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介批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介批评范文1
这里我们借鉴媒介批评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新闻阅评和媒介批评二者的内涵、范围、本质、目的、层次、成果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
⒈内涵归属
迄今为止,理论界所出现的媒介批评的定义,都定位于“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的批评”,都是“对媒介……的批评”句式,其中蕴含了分析、判断、思考、反思的多层意思①。刘建明教授认为“媒介批评就是批评者把媒介现象的意义通过剖视文本揭示给受众。”他还认为,“(媒介批评是)分析媒介现象,反思新闻报道的得失,评价记者的作品,从而形成相应的新闻观念②。”那么,新闻阅评则属于其中的“反思得失”,也“剖视文本”,阅评员通过给新闻单位以及时的反馈,用自己的新闻观念去影响媒体,让他们服从管理,按照主管部门设定的路数进行报道③。这种归属是自然的。王君超副教授则认为,“媒介批评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是对新闻媒介系统及其要素的批评④。”新闻阅评也是一种对新闻作品的价值判断,新闻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新闻阅评小组针对新闻作品存在的问题相应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正是对新闻媒介系统及其要素中的一个环节――新闻作品进行的批评。
⒉范围归属
媒介批评的对象几乎涵盖了整个传播媒介系统。而新闻阅评作为对新闻作品进行评判的一种制度,其阅评对象主要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在范围上归属媒介批评是不言而喻的。
⒊本质归属
“媒介批评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判断,它是对新闻传播媒介系统及其各要素进行批评的过程⑤。”也就是说,媒介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批评观点、标准和方法,对新闻媒介系统及其要素的是非进行评判。
同样的,新闻阅评也要通过对新闻作品的评判,按照一定的根据和标准进行价值判断,通常判断结果有两种,一种是符合新闻阅评小组的评判标准的好作品,阅评员会通报表扬相关新闻媒体,希望他们继续坚持;另一种是如果不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则会出现问题的作品,阅评员会对其进行相应的批评。显然,新闻阅评与媒介批评在价值判断的本质上是趋同的。
⒋目的归属
“任何健康的向上的社会,都不能没有同样健康的向上的精神作支撑⑥。”媒介批评和新闻阅评作为培育、维护这种精神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有很多是相同的,激浊扬清、去芜存菁、敦促自律,最终营建一种健康向上的媒介氛围,都是它共同的愿望。
媒介批评作为大众传播的“观察员”和“监察官”,观察和监督媒介是媒介批评责任中首当其冲的一环。但媒介批评并不局限于批评媒介,其目的可以表述为阐释媒介系统的发展方向,促进媒介良性发展,这和新闻阅评的目的是一致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进步,我国的舆论及其影响下的民族心理的形成过程日趋复杂化,政府部门、知识界、新闻媒体和大众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正反循环日趋多元。媒介批评和新闻阅评一样,在新环境下能自觉促进媒介积极向上、文明开放的主流意识,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媒介批评比新闻阅评的目的要宽泛,它除了能成为新闻单位与主管机构间信息交流的展示平台以外,还能成为媒介与受众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而新闻阅评的重点只是沟通媒体与主管部门,至少在现阶段很难成为媒介与受众间沟通的渠道。
⒌成果归属
新闻阅评与媒介批评的最终作品非常相似。新闻阅评的产品是阅评文本,强调新闻作品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影响、新闻作品所具备的优点和可资借鉴之处、优劣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等,与媒介批评所撰写的有关文章类似。
新闻阅评虽然属于媒介批评的范畴,但它还具有一般的媒介批评所不具备的特性:
⒈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
新闻阅评作为一种有统一部署、有组织领导的媒介批评,批评结果能直接通达宣传主管部门,很多情况下会导致行政执法行为的出台,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负有宣传系统赋予的重要责任。
在当前传播媒介险情不断、噪音四起的情况下,这种媒介批评尤显必需,一些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如果发表大量导向鲜明、分析中肯的批评文章,将对新闻舆论引导起到积极作用。但大多数批评者往往难以根除当前普遍存在的批评失当和批评失语现象,大部分还仅从技术层面上而不能从导向上指出得失,这样的批评就难以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新闻阅评工作可以有效弥补这种缺漏,使新闻传播行为与社会规范一致,不违背管理者的主张。
⒉肩负监督媒体的重要使命
一般的媒介批评往往着眼于媒介的正常运转与健康发展,是一种对实际操作状况的关切,有一些还常常会发表胡乱吹捧的作品,已沦为媒介商业炒作的寄生物或始作俑者;还有一些钻进象牙塔里进行纯学理性的批评研究,缺乏与媒体和受众的“亲密接触”。
而新闻阅评,则加强了宣传主管部门对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通过对新闻作品的评判,扩大其认定正确的新闻作品的正面影响,抑制其认为错误的新闻作品的负面作用,促使新闻媒介制造的舆论朝着党和政府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形成比较统一的社会舆论,引导人们的认识和行为。
所以说,和一般的媒介批评不同,新闻阅评的着眼点更多放在是否有利于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否时时关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是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性;是否有利于总结、交流新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增强新闻单位的使命感,提高宣传质量,这是一般的媒介批评所无法替代的。
⒊比广义上的媒介批评更具建设性
“社会主义媒介批评要有建设性,……除了要注重宏观意义上的诸如媒介制度研究、媒介的社会功能分析外,还要注意继续保持和加强对中观意义和微观意义上的媒介批评⑦。”新闻阅评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媒介批评,比起广义上的媒介批评,更具有无可非议的建设性。
据一些新闻阅评小组和审读小组成员介绍,新闻阅评小组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爱护和关心报刊,帮助报刊提高质量,本意并非是吹毛求疵,和报刊过不去。他们侧重在内容上发现违法违规问题,为行政执法提供依据;注意总结推广好的新闻媒介经验,帮助媒介总结教训,为办好报刊出谋划策。
