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瑜伽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瑜伽课程范文1
瑜伽,作为一种生活哲学,最终目的是使身体和精神完美平衡的发展,增进人在体质、精神、道德和心灵方面的锻炼与修养。随着瑜伽的流行与推广,该项目已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并在各类健身俱乐部、瑜伽馆等广泛开设。我院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了瑜伽专选课程,旨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熟练掌握瑜伽基本理论知识和动作技术、技能,培养学生从事瑜伽教学、教练、健身指导、美体塑形指导等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瑜伽的姿势和呼吸法来制定可行的健身计划,在瑜伽运动中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养,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院瑜伽专修课程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瑜伽课程设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手工及搜索,查阅了中国期刊全文数字库里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章,对瑜伽课程设计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通过走访和网络信息等方式,对该领域的专家、教师和瑜伽培训机构高级导师进行访谈,对瑜伽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2.结果与分析
2.1教学设计依据与思路
2.1.1教学设计依据。目前,国内已涌起一阵狂热的瑜伽潮,本专业开设瑜伽专修课程主要是顺应时代和市场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技能型人才,因此瑜伽课程是以行业和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健身指导和管理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瑜伽师的职业标准来设计教学内容。
2.1.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瑜伽项目的特点设计了教学模块。学生在此之前已经进行了健美操专选的学习,具备了很好的身体素质学习条件,学习动作不再占有大比重。因此,在本课堂的学习中技术项目和技能项目比例相近,在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基础上重点学会教学指导技能与创编技能。
2.2瑜伽专修课程相关分析
2.2.1职业岗位分析。本课程职业岗位分布在健身俱乐部、专业瑜伽会所、舞蹈塑形工作室等场所,主要从事瑜伽教学、教练、健身指导、美体塑形指导等工作,因此要求瑜伽教练必须掌握瑜伽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与技术原理,具备瑜伽健身指导及瑜伽教学能力。
2.2.2学情分析。瑜伽是一项男女老少皆宜、非常时尚的运动项目,通过动作的展现,给人们带来身体形态、耐力、力量、柔韧等方面的视觉享受与心理调节的功效,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此外,我院专修班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健美操、爵士舞、街舞、踏板、搏击、现代舞等项目的基本技能,对动作的伸展性、协调性、对美的表现力和音乐的理解能力都有了很好的基础。
2.2.3课程资源分析。在教材使用上,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姜桂萍编著的瑜伽教材,该教材遵循人体健康科学原理以及人体运动学习的规律,符合本课的教学要求。在备课过程中,还参考了省内权威瑜伽教练培训机构的教材作为教学辅助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进入瑜伽网、瑜伽论坛等网站,使他们了解瑜伽项目的相关信息,搜索一些经典视频、新颖图片以及瑜伽练习的感悟来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2.3教学目标设计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目标,紧密连接职业岗位,提高学生能力。瑜伽专修课程的总目标要求学生能掌握瑜伽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动作的技术,培养学生的教学指导与创编能力,达到专业瑜伽教练的基本要求。
2.3.1知识目标。通过瑜伽专修课程学习,使学生必须掌握瑜伽的基本理论知识,如:瑜伽的发展史、概念、流派与分类、特点等,掌握不同人群练习瑜伽的注意事项和误区,能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分析体式的健身原理,能掌握瑜伽课程的教学特点、基本手段、教学常规与课堂组织等,从而达到专业瑜伽师的理论水平。
2.3.2能力目标。学生能准确掌握并完成瑜伽的各个体式,能正确掌握瑜伽呼吸与动作配合的技巧,能从专业的角度引导体式的动作过程、要领和功效,掌握瑜伽的语言引导技巧,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瑜伽健身计划。
2.3.3素质目标。素质目标主要培养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发展身体柔韧性和整体协调性,培养学生克服疼痛、突破自我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及其能力,培养学生运动美的欣赏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2.4 课程内容设计
瑜伽专修课程的内容设计主要针对岗位能力,确定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分为理论知识、技术项目和技能项目三大模块。表1是本课程的内容设计。
2.4.1 理论知识。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专修班学生将来主要从事瑜伽教学、教练、健身指导、美体塑形指导等工作。因此在理论模块,主要设计了瑜伽的理论知识、瑜伽哲学思想、瑜伽脉轮介绍等,旨在全面掌握瑜伽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瑜伽文化的认识,能从哲学、解剖学、生理学的角度专业剖析体式背后的认知和解读,全面提高学生瑜伽理论水平。
2.4.2 技术项目。呼吸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也是瑜伽练习的关键。冥想是一种控制心识的活动,经过冥想透彻洗礼会让人更加平和与宁静,从而达到身心联接、统一。呼吸和冥想是我们进入练习之前的必要环节,是让学生调整身心进入课堂的重要准备,更是专业瑜伽教练引导水平的体现,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会贯穿到我们每一堂课程的练习当中。法的学习以动作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法。在各级法中,再将动作根据身体重心分为站立、坐与跪姿、卧姿和要求身体力量与平衡的倒置类与平衡类法,根据本课程的进展,依次进行教学。
2.4.3技能项目。技能项目中主要内容以现代派瑜伽各类分支的理论和现代派瑜伽法编排为理论支撑,以组合创编为实践,以角色扮演为主要组织形式,训练学生科学创编组合和教学指导技能的能力,主要是为学生顺利从事瑜伽行业做好准备。组合创编不仅只注重各瑜伽分支的课堂教学创编,还要能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如: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心肺功能等人体内在的锻炼,和对人体各关节、肌肉、韧带、协调等相应部位的提升等。在教学创编过程中,依据人体解剖学原则,符合人体生理学规律,运动强度逐渐加强,在课堂结束部分,编排动作时应考虑心率逐渐回到开始状态的动作强度。
