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字经作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字经作者范文1
关于《三字经》作者的归属,一直是个学术和历史“公案”,历来说法不一,具有权威性的《词源》《辞海》和《汉语大辞典》等辞书在基本采信王应麟著说的同时,也保留了不同意见。目前,学界关于《三字经》的作者总括而论有三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是宋王应麟(1223-1296,浙江人)。持此观点者指出清代王相在《三字经训诂》原序中说:“宋儒王伯厚(王应麟,字伯厚)作《三字经》以课家塾,言简义长,词明理晰,淹贯三才,出入经史,诚蒙求之津逮,大学之滥觞也。”[5]清代夏之翰为王应麟的《小学绀珠》作序时云:“吾就塾时读三言之文,不知谁氏作。迨年十七,始知其作自先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也赅也。”[5]清代贺兴思在《三字经注解备要》的原叙中说:“宋儒王伯厚《三字经》一出,海内诲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5]戴松岳认为《三字经》的作者必须是博学多才的大家,同时又是一个非常热爱儿童教育的教育家。而王应麟正是南宋学问渊博的通儒大家,且是宋代最重视教育特别是儿童教育的学者。他也指出宋以前的童蒙教材都是四言,至南宋时才在蒙学发达地区出现三字句的儿童教材,但都很短或不便传授。只有《三字经》才全篇以三字为句,一气呵成,纵排横列,形成一种深受儿童欢迎的新型文体。而这种特有的文体是王应麟所擅长的,因而王应麟才是《三字经》的作者。[6]郑建军将《三字经》与王应麟的《小学绀珠》作了比较研究,认为两书思想内容完全一致,互为表里,只是表达方式略有不同,至于两书中的原则性、概念性差异则是由于口传手抄之误或历代好事者对《三字经》的修改、增删导致。同时,指出《三字经》押的韵是宋代官韵,而王应麟对官韵很有研究。新发现的王应麟的三言韵文,也进一步佐证了《三字经》作者应是王应麟。[7]有的学者认为是宋末区适子(广东人)。持此观点者认为明代黄佐在《广州人物志》卷十《元登洲先生区公(适)》提出:“区适,字正叔,南海人……今训蒙《三字经》,适所撰也。文殊驯雅,童子多习诵之。与周兴嗣《千字文》并行云。”[5]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其著作《广东新语》卷十一“三字经”条目中清楚地记载:“童蒙所诵《三字经》,乃宋末区适子所撰。适子,顺德登州人,字正叔,入元抗节不仕。”[8]清代凌扬藻的《蠡勺篇》(清同治二年(1863)则号谭莹校粤雅堂刻本)中有“今蒙童所诵《三字经》,则南海区适子正叔撰,中亦多叶韵语。”[5]李健明认为作为宋代屈指可数且官居高位的学者,若王应麟果真编过《三字经》,他或其门生甚至后人都应在有关文献中列出此书,至少地方文献也应有所记载,但是鄞县和宁波有关志乘和王应麟的传记,均无任何关于王应麟与《三字经》有关的文字记载。而据他考证,明清民国时期的《顺德县志》、佛山市及广东增城迳头村的《平阳(区氏)族谱》、顺德陈村登洲的残存资料都记录着区适子撰述《三字经》一事。因此,他认为王应麟著述《三字经》之说并不成立,而区适子才是《三字经》的真正作者。[9]李良品指出,王应麟确实具有撰写《三字经》的众多条件,但《三字经》里叙述史实有几处错误,少数地方行文不严密,与王应麟博学而严谨的风格不合。他认为清代李文田编辑的《三字经句释》,其封面上的“区适子手著”是《三字经》的作者是广东顺德人区适子的最好佐证。因此,他也认为《三字经》并非王应麟所作,而应是区适子。[5]有的学者认为是明代黎贞(1355-?,广东人)。持此观点者指出清代著名学者《四库全书》馆史部主持人邵晋涵曾有“读得黎贞《三字训》”的诗句,并自注说,“《三字经》,南海黎贞所撰”。[5]当然,也有学者有其他看法。如陆林并不认可王说或区说,反而更偏向认为《三字经》是明前期无名氏所作。[3]
关于《三字经》的不同版本
《三字经》历经了几百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经过了历代诸多学者的研究和增补,形成了众多的注释本、订补本和仿制本。在注释本中,学术界基本公认明赵南星所撰《三字经注》是现存最早的《三字经》注释本,也即现存可见的最早刻本,而影响最大的注释本则为清乾隆年间王相训诂本校刊的《三字经训诂》和道光年间贺兴思的《三字经注解备要》。在订补本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清代前期平鼎贲《三字经》,清代后期许印芳的《增订启蒙三字经》、民国初年章炳麟的《重订三字经》等。在仿制本中,有《女三字经》《历史三字经》《舆地三字经》《佛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天方三字经》《医学三字经》和“革命《三字经》”等。[10]同时,《三字经》在少数民族中受到广泛推崇,在清代出现了《三字经》满、蒙文本,如京都二槐堂梓行《满汉合璧三字经注解》(1795)、京都隆福寺胡同三槐堂书坊板藏《满蒙合璧三字经注解》(1832)等。此外,随着中国门户渐开,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晚清时期《三字经》更是出现了不少外文译文(本),有英国传教士马礼逊载《中国春秋》英文版(1812,伦敦的C.Stower,Hackney出版)的英译《三字经》、美国传教士裨治文载TheChineseRepository(汉译《中国丛报》,1835)的英译《三字经》、和英国外交官、汉学家翟理斯的英译载《两首中国诗》英文版(1873,上海的迪卡瓦荷公司出版)的英译《三字经》,德裔英籍传教士欧德理载ChinaReview(汉译《中国评论》,1893)的英译《三字经》等,也出现了一些外文的仿制本,如1904年,英国麦都思(WalterHenryMedhurst)为宣传基督教教义模仿《三字经》三言韵语而撰写的耶教仿本《三字经》(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有的学者对《三字经》不同版本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剖析,以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增修者的观念。李健明对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的《训蒙三字经》、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藏的明赵南星《三字经注》、清代王相作注的《三字经训诂》三个版本内容进行比较,勾勒出《三字经》在几百年间流传过程的主要增修状况。他认为叙述历史是否只到十七史是判断早期版本《三字经》的重要标志之一,《训蒙三字经》与文献记载古老版本述说历史内容,尤其是“十七史”大致吻合,应是最接近文献记载的最古《三字经》版本,并指出从古老的《训蒙三字经》、赵南星的《三字经注》到王相的《三字经训诂》共有28处修改或文字添加。[11]有的学者对《三字经》满、蒙文本、英译本和各种仿制本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了解《三字经》在文化教育史和文化教育交流史上的重要作用。肖朗就《三字经》满、蒙文本、基督教《三字经》仿制本、《三字经》仿制本、医学版《三字经》仿制本和传入日本的《三字经》及其仿制本作进行了初步的整理考察,揭示了《三字经》在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交流以及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中所发挥的不可忽视的作用。[12]邹颖文就香港图书馆所得见的《三字经》四种英译本和传教士麦都思的耶教仿本《三字经》,概述了《三字经》翻译缘起、所据版本、翻译格式及仿本版式。[13]郑志明详细分析了晚清时期的马礼逊译本、裨治文译本、欧德理译本与翟理斯译本四种主要英文(译文)译本的版本特点与翻译特色。[14]
