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适的别董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适的别董大范文1
别董大(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高适的别董大范文2
此时此刻,高适的心里如同刀割一般,因为他舍不得这位知心的朋友,却又不得不送别他。董庭兰的心里也不过如此,他心里却充满了惧怕。高适回眸看了看董庭兰似乎看见了董庭兰的忧愁,便恭恭敬敬地询问:“董兄是否有心事,不妨说出来听听?看看寡人是否能为你分忧?”董庭兰嘴角一弯说道:“还是高兄了解我啊!不瞒你说,我倒真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什么事?”高适迫不及待地问。“哎~~~~”“董兄为何叹气啊?”“高老弟,我就要去他乡了,也不知到了别的地方还有没有像你这样了解我的知心朋友,我很担心!”高适连忙劝慰道:“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哈哈 ……”此时董庭兰挺腹大笑,“也只有你高兄才会说这种话吧!”“难道不是吗?你这么有名气可以说是名满天下了,怎么会连知心朋友也交不上?”“让你见笑了,我怎么会名满天下?我只不过是没有名气的音乐爱好者罢了!”“谦虚了董兄…… ”她们聊着聊着便到了分别的时候,虽然她们互不舍得,但没有一句挽留的话,因为他们深知这样做都是为对方好,不让眼泪在这个时侯掉下来。
董庭兰坐着马车向远方驶去,但忍不住回头望了望相处了好长时间的知心朋友,此刻他看见高适也舍不得离开,也是依依不舍地望着对方……
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诗吧!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熏,
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的别董大范文3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从小诵读古诗文,对人的一生治学修身大有好处。下面让我们走进那经典的古诗文中细细品味吧!
【古诗赏读】
坚贞与豁达
——唐代送别诗二首品读
(一)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①芙蓉楼:古代建筑。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唐代称润州)城西北。
②吴、楚:润州在春秋时代属于吴国,战国时代属于楚国。诗中用来泛指送别友人的地方——润州。
③冰心:像冰一样清澈透明的心。
④玉壶:玉石制成的壶。
(二)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①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音乐艺人,善弹琴、琵琶。
②曛:昏暗。
赏读
古代文人或为游学,仗剑走四方;或因仕途变迁,任所不断改变,于是与友人离多聚少,而分别之际又常用赠别的诗句抒怀,这些赠别抒怀的诗,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送别诗。诗人们在诗中或念怀情感,或彼此激励,或倾吐心中块垒,无不情真意切,感动了暂别的友人,也感动了无数后世读诗的人。当然,境遇、心境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以及诗人个人性格的迥异,也使得诗句呈现出了极不相同的风格及情感色彩,显示了各自独有的个性。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是诗人被贬南京时,亲自送北归的朋友辛渐至润州时所作。为送友人而远行百里,由南京送到了镇江(润州),可见情意之深。但滂沱的大雨,寒冷的江夜,却令送别的饮宴显得分外凄楚;而黎明时刻的江边道别,又让人更觉此一别山高水远,连身边的山峦都是那样的孤独……
朋友将北归洛阳了,自己在洛阳也有亲朋故旧,他们若要问起“我”的情况,捎话的朋友需怎么回答呢?那就请转告:“我”对国家的心仍然冰清玉洁,毫无垢点,全然不变!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掷地有声,铿锵作响,表明了诗人对祖国的一片忠贞!无论境遇如何变化,即使被贬也赤心不改。借送别,将心中的赤诚全盘托出。
高适的《别董大》则是另一番色彩。豪爽的高适,半生漂泊,但心中的豪情不减,性情中的豁达不变。他送别友人是在黄沙蔽日、北风劲吹、群雁南归、大雪飘飘的荒凉边地。然而,他笔下只有苍劲,而无悲凉。他豪迈而豁达地劝慰朋友:不要发愁前方的路途中找不到自己的知心朋友,你的技艺、你的才学,天下人都知道啊!送别而无凄楚,祝愿中充满了激励,高适阔达的胸襟,豪放的个性在诗中铿锵而出。
诗的前两句写景,苍凉中含蕴劲力;后两句则在雄浑中透出豁达。一个于边地征战,不惧雨雪风沙,英武挺拔的诗人形象矗立了起来!
