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饿的毛毛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好饿的毛毛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好饿的毛毛虫范文1

蝴蝶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昆虫,可如果把毛毛虫和蝴蝶放在一起,实在想象不出它们有任何关系,但是毛毛虫就是蝴蝶的幼虫。有许多人都很讨厌毛毛虫,我刚开始也非常讨厌它,为什么我后来又开始喜欢它了呢,还想做一只好饿的毛毛虫呢?这还有从我听了梅子涵伯伯的讲座后才有了这个想法。

在去听讲座的路上我有点担心,梅伯伯会不会提问,会不会摆架子……不知不觉中,我走进了教室,来不及想那么多,赶紧坐下来竖起耳朵听。

梅伯伯根本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他和蔼可亲,慈祥。在讲座中令我印象最深而且改变了我一生的是他向我们讲一本书——《好饿的毛毛虫》。

梅伯伯先拿出一本图画册,我感到非常好笑,“幼儿园小朋友看看的书,我们也看吗?”底下有些骚动,梅伯伯似乎看穿了我们的心思,对我们说:“不要以为这种书只是给小朋友看的书,有的大人也会看这种书。这种书里蕴含了许多人生道理。”听了梅伯伯的这几句话,我坐得更端正了。梅伯伯翻开书的第一页,这页很奇怪,有许许多多的颜色,却也有许多白点。我望着这页画,百思不得其解,这和故事有联系吗?梅伯伯笑着说:“看完故事你们就知道了。”他开始讲故事了:“在月光的照映下,有一枚卵在树叶上安静地躺着。第二天是星期日,这枚卵里面的小生命破壳而出,原来是只毛毛虫,它很饿很饿,星期一吃了1个苹果,星期二吃了2个梨,星期三吃了3个李子,星期四吃了4个桃子,星期五吃了5个橘子,星期六吃了1片树叶后,又在星期日这一天结成了茧,破茧而出的蝴蝶的翅膀放大后正是第一页的画,可这代表着什么呢?一个大大的问好在我心中。梅伯伯又说道:“其实你们就像那条毛毛虫,永远都应该感到‘饿’,只有‘饿’了,才会去‘吃’另外的东西。也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很‘饱’了,那也只不过是只爱逞强的‘毛毛虫’!”短短的几句话却像刀刻一样印在我心中。

是呀,看看我自己。以前,我总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便看不起别人,对老师的叫道也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但是,没有了“营养”,我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当我悔悟过来的时候,其实我就是一条平凡的毛毛虫。于是,我下决心赶上去,没听的笔记向别人抄,要背的课文给别人背,还做各种练习,经过我的努力,我的宝座——又回来了!以后,我要做好饿的毛毛虫,而不是做一只还没长好的蝴蝶!

我要永远“吃”东西,直到我“破茧而出”!

好饿的毛毛虫范文2

炫丽的色彩,稚拙的形象,富有韵律与节奏的语言,“色彩的魔法师”艾瑞克·卡尔为孩子们展示了一只小毛毛虫向蝴蝶蜕变的华丽乐章:故事伴随着小毛毛虫的每一次穿越而延伸。你看,它高昂着红色的脑袋,一曲一伸地扭动着自己绿色的身子,从一个个神奇的小洞中穿过,结丝成茧,再破茧而出,终于变成了一只令人炫目的斑斓蝴蝶。故事简单而有趣,在不停喊饿的急迫中,它穿过越来越多的水果,留下越来越多的小洞,填满肚皮却不觉满足,如同一个贪吃的小淘气在向妈妈撒娇,让人忍俊不禁。然而,当最后一页浓墨重彩地呈现于眼前,还有比看到那只绚如彩霞的蝴蝶更让人欢欣鼓舞的结局吗?谁能不惊叹于平凡的蜕变,生命的涅磐呢?

