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范文1

1、白话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2、《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来源:文章屋网 )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范文2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词;英译;意境

一、翻译与意境

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性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基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即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典型的景物描写一般都寄托着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要特别注意意境的传达。著名翻译家许渊冲1983年提出古诗英译的“音美、形美、意美”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吕俊教授在阐释许渊冲的意美原则时认为:“意美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忠实地再现原诗的物镜;2.保持与原诗相同的情境;3.深刻反应原诗的意境;4.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象境。”可见,意境的传达是古代诗词翻译别要注意的问题。

二、《清明》的意境分析

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一首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杜牧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出身名门望族,是文武双全的人物。当他正值壮年,想要大展拳脚的时候,却遭到当朝宰相的排挤,辗转于偏僻郡州,过着刺史的生活。《清明》这首诗就是他客居安徽的时候写下的。清明时节人们纷纷祭祀祖先,作者想到自己壮志未酬,未能像祖先一样建功立业,自然是愁不堪言。

中国古代诗歌结构讲究的是“起承转合”。在“起”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中,是写景。清明前后正是梅雨时节。作者选了“纷纷”,不但写出了春雨朦胧的特点,也写出了行人的心情:清明时节,去扫墓的路上,心情自然是感伤的,又赶上下起了蒙蒙细雨,就更加深了这种哀伤的情绪。“承”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实际上是作者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周汝昌先生认为在诗歌里,“魂”指的是精神和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这一句看似写路上行人,实际上写的是诗人自己的孤独的愁绪。在“转”句“借问酒家何处有”中,作者笔锋一转,用“借问”写出了自己身处异乡,人生地不熟,只能“借问”的无奈心境,同时又写出了作者想要找间酒家喝酒,借酒消愁,排遣郁闷的心情。最后的“合”句中,“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遥”写出了距离感,表达了作者想要喝酒但又不能马上得到的惆怅心境。酒家不但在遥远的地方,而且在一个“杏花村”里。这里的“杏花村”不一定是一个专有地名,也可能只是一个杏花盛开的村子而已。它对于突出本诗的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杏花一般都是在梅雨季节盛开,作者想要找一间酒家来躲避给他带来哀愁情绪的梅雨,得到的答案却是又要到一个与梅雨相关的杏花盛开的地方,这就使他的哀愁无处逃避,只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纵观全诗,作者用通俗明白的语言表达了浓浓的哀愁情绪,简要精炼而又韵味无穷。

三、《清明》英译本

《清明》这首诗备受我国翻译工作者的青睐,迄今已有很多的英文译本。本文选取了杨宪益和戴乃迭、孙大雨、蔡廷干、许渊冲等翻译的英译本,并对翻译中用词对意境传达的影响进行探讨。译文如下:

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

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孙大雨的译文

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Upon 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of spring

The rain drizzleth down in spray.

Pedestrians on country-side ways

In gloom are pinning away.

When asked “Where a tavern fair for rest”

Is hereabouts to be found”,

The shepherd boy the Apricot Bloom Vill

Doth point to afar and say.

蔡廷干的译文

All Souls’ Day

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 on All Souls’ Day,

The men and women sadly move along the way.

They ask where wine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

And there the herdboy’s fingers

Almond-Town suggest.

许渊冲的译文

The Mourning Day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

四、《清明》译本中的意境分析

《清明》这首诗的基调应该是沉闷、愁苦、哀伤和凄凉的。“清明”、“雨纷纷”、“借问”、“杏花村”等词语和意象都深刻的表现出全诗哀愁和悲凉的意境。所以,对这些词语的斟酌和遴选就成为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仅就上述四个词语的翻译所表达的意境进行对比和分析。

