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杜甫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杜甫的诗句

杜甫的诗句范文1

古诗中多用“颜色”这个词,如汉乐府《上山采蘼芜》“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和高适《燕歌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颜色一词在这两句诗中意思大不相同。唐代杜甫和白居易是中用“颜色”一词较多的两位使人,下面我以他们的诗为例,探讨一下颜色一词在古诗中有哪些不同的含义。

杜甫《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表城》诗中有“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伏,霜露在草根”,结合上句可知这里颜色昏是指天色苍苍,昏暗不明:在《虎牙行》中“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这首诗是写三峡景色的,如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这里的颜色意为天色昏暗。可见颜色的第一种含义是指天色。文天祥在《一拍》诗中还直接引用了杜甫的句子“风尘澒洞昏王室,天地惨惨无颜色。”

第二种含义,我们来看下面的诗句,杜甫《秋雨叹》中“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哀江头》“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花底》“深知好颜色,莫做委泥沙 ”《园人送瓜》“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棕拂子》“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这个颜色是指棕拂子的外形、外貌。这里颜色分别指决明、苑中的花草,花朵、瓜、棕拂子等植物花草瓜果外表的光泽和色彩。由此可以推断出颜色的第二种含义是用来形容植物的生长状况、外形和光泽,意思大多形容植物生长状况良好,欣欣向荣。《病柏》中“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是指植物的气色。在白居易诗中具有相同含义的诗句也不少:如《白牡丹》中“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这里颜色引申为植物供人欣赏的、美丽的外形,在答《桐花》中“况此好颜色,花紫叶青青。”在《东城晚歇》中“绕冢秋花少颜色,细虫小蝶飞翻翻。”颜色都是这种含义。《秋槿》“正怜少颜色,复叹不逡巡。”这首诗是说槿花到了秋天天冷黄昏时,开后落下的一种萧索状,结合上句“”结合上句“秋开已寂寞,夕陨何纷纷。”还有下句说男儿和女子“头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这里颜色是指植物花草的美丽外形。

第三种含义如在《柟树为风雨所拔歌》中“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这首诗是说柟树被风雨吹倒了,草堂上的亭亭一青盖也没有了,让草堂也黯然失色了,不好看了,我们把好看的地方叫做风景,这里的颜色暗含风景的意思。《南池》“独叹枫香林,春时好颜色”这首诗一大半是写景的,这里的颜色由外表的美好引申为使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比较明显,比上个例子更加明显。《解闷十二首》的第十首“忆过泸戎摘荔枝,青枫隐映石逶迤。京华应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这里的颜色根据上句“青枫隐映石逶迤”也是风景的意思,意为京华见此也黯然失色。白居易《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我们从诗歌题目‘“同游曲江”,以及此句后的“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两句写景,还有作者的明确表示“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并”,可以断定这里的颜色是景色的意思。白居易《和武相公感韦令公旧池孔雀同用深字》“索莫少颜色,池边无主禽。”这里颜色也作景色解,意为池边没有了主禽-孔雀,就没有了景色。从以上的分析可知,颜色的第三种含义指风景、景色,美丽的地方。

第四种意项,我们先看《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句子“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南北朝.何逊《与苏九德别》“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 这里颜色很明显意为面容。在杜诗中这类诗句有《梦李白》中“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这句是说杜甫梦到李白,醒来后看到屋梁上的月光,还疑惑在照着李白的面容。《百忧集行》“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这种颜色是指人相貌、面容。与《寄岑嘉州》中“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 的颜色意思相同,都是想见一面的意思。南北朝.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意项,在魏晋.曹操《塘上行》“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和江淹《古离别》“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中颜色均为面容的意思,意为想见一面。 唐.曹唐有句:“騄耳何年别渥洼,病来颜色半泥沙”这里颜色很明白指面色的意思,意为病中面如泥沙,面如死灰。《贻华阳柳少府》“柳侯披衣笑,见我颜色温。”颜色温是面熟的意思,这里颜色也是指面容。杜甫《赠李白》中“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这里的颜色稍微引申为面色。白居易《伤唐衢二首》“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这是颜色是声色的意思,意为大动声色,大悲失色。《虢国夫人》“却嫌脂粉涴颜色,澹扫蛾眉朝至尊”这里的颜色由人的面色、面貌引申为美色、姿色、美丽的人。汉代无名氏的《陇西行》中即有“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意为这好妇拥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姿色。汉乐府《上山采蘼芜》“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朝来暮去颜色故”这里颜色指姿色,意为琵琶女年老色衰。只落得“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下场。《长恨歌》中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古冢狐-戒艳色也》首句“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很明显这里颜色是指姿色。白居易《寄元九》“三年不放归,炎瘴销颜色。”,这首诗是白写给在外贬官的元九,结合上句“君年虽校少,憔悴谪南国。”可知这里颜色是指面色,确切地讲是指好看的面容,憔悴谪南国,三年不放归,使得好看的面容也越来越失去了光彩。可见颜色的第四种含义为人的面容,由面容引申为好看的面容,女人的姿色、美色等含义。另《陵园妾》中形容她“颜色如花命如叶”,很明显这里颜色是指女子的姿色。

