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便利店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便利店管理制度

便利店管理制度范文1

中图分类号:TV547.3;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80-01

一、电气工程进度管理概况

1、电气专业进度管理

地市公司建设部(项目管理中心)根据基建工程电气安装总体协调电气安装的现场进度,并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分类,各负其责。若出现工程项目整体项目的工期或电气设备安装未能按计划进行,需承担相应的责任。施工现场进度管理的出现既是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约束,同时也是对员工的激励。按着施工项目的结构、进展的阶段或合同结构等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建立控制目标体系;确定进度控制的工作制度,如检查时间、方法、协调会议时间、参加人员等对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和预测。

2、进度计划管理措施

根据电气设备施工安装合同规定对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关键节点进行工期控制,对承包人的施工进度进行审核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项目按照合同要求的期限完成。组织措施主要是指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着施工项目的结构、进展的阶段或合同结构等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建立控制目标体系。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方法。合同措施是指对分包单位签定施工合同的合同工期与有关进度计划目标协调。经济措施是指实现进度计划的资金保证措施。信息管理措施是指不断地收集施工实际进度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与计划进度比较,定期地向建设单位提供比较报告。

3、进度计划实施

在项目部内部制定完善工程进度控制程序,通过对项目进度的分析,从组织设计开始直至工程竣工阶段,全面掌握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进度。对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出现一例解决一例,从而确保最终的工程进度有效完成。进度控制的目的是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和时间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施工进度计划生效后,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项目,把进度计划细化,编制出相应作业计划和施工任务书,安排落实到班组,布置到位,调配好人力、物资和资金。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查、记录和发现影响进度的问题,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措施,做好协调工作,排除施工中出现的矛盾,实现动态平衡,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严格按照进度计划的要求进行。在必要时,为保证在合同工期内竣工,必须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和补充。

二 电气安装进度控制

变电站电气安装项目进度管理中,需对项目进行事前预见、约定和合理计划,才对最终对整个工程掌握主动,做到进度管理可控、在控。

1、工程结点进度控制

在一般的电气安装施工承包合同中都会有关于工期的奖惩条款,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承包商往往会采用各种理由和办法,来免除和减轻由于自身失误引至工期延误的责任。在施工安装整个过程中,项目监理也无有效的手段对承包商进行控制,对工程进度款支付的审查往往是一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结果。施工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的实施是融汇在一起的。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是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和信息来源,是调整和分析施工进度的依据,是进度控制最重要的步骤。进度计划的检查主要是把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从中找出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进度计划的偏差,以便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在施工现场,这种对比法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横道图计划检查;网络图计划检查。

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电气安装项目施工过程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施工安全、质量、进度、造价进行控制。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明确项目条件和措施等责任主体。重点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①项目部制定的进度计划是否和投标及合同文件要求一致,施工计划、施工组织、工序间关系是否均衡、合理;

②进度关键控制节点是否明确,劳动力、机具、器材设备供应组织计划是否相关呼应、合理、充足;

③审查施工总图的设计是否有影响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如大量二次搬迁、运输,或造成各工序、各专业分包队伍之间严重干扰;

④辅助设施与基础设施是否有冲突,如化粪池、正式供水、电气管道、沟的总图位置是否与大型机临设;

⑤审查施工过程中的水电是否满足整个工程的最后完成;

⑥审查大型设备安装条件与周期是否与土建总体进度相冲突;

⑦审查在施工过程中有突变的进度计划调整信息。

要完成对以上工作,需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和积累专业知识与经验,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进度方案进行修正不补充,做好现场施工协调。

3、计划分解、协调,明确条件、落实措施 电气设备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网络进度计划,一般由工程进度总体控制来决定,由于影响电气施工安装的因素较多,很难随时对网络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因此,在进度的关键点可控制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进行细化分解,以分别对其进行协调和控制。

4、做好施工日志。随着日志记录的规范化,均已将日志记录作为常规内容进行要求和提出,日志内格式化可以避免因人而异的缺失,这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

