,而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再现功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多练,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3 利用多媒体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电工学很多理论来源于实验中的探究,所以探究式课堂教学应该占电工课的主流。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人课堂,也就是说,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而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的灌输,这种方法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因而能够使学生更深刻理解电工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不够或实验条件有限,往往教学方法被动的被改成了以讲授为主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教学方法显得单调,枯燥无味。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进来,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思维僵化,学习效果极差,更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力。

而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探究式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摆脱传统的专业教学方式和单纯传授知识的观念,有意识地将创新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首先,它可以迅速把教学内容以最佳方式呈现在屏幕上,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教师可以花更多精力用在组织课堂教学上去。其次,它可以逼真模拟实验步骤,创设出探究的氛围,让学生感到如临其境,仿佛真的在实验室做实验,亲自参与其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形成和谐的“互动”形式,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例如:讲《楞次定律及其应用》一节。我们知道,楞次定律是物理学家楞次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后总结出来的普遍法则。故而学习本节,首先要通过多个实验来探究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及感应电动势大小、方向所遵守的规律,得出实验结果,让学生首先产生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规律,从而形成理性认识。但是,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有限,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好的掌握本节,这些演示实验我们可以用Flash做出几个动画来代替,一个是线圈ABCD放置在匀强磁场中,导线CD沿滑轨自由地移动动画;另一个是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的动画。把步骤分开来做,每做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鼓励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结论,教师仅仅作一名裁判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判断出感应电流方向。最后,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这样,把现代化的手段与传统实验方法相结合,不但改善了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大大提高,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4 利用多媒体促进实验教学

电工学范文2

关键词:“三基”;教学模式;电工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1-0007-02

电工学是高校工科非电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课程本身涵盖了电路、电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是一门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结构跨度较大、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技术基础课。最近,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新技术不断涌现,再加上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渐转型为“大众教育”,学生众多、基础不一等情况的出现,这些都给高校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高校教师教学面临的困境

第一,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学习自觉性、科学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普遍下降。若高校还是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上,就无法与学生形成共鸣,且易使学生产生课上无精神、课下无兴趣的厌学行为,即使有部分学生能够勉强死记硬背,也容易忘记,学习效率低下。

第二,电工学教学效果不佳。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重视教学内容及理论的完整性,而重点不突出。电工学课程本身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内容庞杂而细致,识记点众多,而且部分教师讲授时平铺直叙、毫无重点,再加上学时有限、大班授课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教学面临巨大的困难。

第三,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缺少独立性与创新精神。验证性实验占绝大多数,学生做实验很盲目,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步骤。毫不夸张地讲,一些学生对实验内容都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了解本质。即使有些学生能够认真去做,一旦遇到困难,往往自己也不能解决,必须依赖教师的帮助。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学生渐渐失去了兴趣,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1]。因此,按照现行的培养方式,高校必然很难完成人才培养任务。本文认为,高校教学应提倡“三基”,在以“三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发挥和创新。所谓“基”,即“基本”,通常指事物中起决定作用的部分,同时也意味着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电工学中“三基”即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际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即该课程最必不可少的基本。

二、完善“三基”教学模式的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三基”是一种培根固本的教学理念,为的是要使学生打好比较完整的知识基础,练好必需的基本功。在电工学中,加强“三基”的目的是传授给学生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实验技能[2]。

(一)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1.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采取组合式教学。针对当前电工学教学中理论分析学时过多,过分注重学科课程的理论性和知识系统性的问题,授课教师应从修订电工学教学大纲做起,精选教材、精选教授内容。此外,考虑到学生理论基础较差且层次不一,理论教学应本着够用、能用为原则,减少数理论证,避免使用烦琐的公式推导,防止学生产生难听懂、难理解的情况。在电工学中,精选教材等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对电工学课程在课堂中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简化,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削枝强干,精炼内容。此外,教师可根据专业需求和不同的学时,选择模块化教学方法,灵活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进行学习。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电工学”课程的学习兴趣。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的兴趣。

