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明帝数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晋明帝数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晋明帝数岁范文1

【关键词】魏晋;家训;薄葬

魏晋时期,薄葬盛行,这种一改前代的丧葬观念在当时的家训中也有不少反映,由于家训一般是家族长辈对晚辈进行教育、训诫的文字记录,因而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而魏晋时期的家训又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家训名篇,这对于研究当时的薄葬观念、探究其成因提供了有力佐证。简而言之,魏晋时期家训中所反映的薄葬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坟丘规模小,多因地而建,地上不封不树,配套设施简陋。

曹操《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表达了他对葬不封树的态度。曹丕《终制》则对禁封树做了更详细的规定:“昔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故葬乎山林,则合乎山林。封树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曹丕认为封树非上古之制,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厚葬封树之害:“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金缕玉匣,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也,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不亦明乎?” [1](卷八《终制》) 这就明确表明了其主张不封不树的原因。素以清介著称的沐并临终前诫子说:“后亡者不得入葬,不得封树。” [1](卷三十五《预作终制诫子俭丧》)王观《遗令》也说:“葬足容棺,不设明器,不封不树。”王祥《训子孙遗令》也规定:“西芒上土自坚贞,勿用甓石,勿起坟垄。”石苞《终制》亦诫道:“定窆之后,复土满坎,一不得起坟种树。”皇甫谧《笃终论》更是郑重告诫子孙其葬地要“土与地平,还其故草,使生其上,无种树木、削除,使生迹无处,自求不知”。可见不封不树的薄葬观念已逐渐代替两汉来的厚葬之俗,在当时的家训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认同和遵循。

第二,随葬品少,墓室设施简陋。

曹操《遗令》规定:“吾死之后……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并规定死后多余的遗物可分于家人:“余香可分与诸夫人……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余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1](卷三《遗令》)在《题识送终衣奁》中又规定:“有不讳,随时以敛,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曹丕《终制》对随葬品作了更详细的规定:“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曹魏郝昭经常盗发墓葬中的木器作为作战工具,对盗墓之害深有体会,他在《遗令诫子凯》中遗令其子避免重蹈覆辙:“吾数发冢取其木以为攻战具,又知厚葬无益于死者也。汝必敛以时服。”司马孚《临终遗令》也说:“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王祥《训子孙遗令》不但规定随葬品务必简陋:“气绝但洗手足,不烦沐浴,勿缠尸,皆浣故衣,随时所服。所赐山玄玉佩、卫氏玉、绶笥皆勿以敛。”同时也规定了墓室设施和墓祭时的祭品要简单朴素:“勿作前堂、布几筵、置书箱镜奁之具,棺前但可施床榻而已,脯各一盘,玄酒一杯,为朝夕奠。” [2](卷十八《训子孙遗令》)裴潜《遗令子秀俭葬》规定:“墓中惟置一坐,瓦器数枚,其余一无所设。”皇甫谧则对随葬品规定的更加详细:“不设棺椁,不加缠敛,不修沐浴,不造新服,殡含之物,一皆绝之。吾本欲露形入坑,以身亲土,或恐人情染俗来久,顿革理难,今故为之制,奢不石椁,俭不露形。气绝之后,便即时服,幅巾故衣,以遽除裹尸,麻约二头,置尸床上……平生之物,皆无自随,唯赍《孝经》一卷,示不忘孝道。”[3](卷五十一《皇甫谧传》)

第三,葬不择日,丧服、丧期短。

自汉代以来,就流行时日禁忌和择吉日而葬之风。自死自葬,停殡时间最短者七日,最长者达五百多日。如汉代有一例“永和二年岁在丁丑七月下旬,临乃丧葬父,……来年月葬。”[4] (《葬期》))杨树达注释说:“与腊同,谓十二月也。自卒至葬盖五百许日矣。”[4](《葬期》) 这是汉代习俗,而到了魏晋则不讲究葬期和葬日。曹操《遗令》一改汉代择日而葬之风,规定下葬之后便可除掉丧服,家人、官员、军队各就其位、各司其职,都不得以丧事而放弃日常职责。王祥也规定死后“家人大小不须送葬,大小祥乃设特牲。无违余命。” [2](卷十八《训子孙遗令》)俞峻《遗敕子珉》同样主张死后立即下葬:“朝卒暮殡,幅巾布衣,葬不择日。”皇甫谧也说:“吾欲朝死夕葬,夕死朝葬。” [1](卷七十一《笃终论》)此外还有很多相似言论,这些家训遗言都不再讲究葬日吉凶,表现了对厚葬传统的颠覆。

