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古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四月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四月古诗

乡村四月古诗范文1

早上六点,杜鹃鸟清脆的歌声,似乎在叫唤着农民该去干农活了。勤劳的农民们有的除草,有的收菜,有的在家里剥上山的蚕宝宝,还有的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田里插秧。他们边干活边聊天,有说有笑。这一望无际的田野因为农民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就像赶集一样。

村子里却是一片寂静。

转眼间,午饭时间到了。农民急急忙忙的赶回来,吃一餐简单午饭:一碗咸菜.一碗青菜.一碗米饭,还有一点昨天的剩菜。

乡村四月古诗范文2

关键词:插图;作用;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74-01

1.以图助猜

数学课要求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语文课照样应培养学生的猜测力。插图便是培养此能力的重要资源。写景的课文,课伊始,让学生凭插图,预测所学内容。如《忆江南》,先让学生根据插图,大胆猜一猜作者可能回忆江南的哪些景物。亮丽的插图瞬间吸引了学生的眼珠,有的说:"作者可能写墨蓝的江水。"有的说:"可能写火红的花儿。"有的说:"可能写起舞的彩蝶"……教师再顺风:"看谁猜中了作者心中的美景,谁就是最准的预测家!"学生兴趣盎然,带着验证的企盼心理,顺水推舟,很快就在课文中"捉"到所写之景,并与自己预计对照,猜中的兴奋溢于脸上。

2.以图助记

掌握字词,领悟主旨均应以理解为基础,插图又是理解的好帮手。

2.1 凭图识字。有些会意、象形的字,无需教师"苦口婆心"讲解,只要充分应用插图,学生一看,一联系生活实际,轻而易举,意、形、义均举"图"可得。如认识"竹"字,启发学生把字与图结合起来,发现什么?学生眼睛一亮说:"竹"字上面的两个" 人 "是竹枝,下面的 " "和" "是竹杆,合起来就是有枝有杆的竹子。"可见,插图使学生豁然开朗,使汉字的读音、字形、意义不讲自见,且记忆犹深。

2.2 凭图释词。有些词,一词多义,凭空讲解,词义会成过眼烟云。就此,借图断"案",记忆就深。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学生开始总以为羊死亡;"牢"以为牢固。教师趁机引导学生看图,再联系课文,马上理解了"亡"指丢失,"牢"指羊圈,从而更好地理解了"亡羊补牢"的寓意。

2.3 凭图解诗。理解古诗的意思的是古诗教学任务之一。古诗跨度大,凝练性强,字词义古今差异大,加之小学生阅历浅,理解诗意难度大。幸好,每首古诗都配有相应插图,应以其作为理解诗句的"抓手。"如《四时田园杂兴》的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引导学生看图说出诗意。学生结合诗文,细观插图,看到太阳照射下,一位男农民扛着犁,就说出"昼出耘田"的意思是白天农民伯伯出去耕地。再看到晦暗的灯光下妇女手拿线儿在纺线,又理解了"夜绩麻"的意思是夜晚农民在灯下搓线。凭图,轻而易举,诗意自见。

2.4 凭图学文。有些插图,是课文重、难点的凸现,凭借它,可快捷排除障碍。如《桂花雨》课伊始,学生多数不清楚什么是桂花雨,我并没有及时"助解",而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再找出相应的句子来理解。观、读、找融合,不多时,不需教师"硬塞",学生知道了桂花雨不是真的雨,而是指桂花成熟时,大人们抱住桂花树摇,纷纷落下的黄色花瓣。再如《詹天佑》中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的铁路,也是一个疑点。此时,引导学生紧扣插图,试说"人"字形铁路的形成。学生一看,知道了火车过青龙桥前的线路是" ",过了青龙桥上坡时线路是"丿",合起来就成了"人"字形。通过凭图理解,学生对詹天佑的独创精神赞叹不已。

3.以图助写

写和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两大板块。借图导写是提高习作能力的途经之一。

3.1 看图补细节。"真实、具体"是新课标对中高年级习作的具体要求,但大部分学生仍抓不住细节,重要的环节一笔代过。就此,在理解课文的基本上,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仿中有创,给图上景物补颜色、补形状、补动态;给图上人物补语言、补动作、补神态、补心理……

3.2 看图补诗句。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语言优美,节奏感较强,情感丰富,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宝贵资源。在体会意境、感悟诗情之后,可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及自己的感受,补写诗句。《乡村四月》前两句写了山原、平地、杜鹃、细雨四种景物,学生把插图上没写到的荷花、青蛙、杨树、鸟儿用诗"荷叶盘中青蛙跳,杨树伞上鸟儿鸣"补出来了,更突出乡村初夏的美景。根据后两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学生观图后又补上"乡村四月人人忙,才了茶叶又割麦",进一步再现了乡村繁忙景象,同时也让学生当了一次诗人,过了一把诗瘾,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3.3 看图补图名。课文插图大多没有图名,抓住这一"空白",课尾让学生补一补图名并写于图中最佳位置。如《乡下人家》,看到波光闪闪的田块,看到彩虹似的拱桥,盛开的花儿,成群的画,学生拟了《如画的风景》为图名。又如,学生为《自然之道》拟出了《帮倒忙》、《背道而驰》等图名。看图拟题培养了学生概括能力和审题能力,有效防止习作中"南辕北辙"现象。