关于第五种含义,我们来看一下的诗句,《送韦讽上阆州録事参军》“当今豪夺吏,自此无颜色”这是面容的一个引申义,是没面子的意思。《可叹》“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嵝” 这里的颜色指功名的意思。《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胡为困衣食,颜色少称遂。”意为困于衣食,功名未遂。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里赐颜色意为赏面子,赐予光荣。这是由人的面容引申为面子又引申为荣耀的意思。白居易《伤友》“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这句颜色低和志气高相对,结合下句“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可以推断出这句颜色是指功名、地位、官职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颜色的第五种含义是功名,地位、荣耀的意思。

在杜甫诗中颜色用于本意的很少。如《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这个颜色用的是本意,意为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白居易诗中颜色用于本意的却 俯仰皆是如《大嘴乌》“物老颜色变,头毛白茸茸”这首诗是讲一种大嘴的鸟—乌鸦,根据下句可以推断,这个颜色用的是本意,是指大嘴乌羽毛的颜色。白居易《和元九悼往》“馨香与颜色,不似旧时深”这首诗是说物是人非,“尘埃日夜侵”的“缬纱幌”,香味和颜色也不如从前了。《京兆府新栽莲》中“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这句是讲东溪莲上面扑满红尘,颜色不鲜了,用的是本意。

当然,以上的引句,不可能包含杜诗和白诗中所有关于颜色的诗句,只是引些代表性的诗句,由此可见颜色的不同含义。本文的逻辑顺序是由天色的明暗到植物的色泽的鲜艳到自然风景美丽的地方,由人的面容又引申为美色,由引申为光彩的面子,直到功名官职地位,颜色一词的意思由自然的本意步步引申以到表示人间的官职功名。

参考文献

杜甫的诗句范文2

一、《幽明录》的“自我介绍”

魏晋南北朝是志怪小说的多产期,这时期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流传至今的志怪小说,如《博物志》《搜神记》《神仙传》《述异记》《续齐谐记》等,《幽明录》是其中十分优秀的一部,它之中的许多故事都被后人不断采用、改编,蒲松龄在写《聊斋自志》时就曾说过“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可见《幽明录》影响之深远。据考证,本书在南宋前就已亡佚,我们现在看到的主要是鲁迅先生在《古小说钩沉》中辑出的二百六十五则,之后郑晚晴先生也有据此完善的本子。《幽明录》中“幽”代表神怪世界,“明”代表人间的现实社会,“幽明”合在一起,暗示了作品的主要内容就是鬼怪和人间相结合的志怪故事。无论是“幽”还是“明”,在当时人的心中,尤其是道教徒、佛教徒心中都是真实存在的。由于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是辑本,当时编纂体例的原貌我们无从知晓,但据现存的两百多条看,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地理博物介绍,这类篇幅很短;二是神仙鬼怪故事;三是在当时人身上发生的怪异故事。其中以第二、三部分为主,因而给人一种比较鲜明的现实感,李剑国先生在《中国小说通史》中曾说“它实际是和《世说》分别从虚实两方面反映晋宋社会,二者相得益彰”[1],事实的确如此。由于主要是从释氏辅教角度研究《幽明录》,因此,探讨的对象以与佛教有关的故事为主。《幽明录》之所以优秀并且广为流传,与它的作者刘义庆有很大关系。刘义庆,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宋书》中说他“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才词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唯晚节奉养沙门,破至费损”[2],由此可见,他文学素养应该不错,加上他的皇族身份,他在当时文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一定很大,这就为《幽明录》的流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另一方面,刘义庆还有一部十分著名的书:《世说新语》,这部书的影响之大、传播之广,毋庸赘述,不能否认《幽明录》知名度的扩大多少也沾了《世说新语》的光。另外,刘义庆笃信佛教,这就帮助我们明确了《幽明录》主要写作目的:宣扬佛法。《宋书》中还提到刘义庆“少善骑乘,及长以世路艰难,不复跨马”[3],不管是由于信佛的原因,还是他天性善良,通过这段话,可以感受到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民生疾苦的痛心,明白这一点,也会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他的作品。