2.5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围绕课程目标,设计相应的能力训练项目,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各个环节的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根据相应的能力训练项目的设计,为达到教学目的,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
2.5.1讲解与示范法。讲解是教学当中的第一个环节,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动作背后深意的认知和阅读。示范是学生在领会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运用人们认识事物由感性到理性的基本规律和固有的模仿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量采用讲解与示范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直观的运动表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要领,形成理性认识。
2.5.2练习法。在实践教学中,首先会以身带动,带领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初步掌握动作技术。此外还会采用分组练习、一对一练习、分组练习等不同的练习法及根据不同人群存在的个体差异,针对性教学。通过这些方法,是为学生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组织、教学和纠错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2.5.3典型示范法。典型示范法是针对学生练习中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选择最有效的手段,及时进行典型示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典型示范并及时纠错,使学生能正确感知体式对身体产生的刺激,掌握动作要领,为接下来的教学指导技能的学习做好准备。
2.5.4播放语音引导录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播放专业瑜伽师的语音引导录音,一方面是创设上课情境,让学生快速做到调身、调息、和调心。另一方面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专业导师的语言引导技巧、描述情境的意念等。
2.5.5观看视频与挂图。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视频欣赏,让同学们学习视频中瑜伽师的语言引导技巧、动作的优美与舒展,以及完成动作的过程中提示注意事项、动作要领和健身功效的恰当时机。此外,还通过挂图、展示图片,提高学生对运动美的认识与欣赏能力,及自己在进行体式练习中有标准的对比,提高动作的舒展度和优美度。
2.5.6角色扮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量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手段,创设模拟会员课堂的情景,让学生充当瑜伽师的角色进行教学指导,目的是训练学生对体式的动作要领掌握情况和语言的引导技巧及纠错能力,从而达到专业瑜伽师的要求。
2.6考核方案设计
根据瑜伽师的职业标准,确定课程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主要侧重与三方面。第一,考核学生对瑜伽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该环节主要以卷面形式进行;第二,考核学生动作的基本技术,该环节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考核,重点检验学生对瑜伽动作要领和呼吸与冥想以及瑜伽放松术的引导技巧的掌握情况;第三,考核创编组合与教学指导的能力,该环节主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设定相应的能力项目,现场进行组合创编与教学指导,主要考核学生对瑜伽解剖学与生理学掌握情况和科学创编组合的能力,以及所创编动作背后深意的认知和解读。以上三个环节旨在全体检验学生对瑜伽专修课程的掌握情况,切实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瑜伽教练。
3.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院瑜伽专修课程开设背景的研究,对职业岗位、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考核方案进行了完善的构思。总体设计主要以行业和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健身指导和管理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瑜伽师的职业标准来设计教学内容,最终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瑜伽教练,为使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蕙兰.瑜伽[M].人民出版社,2008
[2] 姜桂萍.瑜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瑜伽课程范文2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瑜伽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希望通过瑜伽练习,达到身心平和、协调发展。瑜伽作为当今健身的新型项目,瑜伽健身市场的火爆,正规培训授课教师缺乏,使其发展受到影响。为适应社会体育市场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体育专业将瑜伽课程列入体育院系培养方案中,以选修课性质供学生学习为主,并不是必修课,教学学时少,场地缺乏,教师授课难直接影响到瑜伽人才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瑜伽课程的发展。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本研究试图对瑜伽进入高校课程的设置问题,从理论上提出课程设置构想,并通过教学实验证构想的可行性。
关键词 瑜伽 课程设置
一、前言
瑜伽作为一项古老而传统的运动项目,已走向世界,被全世界的人所接受,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瑜伽作为当今一项新兴的健身运动项目,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正规机构较少,由于受到师资的影响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少,针对这种情况,瑜伽在高校的前景也是很可观的,一方面,瑜伽的开展与普及已经成为学生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在高校体育专业中开设瑜伽课程,有助于高校体育专业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就业。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江西省普通高校瑜伽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的内容,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逻辑推理法,对所得的调查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再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与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瑜伽的起源
瑜伽的思想和实践起源于古代印度,至今己有5000多年历史。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身心压力加大,亚健康人群成上升趋势。瑜伽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希望通过瑜伽练习,达到身心平和、减负、减压、调理身心、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瑜伽早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惠兰瑜伽”(瑜伽之母),瑜伽才逐渐传入中国并被中国接受。21世纪的今天,瑜伽已经成为中国的时尚运动,特别受女性追捧。
(二)瑜伽的内涵
