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听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语听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语听力

汉语听力范文1

一、优化教材,挖掘和运用课程资源

汉语拼音的学习,对健听的孩子都有难度,而对和田地区听力障碍儿童民族孩子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由于有听力障碍,他们的口语的发展和形成较困难、缓慢,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清晰,多数学生的表达仅以词为单位,只有个别学生接触过拼音。对此,我们在拼音教学时必须优化教材,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才是最好的教材。优化教材,能使教师教得更科学,学生学得更轻松。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增删教材内容,减少教材里不包含意义的、机械的发音训练,例如,“b―弧b弧保这是不包含意义的拼读,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我结合学生学过的词语来练习“ba”的发音,如“b―ā―bā(八)”“b――á―bá(拔萝卜)”“b―ǎ―bǎ(一把椅子)“”b―à――bà(爸爸)”。结合字、词来练习拼读,可使学生掌握拼音,教学的成效也就显现出来了。

我在教学中有效地挖掘和运用课程资源,把学习拼音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力争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浅显化;我在教室里张贴拼音图、带拼音的词卡,营造良好的学习拼音的氛围;让学生给自己的名字、学习用品注上拼音,给教室的物品贴上“拼音标签”,用拼音拼出其他同学的名字;这样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拼音、用拼音的意识。此外,对于课外书的选择,我推荐图文结合的拼音读本,学生通过阅读简单的课外书,可巩固汉语拼音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二、耐心地指导听力障碍儿童靠多种感官来进行发音训练

发音教学既是拼音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耐心示范、指导。在教学拼音前,我会带领学生先做发音器官灵活性的训练,再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首先,我出示发音器官图,让学生观察、明确发音器官的部位,接着我演示发音,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模仿发音。这样化抽象为直观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汉语拼音发音方法。例如,指导“ie”和“üe”的发音时,我近距离地让学生分辨发这两个音时的口型;指导学生发“p、t、q、x”等声母时,我让听力障碍儿童观察、模仿我的口型发音的同时,还让学生伸出手来感受我发音时的气息。然后我利用我们班级学生少的优势,逐一检查学生的发音,掌握每个学生的发音情况,一对一地指导学生正确地发音。这样,听力障碍儿童依靠触觉、视觉和微弱的听觉感受、学习发音,有效地提高了听力障碍儿童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除了课堂上的发音训练外,我还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套拼音卡片。每天早读时,学生要把学过的拼音字母、音节和音节词语进行复习、巩固和听写。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些听力障碍儿童暂时还不会熟练运用发音器官,他们可能会发出一些怪音、尖音,甚至有的学生只张嘴,却不出声。对此,我在教学中,耐心指导,多示范,做到循序渐进,逐步纠正听力障碍儿童的发音,多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但是,我对听力障碍儿童的发音不能因为他们存在听力障碍而降低要求。我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反复、严格的训练,要求听力较好的儿童能清晰、准确地发音,而对于听力损失严重的儿童,也要求他们在发音时做到口型正确。

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指导听力障碍儿童识记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的音和形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识记困难,而且遗忘较快。汉语拼音字母情景图能把抽象的字母符号具体化、形象化,具有提示字母读音和字形识记的作用。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找出汉语拼音字母情景图中与字母的字形的相似点,便于学生识记字音、字形。例如,在字母“q”的情景图中,大气球就像“q”的形状,气球的“气”提示了“q”的读音;字母“x”的情景图中,切西瓜的刀印像“x”的字形,而西瓜的“西”提示了“x”的读音。为了加深学生对字形、读音的记忆,我还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结合情景图编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j j j ,小鸡头上蝴蝶飞;q q q,七个气球天上飘;x x x ,一刀两刀切西瓜。我利用儿歌帮助学生正确发音,使学生领悟到拼音字母的写法,从而促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好拼音除了要学生读写结合之外,还要求学生每天对前一天的学习内容进行背诵和听写的检查,通过检查来强化学生的记忆。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融入字、词、句的教学,有效地发展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

汉语听力范文2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汉语听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8-0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加强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在当地通过汉语的普及使少数民族“走出去”发展。加强汉语听力训练对于提升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开拓求职渠道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当前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听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在少数民族小学听力训练中,少数民族学生们也存在着和我们学习汉语一样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由于与汉族人交流不多,教师的教学手法落后,传统教学手法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堂课下来几乎都是教师的说教,学生只能被动的去听课。有些教师本身汉语就不好,他们为了不误导学生,在听力课堂上就反复的播放汉语听力录音。单调乏味的教学使得学生们对听力学习极为反感。往往造成讲台下面学生听课不在状态,甚至酣然入睡的情况发生。

