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疫苗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疫苗管理制度范文1
第一条为加强疫苗储存、运输管理,保证疫苗质量,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条例中规定的疫苗储存、运输过程中的管理。
第三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具有从事疫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接种单位应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疫苗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配备保证疫苗质量的储存、运输设施设备,建立疫苗储存、运输管理制度,做好疫苗的储存、运输工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规范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疫苗储存、运输中的管理
第五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在销售疫苗时,除提供按照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文件外,同时应提供疫苗运输的设备、时间、温度记录等资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供应或分发疫苗时,应提供疫苗运输的设备、时间、温度记录等资料。
第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索取和检查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提供第五条规定的证明文件及资料。收货时应核实疫苗运输的设备、时间、温度记录等资料,并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供货单位、生产厂商等内容进行验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的疫苗,方可接收。
第七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对验收合格的疫苗,应按照其温度要求储存于相应的冷藏设施设备中,并按疫苗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按照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销售、供应或分发疫苗。
第九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定期对储存的疫苗进行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或超过有效期等情况,应及时采取隔离、暂停发货等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接到报告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质量异常或过期的疫苗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定期对储存的疫苗进行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的疫苗,应当立即停止供应、分发和接种,并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不得自行处理。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质量异常的疫苗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一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储存的疫苗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过期、失效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集中处置。
第十二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疫苗的发货、装箱、发运工作。发运前应检查冷藏运输设备的启动和运行状态,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发运。
第十三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使用的冷藏车或配备冷藏设备的疫苗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温度条件应符合疫苗储存要求。
第十四条疫苗的收货、验收、在库检查等记录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第三章疫苗储存、运输的温度监测
第十五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有关疫苗储存、运输的温度要求,做好疫苗的储存、运输工作。对未收入药典的疫苗,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储存和运输。
第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按以下要求对储存疫苗的温度进行监测和记录。
(一)应采用自动温度记录仪对普通冷库、低温冷库进行温度记录。
(二)应采用温度计对冰箱(包括普通冰箱、冰衬冰箱、低温冰箱)进行温度监测。温度计应分别放置在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冰衬冰箱的底部及接近顶盖处,低温冰箱的中间位置。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温度记录。
(三)冷藏设施设备温度超出疫苗储存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
第十七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对运输过程中的疫苗进行温度监测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疫苗名称、生产企业、供货(发送)单位、数量、批号及有效期、启运和到达时间、启运和到达时的疫苗储存温度和环境温度、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运输工具名称和接送疫苗人员签名。
第四章疫苗储存、运输的设施设备
第十八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具备符合疫苗储存、运输温度要求的设施设备:
(一)用于疫苗储存的冷库,其容积应与生产、经营、使用规模相适应;
(二)冷库应配有自动监测、调控、显示、记录温度状况以及报警的设备,备用发电机组或安装双路电路,备用制冷机组;
(三)用于疫苗运输的冷藏车;
(四)冷藏车应能自动调控、显示和记录温度状况。