1.“清明”是这首诗的题目,交代了全诗的时间背景,对于表现意境十分关键。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首句中的“清明时节”指的就是清明节前后的几天。清明这个词在汉语里也不仅仅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它还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提到清明,懂得中国文化的人就会联想到阴雨绵绵,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赶去墓地,去祭祀已故亲人的场景。就这个词的翻译,四个译本给出了四个不用的译法。杨戴之译为“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此种译法虽能表达出春季梅雨季节阴雨绵绵的天气特点,但对于哀愁情绪的渲染和悲凉意境的表达就稍显逊色,不及汉语“清明”所表达的意境深远。孙译为“The Clear and Bright Feast”,这个译法中的用词是不准确的,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因为clear 和bright这两个单词本身就有明快轻松地含义,与原文说表达的意境不符。feast这个词指的是节日或宗教节日,而清明是中国的一个节气,含义上相距甚远。蔡译中“All Souls’Day”指的是“万灵节”,采取的是归化的译法。万灵节在公历11月2日,是罗马天主教亡灵祈祷超度的节日。虽然文化内涵有所差异,但从节日和内涵和性质的角度说,这个译法能部分表达出中国清明节所蕴含的意境。但是万灵节属晚秋时节,而且多为少雨晴朗的天气,与诗中的“雨纷纷”不相符合。许译采取意译的方法,译成“The Mourning Day”,比较好的表达出了“哀悼逝去亲人”的含义和意境。但这可能会让外国读者以为这个哀悼亲人的日期并不固定和统一,没能表达出中国人都会在每年公历四月四日或五日,清明节时去祭祀的含义。但是相比其他三个译法,许渊冲将“清明”译成“The Mourning Day”,要跟高明一些。

2.关于“雨纷纷”的译法,杨戴译、孙译和许译都用了“drizzle”这个词。drizzle是下细雨的意思,可以说这个词的使用比较形象的表达出了“雨纷纷”所想要表达的烟雨蒙蒙的特点,对于渲染气氛和表达意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蔡廷干将“雨纷纷”译为“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这种译法欠妥。因为清明前后梅雨的特点是雨势总体偏弱,多为绵绵细雨,且降水时间偏长。这种连绵不断的细雨更加深了作者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苦闷心情,为后文的“借酒消愁愁更愁”做好了铺垫。而蔡译中译成了“又大又急”,就全然没有了这种意境。

3.想要译好“借问”这个词,就要弄清楚“借问”到底谁在问?根据全诗的意境来分析,应该是作者在问。因为是作者想要在清明时节的愁苦情绪下找酒家借酒消愁。许译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和孙译When asked “Where a tavern fair for rest”都将这个词译成了被动语态,没有出现问话的人,虽然在用词方式和句式上和原诗保持了一致,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但不能突出作者本人想要借酒消愁的苦闷心情,在意境传达上略逊一筹。蔡译中将问话的人译成了“they”,表示是“行人”在“借问”,这显然是不恰当和不可取的。杨戴译中“借问”被译成“When I ask”,是相对比较准确的译法,能比较准确的表达出原诗的含义和意境。

4.关于“杏花村”的含义在前文中已有所分析,这里的“杏花村”并不是指一个叫“杏花村”的村子,而是更多的应用了“杏花”的意象,来表达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意境。因此,“杏花村”的翻译应侧重在“杏花”上,而要忽略“村”的意象。因此,蔡译中的Almond-Town,孙译中的Apricot Bloom Village,将杏花村都作为专有名词来译是不妥当的,破坏了整首诗歌的意境。相比较而言,杨戴译中的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和许译中的a cot’mid apricot flowers 更胜一筹。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杜牧《清明》四个译本中部分用词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意境的传达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和鉴赏的重要方面,如果诗词的英译文只是简单的字面翻译,,没能表达出原诗想要表达的意境,就失去了翻译的意义和美感。因此我们在翻译中国古代诗词时,特别要注意用词对于原诗意境传达的影响,在词语的选择和运用方面要仔细斟酌,慎之又慎,最大限度的表达出原诗想要表达的意境,这样才能使翻译更加贴近原诗,让译文读者能更好的体现出原诗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孙大雨译.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许渊冲.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深圳大学学报,1987(2).