汉语听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汉语听力的学习不是学生们在一朝一夕之间能完成的。由于汉语听力的特殊性,教师的教学努力不是很快就有回报的。这样容易造成教师对汉语听力的教学信心不足,学生在学习中因为没有成就感而失去对汉语听力学习的兴趣。结合文章所涉及到的汉语听力教学中的问题,笔者对其解决办法作一简单探讨。

二、解决少数民族汉语听力教学问题的方法

1、加强教师人才的引进

制约少数民族汉语听力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地区师资力量的缺乏,政府部门要做好对内地师范生的招聘工作,给予愿意服务西部教师一定的资助。政府工作人员要亲自组织招聘团队深入内地高校对学生介绍当地的异域风情,让高校毕业生了解到少数民族地区缺少师资力量及孩子们对知识迫切渴望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的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踊跃投入到支援西部教育的洪流中去。

2、改进汉语听力教学手法

汉语听力水平的高低对少数民族小学生将来人生的发展影响巨大。这点已经成为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共识。基于这点认识,汉语听力在少数民族教学中的地位慢慢得到提升,汉语听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合作学习中,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教学:不让学生看听力原文,给学生反复的听录音,先整篇听,然后一句一句的听,让学生每听一句就写下来一句,不会的汉语词语跳过,写完之后对照听力原文,圈出自己听错的地方,再反复的重点听。之后对生词和听力原文进行背诵。小组成员可以结合听力问题相互提问,被提问者根据对听力背诵后的理解自己组织汉语语言回答。如果听力是对话类的文章,小组成员间就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听力进行汉语对话。这样,每个人都有听和说的机会,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的用汉语进行表达,创造了汉语学习的良好氛围。

针对汉语的发音问题,教师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小学生汉语听力课文简单短小,并且多交际用语的特点。教师应当根据汉语课文的这个特点制定教学方法。例如:在合作学习小组的实践中,教师应当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化预习,探讨听力课文内容,将各小组经过讨论后还未解决的问题汇总起来交给老师,老师进行针对性讲解。然后为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以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先反复朗读汉语课文,再分配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理解和领会汉语语言的魅力,最后,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点评各小组的发音、运用语句的灵活程度还有小组成员的配合情况。

3、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受到汉语魅力的感召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教师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程的制作让学生领会到汉语诗词歌赋的语言魅力,结合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讲解,在朗读声中遨游庐山,在视频中被庐山瀑布的美景所震撼,汉语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并不只是表现在汉语的发音方面,还表现在汉字的书法艺术上。艺术的美是共通的,虽然少数民族小学生对汉语文化了解不多,但是当他们看到汉字书法时,相信他们也会产生追求美的冲动。这样,教师通过对他们展现汉语多方面的魅力,就会激发起学生们对汉语的向往之情,从而自发的学习汉语听力。

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听力训练非一日之功所能完成,教师们要做好长期的训练准备。目前除了母语文和音乐外,其他课程都用汉语授课,所以老师们不要害怕学生不理解,一般的课堂用语都用汉语说。这样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慢慢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鉴于汉语听力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巨大作用,教师们需要以身作则,加强汉语文化的修养,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汉语听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汉语听力范文3

【关键词】对外汉语;听力课程;辅助教学资源;公益广告

根据教育部网站的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来华留学生的总人数已达到39万余人,分布在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目前,在高等院校中,留学生(长期进修)的汉语课程设置基本分为综合课和单项技能训练课。综合课是承担语言教学任务的主要课型,是必修课。后者包括口语课、听力课、汉字课等课型,这些课程是单项技能的强化训练,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是综合课无法取代的。其中尤以口语和听力为重,也是留学生的必修课。