但是,现在很多媒体上的“凶悍”的批评已经背离了媒介批评的原意,媒介批评因为缺乏组织,正处于缺乏严肃性、刻意追求争吵对骂的阵势、热衷于制造新闻效果、屡屡使用含沙射影术的尴尬境地。这种自由发泄的冲动不等于自由,真正的批评自由需要理性和建设性的共同鼓噪才能获得。
⒋权威性较高、执行力度较大
正如气象台在各地设立观察站以观察自然的气候,在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设立新闻阅评小组用以观察媒介及舆情的“气候”。这种观察不只属于媒介批评的范畴,如果从有固定组织的角度看,它还属于管理学范畴,这与一般的媒介批评区别很大,新闻阅评能够直接为新闻出版管理服务,权威性较高。另外,新闻阅评文本更具官方色彩,有直接让宣传主管部门和政府部门知晓的接近权,因为牵涉到对新闻单位的处罚,能让一些媒体单位有所儆悟、知所约束,所以实施起来效果相对较大。
而媒介批评因为批评者分布较广和素质参差不齐,看问题的角度千差万别,容易形成自由化的散漫批评,甚至对批评标准采取各取所需的实用主义态度,导致其权威性弱化。
注释:
①王君超:《媒介批评――历史与走向》,《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2期,第29~第30页
②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第1页
③刘建明:《媒介批评的文本理论》,《现代传播》,2000年第5期,第12~第17页
④阿超:《呼唤媒介批评》,《新闻出版导刊》,2001年第2期,第25页
⑤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5页
⑥艾斐:《构筑民族和时代的精神砥石――关于经典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思考》,《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日,第14版
媒介批评范文2
近年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报刊审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988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了《关于加强报纸、期刊、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确立了审读工作的地位。之后,在面对我国报业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审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审读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1992年,《报刊之友》创刊后开设了“审读探索”专栏,对审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2000年4月,薛耀晗著《报刊审读初探》一书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第一本关于报刊审读的书具有一定的开创价值,有评价称其出版“初步形成了报刊审读理论体系”。2008年7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首程的《报刊审读》一书,此书对我国报刊审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番系统研究。按照王首程先生的定义,报刊审读是各级政府报刊管理部门组织资深的新闻工作者和专家学者,运用科学的方法,从报道原则、内容导向、编校质量和出版规范等方面对报刊出版物进行阅读,并提出分析与评价意见,供政府报刊管理部门决策思考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报刊行政管理制度。唯一被收入CSSCI论文库中,与报刊审读相关的文章是2004年刊登于《中国出版》第11期,名为《大力加强报刊审读工作,更好地为监管工作服务》的文章,作者就如何提高审读工作的整体水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此外,随着学界对媒介批评研究的日渐活跃,审读也由于和媒介批评千丝万缕的关系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关于审读究竟应不应该纳入媒介批评的研究范畴进行讨论,学者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可是,到目前为止,“报刊审读”与“媒介批评”这对概念依然未能明确区分,关于两者的关系,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三种:认为报刊审读是媒介批评的一种具体形式、认为报刊审读不能作为媒介批评的表现形式及认为报刊审读不能简单地归人媒介批评的范畴。
作为学者们的一家之言,上述看法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在文献的梳理中,笔者发现一些暧昧不清或是自相矛盾的地方,颇引人思考。由此可见,报刊审读之于媒介批评不是个不证自明的问题。它的归属,关系到媒介批评的基本概念体系,也关系到理论建构的基本问题。审读由报刊开始,因此,本文选择报刊审读作为研究对象,从报刊审读与媒介批评的概念及范式上,推而广之,对审读究竟是否属于媒介批评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报刊审读和媒介批评的相同点
报刊审读首次纳入媒介批评的轨道,源于刘建明先生的《媒介批评通论》。他认为“媒介管理的批评在内涵上和报刊审读有诸多重合之处,因此宣传部门的阅评就是报刊审读。”内涵上的诸多重合暂且不论,单看学界早已达成共识的媒介批评的核心概念即“价值判断”与报刊审读的“评价意见”的相通之处,即知它缘何会被纳入媒介批评的范畴。而且两者都是成文后发挥效用,诸多审读文章通过网络等渠道发表之后,也是质量颇高的批评文本。但是,在对“媒介批评”自身概念不明晰、理论构建尚未完成之时,即把报刊审读冠以“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之名,既不够有说服力,也没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讨论了报刊审读和媒介批评的相同点后,笔者也对两者的不同点进行了考量。
三、媒介批评与报刊审读的不同点
1、二者的主体地位不同
审读主体与审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行政机构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审读机构有强大的支撑力量在支持。1988年11月,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了《关于加强报纸、期刊、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对审读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1990年11月,新闻出版署在重庆召开首届报刊审读工作研讨会,对审读的重要性、必要性、内容、方法等进行了初步研讨。2001年,通过全国报刊审读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报刊审读工作的通知》的,报刊审读的重点、提高审读质量的方法、建立审读的网络系统等有了明确规定。2002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召开了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对加强和改进审读工作再次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统一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闻出版局都成立了报刊审读小组,陆续配置了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读工作人员,并聘任了一批兼职审读专家,初步搭建了报刊审读网络。
