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

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1

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我国动画产业也面临危机,人才成为制约新时代动画产业的瓶颈。同时如何利用新媒体渠道打造国产动画产品的整体影响力并创造价值成为当今动画产业急需寻求突破的当务之急。在传统动画与新媒体时代动画的不断整合和接洽中,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动画产业盈利模式的不断探索,在我国基本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发展盈利模式,基于这种模式,动画产业从动画作品的策划,设计,制片,发行,播映,销售以及最后产品服务等方面都利用到了这种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动画作品更加人性化,渠道更加完善,覆盖面积更加广阔,信息的容量也得到了质的提升。现在很多动画产品都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把握市场的规律。这样也就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用适度的资源达到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时代已经全面到来。科技的进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随着人们对于电子时代了解的深入,对服务的要求,也在随着时代而改变,信息化的生活,便捷高效的文化传播渠道,多元化的文化生活方式,使一些传统的传媒企业受到了冲击,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许多传统传媒企业也开始接受这新媒体时代,积极开始转型。如手机报纸,网络杂志等。这些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动画产业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于此,正开启了,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新媒体时代,做好动画的方法

1.如何在设计上引起观众兴趣

做好的动画就是要做能在市场上受欢迎的动画,必须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对作品有个精准的定位。对作品的定位便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只有引起人们心里共鸣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这点就要表现在人物的造型以及对白上,用简单,幽默的语言表现出能引起人们共鸣的观点,将现实生活中的抽象的东西,复杂的东西,具体化,简单化。之后要考虑到,现在人们快速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的压力,当这些东积累到一个的精神上时便需要,一些东西来让他们缓解压力,利用这点,好的作品便会成为日常必需的精神食粮。

2.如何维持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现在国家的动画产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而各个企业普遍的是片面的追求发展的高速度,而忽视基本的市场规则,从而导致现在市场上的出现一些不正当的竞争,也出现相关的法律纠纷。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形成链式的发展形势。针对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的是建立系统的融资体系,任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政府需要在这个方面进行政策的倾斜,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植。其次,实行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政府因着手建立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同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我国有类似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区,但是仅仅只是生搬硬套外国的模式,在创意的过程中也只是复制,极少能看到中国的特色的东西在里面。再次,在动画创意的过程中,争取做好的每个环节,保证质量,杜绝速度第一。最后,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出不同种类的人才,不仅仅需要能创作的,还需要能经营文化产业的人才,让这些人才,在文化产业中各尽其才,才能让整个文化产业稳步合理的发展。

3.如何把握未来动画发展的趋势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伴随着文化产业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个性化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当然,创意仍然是文化产业的主旋律,当今文化产业面临这些发展趋势,首先是主动去学习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样式,吸取其中可以利用的部分而不是去复制过来。其次,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中国文化的加工和创作,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现在出现的一些富有中国文化的底蕴的动画产品便是很好的例子。最后对文化产业衍生品的经营方式需要更加的个性化,对衍生品的定位要更加准确。如此,才能把握住,文化产业发展的脉搏,促进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结束语

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2

岁末年初,各个分析机构的分析师都是最忙的人,他们要根据以往的历史调查数据,分析未来的发展状况,预测未来一年新的市场热点、年度增长,并回答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岁末年初,也是媒体最忙的季节,我们要与产业界的人士一起,共同分析新的一年中的市场发展趋势。从中,也许能帮助IT业者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帮助用户找到适合自己的应用,而媒体,可以找到新的值得挖掘的市场热点。

这是我们策划这期“IT分析师眼中的2008”专题的初衷。

在实施专题之前,我们分别与不同的分析机构的老总进行了深入沟通,并根据编辑们一年的市场观察,得出的总体结论是,2008年的IT产业,将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并将演绎出更多精彩的内容。各个分析机构的数据虽然不尽相同,但对整体趋势的把握依然很接近,其中,计世资讯副总经理郭海涛认为,随着IT、电信和互联网的融合,2008年中国信息产业收入预计将达到21000亿元人民币,比2007年增长13.2%。而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以下10个方面。

1. 3G带动新一轮电信投资热潮;

2. 融合大潮下移动信息化产业链效应显现;

3. 无线网站、手机邮箱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迅速;

4. 统一通信发展推动IT与电信融合;

5. 绿色IT理念成为信息产业发展基础;