4.以图助背

乡村四月古诗范文3

关键词:联想和想象;激活;语文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现在语文教学中流行一个字眼叫“语文味”,但是这种“味”具体指什么,未见有个专家定论。而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怎样借用动情朗读,激活语文课堂的“一池春水”呢?

一、想象画面,情感体验

众所周知,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朗读则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但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我们知道,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感的关键。学生朗读时,不仅要以语感出发,而且还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广阔,更具有形象感,因此也就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德国戏剧家席勒也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能越多地引起心灵的活动,同时激起的情感也就越强烈。”在课堂教学中,我是比较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的。例如在教学《桥》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对当时洪水肆虐的灾难印象较为深远、模糊,因此在教学中师生就较多地应用了有效想象的方法练习朗读,首先,我让学生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想象到的画面,并讨论如何通过朗读表现情感;最后在班级汇报,教师指导评价。下面我就摘录第一课时练习朗读的片段,与大家同享。

师:这是怎样的一场洪水哪?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

生:奔腾不息、一泻千里、滔滔不绝……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洪水的?请读课文第一至第五节,并标出具体的语句。

生:“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教师随机出示句子。

师:谈谈你读句子后的感受。

学生结合重点词语谈自己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师:怎样读好这段话呢?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小组内交流并练读。

生:抓住重点词语,如“像泼,像倒”“咆哮”“狞笑”……

生:可以想象这种洪水肆虐的情景,如我读这一段话时,脑海里浮现了洪水泛滥,疯狂扑打江岸的情景……

生:我读这一段话时,仿佛看见了洪水疯狂吞噬村庄、平原的可怕场景,所以读时心理就特别紧张激动……

师:针对这一节的内容来说,读句子想象句子后面的画面,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朗读方法。请大家带着自己读书时产生的独特感受和想象练习朗读吧。于是整堂课书声朗朗,学生的朗读热情高涨,效果十分理想。

二、还原生活,入情入境

入情入境的阅读就是凭借语言文字描写的内容,再借助于自己的想象,联想等使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情境仿佛浮现在“眼前”,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朗读“心理图像”。例如教学古诗《乡村四月》,学习第一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我引导学生思考:读到“绿遍山原”这个词,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江南乡村,那一个绿色的世界会展现在你的面前。同学们,你能在江南乡村的哪些地方发现绿色?

生:山上。

师:山是绿的。

生:田野。

师:田野是绿的。

生:草原。

师:应该是草地吧,那草地上的草是一种怎样的绿?谁能说一说。

生:是碧绿的颜色。

师:还有吗?

生:嫩绿。

师:草地上的草一片嫩绿。你们还能在哪儿发现绿色?

生:路旁的树上。

师:春夏之交,最绿的应该是柳树了,见过柳树吗?生:见过。

师:柳树的枝条,生:长长的。

师:柳树的枝条长长地从树上垂落下来,一阵风吹过,它会……

生:随风飘动。

师:这绿色的丝带从树上垂落下来,不正是诗人写的一首诗吗?

生:《咏柳》。

师:对了。碧绿,读。

生: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好,你还能在哪儿发现绿色?

生:田园。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绿绿的蔬菜。

师:还有哪儿是绿的?

生:灌木林是绿的。

生:绿得像一块翡翠的湖水。

师:好了,同学们,在乡村,山是绿的,水是绿的,草是绿的,树叶也是绿的,乡村四月,到处都是绿的,这么多的绿,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把它表现出来了,是哪个字?

生:遍。

师:对了。(板书:遍)一个“遍”字就能表现出一个绿色的世界。

朗读诗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还原生活场景,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情景。徜徉于情境中古诗意象还原的海洋,能缔造出一个精彩的教学互动之精彩世界。这样才能体会出诗句的韵味,才能体会出诗句中的思想感情。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随着语文课堂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朗读的要求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读为本”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我们的语文课堂,呼唤动情朗读。让我们用动情朗读,激活语文课堂的“一池春水”,激活孩子生命的“一池春水”。

参考文献:

[1]茵加登.文学的艺术作品,1999(6).

