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模块式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模块式教学范文1
教育部高教司在2000年10月颁布和试行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高职模块式语言教学模式是基于我国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以培养学生语言实际、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李丽华:2007),该模式将任务型语言教学倡导的方法和手段与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要求相结合,创设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似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提高其听、说、读、写、译等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全民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前一些中专、职业技术学校转变为高职院校,根据2008年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高职院校1169所,在校学生约400万人,由于连年大幅度扩招,高职高专学校生源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下降,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在高考中得50多分(满分150分)的大有人在,以往英语学习的失败经历使他们在高职阶段的英语学习中产生一种畏难心理,据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统计资料显示:在高职高专学校中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30%的学生有一定基础,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也比较缓慢。
尽管《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了公共英语的课时在180~220学时内,但实际操作下来,由于受专业课的影响,英语课经常被压缩在一学年内完成,即便按《基本要求》完成教学的,在后期教学中,尤其是当学生升入二年级以后,更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通常是老师怕教、学生怕学,纵观现行各种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尽管都对英语教学的新理念进行了探索,注意了交际性、实用性、趣味性、活动性和配套多样性,但对英语基础差、学时短、生源复杂的高职学生来说,很难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学习目标,结果多数学生仍然是听不懂、不会说、不能写,而很多学校也只能就所选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教学,结果造成英语教学支离破碎甚至流于形式走过场。
另外,目前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大部分仍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解、分析语法、翻译、领读单词等,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英语学习处于枯燥的讲解和被动的应试当中,从而使语言应用性、交际性的本质特征无法得到实现。
二、模块式教学背景分析
“模块”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感知神经学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Gazzaniga)教授于1976年提出的(张学仪,2008),他认为:“脑是由在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上进行活动的子系统以模块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后来,美国认知心理学家J.福多(Jerry A.Fodor)的《心理的模块性》一书从理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角度,提出了智能的模块性,把心、脑划分成“输入系统”和“中心系统”两个部分,输入系统(如知觉系统和语言系统)的功能是将感官所受刺激的信息转换为对外部对象的表征,使之成为适合于中心系统加以处理的信息;而中心系统则是专司演绎推理、思维等的高级处理系统,他认为输入系统具有模块性,中心系统则不具有模块性,此后,西方心理学界对心理模块性的研究长盛不衰,后来,它被发展成为“模拟论”、“理论论”、“模块论”三大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职业教育开始引进“模块”的概念,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模块教学”经验,于1993年应用于职业教育中,职业课程以“模块”设置的形式出现,关于模块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应用研究也应运而生,
三、模块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灵活多变
由于模块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而设置,教学内容与具体的专业和行业相关,模块可大可小,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情景模拟单元,在实际教学中应遵循“教无定法”、“有法可依”的原则,对各模块进行灵活地分解、修改、更新或删除,并根据模块任务、学生基础、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课堂讲授、情景教学、分组讨论、个体实践等,形成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二)便于组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模块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便于教学管理与教学组织,教学组织上,以往设置某一门课程,内容多,针对性不强,而且课时少,讲授内容的选择主要由教师个人进行处理,而由于教师个体本身的局限性,很难处理得恰当(张海霞,李俊武,2007),而在模块中,知识点是同类的,它有很好的共性,这样便于提高教学质量,正如有研究者提出的,“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不在于完整地、一滴不漏地掌握英语语言的框架,或整个的科学体系,而在于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去(刘志鹏,1999)”,因此,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不是要掌握整个语言,教学应从学生就业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理论知识目标和操作技能要求,构建相应的英语知识模块和应用模块,突破英语学科教学原有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针对性。
(三)更加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