[3]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杨宪益,戴乃迭译.唐诗[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5]孟祥德.在古典诗词翻译中重构意境―基于杜牧《清明》六个英译本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36).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范文3

读完这首古诗,我似乎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着朦朦细雨,来来往往的扫墓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前去为故亡的亲人扫墓。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青山远望,雨洗青草,风吹柳摆。好一个伤感的行旅,好一幅凄迷彷徨的图画。

诗人只用了“欲断魂”寥寥三个字,便将扫墓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亡者哀悼的心境跃然纸上了。

“断魂”,本是形人们悲痛欲绝的心境,意同痛断肝肠。逝者已去,当时那种哭天抢地的悲情不可能持久,而对亲人的怀念却是永远难于割断,一个“欲”字,又使扫墓人此时此刻怀念逝者的那种断魂般的伤感呼之欲出。

祭奠先人,碑前洒上一杯酒,寄托哀思。环顾四周,唯见一片烟雨茫茫,不见人家与炊烟,何处沽得一壶酒?忽见一牧童骑在青牛背上,吹着一支短笛,悠然而来。上前打听,牧童遥指着远方的杏花村。全诗至为此,凝固成一幅静止的图面,给人留下无限遐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范文4

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是唯一与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这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日子。《左传》一书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在古人看来,祭祀的重要性甚至可与国防和军事这样的大事相提并论。所以中国古诗文中写清明的篇什着实为数不少。而众多有关清明的诗篇中,笔者以为,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新隽永的诗不用典故,也无华丽的辞藻,而是以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和人们缅怀祭祀故人的心情。白居易《寒食望野吟》一诗同样写得悲恸不已,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代诗人高菊卿也有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读完这篇小诗,亦让人不禁悲从中来。宋代另一诗家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则一反常态地走出“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的悲切气氛,而是兴致盎然地描述了作者踏青赏春的愉悦心境,诗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北宋文学家王禹的《清明》诗亦可算是咏清明诗中的另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作者在诗中没有写踏青探春、怀古祭祖的心境,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了诗人寂寞清苦的生活和不同流俗的追求。清人郑板桥描写清明的小诗言简意赅:“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多古诗人笔下的清明,亦悲亦喜,亦诗亦画,亦人亦物,各种各样的情感尽在其中。

与清明节有着密切关联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的一二日。是日要禁烟火,吃冷食。这一节日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曾辅佐他的介子推而设立的,至今已延续2640余年。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一诗阐明了这一节气的来历:“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之后寒食、清明两节便合而为一了。

端午节在中国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曾先后入选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节日本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气,后因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这一天投江殉国,从此端午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因为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所以这个传统节日颇具浪漫色彩,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关七夕的古诗不胜枚举,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属五代后唐时期杨璞的诗作《七夕》:“未来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亦堪称为此类诗文中的上乘之作:“云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写得形静而神动,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全诗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哀怨与期待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云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也是描写七夕的名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描写的是天上景象,实际是词人七夕仰观星空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词的最后两句,不落俗套,立意很高。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引用。

中秋当属一年之中又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是一个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节日,因而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的咏月诗大都与思乡怀古有关。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词句是作者大醉之后的高声纵情。中秋之夜,为怀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轼以童稚的真率和赤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亲人的思恋。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推出一轮人世间同享共照的朗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满暖意的诗句让本是清冷的月光显得浪漫而又温馨。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望月》也是唐诗中众多咏中秋篇什中的佳作。诗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渲染了中秋特定的环境氛围,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感,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采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内心感情:“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故又称之为登高节。杜甫的《九日》诗曰:“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诗人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因花生情,表达了思亲念乡、忧国忧民的情怀。此外,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等,都是描写重阳节的经典名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范文5