(1)增加新技术讲授环节。在课堂中,教师偶尔为学生介绍电工电子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并以新知识、新科技开拓学生眼界,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模仿研究生培养的方式为本科生开设电工学课程学术报告,专门介绍电工学课程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的技术进展等,用前沿科学引领学生的求知欲望。

(2)提倡鼓励式教学。在电工教学中,由于课程本身存在一定难度,基础较差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比别人笨,从而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应按照“多鼓励少批评”的鼓励式原则,尽量发现学生在理论学习、实验学习中体现出的亮点,给予鼓励。赫洛克实验表明:“适当表扬效果要明显高于批评;批评的效果要好于既不表扬也不批评。”据此原理,在电工学教学中,教师应在表扬时委婉地指出不足,批评时又要积极地肯定进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学的兴趣。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电工学教学中,应发挥多媒体教学对于形象、直观的知识传输的优势,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然而,对于课程中的抽象知识,仅通过传统的说讲教学方法或者仅仅利用简单的PPT方法讲授,效果并不理想。若在授课过程中加入动态仿真演示或直接参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较为直观地显示结果,学生会较易掌握原理进而了解本质,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记忆起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如采用虚拟仪器LabVIEW开发平台来实现动态仿真,或在授课中将实物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身体会等等。

电工学范文3

【关键词】电工学 教学分析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193-02

电工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教师普遍感到难教,学生感到原理枯燥难懂,实验操作困难,于是在学习中产生厌学、自暴自弃的情绪。解决目前学生的现状已成为电工课老师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本课程既难教又难学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

一、正确认识本课程的特点

首先,这门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对于初中毕业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缺乏高中阶段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所以讲授起来学生难以接受。本课程涉及数学知识相当多,如基尔霍夫定律应用中方程组的解法,交流电路中矢量知识的应用等。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教材的内容,教师必须“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其次,因为内容抽象,教师用语言描述效果较差,如电场、磁场、磁感应线等内容看不到、摸不着,学生很难接受。另外,实验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有部分学生不重视,对实验目的、实验器材、操作步骤、电路原理、实验报告等不认真把握,实验效果较差。

二、重视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引入新课可使枯燥乏味的电工课上得生动有趣,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入新课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因素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1.利用设疑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设置疑问,将要讲述的问题引出来,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引出新课内容,并主动在新课内容中寻找答案。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我这样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连成闭合回路,电路中才有电流,那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通过设疑使学生既回顾了这些物理量的含义,又可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设想。随后引出新课――欧姆定律。

2.实验引入法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强且抽象,要增强内容的直观性,只有借助实验来验证理论。如在均匀磁场中放置一段导体,其两端分别与检流计相接,形成一个回路,当导体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检流计指针偏转,表明回路中有感应电流。通过实验,可直观地引出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定律。又如,在讲电流的磁场时,首先演示通电直导线可使其下方的小磁针转动的实验。为什么小磁针会转动?这说明小磁针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力来源于直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这样就引出了电流的磁场。以实验导入新课既直观自然,又富有吸引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三、类比教学,有助于知识纵横联系。

在电工学课程中,有很多基本理论、概念都具有类似之处,相互间有着密切联系。采用类比法进行教学,强调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如在学习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这一节中,电路在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状态下负载电阻、电路电流、外电路电压大小,通过列表比较有助于学生对电路的三种状态理解和记忆。再如对于交流电路中的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教学中可通过列表从电路结构、电阻、感抗、容抗、电压、电流的数量联系、相位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异同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中有些概念类似、易混淆,如左、右手定则、右手螺旋定则。为此首先把三个定则同时列出,区分他们的适应场合,再针对不同的使用场合具体分析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代表什么,四指所指的方向代表什么,手心、手背又有何作用等。这样,学生对三个定则的概念和运用场合就容易区分了。

