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文观止作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文观止作者范文1
一、原文: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教材注释“与”为“称许、认可”。这一注释导致了句中“比”的意义无法落实。“比”本义是“并列、挨着”,如《韩非子・说难》:“是比肩接踵而生也。”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0年3月第2版)《报任安书》注:“比,同等看待,相提并论。”另外根据原文语句“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司马迁认为即使自己“伏法受诛”了,世人也不会肯定自己的死,反而认为自己是咎由自取,死有余辜。因此,“比”在原文中可解释为“相提并论,并列”,充当全句的谓语,这样“与”作动作性词语解释就很不妥。如果将它作介词,译为“跟、同”,和“能死节者”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比”的状语,全句就很顺畅,译为“世俗的人也不能拿我和死节者并列”(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造成这种注释不当的原因可能是版本混用。教材《报任安书》节选自《昭明文选》卷四十一,原句为“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的《报任安书》原句为“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其注释5:“《文选》李善本作‘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无‘比’字。五臣本作‘而世俗又不能与死节者次比’,今依《汉书》。”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报任安书》相关语句为“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作者注明:“此书载《汉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两本文字略有不同。这里是用《汉书》(影印北宋景刊本)所载为底本,参以《文选》。”清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北京古籍出版社)中的《报任安书》相关语句为“而世俗又不能与死节者次比”。
以上几种版本的选文大体相同,值得注意的是王力先生所说的《文选》李善本(以下称为李本)。李本中的相关语句为“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句中没有“比”。在这种情况下,句中的“比”必须承担起谓语动词的职责,解释为“称许、认可”应该是恰当的,句子可译为:但是世人又不认可我是为名节而死的人。然而教材的相关语句是有“比”的,却将“与”解释为上述意义,显然不妥。
二、原文:故述往事,思来者
教材注释“思来者”:“想到未来。意思是让后世了解自己的思想。”注释前半部分(想到未来)是对原文的直译,后半部分(意思是让后世了解自己的思想)是对原文的意译,笔者认为前半部分的注释不当。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版)认为“直译指偏重于照顾原文字句的翻译(区别于‘意译’)”。而教材译文却将“思”译为“想到”,“来”译为“未来”,“者”没有注释,显然没有忠实于原文,不符合直译的要求。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注释“思来者”:“意思是想让将来的人知己之志。”吴楚材、吴调侯选《古文观止》注:“思来者以作戒也。”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关心未来的人,以书遗之,使见己志行。”据此,“思”应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认识、了解”,“来者”为“未来的人”或“后世的人”。因此,教材如果直接注释“思来者”应注释“思”的用法、意义及“来者”的意思,或者将原注释中的“想到未来”去掉,只保留对原文的意译,这样就可以避免理解上的混乱。
三、原文:通邑大都
教材注释“通邑”:“大的城市。通,指四通八达。”此处“通邑”注释值得商讨。“邑”有“小城市、小城镇”之义,如苏洵《六国论》“小则获邑,大则得城”。“邑”常与“都”相对,如《荀子・富国》“田畴秽,都邑露”。(邑,小城市;都,大城市)。根据课文注释“通邑”应与“大都”同义。但依据原文句子的结构特点,此种注释十分令人费解。原文“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其中“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三句均为四字句,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分析其句式特点,“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均为动词短语,其中的“藏”“传”是动词,据此“通邑大都”也应该是动词性短语,“通”作动词用。但依据教材的注释“通邑大都”却是并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通邑”与“大都”同义,均为“大的城市”,那么支配它的动词是什么呢?联系上下文似乎也补不出一个相应的动作性词语,这就造成了前后句式的断裂和理解上的含混。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82页)“通”条目③注:“畅通,没有阻碍。司马迁《报任安书》:‘通邑大都。’(邑:城镇。都:大都市。)”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42页)注:“通,流布。通邑大都,意谓能使己书流传于邑与大都。”吴楚材、吴调侯选《古文观止》注:“广之邑都。”以上三种注释都主张将“通”作动词,理解为“畅通、流传”,“邑”与“大都”并列,意为“大小城市”。这种解释使整个句子的结构前后一致,并消除了理解上的障碍。
古文观止作者范文2
我们通过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清楚地知道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运用、写作、探究等能力,而要培养这种能力,就必需一些基本条件。这个基本条件就是语文的基本素养。素养者,完成某种活动必需的基础也。正如一个职场人要高质量完成交代的工作,他必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一个医生要完成高难度手术,必须有高超的专业素养。素养之于分数,犹如土壤之于禾苗,海运之于远航。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没有必要的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方法思维、人文素养怎么可能得高分呢?或者说得明白一点,没有足够的语言文字积累,没有背诵必要的古诗文篇目或经典文章,没有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没有涉及过一点关于思想思维的书籍,学生怎么可能得高分?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处理好语文素养与应试之间的辩证关系。素养和应试都是我们所需,但应试是“木”,素养是“根”;应试是“水”,素养是“源”。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应试是“技”而不是“道”。应试做得再好也需要素养的支持,没有素养的应试是不可取的。毫不夸张地说,只有依靠学科素养才能把语文成绩真正提升上来,也才能真正把语文应试教育的工具性体现出来。