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医学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医学教学

核医学教学范文1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某高校2014级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28人,作为本次探讨比较影像学在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个大班,传统教学组有学生160人,比较影像学组有学生168人,两组学生的年龄、入学成绩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传统教学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方法;比较影像教学组,需要教师在进行疾病特点讲解时,配合核医学影像特点进行说明,采用多种仪器(X线、螺旋CT、MRI以及超声仪等)扫描出来的影像,介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有各种角度对学生进行疾病表现和发病机制分析,并让学生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疗效评价方式、预后处理等。两组学生所使用的教材,所学习的内容,课堂时间以及任课教师均相同,且学生期末所面对的考题内容和评分标准均相同。

3.效果评价。

给比较影像教学组的学生发放教学效果评价表,待其填好后上交。统计两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成绩,满分为100,100≥x≥90优秀、89>x≥80为良好、79>x≥70为中等,69>x≥60为及格,60>x为不及格。

4.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收集到的两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比较影像教学组学生的评价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相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喜欢比较影像教学方式,认为其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将课堂理论和临床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理解,锻炼了自身的诊断思维模式,提高了对课堂讲授疾病的认知程度。

2.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对比

比较影像教学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核医学教学范文2

研究性教学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一大举措,主张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将教学视为师生的求知探索过程,对于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整合能力非常重要。事实上,实验教学在学生动手能力、探索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实践研究中,科学实验常常包含其中[1]。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研究者的论述和实例中获得。借鉴这些理论,依托苏州大学“放射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我们提出了研究性实验教学的理念,并进行了一些教学探索。

2实验核医学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

相对于验证性实验教学,研究性实验教学更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积极性参与。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将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于教师而言,他们不能再拘泥于满堂讲解/讲授的方式,而是采取一些灵活的方法,根据实验自身和学生的表现而非课程任务来安排与协调实验活动。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需要自主查询资料、自主制定研究计划,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汇集、交流学习成果等[2]。考虑到该研究性实验教学课程的实施所需时间的跨度和连贯性,我们将该课程时间设置在学生假期,依托暑期社会实践、暑期学术活动周、大学生科研创新等活动来实施。此外,考虑到学生学业任务的要求,我们将实验课程学分与理论课程学分相对独立,完成一项研究性实验课题既可给予相关学分,形成在“学分制”教学下的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具体而言,我们这种研究性实验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规划准备-组织实施-成果评价。

2.1规划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就是了解学生的知识构成、学术水平和他们对实验的愿望。因为,任何课程内容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之上。在这一阶段,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研讨是必需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分别从放射医学、核医学、药学、生物技术等专业中遴选出若干名学生,组成一个课题小组,推选出负责人;然后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所掌握实验技能的具体情况,大家相互讨论,以此确定课题小组成员在课题中的具体分工。最后,由指导教师介绍开展该研究性实验课题研究的意义,明确研究内容、注意事项;并在充分尊重学生和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本身的内容和学校的实际条件,制订实验研究的实施方案。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同时展示其他类似研究性实验的实例,培训学生,掌握相关基础实验技术,并完成基本实验技能的过关考核。

2.2组织实施阶段这一阶段为实验教学的核心,主要任务在于完成对前期制定实验方案的完善,顺利开展具体的实验操作活动,完成实验报告。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有序而完整地操作实验,要求教师则做好辅助和咨询工作。具体而言,其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设计方案:让学生查阅专业文献,收集资料,进行实验研究的设计。二是开展研究:学生根据制定的实验设计方案,开展实验研究,翔实书写实验记录。三是研究报告:在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研究的结论,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研究报告。

2.3成果评价与完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前面实验阶段的总结,要求指导教师在阅读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研究报告进行讨论交流,并接受答辩和评估,从而实现更加完善的教学与实验操作方案。和前面的阶段相同,这个阶段也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具体而言,我们在对研究报告的评价中,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查研究成果报告的质量:一是内容:包括设计的全面性和分析的正确性;二是方法:包括方法的科学性和资料的多源性;三是书写:包括结构的规范性和语句的通畅性。重在考查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是否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储备知识是否充实、所用方法是否科学、能否有合理的科学设想[3]。由于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每个阶段之不同,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也进行了细化,并突出不同的侧重点。例如:①在课题设定阶段,考查学生设定课题的能力;②在收集相关资料、调整研究方案阶段,考查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③在开展课题研究阶段,考查学生的课题探究能力;④在自我评价阶段,考查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⑤总结、汇报、交流阶段,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等。所以,这种评价既包含了对实验操作质量的评价,又包含了对学生能力的测评,避免了以往只强调研究报告的局限性。