5、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和其他管理活动一样,也是一种周期性的循环,人们称之为四阶段循环:编制进度计划、执行进计划、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采取措施纠正和调整偏差。然再进入下一个循环。在进度控制中,一般是利用网络计划的法对进度计划的执行进行纠偏调整,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采用”工期成本”优化原理,也就是当发现施工进度滞后于计时,要充分考虑赶工成本对质量的影响,有计划地逐次压缩费最低、对质量影响最小的工作和工序,最终达到既赶上工又保证质量的目的,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6、电气安装工程项目进度调节是整个控制环节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对整个工程进度的偏差进行纠偏决策。在项目部的进度报告中提出有效的纠偏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纠偏方案,并纳入各级计划,通过分级调试的实施最终得到落实。由于进度计划具有不可预见性,因此对进度偏差的纠偏频率较高,工程上也并不是每次都需要进行纠偏。纠偏措施主要取决于电气工程项目对总进度的需求、偏差的大小和未来发展情况,另外还对偏差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后果进行评估分析。

综上所述,电气安装工程进度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进度管理根据项目工期要求的需要编制施工计划、实施计划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工程施工工期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直至整个安装计划竣工完成,顺利通过业主单位验收投产。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网公司业主、施工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2014版).

[2] 国家电网公司进度计划管理办法(2014).

便利店管理制度范文2

2、制定对本部门的各种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制定对员工的考核、实施办法及其管理细则,抓好对一线岗位的基础培训,加强对门店的监督和管理;

3、根据各超市、便利店的销售量和库存情况,调整和制定商品续订货计划,对门店的库存合理互调,对季节性商品进行引进和淘汰;

4、抓好门店服务质量、商品质量管理,督促检查和指导店长现场管理工作;

5、负责商品陈列、货架调整、超市气氛布置及美化购物环境等工作;

6、组织开展市调工作,了解市场动态,提出经营对策;

便利店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连锁便利店 发展战略 配送系统

日本连锁便利店体系构成

(一)连锁便利店的概念

连锁便利店归属于零售业态的一种,为了便于商业数据统计分析,日本经济产业省从经营内容、店铺面积、营业时间、服务形式等方面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将连锁便利店定义为经营饮料食品为主,营业店铺面积在30-250平米,营业时间每天在14小时以上的自选服务形式的卖店。现在除少部分特殊店铺外,营业时间几乎是年中无休24小时营业。

(二) 连锁便利店的商圈体系及客户层

零售业是一个立地产业,需要以地理位置和顾客层作为基础来构筑自己商圈体系。店铺的立地环境好、所处位置适当,就会加大顾客来店购物的吸引力,从而增加店铺的营业收益机会。日本连锁便利店的商圈范围根据地域而不同,都市部商业街半径300米、住宅区500米、郊外1000米的徒步范围内。这样的商圈范围每天约1000位顾客来店,人均消费600-700日元,固定客户较多、来店频率周3-4回,80%的顾客店内购物停留时间为5分钟之内。为了能满足顾客购物的需求,在营业面积约30平米的店铺里摆放近3000品目的商品。其中食品、饮料等占70%,日用品、杂志等占30%,此外还提供代收各种公共缴纳费用等服务。24小时便利店不仅是囊括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同时还展开多样的服务项目,尽量满足商圈内顾客的需求,确立了在零售业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三)连锁便利店的物流体制及信息系统

1.物流配送系统。由于连锁便利店的面积较小、经营商品品种多,为了提高商品的销售量,就需要尽量扩大卖场的有效使用面积,省去商品的储存场所,所有商品必须通过配送中心得到及时补充。因此,可以说便利店的可持续发展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体系,背后还需要有完善高效的物流系统作为支撑才能得以实现。如图1所示,针对便利店的上述特点,根据各类商品需要保障的外部条件,确保食品的味道和鲜度等方面符合质量管理上的要求,实现了4温度带的配送体制。担当商品配送的共同配送中心,实行365天24小时运营的JIT配送管理制度,承担依据订单分拣商品并实施向店铺配送的任务,确保对应小批量多频度的便利店进货体制。