高职英语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本科英语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放在了语言、词汇和语法上,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高职英语模块式教学的实施就在于突破传统,还学生以“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英语同专业相结合,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不再靠语言知识的积累,而是靠实践主动习得英语,此时,师生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监控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灌输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学会独立思考。
四、模块式教学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高职英语模块式教学关注的是语言主体、语言环境和语言效果,其教学特点就在于教学的实践性,在于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主学习能力(李辉,2006),教师要打破原来固定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开发和培养,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将形成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为推动模块式教学模式进行奠定良好的
思想基础,其次为了适应模块化课程教学需要,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和反思能力,这样才能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编制模块化课程的学习指南,并为学生提供动力。
(二)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模块式教学突出在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要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以4~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来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扮演着一个角色,通过不断与他人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感情,主动地去发现学习、协作学习从而获得英语知识,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分析模块任务单,自我建构完成任务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并通过行动即活动过程,真正完成模块设置的任务(刘慧,2009),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适当地引导,对完成任务的结果进行考核与检验,并随时指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合作性学习能充分满足每个学生归属的需要,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每个组员的价值和重要性都在小组成绩中得以体现,学生在自己的成果中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坚定其学习自尊心,增强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考试形式“模块化、多元化”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起适当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仅把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英语教学是否成功的指标,这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由于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高职学生入学时存在着学习风格、语言水平等方面的地区差异,如果教学要求和考试要求一刀切,用同一标准衡量所有不同类别的大学生,显然不符合国情,因此,有必要取消统一的考试制度,改变传统的一次性的统一的终结性的成绩考试的评价方式,提倡过程性评价,使考核评价模块化、多元化(张学仪,2008),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可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来进行评价,如提问的应笞情况,听课的认真程度,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语言技能的表现等等,同时还可采取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体现评价的全面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发展性。
(四)积极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中职或其他中等学校升格的,升格后投入的资金不足和重视的程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在当今提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情况下,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还处于黑板、粉笔加录音机的传统模式中,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无疑使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要尽可能争取校方在硬件上的支持,教师要尽可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网上自主学习、网上自测、作业布置、讨论、答疑等功能,要在语言模块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弥补传统语言教学的不足,使教学更形象、具体,学生更易于接受,使所展示的语言材料更真实、更具情感化和情景化,激发学生大脑的兴奋点,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黄启后.课程结构模块的特点和价值――模块教学的设计[J]云南教育(继续教育版),2005,(17):17-18。
[3]李丽华,罗虹,邹锦.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模块教学现状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3)。
[4]刘慧.浅析模块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6)。
模块式教学范文2
一、煤矿安全培训的现状分析
1.缺乏系统工作规划
近年来,虽然煤矿管理者与职工都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没有长期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工作凸现阶段性、短期性的特点,具体工作过于盲目,使得培训工作的实施处于东鳞西爪的零散状态。随着工作中具体情况的不断变化,教育培训的侧重点经常变更;还有的煤矿企业想通过一次培训就在根本上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大幅度增强职工安全正规操作能力,而事实上,成年人的思想观念是经过长期培训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不通过系统长期的教育是不可能短时间改变的。心理学表明,改变一个人的习惯需要21天,而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则需要90天。安全培训工作也应遵循循序渐进,长期规划。
