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聂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刺客聂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刺客聂政范文1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五个刺客的事迹。除了荆轲之外,另外四个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以说都是胜利者。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荆轲。荆轲似乎连一个合格的刺客也算不上,更何谈是一个“胜利的刺客”了。那么怎么才能算得上“合格”的刺客呢?怎么才能行刺成功呢?笔者觉得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高超的武艺,这是一个刺客的必备条件。在冷兵器时代,作为一个刺客,本身武功过硬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达到目的。而荆轲恰恰欠缺的就是这一点。他与盖聂论剑“有不称者”,盖聂“目之”,他就逃跑了;刺秦失败之后,鲁勾践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假如他有高超的剑术,与盖聂论剑,就不会有“不称者”,退一步讲,如果他不逃避,而是虚心向盖聂学习,那么历史可能就要改写吧。正因为“剑术疏”,在秦廷上,拿着见血封喉的匕首,他却连嬴政的一根毫毛也没伤到,反而让秦始皇给杀死了。即使他能在嬴政的脸上划破一点,六国灭亡的时间至少也要推迟几十年吧。

与他相比另外几个武功可要高超的多了。其中最厉害的应该是聂政,《史记》当中的描写就像一些武打片中的镜头:

他“谢车骑人徒,辞独行”,到了韩相侠累府上,面对众多的武士与侍者,“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如入无人之境,杀人轻而易举;当对方缓过神来,他“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他甚至完全可以全身而退。他的武功即使不“冠绝当世”,当时武林中恐怕也鲜有敌手。

第二,遇事冷静,心理素质要好。这是行刺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刺客行刺时,往往千钧一发,成与不成就在一瞬之间,这就要求刺客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临危不乱,从容不迫。专诸刺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早被这阵势吓坏了,更妄谈行刺了。那个年十二杀人的秦舞阳不是刚到秦廷就“色变振恐”了吗?聂政刺侠累,侠累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而“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何其镇静!他根本没把那些卫侍放在眼里。曹沫亦是“自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再来看看荆轲。秦廷之上,刺杀之时,荆轲的表现还算镇定,而在易水送别时,他的表现却有点莽撞。苏子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何谓“无故加之而不怒”?不就是无故遭受侮辱而不恼怒吗?以荆轲对太子的了解,他完全可以不管太子的催促。燕丹本来就是一个冒失鬼,何必要和他计较呢?难道不是因为他的冒失而使田光先生自杀的吗?如果荆轲能镇定自若,等他的朋友到来,刺杀成与不成就不好说了。然而他却在不该发怒的时候发怒了,负气出走,导致刺秦失败。他等的朋友是谁?有没有高超的武艺、过硬的心理素质?现在已不得而知。荆轲给我们留下一个千古遗憾,也给我们留下一个千古谜案。

第三,行刺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充分的准备来源于对行刺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的缜密分析。荆轲的准备应该是最充分的,付出的代价也最大。为了刺秦,田光先生自杀了;为了刺秦,樊於期自杀了;为了刺秦,燕国拿出了督亢的地图;太子丹还为荆轲准备了得力的助手秦舞阳,准备了大量的钱财。靠着这些荆轲一步步地接近了秦王。然而历史好像和荆轲开了一个玩笑,最得力的助手差点成了最大的障碍,貌似孤家寡人的秦始皇竟也不那么好对付。于是荆轲刺秦失败了,他只能自我解嘲地说:“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第四,充分的自信。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行刺也是如此。当“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时,他是自信的。因为他有勇力,齐桓公不是他的对手。当聂政到了侠累府上时,他是自信的,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武功,没有人能挡住他。而荆轲却恰恰相反。

当燕丹向她提出刺秦的计划时,他说:“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当燕丹责备他拖拉时,他说:“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他对自己的未来是没有信心的。他认为这次行刺是充满变数的,行刺成功与否他没有把握,而这也最终导致他行刺的失败。

第五,行刺要出其不意。这一点聂政认识的最清楚。当严仲子提议“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时,他冷静地予以拒绝,认为“此其势不可以多人”,人多了就会泄密,行刺就会失败。而要做到出其不意,就要做好伪装。为刺杀王僚,专诸扮成了献鱼的侍者;为刺杀赵襄子,豫让先是扮成“刑人”,混入赵襄子家中假装粉刷厕所,后又把自己弄得满身皮肤病,甚至弄坏了嗓子,连他的老婆也认不出来。为取得秦王信任,荆轲劝死了樊於期,还带了督亢的地图。可是他的精心准备却因为秦舞阳差点败露,而这会不会引起秦王的警觉?虽然“群臣惊愕,猝起不意”,但秦王不会一点警觉也没有,而这也最终造成了刺秦失败。