乡村四月古诗范文4

关键词:小学 古诗词 教学 策略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古诗词教学,不仅应把这些经典文化嵌在学生的脑子里,还要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挖掘、探究和创新古诗词的教学途径。

一.借助图画初步理解诗意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教材中的每首古诗词基本上都配有相关的图画,这些图画某种程度上能告诉学生诗的时代特色、事情的发生场景、诗人的形象等等。讲授古诗时,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画,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可以把诗词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通过图画立体地感知古诗的大概内容。例如《乡村四月》,诗中关于景物的描写只有寥寥数字,学生对“翠绿”“有趣”的理解有点空洞。有了形象的配图,学生就可以通过视觉上的观察,得到形象生动的想象,感受到诗词想要表达的那一望无边的原野的绿,还有村民们在四处忙碌着的热闹情形。

二.学生自学习调动学习主动性

小学低段的古诗词大多是浅显易学的,要发挥学生自主性,让他们在古诗词的W习中收获成就感,才会更乐学、好学。学“诗”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词眼”来理解诗词所蕴藏的内涵。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王维在中秋佳节写下的一首思乡诗。诗句中“异乡”“异客”简单两个词,学生就能感受到其中的离别之苦。而“倍思亲”也表达了王维在中秋佳节看到家家户户团圆的幸福时,想到自己独自一人身处他乡,心中不免涌起对家人、故土的思念之情。这样的情感变化,学生通过字面就可以理解,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解释。

三.反复吟诵深刻理解诗意

孩子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我们应抓住孩子的兴趣创造性的开展古诗诵读。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边走边吟,边舞边吟,在情境中理解诗意。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果。古诗诵读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更应延伸到课外。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间游戏是有效途径,孩子们三五成群,你一言,我一语,一边吟诵,一边打着节奏。还可以进行创意,将游戏中的儿歌换成故事,例如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来跳皮筋。这样的吟诵,是多姿多彩的,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

四.想象诗景感受意境之美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诗词主要写法,其中“虚”的部分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只有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诗情意境,产生共鸣,才能进入情境,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达到情景交融,产生共鸣。在学习《清平乐・村居》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看到“村居”一词,想象画面。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脑海中浮现出:炊烟袅袅,青青小草,溪水淙淙,农家小院,满头白发的老人亲热聊天,孙儿戏水顽皮可爱的一幅农家悠闲温馨的画面。感受农村生机勃勃、和谐宁静、朴素安适的美好生活。

乡村四月古诗范文5

所周知,用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因此要体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就要充分感悟诗中的意境,通过对每一句诗的精确领悟,进而在脑海中想象出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有凭借学生的生活经验,串联比较、动之以情,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才能“再现”。例如在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全诗20个字没有像绘画、舞蹈和雕塑那样有具体、生动的直观形象,若想把这些语言文字在小学生的头脑中转化成鲜活的图画,就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设置情境,调动想象力进行形象的再创造:天上的鸟儿怎么了?天空的白云怎么了?这些由教师串讲,学生才得以复现眼前的景物,而“众鸟”“孤云”为什么会厌弃诗人远去呢?这就要着力诱使学生展开联想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长久,独坐无语,连鸟儿高飞、白云飘去也毫无在意,这是为何?对这两句的形象解释,要给学生在感情基调上以孤独、寂寞的感觉。“尽”“闲”两个字,把学生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诗句中“动”中有“静”,不托景联想,就不能境界全出。如果说前两句要引导学生想象感受孤独之感,那么后两句则要启迪学生想象出物我相知,诗人与敬亭山互为知己的境界,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诗人以丰富奇特的想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地留下“空白状态”由读者来添补,这样才能发挥更好的审美作用。“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在这静坐不动的画面背后,隐藏着另一个画面:诗人当时颠沛流离,尝尽辛酸,无依无靠,寄情于大自然,以山为伴,寻找安慰。这虚实相生、显隐相替、相互映衬的意境,教师要用多媒体、介绍生平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审美想象,才能填充这些“空白”。不启发联想和想象,不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仅仅依靠词句的抽象诠释,笼统地表情达意,审美教育目的是难以达到的。

二、依据诗歌是情感与认识相融合的特点进行审美教育

情感性是美育的最显著特征,也是诗歌最突出的特征。所以教师对古诗的教学,也要抓住情感这个关键。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全诗不见一个“喜”字,却也处处充盈喜意,一、二两句中的“知”和“乃”字,用得恰到好处,诗人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三、四两句,“潜”字和“细”字都用得生动、传神,最后六句集中写“夜雨”。教师要充满感情,声情并茂地把诗人流离转徙开始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亲自耕种、与民交欢、钟情春雨的感情传达给学生,使之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美与情感相伴相随,从本质上说,美育即是情感教育。美育一方面能使学生达到“情动而辞发”;一方面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与智育的方法。在《竹石》这首诗中,诗人巧借岩竹表现出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也是对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等俗见的藐视。因此对诗中的“咬定”一词分析就要充满感彩;“千磨万击”写出竹子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这也是作者不畏权贵、嫉恶如仇的化身,只有如此浸染感情的分析,才能赋予古诗字、词、句教学以美的感受、欣46页)赏和创造。