2.年龄结构
对于煤矿安全培训人员来讲,年龄分布不均匀,层次较多,有20~30岁、30~40岁、40岁往上,年龄结构的多样化决定其受教育的程度、记忆程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教学安排应有层次性、针对性,适合不同的年龄段,知识结构应该可以逐步分解,逐层深入。
3.时间短,流于形式
生产经营工作繁忙,无暇参加。企业负责人担负着企业的全面工作,追求利润是他们理所当然的第一要务。这就出现了培训时间过短等问题。再加上由于受到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和影响.有些煤矿企业出现工作不求实效、漂浮、松垮的形式主义作风,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自然也深受影响。这样一来,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自然不佳,而且会造成安全管理的负面作用增大。
4.培训模式缺乏灵活性
首先是针对性不强。由于受培训人员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不同,知识结构应有伸缩性,问题层层深入。如果知识的传授以一种不变的模式传递给每个学员,那么对知识的掌握会产生混乱;其次是培训班教学方法僵化。目前大多数教员的授课方法采用的都是报告式的注入法,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更谈不上相互讨论,从而使学员听了感到乏味,培训效果不好。
二、模块式教学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
模块式教学就是将知识点按其包含内容不同,划分成一个一个模块,通过对每一个分支模块的学习,最后综合起来掌握整个知识点。
1.模块式教学的优点
模块式教学关键在于系统的分解,把知识结构像积木一样可进行不同组合。与传统的培训模式相比较,它具有教学灵活性和应用性、针对性强的特点。无论在学制、专业设置上,还是在教学手段等方面较灵活。比如,一个学员,只要掌握了几个基本的模块,就能去工作。今后,如果他还想要进一步发展,可以再来学习其它的模块。也正是如此,这种方法针对煤矿安全培训来讲,有利于学员们记忆,适应于时间短、学习时间不连贯等培训。
2.以安全管理为例的模块式教学
安全管理就是主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我们把安全管理视为一个大的模块,为一级模块;安全管理原理、安全管理方法及安全管理手段作为二级模块,以此划分开来,一级一级模块来讲解分析。图1即为安全管理基本原理模块,为二级模块,图2和图3即二级模块的下一层次系统原理,为三级模块。
3.效果检验
为了检验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对河南工程学院2010年第5期的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班学员共172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模块式教学方法与以往按章节顺序来讲授的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其中78%的人赞同此方法,10%的人赞同传统方法,12%的人认为没有太大改变。同时问卷调查了赞同的原因与反对的原因,其中赞同原因中100%人员选择此种教学方法在时间机动性上优越于传统教学,90%的人认为此种方法理解上优越于传统教学,90%的人认为此种方法记忆上优越于传统教学。根据调查结果,说明这种方法适合煤矿安全培训,模块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便于知识的记忆、理解,也适应煤矿安全培训时间不连续性的特点。
随着国家近些年来对煤矿安全的重视,煤矿安全形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这对于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是机遇也是挑战,此时安全培训有利于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合适的安全培训方式则更直接的影响到安全培训的效果。综上所述,模块式教学适合煤矿安全培训的特点,对煤矿安全培训起着积极的作用。
模块式教学范文3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模块式 教学 思考
高中政治新课标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课程设计上建构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大必修课程模块,以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公民的政治生活”、“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生活与消费”、“投资与创业”等为主题,具有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体现了对学生生活的关注。新课程模块化设置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以下思考与挑战。
一、如何把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生活现象以政治学科视角立体化解读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更高层次上重建学生与生活世界的意义关系。当代高中生,他们的生活还不是开阔的,而是需要拓展的,是需要增强其生活底蕴的。而这项工作自然而然要由教师来完成。政治教师要把新课程真正当成一种有文化价值的“精神食粮”,用以熏陶学生的心灵,成为具有精神感召力的活动载体,发挥其文化品位、文化气息,不仅仅把知识作为结论、作为产品传授给学生,而要以文化等视角去解读生活现象。为此,高中政治教师不能不具有多学科素养,仅有本学科还远远不够,还应做到与时俱进,融会贯通,具备综合素质。这样才能点燃学生这颗生命的火种,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尊重保护学生人格和对其潜能开发,关注其生活状况、生存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强调以生活为基础的同时,教师不可忽视以学科知识为支撑。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思想政治观点的形成,学科知识的支撑是必要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理念,对于高中政治新课程尤其重要。
二、如何把具体的生活现象与抽象理论对应衔接,做到不脱节、不生硬、不灌输
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是人们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发挥思考作用。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抽象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如在《多变的价格》这一课题中,教会学生从现象入手应用基本知识去分析。例如在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不是特别富裕的人们,每每在换季和节后到大中城市花较少的钱买回时尚且称心的打折服装。用供求影响价格的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评价。回答起来不难,在于换季或节后,一些服装供过于求,商品过剩,商家争相出售,消费者持币待购,商家不得不打折降价以便卖出商品,所以人们能花较少的钱买回所需的服装。要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一些相关理论,不要一整盘地端出来,强迫他们吃下去。通过生活现象入手,通过探究获得,通过实践了解,获取基本理论的途径多样化起来,这就不生硬;理论的东西脱离了现实,就没有任何的生命力。