关于《三字经》的启蒙教育功能
《三字经》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上的一朵奇葩,它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把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所集聚下来的最重要的道德、知识,汇聚在里边。自问世以来,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快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被人们誉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堪称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石。[5]有的学者研究了《三字经》的识字功能。对于中国儿童而言,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识字乃是读书和学问的基础,没有初步的识字教学,就难以进行正规教育。蔡若莲指出根据王相注本正文,加上近人在历史部分的增补统计,全文共有384句,1152字,除去重复的字,共用了541个不同的字。[15]这541个字,其中见于香港小学用字表的约427个,这些字至少覆盖了汉字基础知识词量中的80%,对于幼童或其他初学汉语的成人,有重要参考价值。[16]有的学者研究了《三字经》的历史教育和技术知识教育功能。《三字经》用了约四分之一的篇幅概述了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和历史人物知识。白寿彝指出,“《三字经》基本上是一种进行历史教育的书,其中包括历史知识方面的教育。”[17]霍林东认为《三字经》是“市井百姓借以粗知历史文化知识的读本”。[18]张显传认为“经过历代不断增补的《三字经》,从内容到形式更加适合历史教育发展的需要。”[19]金春兰认为《三字经》虽然以识字教育为主要目的,但同时也包含了广博丰富的技术知识教育的成份。[20]有的学者研究了《三字经》的德育功能。王殿卿认为《三字经》是童蒙教育的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当今学校德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21]顾静(金良年)先生认为,通过《三字经》对蒙童给予教育,传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内在价值取向与精神认同。[22]刘弘毅认为《三字经》是一部教育专著,而传统教育是道德伦理型的教育。[23]钱文忠认为《三字经》把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糅在一起,让孩子在学知识的同时学道德。他指出《三字经》讲爱、讲对长辈的尊敬、兄弟之间的友爱,这是一种普世的价值、永恒的价值。[24]《三字经》作为中小学课本的争议,朱维铮认为《三字经》不是经,只是平民的识字课本,算不得是儒学里面最为普及的读物,不能称之为国学。[25]鲍鹏山则认为《三字经》是在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创造出来的,受到时代环境和作者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不适合进入中小学作为教材。[26]黎鸣的言辞则最为激烈,黎先生认为诵《三字经》是对中国儿童的“犯罪”,《三字经》扼杀了儿童智慧的天赋。[27]正因为学者们的不同观点,《三字经》等经典书籍在进入中小学课本的同时,也引发了相关争议。如湖北省很多中小学都开展了《三字经》《弟子规》等诵读活动,但因为认为国学经典中也有一些不科学或与时展相悖的东西,一些学校给学生推荐的是删节版的国学内容。山东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关延平认为,传统文化作品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随便拿来就用,比如《三字经》中就有宣扬宿命论、顺民思想等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内容,必须加以扬弃,不能不加选择地灌输给中小学生。[28]
结论
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三字经》进行了研究探讨,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三字经》这部传统经典著作,有利于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但学者们对《三字经》研究的范围和视野还有待进一步开阔,对《三字经》的教育思想的研究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尚待突破的领域。
其一,对《三字经》成书年代、作者的理解,还存在分歧。认为《三字经》成书于宋末元初的学者占大多数,但也有少数学者存在异议。关于《三字经》的作者,王应麟著说在学术界一直占主导地位,时下出版的《三字经》多标明“宋王应麟著”,但区适子著说也有一定的支持力量。尽管这种分歧不是原则性的,但这种争论也将会对《三字经》写作背景及内容的深入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还需要对存在的分歧进行进一步科学系统的研讨,如考察《三字经》的成书年代,既要考察早期的文献记载,又要考察其与其它蒙学读物之间存在的间接或直接的因承关系;考证《三字经》的作者,要以文献资料为支撑,但文献资料也需要进一步考证,力求在成书年代及作者问题上尽可能地达成共识。
