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框架剪力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框架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范文1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布置;建筑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of shear wall structure system of simple introduction, the shear wall structure of the number of on this problem, and puts forward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phase of the shear wall decorate details, to improve the shear wall structure building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of reference to the technology.

Keywords: the shear wall structure; Decorate;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39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 前言

剪力墙结构是高层住宅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剪力墙住宅体系中,楼板和梁的布置受墙位置的制约,灵活性不大。各地方导则中对楼板厚度、配筋方式也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所以只要选择合理的板厚和混凝土标号,楼板和梁的含钢量一般都比较稳定,且在整个结构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而剪力墙的含钢量在整个结构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是主导结构体系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文[5]中剪力墙所占的比率高达62.2%,而梁板所占的比率仅25.6%。所以,如何合理的布置剪力墙是剪力墙结构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根本。本文拟从选择合适的剪力墙数量和通过合理布置来发挥墙体最大效能两方面来探讨墙体布置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供同行和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1 剪力墙数量的确定

对于一个采用剪力墙结构的建筑来说,首先必须布置足够数量的剪力墙。所谓足够,就是指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布置具有一定抗侧力刚度的墙体,使其能够满足风和地震等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要求。足够数量是一种下限的要求,可以通过位移、周期和配筋等指标来综合反映。但是剪力墙的数量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剪力墙一方面会给建筑功能上带来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会使自重和地震反应增加,造成材料上的浪费,影响经济性。一般而言,位移接近规范限制,周期在正常范围之内,配筋以构造配筋为主时的剪力墙数量就是比较优化的数量。

量化时可以采用“每平方米墙混凝土含量”或者“每平方米墙面积比率”来反映墙体在结构体系中所占的比率,进而反映墙体数量的相对合理性。

2 剪力墙布置方案分析

合理的布置剪力墙能使剪力墙获得最大的效能,用最少数量的墙体满足受力和变形要求,达到安全和经济的完美平衡。剪力墙布置需要遵循均匀、对称、分散、周边的基本原则。均匀和对称可以避免某一部分过弱或者过强造成的刚度突变,减小结构扭转效应。分散和周边有利于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增大结构的抗扭能力。具体操作时,应该以建筑的平面布置和使用功能为基础,从基本的力学概念出发,通过反复试算和调整来确定最佳的墙体布置方案,必要时辅以经济技术分析。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分阶段进行控制。

2.1 建筑设计阶段

建筑布置是整个设计阶段第一步,剪力墙布置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是由建筑平面布置决定的。建筑平面确定以后,可布置的剪力墙位置也就基本确定了,可调整的余地很小。所以从建筑方案阶段结构就应该和建筑专业积极配合,寻求对结构最有利的方案和平面形式。

(1)选择宽度较大、高宽比比较小的建筑平面。这种建筑平面往往具有较大的截面抵抗矩,是一种经济性较好的体型。表1中三个建筑的宽度分别为15.4,17.5,17.4m,宽度较窄的合肥高层墙体比率就明显高于其他两幢建筑,可见建筑的高宽比对经济性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规范中对高宽比的限制虽不具有强制性,也不作为规则性判断的一项,但是一般不建议超过规范限制,否则经济性往往较差。

(2)优化方案,减小建筑的不规则性。建筑平面不规则,会削弱建筑的抗扭和抗震性能。为了补偿这种性能的降低,结构上必然需要通过加大截面或者采取特殊构造等方式进行加强,这势必带来建筑成本的增加,同时也会增加设计周期和设计难度。竖向不规则,刚度突变,也会增加结构的用钢量,最典型的就是竖向刚度突变的设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因此在初始阶段,尤其需要对建筑的规则性进行评价,通过调整方案来改善其合理性。

(3)减少防震缝的设置。防震缝是减小建筑平面不规则性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一些相对规则的建筑可以选择不设防震缝,而是采取其他的措施来减低不规则性的影响。因为设置防震缝以后会带来结构刚度的降低,而要补偿这种刚度必然要增加墙体或者加大截面,使成本增加。同时防震缝两侧需要增加墙体,基础部分需要加宽,也会带来造价上的升高。

(4)减少转角窗的设置,尽量增加角部墙体及其翼缘的长度。角部是结构受力的关键部位,转角窗的设置会大大的削弱结构的刚度,所以要尽量少设或者不设。必须设置时也应该结合窗的高度设置高梁。角部的墙体受力较大,较小的墙体尺度往往配筋较大甚至超筋,所以要尽量增加角部墙体的长度。

2.2 结构设计阶段

结构布置是在建筑布置基础上进行的,受到建筑平面的制约,应该从尽量不影响建筑使用的角度出发,结合力学概念进行墙体的初步布置,并结合电算指标进行精细化调整。

(1)整体布置上剪力墙应尽可能均匀、对称。不能对称时,应尽量均匀,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接近或重合,以减小扭转效应。由于建筑平面确定后质心的位置就确定了,所以可以通过增减墙体数量,改变墙肢长度和连梁高度等方法来调整刚心的位置。距离刚心越远、长度越大的墙体对这种调整越敏感、越有效,是调整时的主要对象。

(2)建筑物的周边尤其是四角应结合建筑的立面要求尽量布置墙体,也即强化周边,而内部的墙体在满足位移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减少,也即弱化内部,这对增大结构的抗扭能力非常有效。角部墙体的长度应结合立面和整体刚度尽量选择较长的墙体及翼缘,对于和角部墙体直接相连的连梁宜尽量取高。