刺客聂政范文2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不少关于感恩的人、事,司马迁对于这些具有感恩精神的历史人物给予很高的评价,对他们的感恩行为投以赞许的目光。本文将从知恩图报、以怨报怨、士为知己者死三个层面对《史记》中的感恩行为进行论述。

1.知恩图报

俗语曰:"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又曰:"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知恩报恩、知恩图报被人们所认可,而知恩不报、恩将仇报被人们所鄙夷。知恩图报的思想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心理之中,形成了我们特有的民族性格。知恩图报、以德报德是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同时又是评价人物品行的道德准则。

在《史记》中记载了很多关于知恩图报的人、事,司马迁对于这些人的感恩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如苏秦之于宗族朋友,刘邦之于萧何,陈平之于魏无知,韩信之于漂母,王陵之于张苍,都是受人之惠报人以恩。不论是贷钱之恩,送钱之惠,一饭之德,还是举荐之功,活命之恩,苏秦、刘邦、陈平、韩信、张苍等人都做到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司马迁对苏秦等人报恩行为的记述充分说明他对感恩行为的认同。

中国人强调要报父母养育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与此相反,忘恩、忘本、忘义,必然受到严厉的道德谴责。知恩图报、以德报德是道德建设的范畴,它有利于人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司马迁也重视道德的约束力,通过道德规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司马迁充分认识到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极力弘扬美德,让道德的价值导向作用发挥出来。他将大批关于感恩的人、事载入《史记》,就是为了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也是"通古今之变"的应有之义。

2.以怨报怨

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是和知恩 图报、以德报德相对应的一种行为。"报恩与复仇,不论大小,不但获得社会的承认,而且为社会所赞扬和鼓励,显然它符合中国人以道德为中心的社会价值和规范的要求。"实际上以怨报怨、以牙还牙从侧面肯定了知恩图报、以德报德,是对感恩精神的有力补充。"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显然"儒家推崇以德报德,赞成以直报怨,而且赞成以怨报怨。"儒家对以怨报怨的认可,更加突出了以德报德的合理性、优越性。

《史记》中伍子胥于楚平王报父兄之仇,李广于霸陵尉报一己之冤,主父偃于昆弟宾客报复所遭到的冷遇,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的行为。司马迁之所以赞同以怨报怨,是为了更好的使人们认同知恩图报,从而有利于感恩精神的流传。人们拥有知恩、感恩、报恩的心,从而使施恩处于一种无限循环的状态。与知恩图报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相反,以怨报怨或许会激化人们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两者相比较而言,人们更愿意接受知恩图报,以怨报怨是不得已而为之。以怨报怨作为知恩图报的对立面,是对感恩强有力的认同。司马迁也希望通过以怨报怨的"破坏性"冲击人们的心理,促使人们认同知恩图报的合理性,从而减少人们的"怨恨"行为,进而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稳定。

3.士为知己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为报答知遇之恩而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知恩图报的升华,是它的极端形式。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和《刺客列传》中都提到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孟尝君列传》中的得粟者,《魏公子列传》中的侯赢,《张耳陈余列传》中的贯高,《刺客列传》中的豫让、聂政、荆轲等都是为知己者死。在这些人当中,豫让、聂政、荆轲的报恩行为尤为悲惨壮烈且震撼人心。

刺客们为什么舍身亡命为人行刺,为什么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呢?不论是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刺客们,还是贯高、侯赢、得粟者等食客们,他们都得到了恩主的赏识,恩主使他们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徐裕敏说:"司马迁把立名看作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而酬知遇之恩也包含了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因为别人肯定了他的价值,他也愿意以死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显然恩主的知遇之恩使"士"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士"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揭示刺客内心情感世界和心理需求,更有助于我们认识刺客的报恩行为。陈桐生说:"在稠人闹市中慷慨悲歌,旁若无人,这是刺客内心情感世界的真实流露。这是英雄寂寞的泪水,这是英雄渴望被人理解被人赏识和尊重的深情呼唤,这是英雄从灵魂深处发出的要求建立不朽生名的呐喊。"刺客们的心田是一片荒漠,渴望着知遇甘霖的滋润。刺客内心世界愈是寂寞,愈是渴望被人发现,其所积蓄的能量就愈大,其所外化的报恩方式就愈惨烈。刺客渴望被社会理解和尊重,所以一旦得到知遇的甘霖便以涌泉相报,甘愿为知己者死。

刚健有为、意气奋发的时代风气,使处于战国时代的人们认识到个体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成了当时人们追逐功名的心理动因。战国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时代,是人的价值被充分重视的时代。正是由于人的价值的发现,才促成了"百家争鸣"。而时代对人价值的肯定,进一步激发了个体去实现自我价值的决心。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么认为,"士为知己者死"是士的价值信仰,同时也是士为得到知遇之恩而必须具备的自身优势。

