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1
调查报告资料:《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涉及全国6000多名2006年毕业的本科生应届本科毕业生中,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1.58%的学生甚至愿意零工资就业。调查中仍有77.3%(34家)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还有20.5%(9家)认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比较务实了,甚至为了就业而降低了期望。
解读:
1. 用人单位考虑:从公布的调查报告信息来看,这个报告似乎倾向于有影响力的高校毕业生。如,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报告显示77.3%用人单位还是认为就业者存在期望值过高的现象,我认为一方面跟就业者的名校情结有关,以为自己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实际上是,皇帝女儿虽然好,但用人单位怕娶不起。因为养媳妇,不仅仅需要考虑钱,更需要考虑新媳妇与婆婆与家人相处共事的环境,即新进人员的个性与固有的企业文化凹凸差的比重。
2. 就业建议:一方面登陆用人单位网站或通过熟悉的朋友详细了解单位的特点和企业文化,根据自己的个性寻找适当的契合点;一方面要敢于谈必要或适当的待遇,零工资的想法固然是善意,但用人单位往往觉得更难办。
调查报告资料:在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
解读:
1. 用人单位考虑: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这个数字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意思。在实际就业成功率上,可能要比这个数字低数成。
2. 就业建议:找工作就像谈恋爱,恋爱就是练爱,一见钟情定终生,是幼稚的表现。刚毕业的学生,不妨多创造面试的约会机会,这样至少可以减少怯场、不自信的弱点,提高娴熟得体沟通的技能和技巧。
调查报告资料:截止到5月底,在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中,有27.3%(12个)受访者承认招聘时有性别倾向,而有72.7%(32个)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招聘时没有明确的性别倾向,但会考虑工作的性质和岗位要求来招收不同的性别。
解读:
1. 用人单位考虑:用人单位用人不考虑性别,那肯定是不实际的。
2. 就业建议:男性就业者多选择基础性、技术性和市场业务工作考虑,熟悉单位环境和市场环境,才是第一重要的,尤其是学管理和法律专业的,尤其要考虑性别的差异。女性就业者,建议一般不要太强调能力,而要在与人接触、言谈举止等方面下功夫。
调查报告资料:课题组依据16所大学所在的区域,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区间,调查结果显示,东部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62.43%,中部、西部和东北部高校则依次分别为47.88%、41.73%和43.39%。
1.用人单位考虑:一般而言,一方面经济活跃地区,新生的就业机会多,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和效率比中、西和东北部高。
2. 就业建议:对有能力或想体验人生更多角度、多层面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就业者,应当跳开熟人圈和地域圈的限制,去寻找全新的机会。学历只是证明接受过系统教育的标签,趁年轻身体棒,精力好,有冲劲的时候,多积累经历、游历和行业认识资历,是一生的财富。
调查报告资料:此次调查根据法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历史学、农学、文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门类,调查结果显示,农学就业率最高,达到78.38%,而法学仅有37.85%;医学最低,仅为31.01%。而且通常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40.35%和51.85%。
解读:
1.用人单位考虑:(1)尽管法学专业的总体水平一直以来都不是很高,但并不说明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没有市场,对于大多数用人单位专业的法律人才都是稀缺的。关键的是一方面学校课程结构和学教方式需要做很大的改进,法律人才在中国不是过剩,而是太少,少得可怜到已有法律人才根本就不足以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2)农学就业率最高,就业期望值低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量,是卖方市场在起作用,其次是人的就业价值改变。
2. 就业建议:(2)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要大胆打破专业限制,选择不同的行业就业;(2)就业者选择农业、农村、农商甚至农民,将是大有作为的事业天地。
调查报告资料: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1.6%的学生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其中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比例高达51.29%,而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则重点依托学校的推荐,相应的比例都在四成以上。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失业;理论与实践;高校教育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担负着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担,更加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中国梦”为我们的人生目标,而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梦想。