(3)较长的剪力墙通过开设洞口,将其分为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间采用弱梁连接,形成联肢墙体。联肢墙体相对于长墙来说由于构件分散,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墙体,经济性更好。同时也可以避免个别墙体长度过长,吸收的地震力过大的不均衡现象。

(4)剪力墙应沿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双向布置,并使两方向的刚度尽量接近。墙体尽量拉直对正,形成贯通的联肢墙体或者框架。常见的住宅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纵向长度较长,刚度一般较易满足。但是横向刚度较小,层数较多时常常出现刚度不足的现象。可以充分利用两侧山墙的位置布置较长的墙体来增大刚度,必要时可以加厚。两方向的刚度是否接近可以通过周期得到反映。

(5)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应结合建筑平面,多采用L,T,Z及十字形、筒形等带翼缘的截面形式,且可能的条件下使翼缘长度大于其厚度的3倍。少采用稳定性和抗震性较差的一字形墙体。避免采用尺寸过于短小的墙体。

(6)楼梯间和电梯间处布置剪力墙形成筒体。电梯间处楼板缺失,楼梯梯段处为斜板,为了保证水平力的传递这些位置宜布置剪力墙体。而且这些剪力墙常常能形成筒体,刚度很大,效率较高。但是注意筒体如果带来结构刚度的较大偏置应减少此处的剪力墙设置。筒体要多利用外部的墙体,内部的剪力墙不宜过多、过厚或过于细碎。内部过多的墙体对结构作用较小,还会增加该部位的用钢量。

(7)少采用短肢剪力墙。墙体布置可以长短结合,并应布置一定数量的长墙。长墙抗震性能好,边缘构件少,配筋一般也不大,经济性较好。而短肢剪力墙含钢量较高。

(8)合理地确定墙柱截面。墙柱一般是压弯构件,其配筋量在多数情况下至少是多数部位都采用构造配筋,因此在满足轴压比及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墙柱截面不宜过大,否则用钢量将随其截面增大而增加。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住宅中,剪力墙的含钢量在整个结构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是主导其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文章总结了剪力墙结构数量的布置,并阐述了剪力墙结构布置设计的分析方法。提出选择适当的剪力墙数量和合理的布置剪力墙是降低结构含钢量,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根本。但由于建筑个体的差异性,剪力墙布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原则是均从基本的概念出发,具体布置方法需要设计人员在实践中体会。

参考文献:

[1] 包世华,张桐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计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徐至钧,赵锡宏.新世纪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3] 谭泽先.建筑结构含钢量的研究[J].建筑科学,2007,23(9):44-47.

[4] 杜明千,邓莎莎.上海地区住宅含钢量“偏高”原因浅析[J].建筑结构与设计,2009:36-38.

框架剪力墙范文2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布置;厚度

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分析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所以其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当刚度特征值很小时,剪力墙刚度很大,框架刚度较小,内力分配以剪力墙为主,整体变形为弯曲型,此时框架分配的剪力很小,剪力墙可能不出现负剪力,二者协同工作的性能较差,这种结构更接近于剪力墙结构,不能算作双重抗侧力体系,在我国高规中的0.2Q的调整就是针对这种情况,保证框架成为第二道防线;当刚度特征值很大时,框架的刚度相对较大,属于剪力墙较少的情况,当剪力墙承担的倾覆力小于50%时,框架部分就应该按照纯框架结构进行设计,以保证框架的安全。正常的设计应该是避免上述两种情况出现,使剪力墙的数量即不过多,也不过少。

2剪力墙的数量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结构的侧向刚度主要由同方向各片剪力墙截面弯曲刚度的总和控制,结构的水平位移随剪力墙截面弯曲刚度增大而减小。一般以满足结构的水平位移限值作为设置剪力墙数量的依据较为合适。框架梁截面尺寸一般根据工程经验确定,框架柱截面尺寸可根据轴压比要求确定。在初步设计阶段,可根据房屋底层全部剪力墙截面面积Aw和全部柱截面面积Ac之和与楼面面积Af的比值,或者采用全部剪力墙截面面积Aw与楼面面积Af的比值,来粗估剪力墙的数量。根据工程经验,(Aw+Ac)/Af或Aw/Af比值大致位于表1的范围内。层数多、高度大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宜取表中的上限值。

(Aw+Ac)/Af或Aw/Af比值的大致取值范围表1

设计条件 (Aw+Ac)/Af Aw/Af

3剪力墙的布置

(1)为了增强整体结构的抗扭能力,弥补结构平面形状凹凸引起的薄弱部位,减小剪力墙设置在房屋而受室内外温度变化的不利影响,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第一内跨)、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或恒载较大的部位,剪力墙的间距不宜过大(高规表8.1.8);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2)纵、横向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和匚形等形式,以使纵墙(横墙)可以作为横墙(纵墙)的翼缘,从而提高其刚度、承载力和抗扭能力;楼、电梯间等竖井宜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布置,以增强其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3)剪力墙布置不宜过分集中,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剪力的40%,以免结构的刚度中心与房屋的质量中心偏离过大、墙截面配筋过多以及不合理的基础设计。当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过大时,可通过开门窗洞口或施工洞形成联肢墙(一般不超过8m)。

(4)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全高,避免刚度突变;剪力墙开洞时,洞口宜上、下对齐。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

(5)在长矩形平面中,如果两片横向剪力墙的间距过大,或两墙之间的楼盖开大洞时,楼盖在自身平面内的变形过大,不能保证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工作,框架承受的剪力将增大;如果纵向剪力墙集中布置在房屋两端,中间部分楼盖受到两端剪力墙的约束,在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化时容易出现裂缝。

