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阅读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阅读题范文1
霞
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边、在山上,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说早上好或明天见。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辅相成,互相衬托的。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转。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
阅读题: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下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紧扣标题,以霞开笔,体现作者凝练的风格。
B.揭示了全文的中心。
C.抒发了作者从小爱霞的感情,强调无论是朝霞还是晚霞,都是她的小伙伴。
D.开篇强调霞是作者的老朋友,为后文以霞喻理作铺垫。
2.第二自然段在全大中有何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补充说明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的含义。
B.从抒情到析理的过渡。
C.点明全文的中心。
D.强调快乐和痛苦相辅相成,体现了作者文必已出,哀而不伤(达夫语)的风格。
3.在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进重叠着一句中,生命的天边指的是( )
A.生命之火将要熄灭的时候。
B.流浪到天涯海角的时候。
C.经历过痛苦,也经历过快乐的时候。
D.晚年,垂暮之年。
4.文章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引自_朝诗人_写的《乐游原》,《乐游原》是一首五言绝句,它的前两句是:向晚___,驱车____。
5.结合全文的主旨,将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一句的深刻含义写在下面的横线上(限20字以内)。
6.达夫先生说冰心的散文有意在言外的特点。请你将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一句的言外之意写在下面。(提示:①文末的省略号表示作者没有明说的言外之意②请注意文尾注明的写作时间;③冰心写本文是时,已是81岁高龄,1923-1926年她曾赴美国学习英国文学,并写下了著名的《寄小读者》;④本题属于读者与作者感情交融,揣度性的题目,答案可以多样,但要符合文理文脉;⑤答案以20字左右为宜)
参考答案:
1.C(没有说明作用)
2.A(不仅仅是补充)
3.D
4.唐,李商隐,不适意,登古原
阅读题范文2
蜂鸟阅读题
阅读说明文《蜂鸟》,完成文后1~3题。
①蜂鸟,因拍打翅膀的嗡嗡声而得名,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类。
②分布局限于西半球,在南美洲极多。蜂鸟身体很小,南美西部最大的巨蜂鸟也不过20公分长,约20克重。最小的蜂鸟见于古巴和松树岛,身长5.5公分,重约2克,这是最小的现存鸟类。蜂鸟能够通过快速拍打翅膀悬停在空中,每秒15次到80次,它的快慢取决于蜂鸟的大小。蜂鸟是唯一可以向后飞行的鸟,它也可以在空中悬停以及向左和向右飞。在所有动物中,蜂鸟的体态最娇美,色彩最艳丽。
③小蜂鸟是大自然的杰作:轻盈、迅疾、敏捷、优雅、华丽的羽毛,这小小的宠儿应有尽有。(选自《开心趣味百科》2011.6)
1.第②段文字依次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蜂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小的蜂鸟见于古巴和松树岛,身长5.5公分,重约2克,这是最小的现存鸟类”句中加点的“现存”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蜂鸟阅读题答案
1.分布、体形、飞行。
阅读题范文3
在书籍中品味知识的博大精神。在书籍中培养修养的文雅得体,在书籍中开拓视野看大千世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惊蜇的阅读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惊蛰苇岸
①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叫绝的,除了它的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与准确对应,还有一点,即它的一个个东方田园风景与中国古典诗歌般的名称。这是语言瑰丽的精华,它们所体现的汉语的简约性与表意美,使我们后世的汉语运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惭愧。