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部分分离,加上个人心理的主观排斥,导致了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在目前社会社会状况下,靠个人改变目前的状况是无法完成的,我们必须依靠学校和社会,尽快融入社会,合理的将自己所学用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够更好的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 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中国社科院蓝皮书分析指出,继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2015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00万,并超过去年的727万达到749万之多!目前中国待业大学生数量众多,并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中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87.7%)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69.5%),这意味着将要有将有数十万大学生面临失业,目前在国家众多政策支持下,估计在2015年失业大学生也将不少,这个庞大的数字意味着社会上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严峻形势。
二、 高校教育与社会所需对比
根据大学生学校、专业不同,可能就业率会有不同,但是在目前大学生就业普遍难的前提下,不仅仅是个别专业就业难,所以我们应当全面地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在大学的学习中,我们虽主要学习的基本课程和本专业的课程,但我在暑假一个月的暑期实习中,也渐渐发现课堂上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很难很好的用于实践中。不仅如此,在实习中,我认识一个刚毕业的学长,他在单位工作一年了,从和他的聊天中,我得知虽然说法律专业相对来说专业较为对口,但实际上,当你真正离开学校,参加工作时,你会发现学习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是在大三就过了司法考试的学长,到目前我仍然看到他的书桌前堆积的诸多法律书籍,所以目前并只是不是学校教育出现问题,个人也有部分问题值得探讨。在实习单位上,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专业知识,也需要其他各项综合技能,比如普通话、计算机、人际交流能力等,这些都是你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自己进入社会,了解社会所需,并在有限的时间中,学习社会必要技能,这样以后我们才能更好的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本次实习中,我参与了一个案例讨论,主要是讲10几年前的法院判决未实施,现当事人要求法院强制执行。案情大致如下A与B是生意关系,A欠B几万元人民币,但A有货款为证,证明自己没有得到产品卖出的钱,这个案子在我看来,A理所应当付给B所欠款,但是在检察长仔细分析,直接说出A、B之间是否存在职务行为,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部分分离。
三、 单位对大学生要求
在本次我实习的单位中,尽管其中大部分人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只是较多,但是在此单位中,依然存在对应聘者要求过高,比如对一个检察员助理就要求大学本科学位,其实助理主要做的是整理文件,打扫卫生等杂活,并不需要过高的学位,造成了部分人才资源的浪费。
四、 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剖析
一些研究表明,有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中西部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成为公务员或者在国有企业就业,更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①而且现象表明有意愿的大学生在基层工作时间也不长。对创新创业并没有多大兴趣,导致就业方式单一,待业人员不断增加。
(一)考虑去基层人数增多。在今年中国社科院的调查中,明确表示不愿意去基层等艰苦岗位求职的比例进一步下降,只占16.5%,“愿意”去的为31.6%;“可以考虑”的比例为51.8%,相比去年“可以考虑”的比例上升了将近13个百分点。②
尽管考虑去基层的人员在不断增加,但是实际在岗位上坚持下去的人数毕竟是少数,在基层呆不下去了。有将进入失业大学生行业,整个社会待业大学生人数依旧较高。
(二)对工作要求仍较高,缺乏创新。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眼光较高,难以进入企业基层,就算进入基层也无法长久呆下去。面对脏活、累活仍然无法切实的去做。中国大学生普遍缺少敢于创新的精神。中科院风雪中提到,我国毕业生真正创业者不足2%,“对比去年的数据,今年求职者表示想创业和考研的人数比例都有所上升,而选择直接工作就业的比例有所下降。”在毕业生创业上,熊汉忠表示,连续几年的调查发现,每年有创业意愿的人群比例都在20%上下,但实际上大学生毕业后每年真正走向创业的人群比例还不足2%,两者差距巨大。③
五、 个人、学校、社会结合,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形势严峻,不是从一个方面努力就能改变的,需要我们整合各部分,共同努力。以学校为媒介,将个人与社会良好的结合起来,更害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个人:端正态度,多去实践。我们很多青年人在就业无门,创业无经费,要保持平常心,大学生要尽早到社会上去实习,实习期间多参与实践,多问,从“学生”扮演过渡到“企业职员”,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要再做不理性的经济牺牲者。自己要好好结合社会特点与形势,结合自己的特点与优势,走好自己的就业之路,走好自己的创业之路,为尽早拥有第一桶金而理性投资、而努力奋斗!