4剪力墙的厚度的初步估算

剪力墙的厚度可参照表2确定,表中n为墙体水平截面所在高度以上的楼层数。抗震规范对剪力墙高厚比的规定不是必须遵循的,当不满足时可依据高规的规定进行稳定性验算,设计经验表明,高厚比验算的结果一般均能满足要求。

剪力墙的最小厚度表2

结构体系 剪力墙最小厚度/mm

剪力墙结构 10n及160的较大值

框架-剪力墙 12n及200的较大值

实际工程设计中,为使剪力墙的设置合理有效,建议按下列步骤进行:

(1)首先估算出框架部分的抗侧刚度,而后按照满足规范规定的层间位移角为原则反算出所需剪力墙的最小刚度,按此初步布置剪力墙。

(2)按单项地震作用但不考虑偶然偏心的情况进行结构计算,如计算得到的最大扭转位移比为1.0,则说明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一致。当最大扭转位移比较大时,应对结构布置进行调整,使最大扭转位移比接近1.0,以减小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之间的偏差。

(3)按单项地震作用且考虑偶然偏心的情况进行结构计算,如扭转位移比较大,则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或某些部位的抗侧刚度偏小,需要调整剪力墙的布置。

(4)如有必要,可按双向地震作用但不考虑偶然偏心计算,如扭转位移比较大,仍需根据具体情况对剪力墙的布置做出调整。

(5)上述各种工况计算时,如发现结构的扭转周期偏长,则说明结构抗扭刚度偏小,应采取加大抗扭刚度的措施。

5工程实例

某办公楼结构平面布置见图1,本工程为地上11层,地下2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至地上层2顶板范围内为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建筑总高度为45.800m;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为框架二级,剪力墙一级。

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

目前,判断整体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的主要依据是高规用于控制结构整体性的主要指标:适用高度和高宽比、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刚重比、剪重比等。然而这些参数在计算前很难估计,需要经过试算才能得到。

(1)结构基本周期是计算风荷载的重要指标。周期的大小与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有着密切关系,最基本的是不能与场地的卓越周期一致(一般要大于场地的特征周期),否则会发生共振。一般情况下,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用于风振计算)可按下列公式估算:框架结构T1=(0.08~0.1)n;框架-剪力墙和框架-核心筒结构T1=(0.06~0.08)n;剪力墙和筒中筒结构T1=0.05n。n为结构层数(40层以上的建筑可能有较大差别)。如果周期偏离上述数值太远,应当考虑工程刚度是否合适,必要时调整结构截面尺寸。如果结构截面尺寸和结构布置正常,无特殊情况而计算周期相差太远,应检查输入数据有无错误。

(2)振型组合数是在做抗震计算时考虑振型的数量。该值取值太小不能正确反映模型应当考虑的振型数量,使计算结果失真;取值太大,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使计算结果发生畸变。必须指出的是,结构的振型组合数并不是越大越好,其最大值不能超过结构的总自由度数。例如,对采用刚性板假定的单塔结构,考虑扭转耦联作用时,其振型不得超过结构层数的3倍。

(3)耦联计算时,底层剪重比也应该在合理范围内。对于第一周期小于3.5s的结构,一般为:7度、II类土:剪重比为1.6%~2.8%;8度、II类土:剪重比为3.2%~5%。

(4)正常计算结果的振型曲线多为连续光滑曲线,当沿竖向有非常明显的刚度和质量突变时,振型曲线可能有不光滑的畸变点。竖向刚度、质量变化较均匀的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其内力、位移等计算结果自上而下也应均匀变化,不应有较大的突变,否则,应检查结构截面尺寸或者输入的数据是否正确、合理。

(5)柱、墙等竖向受力构件的计算轴力N基本符合柱、墙受荷面积A与近似应力q的乘积。即N=qA。q为单位面积重力荷载,对于框架结构约为12~14kN/m2,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约为13~15kN/m2,

对于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约为14~16kN/m2。

(6)地震作用方向不同,结构地震反应的大小也各不相同,那么必然存在某各角度使得结构地震反应值最大,这个方向为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也即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设计软件可以自动计算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并在计算书中输出,设计人员如发现该角度绝对值大于15°,应将该数值回填到软件的“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选项里并重新计算,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逆时针为正)。对于构件计算,则可以输入“斜交抗侧力构件附加地震数”来实现。

6结语

框架剪力墙范文3

(1.邯郸矿务局陶二电厂 河北 邯郸 056000;

2.中煤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十三工程处 河北 邯郸 056000)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小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若干个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共同构成的一种竖向承重结构体系,是建筑工程领域中最为常见、应用最广的一项结构。由于其在施工中存在的施工灵活、空间布置随意、抵抗水平荷载能力好的优势成为整个工程领域的施工重点。这主要是由于其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优点为一身,是二者协调统一发展的结果。在现代建筑中,尤其是高层建筑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广泛使用。

1.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及变形的特点?

框架剪力墙是由延性较好框架与刚度非常大的抗测力边框以及性能非常好的链接梁柱组成,能够通过多道防线来承受地震所带来的剪力。?

1.1受力特点。

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是荷载传给楼板,再传给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此种结构受力体系由梁、柱组成,用以承受竖向荷载是有利的,但是在承受水平荷载方面能力有限;而剪力墙的抗剪能力很强。在框剪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受力,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荷载,框架承受大部分的竖向荷载。因此,使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所分配的楼层剪力,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各层梁柱的弯矩比较接近,有利于减小梁柱截面,便于施工。?