2005年9月30日以前,报刊审读工作一直是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文件为指导。2005年12月1日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新修订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正式施行。两个规定第一次以行政规章的形式,确立了审读在报刊管理中的地位,明确了审读工作的职责与程序。这使得报刊审读的权威性和强制力大大提升,并由于制度的确立而成为报刊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报刊出版的行政依据和基本手段。
媒介批评的主体,是指从事媒介批评的个人和组织。组织体系是监督和批评媒介的制度保证。西方的媒介批评组织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行业外的批评组织、媒介行业内部的批评机构、新闻委员会及业内专业组织。由于把媒介批评视为除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和行业自律的第四种监督媒介的力量,媒介批评组织始终强调其独立性。他们所做的价值判断没有行政强制力可言。批评家群体算是媒介批评主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他们具有“文化能力”,将大众传播媒体作为研究对象,其批评与见解往往会受到传媒和社会的重视,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和人们的尊重。但是他们的价值评判依然没有绝对权威性和强制力。这也就是为何媒介批评的一些主题一直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而被批对象却久批不倒、依然如故的原因。
2、二者的依据及侧重点不同
中国内地虽然至今没有专门的新闻出版与广播电视的国家法律(Law),但由政府机构在立法部门监管下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已较为完备,对出版物进行审读的依据就是这些行政命令(ad-minisratlve order)。1988年,新闻出版署就在《关于加强对报纸、期刊、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审读工作的6条标准,涵盖了思想政治、出版秩序、版面综合、刊登广告、社会效益、内部管理质量等报刊出版工作的方方面面,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提出阶段性的审读重点与要求。依法审读是审读活动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
现在,报刊审读工作主要以内容导向管理为重点,围绕是否依法出版、方向是否偏离出版宗旨和编辑方针、内容是否违反出版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编校质量是否符合内容要求,刊登广告是否违反有关规定来展开。违规出版现象是报刊审读工作在日常审读活动中重点关注的内容。除内容导向外,出版规范也是审读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出版形式规范、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编校程序及方法规范、印刷质量规范等方面。
西方社会媒介批评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界把媒介作为 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考察,学理化是其鲜明的特征。对不同文化研究派别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继承的同时,研究者也继承了其批判的姿态。既然是把媒介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有哪些途径,每一种途径基于什么样的假设,问什么问题,采用什么分析方法,这些问题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它也没有绝对正确的范式。除了受阶级意识的影响与制约,它也以人类社会永恒的准则为指导,包括正义、理性、道德等等。国际学术界经常使用的媒介批评范式呈现出以下两种倾向: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
最早的媒介批评形式在美国被称为“报业批评”(criticism nfthe press),主要侧重于对报业的伦理批评,随着时间的推移,批评逐渐走向系统化,演变为“新闻批评”(criticism of the iournalism),研究者的思路也在不断开阔。如今,媒介批评小到新闻报道的手法、传播内容的伦理批评,大到媒介内容的社会意义,都在其讨论的范围之列。
当前我国媒介批评的理论建构仍然滞后于实践,学理化的范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根据暨南大学刘薇硕士论文《我国媒介批评的现状与思考》中的定量分析,我国当前的媒介批评主要以政治标准、伦理标准、专业标准和法律标准为主。内容方面,涉及到业务探索、虚假新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二十个主题,关注到了媒介发展的宏观、中观及微观层次,其中以对媒介违反专业规范、道德规范、价值规范的行为和现象等中观层面的内容为主要诉求点。
3、二者的操作流程不同
“报刊审读”在操作流程上非常注重程序,作为组织,它必须对“两头”负责。一次完整的报刊审读活动的程序有以下几个步骤:接受委托一阅读样本一发现情况一初步判断一研究论证一提交报告一管理决策一审读反馈。其中管理决策即是指管理部门根据审读员提交的书面审读报告,做出相应的决策,对媒体作出相应批评或处罚。如对不按照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登记的开版出版的,要提出批评并责成其立即更正,如果发现某一新闻媒介出现严重错误,如舆论导向问题、政策宣传问题等,将会采取严厉的措施责其纠正,甚至处以查封、停刊的惩罚。根据石峰《大力加强报刊审读工作》中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各地新闻出版局通过开展审读,对20种严重违纪违规报刊给予停办或停业整顿的处理,对100多种报刊给予了通报批评。2002年全国共查处违纪违规报刊116种。2003年全国共查处违纪违规报刊161种。2004年上半年各地已经查处违纪违规报刊75种。”而审读反馈是给予管理机构和媒体交流的机会,反馈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电话、邮件、走访、座谈、下达审读通知、编发审读简报等等。审读反馈的主要目的在于能通过交流弥合审读和被审读之间的分歧,增进媒体对审读的理解。
媒介批评由于没有行政强制力,因此管理决策这一步骤可以略去不计,反馈交流也不常出现。媒介批评在操作规程上没有严格的程序性,也没有过分完整的管理制度,因此在具体操作中,不同的媒介批评组织的模式与流程也不尽相同。学院派的批评意见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发表,韩国的媒介批评组织“韩国新闻伦理委员会”会将批评结果刊登在由韩国言论研究院编印、韩国唯一的新闻界刊物《新闻与广播》的“审议”专栏里;美国报纸内部设立的媒体监察员会每天听取读者投诉。有时对供职的报纸进行批评,有时则针对读者批评进行申辩,还常就重大新闻学问题如客观性、隐私权等进行讨论。