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自然科学理论只有回到实际中去指导实践,才能为社会服务。一个理论再完美,如果脱离了实际,也就毫无意义了。如在讲授“电工和电功率”时,先讲电工和电功率的基本知识,然后教学生怎样计算电功率和用电量,再引导学生计算自己家中一天的用电量和一个月的电费,让学生通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事情来理解“电工和电功率”的概念。再如机床工作台的前进和后退;车库或商店的卷帘门需要收起或放下等,这些动作都可以通过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来实现。这样把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觉得学有所用。这样可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减少了教学难度,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易懂、易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讲练结合、复习巩固

在电工课教学中,教师讲课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练习。学生只有在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指导下,通过多练才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教师应对学生的练习加以指导,如从习题册或教材中选取一些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习题,不脱离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程度,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做一些必要提示讲解,加强课堂作业的讲练,做到难易、数量适当。在批改作业方面,对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加以总结和归纳,对共性错误采用集体讲解,个别问题、错误采用个别指导。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及时的复习巩固,对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很重要的一环。因此,教学中采用章节小结、复习、测验的形式,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单元测验可使所学知识及时加以巩固、消化,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本课程内容抽象,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实验又不太容易进行,如果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就可使抽象的内容直观易懂。如制作课件模拟日光灯的启动原理,电动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多媒体课件应用文字、图像、色彩、声乐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多样化的刺激和诱导,能使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如学习电场、磁场内容时,若采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技术模拟该过程,学生能清楚看到电场线、磁感应线的整体分布及动态变化。再如,电源内部电子和正电荷的移动、电容器充放电、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等。通过多媒体教学后,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以内容生动、图像逼真、声音动听的教学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

七、重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电工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学生在试验中可以发现问题,启发他们多思考、多动手,培养其学习兴趣。比如针对实验内容怎样画好电路图;选择仪表;如何操作、处理数据、写实验报告等问题示范介绍,然后要求学生测出实验数据,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如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时,要求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学生中又有不同的分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试验中,亲自动手操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巩固了教材内容。

电工学范文4

关键词:电工学;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践能力

电工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工科非电类专业所需要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更新发展快,包含了电路、电机拖动、电力电子技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但是该课程学时少,学生的重视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面对日渐突出的矛盾,如何在诸多不利因素下,对电工学教学和考核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电工学教师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面对21世纪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在培养模式上必须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学生未来发展潜力为着眼点来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1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更新慢

相较当今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工学教材的内容更新速度慢,使用的依然是前10年甚至是20世纪的教材。老教材固然经典,但体系结构单一,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所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这些老教材已经“力不从心”。还有一些已经很少使用的器件在老教材中所占篇幅过高。从而导致所讲内容不能追踪学科前沿,不能适应时展。

1.2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由于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大多数的教学都是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是实验也是停留在过去的低水平及封闭模式中,使用的依然是以前的实验指导书,未能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引入实验中。

1.3教学方法及手段过于单一

以前的教学是一支粉笔满堂灌,现在很多都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但又忽略了板书的重要性。多媒体教学的知识量大,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20多分钟,不管是满堂灌还是知识量大的多媒体教学,都会在过程中大打折扣。

1.4考核方式太单一

传统的考核,基本上是以期末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期末成绩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考核(学生的突击),平时成绩大多注重的是出勤,而对学生整体的知识应用能力没有体现。综合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仅仅是一句空话。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电工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探索。

2理论教学改革

电工学是非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从整体内容中提炼出与他们专业相关的知识,并给学生介绍一些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让学生了解科技的最新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通过学好这门课程能为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在的学生不同于之前,一方面学生人数增加,班级容量大;另一方面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对于不喜欢的课程尤其是这种非专业课程存在得过且过的心态。如何在班级容量大、学生兴趣缺乏的情况下开设电工学课程是一大挑战。这就需要在讲解过程中适时融入实物元素,让学生看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看到过,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2课堂教学形象化

“电”本来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非常抽象,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地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对于教学非常有益。例如:三极管的3个工作区(放大区、饱和区、截止区),教师以音响为例作对比,计算机上的声音处在静音时,即使音响旋钮调到最高,也是没有声音的,相当于三极管的截止区(基极电流为零,集电极电流为零);当计算机上的声音不在静音时,音响旋钮调得越高,播放的声音会越大,相当于三极管的放大区(基极电流越大,集电极电流越大);但播放的声音总有一个极限值,不可能是无穷大,相当于三极管的饱和区(基极电流升高,集电极电流基本不变)。这样学生能够通过具体事件理解这―重点内容。