一、听力课的现状

在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是排在首位的,也必须排在首位。因为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首先要听,“听”是信息输入的一个过程,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大脑的分析判断,然后才进行信息输出,也就是“说”。如果在第一步“听”的问题上出现了错误,那么就无法进行第二步信息的输出,即使是“说”了,也一定是所答非所问,并不能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虽然听力课是如此重要的一门课程,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听力课却始终不能尽如人意。学生们往往会感到听力课无法真正帮助他们提高听力水平,走出教室以后还是听不懂中国人说话,看不懂中国电视。因此对听力课的重视程度很低,认为是可上可不上的。即使是上听力课,也有一些人会觉得听力课很无聊,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昏昏欲睡,使得课堂气氛沉闷,进而逐渐丧失对听力的兴趣。而对课程的轻视和兴趣的缺失,反过来又导致了学生听力水平进步缓慢,造成了恶性循环。在我校每学期对留学生进行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各个年级学生对听力课程的总体满意度总是会低于综合课和口语课。而其中“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技能”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两项又是满意度最低的。学生们普遍认为听力课难学。

另一方面,老师也认为听力课难教。由于课型的限制,听力课无法向口语课那样,组织大量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练习。不管教学方法怎样改革,怎样创新,首要的目标都是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即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的要求,依照教材来进行授课。听力课不可能没有一本教材作为依托,而目前各种教材中,听力文本的内容多以听力技巧的训练为基础,很难兼顾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肯定会有大量的时间是听的时间,而听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学习过程,是教师无法强迫学生完成的。

教师既无法抛弃教材进行自由发挥,又无法让教材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兴趣,切实提高听力水平。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辅助的教学资源,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二、歌曲、影剧等几类资源的优势与局限

在补充资源的选择中,最简单、最传统的一项便是中文歌曲,尤其是当下的流行歌曲,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加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然而将歌曲作为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存在着先天的缺陷。首先,歌曲中汉字的发音并不是标准发音,而是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而发生变化,这与对外汉语强调学生掌握标准语音的目标相悖;其次,歌曲中的歌词诗歌化明显,这本是歌曲应有的特点,然而诗歌化的语言往往会忽略语法结构,并不能直接用于语言交际,这样也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迷惑和困扰。因此中文歌曲并不是课堂教学辅助资源的一个好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手段日益常态化,越来越多的影像与声音相结合的视听资源,如影视剧、卡通片、纪录片等,进入了我们的选择范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 25%,如果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则能够接收知识约65%”视听教学的特点在于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实用性和观赏性强,能够同时刺激大脑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从而加强记忆的长期储存。

上述视听资源所展现的情景源于生活,贴近生活,都是人们日常交际的真实场景,其中的语言真实自然,鲜活生动。将这些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逼真的语言环境,提供立体丰富的语言内容,甚至还包括表情和各种身体语言,这样无疑会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教学效果。

然而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上述视听资源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局限。例如影视剧,虽然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可是时间冗长,利用课堂时间欣赏影片和语言学习往往无法兼顾;纪录片,例如《舌尖上的中国》这样反映中国文化的,内容对留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然而语言又很难做到浅显易懂,能够覆盖大多数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卡通片的语言浅显易懂,而对成年留学生来说,又难免显得有些幼稚无聊。

三、公益广告作为课堂辅助教学资源的优势

能够同时满足时长适中、语言简洁、情节生动、创意新颖、内涵丰富的,最合适的就是影视广告。近些年来,影视广告作品已不再只是人们心中简单粗暴的产品推销,而越来越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一年一度的戛纳广告节所展示的广告作品,更是可以媲美奥斯卡大片。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非营利的特殊广告形式,通过某种观念的传达,呼吁关注社会性问题,以合乎社会公益的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和社会风尚。央视近年来推出的一系列公益广告,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孝道、诚信为主题,采用故事性的叙事风格,立意新颖,贴近生活,制作精良又饱含人文关怀,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

以这些公益广告作为课堂的辅助教学资源,不但具备上述视听资源所共有的优势,还能有效避免其局限,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公益广告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以直观鲜活的呈现方式和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承载量,将宏大抽象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中国的新气象、新面貌,凝结在短短几十秒的影片中,传递给留学生,引导他们了解或认同中国的价值观。这种文化传播的优势是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

四、以《别让等待成为遗憾》为例

该广告时长44秒,全部广告词共96个字,内容如下:

(画面一:一个母亲蹲在自己要去上学的儿子身边,帮他整理衣服)

母亲: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

(画面二:母亲站在比自己高一头的儿子身边)

母亲: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

(画面三:儿子终于与心爱的人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母亲: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

(画面四:奶奶坐着,孙女贴靠在奶奶温暖的怀抱里)

孙女: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哦!

(画面五:母亲独自在家,生病晕倒,儿子在外奔波)

儿子:妈,等有时间了,我带您出去好好玩几天。

儿子:妈,你等等我,你再等等我!你再等等我!