2.补货信息系统。连锁便利店年中无休24小时营业,为了对应来店的顾客,既要减少由商品缺货带来的销售机会损失,又要避免积压带来有效期短的商品废弃损失。这就需要通过使用高精度的信息技术,把握店铺的商品销售状态,并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提高每次商品订单数量的精度。日本最大的连锁便利店行业株式会社7-11自1978年8月第一次导入商品补货终端机器以来,经历了1982年10月店铺POS信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订货的精度,同时也推进了共同配送系统的发展。通过实际应用不断进行磨合,至2006年11月为止已经进行了6次信息系统进化,构筑了公司专用的高精度信息系统。各店铺依据动画和静止画面确认总部传来的商品信息、核对各种商品销售状况,利用各种销售数据进行辅助分析,最终决定补货订单。

总之,物流配送系统与补货系统是便利店正常运营的重要支撑体系,及时配货JIT体系不仅严格要求交货时间,同时也包含以最快的方式通过信息网络从各店铺收到订货信息,再按照每张特定的订单最有效率地收集商品的技术。可以说,日本便利店的成功,有赖于一个非常先进的物流配送体系和精确的补货系统支持,如图1所示,使店铺与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制造商之间形成信息共享、物流可视化的供应链管理体制,从而达到物流配送管理与订单信息匹配的最佳程度。

日本连锁便利店行业的现状

(一)连锁便利店的发展状况

从1974年日本最初的连锁便利店开始营业,至今已有近40的历史,虽然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第二次石油危机,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消费高腾期,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消费不振时期,但连锁便利店以便利为服务宗旨与其他行业展开竞争并得到快速发展,现在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就其发展进程来看,可以用业态发展理论定位分为四期,即导入期(1969年-1973年)、成长期(1974年-1991年)、重组再编期(1992年-1997年)、更新期(1998年以后)。另外,从地铺数量来看,由1974年的1家店铺开始到2013年的5万家店铺规模,营业额达到9兆日元(如图2所示)。从经营角度来看,各连锁便利店集团以美国的经营模式为基础,从人、财、物等经营资源上下工夫,如推进店铺建筑以及店铺内部设施标准化、导入信息化、整备物流共同配送系统、延长营业时间、开发新品种迎合顾客的需求、增加各种费用代收业务等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突出便利性的特点,吸引商圈内周边住民的光顾。但是,近年来店铺数量的增长率、营业额度开始放缓,再加上信息化进展不断加快,电子商务的网络贩卖业务增加,给实体店铺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国内5万家店铺即将到达饱和状态,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化,中小型便利店集团逐步被吸收合并,出现大型便利店集团寡占市场的趋势。

(二) 连锁便利店行业的经营竞争状况

日本连锁便利店行业之间不断以各种方式扩大店铺数量,抢占地理优势,争取店铺数与营业额成正比,拓展生存空间。据2013年2月份的结算报告来看(见表1),连锁便利店7-11、罗森、全家、圆凯・桑库斯、迷你岛的前五位公司中,前3位公司的营业额达到迄今为止最高,另外两家连锁便利店的营业收益与上年相比出现下滑状况,分别减少16.9%和34.2%,与前三位拉开了明显的距离,市场寡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应对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增加生存环境,五大连锁便利店集团预计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增设4800家店铺。其中,7-11投入900亿日元、增设1600家店铺;罗森预计增加1000家店;全家预定增扩1500家店。另外,从经营战略方面逐步转向,为了应对少子高龄化的现实问题,店铺向小型超市化发展,目的是增加老人与女性的利用率。全家迄今为止都是以都市圈为中心的店铺计划,下一步计划是以5万人以上的地方都市展开出店计划,同时与药店等相互协同,预定开设200家融合型便利店铺。罗森预计将其旗下的健康型便利店由首都圈的出店形式推向全国,突出自己经营的特点,获得不同需求的顾客层。