美国瑜伽协会编著的《瑜伽哲学》认为,瑜伽一词源于梵文音译,有“联系”之意,即人类本能从较低部分到较高部分的结合,这也意味着人与最高的宇宙万物之灵相同化,并从痛苦中获得解脱。尽管众多学者对瑜伽认识有所不同,但趋向统一的观点认为,瑜伽是将“自我”与“超我”连通,以改造人的灵魂,增进身心健康的养生运动,其本质是连通“自我”与“超我”增进健康。
(三)高校瑜伽课程开展的价值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它具有与社会生活衔接的特点,明确瑜伽教学的目的是顺利开展并实施瑜伽课程的重要前提。通过瑜伽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瑜伽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和实际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良好身体姿态的形成,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现代大学身在身体、心理与精神素质方面的培养,进行体系的教学可以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身体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本文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整体健康观为指导,进行瑜伽体育的设计,进行大学生瑜伽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满足高校学生的需要,有助于达到和谐健康的总体目标。
充分利用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硬件设施资源来解决高校瑜伽课程发展的难题。调整与整合、优化教师资源的配置,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科学规划教学方法,利用新型的瑜伽体育带动高校体育综合发展,对休闲体育的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填充瑜伽理论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本着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结合江西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及内容为瑜伽教学的开展提供依据,为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指导的意义。
(四)江西省普通高校瑜伽课程的设置
1.瑜伽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高校体育专业瑜伽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需在充分考虑瑜伽课程设置价值的前提下,遵循瑜伽课程设置原则与要求,适应高等教育和体育专业学生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及实际需要。通过查阅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训练学、科研方法等书籍和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根据上述教学内容设置的要求,以及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具体特点和瑜伽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等,并通过专家访谈和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研究者认为瑜伽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应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包括瑜伽概述、瑜伽的健身原则与方法、瑜伽练习计划和课程的编订、瑜伽音乐、瑜伽欣赏、瑜伽的教学、训练原则与组织教法;实践部分包括法、瑜伽呼吸法、瑜伽冥想法、双人瑜伽、椅子上的姿势等。
2.瑜伽课程目标的设置
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的基础,是选择课程内容的依据,也是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依据。课程目标在整个课程活动中起到核心指导作用。瑜伽课程目标的设置要综合考虑学科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等因素。在进行具体课程目标设置时,须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瑜伽课程的价值、高等教育的特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高校本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瑜伽课程目标设置的具体目标为:(1)使学生初步掌握瑜伽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技术及实际运用能力,能够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和健身房的瑜伽教学工作,指导瑜伽健身锻炼。(2)提高学生身体机能、改善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平衡性;促进良好身体姿态的形成。(3)帮助学生排除负面或悲观的想法、驱散忧虑,使学生达到一种身心平衡的状态。(4)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培养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瑜伽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
瑜伽课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向学生传授瑜伽知识、动作,发展与之有关的各种能力等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措施和方法。瑜伽课的教学方法一般可以归纳为3类:直观法、语言法和自主学习法。
4.瑜伽课程的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育方针、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可能的评价技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瑜伽课程教学中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评价方面需考虑以下几方面:(1)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做到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评价既要包括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掌握的程度,又要有所体现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应在评价中占一定比例;(3)重视评价方式的创新,理论考核应做到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实践考核应做到规定考核内容与自选考核内容相结合;同时要求教师着眼于学习个体的动态发展的全程,既避免对课程学习者绩效的简单回溯,也要避免用静态的眼光去评价课程学习者的阶段性质量或结果。(4)要结合本课程特点,选择恰当的考核内容,确定考核内容科学的百分比,使考核结果更趋合理。
四、结论与建议
(一)高校要加大对瑜伽的宣传教育,使更多学生了解并掌握瑜伽。
(二)明确高校瑜伽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加大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瑜伽课程设置的改革。
(四)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与水平。
(五)加大瑜伽场馆的投资于建设,创建优美和谐的学习环境。
(六)建设校级课程形成特色课程,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石新.瑜伽概况及在中国的传播[J].长寿.2005(4):8.