(画面六:母亲的病床前)

儿子:妈!

母亲:回来了。

(画外音)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这则公益广告无论从语言还是从内容方面,都非常适合作为辅助教学资源加以应用。

首先,全部对白仅有96个字,按照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编制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除了“享”(乙级)和“遗憾”(丙级)以外,其余皆为甲级。因此这段对白适用于经过一个学期以上(350学时左右)训练的所有学生,覆盖面广,对于这两个词,教师只要结合影片稍加解释,学生就能明白,绝不会因为字词的障碍而产生挫败感。

其次,对白吐字清晰、发音标准,都是标准普通话配音,没有方言俚语和俗语,语速适中且音质优美。利于学生听懂并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第三,对白的句式相对简单,复现率高,前三句都是“等你……,妈妈就享福了。”这样简单的结构易于掌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一步进行拓展型操练做好了铺垫。

第四,从内容上看,该片呈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家庭: 母亲将儿子视为自己的希望,为家庭默默地付出着,直到儿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有了下一代;小孙女对祖母的孝顺,祖母享受着天伦之乐。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紧张忙碌的节奏又冲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独生子女、空巢老人这些中国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也在短片中反映出来。此外,片中还涉及到一个既取决于主观感受,又受文化价值影响的“享福”这一深层次议题。如此丰富的内容与信息量,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文化教学。最简单的,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家庭,进而了解中国社会;进一层可以引导学生将中国家庭与自身社会形态下的家庭对比,分析异同及原因;再进一步,提出短片中所反映的社会及价值取向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我将这则公益广告应用于初级、中级水平班级的听力课的补充教学中,均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要想上好听力课,必打破传统的放录音、做练习、对答案的陈旧模式,但又不能不顾汉语教学的规律性和系统性,信马由缰地随意选取材料进行授课。只有将课本教学与辅助教学资源相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公益广告自身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非常契合,将公益广告作为辅助教学资源,能丰富听力课的教学内容,它是听力课辅助教学资源的一个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刘颂浩.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述评[J].世界汉语教学,2001(1).

[2]刘海凤.以影视广告为教学资源的对外汉语视听说课程设计[D].保定:河北大学,2014

[3]娄玉娟,梅忠波.图式理论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学术月刊,2007(7)

[4]冯维刚.视听说教学及其教材的编写[J].世界汉语教学,1995(4)

[5]赵妍.让中文影视剧走进对外汉语听力教学课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8)

[6]王多明主编.中国广告词典[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7]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6

汉语听力范文4

关键词 个案研究 学习策略 听力理解 初级汉语水平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1.1 选题原因

随着汉语国际化的不断推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得到深入发展,它的研究重点已经从怎样教转变为怎样学。学习策略的研究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听力理解学习策略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因此,本文拟研究初级汉语水平越南籍留学生汉语听力理解学习策略,希望其结果能为汉语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一点切实有效的帮助。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初级汉语水平越南籍留学生听力理解策略的研究来探明初级汉语水平越南籍留学生在听汉语时,常常使用什么策略,较少或不使用什么策略;听力理解策略与听力成绩两者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听力成绩高的越南籍留学生和听力成绩低的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是否有差异;如果有差异,差异是什么。这对明确初级汉语水平越南籍留学生听力理解策略的共性特点,为教学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发现哪些策略对提高汉语水平更有效,更能帮助学生取得学习良好的效果;取得最好的教学成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学习策略的分类

本次研究采用了O’Malley & Chamot(1990)的分类方法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通过制定学习与思考计划、监控语言学习过程和评估语言学习结果来协调学习活动。认知策略是指运用于语言学习活动中的技巧或处理语言学习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生词、语法、笔记、推理、联想、预测和依赖母语等方法。情感策略是指学习者管理规范情绪和与他人合作交流来促进学习的方法。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初级汉语水平越南籍留学生,这里的“初级”是指零起点的越南籍留学生。选取来自右江民族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同一个年级、班级,入学成绩相同的2名被试,对其进行为期10个月的跟踪调查。