3实验教学改革

对工科生而言,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实验教学以测量性、验证性实验居多,实验指导书中对于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等写得非常详细,即使是设计性的实验,也是教师教一遍,学生动手将教师的设计做一遍。这样的实验教学束缚了学生自己的创造能力、思考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

3.1减少验证性的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应侧重向学生介绍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基本原理。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解决问题。教师仅给出设计要求、简单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思路,中间过程需要学生自由发挥,查阅资料,设计电路,初步论证,修改电路,完成设计。如设计三路抢答器电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际问题按照数字电路中所学的知识进行逻辑电路的设计。自行消化课题、抽象逻辑变量、真值表、化简、逻辑图,选择器件,连接电路,调试分析电路,完成设计。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又可以增加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

3.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传统实验平台相结合

传统实验平台受到环境、设备、元件等因素的影响,实验条件不易具备。学生可以借助仿真软件辅助电路设计,在仿真环境中设计、测试各种复杂电路,验证成功后,再搭建实际的硬件电路,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设计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不再是期末考试一锤定音,而是加强平时学习效果的考核及实践能力的考核。具体考核方式采用综合成绩(100%)=理论考试成绩(40%)+课堂表现(10%)+出勤成绩(5%)+作业成绩(5%)+实验成绩(30%)+期中测验成绩(10%)的模式。

具体实施如下:

(1)期末考试要突出知识点考核,占40%。检查学生整个课程知识掌握情况。

(2)教学过程中适时对学生听课情况进行抽查,并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占10%。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对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进行批评指正,对不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引导和鼓励。

(3)对学生出勤进行考核,占5%。遏制学生迟到、早退或旷课的现象。

(4)定期批改学生作业,占5%。督促学生课后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与巩固。

(5)对学生的实验严格把关,给予中肯的评价,占30%。

(6)分阶段进行测验,督促学生定时巩固所学知识,占10%。

这样,对于那些平时不好好学、只靠期末突击的学生就有了一定的督促,平时成绩过低,期末成绩再高,可能也不能过关,学生就会注重平时的学习。尤其是实验成绩占到了30%,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要将实验与设计做好,就得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既督促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间接地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

电工学范文5

关键词:考核方式;试卷评析;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93-02

“工业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机械又懂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要求毕业生能够从事机械工程技术生产系统的设计,研究生产系统的管理方法,沟通并协调企业内部工作环节,对生产系统进行分析、诊断,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和手段。《电工学概论》作为工业工程的一门学科基础选修课,内容包括电能的产生、电路、电能的传输和分配、常用电动机、安全用电、电子器件、电子电路,涉及日常工作、生活中所能碰到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有关的原理和应用问题,旨在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由于该专业在先修课程安排时,仅修完《高等数学1》和《大学物理1》,学生基础相对电类学生比较差。由于《电工学概论》所涉及知识面很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会觉得比较难,进而没有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方法尤其是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自己对《电工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尤其是考核方式改革的一些体会和相关老师一起讨论交流。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平时成绩积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由于学习《电工学概论》的学生属于非电专业的学生,所以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并能和日常工作、生活中所碰到的电工与电子技术的问题结合起来,了解电工新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对于传统的、经典的内容也是侧重于原理而不作深入分析,通过介绍一些新技术、新发展,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第一章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中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参考方向的问题,把概念讲清楚后,例举一个初中时学生就接触过的手电筒电路,并让学生上台分析,学生很快就弄明白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并且课堂气氛活跃,对主动讲解的同学平时成绩加分,鼓励同学们动脑筋、积极思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填鸭式的满堂灌,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让同学思考。比如讲到电能的传输和分配这一章的低压配电系统,结合家里和教室的情况,让学生查看配电箱,然后介绍空气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觉得所学知识很有用,非常有兴趣,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互联网查资料,学生分组考核