(二)高校;教学与实践更紧密的相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大学生更早参与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更快适应学校到社会这一过程的转变。在学生心理素质上,鼓励、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持续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三)企业:合理设置门槛,充分利用人才。一些企业埋怨大学没有培养出对口的人才,在招聘员工时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的提高,一味的追求高学历。本来只需要专科生就能完成的工作一定要本科生做,提高了入职的门槛,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因此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难度。同时,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能希望每次引进的人才都能立马发挥作用,这对应届毕业大学生来讲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必须对他们加强培训,分担学校的教育压力。
结语
首先感谢西南科技大学团委和游仙区检察院给我此次实习的机会,有了这次实习的机会我才能对自己未来树立一个良好的指南,并切实体会到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再次,感谢游仙区检察院的各个人员对我的照顾与讲解,让我更加了解本专业在学习与就业之间的不同。(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时间:2015-05-22 来源:职业规划网)
[2]《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京华时报 作者:陈荞)
[3]《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注解:
① 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时间:2015-05-22 来源:职业规划网)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就业环境;调查
一、引言
“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最初由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国外一般称之为非正规部门就业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目前国内一般将“非正规就业”定义为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既有在正规部门(依法设立的企事业、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等独立法人单位)的非正规形式的就业,诸如非全日制就业、短期就业、季节性就业、兼职就业、派遣就业、远程就业等,又有在非正规部门(正规部门之外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微型企业、家庭生产服务单位以及个体劳动者等)的自营就业、家庭就业等”。[1]
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大学生毕业首先选择的是在正规部门就业。然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传统的就业领域在自身的技术升级换代中对大学生的吸纳力降低,新兴正规部门在经济转型时期发展滞后,短期内难以吸纳所有的大学生,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本着效率最大化的原则,控制着其机构容纳编制内人员,这些正规部门提供的就业发展空间越来越有限。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逐年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在传统正规部门就业,必须在正规就业之外寻找新的就业途径。有研究显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格局变化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从事被社会默认的所谓传统、正规行业的比例下降,灵活就业、非正规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高校毕业生的非正规就业现象不断增加。2006年上海高校学生职业发展及就业工作调查报告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特征是流向多元化,“十五”期末和“十五”期初相比,毕业生就业形式更为多样,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比例有所提高。[2]2008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了大学生就业形式呈现多样化[3]。“近几年有至少5%~10%毕业生转入到非正规就业中”[4]。非正规就业正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形式。
二、当代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本文选择某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该校学生非正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15份,收回问卷310份,问卷回收率为98.4%,问卷有效率为100%。
调查对象的年级分布情况见表1。
调查对象的性别情况:男生160人,占51.7%;女生150人,占48.3%。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涉及到财经类、文史类、管理类、理工类和其他类的各个专业,其中财经类占1%,文史类占19%,管理类占14%,理工类占60%,其他类占6%。各专业分布基本符合该校理工类学校的性质。
1.对非正规就业认识不足,将其做为临时的过渡就业形式
在“您了解非正规就业吗”选项中,56%大学生表示对“非正规就业”这个概念“不知道,这次问卷第一次听说”,29%的大学生表示“听过,但不了解”,15%大学生表示“了解,但没有具体研究过”。统计结果显示,该校大学生对“非正规就业”大体处于“不知道”和“不了解”中。
在“您觉得哪种形式属于非正规就业(多选)”中,7个选项均有学生选择,并且比例相当,统计结果见表2。
在“如果您毕业在即,您会选择非正规就业吗”中,75%大学生选择了“会,在没有找到正规工作之前”。经过访谈了解到,他们中选择“会,在没有找到正规工作之前”的学生,往往把非正规就业作为通往正规就业的途径和跳板,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使自己的能力更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以上几项调查说明,当代大学生对非正规就业的认知不足,非正规就业的现实存在并未得到大学生的理性把握,对非正规就业的认知,绝大多数学生仅仅停留在字面理解上。然而,虽然大学生对非正规就业的内涵模糊,但是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他们无奈地选择非正规就业。
2.就业期望值高,功利性强,对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充满热情
在“如果您选择非正规就业,您最能接受第5题中哪种方式就业”选项中,除了12%学生未填写(即:不会选择非正规就业)外,作为高智群体的大学生,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从事自主创业、自由撰稿等高技能、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方式,统计情况如表3。
在“影响您选择非正规就业的重要因素是什么(选前三项)”选项中,
统计结果显示,金钱、生存、兴趣是影响该校大学生选择非正规就业的最重要因素,选择的学生百分比分别为29.5%、25%、25%,反映了该校学生择业的功力性很强,这与当代社会背景有关,也与现实生活压力相关。同时,在选择非正规就业时,该校很多大学生认为专业并没有给他们更多的就业优势。
以上几项调查说明,大学生选择非正规就业时,更多地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和务实的角度考虑,大多希望从事较高层次、能体现自主性的非正规就业方式,如25%选择了自主创业,他们期望在非正规就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3.非正规就业层次不高,学校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在“您周围有同学在创业吗”选项中,93%大学生选择“有一两个”或者“没有”,仅6%大学生选择“有很多”。这一结果与在该校就业指导中心访谈的结果相符。据了解,近年来该校一些大学生尝试自主创业,也涌现了一些成功创业的典型,但每年在就业指导中心正式登记的进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寥寥无几。而据该校就业指导中心跟踪调查,大多数毕业生刚开始都是从事“打零工”等较低层次的非正规就业。