瑜伽课程范文3
论文摘要:随着健身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健身意识和习惯的关键阶段。瑜伽运动在被社会上广为流传,在高等院校也不无不例外地流行开来。本文调研了部分高校在公体课中开设的瑜伽选项,分析了健身喻伽的锻炼效果,根据实际探索了健身喻伽在高校开设的可能性。
过去,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学科的逻辑结构,延续了中小学开设的内容。近年来,这种“炒冷饭”式的内容设置有所调整,但学生的兴趣爱好仍没有很好地激发出来,运动参与程度仍比较低。2002年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指导性依据。《纲要》对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具体的项目分类及课程模式的构建未作硬性要求,这使得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地方化和趣味化成为可能,也给瑜伽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开设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健身瑜伽摒弃了传统瑜伽的某些特殊要求,保留了传统瑜伽的精髓,如:道德修炼法、法、呼吸法、松弛法,让人注重伦理道德的修养,获得身心的放松,预防和缓解许多的身心疾病。健身瑜伽还融入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理念与时尚健身的新内涵,它是时尚健身、传统医学和古老瑜伽的巧妙结合,适合于现代人对美、对健康的强求。
一、健身瑜伽的作用
健身瑜伽在动作的选择上注重安全性、有效性,是一种中低强度的运动,能有效地调节身心的压力。
1.健身瑜伽可以有效地增强生理机能。
瑜伽的独特姿势能促使肌肉、韧带产生张力,从紧张到放松,同时配合呼吸调节以适度刺激脑、脏器、神经、腺体等组织;强调缓慢深长的呼吸,能增强心肺功能。
2.健身瑜伽可以塑造优美的体型。
健身瑜伽能促进脂肪的分解,排除毒素,进而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瑜伽很多姿势是模仿动物的动作,经常练习这些动作能提高肌肉的弹性与关节的灵活性,使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得以改善,让体型变得匀称。
3.健身瑜伽可以改善心理素质。
瑜伽练习讲究在宁静的心境下舒缓伸展身体,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动作所产生的感觉上,加之美妙的音乐,练习者能净化心灵,调整情绪。
学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中,容易感到疲劳、紧张、焦虑。学生通过瑜伽的呼吸和伸展的练习,可以消除不良清绪,使心理得到放松。另外,健身瑜伽对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健身瑜伽的可行性
就项目自身特点来看,瑜伽融合了舞蹈、体操、太极等健身理念,强调修身养性,内外兼修;从练习效果来看,它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体型、减轻不适和缓解压力;从运动负荷来看,它属于有氧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不高,强度不大,练习时间可长可短;从运动器械的角度来看,它所需器械设备简易,对场所要求也不高;从已开设该课的学校来看,学生选修瑜伽目的明确,开课效果好,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瑜伽能把健身和心理调整有效地融为一体,为学生掌握一种有用的体育锻炼方法提供了新的选择。健身瑜伽具有“健身、美体、调节身心”的特点,符合现代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2.吸引并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健身瑜伽可与其他运动项目融会贯通,如在练习中穿插体操的拉伸、平衡,舞蹈的柔美动作,趣味游戏等,可更好地充实教学内容。根据男、女生的不同特点,可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根据力量、柔韧等不同的学生,可设计难易适中的练习姿势。在教学中,采用双人瑜伽、自编动作、小组比赛等方式,创新教材内容和教学手段,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逐渐受到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视。
伴随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发展,瑜伽作为一个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已经走进高校体育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赢得了任课老师的肯定,还深受广大学生的青睐和喜爱,受到一些高校领导的重视。
4.高校体育师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师资质量的高低是体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总体来说,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发展稳定,教师的职称、学历等综合素质也在稳步提升。全国高校瑜伽师资比较紧缺,但满足学生瑜伽课开设的现时需求应该说是不成问题的,因为高校体育师资具有以下优势:第一,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发展稳定,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的也相对要高。第二,高校体育教师进修机会多,可以参加各种类型的瑜伽知识讲座和瑜伽师资培训班等。第三,瑜伽师资还可以从其它的相近或相似专业中转过来,能基本满足学生选修瑜伽的现时需求,这从开课学校学生选修瑜伽后的练习效果、学生对瑜伽课老师上课的满意度等问卷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5.场馆设施要求低,较容易满足教学需求。
瑜伽的场地要求不高,室内室外都可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可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天气情况自行选择。
瑜伽课程范文4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瑜伽 必要性