刺客聂政范文3

我们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优美清新,如沐春风;有的气势逼人,酣畅淋漓;有的幽默诙谐,让人捧腹;有的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语言生出美丽的“花朵”呢?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种方法。

一、善用修辞,让语言更形象

修辞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

请看下面两句话:

1.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2.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显然,第二句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脸上的青春痘越来越多的情形,语言生动活泼。

再如下面一则作文片段: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它会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它能给跋涉者以奋斗的力量;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它能使孤独无依的心灵得到慰藉;爱心是一场久旱后的甘霖,它能使干涸的心田受到情感的滋润。

本段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爱心的赞美之情,突出了奉献爱心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使文章形成整齐的气势之美。

课文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

唐雎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的壮举,提示何为“布衣之怒”,在气势上击倒了残暴的秦王。

无论哪种文体,恰当地运用排比句,均可以使文章语句的美感和气势,或清丽悠远、回味隽永,或酣畅淋漓、令人振奋。修辞手法的用与不用,确实有着天壤之别。

但是要注意并非越多越好,我们千万不能抓来就用,强按硬套。修辞一定要用得自然、贴切、精妙,方能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否则只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

二、精选词语,来一点感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从“到”“过”“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突出春天来临,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僧敲月下门”一句,由“推”改“敲”,更突出夜深人静。

我们必须学会精选字词,锤炼语言,努力寻找最适合最贴切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王国维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写出了春天的绚烂与美丽,也饱含了诗人的满怀喜悦之情。

再如,同样写鸟儿在鸣叫,“窗外的小鸟在叽叽喳喳乱叫”表示的就是一种烦躁不安的心情,“美丽的鸟儿在婉转地歌唱”表达的是截然不同的愉快之情。

三、巧引诗句,来一点诗意

古诗词向来以凝练优美著称,有的慷慨豪放,有的婉约清丽。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能合适地引用,就可以让我们原本平淡的句子“生花”。

例1:我们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成就一番宏伟的事业。(原文)

我们只有抱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才能成就一番宏伟的事业。(改文)

例2:我喜欢静谧的感觉,更向往悠闲的意境。(原文)

我喜欢“人迹板桥霜”的静谧,更向往“采菊东篱下”的悠闲。(改文)

例3:感谢小草教给我坚强,感谢落花流水教给我奉献。(原文)

刺客聂政范文4

潘晓婷,职业台球选手,被媒体誉为“9球天后”。她在事业成功之前付出了哪些艰辛的努力呢?

我的同行说过这样的话:“潘晓婷能有今天的成绩,在意料之中。”可能,他们知道我的付出是常人无法比拟的。

我15岁开始在父亲的球馆里练球,一呆就是4年。球馆里有个小屋子,里面的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就是我全部的财产。那4年里,父亲给我做了硬性规定,每天练球8—12个小时,没有周末,一个礼拜只能休息半天。即使我病了,上午在医院打点滴,下午回到球馆还是要补足当天的练球时间。

以前,家里经济拮据①,父亲陪我到北京参加比赛,我们就从山东济宁乘火车一路站到北京。在北京,因为没钱,我和父亲只能住18元钱一晚的地下室。地下室阴暗潮湿,推门就能闻到刺鼻的霉味儿。第一次拿了全国冠军,奖金只有4000元,为了能细水长流,我和父亲在全聚德只点了半份烤鸭。看着那半份香气扑鼻的烤鸭,我却痛哭不止。所有这一切,我都忍受了。因为,我15岁开始摸球杆时,父亲就说过,要想做到最好,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牺牲更多。父亲当过国家级的足球运动员、篮球裁判,后来改行当厨师,又被评为鲁菜特一级厨师。父亲希望我像他一样,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金字塔尖上的人。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人家练3个小时的球,我要多练好几个小时,这样才可能赶超别人。所以,吃不了这份苦,受不了这份罪,趁早放弃,另谋出路。但是,一旦选择了这条道,想要成功,吃苦就成了最基本的准备。就看人有没有对苦难的耐受力,耐受力强的人早晚都能品尝②到成功的喜悦。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同行 (háng xíng) 单人床 (dān shàn)

济宁 ( jǐ jì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规定 ( )的霉味儿

( )的地下室 ( )的烤鸭

3.阅读填空。

(1) “每天练球8—12个小时,没有周末,一个礼拜只能休息半天。”这是父亲给我做的( ),说明父亲对我要求( )。

(2) “只能住18元钱一晚的地下室。” “只点了半份烤鸭”,说明当时家里经济( )。

(3)我的奋斗目标是( )。

词语解释

①拮据:缺少钱。

②品尝:仔细地辨别。

欣赏感悟

“想要成功,吃苦就成了最基本的准备。就看人有没有对苦难的耐受力,耐受力强的人早晚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潘晓婷在自己的拼搏实践中的感受。也许我们看到的是奖牌的光辉,在这耀眼的光环背后,凝聚的是奋斗者艰辛的努力,坚持的韧劲儿。