②“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这是一个带有“推进”和“改革”色彩的节气,它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就像一个乡村客店老板凌晨轻摇他的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
③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有“geming”意味的节气,连阴数日的天况,今天豁然晴朗了(不是由于雨霁或风后)。整面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或池塘,从中央到岸边,依其深浅,水体色彩逐渐减淡。小麦已经返青,在朝阳的映照下,望着满眼清晰伸展的绒绒新绿,你会感到,不光婴儿般的麦苗,绿色自身也有生命。而在沟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已似报纸头条一样醒目。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初萌的角。在田里,我注意到有十几只集群无规则地疾飞鸣叫的小鸟(疑为百灵);它们如精灵,敏感、多动,忽上忽下;它们的羽色近似泥土,落下来便会无影无踪;我曾试图用望远镜搜寻过几次,但始终未能看清它们。可爱的稚态、新生的活力、知前的欢乐、上升的气息以及地平线的栅栏,此时整个田野很像一座太阳照看下的幼儿园。
④“惊蛰过,暖和和。”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选自《大地上的事情》)
1.根据文意,请概括
“惊蛰”一词的含义。(3分)
2.作者认为二十四节气名称令我们骄傲和惭愧的原因是什么?(可联系当今人们运用汉语的实际情况分析)。
(3分)
3.试简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
4.文章第③段首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5.谚语“惊蛰过,暖和和”,改为“惊蛰过,暖和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阐述理由。
(3分)
6.“清明”、“谷雨”、“白露”等节气的名称,蕴含着东方田园风景与中国古典诗歌般的美,请选择其中一个节气,模仿作者对“惊蛰”的解读,以合理的想象加以描绘。
(3分)
答案:
1.春雷(1分)惊(唤)醒了(1分)自然万物(1分)。
(共3分)
2.节气名称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与表意美,我们因此为先人的智慧感到骄傲(1分);
今人运用汉语,存在不够规范、不够简洁(1分)、表意缺诗意美的现象,所以感到惭愧(1分)。(共3分)
3.比喻句(1分),形象贴切地(1分)表现了惊蛰“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
”(1分)(共3分)
4.结构上: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1分);
内容上:“惊蛰”这一具有“geming”意味的节气,与上文中“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相呼应(1分),同时为下文展开描述“豁然晴朗”的画面做铺垫(1分)。(共3分)
5.原句叠词、押韵并用(1分),琅琅上口,易于记诵(1分);
改动后句子不再押韵,语言平淡,民间谚语的韵味消失(1分)。(共3分)
或:“暖和和”运用了叠词,仿佛使人感受到了融融的暖意,突出了人的主观情感,而“暖和了”只是一个气温客观的变化过程(1分)。另外,“暖和和”与上句押韵,朗朗上口,符合谚语简洁好记的特点(1分)。改动后,句子没有了这样的效果(1分)。(共3分)
6.描绘扣住季节特征(1分),想象合理(1分),语言通畅(1分)。
(共3分)
阅读题范文4
【评点前的准备】
一、投示或印发相关资料
1.作品背景材料与主题揭示
2.有关乡愁的课内外知识链接
二、方法示例
投示一(学生评点老舍的《想北平》结尾“真想念北平呀”):看来老舍也是个孩子啊。明月朗照的异国他乡,不对酒当歌,却独自伤怀他自己的北平。
[明确]这是与作者的对话,和作者情感的共鸣。
投示二(学生评点韩少功《我心归去》):曾经的记忆与伤感原来都被埋在心灵的深处,只是未曾挖掘而已,而在白露横江的异乡秋夜,却思乡之情泛滥,只得送心归去。
[明确]这是与文本对话,对文本内容的感悟。
投示三(学生评点《乡土情结》第一段旁编者提示:文章开始先引用王维的诗,接着又通过古诗去想象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说明了思乡情结的久远):为什么不能将“久远”说成是将一般的感受赋予了更为永恒、普遍的意义?