4、二者的功能和价值追求不同
审读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对刚步入市场化进程的中国报业起到了重要的督促作用,但它也是一项基础性的监管手段,其功能在于更好地完成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的监督管理。石峰先生认为,“做好报刊审读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需要,是维护文化安全的需要以及繁荣报刊产业的需要。”报刊审读沟通了媒体与主管部门,管理者通过报刊审读,期望报刊为社会提供持续正面、正确引导的重任。在政治导向、政策导向、思想导向、生活导向、审美导向、科学导向上为管理者服务。其社会功能表现为控制、管理和协调功能。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总结道:“放眼未来,新闻自由只能以一种可以问责的自由而继续存在。”媒介批评就是对媒体的一种约束,它被赋予了专业自律的性质。美国新闻史上,媒介批评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立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可见媒介批评也具有维护媒介权利的作用。
随着媒体自身权利的扩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媒体本身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独立的媒体监督机构所发挥的媒介批评角色是促进传媒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批评是为了建构。它守望媒介的价值正义,富有人文理想,力图实现社会公众对媒介的独立评判和全面监督,使新闻媒介成为社会公器。
媒介批评范文3
自相声一词出现,经历了撂地街头、登台入园;广播、电视台大放光彩时期以及互联网时代下的剧场、新媒介环境三个历史时期。相声最为火爆的年代无疑是广播、电视台时期,历年春晚相声乃至成为全国人民翘首以盼的节目,甚至出现过专门的相声广播、电台频道。时至今日,相声借助网络再掀收视狂潮,德云社借助互联网强势发展,让处于低谷中的传统相声又回到民间之中。相声视频、音频可以在各种视频网站、APP上搜索到相声片段,再加之弹幕、网络直播等娱乐形式的出现,相声再获新受众的喜爱。
一、新媒介环境中相声传播的特点
(一)剧场相声形式上回归传统相声
在剧场内相声演员表演的舞台均按照戏台模式搭建,观众能够看清台上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此种舞台增加了相声演员传递的信息,让受众获得了相声演员传递的信息。在这种氛围下,传播者与受众你来我往的“交流沟通”中,双方互动性较之广播电视时期更为强烈,这样你来我往的互动形式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剧场习俗”。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受众获得的体验、氛围是广播电视台、电台相声无法比拟的。
(二)相声在内容上回归了传统相声
相声的本质是讽刺。以郭德纲的相声为例,郭德纲的相声《揭瓦》、《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等相声,讽刺意味甚浓。在相声《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中有许多对话可以听出相声的讽刺意味。人带来欢乐转变为“歌颂式”。撂地街头时期的相声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给大家带来欢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压力增大,相声逐渐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从德云社的火爆程度来看和粉丝受众群体来看,此时相声的作用还是消遣娱乐为主。
(四)相声的年轻受众基数大
新媒介环境下,相声艺术借助新媒体特别是网络,扩大了相声的影响力,吸引了大批年轻受众。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是撂地街头,舞台、广播电视台时期无法比拟的。历年上春晚的相声演员均为年轻的相声演员,相声名角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相声听众。
(五)相声的交互性超越时空限制
互联网时代下的相声艺术传播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的优势但也不仅仅有这些优势,相声演员通过反馈、互动等形式。在表演时穿插当下流行词汇、热点事件、新闻等。网络也为受众之间的互动开辟了交流空间,相声爱好者无论年轻、地域、身份、阶层都能够众能网络空间中交换相声观感。在互联网下的相声受众交流是互动性极强的方式,也是超越时空限制的, 是传统剧场中的交流不能比拟的,能够让相声传播者、相声爱好者们之间的交流到达无缝状态。
二、新媒介环境中相声翻红的因素
新媒介环境中的相声艺术传播是大众传播模式。在相声发展的早期,传统的媒介只能将一般性的编码释义成可接受的信息,这种传统的传播方式不足以扩大相声的影响力和受众。因此,传统的媒介在扩大相声的影响力方面不及新媒介。因而,为了扩大相声的影响力与受众需要借助新媒介技术。在新媒介环境中,相声传播者可以通过APP、移动PC端获取相声资源。新媒介环境中的媒介技术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碎片化。
碎片化可以通过两个听众和传播者两个主体来阐释。其一,相声听众获取相声的目的是为了娱乐,对于相声的说教意义并不是十分在意,因此,在新媒介环境中,相声听众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获取相声资源。其二,相声表演者在表演相声时并不是一定通过完整的传统的相声表演技巧。传统相声讲究三翻四抖、垫话等方式来阐述相声的内涵,而在新环境中相声演员只需将自身掌握的相声技巧通过“现场语境”来自由发挥。总而言之,新媒介环境中的相声内容、表演技巧、相声内涵都呈碎片化特性。
(二)个性化
个性化可以通过听众和传播者两个方面来阐释。其一,听众听谁的相声、喜欢何种口味的相声、通过何种方式来听相声都是由听众自己决定。在传统相声时期,听众只能通过相声传播者安排之后被动接受,听众在选择方面并不具有主动性,新媒介环境中的相声则赋予了听众的自主性,增强了听众的个性化。其二,对于相声表演者来说,听众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激发了相声表演者创作的个性化。相声演员能够根据听众对热点事情的关注来撩拨听众的情绪,同时表演者的时间也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在传统相声时代,一段完整的相声需要40分钟甚至60分钟完成,但是新媒介环境中的相声则缩减为15分钟左右。
三、新媒介环境中相声发展的缺陷
(一)新媒介环境中的相声反馈是迟缓的
传统相声时期和广播、电视时期,相声表演者与听众是打成一片的。相声表演者依据听众的喜好程度来改变相声表演进程以及话题的转变。在传统相声时期强调的是表演者与听众的互动,表演者依据听众的反馈来调整表演技巧。相声的精髓——现挂,在传统相声时期是体现一个相声表演者的水平高低,是最高明的包袱。现挂包袱响不响,可以评判一场相声的水平。但可以看到的是,相声媒介技术的进步与反馈效果是成反比的。
(二)新媒介环境中表演者与听众的关系趋于僵硬
相声表演者无法通过听众的表情、语言来调整表演技巧以及表演进度的节奏。同时,新媒介环境中的表演区间也无法让艺人无法接收到听众的反馈。新媒介环境中的相声艺术传播在获得听众的爱好和口味比较困难,表演者砸挂、现挂技巧也难以表现。媒介技术的进步可以影响听众的观感,而听众影响相声表演者则几乎没有可能。