1.2变形特点。?

(1)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向变形曲线以剪切型为主,而剪力墙的变形则以弯曲型为主。在楼板水平面刚度很大(计算中假定为无限刚性)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协同变形,这就形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有的变形曲线,呈反S形的弯剪型变形曲线。?

(2)由于上述变形的协调作用,框架和剪力墙的荷载和剪力分布沿高度不断调整。在楼层下部剪力墙的位移较小,它拉着框架按弯曲型曲线变形,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力。楼层上部,刚好相反,剪力墙位移越高越大,此时在框架顶部它拉着剪力墙,按框架本身剪切型曲线变形。一般发生在0.4~0.8房屋高度处。因此,当布置有剪力墙(如:楼梯间墙、电梯井道墙、设备管道井墙等)的框架结构时,必须按框剪结构协同工作计算内力,不应简单按纯框架分析,否则不能保证框架上部楼层构件的安全。

2.框架剪力墙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2.1对于顶部以及中部楼层的配筋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结构设计中力求自下而上刚度逐渐均匀减小,体型均匀不突变。而不少建筑的顶层或者中部楼层由于使用要求而取消部分墙、柱而形成空旷房间;有些是柱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顶部以及中部楼层突然减小,使结构刚度产生突变。这些都会引发了由于楼层刚度的突变而产生严重震害。同时框剪结构变形特点:一般发生在0.4~0.8房屋高度处,由于变形发生在中间,无法把力释放出来,只能通过多配钢筋来抵挡这个力。所以应适当增加顶部以及中部楼层的配筋。?

2.2注意复核局部构建的受风影响。

高层建筑除了受地震力之外,风力作用也是重要的受力载重,某些部位受风力影响比较严重,要注意复核局部构建的受风影响,避免构建物被大风吹毁,造成事故。?

2.3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

剪力墙的布置应均匀、分散,有利于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对称、周边,以保证刚度的均匀性。常见的布置位置:恒载较大处;建筑平面形状或刚度变化处、楼梯间和电梯间周围;房屋各区段的两端或周边;若楼板有较大洞口,剪力墙的间距予以减小。

3.剪力墙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

3.1钢筋气压的焊接与对接。

高层建筑对结构的要求严格,剪力墙的钢筋结构要进行纵向焊接,由于高层建筑浇筑混凝土的量很大,所以相应的焊接工作量也很大,为了减少工期,提高施工进度,主要采用钢筋气压焊进行对接焊接。?操作工艺流程:钢筋端头处理安装接长钢筋焊前检查焊接拆卸工具质量检查。?

3.2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

(1)剪力墙混凝土质量不好,容易出现墙体表面粘结、漏浆、烂根、开裂等现象。为了保证剪力墙的质量,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凝土运输剪力墙等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作业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模板应浇水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2)混凝土搅拌:应该根据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砂石及各种材料的用量,混凝土搅拌均匀,这可以控制混凝土发生收缩,防止混凝土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裂缝。?

(3)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4.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1)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防止出现漏振。?

(2)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3)按照上述方法浇筑混凝土可以有效的提高墙体的质量,减少裂缝的产生。?

(4)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冬期时应注意采用保温层措施,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15°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控制温度,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收缩能力,有效地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5.剪力墙模板的施工过程?

剪力墙施工是建筑主体施工的关键,大模板在剪力墙施工中应用广泛,大模板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大模板的施工分为下面几点。?

5.1对施工工艺的要求。

剪力墙的预埋与预留部位验收完之后,要对模板内的垃圾杂物等进行清理;为防止模板下口出现缝隙,产生漏浆现象,安装大模板前要抹好砂浆找平层;大模板上要涂刷好隔离剂。大模板安装过程中,剪力墙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不能低于7.8MPa,要确保各个挂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混凝土的厚度,混凝土厚度的估算可根据表1确定。在大模板安装的过程中,要遵循先内后外,先横后纵的原则。?

5.2安装内墙模板与外墙模板。?

(1)内墙模板的安装遵循先横墙后纵墙的安装顺序,将一个流水段的正号模板用塔吊按顺序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棍按墙位线调整模板位置,对称调整模板的一对地脚螺栓或斜杆螺栓。用托线板测垂直校正标高,使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立即拧紧穿墙螺栓。?

(2)在内墙模板的外端头安装活动堵头模板,它可以用木板或用铁板根据墙厚制作,模板要严密,防止浇筑内墙混凝土时,混凝土从外端头部位流出。?

(3)安装外墙模板前,应先进行系统的检查,其中包括洞口的模板、钢筋、水电等预埋管件进行隐检,确定各种管线安装的是否稳固;同时将外墙模板的垃圾进行清理。?

(4)安装外墙外侧模板,模板放在金属三角平台架上,将模板调整就位,穿螺栓紧固校正。注意施工缝模板的连接处必须严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现错台和漏浆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稳定。?

5.3墙体模板的拆除。

墙体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1MPa,全现浇结构外、内墙混凝土强度在5~7.5MPa才准拆模,而且对整个模板拆除过程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在拆除的过程中墙体不受到损伤。拆除模板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进行模板拆除工作时,一定要先松动穿墙螺丝,然后再对模板进行拆除,避免对模板与墙体造成破坏。

6.结语?