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主要是一系列修身养性方法。瑜伽是一个通过强化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开发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达到身心合一。通过瑜伽教学,不仅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还可以改善学生的亚健康状态,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瑜伽课程更具有现实社会意义。
1.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瑜伽的现实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养。“瑜伽”并非只是一套流行或时髦的健身运动这么简单,它对培养高校学生文明礼貌、待人接物、形体姿态、陶冶性情、提高综合素质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瑜伽所运用的各种坐姿、前弯姿势、转等动作,有利于培养人体的正确姿态,具有促进体型协调发展、防止和矫正不正缺体型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养。
1.2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欣赏情操。瑜伽有个体和双人相结合的练习形式,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参加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瑜伽的某些动作。瑜伽练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美、创造美和实现美的过程,参加者在练习中可以表现美、欣赏美,获得美的享受。在瑜伽教学过程中,教师动作示范一定要注意姿态优美,以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教学活动中自觉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体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个性的陶冶。
1.3有利于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瑜伽有助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可以完善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坚持性、果断性、自制力、独立性等优良的思想品质;使学生以积极乐观、健康情绪了解自我。在完成瑜伽的过程中有时需要两人培养动作的配合具备协调一致性。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会形成与他人合作实现集体目标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正处于发展或逐渐成熟阶段,他们除了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外,更需要充分交流言语和肢体。由于瑜伽本身具有的特性,学生通过有效参与瑜伽课堂可以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2.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瑜伽的重要性
2.1瑜伽的教育宣传作用。作为教育手段,瑜伽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身体,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提高动作的准确性,而且是一个通过强化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开发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增强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与天合一,以不同的瑜伽修炼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动作、稳定的头脑、宗教性的责任、无欲无求、冥想和宇宙的自然和创造。
2.2瑜伽的健身强体作用。瑜伽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强身与舒心的双重性,具有丰厚的内涵。练习时学生的心肌收缩加强,血流加快,对心肺机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它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瑜伽动作,以人体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刺激内脏器官,促进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机能的增强,满足肌肉负荷后的需要,维持机体在新的情况下的平衡。练习瑜伽时,老师总是强调挺直脊椎,才能扬眉吐气地做人。瑜伽能够增强自信的原因是:任何年龄,任何职业,只要是地球人就可以练,当然有些动作对于罹犯某种疾病的人是禁忌。瑜伽动作很多,只要能够坚持,一天做点,带着愉悦的心情做,就一定会发现,也许别的事情做不好,但瑜伽只要坚持,就会有进步。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不能学会放松宣泄,就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病变,如心血管病、高血压、颈椎病、骨刺等疾病也会悄然来到身边。不仅如此,人体在脑部疲劳时,很多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使人陷入疲惫、无精打采的状态。瑜伽正是一种有意识调整呼吸,以身体姿势达到全身平衡,并恢复身体自愈能力的训练。瑜伽的深呼吸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完整均衡的收缩、伸展动作,训练全身肌肉与关节的弹性,这是走路或骑脚踏车等单一运动无法达到的,是大学生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之一。