3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成果及其面临的困惑

我们已经实施了实验核医学的研究性实验教学活动长达七年,不仅局限在放射医学专业学生,而且在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中也成功实施。不仅对本科生,对非放射医学专业的研究生也实施了该研究性课程。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3.1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成果

3.1.1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扎实学习往往需要自我学习。被动式的学习常常是记住之后马上就会遗忘。既浪费时间,又效果不佳,还斫丧兴趣。当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教学时,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大大提高。对于原来不理解的知识面,他们会积极查阅资料,或咨询同学与老师。经过长久的观察,我们发现,在基本概念、基本的能力和一些实验的准备、具体操作方面,学生都比以前有所提高。这一点,在后期的考评中教师大都感受明显。

3.1.2科研热情增加,科研意识提高学生不再将自己视为教师语言指挥的工具,而是作为教师的帮手和实验的主体来对待。在研究性实验中,他们了解科研过程的艰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在和教师、同学们的共同活动,他们感受到自己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团队的重要性。在与教师一起经历了科研的过程,他们也帮助教师查阅相关资料,这有助于他们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同时,自己也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技术、实验仪器,增加了他们将走向社会的竞争力。七年来,课程组教师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1项、江苏省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3项、莙政学者计划项目2项,参与学生共计49人,7篇,其中SCI论文2篇。

3.1.3教师的教学兴趣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由于学生作为一个有利的帮手,同时他们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教师不再视他们为负担,而愿意将一些问题交给他们去做。由于实验不再是简单的重复,学生也有了很大的兴趣。因此,师生合作会产生一些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师生的情谊。通过研究性实验教学,教师重新理解了教学,不再认为教学就是无用功;此外,由于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感受到非常大的成就感,教学的热情自然提高不少。显然,当师生相互都在努力时,可想而知教学的质量一定会得到提升。因此,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3.2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2.1实验时间与教学进度的矛盾尽管我们在假期进行,极大地解决了这个方面的矛盾。但是,有时由于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实验时间还是常常受到影响。此外,学校的教学计划往往有着比较刚性的规定,一门课程紧接着一门课程,因此,并不允许我们有更大的灵活性。由于是研究性实验,因此比较花费时间,这往往要挤占更多的教学进程。在今天这个讲求“短平快”的时代,我们也遇到一些障碍。因此,如何协调这个矛盾,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工作。

3.2.2实验条件和实验理想的差距由于学校对于实验设备和管理的规定,以及实验的具体时间限制,加之学生实验这一部分投入的不足,有时候教师与学生设想的理想状况却受到实验现实条件的制约。有时候,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轻慢”,或者药品的不足等因素,一个实验设计需要重新更改,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3.2.3教师素质方面的掣肘研究性实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就需要教师一方面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素质,一方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此外,他们要有对学生实验操作的热情。这些都意味着他们要改变自身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意味着他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来认真备课。这些对于一些教师而言,特别是那些刚上岗的年轻教师而言,有着很大的挑战。毕竟,现在许多老师并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培训。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是深化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关键,也是我们目前紧迫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3.2.4教材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困境研究性实验教学需要好的教材,但我们面临的事实是,这样的教材少之又少。这就意味教师和学生需要自编教材。然而,任何一个教师都有限制,会被固定化,而研究性教学要求一定的灵活性,并根据实际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结合一些专家、学者,并在充分听取学生实验需要的基础编撰合适教材,也是一项面临的任务。

4几点建议

核医学教学范文3

【关键词】核医学;PBL; 教学方法

【分类号】R-4;G642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强调把学习设置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站在问题解决者的角度来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文通过对PBL教学法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在核医学见习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的可行性。