日本连锁便利店行业的海外进出状况

(一)连锁便利店的海外店铺设立的现状

伴随着1988年12月全家连锁便利店在中国台湾地区开设了第一家分店,拉开了日本连锁便利店行业的海外进出的序幕。此后,1990年迷你岛在韩国设立了首家店铺,罗森和7-11也分别于1996年和2004年在上海和北京设立了店铺。如图3所示,日本连锁便利店从走出国门至今,以亚洲为中心向世界扩展,不仅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设立分店,迷你岛2012年又进军哈萨克斯坦开设了5家店铺。近年来,由于日本已经进入少子高龄化社会,市场成长及社会消费呈现低迷状态。另一方面,中国及东南亚的各国仍然处于经济成长期,消费市场仍有开发的余地及适合零售业成长的空间和土壤。为此,各大型连锁便利店总部加快了向东南亚各国进出的速度,目前印度、柬埔寨、缅甸、蒙古虽然没有设立店铺,但也只是时间问题,已经纳入开店计划范围之内,只待这些国家的外资加盟条件缓和、时机成熟。

(二)连锁便利店的海外扩张计划

基于日本国内连锁便利店行业间竞争呈现饱和、经营拓展空间受限并出现寡占趋势,各便利店集团推出了加速冲出国门、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中长期行动计划。4大连锁便利店(7-11、罗森、全家、迷你岛)计划到2015年度末,预定在东南亚为中心开设店铺数达到24000家店、约为现在的2.5倍。要达到这个预期的目标,需要提高3倍的开店速度。其中,全家计划在中国本土预计2015年增加4500家店铺,2020年实现在中国5个区域24个都市展开8000家店的长期战略计划。迷你岛也计划店铺增加3倍,预计在2015年达到海外店5000家。另外,在中国上海拥有300余家店铺的罗森在向北京扩张店铺计划的同时,希望向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扩张,计划达到3000家店铺的经营方针,远期目标是2020年达到10000家店的扩张计划。日本最大的便利店集团7-11,海外15个国家和地区的店铺已经超过了48000余家店,约为日本国内的3倍,2004年在北京成立子公司,以北京、天津、上海3个大都市扩张店铺为基础,逐步地开拓了青岛、广东省、成都市场,2014年1月重庆市第一号店开业,预计3年内开设300家店铺。这种通过与当地合资的经营方式,导入日本的技术与经验进行店铺的管理,以优质服务体系迎合了顾客需要,在海外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这也是日本便利店海外进出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面对中国及东南亚所拥有的巨大消费市场,今后海外扩展战略仍将成为日本连锁便利店重要的经营方针。

结论

依据日本国内便利店激烈竞争的状况来看,我国本土便利店行业首先必须从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延长服务时间,增加服务项目,比如代收各种费用、设置ATM机、销售各种无形商品等,从而吸引顾客来店的机会,真正成为商圈内住民信赖的便利店。第二是注重商品品种经营策略,根据顾客的需求调整商品结构。第三要保证商品的质量、开发新商品,提升物流配送与补货信息系统。第四需要学习和了解日本便利店的形式和服务项目,不断进化和充实自己服务体系。第五要占据有利的商业地形,不失时机的扩充店铺数量,拓展生存空间,这是竞争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市场行业之间的竞争。

参考文献:

1.川边信雄.コンビニエンス?ストアの经营史.早稻田筒字第400号,2004.9

2.永井知美.コンビニ业界の现状と课题.经营センサ,2010.10

3.日本经济新闻.朝刊.コンビニ、国内4800店出店、大手5社14年度、过去最多、消耗战に,2014.1

4.朝日新闻.コンビニ上文3社が最高益「ミニスパ化进む,2013.4

5. 川边信雄.日系コンビニエンス?ストアのグロバル战略.经营论集第22卷第1号,2012

便利店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 加油站 非油品业务 发展策略

一、国内外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发展现状

(1)国外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发展与现状。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最先开始国外加油站非油品的业务,美国加油站的非油品业务为修车业务,20年之后就开始了便利店。到21世纪,美国80%以上的加油站都有非油品业务,而且加油站的便利店在全社会的便利店中所占的比例很大。随着石油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利润变得越来越高,甚至远超油品的零售利润,成为加油站中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在欧洲,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竞争的加剧产生的。英国的流通业透森斯派瑞公司最先成立了一家设在加油站的超市,而且30年以后这种超市超过了一千家,加油站超市的销售额在英国的零售汽油销售量中占据将近一半的份额。也就是说,石油公司采取的是与超市合作的方式来提升销售。在德国,面对成品油的高税收政策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各个大石油公司对非油品业务的发展十分重视,而且占德国加油站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对于亚太地区,加油站的非油品业务主要为车用商品销售、快修和洗车等业务。这些非油品业务创造了很高的利润,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我国加油站非油品的发展与现状。通过借鉴合资公司的运作模式和经验,我国的石油从21世纪初开始探索非油品加油业务。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北京、黑龙江以及华南地区开始采用不同的模式来发展非油品业务,到2007年,我国正式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非油品业务开始全面启动,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在我国,非油品业务都是采用自营模式进行运作,“昆仑好客”为中国石油便利店的品牌。到2010年,我国销售企业便利店已经将近一万家,而且非油品业务营业额持续增长,达到30亿元左右,为石油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我国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为了不断提升品牌形象来更好地应对激烈的竞争,有必要对我国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发展环境进行分析。主要通过SWOT分析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优势分析。首先,加油站网络资源优势。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将近十万座加油站,这些加油站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在我国的大江南北以及城市乡村都有遍布。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不断加强,加油站网络资源将成为石油公司发展非油品业务的重要优势。其次,客户资源优势。我国的加油站都拥有庞大的消费人群。例如,2014年中国石化的成油品销量达到1.89亿吨,其中零售量占较大比重,而且顾客大多是中高端顾客,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品牌的忠诚度非常高,因此成为非油品业务发展的一大优势。再次,规模优势。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对于加油站的非油品业务可以实行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的模式,通过实现规模化经营来降低成本,不断提升竞争力。最后,成本低和便利性的优势。加油站发展便利店是对现有资产的再利用,因此具有成本优势。由于加油站24小时营业,而且在加油的同时能够购买生活必需品,因此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

(2)劣势分析。首先,由于加油站在设计时缺乏对非油品业务的充分考虑,因此基础条件有待完善,与新业务的发展不相适应,从而制约着非油品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其次,网点结构和新业务发展重点不相匹配。例如,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高速加油站的发展中只是发展单一加油功能的加油站,而出租多功能的服务区,这样就阻碍着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最后,当前的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相冲突。由于受到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为了提高加油效率,很多加油工作都是加油员直接操作,而顾客待在车里,停留时间很短,进店率比较低,影响着便利店商品销售的进一步发展。

(3)威胁分析。一方面,我国的大多数老百姓已经认可大卖场、便利店和杂货店等业态,还没有形成到加油站消费的习惯,对加油站便利店中的商品质量和价格缺乏信任和了解,从而制约着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政策法规的不适应。我国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加油站中不能建餐饮或者娱乐等设施,这样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开展就非常困难。

(4)机会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都不断提高,这为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时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消费人群,随着物流以及网络的快速发展,非油品业务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三、我国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1)规范业务的发展。在今后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发展中,应当坚持统一的业务流程、运营模式、会计核算管理和品牌形象,不断完善非油品的运营和管理体系,真正实现非油品业务的规范化。可以通过编制便利店的分类和装修标准来提升整体形象,可以编写相关手册来规范便利店的日常管理行为,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来加强对员工的考核和激励。此外,还要通过各种监测手段来保证便利店业务的规范化发展。

(2)功能设计标准化。为了促使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更好地发展,有必要制定新的加油站建设标准,不断完善商品库房以及停车位等配套设施,保证在充足的营业面积内合理利用空间布局,并根据实际的贡献变化来提升或者降低便利店的开设标准,从而有效规避风险,不断实现网络的优化。

(3)经营策略的差异化。对于不同地域、不同位置的便利店,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制定不同的经营策略,还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的习惯以及其后天条件等进行因站制宜。例如,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由于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比较低,那么可以设置快餐、消费休闲地以及中西式餐厅等具有多种功能的路途休闲中心,从而更好地实现非油品业务的快速发展。