二、释氏辅教文学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魏晋动乱之后,南北朝一直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民不聊生,人们在黑暗的社会中拼命挣扎,迫切希望能抓住一棵救命稻草,宗教无疑是此时人们最好的救命稻草。佛教认为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它提出了一个没有痛苦、只有快乐的彼岸世界,这就比道教更能符合当时人们的心理需求,与佛教的苦情、坚忍不拔相比,道教更倾向乐观逍遥洒脱。于是,佛教更容易成为这时人们的精神寄托。因此,这一时期的佛教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对当时的思想意识、社会生活、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南朝的文学领域出现了一股新鲜血液——释氏辅教文学,这种文学的目标十分明确:宣传奉佛避恶、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等佛教思想,吸引广大群众信奉佛法。“释氏辅教文学”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可考见者,有宋刘义庆《宣验记》,齐王琰《冥祥记》,隋颜之推《集灵记》,侯白《旌异记》四种,大抵记经像之显效,明应验之实有,以震耸世俗,使生敬信之心”[4],鲁迅先生并没有将《幽明录》列入其中,但是按照他给释氏辅教文学下的定义,《幽明录》是符合的,只不过它与以上四种有不同之处。与同样是刘义庆编纂释氏佛教文学《宣验记》比较,《幽明录》不像《宣验记》似的只是一味的宣扬佛法,说教意味重,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幽明录》虽属于释氏辅教文学,但却是一部与众不同的著作。

三、《幽明录》的与众不同

(一)主题思想

1.政治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混乱,兵荒马乱,很多人都觊觎着皇帝的宝座,明争暗斗,社会上一片刀光剑影,民不聊生。《幽明录》中就有反映。桓温内怀无君之心,时比丘尼从远来,夏五月,尼在别室浴,温窃窥之。见尼裸身,先以刀自破腹,出五藏,次断两足,及斩头手。有顷浴竟,温问:‘向窥见尼,何得自残毁如此?’尼云:‘公作天子。亦当如是。’温惆怅不悦。短短几十字,就表现出了两层含义。一、比丘尼的法力高强,知道桓温在偷窥她,所以想法警示他,而且如此自残竟能毫发无伤。二、表明了作者对桓温的态度,反贼终究不会有好下场。

2.社会问题

《幽明录》中很多故事表面看是在写神灵鬼怪,实际上都有对现实社会的折射。正如李剑国先生所云“这些鬼都被赋予了现实中某类人的性格和感情,是人的鬼化,或者说是鬼的人化,因而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5]“新死鬼”一条就从侧面反映出许多人本性并不坏,但踏入社会之后,被污浊的社会空气熏坏了,被社会中的坏人带坏了。他本来只想填饱肚子,但是在同伙的教唆下,他也变得狡诈、奸猾。在动荡、黑暗的社会中,人为了自保,有时会变得很可怕。“康阿得”条,写他寿命未到,就被白马吏抓到地狱,虽然也是写地狱故事,但中间有一个小插曲:当府君得知康阿得还有三十五年阳寿时,便大怒说“小吏何敢顿夺人命”“缚白马吏著柱,处罚一百,血出流漫”。超短篇故事就像戏剧一样,要把一个完整故事凝结成短短的四幕剧,必须使每句话都用在刀刃上才行。因此,作者安排这个情节也有他的特殊用意。地府中的小官吏和人间的官吏一样也会草菅人命,但是地府中会有府君主持公道,惩罚恶人,解救无辜的人。这就暗示了作者希望人间也能有如此的清官、好官,替民请愿、为民主持公道,不要让现实人间变成一个比地狱还黑暗的地方。