作者简介

潘晓婷,职业台球选手,被媒体誉为“9球天后”。16岁即获1998年“欧立欧杯”全国女子9球公开赛冠军,其后又获2002年首届亚洲区“球王杯”男女9球混合赛冠军和日本大阪第35届世界女子9球公开赛冠军、2004年度世界女子9球“世界杯”季军、2005年全日本(9球)锦标赛女子组冠军等奖项。

阅读写作

4.你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阅读视窗

阎立本,唐代画家,庐州舒城人,字伯时,擅画人物鞍马及历史故事画,用“白描”,对后世影响很大。

“神韵说”,强调兴会神到,追求得意忘言,主张以清淡闲远的风神韵致为诗歌的最高境界。

苏辛, “苏”指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宋词豪放派创始人,唐宋家之一, 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著有《东坡乐府》、《东坡全集》等。“辛”指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其词风格豪放,著有《稼轩长短句》(也叫《稼轩词》)、《关芹十论》等。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柳三变), 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著有《乐章集》,中学课本选词《雨霖铃》是其代表作品。

春秋战国四刺客:专诸(春秋时期吴国人)刺杀王僚(吴国国君)、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刺杀韩傀(韩国的国相)、要离(春秋时期吴国人)刺杀庆忌(吴王僚的儿子)、荆轲刺杀秦王。

刺客聂政范文5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史记》中对古代优秀人物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并对丑恶现象进行了披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高中史记读后感,请您阅读。

高中史记读后感1读完《史记》,我不仅佩服《史记》中的皇帝、大臣等等。更敬佩的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据我所知,司马迁写史记时的的情况十分困难。当时,司马迁的爸爸是个史官,立志要写一部史书。但是还没写完就去世。临死前,他爸爸把这个重任交给了司马迁。后来,李陵跟匈奴打仗时,不幸被俘,后来逃回来,大家都知道汉武帝好大喜功,于是就对李陵很不满,要斩。司马迁和李陵是好朋友,当然得说情。汉武帝就更不满了。给司马迁两个选择:一是宫刑,二是给钱交保。可是司马迁没钱,所以只好被宫刑。

后来司马迁当了个小官,虽然想过自杀,但父亲的重任在肩上,不得已苟且偷生,兢兢业业的完成自己的着书大业。历时很多年,最终着书成功的三年后就去世了。从中看出司马迁为了这部名着而花费了一生精力,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好好地当官。他没有忘记父亲的重任,所以他坚持了,他成功了!可是我却不那么愿意坚持。

扬琴,大家肯定认为我们的兴趣很足,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发闷,越没兴趣。一次,我练着几首十分老练的曲子,无所事事,无精打采。一旁的妈妈并不骂我,而是问道:“很熟练了?一点错都没有?”我只能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却不知怎么说。于是,我反问妈妈:“谁能把一首曲子敲到一点错都没有?”妈妈没有答应,只是默默地把一张光碟插入CD里面,一开头,一阵扬琴声传来,很动听,十分美妙,但我脸部却装成很简单的样子。后来,妈妈选择了我们最近在敲的《映山红》一看,是着名扬琴演奏家李玲玲。我一脸惊讶!琅琅的琴声传来,我好像看见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起初,山上还是光秃秃的一片,荒凉极了。后来,第一朵映山红开放了,开的是那么鲜艳,那么美丽。紧接着,第二朵、第三朵、第四朵、越来越多的映山红相继开放,朵朵都那么耀眼,红的、紫的、粉的……这些画交织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当最后一个音符响起时,我还深深地陶醉着,久久不肯醒来。一旁的妈妈故意感叹着:“这才是大师级的水平啊!”我听了,立刻就精神了起来,开始练《映山红》怎么也不肯停下来。这也是我在扬琴班独占鳖头的原因。

所以,坚持就是胜利!

高中史记读后感2在你眼里,英雄应该是怎样的?

有人说:“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我想,每个人都有着当英雄的渴望吧!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如果那么容易,世界上岂不人人都是英雄?老师说过,有人主张成败论英雄,有人主张君王草寇论英雄。在我眼里,《史记》就是一部中华儿女英雄传——命运不济的英雄,成就霸业的英雄,仁勇集一身的女英雄……

春秋战国是货真价实的乱世,又是人才英雄辈出的大时代。有一群人不想在乱世浮生,成为了《史记》里叱咤风云的辩士英雄。而苏秦便可以称为其中的超级辩士了。他主张合纵,游说六国联盟抗秦,从而挂六国相印,名震于下。