(三)新媒介环境中的相声艺术传播的反馈仪式感破坏殆尽
传统相声中表演者与听众有着天然的“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与听众相互影响、彼此感染。听众可能因为某个相声演员的表情、动作甚至一个神态就可以达到预定的效果,使得双方的“命运共同体”的情绪加强。新媒介环境中的听众与表演者被天然的分割,无法形成仪式和群体效应,相声效果也就达不到预期了。
媒介批评范文4
【关键词】灰分 不确定度评定 检测结果 合成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一、概述
煤炭灰分是研究煤炭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的首选指标,最能代表对整批煤炭测定水平的高低;同时灰分还是衡量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煤炭贸易结算的主要指标,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关系贸易双方的利益。随着贸易和实验室检测的发展,对测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也越来越重要。
以下依据JJF-1059-2012《煤炭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对影响煤炭干基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各个来源进行探讨,并对各分量进行分析、计算及合成。测量灰分的仪器主要包括AE100电子天平、FD115电热鼓风干燥箱及HKS-3B快灰仪。
Ad的检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采样:依照GB475-2008《商品煤样采取方法》的要求,计算子样数目并进行样品的采集。
(2)制样:依照GB474-2008《煤样的制备方法》,将采集的样品制备成分析用煤样。
(3)化验:采用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中第3.2方法B(空气干燥法)测定煤的空干基水分测定;采用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中第4.2.1条快速灰化法测定煤的灰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Mad测定:用分析天平称量称量皿重;在称量皿中称取(1±0.1)g样品,称准至0.0002g。将装有煤样的称量皿放在预先加热至(105±1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一个小时,取出冷却后称量。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煤样的空干基水分。②Aad测定:用分析天平称量灰皿重;在灰皿中称取(0.5±0.01)g样品,称准至0.0002g。将装有煤样的灰皿放在预先加热至(815±10)℃的灰分快速测定仪的传送带上,煤样自动送入仪器内完全灰化,然后送出,冷却后称量。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煤样的灰分。
(4)Ad的换算
Ad= ×Aad
式中,Ad为干基煤样的灰分,%;Aad为空气干燥基煤样的灰分,%, Mad为空气干燥基煤样的水分,%。
二、数学模型
在四个部分中,只有Mad、Aad、Ad测定过程可以给出明确的数学模型,而采样和制样过程只能用文字形式加以描述。
空干基灰分测定数学模型为:
Aad= ×100 …………………(1)
式中,Aad为空气干燥基煤样的灰分,%;m0为.烧后残留物的质量,g; M为称取的煤样的质量,g。
空干基水分测定数学模型为:
Mad= ×100…………………(2)
式中,Mad为空气干燥基煤样的水分,%;m1为空气干燥后煤样失去的质量,g;m2为称取的煤样的质量,g
干基灰分数学模型为:
Ad= …………………(3)
式中, Ad为干燥基煤样的灰分,%;Aad为空气干燥基煤样的灰分,%; Mad为空气干燥基煤样的水分,%。
三、不确定度的评定
(一)采样不确定度的评定
由于煤炭属于不均匀性物质,导致了采样过程收集的样品的灰分含量(测定值)与整批煤炭的灰分含量(真值)的差异,从而导致了采样不确定度的产生。要评定采样不确定度,最好的办法是对一批煤进行多次采样,用多个样品的灰分计算标准偏差。但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无法实现。另一个问题是,采样过程无法直接产生数据,而只能通过化验结果来计算采样的不确定度,但化验结果中包含了采样、制样和化验三方面的影响,无法单独评定采样不确定度。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本文采用了双份采样法:以平混2#煤为例,对每一个采样批次采集常规子样数目的双倍,合成双份样品(每一份样品都应符合采样标准的要求)对若干批次的煤重复这种方法,收集10对双份样品,每对样品用尽可能相同的制样和化验方法测定其空干基灰分,以双份样品的平均值作为理想真值,并计算其中任意一份样品与平均值的差。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差值的标准偏差S和采样标准不确定度Uc(采样)。
S(x)= U(x)=S(x)
自由度:ν=n-1
表1 采样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注:在计算差值时,结果与选择A样还是B样没有关系,其结果是一样的。
(二)制样不确定度的评定
制样同样是煤炭检验的一个重要过程,它的不确定度要比采样过程小一些。制样过程中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多次缩分过程,即缩分后的留样与之前的大样不会完全相同。制样不确定度的评定同样采用双份制样法,但与采样过程不同,取足够量大样用堆锥四分法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均依照GB474-2008《煤样的制备方法》的要求进行制样,制好的成对样品在相同条件测定空干基灰分,用两个结果的差值按贝塞尔公式计算制样的标准偏差SZ结果,见表2。
表2 制样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制样标准不确定度计算结果:Uz=SZ/(10)1/2=0.20/3.162=
0.063%。
四、Aad化验不确定度的评定
灰分化验的不确定度主要受以下不确定度的影响:重复性;数字修约;天平称量;环境因素对天平和仪器的影响;快灰仪的温度。
依照 JJF 1059.1-2012的规定,重复性导致的不确定度可以用A类评定。由于上述四个来源都是影响重复性的因素之一,A类评定已完全包含了这些影响,为了避免重复,没有必要单独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
(一)重复性不确定度的评定
在独立条件下重复进行灰分测定10次,空干基结果表3,则重复性的标准不确定度计算结果:U1=S1/(10)1/2=0.097/3.162=
0.031% ,自由度为:ν1=9
表3 Aad化验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二)数据修约不确定度的评定
数字修约带来的不确定度为:
U2=0.29
得:U2=0.29×0.01%=0.0029%
其估算值可靠程度为90%,故自由度为:
ν2= ・ =50
(三)天平称量带来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天平计量证书中给出了±0.2mg的线性分量,该数值代表了天平上被称量的实际质量与从天平所读取的数值的最大差值。线性分量被假设成矩形分布,换算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0.2/31/2=0.12(mg)