第十九条设区的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具备符合疫苗储存、运输温度要求的设施设备:
(一)专门用于疫苗储存的冷库或冰箱,其容积应与使用规模相适应;
(二)冷库应配有自动监测、调控、显示、记录温度状况以及报警的设备,备用发电机组或安装双路电路,备用制冷机组;
(三)用于疫苗运输的冷藏车或配有冷藏设备的车辆;
(四)冷藏车应能自动调控、显示和记录温度状况。
第二十条乡级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应配备冰箱储存疫苗,使用配备冰排的冷藏箱(包)运输疫苗。并配备足够的冰排供村级接种单位领取疫苗时使用。
第二十一条接种单位应具备冰箱或使用配备冰排的疫苗冷藏箱(包)储存疫苗。
第二十二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有专人对疫苗储存、运输设施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接种单位应对疫苗储存设备进行维护。
第二十三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建立健全疫苗储存运输设施设备档案,并对疫苗储存、运输设施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记录。
第五章附则
疫苗管理制度范文2
目的探讨严格管理制度对预防接种效果及不良事件控制的影响。方法山东省莒南县相邸卫生院自2013年1月开始实施了严格管理制度,对实施前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500例预防接种儿童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500例儿童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之前,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84.8%(424/500),不良反应发生为:晕厥11例、过敏性休克4例、过敏性皮疹38例、血清病3例、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2例,诱发潜伏的感染28例,总计86例,占17.2%;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之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9.0%(495/500),不良反应发生为:晕厥6例、过敏性休克1例、过敏性皮疹16例、血清病1例、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0例,诱发潜伏的感染10例,总计34例,占6.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接种儿童家长的满意度,提升医院整体素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关键词】
严格管理制度;预防接种;满意度;不良事件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儿童,不仅仅是少生病和不生病,还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1]。然而,儿童不是成人简单的缩小,无论是保健,还是疾病的治疗和护理,都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备加呵护。集体儿童保健又称托幼机构保健。托幼机构保健包括婴儿室、托儿所和幼儿园。由于集居,相互接触密切,发生传染病时易扩散流行。因此托幼机构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保健工作[2]。计划免疫是根据当地疫情和人群免疫状况,将各类疫苗按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合理地、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即没有免疫力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实施“严格管理”制度,可保证接种对象和接种项目能够准确、及时地进行,避免发生错种、漏种和重种。免疫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大力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意义,以取得各方的支持和合作,确保计划免疫按时完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山东省莒南县相邸卫生院自2013年1月开始实施了严格管理制度,对实施前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500例预防接种儿童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500例儿童作为观察组。
1.2方法
1.2.1掌握严格的禁忌证
1.2.1.1一般禁忌证:①发热。②急或慢性疾病的发病期。如风湿病、活动性肺结核、心脏病、急慢性肾炎、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严重化脓性皮肤病、中耳炎。③过敏性疾病:婴儿湿疹、哮喘、荨麻疹。④体质特别虚弱、严重营养不良。⑤某些传染病流行季节:如乙脑流行季节不宜接种百日咳疫苗,因为可诱发乙型脑炎。⑥近6周曾注射过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或其他免疫制剂者,暂缓用甲肝减毒活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活疫苗。⑦对患有癫痫、抽搐史者禁注百白破疫苗、乙型脑炎疫苗、流脑多糖疫苗。⑧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
1.2.1.2特殊禁忌证:①活疫苗:孕妇、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者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代谢药及免疫抑制剂患者忌接种。②需复种的疫苗。如第一针已有高热、惊厥、休克等严重反应者,以后不能再复种。③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严重腹泻儿暂缓服用,腹泻病痊愈后再服用。④卡介苗。凡患过结核病、OT或PPD(+)者禁用。
1.2.2预防接种注意事项:①疫苗应从正规渠道进货,所用疫苗应该有卫生部批号。千万不可在私人诊所接种,以防意外发生。②预防接种前,一定要看清说明书所指的接种对象、用法及剂量、禁忌、反应、注意事项、保存及运输是否符合要求、有效期等;并应询问有无禁忌证再决定能否进行预防接种。③安瓿裂损,疫苗变色均不能使用。④疫苗开封后均应在1h内用完。⑤为防止意外,应有1∶1000肾上腺素、氢化考的松等抢救药品备用。⑥每人均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预防接种,以防交叉感染。
1.2.3掌握每种疫苗的特点