关键词: 元功能语言学 人际功能 英文诗歌

1.引言

元功能(metafunction)是由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所提出的。韩礼德在其导师弗斯和马林诺夫斯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观察与实践,提出了语言系统的三大元功能。在Halliday看来,每一个小句都表达了三种不同的意义,称之为元功能: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这三种功能既有关联,又有不同的关注点和体现形式。人际功能由语气、情态、评价体现。元功能语言学理论可用于分析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特点。除此之外,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的对比研究可以细化到不同的语言层次,并把两种语言在类型学方面的异同作为研究重点[1]。笔者在文中仅通过三大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角度对A Red Red Rose和《清明》这两首脍炙人口的中英文诗歌进行赏析。作者旨在通过对A Red Red Rose和《清明》这两首诗歌进行人际功能分析,从另一角度理解诗歌的含义和语言的特点,同时,力图验证用人际功能分析诗歌体裁的适用性。

2.人际功能

韩礼德的人际功能是在人际交往模式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并被分为三个主要的范畴。它们分别是语气功能、语体功能和美学功能[2]。

语气功能主要是指交际双方对某事物的情感态度与语气;语体功能主要是指由语式、语场和语旨这三个变量共同作用所体现出来的人跟人之间的社会等级关系;美学功能是指在语用学基础上,通过调整策略,对语篇的生成过程起支配作用,并透过语篇体现出来的美感因素。

3.语气功能

英语中的词汇、短语、小句甚至语篇都可以表现人际交往的语气情态意义。英语在词汇上可借助动词辅之以助动词的形式来表示语气功能。而汉语不同于英语,汉语词汇本身意义丰富,其中表示语气的词非常多,有能愿动词、语气助词等,它们的使用相对独立,不受限于动词。

我们先看以下这首英文诗歌,再欣赏《清明》这首唐诗。

A Red Red Rose by:Robert Burns

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And fare-thee-weel,my only Luve!

And fare-thee-weel,a 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my Luve,

Tho’ twere ten thousand mile!

这首诗出自《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是Robert Burns流传最广的一首诗。在诗中,诗人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炽热感情和对爱情坚定不移的决心。前面的句子均为陈述句,只有“And fare-thee-weel,my only Luve!And fare-thee-weel,a while!”这两句,诗人运用祈使句。英语祈使句有表示请求、命令、叮嘱、邀请、劝告等功能。作者在此加上呼语“my only Luve”,旨在表达暂时告别爱人、叮嘱爱人不要担心的恋恋不舍又不得不走的复杂情绪。

这首诗中还有三个助动词“will”,根据韩礼德对情态词的描述:

英语小句的所属成分中的情态谓语动词[3]

Will属于中量值。“will”和“I”结合表明诗人对爱人的忠贞不渝。

呼语放在句末时,通常可以确定或保持或增强和受话人之间已经存在的社会关系[4]。诗中第二节到第四节末尾的呼语多是“my love”或是“my dear”,明确了受话人和诗人的关系事实。

再看以下这首唐诗: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由唐代晚期著名诗人杜牧所作。诗人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杏花村酒店的幌子,多少扫去了诗人本因清明无法归家扫墓,异乡途中奔波偏遇雨水打湿的伤感,更让人心头平添许多暖意。

从语气来看,诗中第一、第二、第四句都使用了陈述语气,提供给读者许多信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而第三句则使用了疑问语气,诗人询问路人酒家的地点,用疑问语气体现了交际功能。第三句中“借”这个字,它的情态意义是“礼貌与客气”,也交代了诗人与牧童间的人际距离。第四句牧童“指”这个手势语,虽然没有语言直接表达,却用行动来回答第三句的“问”,这句话正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它使全诗由低而高,上升,最后达到顶点。问答之间体现了人与人的沟通交流,而诗歌的语气功能也通过这些情态词和语气词体现了出来。