如果说,王昌龄以细致的描绘透出心中的孤寂与坚贞,让人看到了他冰清玉洁的赤子之心;高适则以苍凉雄浑的写景,对友人充满豪情的鼓励,显示了他英武、豪迈、豁达的心胸!
【古文阅读】
与善人居①
[南北朝]颜之推
与善人居②,如入芝兰之室③,久而自芳也④;与恶人居,如入鲍(bào)鱼之肆(sì)⑤,久而自臭也。
译文
和好人处在一起,如同身在满是芝兰的屋内,时间长了,本人也自然变得芳香;和坏人处在一起,如同进入卖腌鱼的店铺,时间长了,自然身上也有臭味。
这则家训告诫人们要和品德好的人结交朋友,这样你也可以越变越好;不要和坏人交朋友,不然,你也会变坏的。在说道理时,作者用的比喻十分恰当。
注释
①选自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颜之推:北齐文学家,学者。家训:一般指一家之长对家庭其他成员(主要是后辈)的训诫、教育。
②与善人居:和好人处在一起。居:处在一起。
③如入芝兰之室:如同身在满是芝兰的屋内。芝兰:芝和兰,有香味的草。
④久而自芳:时间长了,本人也会变得芳香。
⑤如入鲍鱼之肆:如同身入卖腌鱼的店铺。鲍鱼:腌的咸鱼。肆:店铺。鱼常腐臭,所以用“鲍鱼之肆”来比喻恶人或小人聚集之地。
家 诫①
[北宋]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②,人不学,不知道③。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④,虽不琢以为器⑤,而犹不害为玉也⑥;人之性,因物则迁⑦,不学,则舍君子而为(weí)小人⑧,可不念哉⑨?
译文
玉石不经过雕刻打磨就不能成为器物,同样,人不经过学习就不能知道道理。但玉石作为物质有它自己稳定的性质,即使不去雕刻打磨,把它做成器物,却还是不妨碍它玉石的本质;人的品性是随着事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不学习就放弃了成为君子的可能而成为了小人。难道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吗?
注释
①选自欧阳修的《笔说》。欧阳修:北宋文字家、史学家。
②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器:器物。
③道:道理。
④然:但是。为:作为。常德:稳定的性质,指玉之品性。
⑤虽:即使。
⑥犹:仍然。害:妨碍。
⑦因:这里是“随着”的意思。迁:变化,改变。
⑧舍:放弃,不要。这里是“不能成为”的意思。而:反而。为:成为。
⑨可:表示反问,难道。念:考虑。哉:表示反问,吗。
【佳词共品】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①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②。梢梢新月偃③,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译文
几间茅屋面对着青青的碧水。我轻衫短帽,在垂杨里从容漫步。一夜的春风把花儿吹开,那颜色还像去年那样艳丽鲜红。中午喝醉了酒睡下,醒来时已是一弯新月当空。我最关心的是什么呢?是黄鹂那清脆悦耳的鸣叫声。
注释
高适的别董大范文4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古诗虽好,但小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有的古诗便于识记,浅显易懂,但毕竟是古代人用文言写的,语义词义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要想让学生真正记得住古诗,还能学以致用,不能用平常上课的方法。有的老师把古诗的意思、意境的赏析、背景的介绍等一股脑讲解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抄录这些资料,使古诗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古诗的意境、美感就没有了。
笔者深入探讨了儿童学习古诗的心理规律,除了采用解句法、诵读法等一些常规的方法外,还采用一些新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相似与相异
首先,把同种类型的古诗放在一起,这样节省时间,不需要一首一首地讲解,只要讲透一首,就可以举一反三。当然不需要每节课都这么上,否则教师的工作量就大了,而备课时间却不多。其次,让学生找这种类型诗句的相似点和相异点。如王维的《渭城曲》、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它们的相似点容易找,都是表达一种情感——朋友之间的真情厚谊,都是以情相送。但是相异点是什么呢?学生就看不出了,需要老师点拨。王维的《渭城曲》是以酒相送;高适的《别董大》是以话语相送;李白的《赠汪伦》是以歌声相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以目光相送。方式不同,但情感一样。这样上课的形式新颖,容易识记。一堂课的容量抵得上几节课的内容,学生学起来很轻松。在短时间内和诗人穿越对话,感悟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学生难以理解古人之间的分别为何能激发如此情感,而现代人难道友谊就淡了吗?这时教师可以补充,那是因为古代交通、通讯不方便,一别或许就是一生。现代人想听友人的声音可以打电话,想见友人可以视频或通过快捷的交通工具见面,所以古人如此深厚的情感,学生就能感同身受了。
二、扩写练表达
在学习古诗时适当地指导学生扩写,这比平时的命题作文有内容可写多了。学生有方法可以模仿,有语言可以用,内容还很丰富,这样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是很好的练笔机会。
1.扩写所绘之景。
中国古诗的写景诗很多,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寥寥几个字就能精炼地介绍大自然的美景,抒发诗人对自然界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我们要求学生把这些写景诗扩写成写景文。如杜甫的《绝句》,学生抓住诗中的“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等词语,由眼前的近景到天上的远景,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既有动景又有静景,色彩鲜明,错落有致。学生通过这些明快的景色有话可写。所以这样的文章比命题《春天的景色》的题眼要好抓得多,内容要丰富得多,切入点要新颖得多。