在“如果您选择不创业,您不想创业的原因是(多选)”选择中,25%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创业”,有24%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创业的潜质”,18%大学生认为“创业太辛苦”,还有12%大学生因为“家人不支持”,10%大学生“怕创业失败”。调查结果说明,该校大学生缺乏对创业的深入了解,还有求稳定、怕吃苦的心态等,使得他们对创业抱有较高热情,但投身创业实践不多。
在“您认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困难在哪里(限选三项,按重要程度排序)”选项中,排名前三的困难因素分别是资金短缺、缺乏管理经验和对市场环境不熟悉。其中资金短缺问题是外部性因素,而缺乏管理经验和对市场环境不熟悉则是高校内部性教育因素。
在“您认为大学教育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学生就业能力”选项中,选择“创新理念及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更加结合社会需求”、“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就业观的转变”的学生达95%。
以上几项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从事的非正规就业层次还不高,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投身创业和成功创业的人数不多,迫切需要政府、学校在创业相关政策、创业活动训练、创业指导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服务。
三、当代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尚未完全转变
虽然“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已普遍为大学生所接受,但受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现实环境以及父母和同辈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是落后于市场对人才配置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潜意识自加“身份标签”,更多地选择更为体面的工作。如在A高校调查中21%大学生认为“摆地摊”是非正规就业形式,但是只有4%大学生表示“摆地摊”是最能接受的就业方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上已经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如果依然将自己定位为“精英”,应该从事“精英的工作”,这种脱离社会实际的就业期望和不良的择业心理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视野,制约了他们树立主动、灵活、多形式的就业观,也往往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或者无奈选择较低层次非正规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2.大学生就业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大量高科技、专业化服务的新型产业部门的迅速成长以及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的进一步变革,一大批新型的非就业方式将催生更多的具有高知识型的非正规就业形式。但是从对A高校调查和访谈的情况看,目前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毕业生还只占少数,特别是能够利用自己所学专业从事高技能的非正规就业形式的毕业生更少,很多大学生因为落户、档案结转、地域选择等方面原因,暂时性地被动选择“打零工”、成为“蚁族”,从事较低层次的非正规就业。
另一方面,适应非正规就业的灵活有效的失业、医疗、养老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和社会福利难以保障,而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行业保护主义主导下的户口地域限制使得大学毕业生难以在整个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一些扶持政策较难操作,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持观望的态度。这些都很大程度上消减了大学生从事非正规就业的热情。
3.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
虽然“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还处于“卖方”市场,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就学”机会,而不是未来的“就业”机会,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忽视了按需培养的问题,人才培养工作相对滞后,缺少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对专业设置进行合理的预测与规划。而在长期不变的、僵化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对人才的期望值之间的反差,使大学生面临就业时更多表现为被动的适应,独立意识薄弱,对非正规就业或恐惧、或忧虑、或排斥”。[5]在A高校调查和访谈中,大学生期待从事自主创业、自由撰稿人等高技能、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特别希望学校能多开设一些与就业市场紧密相关的课程,以扩展自己的就业面。但是学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以及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与大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四、高等学校在促进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方面的建议与对策
1.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将教育与就业相联系,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从事高技能型的非正规就业。同时,增强与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等合作,尽可能多地给大学生提供锻炼就业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补短扬优,在实践中积累实现就业必须的工作经验。
2.呼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从事非正规就业大学生权益
针对非正规就业中如何更好地维护大学生权益问题,高校可以通过申请相关主题方面的课题研究等体制内方式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对这方面的关注,同时呼吁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非正规就业中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劳动制度,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大学生就业竞争环境,促进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3.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通过加强教育引导,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以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需要的指导理念,由“管理”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调试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寻求各种就业渠道。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搭建信息互通网络平台,及时有效的学生实习、兼职、就业等信息以及政策方面的就业信息,提供全方位服务。
4.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是非正规就业中的高级形式。高校应当将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开设相关创业指导课程,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实现就业,带动就业。
参考文献:
[1] 刘承波.鼓励非正规就业,促进毕业生就业模式多样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4,(12).
[2] 课题组.2006年上海高校学生职业发展及就业调查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7,(4A).
