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树课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白杨树课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白杨树课文

白杨树课文范文1

校园里的两棵白杨树

郑州市文化路一小二(1)班 马伯文

我们学校南教学楼前有两棵白杨树。一棵高大、粗壮,一棵矮小细瘦;就像是爸爸和儿子一样,一起生长着。小白杨树常问老白杨树爸爸:“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得像你一样高壮呢?”爸爸说:“以后你只要努力就会长得比我还要高壮。”小白杨树自信地说:“我一定会努力向上长的!”

春天来了,他们长出了嫩芽,带来了希望。夏天,这一对父子长出了茂密的叶子,我们可以到下面乘凉。秋天,两棵白杨树的叶子都落光了,不过两白杨树都长了一圈。冬天,他们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树干,他们在积蓄能量,为了明年的快速生长。

这两棵白杨树伴我度过了每一个春夏秋冬,给我以希望和鼓励。

白杨树课文范文2

一.科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爱岗敬业,善于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其次,教学前,做到明确目标,吃透教材,心中有教材;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心中有学生。针对实际,编好导学案。再次,施教时有目的地提出难易适中的系统的问题,引领学生学习。例如,我在教学茅盾先生的作品《白杨礼赞》时,认真备好课,编好导学案,在课堂上我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自读课文。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句中的白杨树“不平凡”表现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积极思考,经过思考学生开始发言。有的学生说:“白杨树生长环境不平凡,西北高原广袤平坦。一生补充说:那里干燥,经常刮很大的西北风,在这里生长不容易。白杨树却生长在此。另一位同学说:“白杨树挺漂亮,枝干叶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皮光滑而有银色的云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有的学生补充说:“白杨树不光形体美,而且内在也美,力争上游,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学生通过阅读领悟了白杨树“不平凡”的内涵。对“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的问题,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联系1941年抗日的时代背景,把问题解决了(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老师这样启发阅读,必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不过,教师要善于自然地提出问题。不断地有针对性地把问题引进课堂,提出的问题能考虑到学生经过思考,主观努力能回答出来较妥,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制造一些原意暂时不予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该问题的提出,有路标的作用。诸多问题,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张清晰的求知网络。学生受到了实际锻炼,长此以往,形成动脑筋的习惯,能力自然会逐渐产生。

只有科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课文,积极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与学生两个积极性的关系是有机的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任何一方。教师的积极性是外因条件,学生的积极性是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二.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产生能力

“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主独立运用学过的知识,动口、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产生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故乡》这课时,就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

1.作品中的“我”是鲁迅吗?

2.老屋为什么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老屋不同?

3.“我”久别故乡,这一次回来为什么没有好心绪?

4.文章为什么要写杨二嫂?

5.为什么想到希望我害怕起来?等等。

学生一连提出好多问题。问题提出来了大家讨论,学生实在弄不懂的地方教师加以点拨,整个课堂学生处于思维状态,教学效果良好。教法上的改变,让学生有创新感觉。在教学中让学生求异,不一定都求同,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敢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将读和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体会范文的写法;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从现实中收集素材;再培养其布局谋篇的能力,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

三.建立科学训练体系

除了阅读教学外,还要有一定体系的训练。将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起来,建立科学训练序列,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应该先从能力角度分解,逐步培养一般阅读能力,组成训练体系。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训练中心,同时有一个新的训练因素;每个单元都紧扣训练去安排相关的知识和范文学习。学生掌握的内容单一而具体,每个单元都有较充分的时间运用新知识动手动脑去实践。用单元教学形式安排教学活动,训练集中,有学有练,有听有读有说,读写易于结合,既可单项训练又可综合训练。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按初、高中两大阶段规划处阅读能力应具备的统一标准,然后分年级制定具体训练计划,每学期以单元教学形式,分若干训练点,组成阅读知识与阅读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这便是阅读能力培养的科学化之路。

白杨树课文范文3

( 贵州省兴仁县百德镇紫泥小学562300)