上文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有助于保证建筑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提升。在实际应用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未来,工程结构的复杂化必然要求框架剪力墙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技术的进步也在促使建筑行业前进。

参考文献

[1]陈广发.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30).

[2]张良.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3,(04).

[3]王立慧.对现代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筑与工程,2011,(9).

框架剪力墙范文4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布置原则

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兼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延性好的特点和剪力墙结构刚度大、承载力较大的特点。由于框架和剪力墙协同受力,在结构的底部框架侧移小,在结构的上部剪力墙的侧移减小,侧移曲线兼有这两种结构的特点,成为弯剪型。弯剪型变形曲线的层间变形沿建筑高度比较均匀,既减小了框架也减小了剪力墙单独抵抗水平力的层间变形,可以说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

框剪结构由延性较好的框架、有带边框的剪力墙、抗侧力刚度较大的井和有良好耗能性能的连梁组成,具有相对较为合理、多道抗震设防的结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可以设计成双重抗侧力体系,一般情况下,抵抗地震作用时,剪力墙为第一道防线,框架为第二道防线,形成多道抗震设防结构。

2剪力墙位置的布置原则

2.1纵、横双向布置

应沿结构单元的纵、横两个方向设置剪力墙,并应尽量做到均匀、分散、对称。如果在平面上不能做到对称布置时,可以通过调整剪力墙的厚度和长度,使房屋的抗侧刚度中心尽量接近结构的质量中心,以减小地震时房屋的扭转振动。在确定刚度中心时,还应考虑砖填充墙之类维护墙和刚性隔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在每个结构单元的两个主轴方向,都要沿两条以上的轴线布置剪力墙,而且两道剪力墙的间距不应过小,以沿结构独立单元的周边布置剪力墙为宜,从而对整个结构的抗扭能力进行调整。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应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除了个别节点之外,主体结构构件之间不应采用铰链接。

2.2墙、梁、柱及洞口中心线应重合

梁与柱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应重合,当柱中心线难以重合时,在计算时应考虑偏心对梁柱节点核心区受力和构造的不利影响。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应超过柱截面在该方向宽度的1/4。若超出该限度,可使用增设梁的水平加腋等措施,设置水平加腋后,仍需对梁柱偏心的不利影响进行考虑。

剪力墙应避免布置在需要墙面上开设大洞位置,如需在墙体上开设洞口,各楼层开设的较大洞口应上下对齐,洞口的面积和墙体的总面积的比值不超过1/6。洞口的梁高不宜超过层高的20%。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两头。同一轴线上两片纵向剪力墙的间距不应过大。由于墙体平面内的刚度大,对其间被约束框架自由伸缩变形的限制作用强。两片剪力墙之间的框架区段越长,被约束的温度变形量就会越大,对结构越不利,这种情况下可以额外增加温度配筋,否则构件容易因温度的变化而出现裂缝。

2.3形体突变处设置剪力墙

在楼盖水平刚度急剧变化的地方,还有楼盖较大洞口(比如电梯间、楼梯间的洞口)的两侧,应设置剪力墙,但应注意的是,不能仅在洞口的一侧设置剪力墙,避免楼板被洞口严重削弱,无法抵抗地震的水平剪力。

平面形状的凸凹较大时,应在凸出附近部分布置剪力墙。纵横向剪力墙最好能连接为一体,组成T形L形或C形等结构形式,从而取得较大的纵横向抗侧刚度。同一方向各个部位剪力墙的抗侧刚度值不应相差太大,以避免水平地震作用过分集中到某一片剪力墙上。任何单片剪力墙底部所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应大于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40%。

当建筑师给结构布置以灵活度时,结构工程师应当优化剪力墙的布置,剪力墙的数量不必太多,以更好的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

3改善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的有关措施

3.1提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将剪力墙做成四周有梁柱的带边框墙。边框(明框和暗框)可阻止斜裂缝向相邻发展,还可在墙板破坏后作承重构件代替墙板承重且有一定延性。边框应具有足够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以承担因墙身通裂对边框梁柱引起的附加剪力。

控制每肢墙的高宽比。必要时可设结构洞口或结构竖缝使变成双肢墙或多肢墙,可控制裂缝和屈服部位出现在结构竖缝和洞口连梁处,形成耗能机构,同时使原剪力墙―分为二,刚度降低,避免发生剪切破坏和底部墙体过早屈服。

剪力墙的刚性连梁,其跨高比往往仅为1左右。而试验表明:当连梁的跨高比为5时,延性和耗能很好,连梁两端相对竖向位移的延性系数都在8以上,滞回曲线也相当饱满;当跨高比降至1时,延性系数则降至3左右。滞回曲线严重捏拢,耗能很小,最后弯剪破坏。因此,需要对它的组成和构造采取一定措施。

3.2提高框架的抗震性能

加强框架的角柱。角柱是连结纵横框架的枢纽,要增加框架的空间整体性,就要加强角柱的抗剪性能。

沿周圈框架平面按K形支撑和X形支撑布置―定数量的钢筋砼抗剪墙板或配筋砌块抗剪墙板,能有效克服框架的剪力滞后现象,显著提高框架的整体性和抗推刚度,减少结构的整体侧移,特别有利于减小层间侧移。但这种结构的延性较差,因此,可以在墙板上开十字形结构竖缝使之出现薄弱部位,形成延性耗能墙板。

3.3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实行机构控制,实现总体屈服机制。在结构的特定位置设置一定数量的人工塑性铰。对塑性铰发生的区域、顺序及塑性程度进行控制,使得结构在强震时能形成最佳耗能机构。在水平作用下,使水平构件先于竖向构件屈服,最后竖向构件底部屈服。