虽然《战国策》里对苏秦的描述也并不正确,其实苏秦与张仪并不是同学,苏秦更没有同时佩戴六国相印等等。但这些并不重要,《苏秦列传》依然很有文学价值,因为正是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一大批像苏秦一样的纵横家们,是如何在各国之间推销自己的独特见解,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让我看到了他们是如何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来说服君王、赢天下的。纵横捭阖的即使不是苏秦,也一定会有一个像他一样的超级英雄来拯救黎民百姓。

可以说,苏秦的智慧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他凭一个人的力量使得战事频发时期各国和平共处了十五年,没有了战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他游说时,立论之前先铺垫,否定外交政策,会出现的恶果并警示;一个赞颂,一个类比,一语点明实行合纵之策;然后,正反论述如何实行合纵之策。最终成就了六国军事联盟。他可真是气势磅礴、雄辩方法多变的超级英雄!

然而,我并不认为所有的纵横家都能成为英雄。大时代的纵横家亦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不乏有些前倨后恭,毫无品行之人。历史证明只有那些先人后己、大公无私、为民着想的辩士提出的见解才能真正被人们所接受。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要学习辩士们“语言的艺术”,而不是权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帮助我们看清那段风云变幻的时代。说的没错,我们从小就应该多读《史记》这类国学经典,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英雄观、历史观。每一次读《史记》,我都会有不一样的领悟。

这一次,我明白了——英雄者,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思,不惧强权之勇,能言善辩之才,为国为民之怀。

高中史记读后感3听过《史记》的人应该都知道,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他写出了一部巨作——《史记》。

司马迁是个饱学之士,他在接受宫刑之前,一直生活得平平淡淡,说不上幸福也说不上悲惨,小日子过得舒坦,如果没出意外,他将一直是一个小小的史官,一直到老,到死。

可命运注定不会让他平凡下去,于是,命运派来了他的使者——磨难。在他四十七岁那年,他一生的转折——“李陵事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被判了死刑,有三种选择:(1)死(2)拿钱赎(3)接受宫刑。在没有钱的境地里,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选择了屈辱地活下去。

很多人都说,四十七岁是司马迁一生最痛苦的一年,我不否认;但同时,这也是一种选择:是继续屈辱的活下去,还是,在黑暗之后转身,迎接光明。

但是,无可非议的,他的身份改变了,变成了一位不是太监的太监,男人的另类,以及文化人的另类。

然后,他的人生观改变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接着,他的金钱观改变了,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改变了,他用手中的笔,将对自己的内心之中最真实的声音抒发出来,那个作为男人,作为士大夫的司马迁死了,但作为文化人的司马迁却获得到了新生。

不知道为什么,读司光迁的传记时想到了一句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上天几尽折磨他,打压他,但他并没有放弃,所以,《史记》问世了。

不公的人生,却打造出了璀璨的精神,这是多么了不起啊……司马迁成功了,他的名字家喻户晓,被我们永颂。可是,又有谁看到他身负黑暗,在数十年里,历经煎熬与磨难,只是因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呢?

凤凰只有经历过涅槃,才能获得新生。人不是也一样吗?只有在经历过苦难之后,才能感慨:原来我这么强大。

我突然想起了鲁滨逊,在什么都没有的境地里,创造了生活20年的记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只因为他挑战了自己。

我会学着和鲁滨逊、司马迁一样,挑战自己,将自己的生命打造得更加璀璨。

高中史记读后感4在中国浩瀚无垠的宇宙长河里,有多少刚正不阿的忠臣义士,曾发光发热,为人民所喜爱,又有多少阴险狡诈的覆国奸臣,为人名所痛恨。但无论后世认为他们应该永垂不朽,还是遗臭万年,他们一直活在我们心中。身为炎黄子孙,就更应该了解祖先丰富璀璨的历史。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但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三过家门而不入”呢?而昏庸的纣王又是如何暴虐无道,终而自取灭亡的呢?忠言不腻的伍子胥,又是为什么到死也不会忘记即将降临的亡国耻辱呢?想了解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史记。前一段,我就读了史记中的《伍子胥之死》,伍子胥的一生是很矛盾的。在吴国,他出谋划策,辅佐公光登上王位,他身为相位,治理吴国,是吴国强大,功不可没。他向吴王屡进忠言,却遭到杀身之祸,表现了对吴王的忠诚。出身“三代忠良之家,却成了最大的叛逆者,而这个最大的叛逆者,最终却死与他的忠诚,真是个悖论呀!其中,伯嚭这个人令我印象深刻。伯嚭在朝虽身为宰相,但他却是个卑鄙小人。他为了制伍子胥于死地,就不择手段,在吴王面前诽谤伍子胥,其实,就是想借吴王之手,杀掉伍子胥。我又从“而吴王夫差却以为已经降服了越国人,一心想着向北攻占齐国。”中体会到了吴王很贪心,也很固执,还没有打败越国人,有急匆匆的向齐国发起进攻。