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语文老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语文老师该有所为,指的是语文老师应该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规定的教程,选取最能体现学科特点,体现语文价值的教材或者内容实施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学科,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教学时间就是课堂和必要的课外辅导时间。语文老师有所不为是指语文老师不要动辄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去学语文,动辄要跨学科去教语文。跨界最终还是要落在语文教学上,老师可以借助政治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理解语文,而不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所有的学科都应该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汲取积极健康有正能量的素材,而这并不是语文这门工具学科的专利。语文老师只有明白了这一基本点,语文素养培养问题才会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也才会落实到我们可控的范围之内,实实在在地把它做好。
二、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有真行动
大语文观,我们暂且不论。单从可以操作层面而言,语文素养需要一定的语文积累和思维能力。至少可以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与学年阶段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该背诵的语文基本篇目以及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还应该包括基本的思维能力训练。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的语文积累和思维基础,才能在高考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以师生最头疼的文言文为例,尽管高考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但是由于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量太少,所以所有的文言文对学生来说都不浅易,都很繁难。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多数语文老师仅限于讲习课本上的几篇范文,其余时间就是大量做习题。我们不妨扩大阅读量,在文言文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大量做题。有学校尝试此种做法的成功案例:一些学校的假期作业就是课外阅读,对文言文这样要求:高一读《史记》,高二读《古文观止》,高三侧重于大量实词和文化常识的归类。要求学生根据注释进行圈点,并且通过学校组织的专门考试加以落实检查。有了这样的积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不是易如反掌吗?再以作文为例,如果我们的作文天天讲审题立意,一定是收效甚微。临近高三,有相当部分学生在审题上仍然摸不着头脑,更无新意可言。曾向一位名师讨教原因和方法。他说原因就是没有适量的课外阅读,方法就是把有些做题的时间拿来阅读,最好是培养学生读书的爱好,否则根本无法。想来很有道理。教书不是教课本,而是教知识方法;教书不是灌输,而是引导。语文老师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内容下将学生引向无限的知识海洋。
三、语文老师要学养深厚
古文观止作者范文3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选自《古文观止》)
■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举进士有名(举荐)
B.贺不举进士为是(正确)
C.乃比于宦官宫妾(比较)
D.稽之以国家之典(考证)
【现场解析】C项中“比”为“等同、并列”的意思。A、B、D三项解释均符合文中语意。
【参考答案】C。
2.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为李贺辩解的一项是()
①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②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③《春秋》不讥不讳嫌名④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⑤贺不举进士为是⑥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
A.①②⑥B.②③⑤
C.④⑤⑥D.①③④
【现场解析】②句是说创立礼法来教导天下的人是周公、孔子。⑤句是诋毁李贺考进士的人的言论。⑥句是听到诋毁李贺考进士言论的人的表现,三个句子均不能说明作者为李贺辩解。其他三句符合题干要求。
【参考答案】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旁征博引,对诋毁李贺考进士的言论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
B.作者认为对照规则,考证文献,李贺考进士是可以的。
C.作者列举周公、孔子为例,是为了说明创立礼法来教导天下的人是周公、孔子。
D.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既是为李贺考进士进行辩解,也是为自己推荐李贺考进士的行为进行辩解。
古文观止作者范文4
扇 书
扇面书法历史悠久。历代不少书法大家都有扇面书法佳作。最早见于《晋书》,说书圣王羲之曾为一老媪题扇,老媪每字售价百钱。几年前江苏常熟造纸厂陈嘉良利用10个月的业余时间,在9寸半(古尺)的扇面上(单面)写下全册《古文观止》,连同序言,共223篇,计108095字,曾引起轰动,堪称世界扇书之最。
扇 画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喜欢在扇面上题字作画。许多著名的书画家大多在扇上给我们留下了很珍贵的书画作品。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到宋朝的范宽、波,明代的唐伯虎、仇英,清代的石涛、吴昌硕到现代的徐悲鸿、齐白石等,都曾在扇上写画出了令后人叹为观止的惊世之作。现在见到最早的扇画实物是《两宋画册》中的《柳桥归骑图》,存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着300多柄元明清的书画扇。
扇 诗
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咏扇诗和题扇诗。唐朝诗人杜牧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咏扇诗句,笔触细腻,情趣横生。明代著名才子唐寅的画扇《山房客至》,清新的画面上题着一首小诗:“红树蓼芳野老家,日高小犬吠篱芭,合村会议无他事,定是来人借看花。”诗情画意,相映成趣,也是难得的艺术珍品。现代文学家郭沫若的“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诗句,既道出了扇子的用途,又赞美了扇子的工艺。
扇 联