使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相匹配。在框剪结构中,如剪力墙数量多、厚度大,刚度自然也大。但会导致结构自振周期减小,总水平地震作用增大;反之刚度小,地震力也变小。所以,要根据建筑的重要性、装修等级和设防烈度来综合这一对矛盾,以确定出结构的侧移限值,从而定出抗震墙的数量、厚度,做到既安全又经济。

使结构的刚度和延性相匹配。剪力墙和框架在刚度、弹性极限变形值和延性系数方面的差异使得框剪结构的抗震性能大打折扣,造成各构件不能同步协调地发挥材料抗力而出现先后破坏被各个击破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结构中各构件的利用效率和整体的抗震可靠度。所以,协调各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和延性相匹配是工程设计中的一条重要抗震设计原则。

结语

框剪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会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与技术经济指标的高低产生直接影响。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起到了很好的互补的作用,对于抗震要求较高的地区是一种非常合适的结构形式。

参考文献

[1]高立人.方鄂华.钱稼茹.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5月

[2]戴国强.复杂地基条件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实例.建筑结构,1999(4)

[3]朱俊锋,李一帆,梅群.中震下RC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失效相关性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框架剪力墙范文5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抗震

1.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行业的结构设计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框架结构布置可以更加灵活,可用空间更大等优点,但同时伴随着许多结构形式的缺点,例如底部水平层间位移大,侧向刚度差等缺点。剪力墙结构布置灵活性受到限制,却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和强度。对于一些高层来说,如果使用框架结构,势必需要加大梁与柱子的横截面积,不仅造成了材料上的浪费,而且减少了房屋的可用空间,但如果在框架的基础上增设剪力墙,结构不仅可以增强侧向抗震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可用空间。这就使得框架剪力墙结构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

2.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分析

2.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与变形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两种不同的侧向受力结构所构成的。剪力墙结构如同竖向的悬臂梁,其受力形式和变形曲线与横向悬臂梁类似,和横向悬臂梁一样,梁的长度越长,受力后其边缘的位移增长速率越大。框架结构的受力形式如同受剪切力的悬臂梁,梁的长度越长,受力后其边缘的位移增长速率越小。由于剪力墙的侧移刚度大于框架,因此剪力墙所承受的侧向力要大于框架的侧向受力,同时随着高度的不同框剪结构的水平受力也不断的在调整。框架剪力墙结构承受水平力的主要部位在中上部,因此在做框架剪力墙设计时要考虑协同工作的问题,不能按照纯框架的结构形式来计算,否则会造成结构中上部安全性能低等缺点。

2.2荷载倾斜与偏心的影响

我们知道在使用理论公式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求解时,我们都是按照建筑轴心受荷考而虑问题的,可见荷载倾斜与偏心对地基强度也是有影响的。所以说,荷载倾斜与偏心不但是影响地基强度的一个因素,还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一般来说,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盖的整体性能好,在适当位置布设构造柱,并配置相应的构造钢筋,不但能够消除滑移、偏心等问题,还能加强楼板的刚度值、适当放宽对建筑的平面要求,对于建筑的层间变形,也非常容易控制。建筑物作为许多细节构件连接而成的整体,是一个具备空间刚度的结构体系,其能否承受惊人的荷载力量,全看各构件间能不能实现协调工作、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换言之就是建筑各个构建是否形成了轴心体。

2.3框架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根据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原则,当遭遇小震破坏时房屋应该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可以进行弹性反应谱进行弹性研究;当房屋处于中震破坏时,也就是房屋可修的情况,此时的状态为非弹性状态,可以通过构造要求来进行结构安全的满足;当房屋处于大震破坏时,由于房屋处于较大的非弹性破坏,因此要保证房屋不能倒塌。

3.剪力墙结构形式以及抗侧移刚度的改进

地震作用是房屋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一些高层建筑来说就不得不考虑用剪力墙结构。因此需要设计人员设计出剪力墙的合理数量。剪力墙数量过多固然结构抗侧移刚度越大,抗地震作用也就相对的较强一些。但是,当结构刚度过大时,由于周期过短,地震作用反而有可能会更加强烈,而且浪费了一定的材料。因此只从抗震方面来看,剪力墙并不是越多越好,选取合理的剪力墙数量才能达到结构稳定的优化。在地震作用中一直存在着刚性与柔性的说法。

剪力墙抗侧移刚度此外还受到基底倾斜和地面倾斜的影响,比如说两个相邻基础的影响、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影响与加荷速率的影响等等。那么怎么样对一个工程项目实施建筑的基底与地面的布局与结构布置?这通常与建筑物剪力墙的平立面直接相关。有地震数据表明,简单、规则的建筑其抗震能力普遍较强。这是因为复杂式建筑在地震发生时基底构件的强度与刚度发不成一致规律,导致结构扭转非常明显。因此,在对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中务必加强措施,尽可能遵循建筑物的均匀对称原则,从总体上保证建筑物的基底与地面的稳定性,确保相关的地震反应数据计算审核无误,这样就可以在建筑物发生沉降时可以明确荷载的传递途径,最大化地避免基底倾斜和地面倾斜对建筑物剪力墙构成的影响。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建筑形式在相同的受力荷载作用下地基破坏程度也不同,比如说L形、T形、Y形等不规则平面建筑,较之其他结构形式建筑,它们的破坏率明显增高;对于那些大底盘式的高层建筑,在相邻楼层质量突变较大的情况下,其破坏程度势必加重;此外,由于建筑结构形式差异,防震缝设置的宽度问题也有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沉降破坏;楼层平面形心与重心偏移越大,对建筑地基强度的损耗越大。剪力墙抗侧移刚度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在确定建筑结构体系阶段,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如建筑高度、经济状况、场地布置、施工材料等影响,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技术问题,必须经过谨慎的思考才能确定。