第四,祭祀制度由墓祭改为庙祭、家祭。

汉代流行墓祭,即墓前祭祀和墓内祭祀。顾炎武《日知录》说:“汉人以宗庙之礼移于墓陵。”[5](卷十五《墓祭》)魏晋时期,祭祀地点发生变化,人们不再亲临陵墓祭祀祖先,而是移于庙堂中。一般官僚贵族在家庙祭祀,而普通百姓则在家中厅堂进行,即家祭。墓祭导致许多弊端,这一时期的家训中关于禁止墓祭的言论颇多。曹丕《终制》曰:“夫葬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礼不墓祭,欲存亡之不黩也。”司马懿《遗诏》令后世:“子弟群官皆不得谒陵。”皇甫谧则对家祭作了更为详细的论述,在《笃终论》中规定家祭时“无问师工,无信卜筮,无拘俗言,无张神坐,无十五日朝夕上食。礼不墓祭,但月朔于家设席以祭,百日而止。临必昏明,不得以夜。制服常居,不得墓次。”通过详细规范家祭的形式,薄葬观念被贯彻得更加彻底。

丧葬中的薄葬观念,在魏晋时期影响很大,不仅曹魏,蜀、吴二国也相继实行薄葬制度。不管其实行薄葬的动机如何,其的却是履行了节俭的传统,并通过家训的形式继续对子孙后代进行节俭的家庭教育。由此节俭风气更加普及,成为一时风尚。

魏晋家训中强调薄葬,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社会经济状况起着关键性作用。魏晋战乱频仍,中原经济破坏严重,民生凋敝,农业人口大大减少,“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6](卷八《张绣传》),在这种社会经济状况下,即便是统治者也无相应物力、财力进行厚葬。史载:“魏武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7](卷十五《礼志二》)西晋末年发生了历时十多年的“八王之乱”,后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地区经济再遭破坏,人们在丧葬观念上更趋于俭约。

其次,政治动荡,皇权衰落,倡导薄葬成为统治者笼络世家大族的重要手段。魏晋之际,政权的稳固程度更多取决于豪强大族的支持与否。为了笼络世家大族,魏晋皇帝多倡导薄葬,许多帝陵的规模都与大族墓葬相差无几甚至略有不及,这就使世家大族获得了政治上的优越感,从而有利于统治的稳固。

再次,盗墓现象的盛行是人们提倡薄葬的重要原因。自汉代以来,盗墓之风尤盛,魏晋动荡的政局更加剧了盗墓的猖獗,面对这种局势,统治者不得不提倡薄葬。曹丕《终制》明确指出:“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堀,……祸由乎厚葬封树。”

此外,这还与人们生死观念的转变有关。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道教的发展和玄学的兴起,传统儒学受到冲击,人们倾向于洒脱、豁达、自然的生死观。沐并《豫作终制诫子俭丧》曰:“养生送死,苟窃非礼。由斯观之,桓棺石椁,不如速朽。”晋明帝《遗诏》云:“自古有死,贤圣所同。寿夭穷达,归于一概,亦何足特痛哉!”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囿于现世的物质追求,对待生死的态度也变得自然、豁达,奢侈的厚葬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已与时人的生死观念相背离。

【参考文献】

[1]严可均.全三国文[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严可均.全晋文[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4.

晋明帝数岁范文2

关键词:温州方言俗语;地域文化特征;地方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一、导言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也是民俗语言的重要组成组成部分。语言学家温端政认为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合称俗语。“方言中俗语是一种广泛流传在群众口头上,结构相对固定的通俗语句,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愿望以及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温端政《古今俗语集成》)温州方言俗语在温州地区产生,与温州当地的风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温州文化系统的产物和结果,也是沟通其他文化成分的媒介。方言俗语是民间文化史的化石,是民间文学创作的工具,同时也是联系地域民俗和民间文化之间的纽带。方言、民俗、俗语和地域文化,是民俗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温州方言俗语概述