小学语文课堂练习,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比较熟悉的课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效果呢?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把握好练习的最佳时机

一堂课四十分钟,教师不能一讲到底全部包干。既要安排好讲授的时间,又要考虑到练习的足够时间。一般来说,当其某一内容的某一方面教完后,可设计相关练习予以巩固,做到一练一得;或在学生听课感到疲倦时进行练习,用以调节学生大脑,对低年级来说,还可起到维护课堂秩序的作用。

二、要安排好适中的练习份量

这里的份量是指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心里学认为要掌握好某种知识并使之形成技能,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是指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那种呆板的毫无意义的重复练习只能对学生笔墨和纸张造成浪费。对于练习份量的确定,一方面可根据我们所教的内容和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合理安排,另一方面有关心理学家提出的“过渡学习论”也可借鉴。

三、要有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

光把适中的练习份量交给学生,任其自然,要达到最好的巩固效果是不够的。因为制约练习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练习的方式方法。方法错误则会“费力不讨好”;方式单调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练习时除了交给正确的方法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如竞赛、抢答、上台演示等等。这样变被动为主动,既使学生乐于练习,又使学生享受到练习的乐趣,达到巩固所教内容的目的。

四、及时处理好练习反馈

反馈就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练习结果和在某一阶段的进步情况。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原因,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及时讲解,不能积压拖延。并进行总结,对做得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充分肯定;做得差的,要耐心帮助,给予鼓励,或指定“小老师”课后个别辅导。

五、注重学习语言和发展智力的统一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提出“熟读精思”,并提出了“精思”的公式“无疑——有疑——解疑”,都是这个意思。大家都知道,一切智力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疑”才会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比如,余永正教《白杨》,一开始就引导学生设疑。学生提出了一下问题:(1)白杨树是什么样子?(2)什么地方的白杨树?(3)为什么要写白杨树?(4)只是为了写白杨树吗?教师就引导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学习这篇课文,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学得非常投入,效果自然不言而喻非常好。当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的白杨树特点的

关键词 语是“高大挺秀”时,余老师让学生通过与“高大挺拔”、“高大挺直”比较,去思考白杨树“秀”在何处,课文中的

白杨树课文范文4

“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守望着北疆……”读着《白杨》这篇课文,使我不禁想起这首悦耳的歌曲。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开往新疆的列车上,爸爸和孩子们看见了白杨树,孩子们争论那是树还是伞,爸爸给孩子们介绍白杨树,表白着自己的心。

新疆是个遥远、荒凉的地方。读了这篇课文,我真敬佩文中的父亲,敬佩所有的建设者。他们是那么的无私,那么的坚强不屈。倘若我是文中的父亲,无论如何我也不愿去新疆,更别说要带上自己的孩子去受苦了。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不错,他们就像一棵棵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在默默地无私奉献,他们带走了荒凉,留下了繁华。新疆有了这些吃苦耐劳的建设者,将变得越来越富饶了。

其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默默奉献的人。今年我国遇上了几十年难得一见的雪灾,处处冰天雪地,阻挡了我们回家的去路。交通瘫痪了,多少人在冰冷的车站渡过一夜又一夜;多少人因冰雪而堵塞在路上……一群群的救助队不分昼夜抢修电塔,拉好电线,他们的衣服变得湿淋淋的。漫山遍野白雪皑皑,可冰雪无法抵挡他们的热情,只为了万家灯火,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有的电业工人还千里迢迢从唐山赶到重灾区进行抢修工作。

让我们一起弘扬建设者的那种精神,学会奉献吧!