[明确]这是与编者对话,思考层面的拓展。
三、引导学生对柯灵的《乡土情结》采用逐段评点,最后评点全文的对话操作方式。
《乡土情结》由7个段落构成,开篇点出乡土情结,第2、3、4、5段分别从“童年的烙印”“闯世界”“浪迹乾坤”“灾难、战争”等角度阐释原因,第6节回到本题,强调人对故乡和祖国根深蒂固的感情。
“对话―批注式阅读”教学后的几点思考:
1.学生层面:如果我们对文本稍加浏览,就会对学生精彩的评点赞不绝口。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评点的视角触及阅读的各个层面,思考广泛而深刻,内容精当,而且有意识地用优美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悟。事实证明,评点式对话教学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以欣赏的态度来肯定学生,以鼓励的态度来引导学生,学生就能在阅读中确立自信,“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文本的交融。
圈点批注阅读应注意的问题:要注意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读过某一章节,先要经过思考,找出重点难点,决定哪些地方应该圈点,哪些地方应该勾划,哪些地方要加注,哪些地方要加批语,然后再动笔墨。圈点使用的符号应该是固定的,不要随便改换,符号种类也不宜过多。批注的语言应该做到言之有物又简明扼要.要有分析,言之有据。
2.教师层面:教师机智的引导必不可少。新课程改革强调通过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质疑,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解决中理解感悟,在实践活动中生成新的课程资源。但在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自主建构)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教师适时、机智的引导。对学生的评点要作提纲挈领的小结,对学生的失误要作启发性的修正,对学生感性的对话要善于作理性的提升。这一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实际是更高了,它要求教师在传统的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更充分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维流程,而且是现场调控。要求教师居高临下,开合自如。
阅读题范文5
在高三专题复习中,我们许多老师一般的习惯做法是:先向学生明示有关本专题在考试大纲中的考点,如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往往先呈现8个考点,然后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传达这么一个信息,我们所有考试的题目都是围绕着这些考点来设置的;或者一上来,就把有关小说阅读的“招式“分门别类地详尽地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比如我曾听过我们同仁的一节有关文学类文本阅读“‘作用’‘好处’类题目解题策略分析”的公开课,对相关知识点的梳理可以说是非常全面,分成“行文段落类”、“人称类”“表现手法类”、“环境类”“线索类”等,而且旁征博引,举了很多的实例,课堂气氛也很热烈。我也曾经采用过这种方法,但后来发现我自认为很重要的知识点,学生不仅体会不到其重要性,而且对枯燥的条条框框的东西心生厌烦。甚至导致对小说阅读失去兴趣,而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失去学习的内驱力,再高明的老师,再巧妙的解题方法都于学生无补。所以,这次小说阅读的专题复习我作了这样的一个调整:
一、利用真题,摸透设题
我觉得在所有的训练材料中,高考真题无疑是含金量最高,最规范、最标准的素材,对我们考生的指导作用最为明显,包括题目的设置,标准答案的提供,赋分的合理性都是经得起推敲的。所以我搜集了历年全国各省“小说阅读”的真题,把这些真题集中在一起,让学生研究相关的题目,通过反复的比较,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学生惊喜地发现无论素材怎样“古今中外”,但题目的设置却是“殊途同归”。其实无论是外国的小说还是中国的小说,无论是中国现当代小说还是古代小说,题目的设置大同小异,无一例外地指向小说阅读中的五个关键词“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探究”,当然也有一些题目是要我们“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所以拿到试卷、看到题目时,不要慌张,想想这个题目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然后调动知识储备,从容作答。
二、真题演练,悟透答案
高考真题是最好的演练素材。接下来再有选择地让学生做高考真题,我始终强调老师对练习要精心选择,让学生操练有针对性、代表性、启发性的试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一味地贪多,并不能取得期待的成绩,反而会形成恶性循环,学生极有可能“草菅”试卷,并把这种不良的答题习惯带到高考考场上,导致无谓的失分。学生认真做后,老师根据高考标准答案的赋分情况,客观地批改,严格遵照高考阅卷要求(特别可以参考阅卷老师的手记,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在强调规范的同时,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激发他们答题的热情。因为平常的阅读是他们失分的重灾区,学生有畏惧心理,有些学生觉得此处全仗运气,被动答题。其实我们根据来自高考阅卷一线的信息反馈,目前大阅读的改分还是很人文的,积极答题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策略。经过多次的反复操练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他们的答案跟参考答案存在的差距,为什么有的同学自认为这篇文章是能够读懂的,文章的主旨也是能够把握的,但得分情况始终不是很理想,据我们的目标得分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问题分析中写道:①找不到合适的贴切的词汇来形容人物的性格特点或人物形象;②往往答得不够全面,怎么样能够把答案答得更为全面?学生在关于景物描写作用类问题分析中写道:①景物描写的作用到底应该从哪几方面去组织答案;②对一些专业的术语积累不够,无法得心应手地运用。此类反聩表明,学生对小说阅读的知识掌握得不系统,有待老师从知识和答题技巧两方面系统补充。