4.语体功能

所谓语体,指一个阶列形式的连续体,第一个语体成分都起到向上或向下推动语体的作用,根据向上和向下成分的数目可以大致决定话语的语体幅度[5]。语体实际上是人的权势关系和人的心理距离,它的远近存在于所有的社会等级和平等关系之间[6]。总之,语体主要是由语式、语场和语旨共同作用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心理距离或社会等级距离。

(1)语式,是指情景的正式性语式即交际活动的渠道或媒介,如口语或书面语。在A Red Red Rose这首诗中,“luve”和“dear”表示对爱人呼语;“come again”,“gang dry”和“melt”等词都是生活中常用的词,属于一般词汇。诗中句子结构简单,运用了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强调对爱人的爱情不渝。《清明》这首诗讲述的是诗人杜牧自身的际遇,其中,有问有答、白描手法的运用令人印象深刻,看似平淡却有暖暖的感动。

(2)语场,指语篇涉及的社会活动,包括该活动的性质和话语的主题。A Red Red Rose中,诗人用玫瑰花,用音符来比喻爱人,把对爱人的无限的爱用海枯石化这种夸张手法来呈现,喻义丰富,立体地表现诗人对爱人的爱情之火不灭。《清明》一诗的语场是诗人在清明时节落雨时分向牧童问路,从而获悉前方有杏花村的经历。“雨纷纷”“欲断魂”表达了诗人在清明节无法回家扫墓,在异乡途中奔波却偏下雨的悲伤落寞之情,这些词的使用令读者感同身受。

(3)语旨,指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和交际意图。A Red Red Rose这首诗中的交际双方很明显是诗人及其爱人。在第三节中,诗人用海枯石烂来描述自己的爱情不渝,用夸张的手法让人感受到诗人炽烈的爱。《清明》这首诗的交际意图是询问酒家在哪儿。诗人与牧童的关系有一定人际距离,因而诗人用词也比较礼貌客气。

5.美学功能

美学功能指在语用学原则和策略对语篇生成过程的支配作用下通过语篇而体现出来的美感因素[7]。著名学者辜正坤说:“其实,诗词存在的主要功能是要给予人审美,不一定非要给予人思想上的启示……像任何别的艺术一样,诗歌有自己特定的审美功能,它不必过多侵犯别的领域如哲学、戏剧、小说或政治学之类。当它试图什么都像的时候,它就肯定什么都不像,甚至什么都不是。”[8]@里笔者仅从用韵角度来欣赏这两首诗,英文诗歌通常用一个重读音节和一个或两个轻读音节并按照一定的模式搭配起来,有规律地反复出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音步”。常见的音步有几种:①抑扬格,即-轻-重。②扬抑格,即-重-轻。③抑抑扬格,即轻-轻-重。④扬抑抑格,即重-轻-轻。A Red Red Rose这首诗中,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O,/my Luve/’s like/the melodie,/都是用了四音步抑扬格。/That’s new/ly sprung/in June/,/That’s sweet/ly play’d/in tune.都是用了三音步抑扬格。抑扬格的使用,读来使人觉得是在轻声哼唱一首旋律优美动听的民间歌曲,使整首诗的音乐感显露无遗。

再从押韵来看,这首诗采用交叉韵的方式,前两节为abcb的韵式,①三句不押韵,②四句押韵。后两节为abab的韵式,①三句一个韵脚,②四句一个韵脚。这样的押韵方式,使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烈。

中文诗词在用韵上与英文诗歌在用韵上很明显是有差别的。中文诗词主要以相同的韵母为韵脚,辅音发音更响亮和持久,经常是一韵到底,让读者的听觉和情感随着声音的不断重复而加强。《清明》这首诗的韵尾“纷”“魂”“村”都押韵,看下这首诗的平仄模式: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这首诗采用的“平起平收”的模式,让读者在感观上有一种美的愉悦。

6.结语

本文主要从元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角度,通过分析A Red Red Rose和《清明》这两首诗,分析了中英文诗歌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学方面的特征,这里笔者仅谈了这两首诗歌语言各个层次单位的功能和意义,也证实了用元功能语言学角度更精确地分析中文诗词的可能性,以期窥一斑而见全貌,为中英文诗歌的理解和翻译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黄国文.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中的整合[J].中国外语,2009(1).