2.3瑜伽的心理健康作用。瑜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联络感情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一项全身性娱乐的运动项目。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参加瑜伽锻炼时,优美动听的音乐、宁静氛围、美妙动人的姿态会使学生忘掉生活中的忧愁、学习中的烦恼和困难,使人的身心在娱乐中得到放松。大学生在学习瑜伽的过程中,一方面对技术的掌握从不会到会,对理论从不理解到理解,享受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运动的愉悦感,从而引发他们健康积极向上的情绪。另一方面,学生会因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而主动查找自身的不足。该过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客观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瑜伽课的这种双重功效,对于现代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与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样重要。同时,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思路清晰、理解深刻、推理严谨、记忆力强;而心情沮丧、抑郁寡欢时,则思路阻滞、动作迟缓、错误百出;长期郁闷,过度忧思和情绪不安,还会增加心理负担,最终导致精神与肉体上的疾患。瑜伽对女性而言,表现在改变了急脾气,多做深呼吸,自然就学会放松。瑜伽不是单纯的扭麻花,竞技动作的难度,而是在一呼一吸间找到宁静;对男士而言,由于瑜伽动作比较舒缓,节奏较慢,对柔韧性要求相对较高。同时,瑜伽更强调的是呼吸的方法和让身体进入平静状态。一般来说,男性的柔韧度没有女性好,所以入门时不能很快。可是随着练习的深入就会发现,由于身体韧性增强,男性从瑜伽中获得的好处可能更多,体力更好,心态更平和,以便促进大学生心理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4瑜伽课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瑜伽作为一种古老的能量修炼形式,必然有很高的促进人体健康的价值,它以自身特有的魅力满足大学生对健康的追求和形体美的需要。通过瑜伽课的完整教学过程,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强化健康意识,提升水平。因为,瑜伽课程本身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有的特性。
2.4.1瑜伽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智情绪。由于瑜伽使包括脑部在内的腺体神经系统达到回春效果,心智情绪自然会呈现积极状态。它使人更自信,更热诚,而且比较乐观。学生每天的生活会变得更有创意。
2.4.2瑜伽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外观与心情的年轻:瑜伽减少面部皱纹,达到天然的“拉皮”效果。这主要归功于倒立。通常的直立,促使地心引力将肌肉下拉。假以时日,面部肌肉逐出现下塌现象。每日倒立数分钟,我们得以扭转地心引力的作用,使其成为我们回春的助力,令面部肌肉不致松弛。它使皱纹减少,皮肤自然拉平。瑜伽倒立经常能使灰发恢复原来色泽,并延缓灰发现象。这是因为倒立使得流向头皮内发囊的血液数量增加。这个令颈部弹性增加,除去了颈部血管与神经的压力,使得更多血液流向头皮肌肉。也就是说,发囊得到更多营养,产生更丰富的健康头发,满足学生对身体健康美的需求。
2.4.3瑜伽练习可以改善视力与听力。正常的视力与听力主要是靠眼睛与耳朵得到良好的血液循环与神经传送。供应眼睛与耳朵的神经与血管必须通过颈部。年岁增长时,颈部正如脊柱其他部分一样失去弹性,神经与血管经过颈部时就有可能遇到滞疑难行的状况。如此变妨碍神经与血液对眼睛与耳朵的供应,因而影响他们的运作。瑜伽与瑜伽颈部运动能改善颈部状况,进而增强视力与听力,改善学生视力与听力。
总而言之,当今科技信息社会,瑜伽以独特的运动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受大学生的喜欢。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瑜伽课程势在必行,对实现我国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印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瑜伽的基础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建欣.印度古典瑜伽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瑜伽课程范文5
论文摘要: 本文作者对广州市普通高校瑜伽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了各高校瑜伽教学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此新兴项目能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
瑜伽是梵文“Yoga”的音译,意为结合、相应、心的统一等。现在一般所讲的瑜伽,主要是指用来增进身体、心智和精神健康的练习方法。瑜伽锻炼对塑造形体、舒缓情绪、减轻压力都有很好的作用,此项目非常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目前广州市部分高校已将瑜伽列为大学公共体育课选修项目,为了使瑜伽课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不断推广和发展,笔者对广州市普通高校瑜伽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各高校瑜伽教学的现况,分析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发挥瑜伽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同时发挥瑜伽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调节身心健康的作用,使瑜伽更好地融入大众健身,为此新兴项目能够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开设瑜伽课程提供理论指导。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等8所开设瑜伽课程的高校为研究对象。
1.2主要研究方法
对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整理,对有效问卷做常规数理统计和分析。
2.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2.1瑜伽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分析
2.1.1教学大纲、教材和教案。
统计显示:在所调查的8所高校中,所有的学校都有教案、音像教材;有6所学校有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分别占总数的75%;有图解或文字教材的学校2所,占25%,这种教材有的学校是自编的,有的是选用著名瑜伽导师编写的配套教材。目前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学校较少。