1.2.3.1麻疹减毒活疫苗:①混浊或絮状物,不能使用。②此疫苗未加防腐剂,既不耐热,也不耐寒,因此,抽吸后放置时间不可超过0.5h。③接种对象为出生后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婴儿。因小婴儿体内尚有母体抗体残留,故婴儿初种麻疹疫苗不可过早。
1.2.3.2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①目前,在我国服用的糖丸为Ⅰ、Ⅱ、Ⅲ型混合疫苗糖丸,呈白色,其特性为怕热、不怕冷,故在保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需冷藏于0℃以下。②服用此糖丸时,用凉开水送服或直接含服,切勿用热开水或母乳喂服。因为热开水可将活疫苗烫死,母乳中的抗体可作用于活疫苗。
1.2.3.3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①接种对象为流行地区1~10岁儿童。②应在流行季节前1个月完成接种。
1.2.3.4百白破混合制剂:①此制剂属多联多价疫苗,使用前要充分摇匀。②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为吸附制剂,即在制品中加入磷酸铝或氢氧化铝等吸附制剂,使其吸收慢,刺激时间长,免疫效果好。应注意注射的间隔期。
1.2.3.5卡介苗:①卡介苗为无毒、无致病性牛型结核菌悬液,是不加防腐剂的活菌苗,用于预防结核病。②初种年龄为婴儿出生24h后。③2个月以上婴儿及成人接种前应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者可接种卡介苗,阳性反应者表示已获得免疫力,不需再接种。
1.2.3.6乙型肝炎疫苗:①乙型肝炎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动免疫生物制品,可阻断母婴传播。接种疫苗者HBV标志必须阴性。②接种程序按“0、1、6”顺序进行肌内注射,即第1针在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注射,第2、3针分别在婴儿1足月和6足月时注射。
2结果
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之前,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84.8%(424/500),不良反应发生为:晕厥11例、过敏性休克4例、过敏性皮疹38例、血清病3例、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2例,诱发潜伏的感染28例,总计86例,占17.2%;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之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9.0%(495/500),不良反应发生为:晕厥6例、过敏性休克1例、过敏性皮疹16例、血清病1例、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0例,诱发潜伏的感染10例,总计34例,占6.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儿童时期是整个人生的初始阶段,儿童的身心健康不但直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而且还会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前途。因此,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不论是对个体的发展,还是对民族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预防接种是重要措施之一。预防接种和药物注射一样,应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防止医疗事故发生。首先要了解疫苗说明书的全部内容,询问小儿有无过敏史,做好消毒用具和抢救药品的准备工作。禁忌证:急性传染病及恢复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肝肾疾病及发热的小儿均不能接种。接种要点:接种时应严格遵照说明书规定,掌握疫苗的接种方法、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每人用一个注射器,防止交叉感染[3]。免疫制剂是一种异体蛋白,注射后可使被接种者产生不良反应。但绝大多数人接种后反应轻微,个别人可出现严重反应。目前使用的各类制品除百白破因用氢氧化铝吸附剂制成,偶有严重反应外,一般反应均很轻微,反应持续时间也短暂,因此,预防接种是安全可靠的。一般可分为局部、全身和异常反应。局部反应一般在2~3d内可自行消退,不需特殊处理或可进行热敷。如局部反应继续扩大并伴高热等全身症状,则需就医诊治。若局部迟迟无反应,说明接种失败。偶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穿刺或活切检查为干酪样变,说明卡介苗接种反应强烈,引起淋巴结核,需抗痨治疗。全身反应轻者勿需处理;重者休息,对症治疗,如畏寒高热可口服朴热息痛或布洛芬等解热镇痛剂,呕吐、腹痛可给服维生素B6、灭吐灵、654-2、痛痉平等止吐、解痉剂[4]。晕厥、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血清病、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诱发潜伏的感染等。晕厥时,可让小儿平卧,保持安静,可手指甲压或针刺人中穴,给喝热开水或糖水,一般几分钟内即可恢复,仍不恢复者或休克者立即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01~0.03mL/(kg•次)。无效或其他异常反应应迅速住院抢救或治疗。晕针:常在注射时或注射后数分钟内,出现心慌、虚弱感、胃部不适或轻度恶心、手足发麻等表现。立即将小儿平卧,头稍低,保持安静,喂糖水或温开水,必要时针刺人中、十宣等穴位,片刻即可恢复正常。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表现,此时应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0mL(儿童0.01~0.03mL/kg),并将小儿平卧,头稍低,给予吸氧、注意保暖,病情稍稳定后,迅速转院抢救。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般休息1~2d可以自愈。疫苗接种后体温37.5~38.5℃的反应,一般不需处理,适当休息,多饮水,可自行恢复,少数体温可达到39℃以上,应进行对症处理。局部反应:接种后1~2d以内,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附近淋巴结可有肿大压痛,一般不需特殊处理[5]。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接种儿童家长的满意度,提升医院整体素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闫海童 单位:山东省莒南县相邸卫生院
参考文献
[1]权力,徐敏钢,黄瑾,等.上海市闸北区7价肺炎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1,23(6):271-273.