2.2 研究工具

本文研究工具为初级汉语水平越南籍留学生的听力理解策略访谈提纲、听力理解测试卷和听力理解策略调查问卷(越南语版)。访谈提纲由如何学习汉语听力、如何完成汉语听力理解、遇到了哪些听力难题及其解决途径四个核心内容构成。听力理解测试卷为《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三级》(样卷)听力部分。听力理解策略调查问卷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三部分,共30题。题目主要来自xford(1990)的SILL(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并采用莱克特的五级量表,要求被试根据自己听力学习时的实际情况,在每道题后的括号内填写1,2,3,4或5。其中,1“表示从来不这样做”,2表示“基本不这样做”,3“表示有时这样做”,4表示“常这样做”,5表示“总是这样做”。

2.3 调查实施

2012年3月-2013年1月期间,每月对10名被试进行一次访谈。2013年1月对被试进行了听力理解测试,之后马上要求被试完成听力理解策略调查问卷(越南语版),并收回测试卷和调查问卷。对访谈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进行定性分析。发放问卷收集到的数据和听力测试成绩,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听力理解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对听力理解学习策略进行平均数的描述性统计,得出了被试学生使用各类策略的频率。

表1显示,三类策略平均值均在2.5以上,说明这些策略几乎均为学生有时使用的策略,没有学生从不、基本上不使用的策略。认知策略的使用率最高,其次是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排在最后。通过对访谈收集到的数据所进行分析,也得出被试学生在听汉语时,三类策略均被使用。但对三类策略使用的侧重点不同,其顺序为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

3.2 听力理解学习策略和听力成绩的相关分析

为了解听力理解学习策略是否和听力成绩具有相关性,对二者进行了相关分析(见表2)。

统计显示,三类策略均和成绩呈正相关,其中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成绩显著相关。通过访谈收集到的数据显示,被试学生主要采用课堂学习、自学、查词典、听新闻、看影视节目等方式来学习汉语和提高汉语水平。

3.3 听力成绩高的学生和听力成绩低的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的差别

对高分被试和低分被试三类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T检验。结果,我们发现成绩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元认知学习策略、认知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情感学习策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对访谈数据,我们发现高分学生比低分学生更具有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高分学生对自己的听力学习有一定的计划性,会考虑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高分学生和低分学生都经常使用认知学习策略,但侧重点不同。高分学生更多地用到预测、推理、联想和语法策略。低分学生则更多地使用生词策略和依赖母语策略。

4 结论

本次研究表明,初级汉语水平越南籍留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意识不高,特别是是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计划,很少监控、评估自己的听力学习情况。我们知道,元认知策略对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听力能力具有潜在的作用,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因此,越南籍留学生和从教老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元认知策略中的目标和计划策略,并积极运用到学习和教学活动中。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策略的使用对学习成效具有直接、显著的作用。帮助初级汉语水平越南籍留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认知策略进行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完善,这将会极大地提高其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O’Malley & Chamot,潘裕高译.二语习得中的听力策略[J].国外外语教学,1992(2):16-17.

[2] O’Malley,J.M.Chamot,A.U.and Kupper,L.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pplied Linguistics,1989 V.10:4.

[3] 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23-227.

[4] 文秋芳.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策略(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汉语听力范文5

【关键词】学生汉语;倾听能力;重要意义;培养方法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说话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并在头脑中将声音转换成意义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需要沟通、交流、协作、共事。

一、课程标准对倾听能力的要求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努力养成耐心、仔细、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这是获取语言信息的前提条件,是交际活动的基本要求,不会倾听就不会说话,所以学习第二语言首先要学会倾听。”《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目前,MHK考试突出考察的更是学生运用汉语的综合能力:即运用汉语获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对汉语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汉语环境中完成一定工作和学习的能力;在一定情景、一定语言背景中运用汉语的能力。MHK考试从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其中听力测试部分主要考查的就是倾听能力,口语测试的第二部分也与倾听能力有直接的关系,目前占MHK考试分值的三分之一。可见,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有了测试倾听能力的具体标准和有效手段。

二、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需要

学会倾听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要求,也是人际交往成功的重要因素。克勒斯勒公司前总裁李・亚科卡说道:“你可以有聪明的想法,但如果你无法让别人明白你的想法,那你的大脑就不会让你有任何成果。”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强调双方的互动,是听与说的交融,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有一方信息的传达,即使在以传达为主的一方,也会因为接受方的不同表现,而调整自己的传达方式。因此,无论对表述者还是对接受者,倾听都至关重要。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更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而相对缺乏对培养倾听能力的系统性指导。我认为,重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并注重倾听与表达的有机结合,才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走向成熟化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需要