其二,《三字经》的教育思想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学者们对《三字经》的启蒙教育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三字经》所反映的儒家教育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但在如何评价《三字经》的道德教育功能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大多数学者肯定了《三字经》的伦理道德教育理念和功能,但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其中包含很多封建礼教思想,不宜传播。因此,我们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观点去分析《三字经》的教育思想问题,增强研究成果的信服力。此外,对《三字经》蕴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的研究,还比较少,需要学者们加大研究力度。
三字经作者范文2
简而言之,一如近现代的学前教育和初级小学阶段的教育。蒙教通过幼教、蒙教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开启儿童认知自然与社会的智能,引导儿童道德品性与规礼习行,教授儿童“经世致用”之才能。正是在古代幼儿教育、蒙学教育理念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中国人,才成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火种。在中国古代蒙学教育诸多蒙学书籍和文献中,惟《三字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被尊奉为“袖里《通鉴纲目》”、“蒙学之冠”。
一、《三字经》在蒙学教育中的地位和社会影响
何为蒙学?蒙,取自《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义。注云:“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1)童蒙,即初入学的儿童。蒙学,《辞海》的解释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教材一般为《蒙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习。”(2)由此可见,古代的蒙学近似于当代的学前教育和初级小学教育。
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上起周秦,下迄民国,用于蒙学教育的书籍或文献随着社会历史的递进而增益。据张志公编的《蒙学书目稿》统计有580种之多。徐梓的《中国传统蒙学书目》在此基础上作了增补,达到1300余种。蒙学教育的书籍虽然门类繁多,但基本义理都是为启智、认知、修心、养性、立德、规行等必须遵循的教范。
在诸多的蒙学书籍文献中,有一本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这就是《三字经》。
《三字经》从问世起,就以其难以比拟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那么,《三字经》是出自何人之手呢?明代黄佐的《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的《大云山房记·二》都记述为是宋代末年区适子撰著,依据出自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有“童蒙所诵《三字经》,乃宋末区适子所作。适子,顺德登州人,字正叔,入元抗节不仕”之语。更有人迎合此说补证为“南宋末年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清代邵晋涵诗在其《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中断定为:“《三字经》,南海黎贞撰。”清代夏之翰在其《小学绀珠·序》中提出了:“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认定为《三字经》是南宋学者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1223~1296〉)撰著;清代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叙》中也说:“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明确认定《三字经》是王应麟所撰。经当代学者研究,清人夏之翰、贺兴思的论断是可确信的。《三字经》问世后,虽屡有人因应世化做了诸多适变增删,依佘人之见,这些增删本非但无有多少增益,反而留下了明显的斧砍雕凿的痕迹,对《三字经》时代特征及其思想蕴含有所损毁。
在《三字经》出现之前,传统蒙学读物的句式主要是四言句式。《三字经》以三言句式这一新的面貌出现,从形式上对传统读物进行了创辟性革新,而且这种革新符合儿童阅读习惯。明人赵南星说:《三字经》“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明人吕坤在《社学要略》中说:《三字经》“淹贯三才,出入经史”。“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3)清人王相称《三字经》是“蒙求之津逮,大学之滥觞”;在《三字经注解备要·叙》中认为它是“一部袖里《通鉴纲目》”。近代章太炎称赞《三字经》:“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天人性命之微,地理山水之奇,历代帝王之统绪,诸子百家著作之原由”。是一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内容丰富的启蒙读物,在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堪称“蒙学之冠”。
《三字经》不仅对本民族、本土文化影响巨大,而且很早就在少数民族中传播。清代出现了陈格敬翻译的《满汉三字经》、崧岩富俊翻译的《蒙汉三字经》等,由此可知《三字经》在清代已为兄弟民族所接受;清雍正五年(1727)订立《恰克图界约》后,沙皇政府派来中国的学艺者就是以《三字经》为识字课本的。后来又被翻译成俄文,跨国界走出国门。道光九年(1829)俄国又在圣彼得堡出版了《汉俄对照三字经》,在俄国知识界和公众中广为诵读使用,被喻为“十九世纪的百科全书”;道光十五年(1835),由美国传教士出版的英文译本,被视为风靡世界的华夏古籍之一;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新英译本《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二、《三字经》深邃义理和丰厚的文化蕴涵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精神动力,这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一词源于《易传·乾卦》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即时间不断的流逝,天体始终运转不止,君子应当仿效天体的这种精神,奋发有为,勉力向前,永不滞步。