(1)称样量(m)。称样量是由(灰皿+煤)质量减去灰皿质量得到的,是二次称量,因此线性分量应重复计算两次,称样量产生的不确定度为:
因为:Aad= ×100
所以灵敏系数: c1= =-100m0×m-2
U3=100m0×m-2×21/2×0.12 %
=100×84.54×502.59-2×21/2×0.12 %
=0.0057 % %
其估算值可靠程度为90%,故自由度为:
ν3= ・ =50
(2)残留物质量(m0)。残留物质量是由(灰皿+灰)质量减去灰皿质量得到的,是二次称量,因此称残留物质量带来的不确定度为:
因为:Aad=m0/m*100
所以灵敏系数: c2= =100m-1
U4=100m-1×21/2×0.12
=100×502.59-1×21/2×0.12
=0.0338 % %
其估算值可靠程度为90%,故自由度为:
ν4= ・ =50
Aad化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见表4
表4 Aad化验结果不确定度的分量
(四)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Aad化验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Uh2=U12+U22+U32+U42
νh=
既Uh=
=0.046
νh=
=35
(五)扩展不确定度评定
取置信概率P=95%,K95=1.96
U95=KPU(Aad)=1.96×0.046=0.09
五、Mad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Mad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主要受以下不确定度的影响:重复性;数字修约;天平称量;环境因素对天平和仪器的影响;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温度。
依照JJF 1059.1-2012的规定,重复性导致的不确定度可以用A类评定。由于上述五个来源都是影响重复性的因素之一,A类评定已完全包含了这些影响,为了避免重复,没有必要单独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
(一)重复性不确定度的评定
在独立条件下重复进行空干基水分测定10次,空干基结果表6,则重复性的标准不确定度计算结果:U1=S1/(10)1/2=0.029/3.162
=0.009% ,自由度为:ν1=9
表6 Mad化验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二)数据修约不确定度的评定
数字修约带来的不确定度为:
U2=0.29δx
得:U2=0.29×0.01%=0.0029%
其估算值可靠程度为90%,故自由度为:
ν2= ・ =50
(三)天平称量带来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天平计量证书中给出了±0.2mg的线性分量,该数值代表了天平上被称量的实际质量与从天平所读取的数值的最大差值。线性分量被假设成矩形分布,换算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2/31/2=0.12(mg)
(1)称样量(m2)。称样量是由(称量皿+煤)质量减去称量皿质量得到的,是二次称量,因此线性分量应重复计算两次,称样量产生的不确定度为:
因为: Mad= ×100
所以灵敏系数: c3= =-100m1×m2-2
U3=100m1×m2-2×21/2×0.12 %
=100×21.5×990.1-2×21/2×0.12 %
=0.0004 % %
其估算值可靠程度为90%,故自由度为:
ν3= ・ =50
(2)干燥后煤样的质量(m1)。干燥后煤样的质量是由干燥后(称量皿+煤)质量减去称量皿质量得到的,是二次称量,因此称干燥后煤样的质量带来的不确定度为:
因为: Mad=m1/m2*100
所以灵敏系数: c4= =100m2-1
U4=100m2-1×21/2×0.12 %
=100×990.1-1×21/2×0.12 %
=0.0171 % %
其估算值可靠程度为90%,故自由度为:
ν4= ・ =50
Mad化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见表7
表7 Mad化验结果不确定度的分量
(四)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Mad化验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Uh2=U12+U22+U32+U42
νh=
既Uh=
=0.03379
νh=
=16
(五)扩展不确定度评定
取置信概率P=95%,K95=1.96
U95=KPUh(Mad)=1.96×0.03379=0.07
六、Ad的不确定度评定
(一)灵敏系数
C5= = = =1.02
C6= = = =0.176
(二) Ad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Uc(Ad)=
=
=0.15
(三)Ad扩展不确定度评定
取置信概率P=95%,K95=1.96
U95=KPUc(Ad)=1.96×0.15=0.30
七、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报告
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其有效数字位数最多可取2位, P=95%
(1)Aad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为
Aad=16.83±0.09 K95=1.96
(2)Mad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为
Mad=2.17±0.07 K95=1.96
(3)Ad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为
Ad=17.20±0.30 K95=1.96
根据JJF-1059-2012《煤炭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GB/T212-
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中的数学模型,对整批煤炭进行采样、制样、灰分测定并对灰分测定全过程的不确定度各分量进行分析、计算、合成,初步结论如下:
(1)在整个实验室不确定度评定中,采制化三个环节,其中采样不确定度为0.133,制样不确定度为0.063,化验Mad、Aad的不确定度分别为0.07、0.09,说明采样环节对不确定度的影响最大。
(2)根据Mad、Aad测定结果合成标准不确定度,重复性和干燥(灼烧)后称量质量对不确定度影响较大。所以在煤质检验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降低重复性和干燥(灼烧)后称量质量导致的不确定度,最大程度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
(3) Mad的不确定度为0.07,小于其重复性限0.20;Aad的不确定度分别为0.09,小于其重复性限0.30;Ad的不确定度为0.30,小于其重复性限0.31和再现临界差值0.50。
媒介批评范文5
关键词:媒介批评;学科建制;身份焦虑;范式转移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2)01009608
自1995年媒介批评进入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殿堂,媒介批评研究已走过了16年的历史。十多年来中国媒介批评学者对媒介批评的基本内容,如媒介批评的概念、对象、标准、方法、目标等进行了持久的探讨。然而,学者们对这些基本内容存在一定的分歧,陷入了自说自话的学术藩篱,这对该学科的长远发展无疑是一个障碍。媒介批评的知识谱系不够明晰,理论观点亦显凌乱,这从侧面反映了该学科内部的知识分歧,这种状况不利于整个学科种群的生长。从学科范式来看,媒介批评研究尚处于人文科学的思辨阶段,其标准多元且自成体系。而媒介批评的实践蓬勃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和传播权利运动的兴起给媒介批评带来了诸多的鲜活话题和研究热点,这要求媒介批评理论能够紧跟时展,为其提供启示和依据。