一、PBL的发展现状: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

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1],主要集中应用于医药学教育领域。PBL教学法在国外的医学院校中已经广泛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教

【基金项目】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教研教改立项课题(2015-JY-Y-47)

【作者简介】张怡(1982-),女,云南昆明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核医学诊断、治疗及教学工作。

【通讯作者】王家平.Email:

学效果。在国内PBL教学法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入到医学教学领域,近年来已在部分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小规模应用,但与国外相比,尚未形成成熟的PBL教学体系,目前绝大部分医科院校仍处于尝试摸索阶段[2]。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明显的区别。首先学生针对具体医学概念或病例提出问题,确定自已的学习目标,随后进行独立资料收集、自学、研究等工作,最后回到小组中进行充分的讨论。这种方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可见PBL教学法侧重于问题本身的解决,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以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创新力和理解及获取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核医学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一门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边缘性医学学科[3]。核医学分为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从应用领域讲,临床核医学又分为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包括临床诊断、放射性核素治疗、核素显像和功能测定,几乎涉及医学的各个学科和专业。从技术手段来讲,实验核医学不仅有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放射性核素动力学分析、放射自显影技术,还有体外放射分析技术、放射线测量技术等。核医学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技术发展速度快,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在实践中学习应用才能真正理解核医学。

相对于核医学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核医学的教学模式却无明显变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需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写出教案,再根据教案和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堂上需要粉笔、黑板和投影仪,即可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加上见习、实习。目前核医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按照课本的顺序介绍各系统的显像原理、显像方法、正常影像、异常影像、适应症及临床应用,授课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典型的核医学影像图片,理论教学与见习阅片过程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课堂上将大量的教学内容浓缩在有限的时间内灌输给学生,使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授课时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使学生接受的是被动教育。授课时教学手段单一,讲课方式单调,理论课的授课内容多而授课学时相对较少,同时核医学的专业内容生涩难懂,尤其是核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影像较难理解。一堂课下来,教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学生亦似懂非懂,需要花大量时间记忆讲授内容,导致学习缺乏主动性,易产生厌学情绪,严重阻碍了求知欲望,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滞后于现代核医学知识的更新及设备和制剂的发展,难以适应当今核医学教学时数少、知识容量大、理论深奥难懂、重点难点多、影像图片庞大等特点。另外,由于学时数较少,学生普遍不够重视,一旦到临床实习阶段,核医学的知识已经全部忘光,更不要提毕业后临床工作中对核医学知识的了解,这严重违背了普及核医学及相关知识的宗旨。

这种学习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代核医学的教学,故寻找其他新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而PBL教学法则代表着当代医学教育中比较新颖、颇有前景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PBL在核医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核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同时核医学的影像又是功能性影像,因此,学生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具备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核物理和核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将核医学知识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和理解。近年来有关PBL教学法在临床核医学中的应用也陆续有文献报道。PBL教学法作为目前医学教育改革和探讨的热点问题,针对其有效性,完全可以在核医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但需要注意这种引入不是照搬,而是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模式。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PBL教学法全面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首先是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整教学过程要求较高,必须环环相扣才能更好的体现出PBL教学的优势;其次是学生已经适应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仍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另外PBL教学法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具备一套评价考核体系等一系列软硬件设施。因此PBL教学法的实施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在目前还没有成熟方案的情况下,可以小范围逐渐采用。

目前核医学教学可以尝试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道路。理论大课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讲授,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在见习课上,通过选择适当的病例,实行PBL教学方法,以临床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对学科的兴趣,学生通过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可选取临床应用广泛、较独特的核医学诊治项目,并结合病例进行教学。例如以心肌灌注显像章节为例,理论大课讲授完心肌灌注显像这一章节后,可向学生布置见习课内容:选择一个心肌缺血患者的典型病例,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心脏的血液供应?解剖结构?心脏的生理特点?心肌缺血的病理表现?诊断心肌缺血的方法?每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核医学有哪些方法可诊断心肌缺血?每种方法如何达到诊断目的?如果确诊为心肌缺血,如何治疗?.....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广泛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心肌缺血的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等相关知识。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对核医学相关章节心肌灌注显像就会进行进一步的自主学习,了解心肌灌注显像的原理、显像方法、适应症、正常图像和临床应用,达到教学目的。