4.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连梁

4.1剪跨比不同的两种连梁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梁起到影响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作用,因此合理的设计连梁对于结构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当连梁的剪跨比小于5时,竖向荷载作用下,其承受的力很小,连梁的所承受的弯矩也很小,因此不会影响配筋的作用。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时,其所承受的剪力很大,所承受的剪切弯矩相应的也很大,容易发生剪切破坏。因此当连梁设计剪跨比小于5时,其抗震等级需要与剪力墙抗震等级相同。当连梁的剪跨比大于5时,可按照框架结构设计。

4.2框架与剪力墙的连接方式

通常情况下,认为框架与剪力墙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刚接,一种是铰接。当框架与剪力墙的连接方式为刚接时,连梁的作用就得到了体现。其结构主要是通过连梁把框架与剪力墙进行连接的,这样连梁和剪力墙就能共同工作,使结构的整体刚度得到了保障。同时,在遇到大的地震作用下,连梁首先承受地震的作用,首先进入了塑性阶段来缓解地震作用,这样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当框架与剪力墙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时,在设计中连梁的作用发挥不大,主要的作用需要考虑楼板的连接。但通常情况下,楼板需要开设孔洞,例如楼梯、电梯井等。所以楼板的连接就起不到很好的作用,这样剪力墙的约束就会减少,结构整体的刚度就会变小,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就得不到满足。

5.结语

框架与剪力墙施工有一定的施工难度,同时也是工程中造价比例占用部分极大的分项,本文从框架剪力墙的结构的受力与变形开始,从结构的刚度、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建筑工框剪结构的连梁的设计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可以看到,如果我们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框架与剪力墙结构设计工作是完全可以尽善尽美的。

参考文献

[1] 沈光荣;关于框架结构设计中问题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6):79-81.

框架剪力墙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

Building frame analysis of shear wall construction points

Liu Gang-lei

(Handan City, Xi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 Ltd Handan Hebei 056000)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about the content frame shear wal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ject.

【Key words】Construction;Frame shear wall;Construction technology

1.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仅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情况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工程多是一些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因此,它的施工技术以及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实施情况以及施工质量的影响作用就更加重要。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越来越多,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影响也越来越大。

2. 工程概况

某工程占地面积2320 平米,总建筑面积13550 平米,地上12 层。其中,一至三层商铺,四层为转换层,五至十一层为商品住宅,十二层为跃式住宅。本工程基础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电梯井部分设置剪力墙,屋盖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

3. 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

3.1 体量较大。本工程平面尺寸为1形结构,总建筑面积13550 平米。结构实体工程量较大,总用钢筋量约655t,混凝土用量约2850m3。

3.2 设计复杂。本工程整体设计复杂,平面为几何组合体,空间个体互相开放。楼梯口、电梯井数量较多。层高不一,错层较多。立面造型多变,装饰线条较多,十二层跃式住宅,屋面为坡屋顶。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多,梁柱节点形式复杂多样。

3.3 施工工期较紧。本工程于2011年4月22日开工,2012年4月21日竣工。其中结构工程工期约七个月,装饰工程工期约五个月,工期较紧迫。

4. 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分析

4.1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本工程钢筋用量约655t,规格较多,如直径分别为6mm、8mm、10mm的 级钢, 直径分别为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5mm、28mm的级钢,直径较大,各种节点部位的钢筋较密集,导致钢筋安装、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浇筑混凝土时钢筋易发生移位、节点部位混凝土的浇筑等问题成为施工难点。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

(1)设置柱筋定位箍筋框,墙体水平梯格筋和竖向梯格筋来控制钢筋位移。对于圆柱的箍筋及定位筋,通过实体放样制作定型加工模具,取得良好效果。

(2)针对钢筋密集的梁柱节点,先采用计算机绘图放样,然后按1:1 比例在现场制作模拟样板,明确每根钢筋的具置、交叉形式等,用以指导现场施工。

(3)本工程各层层高不一,如一层为5.5m、二至三层为4.2m、四至十层为3.1m、十一层为3.5,十二层为3.0m,在每层施工前根据层高计算出墙柱直螺纹接头甩头位置,现场严格按照甩头位置进行钢筋下料和施工,确保了接头位置和接头百分率。

(4)严格执行样板引路制。针对每个劳务队伍,在其全面展开施工前,在现场各实体部位制作样板,经验收合格后,严格按样板标准执行。

4.2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4.2.1 混凝土模板施工。本工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应达到混凝土规范及设计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对墙、柱、梁、板模板的选型及细部节点优化进行了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墙体模板选用梁、板模板均采用18mm厚新多层胶合模板,结合本工程层高分布特点,根据不同层高分别进行组拼接。梁、板模板均采用18mm厚新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木方,主龙骨采用100mm×100mm木方,采用门式架支撑体系。支撑体系横向成排,纵向成队,上下层对应,并保证连续三层支设。后浇带处顶板模板单独支撑,拆模板时后浇带模板不拆,以防止后浇带处混凝土构件形成悬挑构件,产生裂缝。梁柱节点是模板工程控制重点,施工中采取一些措施加强了控制。如梁柱节点,由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距柱侧入梁500mm处加快易收口网封档,用直径为20mm的钢筋沿梁竖向@200加固。