由于《电工学概论》课时比较少,有些内容不可能细讲,例如电工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常用电动机、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声像系统、电视、广播、信息通信系统、传感器、办公设备及智能卡系统等,因此这部分的内容采用自学的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3人一组,根据应用范围拟定题目。同学们自由组合,每个小组自选一个题目,每位同学课后利用各种图书及网络资源查资料、做PPT,在小组中讲述并讨论,然后推选一个组长把内容汇总整理,到课堂上讲解。通过学生讲课,不仅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了锻炼,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聪明才智,学生们非常积极,查阅的资料广泛,尤其是电机这一章节的内容,学生查到很多视频材料,非常形象生动地讲解了电机的工作原理,同学们都感觉容易理解,不抽象。讲课的同学总结得非常到位,PPT条理清晰,学生不仅对《电工学概论》应用更加熟悉,对于同学们查阅资料、归纳总结汇报等多方面能力也得到很大的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团队合作的精神。最后,根据每组汇报总体的情况,给出一个平时成绩,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三、改革作业批改计分方式,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特别设置了作业和试卷评析课

由于扩招,学生人数猛增,一般基础课程都是2~3合班,老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很大,所以很多老师采用抽改作业的方法,而对于自觉性比较差的同学,抄作业的情况比较严重,学生缺乏必要的练习,知识掌握不牢固,所以不及格的人数比较多。鉴于这种情况,本人的做法是:平时作业在上课之前就要求交上来,避免学生上课时抄作业,并且尽可能全部批改,如果学生不会可以空着,每章结束后统一评讲,要求学生做记录修改,并把不会的弄明白,课程快结束时把所有的作业收上来,根据学生这时的作业情况给出平时成绩。经过实践,学生明白了平时抄作业意义不大,不懂的也会认真听评讲并且做好笔记,即使平时没有弄懂的问题,经过老师评讲和自己期末的总结也搞明白了,所以效果比较好,学生更能独立思考问题,及格率也大大地得到提高了。

长期以来,各高等院校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把考试安排在课程结束以后,我校也不例外,《电工学概论》因为学时少,更是这样。但笔者通过前几年的教学,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由于学生课程结束以后,只知道考试分数,根本不知道自己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具体错在什么地方,这样不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不了解自己对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第二,不管分数高还是分数低的同学,因为看不到试卷,都不清楚自己知识点欠缺在什么方面,容易滋生学生考完就万事大吉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归纳总结知识,为后续课程打基础。第三,会造成个别老师不重视试卷评阅,可能出现评分标准不一致、阅卷不够细致等问题,进而影响学生成绩的公正性和真实性。针对以上问题,由于这门课程是考查课,笔者把考查提前,预留最后一次课给学生进行评讲。采用了在考试结束后进行试卷评析的办法。这样,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归纳,成绩差的同学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把不懂的知识弄懂。最后,在学生中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征求反馈意见。

问卷调查表如下:

参加调查的学生共有30人,其中强烈支持并建议推广的有25人,占83.3%;支持但觉得需要改进的有4人,占13.3%;认为不合适的1人,占3.4%。其中支持的理由如下:第一,对于不会解答的疑难问题,或者没有考虑完整透彻的疑难问题,经过老师评析,会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学习,进而加深印象,掌握得也更加牢靠。第二,整个试题贯穿了《电工学概论》,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的课程的知识点和要求,老师的评析,相当于把整个教学内容再给学生进行了复结,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第三,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学生更加清楚了自己成绩的构成,了解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方便以后查漏补缺,尽快把不懂的部分补上。第四,成绩更加透明公正,老师的评分标准公开,学生心服口服。持反对意见的理由是:因为学时有限,评析课和学生讲授PPT是我找课外时间,额外增加的时间,个别学生觉得占用了课余时间,不是很愿意。

四、总结

通过《电工学概论》的课程教学实践,尤其是在成绩评定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增设作业和试卷评析课,把以前以考核理论知识为主,改革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强化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考核,从而使学生更加重视学习过程,培养其自学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与渔”,深得学生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将进一步完善总结,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加以积极推广,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莲芳.高校课程设置试卷评析课的必要性及实施建议――以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1,(10):100-101.

