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西外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鲁西西外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鲁西西外传范文1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西罗马,东长安”就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至今,西安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历史上的长安,尤其在盛唐时期,曾是世界上各项综合指标最强大的城市,是世界上第一个“万国通商”的国际大都市。但现在,当今罗马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远远高于西安,这固然与罗马作为现代意大利首都及其政治、文化中心不无关系,但西安文化的传播力度弱于罗马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国内外大力传播西安文化等同于传播中华文化。而如何有效地传播璀璨的西安文化,让西安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当务之急。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通过选取来西安的外籍人士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他们对西安文化感兴趣的方面:如旅游、文学、文艺、历史、饮食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及其在了解西安文化的过程中遭遇的困惑,从而确定西安文化对外传播路径中的重点和难点,为确定西安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的适当、有效形式提供第一手资料及参考依据。

三、调查结果

(一)关于西安旅游

对于“最能代表西安旅游的景点”这一项中,85%(42人)的外国人选择了秦始皇兵马俑。这表明兵马俑已经真正成为代表西安文化的一个强有力的品牌。但是,作为为十三朝古都,西安历经周、秦、汉、唐这些中华民族最灿烂文化的时代,西安文化就代表了中华文化。秦始皇兵马俑仅仅是西安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代表,西安作为一个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其特色文化符号还有很多,但就目前来看,更多元的文化符号和价值依然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

而对于西安旅游景点介绍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翻译表达不准确、不完整(71%);27%的外国人认为翻译的语法有问题。而剩下2%的人认为存在拼写错误。

(二)关于西安饮食

饮食也是一种文化载体,西安饮食文化之博大精深与其历史悠久有很大关系,更多表现为皇室文化、帝王文化、宫廷文化和地域文化。在全国很多地区的传统吃食、民族小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时,西安的大多数吃食都很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在西安饮食这一部分,84%(41人)的外国人表示非常喜欢或者喜欢西安当地美食。最能代表西安小吃的这一选项中,外国人几乎列举了所有西安当地最著名的小吃,诸如,牛羊肉泡馍、肉夹馍、岐山臊子面、凉皮等。这表明西安小吃已经成为西安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符号。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欣赏、了解、品味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的饮食文化和饮食特色。所以,一个城市的饮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品牌形象之一。在宣传西安饮食文化时,可制作《舌尖上的西安》(A Bite of Xian),参照近期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中国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范例。影片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借鉴西方成熟的表现形式,极具开放包容气质。我们应当调动起西安的媒体力量,做出此类凝聚民气、触摸生活的写实纪录片,为文化宣传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西安的文化传统和当地社会变迁,对其产生亲近感,形成一种文化认同。

对于“是否愿意更多了解西安当地小吃的背景文化和参与这些小吃的制作体验”这一项中,75%的外国人表示非常愿意更多了解西安美食的文化知识或者亲身体验制作手法。西安美食除了可以让更多国内外品尝以外,还可以邀请受众亲身体会制作过程,从而达到更好地了解西安博大的饮食文化的效果。

(三)关于西安传统民俗、影视、音乐等

对于列举最能代表西安的传统民俗这一项中,外国人表示“唐乐舞”、“秦腔”、“皮影戏”、“安塞腰鼓”、“剪纸”等都是西安民俗的代表。西安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厚重积淀,也是历代先人生活意义的体现。总括起来西安民俗文化有原发性、原始性、古老性、奇奥性以及多样性的特点,充分说明西安民俗文化具有不同凡响的存在价值。

而对于西安的电影和音乐创作,大部分的外国受访者表示知之甚少。仅7人表示知道并观看过西安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作品。而仅1人表示了解著名作曲家赵季平的音乐作品。

对于这样的数据,我们应该亟须呼吁西安本土的电影人和音乐进一步开拓思想,将秦人秦地传统的民族文化和音乐元素用现代的影视和音乐技法表现,思考如何把当代西安作为各类媒介的背景推介出去。

(四)关于西安文学

第一部分询问外国人是否听说或阅读过陕西籍作家及其作品。有高达92%(45人)的外国人表示没有听说或阅读过任何陕西籍文学作品。而在询问是否愿意参观或者访问陕西籍作家的名人居所或生活创作的地方时,75%的外国人表示非常感兴趣。

这一惊人的数据表明西安文学还没有真正地完全的走向国际,被世界了解。陕西籍著名作家(如:贾平凹、实、叶光岑等)的作品如何翻译成更多国文字,更加系统的推广至全世界,依托这些作家的作品进一步传播西安文化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四、西安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其对外文化宣传却不能与其历史地位相匹配。其存在的以下几类问题:

问题一:西安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挖掘、利用不足,已利用的文化资源缺乏整合。缺乏多元化的文化代表符号的精炼、开发和利用。西安在文化资源的数量上,尤其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西安的优势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挖掘和开发,文化资源结构不合理,创新和策划严重不足。