[2]张丽洁,王远红,武翠玲,等.预防接种疫苗不良反应二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8):938-939.
[3]杨洁,何梅英,单芙香,等.无细胞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225-1227.
疫苗管理制度范文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疫苗经营监督管理意见》
为了贯彻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加强对疫苗批发企业的监督管理,保证疫苗在流通环节的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学习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法〔2019〕207号),并征求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意见,6月13日国家局印发了《疫苗经营监督管理意见》(国食药监市[2019]278号),对申请和从事经营疫苗的批发企业从经营许可、人员、管理制度、储运设施设备及条件等做出明确规定,主要内容如下:
一、申请经营疫苗的企业必须为已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批发企业。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在其所持《药品经营许可证》上加注疫苗经营范围后,方可开展经营业务。
二、疫苗批发企业应有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疫苗质量管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应有预防医学、药学、微生物学、或医学等专业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及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3年以上从事疫苗管理或技术工作经验,并不得兼职。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应对疫苗的接种反应和疫苗质量问题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三、疫苗批发企业必须认真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并结合疫苗经营管理的需要,建立包括以下内容的管理制度:疫苗质量管理人员职责;疫苗购进管理;疫苗验收管理;疫苗储存、养护检查和出库复核管理;进口疫苗管理;疫苗有效期管理;不合格疫苗管理;疫苗销售管理;疫苗运输管理;疫苗储存、运输设施设备管理;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和管理等。
所建立的制度应能保证对以下各环节提出符合规定的要求并建立有关记录或档案:储存与运输的设施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和校准,疫苗的购进,疫苗的收货和验收,库存疫苗的定期检查,疫苗的销售,以及疫苗批发企业在接到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的报告等。
疫苗管理制度范文4
养殖场应该选择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较容易设防并且交通便利,水电方便的地方。要远离居民区,旅游点、畜禽加工厂、屠宰场等地方,和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主要河流灌区、污染企业保持足够的距距离。在养殖场的进出口还要设置消毒池、门卫室、消毒更衣室等场所,在饲养区域内按照不同动物的生长阶段和生长要求实行隔离饲养,相邻的动物圈舍内应该保证有足够的距离。粪便、尿液等污染物处理区域应该和饲料调制间位于相反的一侧,最好位于饲养场的顺风处。生产区域和患病动物隔离区域至少应该距离300m以上,在各个区域之间还应该设置隔离网、隔离带、隔离墙和消毒沟等设施。
2严格隔离制度
养殖场的边界要划分明确,四周应该建设有较高的围墙和坚固的防疫沟。在动物生产区域应该设置一个专门供生产人员和运输车辆进入的大门,同时还要设置一个只供动物进出和产品运输的通道以及专供污染物运输的通道。在养殖场进出口位置、各个圈舍的进出口位置均应该设置相应的消毒设备,要结合养殖场的饲养条件、饲养规模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做好包括饲养人员、进出养殖场车辆、生产区域管理人员、外来人员和车辆的消毒隔离工作。要建立场内工作人员、车辆出入生产区域管理制度、场内动物流动或者进出生产区域、生产区域内人员活动和工具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粪便污染和环境物管管理制度。新购进动物必须进行一个月以上的隔离观察,确保健康之后才能混群饲养。
3做好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工作