3.佛道论争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就与中国本土的宗教矛盾不断,在南北朝时期,曾发生过多次上至皇帝参与的佛道论争。“蒲城李通”一条就反映了当时佛道论争的情况:道士王浮身披锁械向沙门法祖忏悔,法祖不理他,还说他“孤负圣人,死方思悔”。这条故事虽说明在佛道之争中,佛教胜道教,但这也只是佛教徒的观点。而且,在不经意间也流露出了一些对佛教不利的思想,这是作者疏忽了的。一向宽容待人,普度众生的佛教徒此时也袖手旁观、不伸出援助之手了,谁让他是与之为敌的道教徒呢!看来佛教普度众生是有前提条件和选择范围的。

4.儒佛结合

佛教与道教虽然经常你争我夺,但却都与儒家有着密切关系。印度佛教对于“孝”的概念不是十分重视,否则他们就不会抛妻弃子、远离父母,剃度出家当和尚了。但是当佛教传入中国后,就不得不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人自古就“孝道为先”,“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早已深入人心。佛教既然不能改变这种情况,那只能选择适应。“项县民姚牛”条就体现出了儒家传统与佛教相结合的情况。姚牛替父报仇,手刃仇人,这是孝的体现;官长感其至孝赦免了姚牛,这就更体现出作者对于孝的弘扬,认为孝比法大。虽然最后安排姚牛死去的父亲救了这位官长一命,又回到了宣传佛教善有善报的教义上,但它也确实体现出了儒佛结合的现实。

(二)艺术特色

1.有意为小说

王恒展先生在《已始“有意为小说”——〈幽明录〉散论》一文中曾明确指出《幽明录》“汲取了史传文学的艺术特色,开始突破志怪类笔记小说不拘类别、有闻即录、丛残小语、粗陈梗概的格局,开始在有意为小说方面有所探索,透露了文言小说由笔记小说向传奇发展的消息”[6]。翻开《西京杂记》《博物志》《搜神记》《幽明录》,这一路看过来,我们会明显发现《幽明录》的与众不同,其中有多条故事达到一千字之多,这在魏晋南北朝小说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些故事中有诗般的意境,曲折、引人入胜的情节,形象鲜明的人物,不时还有诗歌穿插其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创作痕迹,尤其是“赵泰”和“刘晨阮肇”两条,更是得到了历代文人的赞赏。王恒展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幽明录》在艺术创作上的特色和价值,这是其他释氏辅教文学无法比拟的。

2.趣味性

杜甫的诗句范文3

有的文章让感慨万千;有的文章让人潸然泪下;有的文章让人感触深刻……今天,我读罢《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这篇文章,使我感触深刻。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然而,这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在为人类作出贡献后,心中还念念不忘传播知识给她的欧班老师,给她写了一封感谢信并诚恳地邀请老师去巴黎作客,还寄来了往返全部路费,至此,居里夫人还亲自下厨做菜,饭后和老师紧挨在一起,亲切地谈心。在一次开幕典礼,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老师,居里夫人深情地握住她的双手,并亲自推着她向主席台走去。

当我读到“在典礼快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突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前面,深情地握住了她的双手,并亲自推着她向主席台走去”这里时,我十分惊讶:在属于居里夫人自己的场合上,她竟然想到自己的老师,走去把她带到主席台上!这充分地看出居里夫人是一个懂得感恩、尊重老师、不摆架子的品德是差得多。我一直给老师起绰号,考试一考好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真是太不应该了,以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些坏习惯!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受到了启发:要懂得感恩别人,要尊重老师、长辈,不能因事业有了一点儿成就就觉得了不起,目空一切。

墩南小学五年级:陈颍钊

杜甫的诗句范文4

鳌头独占

成语拼音

áo tóu dú zhàn

成语解释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成语来源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杜甫的诗句范文5

“默被画开傅写得,至今独似在衡山。”上一句是:铢衣翠盖映朱颜,未识何年入帝关。

原文:

《题马远画梅四幅》朝代:宋    作者:杨娃

铢衣翠盖映朱颜,未识何年入帝关。

默被画开傅写得,至今独似在衡山。

杜甫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景观格局;梯度分析;忻府区

一、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研究区概况。忻府区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北纬383′~381′,东经1127′~1128′,东西49公里,南北41公里,总面积1987平方公里,东连定襄、西邻静乐、南靠阳曲、北依原平,地形西高东低,逐步倾斜,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部开阔平坦,为忻定盆地的主体部分。忻府区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种近30种。主要有铁、锰、铜、金、铌、钽、铀、长石、石英、云母、蛭石、花岗岩、豆砂等。近年来,忻府区的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

2.研究方法。(1)数据来源。文章中选取的是忻府区2009年Landsat-TM遥感影像图作为信息源。利用忻州市1:50000的地形图为参考坐标,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使像元误差不超过1个像元。运用聚类统计和去除分析,把小于最小面积的图斑归并到邻近图斑,得到分类结果图像,随后使用实地调查和人工交互解译的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得到遥感影像分类图,作为分析过程中所需各类信息的提取和计算基础。(2)景观分类。根据忻府区城市景观的特性,参照建设部1991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城市用地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的城市用地分类体系,考虑到研究区域的特点和资料获取的可能性,将忻府区内的城市景观类型划分如下:一是居住景观,主要指村庄、建制镇和城区的成片居民区;二是工业景观,主要指采矿用地;三是道路交通景观,主要包括各级公路、铁路和乡村道路等;四是绿地景观,包括各种生产防护绿地、有林地、园地、天然牧草地等绿地;五是农业景观,包括旱地、水浇地、果园、人工牧草地、设施农用地等农业用地;六是水体景观,主要指河流、坑塘、内陆滩涂、沟渠、水库等水面;七是其他景观,主要指裸地、荒地以及风景名胜用地等。 (3)样带的设立与景观指数选择。文章中为研究忻府区景观格局的城市化梯度特征,设立了经市中心的沿东西方向的一条样带来进行梯度分析。自西向东样带长45km,宽9km。在计算景观格局指数时,采用移动窗口的方法,移动步长为3km,这样样带就被划分为15个3kmkm的样方。

本研究主要利用FRAGSTATS3.3软件,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共选取了8个景观格局指数。在忻府区景观的总体特征描述中,选择了景观类型比例(PLAND)、斑块密度(PD)、平均斑块面积(MPS)、最大斑块指数(LPI)进行计算。在样带的梯度分析中又分以下两部分:类型水平的梯度分析选择了景观类型比例(PLAND)、斑块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平均斑块面积(MPS);景观水平的梯度分析选择了斑块密度(PD)、面积一周长分维数(PAFRAC)、聚集度指数(CONTAG)、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

二、结果与分析

1.忻府区城市景观的总体特征。由图2可知,从忻府区景观结构中各景观类型的比例来看,绿地景观的面积比例最大,主要分布在忻府区的西部地区,占整个景观类型的50.23%,由大片的有林地、灌木林地、天然牧草地等组成。农业景观所占的景观类型比例也很大为40.01%,分布在忻府区的东部。居住景观、水体景观所占比例分别6.49%、1.72%。工业景观和交通道路景观所占的比例最小,为0.31%和0.52%。可见忻府区依然是以第一产业为主,代表城市化进程的居住景观、工业景观和道路交通景观所占比例甚少。

从斑块密度来看,最大的是农业景观为25.63个/hm2,其次是居住景观22.35个/hm2、绿地景观18.53个/hm2和水体景观17.17个/hm2,接下来是道路交通景观7.35个/hm2、工业景观3.17个/hm2和其他景观3.68个/hm2。居住景观主要包括建制镇和农村居住用地,它的景观类型比例只有6.49%,但斑块密度却位居第二,可见其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较大。从景观分类图中也可清晰地看到众多的居住景观斑块镶嵌在绿地景观和农业景观两大基质之中。最大斑块指数是指斑块类型中最大斑块面积占总景观面积的百分数。忻府区农业景观和绿地景观LPI高达34.74和40.53,远远超过其他景观类型的最大斑块指数,可见研究区域有大片相连的农业和绿地景观。而其它景观类型的最大斑块指数都很小。平均斑块面积指数中较大的依然是绿地景观217.11hm2和农业景观156.14hm2,居住景观、其他景观、水体景观、工业景观、道路交通景观依次降低。从这一指数中也可以判断出农业景观和绿地景观的斑块聚集,其余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高。