6. 软件运营服务(SaaS)应用推动软件产业升级;

7. 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发展迅速;

8. Vista和多核的联手引领PC产业升级;

9. 视频互联网产业发展成为热点;

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3

关键词 媒体融合;文化产业;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2-0112-02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已遍及各行各业,并得到广泛应用。“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快多项领域的发展。其中潜力行业“互联网+文化产业”引起高度重视。与传统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具有协调性、循环性和高效性等优势,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的深度发展,新媒体应用而生,与传统媒体不同,技术更先进、传播渠道更灵活,信息资源更丰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虽发展快速,但尚未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源在于我国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多数仍是利用传统媒体和简单的互联网进行传播,严重阻碍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快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促进文化产业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 “媒体融合+文化产业”概述

1.1 “媒体融合+文化产业”涵义

“媒w融合+文化产业”是指将电视、报纸、电台等传统传播媒介与新媒体如互联网、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智能终端相互融合,利用共有资源和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对文化产业技术进行革新,加快文化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快速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媒体融合为媒介,创新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新形态。

1.2 媒体融合的优势

传统媒体发展至今,拥有专业的人才储备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发展了较为稳定的观众群,口碑佳,品牌优势明显。运用已有特点,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提升信息传播效率,丰富信息内容,使受众面积更加广泛和多元;同时,媒体融合具有信息灵活的特点。大众对媒体信息的需求已从原有的被动接收固有的信息转变为依据个人爱好选择不同的信息,媒体融合后,可根据受众心理和不同喜好,传播多样和个性化的媒体信息,因此更加关注受众者需求,形成双向互动。此外,伴随互动增加,客户可针对媒体信息进行自由沟通和交流,媒体可依据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利于媒体的发展。

2 媒体融合现状

2.1 受阻于政策壁垒

我国媒体为事业单位领导下的企业经营,形成了“条块分割、以块为主”经营格局,电视、杂志及移动、电信等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各部门之间政策不同,存在壁垒,融合难度大。国家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广播电视行业禁止经营通讯业务,而电信行业也无法进行广播电视等项目的经营。报刊由于受书号的限制,也无法与其他媒体有效结合;此外,一些媒体已成功实现融合,并有一定的发展自。但同时也要受多方部门的管制和监督。例如,网络电视具有电信网络和广电内容的特点,因此会受到电信部门、广电部门及文化部的共同管制和监督,三方参与其中势必加剧利益之争,严重阻碍媒体融合的发展;另外,媒体融合受行政区域划分的影响,导致区域垄断媒体资源现象严重,造成资本市场封闭,信息资源无法流通和实现共享,不能进行媒介资源的有效配置。以上成为我国媒体融合的政策壁垒。

2.2 受制于技术发展

媒体的融合在传媒技术方面存在不足,尤其在传播手段和媒介形态方面问题更加突出。就技术本身而言,手机终端虽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但观看面积有限,无法满足受众群体和广告商较高的消费标准和需求。同时,移动数据的传播速度较慢,信号时强时弱,无法与手机电视播放同步,同时大大增加的移动流量,加大受众者的消费标准,从而减弱消费者利用手机终端观看电视、浏览报纸、信息的积极性;此外,就技术标准而言,媒体融合参照何样的技术标准都无法满足各方的利益,标准统一是融合的关键。目前,我国就技术标准通过长久的筛选,最终得以确立,时间历经之久减慢了媒体融合发展的脚步,也直接影响了相关监管部门的发展。因此,足够关注媒介技术的发展对媒体融合至关重要。

2.3 缺乏专业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且学科和方向教学内容单一,导致培养出的专业人员通常只会掌握一种理论技术,且实际操作能力差,难以与融合的媒体发展相适应。目前,媒体融合缺乏一批专业的集技术、跨媒体、管理于一身的全面型人才,人才资源是融合媒体发展的核心,拥有专业的人才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媒体融合发展规模经济、提升经济价值的关键所在。第一措施就是培养一批优秀的一线技术骨干,使其具备能利用多种媒体技术工具对各项媒体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和采编。全能型媒体人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媒体管理成本。