白杨树课文范文5

生甲: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生乙: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是怎么工作的

师:就像他们这样,继续讨论后两句。

(生继续讨论)

生甲: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生乙: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这么做

生丙: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生丁:他们不知道这么远,为什么爸爸、妈妈还要来

[汇报阅读收获,老师的点拨恰当、适时,这儿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与表达,这正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这段话,老师把大家提出来的问题再复述一遍。

(生逐句读,师逐句问。)

师:就带着这三个问题,看画面思考。

(击键,大屏幕显示当年建设大军垦荒的景象和新疆今日繁荣的景象。)

生:爸爸、妈妈当年克服各种困难,跟大自然作斗争,凭着坚强的意志,开发、建设新疆。

生:看了刚才的画面,读了老师推荐的资料,我知道当年像爸爸、妈妈一样的建设者为了抵抗干旱,在冬天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挖渠,手都冻到了锄头把上。有的时候,为了不让水白白流失,他们就跳进水沟里,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洞穴。

师:能利用课外资料理解课文,这位同学很善于动脑筋,提出表扬。

生:爸爸、妈妈等一批边疆建设者克服了我们根本想不到的困难,全力建设边疆。

师:既然这么艰苦,爸爸为什么还接孩子们来呢

生:他想让自己的孩子像他一样,长大后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板书:扎根边疆)

生:爸爸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热爱新疆,响应党的号召。

生:爸爸就像白杨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扎根,奉献一切,把新疆建设得那么美丽。

师:这些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什么精神

生:这是默默地无私奉献精神。

(板书:奉献)

师:他们耕耘,奉献了一生,换取了今日边疆的繁荣,捍卫了各族人民的尊严,他们跟白杨一样,都是----

生:(齐答)卫士!

[看画面,利用课外阅读资料,进一步理解建设者与白杨之间的共同处: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根、成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是坚强不屈。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深化了对中心的认识。]

师:学到这儿,我又有心得: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而领悟中心。(板书:段--领悟中心)

师:这第16自然段我们得背下来。这个自然段里的几句话有什么规律吗

生:每句都用“他们只知道”开头。

生:每句话都跟新疆有关,而且都有“新疆”这个词。

师:第14自然段我们用熟读背诵的方法,这个自然段就用找规律背诵的方法。一分钟时间,看谁先背会。

(指名背诵)

师:真了不起,不到一分钟就基本背下来了。谁还能背这样吧!愿意背的同学站起来背,不会背的跟老师一起边听边记。

(生多数站起背诵)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把顾全文

师: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哪儿不明白。

生: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

生:爸爸的嘴角为什么浮起微笑

师:爸爸又陷入沉思是因为他已经沉思过,他第一次沉思在想什么呢(板书:沉思微笑)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

生甲:爸爸第一次沉思是在回忆自己是怎样工作的。

生乙:爸爸第一次沉思,他在想他们这些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的事迹。而他第二次沉思是在想自己的儿女能不能像他一样扎根边疆。

生丙:他在想儿女们能不能不怕艰苦,为边疆奉献自己。

生丁: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看到大白杨身边的小白杨在风沙中成长,他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

生戌:他想我的儿女肯定能像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他觉得祖国建设后继有人,所以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师:同学们,你们是祖国西南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继承父辈的事业是大家光荣的使命。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感受到你们的真心、信心、决心!

[以两次“沉思”、“严肃”、“微笑”的理解,反顾了全文,体现了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训练的原则。]

(生齐读课文)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用抓重点词、句、段反复阅读思考的办法,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从而领悟了中心。知道作者写白杨是为了----

生:赞美建设者!

师:下节课,我们将要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中心。

总评:

《白杨》这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力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1.设计了“变序”教学。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后,直奔与课文中心密切相关的段落,先学习“白杨树的特点”,这就与理解“建设者的奉献精神”自然衔接,而又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黄金时段,集中学习课文主要段落。学习白杨树的特点之后,自然引向前三个自然段,了解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反顾全文,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写白杨树。既突出了重点,又梳理了顺序,条理异常清晰。