作为倾听者,必须要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和组合能力。对学生来说,倾听则更为重要。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的前提,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理解、辨别、欣赏等处理。因此,让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善于在听课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流、提出疑义,是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

全球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从“倾听”的态度和认真程度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心理素养、语言修养、交际智慧等综合素养。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必须注重学生良好倾听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倾听习惯和能力所具有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三、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方法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

优秀的教师首先是一名耐心的倾听者。目前,我们汉语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把听力理解、说话训练、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语言材料等五个模块贯穿到了教学的整个过程。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当学生发言时,教师应该首先带头倾听,不管学生发言质量如何,不要轻易打断。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会给学生树立可感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加拿大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曾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的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我认为,激发学生倾听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四点:

一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保持学生倾听兴趣的根本是精心设计教学,课堂要动静结合,深入浅出。以议论文教学为例,它与其他文体作品的教学比较,相对单调枯燥。因此,尽量将课文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因为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

二是,把握学生生理特点。学生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一节课内不可能45分钟,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进行到25―30分钟的时候,适当安排一些活动的环节。例如,组织几名学生针对课文的论点进行辩论,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是,完成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而喜欢他教的那一学科,也就会做到认真倾听他的讲课。所以,我们要努力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四是,充分发挥评价作用。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只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情感态度的评价。为了增强学生的倾听意识,我们应该将倾听纳入课堂评价的范畴。每一节课教师用敏锐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看到有同学认真倾听或听到学生发言后,应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和夸奖,从外因刺激学生的表现,提高学生的倾听兴趣。因为,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使课堂氛围变得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

(三)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之外,老师还要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怎样听”。因为,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思考的时间往往比较长,有时还可能想不出或摸不着头脑。这时,学生只能茫然的听别人的答案。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交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在这里,我列举了三种:一是,要求学生在听别人发言时,做到神情专一;二是,要明白问题的重点和所听的内容;三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在听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听的过程就变成了思考的过程,听到的内容将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

总之,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行为,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更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必备能力。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发挥汉语学科优势,实施系统性培训,就能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自如地运用汉语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学生在汲取智慧的幸福与欢乐中,收获一个又一个惊喜,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2]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MHK备考实用手册》

[3]远方出版社《教育学纲要》

[4]远方出版社《教育心理学》

[5]广西民族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学论》

汉语听力范文6

关键词:第二课堂;听说教学;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203-03

一、当前汉语听说教学采取的主要方法及弊端

作为基本的交流工具,语言的听与说两部分是完成交际的基础。与综合课不同,口语课要求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主动开口说话。听力课在以听为主的基础上还要有说、读、写作为辅助,而其中“说”用得最多。《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听力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以听为主,听说结合”。可见口语教学与听力教学联系的紧密性,设置汉语听说课也因此十分必要。汉语听说教学,是训练学习者听力和口语表达的一种语言技能教学。[1]当前对外汉语听说教学领域采用的方法众多,如功能法、视听法、直接法、语法翻译法等。这些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随着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传统教学法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

如功能法,又称“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2]功能法的特点在于将课堂变为交际场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功能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热烈的课堂气氛难以控制纪律,且功能法原则上宽容交际中的小错误,而长期宽容交际练习中的小错误易使学生有不良习惯。

又如视听法,也叫情景法、整体结构法,它是在听说法的基础上,利用视听结合手段的一种教学法,强调在一定的情景中听觉感知(录音)和视觉感知(图片影视)相结合,以日常会话为主旨的教学方法。[3]视听法可以通过运用学生熟悉的情景加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清晰地为学生展现了特定词汇及句式正确使用的场合。视听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倾向于从整体理解对话,而缺乏对对话语句结构的分析和归纳,造成无法熟练运用所学内容。以及视听材料偏重口语化,疏忽了读写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学来避免单一教学法的问题过于突出,但这种模式往往也存在着问题。

我国的留学生课堂通常采用小班教学,比中国常用的大班课堂效率要高。但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留学生之间汉语学习水平的差异往往比中国学生要大,如学生来自不同国家的“联合国班”、来华时间不同的留学生班等尤为明显。由于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不同,来到中国的留学生面对另一种教学模式会感到不适应;来华时间不同或留学生们在本国接触汉语的时长不同,在共同的班级上课也会使学生感到不适应。长时间忽视这些问题会导致留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兴趣下降。针对这一现象,“个性化教学”的出现具有关键意义。