没有相关教学文件的学校教师认为:瑜伽课的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本人决定,学校没有具体要求,这种随意性的、无计划的教学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图文并茂、简明易懂的文字教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学习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健身常识、锻炼方法”,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实践运用的体验,将文字教材真正地与动作实践融为一体,成为指导学生学习和课外锻炼的教科书”。因此,各高校应加强理论教材的建设,它是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2.1.2瑜伽课的教学内容。
所调查的8所高校中,瑜伽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实践部分和理论部分。实践部分包括主要教学内容和辅助教学内容。实践部分的主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呼吸—法—冥想”为一体的“哈达瑜伽”体系进行。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校是用“瑜伽法”和“自编瑜伽套路”作为主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师通常是根据各校制定的瑜伽教学的目的任务来选择的,尤其是“自编瑜伽套路”,它的针对性较强,但“自编套路”动作选择的差异性较大。“瑜伽法”是经过锤炼总结出的一百多个动作,在选用基本姿势的同时,教师把它纳入了自编套路,并且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这说明高校瑜伽课的教师在瑜伽运动不同发展和学校体育教育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其自身的业务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辅助教学内容包括“垫上肌力练习、形体练习、身体素质练习、其他”等部分。多数学校选用“垫上肌力”作为技术部分的辅助教学内容,是因为这种利用身体自抗力的练习方法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展身体局部的肌肉力量,还方便运用而不受器材的限制;大部分学校选用“形体练习”,形体训练和瑜伽属于两种不同的锻炼手段,并且有各自的项目特色;还有一部分学校在瑜伽教学中配合身体素质练习,如力量、耐力、柔韧、平衡等方面的素质,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1.3瑜伽课场地状况。
经过调查,广州市8所高校中,有5所在室内(其中2所设施齐全,3所设施稍简单),还有3所在室外上课,1所无固定场所(其中所配备音像设施也不够齐全)。参照国内一些体育院校场地标准、一些瑜伽健身场馆的场地状况,笔者认为普通高校瑜伽场地的最低标准应该是:场地设在室内,面积至少80平方米,地面铺地砖或地板,有音响、镜子、瑜伽垫等。根据这个标准,广州市作为经济较发达城市,瑜伽课场地设施状况良好,大部分高校拥有室内场馆。
2.2高校瑜伽课任课教师的现状
调查可知,广州市8所学校中,75%的瑜伽教师年龄在24—35岁之间,这说明瑜伽教师队伍比较年轻。这部分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吸收了瑜伽知识的多种新鲜因素,但相对经验不足,有待继续提高相关知识和技能。36—40岁的瑜伽教师占18.75%,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以上这部分教师是各大院校推广瑜伽的主力军。瑜伽是新兴的运动项目,教师的瑜伽教学年限都不长,在学习新兴项目的同时配合丰富的教学经验,是这部分教师推动瑜伽在高校发展的原因。因此,青年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年龄优势,老教师要发挥传授经验的纽带作用,为高校瑜伽项目的推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的学历集中在本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学历层次较低。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不高,应该说这种分布与瑜伽教师队伍年轻化有关。对于不断创新和发展直观性强、充满美感、能够调节身心的瑜伽运动而言,瑜伽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修养,不断加强瑜伽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瑜伽教师的继续教育、在职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2.3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情况分析
从调查可以看出,广东省高校学生参加瑜伽运动的活动动机中,强身健体所占比重最大,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把瑜伽作为锻炼身体、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放在首位。审美动机占26.96%,说明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提高审美能力,创造审美主体,瑜伽特有的美感和魅力吸引着他们。而娱乐、调节心智、培养精神意志、增进友谊等方面,可以满足他们各种需要和追求心理需要。由此表明了大学生从事瑜伽运动是满足他们生理、心理的多元化需求。
3.对策与建议
3.1广州市普通高校瑜伽课程开展情况较好,与社会上瑜伽运动的推广呈同步趋势,将高校瑜伽与社会体育相结合。
3.2广州市普通高校瑜伽教师数量无法满足瑜伽教学的需求,且现任瑜伽教师整体专业素质还存在明显不足,故应加大培训在职教师的力度。
3.3目前瑜伽教学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哈达瑜伽体系,初步形成了系统的教学内容;瑜伽教材的建设比较薄弱,针对大学公共体育课的瑜伽教材还是空白。应组织编写适合大学公共体育课的瑜伽教材,加强瑜伽理论教材的建设。
3.4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锻炼。学校成立瑜伽俱乐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充分展示潜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柏忠言,张惠兰.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倪腊贵.论瑜伽运动规律及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J].贵州体育科技,2005,12.