更胜于情节的,是那美得令人窒息的色彩和独具创意的绘制方式。省略背景,纸张的素色把形象衬托得更为纯粹而鲜明。你看,毛毛虫憨态可拘地弓起身子,六只小脚有条不紊地向前迈进,正向下一排水果努力前行。红色的脑壳上是一双窗户似的绿色大眼睛,在黄色的边框里透出纯净的光芒,紫色的触角高高竖起,显得神气而专注。身体周围用蜡笔和水彩笔添加的彩色绒毛增添了毛毛虫的质感的表现力,更丰富了艺术处理的笔触对比。绿色的身体尤其引人注目,那些绿色的团块深浅参差,有着变化丰富的笔触方向、力度与色差,或大或小,或平或转,或重叠或平行地排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肉乎乎,急匆匆的毛毛虫形象。率意地涂抺、跖印、拼帖,这正是艾瑞克·卡尔绘制绘本的语言方式,稚朴而富有创意。他先将水性的丙烯颜料涂在薄纸上,涂绘时特别注意制作各种各样的笔触,色与色反复叠加,甚至会用地毯、海绵、粗麻布等蘸着颜料压印到薄纸上,制造各异的肌理效果。等颜色干透后,把它们存放在标有色签的抽屉里,当创作插图时,就取出来用剪刀把薄纸剪成各种形状,帖在纸板上。每张色纸不但色彩缤纷,还带着率性的笔触和丰富厚实的肌理质感,而且没有一张是重复设计的!有些画纸上颜料很薄或者留有空隙,就会透出下面薄纸上的颜色和纹路,加之刀剪的裁切造成硬拙的边缘线条,与柔软生动的色彩形成了微妙的对比和丰富的趣味。插图色彩瑰丽,画面效果令人耳目一新。正是这种方式,艾瑞克·卡尔在整个故事中呈现出令人难忘的各种形象:绿意盎然的树叶、清晖四射的月亮、炽热红火的太阳、五彩缤纷的果实与点心、光彩照人的蝴蝶……一切都充满了童趣。

值得一提的还有艾瑞克·卡尔独特而有趣的排版印刷设计,这与他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艾瑞克·卡尔出生于1929年,而他真正投身绘本的创作却已近40岁,在此之前,他做过平面设计师,并在一家广告社做过多年的艺术总监,对印刷工艺非常熟悉。《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的中间四页分别切成五分之一宽、五分之二宽、五分之三宽、五分之四宽,加上后面一个整页,形成了一组阶梯式的递进夹页,为统一的页面增添了童趣的变化。卡尔在五分之一宽的页面上画了一个苹果,接下来是二个梨、三个李子、四个草莓,然后是一整页的橘子。在每个水果上还打了一个小洞,正面书页上是一只有洞的水果,可翻过来的反面书页上面,毛毛虫正从洞里爬出来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狼吞虎咽,非常直观地把毛毛虫一个星期每一天的行动表现出来,也给孩子带来了翻阅图书的新奇与快乐。如果没有印刷工艺上的配合,《好饿的毛毛虫》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这种对绘本形式、功能和应用的拓展也同样被应用于他的其它作品中,如《爸爸,请给我摘月亮》中也有不俗的表现。

不仅如此,与别的图画书相比,艾瑞克·卡尔的书更像是一本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玩具书。在他的作品中,有孩子们乐于用手指穿来穿去的小洞洞,也有可以凸起于画面,有着清晰触感的线条;有可以侧耳倾听的小蟋蟀的美妙鸣声,也有在暗色背景下闪闪发亮的萤火虫之光……他的书,可看、可读、可玩、可听,让孩子体验多层次的阅读乐趣,带领他们走进一个充满新奇的无限创意的世界。

好饿的毛毛虫范文3

《婴儿儿歌》

适读年龄:不限年龄

我们的阅读体验:一开始我念我的,她玩她的,看也不看我。我一直坚持着,偶尔她会抬起头来听几句,听到重复的句子,脸上会绽放出可爱的笑容,那个时候她5个月大了。慢慢地小宣开始对书有兴趣了――只要拿到手的书她都要撕。通过念歌谣,我让第一次接触书的小宣感受到:读书跟玩玩具一样,想玩就玩。

《好饿的毛毛虫》

适读年龄:1岁以上

我们的阅读体验:小宣对书中的毛毛虫特别感兴趣,盯着毛毛虫看,每翻一页我都会问她:“我们来找找,毛毛虫在哪?”小宣的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说:“好。”每次她都能找出毛毛虫在哪,在树叶上、在苹果里、在李子上、在草莓上,小宣指着水果上的那些小洞洞呵呵笑:“破破。”我感叹道:“真是个馋嘴的毛毛虫,和小宣一样。”小宣笑得口水都流出来。读这本书时,我们从头到尾都是乐呵呵的。