高中政治新课程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如何结合研究性学习深化认识生活现象、深入探究,把学生推入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教学过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主体性,向教师学习,自主学习,向书本、向生活学习,从多种资源中吸取知识智慧。例如《多变的价格》这一课题,以讨论探究式教学为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经济现象入手,通过讨论探究解决相关理论问题,亲身体验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主性、独立性和竞争性的能力,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意识,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推进新课程中,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解释价格变动的原因,解释是哪些因素导致市场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四、如何在教学中围绕模块主题正确处理面、线、点的关系,协调统一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新课程从生活现象入手,并不止于生活现象,而是拓展、延伸、深化。作为政治教师,要做好面、线、点的衔接工作。面是指模块化设计或建构方式;线是指各模块的特定主题;点是指单一模块的内容知识。新课程中,高中政治在知识学习这个目标维度,其内涵指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多样化活动经验。“过程——方法”的目标主要指不要过分注重学习的结果而是要注重学习过程,突出“学会学习”、“学会体验”。就高中政治新课程各个模块而方,在过程和方法这个维度,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追求理想生活的本领。新课程模块把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科学的课程目标应该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并在此引领下造福于国家、社会、自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与感受。
模块式教学范文4
2.模块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设置模块:将整个人体局部划分成以下模块: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及会阴、上肢、下肢、脊柱部位共八个模块。每个模块均是由基本模块与扩展模块两部分组成,学生应该掌握这两个模块。例如,腹部模块包括:腹部概述与腹壁属于基本模块,而扩展模块包括腹股沟区、腹腔脏器与血管以及腹膜后间隙。
(2)实施过程:在具体实施模块式教学方法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在临床应用的基础上,对模块问题进行设计,并将其提前发放给学生。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学生除了需要预习实验操作以外,还需针对某一模块问题准备好相关资料,学生之间各自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各组安排主笔者做各自的答案,并整理出发言提纲,最后制作成幻灯片。在操作时则按照传统分工,分为主刀、助手以及操作提示等各个角色[4]。由各个小组内部选一位代表进行发言,运用已学过的相关理论,解释某一临床向题,并在各组间开展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发言。
(3)具体实例:现以腹部模块作为实例进行具体说明。基本模块M1由腹部概述及腹壁组成,而扩展模块包括:腹股沟区M2、腹腔脏器与血管M3以及腹膜后间隙区M4。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在掌握M1模块的前提下,在开展M2,M3及M4扩展模块的操作。在开展腹股沟区M2模块时,例如对某一临床案例“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及该病的发病机理”需要M2扩展模块操作组的学生详细查阅资料,该模块具体操作过程如下:①在操作前学生进行讲解;②M2模块操作;③操作后学生做幻灯片;④汇报工作;⑤组间开展讨论;⑥教师进行全面总结。因为腹部是一个立体结构,其体积小且与之关联的结构较多[5],采用传统的单纯、机械的讲解腹部腹股沟区解剖的教学方法十分枯燥,而且仅凭挂图等影像措施不能讲清腹部的解剖结构[6]。通过开展模块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使其对腹部的解剖结构的理解变得更加容易。
(4)考核方式:因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加之标本数量受限,每名学生仅能动手操作某一个模块,所以不可能每个模块都有机会进行亲自验证,这就要求各个小组间的学生通力协作配合。所以在考核中应全面包括各个模块的内容。在理论考核中一般包括基础模块以及扩展模块内容,其成绩占50%;在实验考核过程中,具体操作扩展模块的成绩占30%,其它扩展模块成绩占20%。此外在理论考核过程中,需要设置一些运用已学的解剖学理论来解释相关的临床现象的题目,检验学生掌握解剖学理论的程度以及学生具备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对具体临床症状的分析来考查其对不同模块的解剖学理论的掌握程度。
模块式教学范文5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用人单位在招聘会计人才的时候,更多强调的是应聘人员是否有过工作经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会计教育受到了极在的冲击。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突出会计专业实践性强、动手能力强、操作能力强的特点,缩短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的距离。为此,必顺进行大量的实践环节教学。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系统、实用的模拟实训教材及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保密等原因,多数单位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这给会计实践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完成会计实训课程,许多学校通过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校内模拟实习,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但是,由于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会计准则经常修订,涉及会计核算方方面面的变动,模拟实训教材很难跟上这种变化。现有的许多会计模拟实训教材漏洞也较多,有的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
高职会计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取决于它是否有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没有真正出过校门。专业教师大都只具有专业知识,缺乏实践经验,尽管大部分教师通过职称考试取得了会计师,具备会计师、讲师资格,即“双师”资格,但距离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远远不够。