[3] 黄敬宝.2008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9,(1).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就业现状;问题;解决对策
在我国现阶段,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严峻问题。而大学生的就业更是国家长期以来需要致力解决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质上就是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之间的合理配置问题,大学生作为人才资源中层次较高的一类群体,他们的就业是国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充分体现。其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关乎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毋庸置疑,纵观近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就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牵动学生及其家庭的心,成为每年一度聚焦的热点。
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的欢迎程度,在一定方面反映高等学校的教育水平及教育质量,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不仅对学生本身的未来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学校的声誉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如果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不佳,从社会方面来看,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不仅浪费人才资源,影响人才市场的人才招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就业造成压力。从毕业生本身来讲,影响其对就业的信心以及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同时重要影响到所在学校的声誉。从高等教育方面来讲,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所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国家的综合治理,这个问题关系到对社会的稳定、教育制度的深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国家“科教兴国”的实施以及高等教育被社会的认可程度。因此,深入探讨大学生的就业机制,研究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出现的问题及成因,找出解决此问题的正确思路对策,对于当前我国新形势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迅速增加,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
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0%,其中本科生逾至80%,专科生达到40%。2002年高校初次就业率平均为65%。2003年受非典影响,就业率平均为60%,研究生约为80%,本科生约为60%,专科生仅有30%。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38万人,截至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本科生为81.7%,高职高专就业率为62.1%。由此可见,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日益突出,就业将更加艰难。
(二)用人单位注重大学生求职者的学历以及专业能力
从整体来看,社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有明显提高,研究生需求旺盛,本科生供需基本保持不变,而专科生供大于求。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上线率逐年上升,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求职时,很多用人单位便注重大学生的学历,光注重表面上的学历,而忽略了大学生的一些能力。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大。一方面会由于自身学历问题而烦恼,另一方面会产生消极情绪,会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目前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大部分用人单位都首先都只是注重大学生的学历,而后才注重大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就导致了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由于各大名牌大学的名牌效应,用人单位对重点大学以及名牌院校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则相应的不足。因此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的被需求状况差别很大。不同院校的就业状况也就不一样。
(三)地域差异是就业形势的重要体现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大学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然而在一些偏远山区及一些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城市需求仍然不足。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就业区域限制在一些发达城市,比如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一些大的城市。由此造成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不明了,发达的地区大学生很多,相反那些落后偏远的地区则很少。
在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选择大中城市的占44.7%,选择到县城的占到20.2%,选择到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7.7%和0.9%。而剩余的26.6%的毕业生则表示对就业地区没有特别的要求,而已经就业的大学生到大、中城市就业比例达到76.6%。
(四)专业之间的供求不平衡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不同专业在社会上的供求也各不相同,短线专业供需比可达1∶10以上,而一些长线专业的比例却微乎其微。近年来,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机械、电子、计算机类、通讯类、自动化、建筑类、汽车类以及金融、师范、临床医学等专业大量需求,这些专业成为社会的热门专业。而文理科中的基础理论专业、地质勘测等专业供大于求。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因素在于多方面
(一)社会因素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大学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
(1)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知识、人才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动力,需要毕业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不仅体现对知识的认知,而且要对本专业要能熟练掌握。这就使得大部分毕业生达不到这个要求。
(2)目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中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而高校大量的扩展使得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给量大量增加,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3)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认证度还未真正得以提高,人才市场的趋理性逐渐导致更多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观有所改变。
(二)就业体制存在障碍
我国自从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后,在科技领域有了各项突破,科技方面的人才也大量涌现。
(1)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大学生统招统分,从80年代中期开始“供需见面”逐步向“双向选择”过度,从90年代初开始推广“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这些都是人力资源配置发展的必然趋势,使人才集中分布在具有优势的地区和行业。
(2)就业体制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有所帮助,但其中存在的障碍却也是有很多方面。比如很多大学生自身的情况不符合就业中的某些条件,而这样将会给这些即将就业的大学生心理上造成很大的负担。
(三)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学非所用现象十分普遍