《狼大叔的红焖鸡》

适读年龄:2岁以上

我们的阅读体验:我指着封面上的狼大叔,故意用很紧张的声音说:“大灰狼!”小宣立即指着旁边的母鸡着急问:“怎么办?”看来小宣又有进步了。我继续制造悬念:“狼见到鸡就要吃啊,现在狼大叔要吃母鸡了!”气氛越来越紧张,小宣整个人都趴在我身上,双手搂着我的脖子,我让她坐好,可没过一会儿她又趴上来,我只好把小宣抱在怀里讲。读书的时候我们是多么亲密呀。

《年》

适读年龄:2岁以上

我们的阅读体验:这是一个关于年的来历的故事,特别适合春节时读。这本书我们读了很多遍。我经常问小宣:“过年的时候,我们要做什么呀?”小宣大声说:“吃糖!”我指着她的小额头:“就想着吃。”小宣笑得眼睛眯成一线:“还有放炮仗!”“是呀,那我们为什么要放炮仗呢?”“热闹!”热闹了,怪兽“年”就不敢来了啊,原来她记住了。

《大海边的小房子》

适读年龄:3岁以上

我们的阅读体验:我们读这本书时,小宣正好到了数字敏感期,她开始懂得在书上找与数字有关的信息,每每捕捉到了,都会兴奋地大叫。当我说到“三年”,小宣会用手指头比划三,蜗牛走了77步,她立即大喊:“77!”而且小宣会自己去发现一些小细节:“妈妈,这是只蜗牛是女的,她戴眼镜,穿和妈妈一样的衣服,还涂防晒油呢。”这本书是关于梦想与友谊的,小宣可不管这些,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发现上。

我的心得:我买书时极少关注年龄段,在我看来好的图画书是没有年龄限制的,1岁孩子可以看的书,到了3岁时读会有自己的理解,6岁再看时,又会有一些新发现。那本毛毛虫的书,小宣5岁时我们又一起读,她还是笑个不停。

好饿的毛毛虫范文4

虽然这本书是科学性的,但读起来却有游戏性。

比如,她最喜欢的内容是“汗是怎么出来的”。书里讲到人体有大汗腺和小汗腺时,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走迷宫游戏。碗碗看到这一幅,立刻用手指在上面绕来绕去地走,最后大喊一声:“出来啦!”小家伙玩得很开心。

这让我想到那本著名的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毛毛虫每天吃不同的食物,越吃越多,最后撑得肚子疼……书里特意在毛毛虫每天吃的食物上挖出一个洞,刚好可以把手指头伸进去,用来玩毛毛虫钻洞的游戏,所以读起来非常有趣。《流汗啦!》这本书的迷宫设计和“毛毛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流汗”的迷宫走完了,孩子也知道汗是从汗腺里出来的道理了。

在介绍汗腺的部分里,画面中的手掌和脚掌都布满了一颗颗的汗腺小点点,碗碗想用尽她所知道的所有的数字去数清楚,直到她实在数不过来了,就大喊:”数不清楚啊!”画家在数不清楚的汗腺上也做了精巧有趣的设计——用潦草的线条涂满一个人的全身,旁边再画一条小狗,说明汗腺有狗毛那么多。全身500万个汗腺是什么样的概念,其实大人也未必清楚。但是一看到人体上乱涂一气的线条,女儿就明白了:那是很多很多的意思。这正符合了碗碗的心理,读到这里,她总是兴奋地喊:“汗腺真的太多了!”

碗碗喜欢的另外一处是关于动物也会流汗的情节。她先观察牛、马、鹿全身出汗,然后是猪鼻子出汗,猫爪子出汗,大象爱洗澡,狐狸、兔子用耳朵散热等等,对这些特别的出汗方式,她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现在问她:“为什么爸爸也吐舌头呢?”她马上就能说上来:“是用舌头散热呢!”

几次读下来,我觉得让孩子有兴趣的书,一定要多读几遍!《流汗啦!》就具备这样的特质。

好的绘本,一定不止是书里印出来的那些文字和图画,它一定还要兼具想象和延伸的功能。好的绘本,会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提供生活化的交流语境,拿它和孩子共读,就如同父女问的聊天。我以为亲子阅读时,能延伸出很多内容的书,就是一本好书。这本书里,一些不太显眼的细节设计就具有延伸话题的功能。比如,舔手尝味道的小孩旁边,还有一个吃棒冰的小孩,棒冰是甜的,汗水是成的,有心的家长就能在这里展开话题。

我也给碗碗读过其他一些绘本,画面很精美,故事很具体,可读下来让人口干舌煤,有时好不容易读完,她会立刻说:“爸爸,再给我讲一遍嘛!”没办法,只好再讲,心里真是疲惫不堪。但这本《流汗啦!》感觉完全不同,我很喜欢与她反复读,而且随处读、随处停,随便讲、随便玩……