三、围绕诗歌愉悦性与理性相统一的特点进行审美教育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美育具有愉悦性,学习、欣赏古诗,除了接受理性的教育之外,更主要之处还在于古诗能给人轻松、愉悦的感染力。审美是一件非常轻松、愉悦的事情,总是在美好的事物中进行,没有半点牵强,完全是解放的、自由的。翁卷的《乡村四月》细腻传神地描绘了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绿原、白川、子规、烟雨,这些色彩明亮的景物交相辉映,令人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在这两句中,诗人着力抓住这些景物,静动结合,给人一种无尽的享受。体悟这些诗句,要诱使学生展开想象,美丽的江南水乡到处是一片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置身其中,如在画中游玩,欣喜之情油然而生。而在后两句诗中,诗人紧紧抓住了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民形象来描绘。这与前两句交相呼应,给人以审美感受。理解了这些深层的内涵,学生会流连在江南水乡里,尽情品味草木茂盛、波光粼粼、烟雨蒙蒙、采桑插秧的乡村风光,舒缓了心绪,荡涤了心灵,愉悦了身心。内容与形式既辩证又统一。古诗的美育除了内容美之外,也有形式美。古诗的形式美是由语言、韵律、节奏等综合而成的一种表现形态美。教学中教师必须体系掌握,否则就难以得心应手。

总之,古诗的美寓于形象之中,古诗的美寓于情感之中,古诗的美寓于愉悦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充分感悟其特有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作者:陈钢强 单位:莆田市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韩利卿.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0).

乡村四月古诗范文6

就古诗文而言,教参的课程安排是一首古诗一节课,但是对于预习充分的学生来说,这太过单薄,学习两首又太过紧凑。在这样的情形下,课堂拓展延伸无疑是最合适的方法。

一、同一诗人作品的纵向拓展

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写出的诗歌的意境、思想各有不同,但前后的诗歌作品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拓展延伸同诗人的作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诗人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片段:

师:时间一天天过去,可是王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仍然是那么的强烈。许多年后的一天,家乡的一位朋友来到长安,王维心中有千万句话想问这位朋友,但话到嘴边却只问了一句:我窗前的那株梅花开花了没有?这就是王维的另一首思乡诗《杂诗》。

生:“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读出了王维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通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杂诗》的前后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不同,时间也不同,但心情是一样的,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学生通过比较学习,加深了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理解、感悟,实现了文本与超文本的有机结合。

二、同题材作品的横向拓展

面对同一自然景观、同样的边疆战事,诗人们有不同的感慨。面对离别,诗人也各有情怀。围绕同一题材而抒写的诗作,在诗的海洋中比比皆是,倘若能适当延伸,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片断:

师:你知道苏轼和西湖都有哪些不解之缘吗?

生1:苏轼在杭州做知州,他为西湖疏通河流,还造了苏堤。

师:不光是苏轼和西湖有缘分,我们的诗人白居易也和西湖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游了西湖后写下了《钱塘湖春行》。

师:为了纪念白居易,我们把白沙堤称作白堤。请大家背一背这一类的古诗。(生背有关西湖的古诗)

学生在品读交流中豁然开朗:同样是西湖,却承载着诗人不同的心境和情怀。这样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重组,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三、同主题作品的集约拓展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的“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片段:

师:《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以酒相送的送别诗。(出示《赠汪伦》)这首诗是以什么相送的送别诗?

生1:以歌相送。

师:(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以什么相送的?

生2:以目相送。

师:(出示《别董大》)这首诗又是以什么相送的?

生3:以话相送。

师:仔细读读这四首诗,你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

生4:都是以情相送。

师:对,诗由情生。这些送别诗都饱含着诗人的感情,对亲人,对故土,对朋友的真情。

这个环节巧妙地运用了“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方法,使学生不仅读懂了一组送别诗,而且领悟了这一类诗歌的表达方法,以诗带诗,举一反三。

《乡村四月》教学片段:

师:“绿遍山原白满川”这是一个怎样的绿色世界啊!许多诗人也写过这种绿,你们知道有哪些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师:在蒙蒙细雨中,除了子规的叫声,你还听见了哪些声音?(青蛙的鸣叫、白鹅的歌唱、虫鸣的声音……)

师:是啊,这些声音,诗人们也听到了。(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教师运用了“一句带多句”的迁移法进行延伸性阅读。用古诗中的“绿”、古诗中的声音的同主题进行集约式拓展,让学生领略古诗中同主题诗句的魅力,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诗文的意思,另一方面使学生的阅读有一种广阔感和纵深感。

上一篇开车技巧

下一篇谚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