这是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是个人健康成长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三字经》贯穿的基本的思想理念。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义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长为“经世致用”之材;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教导儿童要懂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告知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四时、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等简明扼要,一应俱全;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展示古代重要典籍和教授儿童习学的规程,胪列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等儒家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表述的是从伏羲神农至清代的朝代更替递嬗,中国两千多年变革发展史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劝诫习学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自幼打下坚实的“治世”知才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古代蒙教注重以人为本,首要目的是授教“做人”,教导“修身”。《三字经》的开首语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在中国思想史上,关于“人性”的争议向无定论。老子认为:人性像水一样,是一个自然的东西,“人性之无分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认为:性善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活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性是本善的;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然而,二人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却持截然相反的观点。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趋“利”的,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人性就是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而善的一面都是后天习得的;西汉儒家代表人物杨雄则认为人性是善恶混合的,学善则为善人,学恶即为恶人。其实,这些不同的观点是他们基于人这个生产、生活、文化、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环境条件下的一种表现形态的感知思维,都有其合理的成分,也都不免有所偏激。《三字经》中“性相近,习相远”源自于《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并没有轻言人性,没有给人性定论,只是说人性相近,而后天的习惯与兴趣使人与人之间的天性相去甚远。先哲们尽管对人之初性善恶的观点不同,但对于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认可和赞同。“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本性的好坏,是可以通过教化来改变的;一个人的习惯也不是生来就有的,陋习也是可以通过教化来改善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三字经》的作者是知晓在他之前关于人之初,性善恶的各种观点的,开首之语取人性本善之义,阐释“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足见其以人为本、劝人从善的理念是欲言于不言之中的。”
道德伦理是《三字经》的核心价值理念。《三字经》中:“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集中体现了“别尊卑,序长幼”的道德伦理修养。《三字经》里“三纲”指的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三个主要方面。以“君臣义”为例,它秉承了孟子处理君臣关系的思想,即“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义”、“孝”、“亲”这种真情真义无不体现了和谐的思想。即或是董仲舒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也是具有历史的积极意义的。如若“君”不能为臣所尊,不能号令臣子与天下,君也就不成为君,臣也就不成为臣,朝纲必乱,国之将倾,这是任何国度和社会所不期望的;如若父亲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教养子女,父子关系将失去存续的基本基础,不成其为父子;如若夫不能为妇尽一家之主的责任和担当,那他(她)只是一双性器具的偶合,焉能成为夫妇?董仲舒的“三纲”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也是不能冒然否定的。以今人的思维取向去苛求古人,否定古人,甚者批判古人,是忘根弃祖的不肖子孙。
《三字经》所倡导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不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现今,是做人、做事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和最低的底线。上有道,下有德,真善美才能够彰显,社会才会和谐。
《三字经》倡导“首孝悌”。今天的社会中不赡养老人,不孝敬父母尊长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当一个人在高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阔论时,不尊古训,不讲“首孝悌”,对父母尊长尙且不存一颗孝心,岂能够恰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实诚心?