“再讲一遍?好的,那就重新玩一遍出汗的游戏吧!”“咱们重新看看哪些动物出汗、哪些不会出汗吧。”带着这样的心理,家长与孩子共读时,一点也不费力气,因为自己也在故事里一起玩呢。

好饿的毛毛虫范文5

我做了一张每天的活动记录表,写上每天的活动内容,并在每项活动后面留好空白,如果孩子完成了,就贴上一张小贴纸,以示鼓励。

1:我们种田去

我们第一天的活动在菜地上进行。女儿在田里忙得不亦乐乎,这里放两颗豆,那里插上葱;播完种子忙浇水,浇着浇着又和爸爸开始玩泼水。直到太阳下山了,女儿还不肯走,和着泥巴说给全家做曲奇饼当宵夜。

这一天结束后,她成功地贴上了大暴龙贴纸。小家伙信心倍增,此后,每天傍晚,她都会到菜地上转转。

2:钓到鲨鱼咋办

这天我们全家开车到野营湖去钓鱼。女儿握着她粉红色的鱼竿爱不释手,一会儿提上来看鱼儿上钩了没;一会儿又跑去看爸爸的,还不停地发问:“鱼怎么还不来呢?我一会儿要是钓到了鲨鱼怎么办?”这时,一条鲶鱼上了爸爸的钩,女儿围着它又是好奇又是害怕,还很担心:“鱼伤心了吗?它爸爸是不是像Nemo爸爸那样到处找它?我们把鱼放回水里好不好?”

这一天,她又成功得到了一张鲨鱼小贴纸。

3: 书架寻宝记

女儿在菜地里发现了一条肥大的青虫,很是兴奋,跟着青虫在菜地里转来转去。回到家,她第一时间跑到书柜上找英文绘本《一寸虫》。

晚饭后,我们索性玩起寻宝游戏,把所有跟毛毛虫有关的绘本都找出来。结果,读完《一寸虫》又读《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洗漱后接着读《毛毛虫的梦想》、《小蝌蚪的承诺》、《昆虫世界》,直到小家伙眼皮耷拉。

4:龙卷风快点来

女儿最喜欢玩角色扮演游戏《绿野仙踪》。每次她都俨然像个导演,对每个角色该做什么动作,该讲什么话,什么情节在前,什么情节在后,都有严格的要求。整个晚上,我都积极配合着她的要求,甚至用夸张的动作示范龙卷风如何把桃乐丝卷到欧兹国。临睡前,小家伙憧憬地问:“龙卷风明天会不会来啊?”

5: 坐在地上涂鸦

由于头一天晚上讲到龙卷风,这一天我们决定来个涂鸦比赛——画龙卷风。

白天,我带着女儿去购买她想要的绘画颜料和工具。晚上,我跟女儿在地板铺上了一张一米宽、两米长的大白纸,和她一起在上面大涂鸦。女儿画了很多一圈一圈的龙卷风,龙卷风下面再画个房子和她自己。接着她把手手脚脚放在纸上,左手右脚轮着画轮廓。画着画着,她开始觉得不过瘾,取来水彩颜料,玩转大配色、手印画,然后开始在自己的身上作画——结果,我们两个都变成了大花猫。

6:逛海洋公园

应女儿“去旅游”的要求,全家开车一个小时到海洋公园看海豚。在现场,海豚们跳跃拍击海水的声音此起彼落,矫健滑行于水中的身影清晰可见;它们时而嬉水时而跳跃,有的能跳到3米高。女儿兴奋地拍着小手喝彩,还时不时学着海豚翘嘴,煞是可爱。

7:哪张相片最好看

我把一周拍摄的相片放在电脑上,和女儿一起边看边筛选,并分别挑一些打印出来贴在墙上。

好饿的毛毛虫范文6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英语课外阅读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扩大词汇量,还可以增加对该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最关键的是经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形成一种语感,这正是我们学习语言最需要的。作为一位英语教师,我经常在思考怎样的英语读物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使英语课外阅读真正地容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反思现状,因为一些应试或是升学的压力,所谓的课外阅读顶多就是一些作业本上的短文以及相应的练习,这类阅读虽然能提高学生的做题水平,但却不能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种非常适合孩子进行启蒙英语课外阅读的书籍——英语绘本。绘本,英语称"picture book",在国外非常流行,目前国内也开始引进。绘本是一种图文结合的书籍形式,很多时候图画的比重甚至大于文字。绘本的配图往往都由知名画家绘制,图画精美,文字简洁明快,非常贴近儿童的心理。