温州古称、东瓯、永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温州方言源远流长。今天温州人口中所说的语言,南宋时期已接近今语,宋末永嘉人戴侗(1200-1285)的名著《六书故》大量采录家乡温州方言的俗语、俗字、俗音,充分表明当时温州话已接近今语。国学大师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1928)认定温州方言为吴语的一支。王力《中国语文概论》将温州方言列为吴语温台系。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把吴语分为六片,温州方言为吴语瓯江片。

温州地区的方言种类多,差异大。温州方言主要有瓯语(温州话)、浙南闽语(闽南方言)、畲语(畲族客家话)、蛮话(苍南土语)、蛮讲(泰顺土语)以及大荆话(台州方言)、罗阳话(处衢方言)、金乡话和蒲门话(吴语方言岛)等方言。这里搜集整理的是主要是以“瓯语”为主的方言俗语。温州方言是近两千年悠久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它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呈现出独特的地方风采。温州方言俗语是温州人民创造并广泛流传在人民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包括温州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这些俗语反映了温州人民对事物和生活的共同认识和价值取向。对温州方言俗语的研究和整理,不仅有利于吴语史和汉语史的研究,也可以促进民俗、历史、社会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建设。

温州市文化处于1962年编印了《温州谚语资料》二辑(油印本,仅印50本)作为内部参考资料,在全市范围内收集并整理温州方言谚语资料,涵盖时

生活、习俗、自然、行业等内容。胡崇刚于1980年对收集到的谚语重新整理,编辑成《温州民间谚语资料》和《温州方言成语》。温州民俗大家叶大兵在20世纪末所著《温州民俗大全》对温州民俗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温州俗语作为温州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了温州的文化内涵,笔者拟从温州方言俗语里展现的温州地方产业文化、温州地方地理文化、温州地方民情风俗、以及地方文化心态进行解读,来探讨温州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三、温州方言俗语里的地方行业文化

(一)温州农耕文化悠久和丰富,田间文化与民间智慧相得益彰。

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温州三面环山,东边靠海,周边300公里内非山即海,地处亚热带,冷热适中,雨水充沛,季风显著;是浙江省著名的产茶区和“水果之乡”。温州地方俗语作为温州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文化载体,透露出浓烈的农耕文化特征。在农耕生活方式中,温州人总结出相当数量的和农业生产有关的俗语,而这也证明了温州人们对农业的重视,农耕文化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温州人勤劳朴实的特点和温州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比如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民谣和温州人耳熟能详的儿歌“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午,六月六晒霉臭,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塘糕印壮元。”由于古时农耕生活的影响,温州方言俗语里遗留了很多关于动物形象的俗语,比如“死狗避不过滚汤”讲的是该来的还是会来,躲避也无用;“三斤猫狸拖四斤鸡”是比喻自不量力的行为;“呒毛鸡代鸭愁”是指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还去记挂他人。“抓勿牢老虎在猫身上出气”指的是那些害怕强势,欺负弱势群体的行为。温州话中体现农耕文化的方言俗语主要体现了温州人希望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和温州人在长期劳作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智慧。

(二)温州人“崇商、勤劳致富、讲求实际”的经商心理和精明的经商手段。

温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商埠。早在唐代,温州就是中日商船进出停泊的重要埠头,宋代绍兴元年建立市舶务,成为全国七个市舶司之一。由于温州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代温州就成了著名的滨海贸易城市。温州方言里关于商业、手工业等经济方面的俗语也为数不少,这一点和别的地区的方言俗语产生了一个鲜明对比。温州人独特的经商之道为世人所称颂。“温州模式”是在温州这块土壤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现代温州人苦心探索、发奋创造的成果。从民俗学视角考察,在“温州模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家庭工业、个体经济、专业市场、商贸经济、民间信贷等等要素,乃至精神要素,都与温州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温州的方言俗语中也反映了温州人崇商的经商心理和精明的经商手段。

温州人奉行勤劳致富,讲求实际。“金三益的字号-硬码”,“靠兄靠妹,不如靠自已手掌手背”,“仓桥老老娘儿,只讲现铜钿儿”、“五月五卖菖蒲――短期生意”,“男人勤,田地角头出黄金;女人勤,猪栏角头出白银”等等。比如“弗怕折(yi),只怕歇”意思是为做生意亏本一点倒不可怕,可怕是不去寻找原因、分析市场,却从此停业;此语激发经商者要有“知难而进”的刻苦精神。温州老一辈深知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道理,总是会告诫后人“吃力铜钿快活用,快活铜钿坐班房”。