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思维的磨炼。年轮的流转使已经逐渐苍老疲惫的古典教育中许多精髓在岁月侵蚀中散落;市场经济的大潮浪涛奔涌,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家园被荡涤的空旷溃颓。蒙学教育的根系不可中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能滞弃。时代需要重新捧拾起尘封缺失的精神文化遗产,深入研习其义理,汲取其精华,延续其命脉,润泽其后世。《三字经》这一先祖遗留给后世的精神瑰宝将闪烁永辉。
三字经作者范文3
[关键词] 三字经;诵读;道德;教育
几个世纪以来,道德教育一直是中国青少年的主要教育内容。职业教育担负着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通过《三字经》的诵读,发挥当代经典读物的作用,让职业教育学生了解构成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课程,了解丰富的中国古文化、历史和文明,可以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
《三字经》的句子结构格式,三个字符形成每个句子,具有口语化的特征。《三字经》主要使用的名词和动词造句,在句子结构方面,最经常使用的主语名词组合(“蚕丝绸”,“蜜蜂蜂蜜”)和主语动词的组合(例如,学习计数,学习阅读),适宜学生诵读,使用简单的押韵词语使句子变得容易理解和记忆。《三字经》引入了超过一千多个汉字,对于强化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基础有较好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三字经》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对于培养学生情感与人生价值观有较大的影响力。
一、《三字经》为什么适合职业教育学生诵读
1.《三字经》建议学生阅读和学习。它描述了从不同的角度学习的重要性,并教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如果不学习的人,他就等同于蛮力。”此外,文中引用了古代圣人和学者作为学习者典范的例子,如孟母三迁的故事等。这些都较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意义。
2.《三字经》提供指导学生阅读伟大作品的序列。书中建议阅读古典文学的序列可以从“经典”“孝经”,“四书”或“六经”,其次是“书籍,诗歌”,让孩子们充分领略中国古代伟大作品的种类及其积极影响意义。
3.《三字经》描述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和主体关系之间的道德原则。这些道德原则,反映了中国古代孝顺父母、尊师重教的行为标准。这些道德制约,指导学生必段形成必要的社会行为。因此,通过诵读《三字经》,加强道德传统价值观学习,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行为的道德后果很有必要。
4.《三字经》教导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包括数字,时间,节气,植物,动物等等,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数值单位。这些关键点作为一个概念性的框架设计为学生对接现实生活应用提供了帮助。虽然时代在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基础知识在人的一生中,依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通过诵读三字经,对于全面系统的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大有帮处。
5.《三字经》中有许多经典作品和历史事件。例如,它描述了《论语》中各弟子记录孔子的至理名言,此外它也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省会城市和其他重要事实,以及中国5000年古代历史揭示的宝贵经验教训。了解古代历史,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改善学生个人生活和人生中的缺陷。
二、诵读《三字经》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意义
千年以来,传统的文化信仰(如道德原则的教学)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和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代经典《三字经》的阅读已经获得了普及。诵读《三字经》,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培养古典文学的欣赏水平。
部分专家认为,青少年儿童背诵的书籍,如《三字经》,可以支持他们的道德发展和认知发展。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好处是,它可以帮助年轻一代了解,保存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同时,通过吸收正能量的知识及有意义的经验教训,可以完善学生的的品德建设,完善学生品格,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通过反复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态的性格,丰富其人格魅力。此外,通过诵读《三字经》,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提供学习策略,提升个人的能力,使学生发挥学习最大潜能。
总的来说,《三字经》是中国职业教育选修课程设计时值得考虑的课程之一,对学生的认知、语言、社会行为和记忆方面的改善,以及其他课程发展有着实际的影响。
三、诵读《三字经》的注意事项
《三字经》不同于大多数其他经典书籍,由于其独特的结构,“新”和“旧”的理念和做法,必然会带来学生的思考与实际中的困惑。因此实际中,诵读《三字经》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比选择,要以正确的理念来明辨是非。社会在不停的进步,原有的一些社会内容和道德原则,可能不适合当代社会。例如,一个教导妇女不能有二次结婚的道德原则(以显示她的忠诚度),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要正确引导,谨慎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精心规划指导。此外,学校应该避免强迫学生记忆,而应从正面积极引导宣传。
参考文献:
[1]徐梓.《三字经》的渊源及其蕴含的中华文化[J].传承.2009(07).