在伍子胥多次劝说下,仍采用伯嚭的战术。并赐剑让伍子胥自杀,伍子胥无奈的看着自己打下的江山被他人抢去,仍坚毅地说:“我死了之后;你们要在我的墓地上种上梓树,长大了,给他们做棺材;并把我的眼球挖出来挂在吴国国都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看吴国怎样灭亡!”说罢,便自剜而死了。我王的固执引得了一代忠良的死,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们更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生活,有利于事业。决不能应为忠言逆耳就把别人的意见拒于千里之外,更不能压制不同意见,乃至迫害提意见的人。

否则一害自己,二害事业 ,就对没有好结果。虽然说忠于国家是每一个国民的天职,但忠于的是国,而不是那些施之不正,导致人民生活不稳定的当权者。所以我们可以说伍子胥的忠诚 无疑皓如日月之辉。

高中史记读后感5《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记传体通史,而且是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经受了各种打击,呕心沥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旷世巨作。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时代中各领域英雄豪杰和记载国内外少数民族的“列传”,是它让我感受到了历代英雄人物的气概与豪迈。

比如说列传中的“刺客列传”里的聂政、荆轲等人。以前,我认为刺客不过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袭的人,但史记上的叙述,让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仅仗义疏财、劫富济贫,而且对君子赤胆忠心,像有些为了自己的国家去行刺君王,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处死,真可谓是有去无归。虽然如此,但他们依然一心为君,就像荆轲临走时在易水河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更有那后来身中八剑却仍一心想着太子丹,这就是他们的赤胆忠心的最好表现。

在《史记》里,我认识智勇双全的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陈轸,少年有为的孟尝君,错失良才的魏惠王,贪利失地的楚怀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从浊流的屈原。

刺客聂政范文6

[关键词]游侠;《战国策》;荆轲;聂政;豫让

[中图分类号]K23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4-0071-03

一提到“侠”,许多人会想到金庸、古龙,还有他们笔下的一个个传奇――或是勇猛无畏,武艺高强,浪迹天涯;或是豪气冲天,抱打不平,仗义疏财;或是惩恶扬善,嫉恶如仇,视死如归;或是知恩图报,说一不二,执著不悔;或是托身白刃,杀人红尘,浑身是胆・・・・・・“侠”以其独具的魅力吸引着千万中华儿女。本文主要借《战国策》来简论游侠。

一、游侠概说

游侠,先说“侠”。战国时代,战乱纷起,周室衰微,诸侯争锋,对于人才的需要日益强烈。这时的养士成为一个政治集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士”字作斧形,本指武士;文士则称“君子”,“君”以手执笔,代口而书也,这是分开来讲的,后来,“士君子” 合称,则渐不分也。据《说文解字》,“侠”、“俜”互训,前字从“夹”得声,后字从“”得声。据“右文说”、“纲目说”,形声字声旁兼义,“夹”为一大人挟二小人,“”下示气出有碍,上示田间有路。综合而训之,则侠当指劫挟别人,为受屈者解难除碍之人也。可见,侠虽代人伸张正义,但被视为不合礼法,为正当的目的不择手段,也就是韩非子所谓“侠以武犯禁”之意。这样,儒家、法家皆不容“侠”。儒为温和的社会中心主义,法为严厉的社会中心主义。而道家既然脱离社会主体,那么“侠”便充当了社会中心主义的减压阀,以其自由的精神和意志。从某种意义上说,“侠”可以为社会提供一种调适剂或油。

再说“游”。战国时代的武侠本身没有自己的土地,也谈不上什么钱财,他们走南闯北,不固定地做门客,独自行动。可谓无组织、无纪律,孤独中带几分神秘,郁闷中含几分潇洒,因为这份自由,所以称“游”。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游”不只是侠的专属,当时的“士”也善游,“跳槽”成为时尚,人才的大量流动不单单是个人的行为,更是时代情势使然。那时国与国之间,讲的是以势相争,以智谋相夺,那些活跃于政治舞台的士人们,也多以自己的才智向合适的君王换取功名利禄,朝秦暮楚,四处游走,倒也不足为奇。

二、《战国策》与游侠

《战国策》是我国战国时期弥足珍贵的一部史料汇编,也是一部杰出的散文集。它以人物为表现中心,刻画了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虽然,刻画的人物以纵横家居多,但与之相比,游侠单纯、可爱、豪爽、自由又不乏正义感的性格深深吸引着人们。

游侠产生于春秋战国分封制崩溃的时期,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经济来源也不固定。因此,通常是靠技艺解人急难来生存,也不固定给谁当门客。他们独来独往,没有组织,也不愿受法律制度约束。