三、时机成熟,传经送宝
可以这么说,经过以上的步骤,我们的学生意识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作为老师我也了解到了我的学生最需要哪方面的指导。如对人物形象的特点的概括,如何避免不够全面的问题。我就以2009年安徽卷的《董师傅游湖》第15题“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为例子,这么指导:概括可分两层,一是对显性信息的归纳,二是对潜在信息的提炼。就本文而言,文章前三段是对董师傅的直接介绍,属前者;后三段是情节,董师傅这一人物的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示,属后者。同时,我们也要明确,人物形象的特征包括人物身份、年龄等基本特征和性格、习惯、爱好、特长、价值观等特征。我们在概括时要力求全面,表达上力求合理。根据前三段可知董师傅的身份、特长、生活态度等方面的特征。根据后三段可以提炼出其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生活情趣等特征。参考答案: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有一颗平常心,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生活情趣。如情节类题目涉及有关行文段落的作用(针对文章中段落的作用命题),指导他们解题思路如下:①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②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③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与结尾呼应,结构严谨。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景物描写的作用类题目,面对这种题型,建议我们的学生可从以下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应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这一考点,我举了(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第13(1)题“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的答题方略:“在小说中考查小说特征中某一元素的作用,一般做法是先找到这一元素属于哪一要素,接下来可以先考查这一元素对本要素的作用,再思考它对另外两个要素及主旨的作用。“细节”属于情节要素,我们可以先思考“细节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就本文而言,“闲坐”是为了引出下面送小翠和领小翠游湖。再来看这一细节对其他要素的作用,就本文而言,这一细节与主旨有一定的联系,但它的份量尚不足以表现主旨,与环境也未见有直接关系。我们可以把重心放在这一细节如何凸显人物的形象特征上。“闲坐”之“闲”已有所暗示,再放在段落中看,就不难得出答案了。”总之放在现在这个环节讲,应该说是急学生所急,还是把握了“火候”的。
四、如琢如磨,渐臻完善
阅读题范文6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例如2001年全国卷《门》的第22题: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2分)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2分)
分析:作者说玻璃门不是门,显然这里所指的门是具有一定特定意义的门。作者对玻璃门持否定态度,就暗示玻璃门不具有特定意义。因此回答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时,就可从否定角度出发,采用“玻璃门不是、没有、无……”等否定形式;然后还要从正面说有特定意义的门具有什么特点。这样先反后正,答题就完整全面。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例如2001年全国卷《门》第21题: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答:“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
分析:“开门”和“关门”都属于动词加名词的动宾结构,因此,回答此题的语言形式“预示……的开始”和“意味……的结束”也是动宾结构。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例如2000年全国卷《长城》第21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
分析:要求回答的是对历史的长城和现实的长城的评价,而且必须是“作者”的评价,不是“读者”即考生的评价,因此,答案肯定应到原文中去寻找。命题者的话既有引导作用,又有限制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
例如2001年全国卷《门》第23题: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分析:这三句话在表达上有个相同的特点,就是含蓄委婉,没有直接把作者真正要说的话表达出来,而是留有读者思考的空间。学生认真分析,还是可以理解到这三句话的内涵。答题时,就要用直接易懂的语言来解说其中的内涵。
再如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分析:细读原文可知,作者说《吕氏春秋・本味》《列子・汤问》《乐府题解》等古书都对知音的传说作了记载,有的交代得还很具体,但题目要求是“概括说明”,因此要把这些分说的材料进行概括,答案为“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这样就简明扼要。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2003年高考中第19题、20题共8分,答案都能从原文中找到蛛丝马迹。
例如2003年全国卷第19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