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计都是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因而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但创新能力不强。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当今大学生缺少的就是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对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其中包括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以及礼仪方面的问题,还包括对就业的薪酬及就业岗位的要求。
(1)大学生在就业理念上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说“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就业就得找个发达城市就业”等这些误区。其实真正意义上是这些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人生价值。
(2)大学生目前对就业的薪酬存在过高的现象。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60%的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而80%的用人单位或企业反映大学生对薪酬这方面期望过高。不少大学生为此感到难以接受,由于低工资不能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要。
(3)大学生综合素质问题是很多企业所关注的。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大学生求职者在进行面试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不够果断,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些面试者弄虚作假,这样做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前途发展。
(4)在礼仪方面做的不够到位,有些大学生性格与社会很难相融,始终表现出胆怯,见到领导不打招呼等等。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就业上的一些问题,气质不够,礼貌没做到位。
三、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1)深化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的配置上还有待提高。现阶段,不管是对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还是高等教育的改革,都要求有市场推动力,要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创造以市场为导向的良好的就业氛围,加快建设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尽快实现全国联网。
(2)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现今,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经济成分,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各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国家应该对就业渠道进行有利的拓宽,给大学生或即将要创业的人提供一个比较方便的就业平台,引导他们摆脱各种陈腐择业观念的束缚。
(3)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对大学生的培养模式。计划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培养能适应那个时代的人才供应需求,而我们当今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教学模式和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的质量。由于社会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应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来适应不同形式下的社会。而学校则应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人才培养对市场的要求,改变教学模式,不要沿袭以前的教学方式,要学会去创新,去创造属于自己学校独特的培养模式。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跟踪调查;对策
随着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被日趋重视。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各高校更为重视就业市场需求信息的反馈,因此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形式选取宁波某一高职院校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并对就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思考。
一、调查概述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对象主要包括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共计568名毕业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主要就职单位的性质,单位的规模,就业岗位,任职层次,月薪情况,毕业生后换单位的情况,就业专业对口情况,在校期间所学技能,针对就业学校最应加强哪方面的训练,就业时老师的作用,毕业找工作什么最看重什么,换工作时什么最重要,认为我学院学生在就业时的优势是什么等16个问题。
(二)调查方法
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以调研的模式展开研究。
1.问卷法。向毕业生发放《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毕业生跟踪调查表》,经毕业生填后返回。
2.访问法。调查人员在组织问卷调查的同时,走访部分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征询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作好相关记录,作为撰写调查报告的原始资料。
3.电话访谈法和邮寄问卷法。考虑到本次调查涉及的面广量大,为了有效节省时间和经费,针对部分比较偏远地区的毕业生,我们会根据其详细的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进行电话访问或邮寄问卷。
二、调查结果
(一)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单位性质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得知,学院2012届毕业生和2013届毕业生主要在私营企业,分别占据总数的84.5%和69.4%。,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分别是2.7%和5.5 %,在中外合资企业分别是4.0%和7.5%,在机关事业单位分别是1.3%和4.6%,最后分别是3.4%和5.2%的同学在外贸独资企业工作,4.1%和7.8%同学自主创业。
(二)针对学生就业岗位的调查分析
调查学院是工科院校,据调查统计,大部分学生主要从事于技术性工作,2012届毕业生有近45.1%,2013届毕业生有48.3%。毕业生从事业务员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分别是22.5%和13.3%,从事行政人员的分别是2.2%和9.4%,从事管理岗位的分别是7.2%和9.0%,其他人员分别占据23%和20%。
(三)毕业后更换换工作岗位的次数调查分析
三、思考和对策
从本次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有些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还存有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对我们高职院校的办学和就业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应结合学院的专业特色,秉着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不断创新和完善“校企合作”“实践实训“之路,让企业参与学院育人的全过程,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学生实施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形成较为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要优化专业结构,结合学校实际,调整学科,设置专业;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课程,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突出选好专业知识课程,特别是专业精品课程。此外,要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实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专业水平;要积极开拓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