《战国策》记载,战国一著名游侠鲁仲连,曾经游历齐、赵各国,为齐国解燕围,为赵国解秦困,拯救了许多百姓生命,却不受封爵、财宝。鲁仲连自称士而非侠,可见,士与侠的界线似乎并不十分的明确。一个“忍”字,足见其诚恳真挚。这与之前一味追名逐利的纵横家相比,大家也是看得一目了然。那时社会“为一切之权”,什么仁义礼信之说,已完全被打破。面对那样的社会,游侠不愿苟同,他们游离于既定的文化规范之外,蔑视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因而,他们会采取极端抗拒行为,行动乖僻,有的甚至为世人所不解。

《战国策・燕三》中《燕太子丹质于秦》一文记载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太子丹逃回燕国,见秦要吞并六国,军队已逼近易水,他一心想灭秦保燕,但又一时无措。当他召见田光请教国事时,田光将荆轲介绍给太子丹认识。于是,太子丹请荆轲入秦刺杀秦王。荆轲慷慨激昂、义无反顾,和他的助手秦武阳来到了秦国大殿之上。秦武阳紧张得乱了阵脚,脸色大变。秦王起疑,幸而荆轲自若而答,说他是“北蛮夷之鄙人”,没见过大世面,机智巧妙地圆了场,可这并未改变注定的悲剧。图穷匕见,荆轲手持匕首冲向秦王,秦王猝起不意,惊慌失措之中,连腰间的长剑瞬间也拔不出,被荆轲逼得环柱而走。千钧一发之际,秦王被左右提醒,才拔剑击荆轲,结束了搏斗。结果,荆轲自然是一个死。荆轲临死前“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契约以报太子也。’”实际上,荆轲又何止“报太子”那么简单呢?那是完成他的人生追求,他们是在一次次交手中,完成自我价值的体现、人格的体现、侠义精神的体现。用今人的观点来看,也许会说,幸亏荆轲没成功,否则全民族的统一又不知得推迟多少年。当然,时代的局限,他不大可能认识到大一统的意义,最多只能意识到无辜百姓在战争中无端丧命的人道主义精神罢了。苏洵在《六国论》中说:“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刺客不行,良将尤在。”这说的是燕国以用兵之效能延续国运,还应以用兵来抵抗秦国,不应让荆轲去行刺,让荆轲行刺反而使燕国的祸患更快地到来。

刺客对于历史的必然趋势是无力扭转的,所以靠荆轲来扭转不利局面也只能缓冲局势,即使成功,对于秦与燕的强弱对比并无改善。还是应该立足自己的自强来抵抗强敌,只可惜了荆轲的一片诚心。显然,荆轲被利用的成分更多些,不过,由于太子丹的私恨与他的国家的命运,乃至众国百姓性命相连,这样,荆轲的行为在当时也还算得上正义了。

再如《战国策》中记载的游侠豫让。豫让本是大门阀智伯的家臣,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赵家族长赵襄子恨透了智伯,灭了智伯并把他的头颅做成了酒器。豫让得知此事后,立志要为智伯报仇。我们知道,智伯其实也不是个正派人物。然而,豫让的执著令人惊叹,他策划刺杀赵襄子,结果被抓,赵襄子知道豫让报仇的原委后,被其忠义之心所感动,于是,又把他放了。可豫让仍然不死心,以漆涂身,又吞炭变声,最后连妻子都辨认不出。他二次刺杀,不料,又被赵襄子识破。这回赵襄子可不会再放过他了,问他死前还有什么要求。豫让竟说,只想刺赵襄子衣服几剑,以尽自己报恩智伯的心意。赵襄子便把衣服脱下来给他,豫让便连刺三剑,大呼“我为知伯报仇了”,便伏剑而死。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不难发现,游侠似乎并不十分在乎事情本身的成功与否。荆轲高言,刺杀没成功是要活捉秦王,要秦王归还侵占燕国土地的凭证。豫让的报仇,最终也只是在仇人的许可之下,刺了几下衣服,便觉得大仇已报,心事已了。听起来的确荒唐,然而,他们为什么有如此举动呢?他们不在乎事情的成败,那么,只可能是在乎事情的意义了。

今人观之,在这一点上,不论是荆轲还是豫让都应该好好学学晋知,不卑不亢,不因楚王抓了他而怨恨,也不因楚王放了他而感激,更无所报答。不是他知恩不报,而是因为他洞悉了楚王的意图,不愿做楚王的棋子。

三、古往今来的游侠

司马迁较早为侠立传,并提出种种“侠”之概念。他的《史记・游侠列传》言:“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这段话为游侠鸣不平,同时对“侠”的内涵作了言简意赅的概括。按照司马迁对“侠”的定义和描述,那么古代人物中堪称侠士者是不少的,像本受委派去刺赵盾却被赵的勤谨俭朴感动得自杀的杀手■,像排难解纷后飘然而去拒绝言功的鲁仲连,都够得上“侠”的称号。