3 媒体融合下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3.1 强化技术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以先进的数字技术做支撑,也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将数字技术融入文化产品,提升文化要素的创作和生产方式,打造高附加值的时尚文化,改变受众的传统文化观念。同时,新技术的发展可加快文化数字内容的开发,从某种程度可看出,技术先行产业为内容产业的发展搭建了发展的平台,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创新的契机。新媒体技术为多家媒体企业在互联网、电视、手机等方面做好基础保障,从而为文化产品创作和销售提供了重要的流通途径;与此同时,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数字产业将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链条将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展开思想、方式等文化要素的创意,因此,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会和文化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3.2 整合资源

运用媒体融合和新技术,可整合文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有效整合,文化产业可从内容资源、技术手段、传播途径和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升。从内容资源看,通过媒体融合,文化内容将以音乐、电影、舞蹈、动画、游戏等不同形式通过微博、微客等介质传播,打破传统单纯以开发者为主、媒体单一且受制的状况;从技术手段看,数字技术是发展趋势,媒体融合通过对数字技术不断优化组合,改变了单一的文化行业运作格局;从传播途径看,媒体融合的新技术使流通渠道多元化。媒体融合通过对文化产品多要素的开发,利用多元化媒介,打通了不同文化产品的流通途径和销售渠道;从整合产业组织结构看,媒体融合新技术为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技术的融合使传统的媒体间强化了联系,减弱了新媒体进入壁垒,为整个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化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3.3 重视多元

重视本国的多元性文化。我国多民族的特性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化。个性化文化是文化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也是文化产品销售的核心要素。媒体融合之前,多元文化发展受资金限制,无法通过耗费高额的成本进行小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媒体融合之后,新技术的发展为小众且有潜质的文化提供了平台,通过新媒体,创造、传播、消费文化产品,丰富了文化产业。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运用媒体融合,对文化进行生产、传播、消费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而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倪红营.苹果手机的中国营销策略对国产手机“走出去”的启示[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5.

[2]吴迁.新媒体对文化产业的影响[J].科技展望,2016(34).

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动漫广告;安徽;动漫产业;崛起之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3)02008904

收稿日期:2012-12-1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宿州特色文化动漫宣传片的开发研究”(KJ2012Z405)资助

作者简介:魏三强(1980–),男,安徽宿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动漫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

The rising road of Anhui’s animated advertising industry

WEI San-qiang

(Computer Information Department, Su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Suzhou, Anhui 234101,China)

Abstract:Using market research method and sampling statistics,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predicts Anhui’s animated advertis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Anhui’s animated advertising industry such as the market on a smaller scale, insufficient policy support, weak innovative capabi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pecific strategies to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scientific planning,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strength; emphasizing the original, advertising animated brand; expanding the market, enriching the means of mass media; enhanc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trai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standardizing the supervision and strengthe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This is of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driving the new rising of Anhui’s animated advertising industry, to promoting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construction, to serving Anhui’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o upgrading Anhui’s green GDP quality, etc.

Key words:animated advertising; Anhui; animated industry; the rising road

动漫广告产业是新兴的文化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动漫广告产业显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被誉为发展潜力较大的朝阳产业,将成为新的绿色GDP增长点。在中国动漫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之下,全国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并相应制定了动漫产业发展的规划。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十二五”时期动漫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动画产业、漫画、游戏、数字内容等产业,构建相互支持、齐头并进的动漫主导产业发展体系,重点发展动漫影视作品的创作、生产、出版和播映等领域的产品生产和服务。”这为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取得一定发展成就的同时将面临诸多现实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安徽动漫广告产业一直处于良性发展的轨道之中?此崛起之路非常值得去探讨。

一、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的发展现状

安徽是文化资源大省,历史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的创意之源,为动漫广告创作和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素材。安徽已经建立芜湖与合肥两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以及马鞍山、淮南与池州三个省级动漫产业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较大提升了安徽动漫的原创水平,推动了安徽动漫产业的迅速发展[2]。目前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的发展尚且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喜忧参半。