4.2.2 高支模板支撑架体系施工。本工程有首层高5.5m,如何保证支撑架体系的安全稳定是施工控制重点。高支顶板模板采用支撑体系均采用碗扣架,所用钢管、木方等相关材料的计算参数经过现场实测实量取值。支撑高度5.5m 处的碗扣架每隔4 排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与立杆连接,同时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满设剪刀撑。顶板模板安装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高支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公司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批后报总监审核后严格执行,顶板混凝土施工前,组织技术、生产、安全等各部门对支撑架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3 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本工程四层为结构转换层,大部分梁高为0.8~1.6m,最大为1.4m,最大跨度为8.4m。整个转换层混凝土用量较大;钢筋穿插复杂,排布密实;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施工应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以保证转换层的整体性,这使施工难度大大增加;各种施工荷载较大且为空间荷载,混凝土自重和其它荷载都较大,最大净跨梁自重达27.5t,一般的支撑系统很难保证本工程施工的安全。

4.3.1 梁底模板的支撑。梁底模板的支撑是本工程最关键的部分,决定着工程的安全,大梁底模板主要采用组合门式钢架作为模板的竖向支撑,用截面为50×100mm的木方托住模板,再用截面为100×100mm木方作为托梁,用2 个1700mm的门架叠加支撑,门架沿梁长方向布置,架距为500mm。

4.3.2 梁侧模板的固定。由于混凝土连续浇筑,对侧模的侧压力很大(约50Kn/m2),如果侧模板固定不好,浇筑混凝土时很容易爆板。侧模板主要采用直径12mm 对拉螺杆和50×100mm方木斜撑共同固定,具体布置见3.3.1.3 支撑系统整体性加固由于本工程施工时的振动和冲击荷载都很大,竖向支撑由门架叠加而成,由于安装误差,很难保证各门架柱在竖直的一条直线上,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保证支撑系统在施工期间不因失稳而破坏。

4.3.3 为了防止支撑系统发生失稳破坏,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在四楼的剪力墙和柱内预埋了48mm的钢锚杆,支撑系统的水平杆件与之联接,以加强每个门架平面内的连系和平面外的连系,使之成为一个稳固的空间承载体系,每一层门架除保留使用门架自身的交叉杆外,还加设三道直径为48mm 的钢管水平加固杆,并且通长布置,与邻近的梁板支撑连成一个整体,在门架的设一道连续闭合的剪刀撑并与水平加固杆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连续闭合的围箍。

4.3.4 主要技术措施:

4.3.4.1 钢筋工程。由于转换梁负筋锚入柱及墙中的长度较长,超过梁高。先施工柱与核心筒墙时,用临时钢管支架将负筋挑起作为临时固定锚入柱中,临时钢管支架一定要按要求搭设牢固,保证梁负筋定位准确,转换层梁钢筋大部分直径分别为22mm、25mm、28mm的级钢。对于直径大于或等于28mm的级钢,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级钢则采用闪光对焊接头。钢筋接头均须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钢筋绑扎。接头位置对底筋设在距支座1/4跨范围内,梁面钢筋则在距跨中1/3范围内。

4.3.4.2 模板工程。

(1)模板采用20mm厚夹板,100×100mm木方。门式组合脚手架及48可调支撑杆加固。(2)梁跨度分别为4.2m、4.25m、5.0m、6.85m、6.9m、7.0m、8.4m,按跨长3‰预起拱,起拱高度分别对应为12.6mm、12.75mm、15.0mm、20.55mm、20.7mm、21.0mm、25.35mm。梁柱节点,由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距柱侧入梁500mm处加快易收口网封档,用直径为20mm的级钢筋沿梁竖向@200加固。

(3)由于转换梁自重较大,应待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底模与支撑。

(4)对拉螺栓的设置:梁高800mm的沿梁高设2道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对拉螺栓加固;梁高1000~1300mm的沿梁高设3道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对拉螺栓加固;梁高1400的沿梁高设4道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对拉螺栓加固。

4.3.4.3 混凝土工程。

(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运输,配足混凝土施工设备,并保证能正常工作。(2)混凝土必须先试配,施工时严格按配合比下料,外掺剂用量要严格控制,现场随时检测坍落度,如有变化,及时调整。(3)大截面梁浇筑要仔细,分层浇灌,每层厚约500mm,振捣密实,连续流水施工,沿梁高不设施工缝。(4)注意浇注顺序:沿建筑物长向后退浇注,先浇注柱头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后浇注梁板混凝土,以免梁板低等级混凝土流入柱中,影响混凝土质量。(5)混凝土要注意养护,根据本地区现有天气情况,施工后3h,即可由专人洒水养护,24h后应松动梁侧模板及支撑,确保侧向养护效果。经常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时间不少于7d。

5. 结束语

框架结构建筑布置比较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空间,但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较差,而剪力墙结构则相反。框架――剪力墙结构(也称框剪结构)使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在框架的某些柱间布置剪力墙,从而形成承载能力较大、建筑布置又较灵活的结构体系,所以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现常用于高层建筑中。但是真正在高层框剪结构施工过程中做好地基成桩以及墙体浇筑等方面,才能保证框剪结构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祁会祥. 框架剪力墙结构针对不同基层外保温施工技术[J]. 山西建筑,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