一、媒介批评研究的困境与建制化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场域是一个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特定的要素(机构、组织、群体、个体等)都是从其与别的要素的关系中获得自己的特点”[1]。在布尔迪厄看来,知识场域构建的是一种专业的意识形态,它的核心游戏规则亦是权力。知识场域中的权力是指一种高度建制化的学科规训。“通过权力运作,学科与资源、社会结构和各种意识形态发生关系,因此能够确定明确的学科边界,确保知识共同体的利益。”[2]从认识论层面来看,学科的成熟意味着一种开放的研究路径,“称一个研究范围为一门‘学科’,既是说它并非是依赖教条而立,其权威性并非源自一人或一派,也是基于普遍接受度的方法和真理”[3]。按照华勒斯坦的知识论标准,媒介批评研究远远没有达到学科建制化水平,甚至尚未形成自己的知识共同体和学科规训。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了现阶段媒介批评研究的发展困境,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对上述问题逐一解答。
(一)媒介批评的概念论争与学理反思
不同的学者对媒介批评有不同的理解。刘建明教授认为,“媒介批评是指在解读新闻及媒体的过程中评价其内在意义及对社会的影响”[4]。雷跃捷教授认为,“所谓媒介批评,是根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与理想,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大众传播活动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5]。李岩教授认为,“媒介批评是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所有相关要素的批评。它包括了分析、判断、思考、反思等主体性活动,通常是个人的社会体验和价值理想,所以强烈地显出主观批判色彩”[6]。董天策教授认为,“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的媒介批评,并非是对媒介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媒介的是非、善恶、美丑、得失的分析评判”[7]。与此类似的,郑保卫教授认为,“媒介批评是社会与公众依据其价值判断,对媒介产品及传播行为的社会评价活动”[8]。关于媒介批评的范围与领域,学者间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陈龙教授认为,“我国媒介批评可以把传统文化批评理论、五四以来现代文化、文学批评理论、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等作为合理的资源,构建起以对象为核心、以方法为主体的一个知识体系”[9]。冯建三教授则将媒介批评的类型做了3个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是源于法兰克福学派,第二层以媒介批评作为现代性批评的一部分,第三层则认定现有体制的本质无须变动”[10]。
媒介批评范文6
论文关键词:网络媒体;属性;在线文学批评
伴随着科技、文化的演进,文学的载体经历了从口传、石质、竹质、丝质、纸质到电子的变化。在网络时代,文学批评形成了非在线批评与在线批评的存在状态。在线批评作为依托现代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文学批评现象,势必打上网络载体技术属性的烙印。网络在线批评不仅仅是传播的手段,而且是一种文学批评展现的方式。网络媒体技术属性的多媒体融合、传递的即时性、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媒介资源的丰富化,对在线批评的思维模式、艺术手段、批评内容、话语权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国内对网络写作与网络原创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非在线网络文学批评,另一类是在线网络文学批评。在线网络文学批评指的是网络批评者在网络上直接写作,批评帖子总是首发于大大小小网络文学网站。”这两类批评的对象一致。非在线网络文学批评,主要是传统的学理性批评方式。在线批评呈现出一种动态的、交互性的“在场”特征。“在线文学批评”的提出,规避了对批评对象——网络文学外延的界定,只从批评写作、发表的媒体技术方式上界定,包括即兴式的“跟帖”批评、体悟式的诗话评点、博客评论,口这种分类方式更好地为网络媒体属性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提供清晰的路径。
一、多媒体融合,构筑了在线文学批评感性化的思维模式和艺术手段
(一)网络书写的多媒体的符号
网络书写的文字符号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感性化、视觉化的图景。网络语言的创新,层出不穷,如:“斑竹”、“美眉”、“白骨精”。传统词语在网络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内涵。如:“恐龙”(丑女)、“青蛙”(丑男)。大量运用数字、标点符号等抽象的符号表达形象的意义,如:88(再见),:一)(微笑)。
在语音和文字上省略使用:酱紫(这样子)、cc(哥哥)。对事物的可爱化、陌生化表达:东东(东西)、偶(我)。英文简称的使用:DIY(自己动手制作)。图片、视频、音频、动漫的使用,强化了表意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清晰、简单。这种网络多媒体语言用形象取代了概念,以出其不意的组合秩序打破了循规蹈矩的传统语言结构,杨毅认为其“对我们现存的语言美学和语言逻辑,都表现出一种毫无顾忌的冲击和反叛,这种语言显示出更加明显的原始性和大众化。”
(二)网络媒体属性对认知方式的改变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写道:“虽然技术的效果并未在意见和观念的层次上发挥作用,但却逐渐地且不可避免的改变了‘感官作用的比例’或理解的形式。”“原始人重用所有的5种感官——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其思维方式是立体的、感性化的。但是在印刷条件下,文字符号的线性书写只强调视觉,这影响了我们的思考,使思想变成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重复的和逻辑的。它使人类的思考可以与感情分开。”嗍因为视觉文化集中于细节,并把细节从整体中分化抽象出来,它推动了人们对事物的抽象深层的认识。与印刷媒介相反的是,电视电子媒介强调的是更多的感觉,是视觉、听觉、触觉的综合,扩展了人们的感觉范围、更大限度完成了人的延伸。麦克卢汉提出,电视电子媒介可能恢复印刷媒介所破坏的感官比例,实现感官的“再统合”。
网络通过潜移默化的“感官综合”,改变着认识世界的手段、思维方式及其表达路径。它使认知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视觉的理性思维,而是借助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综合运用理性和感性的思维方式。它带来了文学批评形式的诸多变化,例如即兴化、点评式等,促进了文学批评语言的更高程度口语化、情绪化和幽默化,当然更带来了批评内容的通俗化.