(一)安徽动漫广告的传播现状

动漫广告一般是指包含动漫元素的广告,是动漫技术与艺术在现代广告中的应用,是现代动漫产业与广告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当动漫遇上广告,新的传播格调浮出水面,给人一种新鲜的视听享受[3]。动漫广告的分类如下:(1)按照创作技术分:二维、三维、二维和三维组合型动漫广告;(2)按照传播媒介分:网络、影视、平面、手机动漫广告;(3)按照宣传内容分:企业、产品、城市、学校、公益动漫广告;(4)按照制作类型分:纯动漫型、组合型动漫广告;(5)按照角色风格分:写实、写意、装饰、漫画、儿童风格动漫广告。动漫广告和传统广告相比所具有的独到优势是:时尚性、魅力性、夸张性、主动性。调查的数据表明,在动漫市场受众当中,“90后”群体约占45%;“80后”群体约占25%;“70后”群体约占20%;其他群体约占10%(如图1所示)[4-5]。随着动漫的主要受众“90后”群体逐渐成为动漫消费市场的主体,动漫广告作为一种更时尚、更低廉、更富含视觉文化、更具艺术魅力、更能吸引眼球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宠儿[6]。

图1动漫市场受众比例调查数据图

目前动漫广告主要在电视和网络上传播。2010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培爱教授对国内动漫广告传播现状进行了抽样统计和内容分析。研究电视动漫广告的发现是:中国动漫广告在影视广告中所占比列约是17.90%,比例较小,市场规模不大;动漫角色广告约占所有动漫广告的45%,动漫产品广告约占所有动漫广告的55%;2008年电视动漫广告的经营额约是100.3007亿元,2009年约是107.2381亿元,年增长率约6.92%[7]53。研究网络动漫广告的发现是:2009年国内网络动漫广告约占网络广告总数的16.98%,略低于电视动漫广告的播出比例[4]。运用陈培爱教授的研究方法,笔者及团队对安徽卫视、安徽影视频道、安徽公共频道、安徽台家家购物、安徽动漫频道等五家电视影视广告的播出内容进行了抽样统计与数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在2011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期间,安徽的动漫广告涉及汽车、服务、家电、数码等行业,以儿童用品、医药品、食品等为主;安徽动漫广告在影视广告中所占比例约是16.83%,比例较少;动漫角色广告约占所有动漫广告的39.72%,动漫产品广告约占所有动漫广告的60.28%;组合型动漫广告约占所有动漫广告的83.39%,纯动漫型广告约占所有动漫广告的16.61%(如图2所示)。

(二)安徽动漫广告现存的问题

1.市场规模仍然较小。2010年,中国动漫市场的规模高达208亿元,相比2009年增长22.4%,预计到2012年将突破320亿元[8]158。在国产动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态势下,2012年安徽动漫广告产品创作的数量相比2011年虽然有了大幅增长,但是投放市场播放的产品仍然较少,传统影视广告依旧占据安徽总广告数量比例的80%以上,安徽动漫广告的市场规模不大。

2.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从2006年至今,国务院、文化部和安徽省文化厅纷纷出台了一些扶持动漫产业的政策,一方面鼓励动漫投资,另一方面为动漫建设良好的播映氛围。在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把广告列入了第一梯队的重点文化产业,动漫广告产业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在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十二五”时期动漫产业发展规划》中,又加大了对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的专项资金扶持力度。但是在动漫广告的市场运营中,安徽动漫广告产业融资渠道不畅,动漫广告创作的投资金额仍然不足,动漫广告的市场盗版现象较为严重,这些不利因素制约了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的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3.创新的能力不强。时下安徽动漫广告的创作水平虽然较往年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产品整体创作的质量及创新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在安徽省内专门从事动漫广告创作的专业人才数量还偏少,整体水平还偏低,专业人才的积累数量和培养质量还不能满足动漫广告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一些动漫广告产品因制作的质量问题而缺乏市场竞争力;一些动漫广告产品仅靠模仿或盗版制作,因为无任何创新,所以投放市场的范围极为狭窄,生命力极为短暂。

图2动漫广告分类对比图

二、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的发展趋势

从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广告业的发展趋势分析,都预示动漫广告产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依靠有效的传播途径和完美的市场运营,那些优秀的动漫广告产品将给制作商、广告商、广告主三方都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有学者认为:“在未来动漫广告将无处不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路盛章教授认为:“运用动漫手法创作的广告数量将逐年上升”。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培爱教授认为:“动漫广告必将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孙立军教授也表示:“目前国内采用动漫手法与动漫思维制作的广告,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许多专家预测:“未来10年我国的动漫广告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7]53-58。