[2][3]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19,122.

[4]Biber,D.,Johansson,S.,Leech,G.,Conrad,S.and Finegan, E.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12.

[5]程雨民.英语语体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57.

[6]Brown & Gilman.The pronoun of power and solidarity(表权势和等同关系的代词),吴玉文译,祝婉瑾主编.社会语言学译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60:179-196.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范文6

复习方略:

1.确定范围。《考试说明》所列古代诗词(20首)及文言文(10篇)

2.明确识记原则。重点放在那些有较深的文化积淀、较强的积极意义的名句名篇上。

3.复习时一定要动口、动脑、动手,易错的字一定要动手写。

4.结合原文进行理解记忆。

练习:

1.《观沧海》中抒发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大海的句子有:________,山岛耸峙;树木丛生,________。你知道抒发壮志的诗句有:________。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

3.曹操的《龟虽寿》千古传颂,表现其远怀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三峡》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意思相似的唐诗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

6.根据问题写出诗句。

(1)莲,深受人们喜爱。许多诗人都有咏莲的诗篇。请写出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常以月亮或月光入诗文。请写出描写月亮或月光的诗句一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经常引发人们的思索。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雨的句子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时而萧瑟,时而明快。请写出古诗词中对秋景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诗人经常在诗词中表现出感国伤时的意味,请写出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马说》中作者对在位者埋没人才强烈愤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马说》中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人的一生没有十全十美的,形容这种情形,我们常引用苏轼《水调歌头》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秋佳节,几个朋友相聚小酌。此时,月上中天,清冷的光辉撒向大地。家在外地的小李不禁触景生情,说道:“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古人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只能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了。”

1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反映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唐代诗人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赤壁》中抒发历史感慨,以小见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山坡羊》表达对劳动人民疾苦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再写出一句相同含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

18.《饮酒》中描写傍晚山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作者志趣与爱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包含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同思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体现边塞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红白映衬、色彩鲜明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感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再写出一句相同内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

21.《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着再写出一句: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

22.《送东阳马生序》中开篇即指出了作者对于学习的偏爱:__________________。再写出两句有关学习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

23.《醉翁亭记》中作者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在文中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此意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醉翁亭记》中表现四季景物的名句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文中表现酒醉与山水间关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再写出两句描写山水景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

2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采用比喻手法表现早春景物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再写出两句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

26.古人擅长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离愁别绪。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又如李煜《相见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27.①《破阵子》是_____为_____写的一首表现作者_____词风的词。

②表现练兵场面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运用比喻描写战争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作者爱国激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愤慨。

28.《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远大志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出师表》中,表现形势危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向刘禅提出三条建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明诸葛亮志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明诸葛亮一生写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曹刿论战》中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曹刿在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采用后发制人取胜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32.古人读书很注意学思结合,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教导弟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33.这次分手,我们再见面的机会也许微乎其微,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又何必在乎山水之隔呢?

3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曹操《龟虽寿》一诗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我们经常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论语〉十则》中与此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陋室铭》中与古诗“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诗不同,诗里蕴涵的人性也不同:五柳先生的一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一线,黄菊一枝,把一个特立独行,啸傲林泉的隐士高人活化出来。

39.《出师表》中揭示前汉后汉衰落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李商隐《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著奉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论语十则》中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水何澹澹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6.(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7.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4.我欲乘风归去。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7.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1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2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2.余幼时即嗜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2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2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2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7.①辛弃疾 陈同甫 豪放派②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③马作第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9.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9.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