2、实施全方位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考虑就业市场供求双方需求的基础上,全面细致的选择就业指导与服务内容。第一,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勤奋,爱岗,敬业精神是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第二,就业心理教育。针对毕业生出现的一系列心里问题,加强毕业生的心理辅导,促其正确定位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第三,就业政策与形式教育。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引导学生正确就业。第四。就业观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合理定位。现在有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很迷茫,当未找到工作时,心理十分紧张,拼命到处找工作;找到一份工作时,也就迷迷糊糊去做,但是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造成有些学生都是短期跳槽的不良现象。针对这个情况,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系统的就业规划指导工作,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自我特点,进行自我完善,确认职业目标是首要任务。
3、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课”,向学生传授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树立“批判性”精神。其次,学校可以增强创业教育的培训,如可以从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入手,强调教育和经济沟通,引导学生在校就开始锻炼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能力,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有市场意识、有创新意识、有创业素质的新人要建立创业教育基地,开展创业活动,培养综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
4、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技能的培训
大学生就业指导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的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目前很过高职院校并没有加强对专业教师的系统培训,一些老师感觉在就业指导工作上力不从心。因此,高职院校在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下,要学重视对教师的就业指导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就业指导相关知识的培训,重点讲解就业政策、就业操作程序、就业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可采取以会代训、经验交流、举办专题讲座和报告以及理论探讨等形式,使专业教师熟悉和掌握就业政策及各项规定,掌握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掌握就业指导与咨询的方法和技巧,努力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勇等.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及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2).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下简称贫困生)的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教育部决定在2011年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其内容之一为“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和薄弱地区的就业帮扶和援助工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体系,实行一对一服务,建立困难生信息数据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等尽快实现就业。”[[]]该项举措对贫困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缓解其就业难的一剂良药。帮扶贫困生就业的重要主体非高校莫属,但以往的研究理论过分地渲染了家庭经济、社会因素等对贫困生的就业制约,对高校如何促进贫困生就业着墨不多,忽视了帮扶贫困大学生就好业是高校责无旁贷的责任。
1 学界关于贫困生就业难原因概述
贫困生是指无力支付或者不能完全支付大学学费、住宿费和大学所在城市最低生活费用(满足吃、穿、行等基本需要)的大学生。[[]]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显示,学界一般都把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归结为四点: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因素,“上学贵”是中国大学教育的通病,贫困生囿于经济拮据,导致求学、就业之际处处捉襟见肘,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是就业能力贫困,贫困生除了成绩以外无法借助其他“利器”来为自己打开通向就业的阳光大道。如,知识面狭窄、特长不明显、环境适应能力差等;第三是就业预期目标与社会现实脱离节,部分贫困毕业生往往因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拥有社会资本较少,更倾向于比较稳定工作单位,无情的现实却一次一次地击碎了他们“梦想”;第四是不健康的就业心理,贫困生承受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求职路上的屡战屡败的亲身经历扭曲了部分贫困生脆弱的心灵,更使他们相信“双向选择等于选择权利、金钱”,从而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因而在就业面试中往往不能自信地展现自己,自卑心理成为了贫困生难就业的拦路虎。
2 对贫困生就业难原因的必要辨析
关于贫困生就业难原因的传统论述,诚虽有理,却不全面。贫困生在经济、学习、心理和就业能力贫困等方面互为因果的循环体系,被学者命名为,“贫困循环理论”[[ 李来来:制度创新[ EB/ OL ].提高贫困生能力,项目网站,phe.ngo.cn/old_content/proj_intro/idea/inna,2011.3月30日]],即经济困难、学习成绩差、心理压力大、社会技能发展不全等因素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这些因素循环直接的结果是贫困生在其大学生活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困难,导致学习和技能发展上的不利结果,最终影响就业。“贫困循环理论”是否能作为贫困生就业难的理论依据?答案是否定的,其理由有三方面。
首先,从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到孟子的“化性起伪”再到今天的“知识改变命运”等语言均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经过教育和学习,就可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后指出:“我们有理由质疑高校“贫困循环”理论的存在。并认为目前有关高校贫困生就业方面的研究可能普遍高估了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张欢、王丽:中西部十省高校贫困生就业愿景现状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其次,“贫困循环理论”是从贫困生自身分析、诠释了贫困生不易寻觅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而忽视了贫困生仍然是大学生,是国家宝贵人才这个关键的因素。从本质上看,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就业的起点上应该是平等的,但贫困生就读的小学、中学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较弱,教育差距使其法定的、平等的受教育权不能得到保障,造成了人发展的差距,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让贫困大学生输在了起跑线上,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才是造成贫困生自身发展不全面的根本原因。
第三,如果把该理论直接嫁接到贫困生就业难的成因中,危害有三:首先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阵地,是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的场所。随着高校扩招,高校的教学质量已是每况日下。而该理论恰恰忽略了高等教育本身对于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价值,可能成为高校在提高贫困生就业能力方面不作为的托词。其二,该理论似乎有“出身决定论”之嫌,过分强调家庭状况对于个人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 “读完职业高中再去打工”反映了职高招生的艰难,同时也折射出“知识改变不了命运”的悲哀。因此除去不公正的招聘机制影响外,高校教育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改变一定阶层以上的人的命运,还要思考如何改变处于社会弱势的贫困生群体的命运。否则,任其贫困生做何种努力都逃不脱“与生俱来”的命运时,其“宿命论”的自卑心态自然就凸显出来了,“读书无用论”势必会重新抬头,影响“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计;其三,该理论易滋生“权贵世袭”的封建思想,浇熄贫困生心中自强不息的火种,甚至使其产生“仇富”的变态心理,影响和谐的社会秩序。人民日报对此问题的剖析正好印证了笔者的观点,即“代际之间的社会壁垒,造成教育等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对于促进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社会和谐稳定都非常不利。”[[“穷二代:别让我输在起跑线”[N],人民日报,2011年3月31日第18版。]]