瑜伽课程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堂;素质教育;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020
“改变至今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练习的学习模式,倡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构建化学新课堂,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抛弃传统式教学思维模式,重构化学新课堂,在继承了原有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并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攀登。笔者现将走进化学新课程、构建化学新课堂的几点尝试提供给大家。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一堂化学课,就是一个真实的情景衔接、转换与推进。从一堂课的导入开始到巩固练习、总结评价、作业布置的设计,都要充满着奇、趣、新、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或者有探究性价值。要改变传统式课堂的单一、乏味,缺乏实质性关系的转换模式。使课堂的每个阶段都成为一幅幅精美的“情景图画”,每个问题都成为一颗颗圆润的珍珠。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不仅在课堂内,在学生实验、在课外兴趣活动乃至在习题中都可以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敢于向旧知识挑战,通过探究式学习,对旧知识产生质疑,提出问题。古人云:“疑者觉悟,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科学研究、探索活动尤其需要质疑。疑而启思,疑而生变。在教师的质疑中,学生不是以一种被动接受的闭合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认识过程中,而是主动地以开放式思维去解疑。例如许多学生都提出了质疑,为什么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CO2,而不用稀硫酸制H2不是用锌粒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都行吗?笔者说:“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让我们做个实验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当同学们把少量大理石和稀硫酸放入试管中后,仔细观察现象然后发现:只有反应刚开始才有少量气泡产生,不一会儿就停止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同学们兴趣很高。笔者不急于回答,只作适当点拨:硫酸钙微溶于水,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冲突中获得自我释疑,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通过这样的质疑和解疑的科学探究,学生将避免解决问题途径的单一性,而是多角度、多方法去解决问题,通过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设计实验、探究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而设计性实验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高层次要求,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通过分析、综合、推理、联想、想象等多种思维活动设计出实验的具体方案,并用实验加以验证。如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组合装置,组织环保小组测定水体污染等课外实验,能让学生亲自尝试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飞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提升学生的学力,拓展思维空间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学科知识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化学。
1. 学会读书
(1)课前阅读。首先,要找出与新课有关的已学知识,通过复习做好知识准备;其次,是通过阅读全文对新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并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提纲。发现问题,以便带着问题参加课堂学习。
(2)课堂阅读。教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提供一定的阅读时间,这时的阅读是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下进行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课后阅读。课后阅读是一种巩固性阅读,在这种阅读中,要进一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根据听课和讨论的情况,整理课堂笔记或写出课时小结。
2. 学会实验
(1)学会观察实验。第一,要求学生明确目的,抓住重点。第二,强调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第三,使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的方法和规律。
(2)积极动手操作。对于每一个学生实验,都要求学生按实验要求,一丝不苟,善始善终地操作、观察、记录、总结,既不要偷懒,也不要随心所欲,图稀奇好玩。同时,按课本的要求认真布置完成家庭小实验,通过自己实验,领悟新的理论、启迪新的创造、获得新的见解。
3. 学会记忆
要点记忆。将一些重要的概念、理论或技能知识概括成要点,使记忆内容简单化;对比记忆。对于本质特征对立的并列知识,在相互对比的基础上成对记忆,这样只要理解和记忆对立概念的一面,就可以推出和记忆其另一面,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网络记忆。我们让学生将每一章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按照一定的图示结构设计成网络图;歌诀记忆。教学中我们不断将识记材料通过词语上的适当加工,赋予外在的音韵和节奏借助声音及听觉的相似联想,使材料顺口成诵,既增加了材料的趣味性,又易于牢记。
4. 学会运用
重视与实际生活、科技成果、环境保护相联系;重视与学科知识间相互渗透。
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努力。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有很多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目的地设计一些跨学科的学习课题,使学生在已有各学科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认识尽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1)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2)溶液与生命运动;(3)土壤的简单分析;(4)水系的变迁及水资源的分布;(5)赤潮和水华现象;(6)水溶液的导电与金属的导电;(7)新能源的开发使用;(8)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不良影响。这些课题的学习中,学生体会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的情境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指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化学活动经验,提高思维水平。对于有思维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予以关照和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兴趣和信心。面向全体学生,既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必须兼顾能力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不仅“吃饱”,还要“吃好”。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落在充分利用化学新教材,挖掘化学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和探索性等有利成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科学、激励、开放的总结,使学生在化学教学活动中乐学、肯学,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 贺湘善,吴俊明等.化学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