在核医学见习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已有所了解和具有自主学习核医学的能力后,再去主动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反复思考,同时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更新知识,促使其成为一名终身自我教育者。

参考文献

[1]范晖,涂惠,钟凌云,等.中药炮制实验教学的PBL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4):164-166

核医学教学范文4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概率论;本科生;教学改革

一、课程背景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基础,为解决医学实际问题而对医学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推断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1]。该门课程的特点在于应用概率论等数学知识与医学实际科学问题结合。其主要目标是在随机偶然事件中找出其中潜在的必然性,即随机事件的客观规律性。例如,判断某种新疗法是否对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不同年龄的病人对某种药物的反应是否一致等问题。医学统计学在20世纪20年代后逐渐成为一门学科,近几十年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目前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与数据分析领域得到极广的应用。可以说,没有医学统计,就没有医学科学研究。统计在医学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基础技能,因此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数医学相关专业都开设了医学统计学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医学统计这项重要技能对于今后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都至关重要。所有统计都是基于概率论基础的,统计推断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小概率事件在单次试验中不可能发生的原则。采用类似反证法的思想,首先假定0假设,然后基于概率论计算事件的发生概率,如果该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则认为对应显著性水平上0假设不成立。该过程设计较多的概率论知识,而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缺乏概率论学习的系统性,难以理解统计学基础原理部分。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类相关专业学生中属于学习较为困难的科目[2]。因此,相对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等专业课程,医学统计学更多地侧重于统计方法的介绍,着重了解各种现有统计方法,如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等的适用范围与具体操作。

二、教学问题分析

那么概率论等数学基础的缺失对于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是否会造成影响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项教学试验进行验证,试验流程如右图所示。试验对象为贵州大学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大二学生,共49人。在第一次教学课程时发放概率论试卷,对学生当前概率论知识水平进行简单测试,为保证试验的双盲,对试卷进行封存处理。在所有教学课程完毕,期末成绩出来之后对概率论试卷进行批改。然后统计学生的概率论知识水平,这里采用偏相关分析概率论分数与医学统计学分数是否存在显著相关,其余非数学类课程平均成绩作为协变量放入用于排除学生个体因素,例如学习努力程度等的干扰。统计分析后发现医学院护理学学生医学统计学分数与概率论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值得注意的是,医学统计学试卷分为理论部分与上机操作部分,学生概率论分数与上机操作部分总分也呈显著正相关(p<0.05)。这部分试验结果显示学生本身的概率论基础知识水平会极大地影响后续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概率论基础知识水平不仅影响了医学统计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在看似不相关的上机实践操作中也产生了显著影响。这可能与学生理论学习过程中由于基础知识不足而对本门课的学习信心产生了影响有关。

三、教学改革方案

基于目前医学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一)教学内容1.增强基础数学内容教学从本门课的教学数据分析上可以看出,概率论等基础数学知识水平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医学相关专业的课程安排有其特殊性,课程较多。在此基础上增加概率论等数学基础课程会进一步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导致整体学习效果的下降。因此,本论文提出在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数学基础内容的教学,如古典概率、概率密度函数、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律等内容,在相关课程开始之前安排对于基础数学内容的教学。2.理论教学深入浅出,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从教学数据的分析中,我们同时发现医学统计学实践操作部分的学习效果也与学生数学基础水平相关。而实践操作部分教学内容实际是不需要数学基础知识的。这提示学生数学基础水平的欠缺可能导致了对医学统计学理论知识学习的畏难情绪,从而对整门课程学习的信心不足,导致对全部课程学习效果的降低。因此,本文提出在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淡化,但该部分的淡化并不意味着对理论推导过程的不重视,而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入浅出,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实例来进行教学,而不是大段的公式推导,例如,统计推断的过程可以采用和数学定理推导中的反证法进行类比的方式,如下表所示,而不强调统计推断的数学推导过程。让学生简单理解其思想即可,不强求学生完全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核医学教学范文5

【关键词】 学生;教材;感悟;经验;体系

一、源于学生,尊重教材思路

通过研究教材,发现所给的内容并不多:从四幅名胜古迹中引出公顷这个单位,接着就是新授部分:首先明确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的时候用公顷,接着出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然后是一个体验活动,28个1.4米左右的学生围成一个面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让学生由此想象100个1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有多大. 接下来有三个练习. 前两个是解决实际问题,最后一题通过想象熟悉的地方,多少个教室才是1公顷,进一步来体会1公顷有多大.