二、汉语听说能力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依据

个性化教学的重要特征在于“个性化”。个性化教学最早在美国作为一种专门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外语教学中也称为“个别化”,是指“提供学习内容、速度和方法三方面选择自由的教学方式”。[4]个性化教学的优点在于更容易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个性化教学也存在着操练对象单一、缺乏集体合作环境的缺点。权衡个性化教学与集体教学的利弊,吸收二者的优点合理利用是当今个性化教学议题讨论的重点。

本文以广西外国语学院留学生汉语教学为例,通过查阅文献确定以第二课堂为主的研究路线,组织开展有理论支撑的第二课堂活动,对活动结果、特色、满意度以及遇到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并以问卷调查配合定期采访,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试析汉语听说能力个性化教学的可行性及操作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临近东南亚,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广西在国家“一带一路”、“北部湾经济区”等政策的扶持下,吸引了大量留学生来桂学习汉语。在广西外国语学院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主要来自泰国,因此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所显现出的问题具有一些共性,又由于留学生来华前接触汉语的程度不同,汉语基础水平有所差异。在广西外国语学院每位留学生均配有“结对子”的中国学生,这里的“结对子”活动即指每位留学生与一位中国学生结成一对一的友好关系,这要求中国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上给予留学生必要的帮助,使留学生更好地适应异国的留学生活。同时,学院或学生之间也会组织各类交流活动,需要“结对子”的学生共同参加。这些“结对子”活动旨在加深学生间的友谊、提高留学生的学兴趣。这一安排在本项目的采访调查以及收集资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调查显示,在课余时间安排方面,小部分留学生对目前“结对子”活动的效果不满意,绝大部分留学生对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表示感兴趣。在日常课堂氛围方面,留学生认为课堂学习气氛一般,且部分留学生感觉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又由于泰国留学生的性格十分开朗,乐于接受采访调查,并且认同汉语听力及口语的重要性,这为一对一研究个性化教学的方案提供了可能。

三、第二课堂在汉语听说能力个性化教学中的作用与实施方式

为研究汉语听说能力个性化教学方案,本项目前期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活动,主要是以“结对子”为基础开展的中泰联谊活动。但在活动总结中发现,留学生的反馈集中在认可活动的娱乐性,而很少有学生反馈通过参加活动提高了汉语水平。从前期试验活动结果来看,仅在“结对子”活动基础上开展兴趣活动对于汉语听说能力的提高难以有所成效。因此,如何通过活动达到提高汉语听说能力的目的成为主要问题,而引入兼顾教学性与娱乐性的第二课堂则有可能提供答案。

1.第二课堂对汉语听说能力个性化教学的作用。在研究汉语听说能力个性化教学方面,引入第二课堂的概念具有积极作用。为了解其影响,首先要对“第二课堂”的概念及特点有正确认识。第二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之外的时间开展的、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展开的系列开放性活动,它是高校个性化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实力的重要平台。[5]第二课堂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开展的系列开放性活动,它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整体,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续。[6]第二课堂活动与一般的课外兴趣活动的区别在于,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联系,二者拥有相同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且第二课堂活动更具计划性,在激发学生主动性及潜力的前提下更注重教学意义,因而引入第二课堂活动对于研究汉语听说能力个性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设置第二课堂活动是汉语听说个性化教学的重要部分。原因之一在于第二课堂活动主要以语言交流与表达的活动形式展开,通常不需要较高的阅读与写作技能。在这一过程中留学生有大量的机会进行听力练习与口语表达。原因之二在于教师很难在第一课堂中全面了解学生,而留学生面临着文化差异带来的诸多影响,这使得教师更难对单个学生做出较为完善的个性化教学设计。而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较多,且第二课堂往往较第一课堂更具趣味性,留学生在这一过程之中更易表达真实自我,这也为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而设计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多种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首要原则是提高留学生汉语听说能力。在此原则下,设置一系列活动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在很多第二课堂为名义的活动中都能发现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往往第二课堂活动逐渐变为纯粹的娱乐性活动。这种现象削弱了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设置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应当明确。

2.汉语听说能力个性化教学中的第二课堂活动实施方式。在汉语听说培养方面,第二课堂活动的种类有很多。在广西外国语学院为留学生安排的活动中,汉语演讲比赛、参观访问、中文演出等活动在汉语听说能力培养方面体现了良好作用。