(三)在线批评是感性化的思维模式和艺术手段
在线批评从抽象、单一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同时有图、文、影、音的多维立体表达形式。“网络文学应当是一种超级多媒体语言艺术”(葛红兵),工具的变化根本地、内在地导致了思维模式的感性化。网络批评呈现短小化、口语化、即兴式、直觉性,结构比较松散,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这与传统纸质文学批评重逻辑、强理论的特征迥然不同。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多媒体符号进行批评,成为在线批评的特征。散宜生,早在1993年中文国际网站刚刚兴起的时候,就被评为“网文家”之一,以文学评论见长的他,在1995年7月间就曾对几个活跃在海外网络华出精妙的评点。其批评继承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精髓——神韵评点式批评。注重整体神韵的评点式批评不可能是铺陈理论、讲究体系、论述繁长,寥寥几句主观意趣,展示出批评者的情趣感悟。批评者阅读网友的作品只是为了寻找一种与自己的情感意趣相交融吐纳的对象,所以批评者能够穿透作品的枝节、表面而直取作品的神韵和精髓。
再如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中,作者胡戈利用影像技术手段借用了电影《无极》中的人物、场景,套用了中央电视台《法制报道》栏目的框架,通过极富创造的想象力,虚拟了一个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情节,对《无极》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改造”。这种全新的表达形式所具有的表现力和表现效果,是纸质文学批评所不能比拟的。
二、网络传播的双向性和开放性,打破传统话语垄断,彰显批评争论本性
网络媒体的传播系统本身具有双向渠道。电子邮件、BBS、BLOG、博客等都具有充分的互动功能。受众在一定的技术授权之下可以成为信息的主体。受众可以与传播者进行远距离瞬时地沟通。
(一)打破了传统文学批评的话语垄断
“网络是一个拥有巨大包容性的文化空间,其平等性、兼容性、自由性和虚拟性使它得以保持平民姿态,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弱势人群开启话语权。”网络技术上的平等性,无情地解构了文学批评话语被权威占据、纸质出版的状况。“英尼斯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传播媒介都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组织的形态和人们交往方式。传播媒介是人们行使社会权力和政治权利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而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会改变社会组织原有的形态,打破某些人原有的垄断权。”
在线批评的大众化身份冲垮了长期以来文学批评只能由专家学者去写,大众缺乏批评能力的旧观念。“相对来说,网络批评更能表达批评的自由精神。传统批评的发表加之必然地伴随着‘权力审查’…我在这里是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使用这种说法的,不仅是意识形态的‘审查’,而且有所谓学科体制、学术规范,标准、水平等等‘权力’运作的‘审查’。这样势必就把大部分人排除在批评的权利之外。而且,就是那些够水平、合规范的批评家的表达,也受到相当的限制和束缚,很多个人性的东西也被排除在批评之外。网络批评的运行过程当然也存在隐蔽的‘权力场’,不过相对说来,空间是开拓了许多,自由度也增加了。”
在线批评的大众化主体,既繁荣了文学批评,又能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解读网络作品,更为网络草根受众提供了表意机会。当然,这种现实也提出了批评标准重新建构的问题。
(二)回归文学批评争论本性
在线批评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跨时空、实时互动。作者、读、者、评论者之间,在即时交流即时反馈的“头脑风暴”中引发观点、碰撞见解。加之网络匿名特性,发表宽松,在线批评不管是欣赏还是批驳,直指要害,不隐讳。即时互动批评改变了传统文学批评规范化、理论化、反馈周期较长的现实,通过互动激发出人的智慧和情感魅力,使喜于阅读接受,增加创作动力。
“比如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一书的成功,作者自认为是和网友的鼓励与支持分不开的。在线批评与在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突出了读者的意见对文学创作起着升华、导向的作用。在线批评加深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网络资源的大容量、超文本链接。导致了在线批评的去中心化和多元化
(一)数字化技术发展带来在线批评的大容量
数字化指的是在电子信号的传输方式上,用数字压缩(dita1)方式来取代传统的信号模拟(analog)方式。数字化后不仅信息的保真性更强,传输质量更高,而且能够大幅度节约电波频率资源。这种容纳信息的能力,突破了纸质文学批评刊物的刊号、版面限制,存贮了数量众多的在线批评文本,在数量上挑战了传统权威。但同时大量的信息和信息的易得性,消解了受众对在线批评文本的尊重和珍惜。
(二)在线批评通过超文本链接的形式立体空间地组接
“超文本”(hypertext)是运用数码链接和“万维网”技术实现的非顺序访问信息、阅读文本的方法,它带来了文本的多线性、不确定性和能动选择性,使文字书写固定的所指变成“滑动的所指”,话语关联从“线”的纵向诠释走向“点线结合”的横向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