(三)对实践性教学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
目前,高职高专会计教学必须面向实际开展教学工作,面向实际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办学水平;必须从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更新会计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措施进一步做好会计教学工作。
二、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会计的不断变革和发展,高等会计教育随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要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会计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要对老师角色作新定位;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不公要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更要具备适应经济环境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会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认识是:在教学实践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总体教学目标的调控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认知结构和需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教育机制要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三、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会计专业教学管理
我国现有的在职会计人员中,约57%的人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其中中专及中专以上学历的占83%,职业教育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会计人才,成为我国会计队伍中的主体力量。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和结构需求的新变化,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巨大挑战,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我院会计专业拥有独立的会计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机房,能满足学院内大型模拟实习,但这并没有完全达到实践教学的需要。因此,只有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改变以学院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订单培养”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改革,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来办学。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瞄准就业岗位需求,主动做好市场调研,把做好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作为办好高职学院的核心环节,在就业市场上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学院和骨干专业品牌。
四、从学生角度看会计教学模式
会计教学研究是现代会计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高校会计教育界正在着手于深化会计教学改革,会计教学改革要有成效,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并立足于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实际,确立适合学生的会计教学目标,才能为会计教学改革指明基本方向。而会计教学目标的确定,又离不开恰当的会计教学模式。
模块式教学范文6
在绘画模块中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工具使用后,把常用工具的一些电脑绘画技巧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校启导教育总的框架下,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绘画”教学模块为切入点,提出了此课题。
二、课题界定
1.启导式课堂教学方法:根据启导教育理论,该模式围绕“激―启―导―馈”四环节来进行教学。
2.绘画模块教学:学习处理图片信息,培养基本的信息素养。
3.教学实践:把启导式教学方法引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究其合理性及改进并发展其方法。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1.探究软件中的使用规律,培养能力,获得成功的经验。
2.通过探索形成小学信息技术启导式课堂教学方法,为学校整体课堂改革提供经验和成果。
3.通过研究,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整体科研水平。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1.掌握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需求。
2.对小学信息技术启导式学习的培养进行探索和探讨,从而提炼、形成基本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3.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信息素养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1.学习相关理论,掌握理解研究基础。
2.组织教师以各种形式开展交流、研讨、举办讲座。
3.精心设计课堂,激发学生兴趣,设计合理可行的学习主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实践研究法: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去实验、总结。
五、课题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因材施教教育理论。
3.启导教学理念:“启而得法,导而弗牵。”
六、研究措施
1.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参加研究。
2.保证需要的一切经费和时间。
3.保障课题组成员稳定性。
七、研究对象和周期
研究对象:三年级二班,三年级六班。
研究周期: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
八、研究实施步骤
1.课题前期阶段(2013年1月~2月):组建课题组,确定内容、方法、步骤,制订课题的研究实施方案。
2.课题的实施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0月):调查、研究、设计活动方案,开展实践活动,形成文字材料。
3.提炼、总结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3月)。
九、课题组成员
组长:余世毅。
成员:潘勇。
十、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方案一份。
2.教师启学案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