[2]传统经典的现代继承和反思[J].杭州(我们).2011(03).
[3]常大群.中国文化三字经与华文教育[J].八桂侨刊.2003(04).
三字经作者范文4
关键词:《三字经》;启蒙读物;传统文化引言:《三字经》是传统蒙学的经典读本,在历史上经久不息,具有巨大的影响。《三字经》相传为南宋大儒王应麟所作。王应麟对经、史、子、集四部都有精深的研究,其《困学纪闻》被视为清代考证之学的先导。他对蒙学极为重视,著有《小学绀珠》、《姓氏急就篇》、《小学讽咏》等。以他的学力来写《三字经》,使此书成为宋代最优秀的蒙书。《三字经》思想醇正,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既是涵养德行的谆谆教导,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导图,更是励志劝学的杰出之作。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浅析一下《三字经》中蕴藏的传统文化。
一、涵养志向,树立人格
“性相近,习相远”,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看到了的这一点。似乎不必去为人生下来是性善还是性恶争论不休,总的来说是一张白纸,在本性上不会有大的差异。但后天的作用不可小视,人会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上个人的经历和努力,形成自己的处世态度和方法,养成自己的性情和爱好。“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邻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其实这个道理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就专门指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认为选择仁爱的邻居才是明智之举。宋代朱熹曾在《四书集注》中注之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就是说,不仅要择邻里而居,而且还要择贤邻与仁邻而居,因为孔子认为:“贤者辟世,其次辟地”。这一思想与孟母三迁这个典故著称于世。
除了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外,还要重视自我的发展。“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将人学习个过程比喻为玉的琢磨过程,人也是如此。人只有经过不断刻苦的磨练,通古达今,明晓事理,才有可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怎样才算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大思想家孔子将人放置于家庭、朋友与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因此他提出了人们要“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爱众,而亲仁”。孔子重视孝悌之道,认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自然的情感,是“仁”的萌芽点。反思现在,不可否认的是孝道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少家庭内部矛盾重重,人与人之间情感淡漠,不尊重父母,遗弃老人的事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缺乏孝道意识以至于做出各种出格的事情。强化孝道教育势在必行。一个人只有在内心深处发生了孝悌观念,才会体验到一种最纯真、温煦、亲切的感情,唯有这种非功利的情感才值得加以培育,并推广到社会。也就有了后代的“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等等。这不仅给孩子树立了榜样,同时也让孩子能从小培养理想的人格。
二、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
《三字经》是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的传统中国社会众多儿童读物里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孔子《论语 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说,在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三字经》从“首孝弟,次见闻”到“通古今,若亲目”开始走进一个传统的文化世界。首先是为儿童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常识,“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按照一定的顺序拓展见闻,这一部分包含了自然常识、人伦常识和生活常识,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孩子的生活教育。其次就是儒家经典。从“凡训蒙,须讲究”到“经既明,方读子”,《三字经》全面涵盖了儒家经典的相关信息,从十三经到五子,介绍作者,说明篇目,知识信息非常大,在这些基础上,又以精炼的语言说解经典大义,明确要旨。第三是由经入史,《三字经》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历史知识,把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勾勒出来。这些实际上是对传统“经史之学”的发蒙。
经史之学是国学的正宗,清代大儒钱大昕说:“为学当自经史始。”在儒家经典中,蕴含着中国文化基本的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在中国历史中,古人用生命印证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经验与借鉴。我们翻开《唐才子传》,在《王勃》传里,说:“六岁善辞章。”他六岁已经会些写诗文了。当时的诗,就是古诗、律诗、绝诗,当时的文,即古文、骈文。六岁怎么就会写这样的诗文呢?再看《骆宾王》传,称“七岁能赋诗”;《李百药》传,称“七岁能文”;《刘慎虚》传,“八岁属文上书”,类似的记载还有不少。换言之,在唐朝,七八岁的孩子不仅会读懂古文、骈文、旧体诗,还会写古文、骈文和旧体诗。是不是当时的人特别聪明呢?不是的。我们再看近代人,如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可见古今人的聪明是相似的。不论是唐代人或近人,他们从小就能读懂古文,不仅会读,还会写古文和旧体诗。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在传统文化里汲取了营养。