司马迁的这个观点,富有启发性――我们的确不必把侠只看作某种特殊的人物,更不必一提“侠”字便只想到好勇斗狠之类。人性的内涵本来极为丰富,侠气或曰侠性乃是人性的一个侧面、一个部分,也和人性的其他内涵一样。自司马迁开始,一代代游离于正统以外的文人,在目睹人间种种不平时,总能从心底唤起同样的侠义之梦,与之相伴的是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侠客:红拂女、虬髯客、李靖、昆仑奴……

明人张潮说:“胸中有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惟剑不能消之。 ”就这么一说,却没有多少文人真的仗剑行侠。据说李白曾做过游侠,还杀过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等。当然,也就是据说了,实在是没什么可信度,不过是借以虚泛地表达心中的豪放之气罢了。

大概是游侠“身在法令外,纵逸常不禁”,冲决网罗,无所羁绊的狂放自由的精神吧,游侠以武乱禁,为不轨之正义,本就是一群以大勇之气击碎束缚规矩的血性男儿,以其独立不羁的个性,豪迈激切的情感,燃烧着生命的奔放与飞扬。文人吟颂游侠,以游侠自诩,正是他们心中同样涌动着渴望生命自由飞扬的冲动。

四、游侠精神分析

身逢乱世,游侠无从选择。入仕,他们讨厌朝秦暮楚,油嘴滑舌。因为他们正直,说一不二。归隐,男子汉大丈夫怎能做缩头乌龟。怎么办,没有选择的选择,游侠不是他们的选择,是时代给他们的定义,是历史给他们的符号,面对世态的种种,他们带着一丝无奈,夹着几分悲凉。这无奈、悲凉,就这么一点一点地积累着,一旦有机会,将会一齐宣泄,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干干脆脆地宣泄,没什么能阻挡,付出生命他们也毫不吝惜。虽然来自社会下层,却以个人力量自下而上宣泄着抗暴精神。知道了这些,也就不难弄懂荆轲、豫让所在乎的意义所指了。正如鲁仲连所言,游侠看中的是替人排忧解难而分文不取,他们在乱世中坚持着独立完整的人格,渴望人知,渴望认可,即使没人能了解,他们会用实践告诉世人。

造成游侠这种特殊人群的是那时的社会和文化。首先,周王室的衰微带来了社会的礼法崩溃。在不断战乱中最值得信赖的,最能保护自己的是个人所具备的能力,是集信心、勇气、武力、判断力的综合能力。其次,战乱中,局势不明,各种势力都想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集纳人才,因此,游侠有了走上权力舞台的机会。再者,当时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为游侠的产生做了某种思想上的准备。社会对于游侠,从行为上到思想上都给予很大的自由空间。游侠和墨家有莫大关系。鲁迅先生说:“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闻一多先生也说:“所谓侠者,不又是堕落了的墨家吗?”“墨家失败了,一气愤,自由行动起来,产生所谓游侠了。”墨家是作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出现的,其创始人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平等相处,不应有贵贱亲疏之别。游侠与墨家的关系,自来被认为是最密切的。墨家作为一个学术团体,他们所从事的是一般游士的共同事业:完成学业,然后四处游说,用自己的观点和辩才去影响诸侯各国,并争取出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建功立业。然而,墨家却与侠的生长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墨家对武侠现象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提出了完整的“任侠”观念和理论主张。《墨子・经上》曰:“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注曰:“谓任侠。”这里墨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任侠”观念。他首先指出,任侠者出身于“士”阶层,武侠是“士”的一部分,这是指侠的社会性质。墨子还精粹地概括了“任侠”精神的实质和内核―― “损己而益所为”,也就是损己利人。所以说,墨家与游侠,尤其对于游侠精神,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关系。

因此,游侠产生了。他们用生命诠释着自己的追求,证明着他们的反抗精神。他们身处底层不为人知的境遇,又进一步加深了游侠对世风的敌意和对抗。久之,则内心便会不断增长并到处蔓延渗透出孤独感,以及至身于一个敌对世界中的无能为力的绝望感,这便孕育了他们性格中的那份激烈,那种最原始也是最强大的生命力。那种拼死的攻击力,一旦爆发,便如火山喷发一般源源不断,直到终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后期游侠逐渐凝聚成社会群体,并显露出豪强的端倪。汉代,随着与朝廷矛盾的激化,加上官方不断负面宣传,侠从一种坎坷而潇洒的形象变成了破坏安宁、招灾惹祸的异端,远不同于《战国策》中的游侠那样的单纯而真挚。

[参考文献]

[1]王廷栋,孙淑兰译, 张清常审订.战国策全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胡念贻.先秦文学论集・论《战国策》在文学上的成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刘向集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