2.加强了两个意识。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语言文字训练意识,如,朗读指导贯穿于整篇课文中,强调“边读边思”与“读中理解”。在读的形式上,有自读、范读、齐读、自由读、听读、个别读、背诵,内容上则有读词、读句、该段、读全文。同时,边读边总结读书方法:(1)读书时抓重点词品味,就能作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2)读书时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句理解,能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3)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内容中领悟中心。这就提示了基本的读中理解词、句、段、篇的方法。不仅体现了以读为本,也体现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全面训练。

3.展示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师生交流中看到老师是尊重学生的。如,老师在多处有这样的语言:“我有一个心得跟大家分享”、“几位小老师,我说对了吗”……这充分表现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处处让学生尝试有所收获的喜悦。

(二)在阅读过程中引导质疑

创新从质疑开始。创新的过程,必然要经历积极思维。这节课,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深思,并提出问题。如,学生在阅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时提出:“我不明白爸爸明明是在说树,干吗用了‘坚强、不软弱、不动摇’这些写人的词呢”这一问题极有思考价值,说明学生已初步从理解词语联系到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这节课,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听读质疑、合作讨论质疑、反顾全文质疑,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所提出的问题又逐一得到了解决。可以看出,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形成。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难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本节课中“白杨树象征着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这一部分内容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而这部分内容不仅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教者设计了引导学生探求“孩子们所不知道的”,并用电教媒体介绍边疆建设者当年垦荒的场面,使学生从形象的直观中领悟到“白杨与建设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展现了今日新疆的繁荣景象。鲜明的对比,更富现实教育意义。另外,电教媒体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三、执教教师简介

白杨树课文范文6

【关键词】语文 阅读 教学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是工具,对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操作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技能。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训练。这种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练习,它既有明确的目的,又要有科学的方法。其实,传统的语文教学进入误区的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训练太呆板、太僵化、太机械,学生学习知识是完全意义上的被动接受,并且主要是为应试服务。在新的课改实践中,语言训练不能取消,而需重新构建,语言训练不仅是指语文智能的培养,而且浸透了语文情感。在内容和目标上,既包括外在语文行为的训练,又是指导包括内在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二者是相互转化和相互建构的,是统一的。《语文课程标准论文格式》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其中,知识和能力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适当的方法,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强记强训。另外,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形成过程应积极主动,重视情感体验,才能转化成素养。因此,三维目标必须整体推进。

二、语言训练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担忧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教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也很难看到教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也因为过分强调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逐渐淡化了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 1、树立新的知识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以知识技能为价值取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导致了课程实施中的以灌输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略了学习方法。张志公先生说过:"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课。"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地舍弃那些无助于孩子学习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而对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知识与能力,则要坚持训练。在新课程视野下,语言训练应该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的学习技能。语言训练要融合在新课程生机勃勃的教学中,不着痕迹,同时又扎扎实实。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策略

任何教学理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语言训练必须要切入到课堂这一领域,才能取得实效。

⑴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想象,用稚嫩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动人场景。这些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使他们听与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如:在《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教师提问:"你觉得小葫芦可爱吗?可爱在什么地方?你能读出它的可爱吗?"通过上面的几个问题让学生理解、感悟,然后教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想象这棵葫芦的样子,最后让学生结合图形,自己组织语言来描述。教师设计组织学生活动,通过语言训练实现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运用。

⑵引导学生学会针对语言提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语言问题只限于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且多数在学习课文之前进行。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偏向内容性知识的,教师把握不好,就会使教学陷入单一的内容理解中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语言问题。如:在《白杨 》一课的教学中,在学习白杨树特点时,作者描写戈壁滩上的白杨用了"高大挺秀"一词,教师可引导学生看一看白杨树,说说对作者的描写有什么疑问,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这个词,是作者夸赞白杨树,告诉我们那普通的白杨树不仅高大挺拔,而且清秀美丽。这个"秀"流露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本来白杨很一般,我们也常常见到,并不美丽,可在作者眼里它是美丽的。教师提示学生:一个"秀"字也写出了白杨树的品格美。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生才会对语言的意义和内容有完整的理解,才能谈得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