内容尽管少,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这样的编排是非常合理的. 明确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通过28名学生围起来的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在头脑中建立起1公顷的认识. 再通过两个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最后一个想象1公顷有多少个教室,让学生再次建立1公顷有多大. 因为学生的知识形成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通过不同形式的强化,才能把抽象的1公顷真正形成在学生的脑中.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决定就按照教材的思路进行教学.

二、基于学生,扩充教材内容

但是,如果就教材教教材,学生对于为什么用公顷做单位,1公顷到底有多大等的认识,个人感觉并不深刻. 于是我做了适当的扩充:

(一)回忆已学单位 形成知识体系

公顷这个知识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属于面积单位中的一个. 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过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也知道边长是1厘米、1分米、1米的正方形面积分别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同时对它们之间的进率也很清楚. 既然公顷属于面积单位中的一个,我认为在一开始的时候复习这些知识并适当板书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带着这样的经验来学习新的知识,会更顺利. 同时,教学完公顷的新授部分,再引导学生来总结,明白公顷是我们学习的第4个面积单位,它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 这就把单一的面积单位纳入了整体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

(二)制造认知冲突 产生新知需求

教材一开始的四个名胜古迹,直接用公顷做单位,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发现新的面积单位――公顷. 我觉得这样的呈现方式不足以让学生体会公顷的优势. 于是我把它们都改成了用平方米做单位. 让学生通过读信息,发现这些数据都很大,用平方米做单位并不合适. 这时,学生自然会想到需要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这时再引出公顷就顺理成章了.

(三)表达心中疑惑 自主解决问题

学生对于1公顷很陌生,其实心里有很多疑惑,如果教师根据教材依次解决问题,学生也能掌握好知识. 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 于是,我提了一个问题:对于公顷,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通过交流,有了以下三个问题:

什么时候用公顷做单位?

1公顷有多大?

公顷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接着,让学生自学教材上的内容,并要求画一画有用的信息,填一填必要的内容. 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我也尽量让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只是适当引导.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 同时,这也积累了他们自学的经验.

在这个基础上,我立刻出示了几个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互化题,并适当做一下小结,让学生把刚刚所得的知识立刻运用起来,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四)实践想象结合 充分感受1公顷

本课的重点是要学生感受到1公顷到底有多大,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关于1公顷的表象认知. 在这里,我主要采取了四个环节:

1. 铺一铺 初步认识1公顷

教材中28名学生围的100平方米的环节很不错,于是我在上课的前一天也请学生围了一个这样的正方形,让学生感受到还是比较大的,并把它拍了下来. 上课的时候,出示照片,勾起学生回忆,引导学生想象. 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更具体的认知,同时更是为了沟通和之前面积单位的联系,我让学生想象成10×10个面积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 我是这样引导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先在你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我们围起来的面积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接着往下排,第2个100平方米,第3个100平方米,第4、第5、第6、第7、第8、第9、第10个. 好了,现在一排铺好了,接着往下,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8、第9、第10排. 1公顷铺好了. 你有什么感觉?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们感受到了1公顷有多大.

2. 站一站 再次深化1公顷

接着,通过1平方米大约能站10个人,引出100平方米大约能站( )人,再到1公顷大约能站( )人,使学生再次感受到1公顷有多大.

3. 走一走 脑中形成1公顷

1公顷究竟有多大,光靠前面的两次想象,还是不够的,需要给学生一个具体的表象认知. 于是在上课前,我还带学生沿着教学楼以及行政楼走了一圈,在课堂上,我出示学校的平面图,明确我们走的这一圈正好形成了一个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它的面积是1公顷. 再让学生根据他们对1公顷的认识,判断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以及估计意识.