通过市场调研与材料整理的结果,笔者及团队对安徽动漫广告产业发展的趋势预测如下:(1)随着安徽省动漫产业的整体发展,动漫广告在安徽影视广告中所占的比例将会逐渐增大,它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泛,安徽动漫广告的市场前景一片光明。(2)动漫植入安徽影视广告中的数量将逐渐增多,动漫形象代言人的队伍也将越来越庞大。(3)在新型媒体领域,动漫广告在安徽各大网站中的应用将趋于普遍;在汽车的移动电视、公共场所的液晶大屏幕上,以及在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领域,专门为其“量身定做”的定投式、精短式动漫广告将逐渐流行[9-10]。(4)安徽动漫广告的创作、研发、营销团队的数量将逐年增多,“高质量”、“新创意”、“高收益”的动漫广告将是安徽动漫广告产业自主创新、精益求精的发展目标。(5)预计在未来10年内,安徽动漫广告在影视广告中所占比例将逐年递增,预计到2017年,所占比例将达到20%;到2022年,所占比例有望突破25%(如图3所示)。

图3未来10年安徽动漫广告发展趋势预测图

三、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的发展策略

动漫产业的整体发展是动漫广告发展的首要前提,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动漫广告的发展具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双交叉”关系。中国动漫产业经过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动漫企业与动漫品牌,动漫企业实现了“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有到优”的转变。部分动漫企业开始上市融资,中国动漫产业链日益完善。国产动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8]158。由中国原创的部分优秀动漫作品甚至“走出了”国门,赢得了国外市场的好评,充分展现了中国原创动漫在国际动漫大市场上新崛起的价值与地位。

安徽动漫广告产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国内的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在国家动漫广告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结合安徽的实际,寻找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最适合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科学发展的道路。在促进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的发展中,不宜单一维度地进行规划,务必实现动漫广告和动漫产业间的相互依托、影响与关联。应从两者共赢的战略角度思考,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原理,着力培育其共同的市场竞争力[7]56-58。

(一)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国家、安徽省相关部门应适时制定促进动漫广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规划,适当调整动漫广告产业的整体布局与发展结构;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动漫协会在设立安徽省动漫大赛作品大奖时,应将动漫广告作品列入评奖范围;安徽各地政府应科学制定本地动漫广告产业的保护性政策,在动漫广告企业用地、税收、资金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二)注重原创,打造动漫广告品牌

原创动漫广告作品是动漫广告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对于安徽动漫广告的发展,应首先鼓励生产原创动漫广告。原创水平越高,商业价值就越可观。充分利用安徽区域特色的本土文化,如美食文化、历史文化、艺术文化、赏识文化等,大力发展动漫广告原创。政府部门专为动漫广告产业设置“原创动漫广告扶持资金与发展基金”,执行原创动漫广告奖励政策,着力打造安徽特色的动漫广告品牌。

(三)开拓市场,丰富媒体传播手段

努力开拓安徽动漫广告的市场,吸引省外大、中型的动漫广告企业来皖生产和运营;充分发挥安徽文化资源的优势,在“引进来”的同时加快安徽省动漫广告产品“走出去”的步伐。丰富媒体传播手段,强调多样化的媒体传播样式[11]。创作的动漫广告,除了利用主要的电视媒体进行传播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手机、掌上电脑等媒体投放。

(四)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动漫广告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大量的动漫广告专业人才。如何培养高端技能型的动漫广告专业人才,已成为学校与动漫广告企业共同的任务。笔者建议:应加大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力度,校企共同培养动漫广告专业人才;推行“校中厂、厂中校”与“院中园、园中院”动漫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12],在全省推广“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艺术学院与安徽樱艺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与合肥华耀传媒有限公司”等校企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做强做大安徽的国家级、省级动漫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研发高质量的、原创型动漫广告产品,共同服务安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五)规范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以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为主,加强对动漫广告监管的研究,尤其是对安徽动漫广告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动漫广告衍生产品的监督;与安徽省文化厅等职能部门共同出台管理规则,对全省的动漫广告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进行规范监管[13]。地方政府和责任部门应出台相关的保护政策,协助动漫广告企业或个人进行版权登记、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应建立健全较为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坚决打击盗版与侵权,为动漫广告企业/个人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四、结语

动漫广告是时代进步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的影视广告相比,它有其独到的优势。若动漫广告的创作、运营、推广得当,它将为动漫创作商、广告商、广告主三方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目前安徽动漫广告产业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探索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的崛起之路,找到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最适合安徽动漫广告产业快速、良性发展的捷径,它对于推动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的新崛起、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安徽绿色GDP成色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文化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时期动漫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http:///show.aspx?id=6699,2011-05-11.