当代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在他具有自传性质的著作《去日苦多》中写道,他自幼在自家私塾接受传统儒家的发蒙教育。杨先生回忆说:“基本读完了‘四书五经’,只有《易经》没读,后来又读了‘十三经’的一部分,还读了《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古文释义》、《龙文鞭影》等。熟读的还有《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和‘楚辞’”。他还说道:“十岁出头时,我还读了大量的笔记小说和传说故事,还有相当一部分流行的明清传奇、话本等。”在国学的浸润与陶养中,少年杨宪益的颖悟与才思逐渐显露出,诗人气质与情怀亦现出端倪。充分说明通过传统文化给予蒙童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内在价值取向与精神认同。
三、劝学励志,树立理想
在《三字经》的结尾,胪列了大量古人勤苦求学的事迹,从不同的角度勉励人们努力读书治学。且不谈古人,大家知道,民国时代的文人艺人个个满腹经纶,他们的本事从哪里来?从刻苦的阅读,艰难的背诵中来。当年茅盾能背诵《红楼梦》,郑振铎能背诵《左传》,巴金能背诵《古文观止》,范文澜能背诵《文心雕龙》……文人如此,艺人的努力也毫不逊色。余振飞小时学《闻铃》一戏时,每个黄昏都要将台词念唱上五十遍,哪怕会了,也还是要照旧念唱。经过这一番功夫,他的咬字、换气、放音纯纯正正。
如果我们今天肯像民国文人艺人一样去下这样的苦功,我们的知识也一样会更准确,学样也会更深厚。
四、小结
随着时代的不同,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大不相同。《三字经》这部书成于封建社会,所以他的目的也是服务于那个社会,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是他们的最高理想,我们不能说这就是糟粕的东西。时过境迁,事易时移,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我们今天可能做不到古人那样的深度,但我想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多地读一些经典,因为经典经过了历史的考验,经过了时间的淘汰,它能够流传下来毕竟有它的道理。
参考文献:
三字经作者范文5
少儿传统文化节目应赋予娱乐性
电视传统文化教育节目如何适应青少年认知发展的规律?如何做出让同学们喜闻乐见,又有传统文化韵味的节目?资料表明,儿童的注意力只有十分钟左右。如果是一个穿着正装的老师在那里一讲就是30分钟或者30分钟以上,哪怕讲得天花乱坠也很难让孩子们把遥控器定格。
国外有个《我爱记单词》的节目,虽然这个节目是针对英语国家的孩子,但是他们的理念和节目形式同样值得我们借鉴。这个节目产生是因为英语国家里很多孩子口头表达很好,但是单词拼写有很大障碍,拼写错误变成一种常态。制作者是本着弘扬母语的文化深层考虑而设计的。经过学校的选拔,单词拼写明星会晋级到市级比赛然后再晋级到州比赛,单词拼写高手会得到州长甚至是总统的接见,在学校里拼写高手会成为大明星。
这个例子对制作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启发很大。教育学家指出,儿童喜欢富有竞技性的比赛节目,而且常常希望弱者通过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最后能够战胜强者。如何把弘扬传统文化这类含有大量记忆性内容的节目演绎得富有娱乐性?笔者认为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是特别适合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为了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特意制作了许多《学堂歌》,运用流行歌曲填上优美的古诗词,很受孩子们欢迎。这两者如果结合,产生一个儿童版《我爱记学堂歌词》,一定会受少年儿童的欢迎。推而广之,如《我爱背唐诗》《我爱三字经》等有关记忆力的比拼,着力进行宣传报道,让孩子们都有参与的热情,激发孩子们取得优胜的欲望。把这种比赛变成像《我爱记单词》一样常态化、大规模的赛事活动节目,不仅大人愿意看,孩子也喜欢。
充分利用动漫
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电视技术手段多种多样,其中动漫可以打破常规电视节目的很多界限,它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可以任意夸张造型,可以任由想象力驰骋。动漫题材深受少年儿童欢迎,更利于在孩子们心目中塑造英雄。动画片制作者们如果直接把《三字经》等传统经典搬来,用现代文解说一遍或者把这个篇章有关的故事讲一遍,照本宣科,这和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没有区别,或者说是电教化教学,少年儿童不爱看。我们要充分利用电视动漫的优势,在孩子们心中塑造既有传统美德又贴近儿童的英雄偶像,动漫需要这样的英雄。笔者曾经看到几个孩子津津有味地看《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纪晓岚机智应对皇帝对联的桥段,他们还一遍遍地重复观看。
我国历史中不缺乏这样的偶像人物,也不缺乏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故事。媒体缺少的是合理夸张、适度幽默的表述方式,或者说是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漫塑造出的偶像,可以伴随孩子们从幼年时期一直到成年,并且这个偶像可以影响孩子们很多方面。
三字经作者范文6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
2、教学创新点:低声吟诵《游子吟》,想像一位慈母在孩子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孩子缝制衣服的情景,演一演。
教学理念:
品味情感升华体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汇报《三字经》
1、同学们,在我们每天的古诗词诵读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字经,现在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复习一下。(全班诵读三字经)
2、出示"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在这句三字经里,有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生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学习《游子吟》
1、是呀,多么伟大的母亲啊,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她不辞辛苦,竟搬了三次家,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她毫不犹豫,剪断了刚织好的布。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些伟大的母亲,请大家来看一下。(出示图片,教师简介)
2、出示《游子吟》图片,说一说,图中的母亲正在做什么?