问题二:由于西安本土缺少具备独特眼光和创新思路的精品策划,因此很难出现文化精品。在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视听、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影视、网络文化、会展博览等各个新兴文化产业领域都被动落后,严重阻碍西安文化对外传播的速度。以“米老鼠”和“唐老鸭”为代表的美国动画文化产业仅日本东京迪斯尼的2011年最高游客就达2547万人次。而世界第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最多仅有211万人次。一个是真实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个是虚幻的动画王国,其差距之大令人深思。

(二)相应的对策

积极利用西安历史、文化和旅游的多元资源,积极开发整合资源,让多种文化传播形式有机结合、提炼更多西安特色的文化符号,增加本土文化的趣味性和参与性。例如:西安本土文化企业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原型开发的“秦BB”卡通兵马俑玩偶、动漫等就是很好的尝试。

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和移动互联网平台传播西安文化。西安应该打造网络媒体城市文化传播的品牌平台。特别是善于利用不同网站的定位和受众群,重点培养能给对西安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系统化传播的网站,使其成为人们熟知的文化传播平台。并且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网页的内容中引入视频或者音频信息,增加用户体验效果,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西安各类文化的魅力。

西安文化传播还应该扩展移动互联网平台。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终端设备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更倾向于选择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作为主要的信息接收源。因此,在进行西安文化传播过程中,还应通过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广泛搜集外国人群体对城市文化的认知状况,发挥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增加他们了解和接触西安文化的渠道。

五、结论

鲁西西外传范文2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外;信息资讯;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34-0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诞生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爆发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信息网络正在引领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甚至学习方式的质变。对于教学来说,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在传递信息的能力与效果上要逊色于很多新媒体;另一方面,多元信息的涌入降低了传统课堂的吸引力,从而影响教与学的效果。因此,探索依托信息技术的新教学模式,成为大家的共同呼声。在英语教学中,这一命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信息时代来临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冲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学习的基础行为是“听、说、读、写”。多年以前,传统的英语学习中,学生的信息来源极其有限,听的是教师的课堂口述与录音带,说的是课本与教材内容,读与写的无外乎复习参考资料。以上种种,应对应试教育要求尚可,却终究难以逃脱“死记硬背”与“题海战术”的窠臼。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大大扩展,他们可以轻松借助网络、手机客户端等获取知识与资讯。学生可以用手机等智能终端查单词,看好莱坞大片与美剧,阅读英文新闻等。在这样的条件下,课本内提供的基础知识便很容易丧失吸引力,显得乏味、单调,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客观来看,“书本粉笔黑板”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甚至投影、PPT等较新的手段,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方面的效果已经滞后于技术的发展。

可见,结合新的时展趋势,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引入新思维、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已经势在必行,这些手段可以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手段是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改良和提升,主要用于利用课外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并非抛弃原有基础而另起炉灶。

二、多元信息资讯的收集与筛选以及教学转化

总体来看,能够对英语教学产生一定帮助,而又易于获取的Y料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文字类资料,如英文报纸,手机上的英语词典等学习客户端里的文字内容;二是音频类的资料,如CNN、BBC广播等;三是视频类资料,如流行的好莱坞大片、热播美剧、央视国际频道的新闻节目等。这些资源具有容易获取、涉及范围广、内容精彩丰富且可读性相对较高的特点,适于选取其中片段作为中学教学素材使用。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教师主导的学习模式。指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基础与认知水平,对原材料进行筛选,选择出与书本知识难度相近,但趣味性更强,可以相互补充的短文、新闻片段,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进行研读。在前期备课工作中,教师应根据需要,替换掉生僻单词与句式,以便于学生消化吸收。这种模式可以替换掉一部分价值相对较低的课后练习题的讲解,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避免加重学生负担。

第二种思路是引导学生自主吸收课外媒体资讯。教师可列出知识目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鼓励学生收看CCTV外文频道的相关节目,既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及在阅读中把握信息的能力。又如可以鼓励学生在休闲娱乐时注意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假期可适度推荐学生收看《生活大爆炸》等经典美剧,或最新上映的英文版电影,同时提出作业要求,如总结其中的日常生活用语,背诵经典句式等。

第三种思路是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可以定期在班级内举办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教学小游戏,以克服学生不敢开口讲英语的心理障碍,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与反应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演绎某电影中的经典桥段,模拟一些名人的演讲等。在这种氛围下,相较于传统的课堂问答,学生更容易全身心投入,而小组性的活动也更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鲁西西外传范文3

皮皮鲁和鲁西西是一对双胞胎兄妹,他们虽然一样机智、善良,却也有着天壤之别。哥哥皮皮鲁胆大逞能,是父母和老师心目中的淘气大王和差等生,妹妹鲁西西却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乖乖女和优等生。