[2]魏三强,朱水源.皖北地区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与推进策略[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2-115.

[3]饶丽娜.动漫广告:跨越传统的新生代[J].传媒,2006(3):49-50.

[4]张瑞静.中国动漫广告传播的历史与现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9-83.

[5]魏三强,侯舞阳.动漫宣传片在地方特色文化宣传中的独到作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28-130.

[6]吴来安.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动漫广告研究现状分析[J].新闻大学,2011(3):110-115.

[7]陈培爱,罗奕.我国动漫广告产业的新崛起[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54-61.

[8]范周,储钰琦.中国动漫产业浮华背后的忧思[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3-58.

[9]张瑞静.中国动漫广告发展浅析[J].新闻界,2010(4):158-160.

[10]陈滨,许新国.卡通形象在电视广告中应用的艺术表现研究[J].装饰,2012(3):137-138.

[11]黄琼,李正良.强媒体下湖南广告产业发展的路径探析[J].新闻知识,2011(9):54-56.

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5

一、文化产业经营中的技术与人才

从理论上看,在一定意义上讲,文化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是一个依托高新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新兴产业。首先,在创意形成之后,文化产业经营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将抽象的创意转变为现实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对制造技术提出了要求。文化产业需要的制造技术往往与声、光、电、磁等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要求这些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可能实现。这也是文化产业直至20世纪后期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才兴起的技术原因。其次,文化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其无形性,它更多的不是依靠有形的物质产品作为载体,而是依靠媒介的传播,从而对传播技术或媒体技术主要提出要求。传播技术或者传媒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基本要素。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面临最严峻的挑战来自文化产业人才,具体而言,文化产业人才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各级各类的专业文化人才,如编辑、演员、作家、编剧、导演、记者、艺术家等。这类人才一般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够承担产业分工体系中各自的职责。他们主要从事文化内容的生产或者文化产品生产某一个环节的具体工作,一般不与市场直接接触。另一类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这一类人从事文化产业的具体经营管理工作和市场直接接触,在市场中摸爬滚打,这就要求他们既懂文化又熟悉产业化经营管理。在此要特别提出的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虽然要求具有复合性特征,但是更侧重于经营管理能力,因为,文化产业经营的关键在于经营管理,而非文化造诣。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只要能够基本熟悉和了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涵即可,更专业性的技能完全可以由专业性文化人才完成。

二、技术、人才在文化产业经营中的作用

世界上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是文化和技术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文化产业离不开技术,技术产业也需要文化产业。同时,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人才,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创意人才、经营人才、制造人才等,科技与人才共同作用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概括起来,科技是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人才是实现科技与文化结合的主体。

1.科学技术与人才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才与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两大要素。正是人才产生的文化创意构成了文化产业的灵魂。正是科技将抽象的创意转变为现实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并将其提供给消费者。比如达・芬奇所说:“艺术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当代的文化产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当代文化产业健康快速的成长。以新闻传媒业为例,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三次技术革命的推进和发展。首次是无线电技术的广泛运用与改进,市场上出现了广播和电视。第二次是计算机技术大发明和卫星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第三次是互联网的出现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这次技术革命使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向全新的信息互联网络传播方式转变。印刷出版业方面,也在激光照排技术、卫星传版技术、计算机新闻采编系统、数字化流程管理等多种新技术的支持下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告别铅与火”到“告别纸与笔”。

2.科技和人才创新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个产业,竞争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影响产业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科技和人才竞争力居于首位。特别是对于文化产业而言,科技和人才竞争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文化产业是一个技术高度密集型的产业,它高度依赖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支持。正如上文所言,没有科技的发展,没有人才的支持,不可能有现代的文化产业。一部文化产业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和各类人才各领的历史。

三、明确目标,搭建平台,促进文化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

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范文6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已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局面。如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新兴业态发展迅猛;文化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亮点,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服务日趋完善,文化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投资持续升温,文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社会资本的介入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内蒙古文化产业的行业框架基本建立,显示出一定的经济实力,一些行业形成了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