2.扩写所言之事。
利用古诗中所叙述的场景,把场景扩大化,具体化。古诗的韵味就在于读者的感悟,对诗句的理解,与之产生共鸣。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它通过写诗人送好友孟浩然的场景抒发与朋友的惜别之情。学生扩写之前,可以抓住“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分别时的动作、表情、神态是什么样的,两人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可以先演一演,这样扩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技巧助识记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经典,学习古诗的目的在于识记,在于运用。从教材的编排不难看出,小学阶段是人生记忆的黄金阶段,通过一定数量古诗文的积累,学生储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消化、理解,当这些知识到了一定量的沉淀后就能运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从小背诵的文章终生难忘,用起来信手拈来,长大后记忆的内容,过一阵子就忘了。因此,教师要明确提出任务,让学生采取多种方法去记忆。如有的学生就把唐代的作家编成了口诀:“王孟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边塞诗。大李杜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小李杜有李商隐和杜牧。”短短几句话,记住了诗人、称谓及诗的风格,相信背上这个口诀的学生将受益终生。
四、想象助意境
高适的别董大范文5
一、拓展同一诗人的诗歌
小学教材中所选古诗,多是著名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具有一定的风格和特点,如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雄奇奔放,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真实、生动,田园诗人王维笔下恬静的田园风光,爱国诗人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些特点进行拓展。如教王维的《鹿柴》,可引入《鸟鸣涧》、《山居秋暝》;教陆游的《示儿》,可引入《秋夜将至出篱门迎凉有感》;教白居易的《忆江南》,可引入《暮江吟》、《大林寺桃花》;教韩愈的《早春》,可引入《晚春》……这样拓展,作者相同、内容相关、风格相似,学生学起来轻松、有趣。课堂上学生学得多,学得活,学得主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拓展同一主题的诗歌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组古诗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主题却是相近的。教学时将同一主题的多首诗进行有效组合,注重其内在联系,相辅相成,主次适当,可达到举一反三,融类旁通的效果。笔者上过一堂“送别组诗”,课堂上引导学生学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重点引导学习《赠汪伦》,让学生在“自主质疑——自读释疑——角色扮演——感情吟诵”的过程中读懂诗歌,领悟诗歌“以歌相送”的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别董大》鼓励学生运用学习《赠汪伦》一诗的方法自学这两首诗,学生理解诗意后很快归纳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人是“以目相送”;《别董大》中诗人是“以话相送”。学完这三首诗后,又让学生根据译文自学《送元二使安西》,学生进一步归纳出诗人是“以酒相送”。最后,学生总结得出诗人是“以心相送,以情相送”,情真意切。
整合主题相近的古诗,还可以是作者的对比、景物的对比、语言的对比、情感的对比、表现手法的对比等。采用“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融会贯通,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三、拓展诗歌的空白处
诗歌是言志抒情的艺术,它独特的艺术形式,使诗人或有意或无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必须借助这个空间,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获得诗歌空白处的完整意象,受到熏陶、感染和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下面是我教《泊船瓜洲》中的片段。
师:明月何时照我还,照我还故乡。故乡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此时此刻,也许诗人又想起了在家乡度过的美好时光。同学们,诗人在家乡度过怎样美好的时光呢?请你想象一下,拿起笔,用三五句话写一个小小的场景。
(学生开始写,写好后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也许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他带着全家去郊游……也许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他扶着老母亲去看花……也许那是一个日暖风轻的日子,他和老朋友一块儿谈天……