温州人深知创业的艰辛,但还是百折不挠,大胆创新。“变变动,有下蓬”,“蓬”是指红火、兴旺的意思。固定在一个工作岗位或一种专业上,时间一久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调动或变换一下会增强人的新鲜感与推动力,能更好地开拓创新。与“树挪死,人挪活”有点同意。“胆大做将军,胆小做蚊子”、“风头霉头两隔壁”、“只晓得和尚吃馒头,晓弗得和尚求戒”。其中求戒是指用点燃的香在和尚脑门上烫孔留标志,表示永不还俗,求戒是很痛苦难受的过程。而做和尚痛苦的过程我们没看到,一看到他吃馒头就误以为很享受。此话形容我们只看到他人创世成功时的喜悦与幸福,却不知道他人创业时的辛苦与艰难。

早些年,温州出现了一些新俗语 “不找市长找市场”、“不言下岗言办厂”、“能做老板,能睡地板”。这些新俗语从一个侧面说明温州人的精明的经商意识,同样也表达出温州人求生存求发展的谋生攻略。

四、温州方言俗语里的地方地理文化

(一)温州方言俗语体现了温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气候特征和自然风光。

人类群居的生活模式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的,语言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打上了深刻的环境烙印。地理环境的变化不同、社会生活的变迁,方言词汇也会相应的继承或更替。由于温州地处吴语区最南部,北方话的影响是从北到南的,作为南部吴语的温州话总比北部吴语保留更多的古老特点。在温州方言俗语里保留了很多旧温州城区的地名和旧貌,为我们研究温州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很多素材。古城温州位于瓯江口,瓯江之口含江心屿、七都、灵昆三颗璀璨的明珠。古城温州城内水系是以三条纵向的河道为骨架,这三条河道为大街河(今解放路)、信河、九山河,均来源于瓯江。这三条纵向主干河道与横向水巷构成城内河道交通网络。古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温州的山水钟灵神秀,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也照顾了温州人民的饮食起居。关于温州水乡的谚语还有“船多碍埠头”和“五六月鞋拖,勿走我南塘街,十二月笼裤,勿走我南塘过”等。

(二)温州方言中浓郁的山水情结成就了温州人的智慧与淳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山秀水的江南风光养育了温州人的淳朴和智慧。温州人坚定而执着,勤劳勇敢,相信“潮水有定人无定”,“十个指头有长短,山林树木有高低”。比如“我讲东门,你听西角”和“跟拉麻行,退拉南塘”,这两句俗语都有所指,但从字面来看,东门,西角,麻行和南塘也正说明了旧时温州城区的地理位置。“地方小,桥还二爿”,这是一句褒义温州俚语,在温瑞塘河流域一带流传应用得比较广。这里所指“地方”即村落,“爿”就表示一座的意思,比喻某件事物的实际情况超出人们原先的预料,多以夸张的语气对待。“无船不成事,无桥难过里”,成为当时温州村落沿河而建的显著特征。温州方言中很多关于“行船”的俗语,比如“老大(船老大)多,船打翻爻”指的是主事的人太多,事情就办不好,强调做事要有主原则的重要性。

五、温州方言俗语里的地方民情风俗

(一)温州方言俗语体现了温州独特的地方节日特色、婚嫁习俗、饮食习惯。

温州隶属瓯越文化区域,历史悠久,民间文化丰富。汉代时,温州建立“东瓯王国”。当时民间“尚巫渎祀”之风甚盛,并有“端午竞渡,用以祈赛”之俗。隋唐时,温州一带“尚歌舞”(《隋志》),并以歌舞娱神。民俗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地域中,长久以来人们出于生活的需要,以模式化的方式进行的活动。温州方言俗语里有很多关于体现了温州的风土人情,同时也传授生活智慧和生活经验。“十二月日日好掸新,六月日日好尝新”,“未吃重五粽,破碎慢慢送;吃了重五棕,破袄远远送”等等体现了温州的地方节日特色。温州人强调做人应有的诚信、正义、勿欺穷、谨言慎行。比如“瞒天瞒地,瞒不得隔壁邻舍”、“人难欺,马难骑,勿笑穷人穿破衣”、“敲锣当面响,背后勿讲人”、“眠床角吃糯柿也有人晓得”、“漏缸一条缝,沉船一个洞”、“待人自待自,害人自害自”。