例如演讲比赛为,留学生在比赛的准备过程中锻炼并提高了自己的汉语听力及口语,也易于发现留学生的个性需求。如某留学生汉语口语水平很好,但在准备演讲材料时发现该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高。这为该留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方向。针对这一特点,该留学生的结对子中国学生在日后的结对子辅导对其写作类作业多加关注,并在之后的第二课堂活动中记录该留学生的口语偏误,单独予以纠正,并通过采访确定纠正效果。

又如参观访问活动,通过组织留学生参观游览孔庙、青秀山等景点,访问大使馆、敬老院等机构,在实地交流中锻炼留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并学习中国的文化常识及日常口语。在已组织过的参观访问活动中,参观孔庙较为典型。由于广西外国语学院的校园中有孔子雕像,留学生在平时交流中对孔子其人已有所了解。正因为留学生对孔子有所了解但又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因此在活动前期对留学生进行宣传,激发学生对孔子、孔庙的好奇心。之后带领留学生参观孔庙,在实地参观中解答疑惑,并由学生进行口头转述。在此过程中既锻炼了汉语听说能力,又学习了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活动结束后总结活动中记录的留学生发言,找出留学生易错的语音偏误及其他问题,并将该情况反馈给留学生的老师和结对子同学,在日后的教学中加以纠正。

在诸如此类活动中,按照“宣传活动―开展活动―总结―发现问题―进行辅导―效果反馈”的策略,给各位留学生安排相应的个性化辅导计划。

“第二课堂活动是围绕教学目标,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7]由此可见,要想通过第二课堂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一定要对留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保持关注,根据留学生在第一课堂中的学习内容来安排第二课堂活动。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留学生的课程安排包含中国文学部分。则对应地将第二课堂活动安排为“文学作品演示会”的形式,即由留学生扮演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在老师或中国学生的指导下编排节目进行演出,让留学生在排演过程中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最终达到提升汉语听说能力的目的。

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等形式,有效地提高了留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但是实际调查中显示,留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仅从留学生的角度研究提升方案是不够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听说学习效率,有必要从结对子中国学生的角度进行研究。

四、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化的可行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不仅要为留学生设置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同样需要给中国学生增加新的培养要求。这要求便是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化提高个性化教学的效率。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化旨在配合个性化教学模式,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两方面入手提高汉语听说学习的效率。

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化是指将以“结对子”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纳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或中文相关专业学生(以下简称中国学生)的毕业学分要求,旨在将中泰学生之间由生活帮助为主导的关系变为学业帮助为主导的关系。这要求在中国学生的学分体系中加入与辅导留学生相关的实践学分,也就是使组织、参与、反思各类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中国学生的必修学分,由此可以大大加强“结对子”等第二课堂活动的教学意义。

教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对每位留学生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所以与留学生结对子的中国学生尤为重要。若将“结对子”活动作为中国学生的毕业学分要求的一部分,让中国学生承担起一部分个性化教学的任务,则可以有效提高个性化教学的效率。

在诸多第二课堂活动中,中国学生帮助留学生学习汉语并同时记录留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留学生的课任老师。课任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简化调查收集留学生需求的步骤。教师再经过与部分留学生的交流后,对留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教学。

换言之,现行的结对子模式很难将第二课堂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由于在现有“结对子”活动模式下,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方面的互动较少,多为日常生活上的交往,也有部分中国学生不重视“结对子”活动。虽然中泰学生日常交流也以汉语为主,但是并不能起到专项练习汉语听说能力的效果。而将“结对子”活动纳入中国学生的学分体系,中国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收获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又由于这是毕业学分要求的一部分,中国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将与学分挂钩,必然会增强中国学生对“结对子”活动的重视。更重要的是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提高汉语学习效果,充分体会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带来的帮助。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个性化教学在汉语听说教学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而将第二课堂引入个性化教学更是完善教学理论的趋势。在本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多类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这也是基于第二课堂的个性化教学具有优势的例证。通过中泰学生共同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并将这一过程量化考核,势必会对当前留学生汉语教学产生积极影响。泰国学生提高了汉语听说能力,中国学生锻炼了交流与教学技巧,教师提高了工作效率效果,从而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三赢”。

参考文献:

[1]陈维维.功能法汉语听说教学初探[D].昆明:云南大学,2014.

[2]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4.

[3]王一凡.浅谈视听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2,(23):88.

[4]杨伊凡.对外汉语个性化教学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5]甘霖,熊建生.“两大课堂”协同育人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2014,(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