3、这是一位正在为即将远行求学的儿子缝补衣裳的母亲。看到老母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为自己缝补衣裳,做为儿子,心里非常感动,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就叫《游子吟》。
4、(出示《游子吟》)有谁会读这首诗的,请给大家读一读,好吗?(指名学生读,教大家读)
5、认识生字
6、学生自由练读,反复读,直到把这首诗读熟。
7、指名汇报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
8、画出节奏,师生合作读两遍,跟师读一遍,自由练读,试着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9、小组互读,评议。
10、小组推荐读,全班评议。
11、小组讨论: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诗意: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一些.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9、出示第一句,指名读想像一下,母亲在油灯下为儿子缝补衣裳的样子,试着做一做母亲的动作。师中述:"夜深了,母亲还在灯下缝制着儿子远行要穿的衣服,缝啊缝啊,缝啊缝啊,眼睛累了,看不清了,母亲揉揉双眼,又继续缝,缝啊缝,油灯暗了,母亲用针尖挑了挑灯芯,又继续缝,就这样,直缝到月亮升起又落下,直缝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天亮了。缝了这么久的衣服,你有什么感受?是呀,为了自己的儿子,再苦再累,母亲也心甘情愿。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10、出示第二句,指名读,想一想,母亲心里会想些什么?
一位年轻的学子即将出门求学。想到天气已凉,孩子此去路途遥远,一个月、二个月,一年、二年……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老母亲心中一阵惆怅:就让他多带件衣服吧。她拿出针线,就着昏黄的灯光,为儿子缝制起衣服来。衣服上的针脚是那么致密,也许母亲想让儿子的衣服更耐穿、更结实些吧。一阵飞针走线后,看看在身边苦读的儿子,老母亲把油灯往儿子那边挪了挪,又拔下发簪,把灯芯拨亮一些,开始穿针引线。望着老母亲眯缝的双眼,布满皱纹的额头,儿子的眼眶湿润了。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感动来读一读这一句。游子吟教学设计[时间:2009-05-20|作者:|来源:]我要评论|栏目:小学六年级语文浏览:12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
2、教学创新点:低声吟诵《游子吟》,想像一位慈母在孩子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孩子缝制衣服的情景,演一演。
教学理念:
品味情感升华体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汇报《三字经》
1、同学们,在我们每天的古诗词诵读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字经,现在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复习一下。(全班诵读三字经)
2、出示"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在这句三字经里,有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生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学习《游子吟》
1、是呀,多么伟大的母亲啊,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她不辞辛苦,竟搬了三次家,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她毫不犹豫,剪断了刚织好的布。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些伟大的母亲,请大家来看一下。(出示图片,教师简介)
2、出示《游子吟》图片,说一说,图中的母亲正在做什么?
3、这是一位正在为即将远行求学的儿子缝补衣裳的母亲。看到老母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为自己缝补衣裳,做为儿子,心里非常感动,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就叫《游子吟》。
4、(出示《游子吟》)有谁会读这首诗的,请给大家读一读,好吗?(指名学生读,教大家读)
5、认识生字
6、学生自由练读,反复读,直到把这首诗读熟。
7、指名汇报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
8、画出节奏,师生合作读两遍,跟师读一遍,自由练读,试着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9、小组互读,评议。
10、小组推荐读,全班评议。
11、小组讨论: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诗意: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一些.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9、出示第一句,指名读想像一下,母亲在油灯下为儿子缝补衣裳的样子,试着做一做母亲的动作。师中述:"夜深了,母亲还在灯下缝制着儿子远行要穿的衣服,缝啊缝啊,缝啊缝啊,眼睛累了,看不清了,母亲揉揉双眼,又继续缝,缝啊缝,油灯暗了,母亲用针尖挑了挑灯芯,又继续缝,就这样,直缝到月亮升起又落下,直缝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天亮了。缝了这么久的衣服,你有什么感受?是呀,为了自己的儿子,再苦再累,母亲也心甘情愿。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