图1 忻府区景观的总体特征

AG农业景观;GR绿地景观;FA工业景观;RE居住景观;TR道路交通景观;WA水体景观;OT其他。

2.类型水平的梯度分析。如图3所示,在景观类型比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建成区的范围大概在33km~39km(样方11―13)之间的位置。样带自西向东,绿地景观逐渐减少,而农业景观却正好相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12样方呈“v”字型陡然降落,随后又逐渐上升。居住景观的峰值正好出现在第12样带,以建成区为中心向两边逐渐减少。工业景观主要集中在样带的东部,水体景观自西向东无明显的变化。

图2景观组分在样带上的变化

在斑块密度图中,绿地景观和农业景观的斑块密度最大,在样带中都大致呈“M”型。在样带的西部,农业景观大于绿地景观;在样带的东部,绿地景观大于农业景观。可见在样带的西部,农业景观的分布非常零散,这与西部山地丘陵地形相稳和。总体来看,西部斑块密度大小的排列依次是农业>绿地>居住>水体。从第八个样方起我们划为样带的东部,8-10样方斑块密度大小的排列依次是绿地>农业>居住>工业>水体。在第12样方,居住景观呈“V”字型,这主要是因为在研究中将建成区列为整个一个斑块来分析。从平均斑块面积来看,绿地景观在样带中自西向东逐渐降低,这与斑块密度的涨幅趋势正好相反,可见绿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逐渐增加。在靠近中心城区的过程中,斑块向着小而分散的趋势发展。农业景观正好相反,自西向东平均斑块面积逐渐增加,在第14个样方达到峰值。水体景观和工业景观的平均斑块面积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可见其是零星地散布在其他景观之中。景观形状指数是对景观大小起调节作用的总边界或边界密度的标准量度,同时也是斑块聚合或离散程度的量度。当景观中只有一个正方形斑块时,LSI=1;当景观中斑块形状不规则或偏离正方形时,LSI值增大。样带中水体景观的斑块的几何形状最不规则,其余景观类型差异不大,变化趋势也较平缓。

3.景观水平的梯度分析。如图3所示,在景观水平上,斑块密度在样带上的梯度表现出和类型水平相似的规律,在样带中自西向东逐渐升高达到峰值又逐渐降低。

图3景观水平上的格局指数沿样带的变化

面积周长分维数揭示出景观中各个组分的边界褶皱程度。 该指数的应用条件是某类型景观斑块数量不少于10个,本研究所取样方符合该条件。分维数在第1样方中为1.27,随后逐渐增高,即斑块的形状趋于复杂。在第9样方中开始滑落,在12样方处跌入低谷,这是由于处于12样方的建成区格网化现象明显,城市斑块以规则的多边形人工景观为主。聚集度指数反映景观中不同斑块类型的非随机性或聚集程度。如果某景观有许多离散的小斑块组成,其聚集度的值较小;当景观中以少数大斑块为主或同一类型斑块高度连接时,其聚集度的值较大。而多样性指数(SHDI)则是对景观中各类斑块复杂性和变异性的度量。如图4,聚集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都一直处于波动之中,且两者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前者增,则后者减,反之亦然。

总体来看,忻府区绿地景观、农业景观在景观类型比例、最大斑块指数和平均斑块面积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景观类型。说明在忻府区的景观类型中,农业景观与绿地景观为优势景观。绿地景观主要分布在忻府区的西面,此处的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和丘陵。农业景观分布在忻府区的东面,此处为忻定盆地的主体。居住景观整体破碎化程度很高,散布于绿地景观和农业景观之中。水体景观的斑块密度也较高,主要是忻府区境内云中河、白马河、牧马河和滹沱河以格网状穿插于其他景观类型之中。工业景观零星地分布在忻府区东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东北部的南铺村、后淤泥村、前淤泥村、泉子沟村和南高村中的采矿区;中部的尹村和河拱村采矿区;靠近建成区的逯家庄采矿区;东面北胡村的采矿区。

从类型水平的梯度分析中,再一次验证了忻府区绿地景观和农业景观为优势景观。从景观类型比例、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三项指标中沿中心区(12样方)左右延伸可以看到一些沿城市中心的梯度变化,但不够明显,与典型的大都市样带梯度变化差距较大,可见忻府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中心区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它的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