3 高校在帮扶贫困生就业中的特殊作用
3.1改革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和课程改革是我国高校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高等学校要积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以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改革的方式之一是实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不同工作的就业能力。”[[ 黄紫华、李雪如: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 [ 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 1), 28—30 .]] 此外,“就业力(就业能力,笔者注)教育应该整合进课程中,否则就业力是琐碎的,不完整的。”[[ Knight P, Yorke M. Employability through the Curriculum [J]. 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2002, 8(4): 261-276.]]高校需要把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渗透到四年的课程体系中,改变目前“快餐式的就业指导”方式;就业指导课程应与专业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变目前二者之间各自为政的培养格局;职业生涯规划须从贫困生入校时起抓起,循序渐进地推进,改变目前重高年级轻低年级的就业指导模式。与就业指导相比职业生涯辅导内涵广泛,是一个全程化、全员化的概念,前者强调就业选择、就业过程的准备;而后者更关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简言之,职业生涯辅导是把大学生求职的任务放到整个生涯发展的背景中加以探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环境,进行职业选择,提升职业素质和求职技巧,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同3,第240页。]]即职业生涯辅导不仅要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更要帮学生解决一生的成长、发展问题。可见,职业生涯辅导对解决贫困生的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完善对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可考虑以下方面:第一,鉴于职业生涯辅导的系统性,高校须建立一支专家化、专业化、专门化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第二,扶弱济困、创新推荐贫困生就业工作思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高校应“一对一”帮扶贫困生,举行专场招聘会,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贫困生,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重视校企合作,以订单方式培养、推荐贫困生就业。 3.2 改革育人环境,营造公平、民主化的育人氛围
“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环望”,贫困生站起来四面环望需要自由、平等的育人环境。高校应注重建立民主化、公开化的育人氛围,让贫困生在良好、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须形成尊重贫困生人格的教育理念,避免歧视对待;教导非贫困生不以贫富论朋友,形成自由、平等、公正的学习、学术氛围。“社会人不仅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求,而且需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归属感等,”[[郭平等: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分析及建议[J],湖南社会科学,2010(5).]]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社团组织在这方面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实践中,很多贫困生因为经济和心理的压力,很少有担任学生干部或参加社团活动的培养和锻炼经历,因而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能力较低下,导致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高校各种社团组织旨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独立自治的精神,并透过活动的实践发展集体意识与自我个性,满足人的成就感,增强人的自信心。可曾几何时,团组织、学生会等其他社团组织“有特长者优先”的招聘广告词足以把许多贫困生拒之门外。此外,对某些高校推行的以贫困生为主体的“自强社”、“爱心社”等组织的行为,笔者持保留意见。原因有二:其一是贫困生兼具极强的自尊与自卑心理,二者之间一纸之隔,该性质的社团组织一方面有歧视贫困生之嫌,另一方面加入类似社团等于给自己贴上“贫困生”的标签,恐会刺激其敏感的神经,强化其自卑心理,使其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自怨自艾情绪;其二是有乖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教育宗旨。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应该且必须沐浴在高校的同一片阳光下,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为此高校社团组织应该改革选人机制,积极主动地把贫困生吸纳到社团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避免自卑、怯懦、嫉妒等缺陷心理的形成。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贫困生自立,自强,自信。
3.3积极引导贫困生进行自我教育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自觉发展性的自我教育方法,他着眼于培养人的主体精神,发展人的个性品质,强调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积极引导下自觉地对自己进行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精神的教育,以满足其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需要。为此,高校要搭建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要让每个贫困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昂首挺胸做人;高校须搭建服务平台,满足贫困生发展的需要,通过自我教育实现贫困生自觉变化,使他们认清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寻找真实自我,树立起珍惜每一次就业机会,不言败、不气馁的求职心态。
4 结语
绿色通道使贫困生能“进得来”了,新的国家资助体系(即,奖、助、贷、勤、补、减)基本保证贫困生“不退学”了。在找工作变成了比拼父辈财富和权势的“拼爹”游戏的歪风邪气下,高校更应弘扬社会正气,保障贫困生接受公平的教育,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结果实质公平,让贫困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后重新与非贫困生站在同等的起跑线上;在就业难的形势下,高校要积极提高贫困生的自身素质,让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学会“生存”。我们有理由相信“贫困生”如果练好内功,加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所磨炼出来的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精神,以及相对踏实的学习和工作心态,一定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29日第1版.
[2]杨振武、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3]李来来:制度创新[ EB/ OL ].提高贫困生能力,项目网站,phe.ngo.cn/old_content/proj_intro/idea/inna,2011.3月30日.
[4]张欢、王丽:中西部十省高校贫困生就业愿景现状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5]”穷二代:别让我输在起跑线”[N],人民日报,2011年3月31日第18版.
[6]黄紫华、李雪如: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 [ 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 1), 28—30 .
[7] Knight P, Yorke M. Employability through the Curriculum [J]. 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2002, 8(4): 261-276.
[8] 李来来:制度创新[ EB/ OL ].提高贫困生能力,项目网站,phe.ngo.cn/old_content/proj_intro/idea/inna,2011.3月30日,第240页.
[9]郭平等: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分析及建议[J],湖南社会科学,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