[2]宋其江.“电工学”教学及考核方法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4,(2):40-41.

[3]邹立君.《电子电工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166-168.

[4]艾海提・赛买提.提高“电工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13):54-55.

[5]朱延枫,等.基于专业导向的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8-130.

电工学范文6

关键词:电工学;实验;自主设计

《电工学》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科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是从事工科类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电工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人在多年《电工学》教学过程中,深刻感悟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总结和探索,将实验部分分成三种模式来进行教学。

一、传统实验的教学模式

《电工学》课程一般为工科类专业首批开设的技术基础课,在《电工学》开始阶段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底子薄,接触课程浅,大多数初次接触实验设备和仪器仪表,对课程和仪器设备都很陌生,在实验时不知如何开始、如何动手,这时,我们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是比较合适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着重要求学生掌握电类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着重掌握实验设备中各种仪器仪表和元件的正确使用方法,规范电工操作方法和流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操作习惯。

二、自主设计实验的教学模式

《教育学》中对于教学是这样定义的:“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在教学中,怎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要你学”转变为“我要学”,是很多教师颇下功夫的地方。《电工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生掌握了电工实验基本操作规范和要求后,对于部分灵活性强的实验,例如,分压器的设计、戴维南定理的验证等等,可采用自主设计实验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给学生留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索和思考,让学生有兴趣地、自主地开展实验,观察实验,总结实验,引导学生走自行解决问题的道路,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虚拟实验的教学模式

《电工学》中许多概念和原理经常是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加以理解,但有些知识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在一般的实验中予以解决,而且电工实验中分析的对象大都与电流电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验过程中,有时误操作会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而失去实验的本来意义,或者使元器件损坏,特别是在强电实验中,操作不当甚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虚拟实验是利用虚拟实验室仿真软件和多媒体技术,可以很方便地模拟实际中我们不能完成或者比较难完成的电工实验。例如,在《电磁感应》这一章的教学中,电场和磁场的变化过程是实际中看不到的,若采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技术模拟该过程,学生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电力线、磁力线的整体分布和动态变化过程。再例如,分析电路中的电容出现漏电、开路、短路时对电路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理论上我们可以分析出来,但实际上比较难以用实验去实践,若采用虚拟实验室仿真软件来仿真实验,我们只要改变电容的参数就可以模拟出各种故障时的情况。可以说虚拟实验模式弥补了实际实验中的种种不足,从而让学生有机会去认识并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电工学》实验教学改革建议

(一)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实验型教师队伍,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提高。我院现阶段电工实验的教学,都由任课老师独立担任,实训部的电工实验指导教师只参与电工实训,不参与电工实验,而任课教师大部分为理论课教师,动手能力不强。为此,应打破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的界限,安排多年从事实验教学,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实验教师组成实力雄厚的实验指导教师阵营,培养一批理论知识丰富的理论课教师,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不论是理论教师还是实验教师都应积极学习,努力进取,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切实提高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水平,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加强实验教学硬件建设,扩大实验教学范围。实验教学硬件是实施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石。根据电工学实验教学要求,应建设有: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电机与拖动实验室;多媒体应用实验室等。为实验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优越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创造意识与创新精神。

(三)加强校外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真正联系起来。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到工厂、车间、电站、企事业等单位或部门进行实地教学参观,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和了解,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在毕业后真正称为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五、结语

电工学实验教学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不仅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作指导,而且也是一门实践课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找到适合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通过电工学实验教学的不断更新实践,我们的体会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充实和更新实验内容。从培养开拓型人才出发,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放到重要位置。为此,必须改变旧的传统观念,在加强培养实验技能的同时,势必要削弱偏重验证理论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应舍得放弃那种以开了多少项实验、验证了多少条定理,测量了多少个数据为衡量实验质量的观点。实验内容必须结合实际,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郭娜.电工电子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