我启发学生在诗的“空白”处展开丰富的想象,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领学生联想诗人在家乡度过的美好时光,为孩子们体验诗人思乡的愁绪做了很好的铺垫。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已投身其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
此外,还可以采用吟诵诗歌、唱诗、诗句接龙、诗配画、题诗书签赠送等方式对古诗的空白处进行拓展,以此丰富诗歌的内涵。
在古诗拓展教学中,我巧妙地依据诗歌的体裁特点、内容特点,结合“课标”推荐篇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结构特点,不就诗教诗,而是把课堂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精读一首,带读几首,用古诗引古诗,借古诗悟古诗,增加阅读容量,倡导学生多诵读,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高适的别董大范文6
我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包罗万象异彩纷呈。有的讴歌壮丽河山,有的抒发爱国情怀,有的描摹四季景物,有的感叹悲欢离合,有的赞颂亲情友谊,有的反映人生百态。这些古典诗歌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养、道德境界的提升有巨大作用。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自身的知识、阅历、经验有限,因此对古典诗歌的接受还是比较困难的。尽管入选小学课本的古典诗歌相对较为浅易,可是很多学生还是未能读懂,更谈不上进行赏析。因此,老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怎样让学生读懂一首古典诗歌?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首先,看诗人与时代。诗人写作一首诗歌,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与他本人所处的时代和他自身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时代,就会有什么样的诗人和什么样的诗歌。面对一首诗歌,我们切不可忽视对诗人与时代的了解。比如,教学王昌龄的《出塞》,如果学生知道诗人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又知道盛唐的社会气象和精神风貌,读懂该诗就没那么吃力了。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蓬勃向上。奋发进取,建功立业、追求自我实现就成了盛唐诗歌的主旋律。王昌龄和同时代很多诗人一样,青年时代就志存高远,漫游四方,西出陇西,远出玉门关。亲身体验了边塞军中生活。他的诗作多描写和抒发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与英雄气概。与高适、岑参等人成为边塞诗派的领军诗人。学生明乎此,阅读《出塞》一诗就很容易体会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所传达的情感了。
其次,看标题和注解。注解是对诗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或典故做解释,我们当然要充分利用注解,这不必多说。而标题每每是诗歌内容或主题的概括与揭示,决不能等闲而视。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相信,学生还未具体阅读就知道该诗所写的内容了。教师在教学时只需提两个问题就能一下子激活学生的思维。其一,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其二,这个节日在我国民间有什么习俗?当学生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时,老师进一步提问:诗人在这一天登高忆起哪些人?这说明此时诗人身在何方?如此,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有了七成的了解。再如杜甫《春夜喜雨》,标题中的一个“喜”字透露出当时诗人的欣喜之情。诗中写夜、写雨、写花,无不渗透着喜悦的情绪。至于诗人为什么对夜雨如此欣喜,在进入具体阅读时,老师稍加点拔,学生就能心领神会。又如《游子吟》、《示儿》、《别董大》等诗作,标题都直接呈示诗歌的主题。
再次,看诗歌类型。古典诗歌根据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只要根据诗歌的不同类型而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去阅读,就会对诗歌有更为便捷、更为准确的理解。比如咏物诗,它是以某一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其特点是“托物言志”;写景诗则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这叫“借景抒情”;而以凭吊古人或遗迹为内容的怀古诗,则多半表达诗人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惆怅。此外,还有送别诗、怀人诗、叙事诗、说理诗等等。一般情况下,我们从诗歌标题就可知晓其类型。如《别董大》的标题就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有的则需从诗句中得知,如李白的《劳劳亭》。确认了诗歌的类型,我们就基本上把握了诗歌的情感意向。教学《别董大》一诗,老师需要特别提醒学生的是,这首送别诗与一般送别诗所表达的依依难舍、缠绵悲伤的情感不同。它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有乐观豁达的情怀,这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看出。例如《竹石》显然是咏物诗,是“托物言志”之作。《竹石》是通过对竹石形象的刻画,表达诗人自己愤世嫉俗的心情和正直倔强的性格。而像苏轼的《题西林壁》,便是说理诗,重在理趣。老师只需让学生着重玩味后面的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