(4)经营管理专业化。首先,对于商品管理,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便利店的客户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不仅要认真分析各种商品的销售和周转情况,还要通过优化商品组合或者调整陈列展示来提升空间利用率,力争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其次,营销和客户管理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市场竞争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来制定季度或者年度计划,同时要善于使用促销手段,实现销售量和毛利润总额的共同增长。对于客户,应当进行正确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实行不同的服务,使客户的忠诚度大幅提高。再次,实行信息化管理,不断完善便利店的管理系统,提供更准确全面的经营数据,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海潮.中国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石油石化,2010(06):18-21+49.

[2] 李智勇.中国石化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

便利店管理制度范文5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经过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食品安全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是,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和有毒有害食品仍然存在,食品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规范食品流通秩序,加强食品流通的行业管理,规范食品经营行为,是保障食品消费安全的需要,也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各乡镇、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按照《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切实把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工作开展起来。

二、强化学习宣传

为确保《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于今年5月1日顺利施行,县商业局等职能部门要集中时间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和《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试行)》等相关知识。广大干部职工要通过学习,提高业务水平,领会其目的和宗旨,理解有关术语和定义,熟悉行业管理措施和制度,把握适用范围和法律责任。商业部门要精心策划,抓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宣传工作;要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出动巡回宣传车,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县电视台要全力支持,搞好深度宣传。要通过宣传,形成部门配合,群众拥护,市场和经销商理解接受,有利于《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实施的良好氛围。

三、明确工作重点

县商业局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要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县管理实际的配套办法和措施。要强化执法监管人员培训,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要按照《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指导、督促从事食品交易活动的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包括集贸市场、超市、百货店、仓储式会员店、便利店、食杂店等)设立负责食品安全的管理部门或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协议准入、经销商管理、索证索票、购销台账、不合格食品退市等管理制度,以实现食品在流通环节的可追溯性。

便利店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零售企业 财务管理 现状 未来发展 对策

作为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关系着零售企业的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过程,继而关系着企业的持续经营与未来发展。财务管理在我国零售企业的内部管理之中处于核心地位。随着我国企业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与成熟,财务管理已经成为集财务预测、计划、决策、分析、控制于一身的一种企业内部管理活动。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筹资与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完善而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不仅有助于零售企业的内部管理,而且还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从而实现资金的正常流通与保值增值,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零售企业应在积极扩展营销策略加强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应加强其财务管理能力,及时改进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零售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逐渐完善,零售企业在我国获得了迅猛发展,市场化程度也比较高。零售企业所呈现出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零售企业的业态结构得到多元化发展;零售企业的行业规模获得不断扩大。

(一)零售企业的业态结构得到多元化发展

在以前,我国零售企业的业态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单一的百货商店为基本的业态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零售企业逐渐由原来单一的百货商店发展为包括百货商店在内的超级市场、专业商店、便利店、购物中心、仓储店、折扣店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多元化业态结构。

(二)零售企业的行业规模获得不断扩大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之下,我国居民无论是生活水平还是个人收入都获得了不小的提高,个人购买力显著增强,消费观念也日趋成熟。在此情况下,零售企业的所售商品种类愈发丰富,零售企业的销售额不断增长,市场经营主体的规模也因此获得不断扩大。根据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的零售百强企业在较为良好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下,其销售规模逼近一万七千亿,相较2009年增长了五分之一还多,比普通的社会消费品的市场增速还要高出百分之三。可见,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得零售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二、我国零售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的零售企业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却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也大大制约了零售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一)零售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不强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核心,但却有很多企业特别是零售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还不够强。例如一些便利店或者小型百货商店并不重视财务管理,现金坐支现象严重,每日的收支只记录简单的流水账,对支出不做详细的管理和分类,对于公司总部提供的数据缺乏真实性和有用性,不利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财务管理中“人”的因素则是做好财务管理的出发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零售企业对于其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下企业财务人员的现状则是:会计人员财务知识不够全面,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人员财务观念较为陈旧,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速度较慢或者主观排斥新思想、新观念;财务人员对于市场动向不够关心,或是对市场嗅觉不够敏感;在工作中原则性不强,认为领导意愿大于财务原则甚至大于相关法律准则等等。