4. 找一找 还有哪儿有1公顷

在学校里找到了1公顷,我带着学生走出校门,从平面图中找到学校附近的板桥医院,明确它的面积也大约是1公顷,这样一来,学生对于1公顷的认识就更深刻了.

(五)转化面积单位 感受几公顷

有了前面学生对1公顷的认识,接下来,我再次出示一开始的四幅名胜古迹图,让学生运用所学转化单位,并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么大的面积有几个板桥医院那么大,或者说有几个我们学校那么大. 在这个时候感受几公顷,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很自然的.

(六)运用新知 解决实际问题

这个环节其实很重要,把我们的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了,使学生感受到所学习的数学是很有用的. 第2个问题:一个足球场,长110米,宽7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有1公顷吗?通过列式解决,学生发现,这么大的足球场都没有1公顷,于是再次感受到1公顷的大. 于是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计算:1公顷里面有几个教室?几个篮球场?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再次感受1公顷的大小.

三、承前启后 引发学生思考

公顷教学结束,下一课时就是平方千米了. 在课结束时,我出示了一幅中国地图,让学生读一读,江苏的实际面积是10260000公顷,引导学生发现,在这里,用公顷做单位也不合适了,那就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了. 这就为下一课的开始打好了铺垫.

四、回顾总结

(一)课前的“做”铺垫课堂的“学”

回顾这堂课,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40分钟. 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和学生一起进行了20分钟左右的实践. 在围好了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后,我当场让学生说说对这个正方形的感受,甚至让其他没围的学生在这个正方形里跑了跑,让他们感受到这个100平方米的正方形还是挺大的. 有了这样的认知,在第二天让学生想象100个100平方米有多大的时候,他们才有依据.

在和学生一起沿着教学楼走一走的时候,我会在途中不停地和学生交流:现在只走了啊,现在还没过一半啊,现在我们只走了一半过一点,等等. 使学生在心里形成一个认识,这条路我们走了很久,有点累. 这样,当在课堂上,我出示学校的平面图并把学生走的路形成的面积表示起来的时候,他们才会意识到1公顷很大.

可以看出,以上两个实践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缺少了它们,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再生动,也只能沦为空谈.

(二)教师的“教”点拨学生的“学”

课前的实践活动很有必要,可是,如果没有教师在课堂上的点拨引导,那这两个活动就只是活动,无法帮助学生累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三)课堂的“教”促进后续的“学”

核医学教学范文6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角的度量 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18-01

角的度量这一课,要求学生能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学会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大小的目标。具体地说,就是会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把量角器的一条零刻度线对准角的一条边,选择量角器内圈(或外圈)刻度,按正确的方向读出另一条边所指的刻度。

这对于四年级首次解除量角器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因为量角器中有两圈刻度,且顺序相反,学生往往分不清该读哪一圈,往哪边数。特别是那些非整十度的角,是比整十超过几度还是差几度,方向不同数法就不同。针对这个问题,我给学生总结了用量角器量角的3步法: 1.点点对齐;2.边线重合;3.分清内外来读数。这样虽然帮助学生突破了正确放置量角器的难点,但对于读数这个难点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分清内外”只是目标,如何分清才是关键所在。

要找到解决“读数”难点的关键策略,必须分析造成难点的原因。我认为学生之所以分不清内外圈,找不对数的方向,一是因为对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很陌生,二是因为只把角看作是静止的图形而非动态的过程,他们将角的两边孤立地看,以为像量线段一样,只要把一边对准0刻度线,另一条指着几就读几。如果学生能把静态的角想象成角的一边从0度开始,慢慢旋转打开,从而度数随之增加的动态过程,那么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陶行知先生说过:“事该怎样做便该怎样学,该怎样学便该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陶先生还说过:“无论那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