《皮皮鲁传》讲的都是发生在皮皮鲁身上的稀奇古怪的故事,共有12个。

《皮皮鲁外传》是说皮皮鲁乘着“二踢脚”飞上了天,在云端里调皮地拨快了地球之钟,闯了大祸。使得地球上的一切都失去了正常秩序:勤劳的人们整天酣睡;体育场里进行着荒诞的嗑瓜子、翻眼皮比赛;溜溜拍拍的人势利;一个国家的总统竟开会成瘾;真正的歌声被视为有碍社会安全……最后皮皮鲁历尽艰险,重新拨正地球之钟,才使一切恢复正常。

《世纪末危机》和《巴斯波和他的飞碟》讲的是皮皮鲁和外星人之间的故事……

《鲍尔历险记》是讲皮皮鲁和鲁西西给玩具熊猫鲍尔打针,没想到,鲍尔变成了真正的熊猫……

《鲁西西传》讲了7个小故事:

《鲁西西外传》讲的是鲁西西跟着桌子上的木纹小人儿团团来到了奇妙的零食王国,在这里,鲁西西改掉了许多坏毛病,比如爱吃零食、心胸狭窄、爱哭等,最后,鲁西西变成了一个真正美丽的女孩……

《罐头小人》讲的是鲁西西无意在一盒午餐肉罐头里发现了五个火柴大的小人,并且瞒着爸爸妈妈跟他们成为了好朋友。这五个小人各有所长,最聪明的“博士”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擅长武术的“上尉”活脱脱一个绿林好汉,像夜莺一样的“歌唱家”唱歌、作曲手到擒来,“外国人”约翰精通四国语言,“艺术家”微雕技术出神入化。皮皮鲁和鲁西西保护和帮助这些罐头小人,罐头小人们则帮助皮皮鲁和鲁西西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比如在外宾来访时,约翰帮助鲁西西和四国外宾对话。“艺术家”在芝麻上雕出一座摩天大厦,轰动了全市!“博士”帮助所有落后生提高成绩,掌握一套学习方法,到最后全体落后生向全体优秀生发出挑战书,考了不过二十分钟就交卷而且还是满分!

《龙珠风波》是讲鲁西西得到了一颗龙珠,并为了龙珠和坏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素质教育导读: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好孩子”

皮皮鲁和鲁西西虽然是双胞胎,但两人的个性完全不同,一个在大人眼中是调皮捣蛋,经常做错事,学习成绩差,简直就是“坏孩子典范”的皮皮鲁;一个在大人眼中是品学兼优,懂事听话的鲁西西。

然而,在小孩子的心目中,皮皮鲁真的是坏孩子吗?

谁见过不犯错误的小孩?哪个小孩不幻想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新鲜感和想象力?

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男孩子都犯过错,都挨过大人的批评,对生活充满了幻想和灵感,虽然皮皮鲁做的事情自己永远不可能去做,但从皮皮鲁的身上,他们找回了自己的天性。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对生活充满幻想和灵感吗?一个只知道一味服从父母和老师,却丧失了纯真天性的孩子,真的是你们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吗?

乖乖女鲁西西应该是多数大人眼里的好孩子了,可是当鲁西西偶然间经历了一个个奇遇之后:她发现了自己身上同样存在着不少缺点:软弱、自以为是、心胸狭窄……这些都是平时生活在父母和老师赞扬声中的鲁西西从来没有发现到的。假如鲁西西一直按照大人们的眼光来审视自己,那么她永远也无法改掉这些坏毛病。

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判断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没有一个孩子是绝对的“好孩子”或“坏孩子”,所以我们根本不应该根据大人们的标准来看待自己,随意地把自己贴上“好孩子”或“坏孩子”的标签。对于我们来说,保持住自己纯真的天性、不做一味服从的“兔子”,对自己始终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想象力,不断地完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善良的孩子才会有“奇遇”

鲁西西外传范文4

关键词: 颅脑外伤;血糖;GCS 评分;疾病转归

颅脑外伤可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前叶的功能,导致神经内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改变,使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平衡遭受破外,从而导致高血糖,而高血糖会引起二次脑损伤并影响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1]。我们对78例颅脑外伤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的血糖水平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探讨血糖水平高低与病情转归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间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87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25例,年龄8-61岁,平均41.5±11.6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轻型13-15分26例;中型8-12分36例;重型≤7分25例。外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53例、高处坠落伤19例、钝器伤10例、其它伤5例。主要损伤类型:脑挫裂伤49例、硬膜外血肿16例、硬膜下血肿15例、脑内出血7例。入院前均无糖尿病史、重要脏器疾病。