1.英语绘本的特点

1.1 趣味性。绘本中的图画有别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图画书,它的每幅画都与书中的文字紧密联系,而且图画的色彩鲜明,形象具体,整体风格比较有个性。每本绘本都会讲述有趣的故事。英语绘本的文化背景比较多元,与国内一些图画书区别较大,它往往展示了作者所在地的文化习惯,这些不同文化下所写出的故事会让孩子觉得特别新鲜好玩,而书中不同的自然风光也非常吸引孩子的眼球。

1.2 图示性。Picture book,顾名思义以图为主,这里的图不像故事书中的插图只能表达某个情景,它贯彻始终,即使不看文字也能看懂整个故事。优美的图画会给孩子带来视觉的冲击,由此激起他们阅读文字的兴趣,他们会带着已知的故事大概再细细地品读文字,由图推意,更深地去品味绘本。即使在阅读过程中会碰到许多"拦路虎",但借助图画还是能心领神会。绘本的图示性大大降低了孩子阅读的难度。

1.3 哲理性。英语绘本虽然以图为主,辅以简单的文字,但它的内涵一点也不简单。优秀的绘本都会有一个深刻的主题,富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让孩子在享受完有趣的故事后还能受到情感熏陶。比如著名的美国绘本The Runaway Bunny和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都讲述了伟大的母爱,又如美国绘本I Can Help则是告诉孩子应该友爱互助等等。

2.如何阅读英语绘本

2.1 鉴赏"精"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方法和学习策略,不仅能增强学生阅读的效果,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先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英语绘本,在初次接触英语绘本的时候,我特意留出一节课与孩子一起鉴赏精读。本学期我教的是三年级学生,基于新教材中学到了食物和数字的内容,我选择了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好饿的毛毛虫)。故事讲的是一条毛毛虫在一个星期里的每一天吃掉了不同数量的食物,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绘本课的开始,我先让他们观赏绘本的封面,那一条红脑袋绿身子,弓着身子走路的毛毛虫立刻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我让他们来形容一下这条毛毛虫,他们纷纷说道"cool, big…"这时我出示了绘本的题目,由于学生在本册教材中学过hungry这个单词,他们马上大叫:很饿的毛毛虫。学生已有的知识马上能应用于阅读,给他们带来了十足的成就感。在阅读过程了除了碰到已学过的"apple, pear, cake"等,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食物单词,如"plum, strawberry, pickle"等,我先让他们自己将文字和图片先看一遍,然后让个别擅长英语的同学讲讲故事的意思,并适合加以指导纠正,最后和全体学生一起逐句阅读,穿插认读几个新单词。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大多数学生能靠自己的能力读懂故事,而且部分学生还能记住我补充的几个新单词,而学困生通过大家的帮助也能读懂英语绘本了。经过这样示范性地鉴赏"精"读后,学生对英语绘本的阅读就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和习惯,对以后他们自己进行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2.2 大量"悟"读。绘本阅读如果单靠上课时间进行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大部分的阅读要留到课余时间去完成。但是每个学生都要大量地读,英语绘本从哪里来?原版的绘本很贵,让学生大量购买不现实,于是我依据学生的程度和课内阅读的话题为学生制定了一份购书清单,例如针对三年级的学生我认为汪培珽所推荐的第一阶段的英文书单比较合适,如Danny and the Dinosaur、Picky Nicky、Pig Out等。班级的同学每人买一本,写上班级、名字和学号,这样绘本就能在班级同学之间"漂流"起来。每个星期互换一下,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就能读到20多本英语绘本。另外,由于我们英语老师往往会兼教几个班级,也可以自主调配让班级和班级互换。而且我让每位同学在自己买的绘本的最后一页粘上一张记录纸,让每个读过这本绘本的同学在上面记录上阅读的时间、阅读者并写上几句简单的阅读感受,这样不仅阅览记录很清楚,而且大家的阅读感受也能给新的阅读者以一定的启示。经过一定量的阅读,学生的领悟性越来越高,阅读时虽然做不到字字知晓,但读懂故事是没问题的,阅读对他们来说也越来越轻松了。

上一篇感恩故事

下一篇英文表白句子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