3.1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疫病最佳的措施。接种后动物体内能够产生相应的抗体,减少和降低疫病的流传。疫苗接种应该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首先,在使用疫苗之前要对疫苗进行全面的检查,查看疫苗是否存在破损,封口是否完好,在标签上有关疫苗的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日期、检验号和用量用法标记是否清晰;其次,在接种前还要需要准备好接种设备,如注射器、针头、滴管等。这些设备都应该保证全面消毒,做到一只动物一个针头。使用弱毒疫苗免疫后,十天内不能使用抗菌素或者磺胺类药物;最后,对于出现传染病而进行的免疫行为,必须将阳性动物排除在外,确保动物的健康后才能进行疫苗免疫注射。
3.2药物预防
对易感动物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预防也是防治某些疾病发生的关键措施。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安全廉价的化学药物加入到动物的饲料或者饮水中,可以提高动物抵御外界疫病的能力。此外,在进行药物预防过程中还会使用到免疫增强药物。其主要是一种免疫增强剂,能够使动物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从而获得相应的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增强剂的种类有很多种,微生物类有多种弱毒苗,生物制剂有干扰素、胸腺肽、球蛋白等,中药制剂有黄芪多糖、党参、黄精等几种。这些药物在防治动物疫病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
作者:程啟廷 单位:贵州省威宁县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关于动物疾病防治技术存的问题研究[J].王超群.农民致富之友.2016(01)
[2]动物疾病防治中大蒜素的应用探究[J].侯可霞,闫芬.当代畜牧.2014(14)
疫苗管理制度范文5
一、免疫接种
1、积极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抓好春、秋季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规范资料管理。
2、做好乡级冷链运转条件下的预防接种工作,确保全年12次冷链运转。“九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两脑” 接种率提高到95%以上。
3、 做好流动人口等常规免疫难以覆盖人群中儿童的 免疫接种工作,进一步巩固免疫屏障,消除“免疫空白”。
4、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对于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开展麻疹疫苗的补充免疫接种工作。
5、进一步提高乙脑和流脑疫苗及时接种率,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二、针对传染病监测、调查处置
1、继续做好维持无脊灰状态和麻疹消除工作,加强AFP病例监测,确保无麻疹暴发 。无白候,破伤风病例,其余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发病低于往年水平。
2、新生儿破伤风、白喉和百日咳监测: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的要求,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的个案调查和主动监测工作,防止病例漏报;做好白喉和百日咳病例个案调查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做好适龄儿童百白破疫苗常规免疫工作,提高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三、计划免疫管理
1、建立计划免疫儿童个案信息网
(1)20XX年实现儿童接种资料个案管理信息化,出生儿童接种卡发卡率达到100%。
(2)20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
2、继续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20XX年幼儿园、小学入学新生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要求幼儿园、小学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漏种疫苗补种率达到100%以上。
3、进一步加强接种门诊管理工作。规范接种程序,搞好接种环境卫生,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接种环境。
4、疫苗及冷链管理 继续贯彻执行条例和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做好疫苗管理和冷链系统管理。加强疫苗的计划、使用和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专人负责、专帐管理;继续做好疫苗微机化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及时制订和上报第一类疫苗的年度使用计划,确保第一类疫苗有计划的分发和使用,避免疫苗浪费。严格冷链使用管理制度,完善疫苗贮存、运输温度记录和库存管理等冷链运转机制,要按要求做好配发冷链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工作,保证专物专用。