(一)提出和实施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战略,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确立宏伟的远景目标。当前,面对新一轮的发展大潮,欠发达地区能否抓住有利机遇,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有所作为,是一个引起普遍关注而又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是党委、政府着眼于新世纪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为实现这一目标,先后出台了支持和加快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决定和政策,明确了全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文化建设热已在全区蔚然成风。

在“大文化”、“大产业”、“大旅游”发展思路的引导下,文化产业已成为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新的支柱性产业雏形已现。全区各地高度重视草原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依托草原文化资源,积极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使绚丽多姿的草原文化大放光彩。目前,已有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红山文化节等110多个节庆品牌;初步建设或正在规划秦直道、巴林石、孝庄园、红山先民聚落园、锡林浩特蒙元文化城、大盛魁文化产业园区、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元上都文化产业园区等20个文化产业园区;在图书发行、有线电视网络、电影、出版、报业领域成立了5大文化产业集团,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其集团化、集约化、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二)加强文化资源普查、整合与开发,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基础。内蒙古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加快内蒙古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现实基础。自2006—201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我区已有数十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2010—2011年组织实施了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对内蒙古的历史文化、民族语言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景观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文化之乡、地名文化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社科研究、文化艺术机构或团体以及广告会展业、网络业、动漫业、文化人才等19个大项目、108个子项目进行了较全面的普查。目前,我们已初步摸清了境内的各类文化遗产及资源的家底。与此同时,我区先后组织实施了“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程、“蒙古文大藏经影印出版工程”、“内蒙古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内蒙古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等。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重大文化项目和学术工程的完成将对内蒙古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由此而产生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将会使更多的人从其他行业中逐步分离出来,加入到文化产业大军中去,内蒙古文化产业将迅速发展壮大,进而取代部分传统产业而成为新的支柱性产业。

(三)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开拓宽广的前进道路。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涉及文化生产、文化流通、文化组织、文化结构、文化分配、文化权利等各个方面,既包括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又包括对原有文化利益格局的调整。既包括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制度的破除,又包括对原有文化经济格局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由于目前我区文化产业总体上尚处于起始阶段,还未形成完善、配套的文化产业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应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清除不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尽快建立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有利于解放文化产业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从而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保驾护航。

(四)积极培育和完善主导文化市场,为内蒙古文化产业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发育的土壤,其发育的程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文化市场是连接、沟通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者的中介,必须在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以完善和规范,以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经过几年发展,一个包括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业、新闻出版业、影视制作放映业、文艺创作演出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娱乐业、广告业、文化会展业、工艺美术业等行业,由本体产业、交叉产业、延伸产业综合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在内蒙古已初步形成。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个以呼和浩特为中心,以呼包鄂产业带为主轴,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区块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构筑起了内蒙古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为未来文化产业的市场发育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内蒙古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将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将极大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内涵发展;崇尚自然、向往绿色、保护生态的普遍的大众文化理念和生活理念,将会为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做大做强内蒙古的文化产业赢得无限商机,将吸引更多有远见的企业家和社会资金投向文化产业,产生良好的文化市场效应,为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实现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市场化发展开辟广阔的美好前景。

(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要求内蒙古“培育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区将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明确了自治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和主要发展目标。由此,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必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当今社会,任何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文化软实力的综合性竞争。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源泉。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上升,经济发展越来越与文化融合在一起,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借助文化手段和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经济的文化属性越来越明显,出现了“经济文化化”趋势。当今,文化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天然地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或功能,还具备了市场条件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而在自然生产力、工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第三代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当代经济文化科技的一体化趋势。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既是内容产品,又是技术产品,融合度高、带动性强、增长速度快,是典型的绿色产业、低碳经济,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促进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贡献将越来越大。而“并存、互补、竞争、创新”将是未来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毋庸置疑,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在其经济、文化、科技的一体化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文化产业链的特优化趋势。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必将围绕主导产业,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链,使分散的资源集约化,这是内蒙古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所在。一是以资产或产权为纽带,打破条块分割、行政壁垒和行业垄断,运用市场机制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形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使之成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二是根据区域文化资源的禀赋特点和产业链相关效应,以中心城市为重点,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形成集约化程度较高、产业链较长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三是着力打造混生性文化产业项目,尤其要把文化旅游与民族演艺结合起来,集合市场、资本、技术及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打造有市场前景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不断形成内蒙古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