1.2 方法 入院后次日晨或手术前抽取空腹静脉血2ml ,送检验科,室温内凝固。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仪器为日立公司生产的HITACHI 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均实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余采用综合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表示,结果用t检验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GCS评分的相关性见表1,从表1可看出中型组比轻型组的血糖浓度明显要高,重型组的血糖浓度比中型组的明显升高,组间数值通过t检验,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GCS评分越低的血糖浓度越高。

表1 入院时GCS评分与血糖的关系(X±S)

2.2 87例颅脑外伤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转归情况见表2。综合表1,GCS评分越低,血糖水平逐渐升高,死亡率就越高,病人转归情况就越差。

表2 87例颅脑外伤患者的转归情况

3 讨论

临床上颅脑外伤病人的病情转归与死亡率,与患者入院时24h血糖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吴国彪等[2]对276名既往无糖尿病史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血糖检查,血糖在24h内升高者占84%,其中54%的患者死亡;血糖正常者占16%,其中2.3%的患者死亡。对于颅脑外伤患者出现应激性高糖的发病机制是重型颅脑损伤使下丘脑受刺激后分泌促肾上腺素释放因子(CRF),CRF促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从而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释放,后者促进糖原异生,使血糖升高[3]。

本研究分析GCS评分越低,血糖水平逐渐升高,死亡率就越高,病人转归情况就越差。这与其它文献报导基本相符[4]―[5]。高血糖状态对颅脑外伤预后有很大影响,它可增加脑缺血坏死的程度,两者成正比关系。高血糖可加重脑损害且与损伤后代谢状态、乳酸堆积、细胞内酸中毒相关。应激状态下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儿茶酚胺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加之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及创伤后糖原异生作用增强,出现血糖的急剧升高,血糖升高的幅度与应激的程度相一致,因此颅脑外伤早期血糖升高是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受损的应激反应之一,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3]。综上所述,对颅脑外伤患者出现高血糖的处理是很必要的,以减少对中枢神经的损伤,改善病情的转归。

参考文献:

1 费舟,章翔.现代颅脑损伤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6-57

2 吴国彪,任安洲.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糖水平升高的临床研究[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4):20-21

3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

鲁西西外传范文5

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材,首先必须把孩子教育成人,让他们从小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德育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等,对于不同的孩子要运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其中让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关键的方法就是阅读。

如何让阅读帮助孩子确立远大的人生思想呢?

家长和老师通过和孩子的共同阅读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不论中外,大部分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具有主题单一、浅近、具体、明朗、富于教益这一特点。家长和老师在和孩子共同阅读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很容易地分析作品中的美丑和善恶。如《伊索寓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篇故事都很浅显,但是每个故事都蕴含着一个能受用一生的哲理,所以不论是《狼和小羊》还是《想吃葡萄的狐狸》,孩子都可以很容易地分清楚其中的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哪些是有意义的事,哪些是愚蠢的事,这些鲜明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都可以作为德育的资源。结合故事说理,让枯燥的讲道理变成有趣的说故事,可以消除孩子厌恶听道理的消极心理,可以和孩子拉近距离,从而使得德育的效果显著。有时候,孩子甚至会自己通过这些故事感悟出道理,这比成人对孩子反复强调的效果要好得多。

家长和老师通过给孩子讲解儿童文学树立典型形象。很多儿童文学中的艺术形象和孩子年龄接近,年龄特征也就很相似,通常表现为好奇心强烈,爱冒险,有时候会犯点小错误,等等。孩子们和这些儿童文学接触的时候,就很容易和这些角色交上朋友。最著名的一个典型角色是木偶皮诺曹。这本是个有很多缺点的男孩子,和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孩子差不多,但是通过一次一次冒险,遭遇,小木偶最终成为一个诚实、善良、有爱心的好孩子。这个长鼻子木偶不仅长得很有个性,也很有个性。很多孩子在阅读《木偶奇遇记》时,有时候会感觉这写的就是自己的故事。而最终伴随木偶的成长,孩子们的内心也在成长,在阅读过程中,善良、诚实、有爱心这些优秀的品质也会渗透于孩子的内心世界。当然,中国儿童文学中也不乏此类典型形象,如勇敢、爱冒险、爱幻想的皮皮鲁《皮皮鲁外传》;聪明、善良的鲁西西《鲁西西外传》;调皮、滑稽但很有自己思想的戴小桥《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淘气但懂事的桑桑《草房子》,等等,甚至这些儿童文学作家笔下的中国孩子角色和我们的孩子的性格、见识、理想等更接近,孩子可以更容易接受他们。家长和老师可以让这些艺术形象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们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提高修养,和他们一样,树立远大理想。

孩子可以通过阅读达到自我教育。这里说的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更多的是情操的陶冶,美感的教育。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生动。通过阅读,可以陶冶孩子情操,明白什么是美的,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热爱生活,热爱世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上一篇证券分析师

下一篇梨花的诗句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