5、预防接种管理 正确处理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关系,必须在优先确保第一类疫苗接种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其他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决不允许因开展其他疫苗的预防接种冲击和干扰免疫规划项目的正常实施;二类疫苗必须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自行选择使用,不得强制使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常规免疫的日常管理,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切实将加强免疫接种纳入常规冷链运转的免疫服务工作,提高加强免疫的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提高常规接种率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统一使用《陕西省儿童预防接种证》,加强接种卡、证的管理,提高卡、证相符率。
6、预防接种安全及异常反应监测 要加强预防接种前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减少和避免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在预防接种积极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加强注射器使用后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工作,按照工作规范相关要求,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报告和处理。
疫苗管理制度范文6
(黑龙江省绥棱县畜牧兽医局 152200)
1 猪场存在问题
场内自繁自养的生产体系不合理。畜牧行业的人士都知道,全进全出是控制疫病的最好方法,而场内自繁自养无法实现全进全出,猪场的病会越来越多。这是很多猪场生产水平低的关键原因。场内自繁自养一般中小场很难精细核算料比等生产指标,管理中就很难找出问题并进行改进,也无法准确考核员工绩效,不便于提高员工积极性。
疫病防控问题多。猪场隔离条件差,中国养猪场无序分布,很少有猪场能做到周边3千米范围内无猪,所以疫病很复杂。
疫苗、药品有效性问题。市场上疫苗药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不对型的问题,有污染的问题,有含量不足等问题。免疫程序不科学,很多猪场无抗体检测能力,不能根据抗体水平来决定是否免疫,所以免疫效果会受影响。药品使用不合理问题,乱用药物,抗药性普遍,真正需要用药时很难找到敏感的药物。
繁殖技术问题。人工授精技术差,配种受胎率低,带来非生产天数高,年分娩胎数少。流产多:因为疫病、管理等原因使母猪流产。引种的健康问题:从不正规公司、健康度不高的猪场引种,把各种疫病引进猪场。产仔数低:种猪遗传基因、管理、营养等原因可以造成产仔数低。产死胎多:疾病、管理等原因造成死胎。
饲料选用问题。很多中小猪场不太重视饲料营养,只看价格不看品质,造成猪营养不良,表现为母猪太瘦、仔猪初生重小、断奶仔猪体重不达标、母猪断奶7天内率低。劣质饲料可能使用霉变原料,造成猪霉菌毒素中毒,表现为母猪外阴肿大、猪抗病力差、呕吐等现象。
种猪质量差。种猪是决定生产水平的内因。种猪质量不高将导致胎产仔少、后代育肥料肉比高、后代遗传性疾病多、育肥猪应激大、不明显、抗病力差、腿细淘汰率高等。
硬件设施差。冬天寒冷,为了保温不通风、仔猪因冷、嗅、湿而导致死亡率升高。夏天炎热,母猪吃料少、仔猪初生重下降、断奶仔猪体轻。育肥猪生长慢,料肉比高。
2 日常管理
猪场应实行单元式或全进全出制的饲养方式。一栋猪舍一个批次,每批猪出栏后,圈舍应空置14天以上,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猪场常用的消毒方式有以下几种:①浸泡消毒是将需要消毒的物体浸泡在消毒液中,这种方法消毒彻底,比如手术用的器械;进场时车轮过消毒池,进舍时脚踩消毒盆和消毒药洗手等,都属于浸泡消毒。②喷雾消毒是猪场使用最多的一种,用于空气、地面、墙壁、笼具等,消毒面积大,速度快,消毒范围大。③熏蒸消毒:一般是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后,释放出甲醛气体,起到消毒作用;这种方法用于其他消毒方式难以消毒的缝隙、空气等,是其他消毒方式的有效补充。④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可以破坏细胞,杀死细菌病毒。对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病原体效果最好。⑤蒸煮消毒:利用水或气的高温,可以使病原体的组织变质,起到杀灭细菌或病毒等的作用。猪场大门处应设置供出入车辆消毒与大门同宽、长4~5m、深0.2~0.25m的水泥结构消毒池,每个单元和每栋猪舍门口、兽医室及病猪隔离区门口等均要设置与门同宽、长0.5~1m的消毒池,保持消毒药水的有效浓度。
猪场内不得饲养其他动物。舍内要有防鼠、防虫、防蝇等设施。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商品猪,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杜绝疫病的发生,制定《猪场卫生防疫制度》,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应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