温州人做亲要门当户对。“穷合穷,富合富,卖千张合卖豆腐”。温州人讲求家庭的和谐,“夫妻是个桶,打了箍得拢;人是个缸,打了远远”。同时温州方言俗语里也有很多关于讽刺社会阴暗面。“后生无银难做亲”、“穷官强富户”、“上不正下歪”、“有银有人,官司包赢”、“当路石头有人端”等等反映了温州老百姓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和社会理想。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心理,构成了不同的民俗饮食文化。温州饮食民俗中有独特的喜食海鲜、生食海鲜以及吃鱼禁忌等,信仰民俗中有祈海神,信龙神等都有很强烈的海洋文化气息。表达饮食的俗语有“三十个铜钿买索面―多绞(讲)”,“不当家晓不得柴米贵”,“韭菜园,割不断”等。比如“馄饨担,一株毛竹起三间。一株毛竹起三间,起起三间独自担。前面有个烧汤佬,后面有座七平山。“这是一则为旧时温州走街串巷的馄饨担写照的民间谜语,这些俗语显示了温州社会的饮食文化。

(二)温州人尊老爱幼、讲究礼节、注重“和谐”生活。

礼仪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文化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社会道德的标准。温州人有着讲“礼”的优良传统。礼仪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追求和谐,和谐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这在温州俗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深知“出门人,处处让三分”、“忍一忍,吃不尽”、“梅天落雨记前晴(情)”。在温州俗语里,和谐就体现在处事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体现在温州人为人处世不偏不倚。温州人认为“家富不如家和”。温州俗语也告诫人们正确的交友之道:“浇树浇根,交友交心”、“朋友千个不多,冤家半个不可”。

温州人注重家庭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别人家金屋,不如自家草屋”、“儿不嫌娘爷丑,人不嫌家乡穷”。作为“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人保持了“孝”的优良传统。比如“树老根须多,人老见识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温州俗语“只有上孝落,下孝上”是对社会上很多孝行倒挂现象的一记警钟。

六、温州方言俗语里的地方文化心态

文化心态指的主要是在一定地域里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当然在各地区相一致的,其中也有一些特别的是在本地社会生活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地方的方言谚语集都能集中地表现当地人在以往的岁月中形成的经济思想、政治观念、生活追求的理想。温州人的性格特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温州地处东南沿海,闭塞的交通,落后的手工业和农耕经济,早年许多人漂洋过海去东南亚国家掏金,逐渐了解到海外经营的理念。温州人有非常传统的地方观念,亲帮亲穷帮穷,一人发财全村跟,哪里赚钱哪里旺,一个产品带万家,形成温州特色,事实上就是温州民情特色。

温州方言俗语中蕴含了丰富的温州地方文化内容和文化心理。温州人迷信:“问个佛,打个阂”,温州人把鸭舌称作“鸭赚”,只因“舌”和“折”方言上同音;温州人勤劳:如“天光(早晨)露水白洋洋,宁可日昼(中午)晒太阳;日昼太阳上晒落,宁可黄昏夹暗摸;黄昏蚊虫叫嗡嗡,宁可明朝天光起五更。”绝妙的讽刺了那些好吃懒做、不愿劳动的二流子;温州人坚忍:“忍一忍,吃不尽。” 等等。

七、结语

方言俗语真实地记录了当地人的语言、生活习俗、地名、特有事物等,反映了该地区民众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民俗事象和感彩,是宝贵的世界文学遗产,也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极好素材,对语言学、民俗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研究都极具价值。温州方言俗语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温州社会生活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州方言俗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虽然关于温州俗语经常出现在电视,电台和报纸上,但这远远未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保护方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保护民俗文化自身。从方言俗语的角度解读温州的地域文化和经商文化,为研究温州的地方人文和经济文化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基金项目:温州市社科联温州文化研究课题(12wsk19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曲彦斌主编:《中国民俗语言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3]沈克成、沈迦:《温州话》,宁波出版社,2004。

[4]温端政:《古今俗语集成》,《语文研究》 2001年第24期。

[5]叶大兵主编:《温州市民俗学论文集》,1995。

[6]温州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温州市歌谣谚语卷上》,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上一篇营销调研

下一篇策划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