我在教学中就依据这个教育理论,通过设计具体活动来,让学生通过“做” 来体会角的动态形成过程,从而突破难点。

活动一:仔细观察,认清构造。我利用学生对量角器的好奇心,让他们仔细观察量角器,和同桌交流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什么?然后结合学生的回答再启发:这个半圆被分成了多少份?追问:计量单位是什么?一度有多大?如此同时,我从量角器的中心穿一根线,拉出1度的角让学生看。接着让学生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出1度在哪。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量角器的构造,教师进行适时的补充、总结出量角器各个构造的规范名称。

活动二:利用学具,动手感知。提前让学生准备好一把能转动打开的尺,或是把两张硬卡纸的一端用大头针固定而成的简易转动尺。以固定的点作为角的顶点,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动手做:从重合开始,一根不动,另一根纸条慢慢旋转打开,并一起读:0度,1度,2度,3度,4度,5度,10度,20度……到90度时停下来感受一下这个特殊的角度。然后继续:100度,110度……180度……360度。然后我引导说:我们可以这样想象,所有的角都是从0度慢慢张开的,然后换一个方向再做一遍。

这个活动学生很感兴趣,通过自己做的学具感受到角从0度张开的过程。体会到了做数学的乐趣。虽然所指度数并不精确,但对后面在量角器上想象角的动态变化有了最直观的感知。

活动三:利用教具,生动展现。刚才的学具只是粗线条的感知,而第三个活动则开始进入精细化的认识了。我拿出量角器从它的中心穿两根线,一根固定在一边的零刻度线上,另一根线可以转动,这样,两根线就能形成动态的角了。我把量角器拿在手上。从0度开始,问:“这时角的边所对应的刻度有两个:0度和180度, 该读哪一个往下数?这时候看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学生的反应非常快,立即回答说:“读0度,该读外圈。”随着老师慢慢地转动一根线,学生从外圈0度开始,逐一读出了相应的度数,一直读到180度。接着,我将固定的线换了一个方向,从另一边的0度开始,这回学生反应可快了,“读内圈,因为这次的0度在内圈上!”

学生在教师的“做”这个动态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到角的度数的变化过程,并明白了当0度所在的方向不同时,读数方向也随之改变的规律。这一活动为学生度量角奠定了表象的基础。

活动四:利用笔尖,精确度量。这一活动就是度量完全静止的角了,也是本节课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我在实物投影中呈现了一个静止的角,提出问题:“这个角的顶点在哪?你能想象出它是怎样展开而成的吗?”大多数学生的意见是把水平方向的边视为0度,慢慢展开而成;也有部分学生说可以把另一条边视为0度而慢慢展开而成的,同学们认为这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我于是请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再说一说读数时要注意些什么。最后在师生共同交流后得出规律和方法:先按不同的展开方向,确定0度所在的圈,并从0度开始,再用笔尖沿着度数增加的方向慢慢移动,边移动边读出整五,整十的数,到接近角的另一条边时,可以一度一度的读,最后准确读出度数。

四个活动之后,我问学生:量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学生回答说:“一定要分清内圈还是外圈,从0度开始顺着数下去。”是的,这正是量角的关键,他们学会了。课后,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检查,虽然还是发现有些学生出错,但人数不多,而且只要面批时稍作指导也就会做了。一些接受能力强的孩子掌握方法后,很快就能找到最接近整十,整五的刻度再进行加减;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就乖乖的从0度开始,顺着方向将可见的度数一一读出。虽然速度是慢了些,但方法掌握了,相信加以一定的练习以后就会慢慢快起来。

这节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一、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来解决问题。在这节课的每一个活动中,学生都是在把角从0度展开,这就是确定0度的边,也就是找到了度量的起点和标准。接着,学生在开口读数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从0度开始往下读。不管0边在左还是在右边,也不管是内圈还是外圈,只要从0开始,从小到大地顺着往下读,就一定不会错。这其实就是从事物本质出发,“化复杂为简单”的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合理利用原有基础进行突破。学生学过用直尺度量线段的长度,这一知识基础和本节课的内容,本质上都是度量。量线段时学生只要对好了0刻度, 从左往右数,然后观察线段另一端的刻度就行了。我这节课的活动设计,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先确定“0度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具体“做”的活动来让角的边动起来,从而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完成从度量静止的长度到度量动态的角度的自我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