(三)财务信息可靠性不高

由于财务人员的素质不高或者企业财务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使得财务数据在计量和确认时出现失真的情况,有的会计人员甚至为了对外报送数据的好看,人为调节收入、费用的确认区间,或者随意调整待摊和预提费用,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数据的有用性。这不利用企业管理高层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也不利用整个零售行业的良性发展。

(四)缺乏严格的内控管理系统

内控管理是当代企业管理的主流趋势,良好的内控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陋习,改善企业的管理环境,对降低企业成本、弥补管理漏洞起到相当显著的作用。当今我国大部分的商品零售企业并不注重内控管理,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财务人员一人多岗现象严重,毫无“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财务管理概念。不组织内审活动,缺乏必要的资产盘点和清查活动。使得企业的内部管理风险巨大,严重威胁着企业的未来发展。

(五)财务软件管理滞后

企业管理应该软硬件兼有。财务管理软件则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管理工具。但如今,我国大部分零售业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都是市场上通用的。这种软件优点是它需要的建设成本较低,上手也较为容易;缺点是它为了满足市场上大多数企业的需要,管理方式较为大众化,无法对零售企业管理起到较强的针对性,不利于零售企业未来的信息化建设。

三、我国零售企业财务管理缺陷的改进对策

笔者根据现代零售企业存在的几点不足,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对策,望对零售企业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一)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我国的零售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制度建设应当是第一位的。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行为要有制度作为标尺和约束,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更应当在严格遵守财务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以外,建立一套严谨、规范、科学、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财务管理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文件。这套财务管理制度可以分为几部分,对财务管理的几个方面分别进行约束。例如,可以建立《备用金管理制度》、《往来账款管理制度》、《物资出入库管理制度》、《会计凭证装订制度》等等,使财务管理流程更为合理和严谨。对财务管理采取事无巨细的管理可以有效杜绝经济犯罪,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

(二)聘用优秀人员,提高财务工作者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零售企业内部规章机制的逐渐完善,用人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零售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在聘用财务人员时,零售企业应在严格把握财务人员的上岗标准的同时,还应侧重于选聘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以及具有较高的职业操守和动手能力的复合型的财务工作者,以此提高财务工作者的素质。避免因人员不到位而产生无形资本的损耗。

(三)明确财务管理目标,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

零售企业在追求发展和加强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应具有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具体财务管理目标的树立,零售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与行业状态综合而定。不仅要以企业实际为出发点,还应考虑到企业所处的整个社会经济大环境。财务等具体管理部门,应对零售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有效的反应。同时,财务部门还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会计信息进行合理、科学的预测,使企业财务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选取一定的现代财务管理信息技术,建立企业自身的会计信息系统,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准确性。

(四)完善零售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

无论任何单位性质,内控机制都是其完善内部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一项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只要企业具有正常的管理与经营,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内部管理与控制。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保障手段。一套成熟的内控机制,能够为零售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提供有效监督,能够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对其加以纠正。因此,零售企业若要从根本上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就应完善内控机制的建设,加强企业整体的内部管理与控制。不仅要明确企业目标和内部控制的内容,还应明确激励惩戒措施和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争取从制度的层面避免,减少财务管理的随意性,确保零售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与财务安全。

四、结束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企业在现代企业产权机制的逐渐完善之下,历经内部改革,无论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资本国际化发展的进程,零售企业面对着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此,零售企业若想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求得发展,就须在完善内部管理与控制的同时,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并对此积极改善,充分发挥财务计划、预测、分析、决策、控制的作用,从而全面实现零售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熊邓灵,李芳丽,刘恋.我国零售业现状及本土发展、跨国经营的对策[J].中国商贸. 2011(17)

[2]曾家洪.后危机时期广东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财会研究. 2010(10)

[3]倪淑芳,吴江龙.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09)

[4]毕红毅,李军,孙明岳.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9(03)

上一篇三峡翻译

下一篇优美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