扇联是我国联苑中的一朵奇葩。如“清风生掌握,爽气满襟怀”、“举起随时消酷暑,动来无处不清风”、“却将妙质因风剪,为出新裁对月描”。以上扇联,有的用比喻手法描写扇子的美好形象;有的告白开合如意、动摇省力的使用方法;有的展示扇子的多功能用途,或取凉消暑,或遮阳挡热,或装饰把玩,或作馈赠礼品等等。联语文字优美,对仗工整,给人以美的享受。
扇 谜
扇谜是谜海中一束引人注目的浪花。如“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等待梧桐落叶时,主人送我入冷宫。”这则谜语生动准确地说明了扇子的作用和性能。又如“打开半个月亮,收起兜里可装,来时石榴花开,去时开放。”“有朵花,不常开,半截纸,半截柴,三冬它在柜中放,盛夏无风手中栽。”这两则谜语应用比喻修辞手法,使谜语显得生动、具体、形象。
扇 舞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专门摆弄扇子的舞蹈,如汉代的《巴渝舞》、唐朝的《霓裳羽衣舞》,都是扇子舞。现代的舞蹈工作者则来个“古为今用”,20世纪50年代末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葵花向阳》扇子舞,还有河北民间舞蹈《茉莉花》,湖南的《闹元宵》等,都突出了扇子的舞姿。我国的朝鲜族不少舞蹈都有巨扇伴舞,跳出各种优美的舞姿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扇 戏
以扇子为戏名和传媒的戏剧作品有《桃花扇》、《沉香扇》、《蕉扇记》、《少奶奶的扇子》等。其中《桃花扇》借扇子构思,通过赠扇、溅扇、画扇、寄扇和撕扇串起全剧,把剧中主人公的爱情遭遇刻画得感人肺腑。
扇 具
扇子在剧艺中作为道具,更有表达感情的妙用。“武者扇胸前,文者扇掌心,商贾扇肚腹,走卒扇头顶,媒婆扇肩,轿夫扇裆。”这是剧艺上运用扇扇子的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总结。梅兰芳在京剧《贵妃醉酒》中运用扇技,巧妙地表达了杨贵妃的醉态和复杂心理。川剧名旦杨友鹤,使用扇子的姿态就有70多种。
古文观止作者范文5
近年来,在为数不多的几篇对文言文选文的研究中,多数研究者在研究教材时没有对文言文的选文进行详尽的分析,只是简单地表面上的解读,在整个研究领域中,对文言文选文本身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的论文也很少,比较重要的研究篇目主要包括在:
易建平通过对建国以来各个阶段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各套中学语文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他著的《当代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研究》,主要对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出版的教材(如1954年版、1963年版、1988年版和2000年版),分别对文言文的教材选文数量、在教材的位置、时代分布及比例等各个不同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唐骏、严景东写的《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商榷》,通过对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文《古文观止》,分别通过从封建正统意识、科举意识、成人意识三个方面评述了该文的不足,并进一步阐述整体上中学语文文言文选材存在的缺陷。邓爱丽主要通过与香港教育发达地方的高中语文教材的比较,对2003年版的全日制教科书(语文)从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文言文选文的改革和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在对文言文教材的分析中简单论及选文研究方面,主要有易建平撰写的《从选文演变看当代高中文言文教材的发展》一文,通过对蒙昧期、觉悟期、迷失期、探索期、融合期几个方面对文言文的篇目和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分析,总结出了各个时期文言文的不同特点。梁玉敏,杜刚两位学者主要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学方面引导学生转变以往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育,通过促进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来论述了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2003年版),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素养。许建国在《如何正确认识新编文言文教科书》一文中,通过试验本和修订本的对比,论述了他们之间的不同,指出了修订本的主要特点和创新点。丁友存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的编选及教学策略研究》,主要从老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着手,提出了老师在文言文教学方面的相关教学策略。李海斌在他写的《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文中,主要从教育重要的三个方面:教材、教师、教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上的研究从整体上对我国中学教材的文言文选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但并没有对选文进行系统而详尽的研究,但不管怎么样,这些研究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线索,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古文观止作者范文6
一、因声求气
所谓“因声求气”,是指读者抓住文章节律,通过反复朗读作品的外在的言辞的音节声调,使我之心沉入古人之心,从而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风格神韵。其效果正如刘大在《论文偶记》中说的:“(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的方式达到“因声求气”。本人教《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时,以“在反复诵读中,生成‘因声求气’的阅读方法”为目标,向学生提出了“学会背诵古文”的学习要求。在教学环节中,首先让学生读课文,“能读多快读多快”,这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如果能够做到高声、迅速,则表示学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接着,让学生按照骈文的节奏来朗读,为的是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文言文音韵美的认识。然后,用老师范读,引领学生进入文章的感情世界,从“情味”的角度解读文章的情感和抒情线索,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这一连串的铺垫下,学生已经有了多次的朗读,进而再提出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李白,“抑扬顿挫地读课文”。最后,水到渠成地让他们背诵文章。这就是我把自己对“因声求气”的认识落实到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本篇的学习,学会一种不同于“死记硬背”的背诵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学生通过不断的角色变换(学生、鉴赏者、作者),始终在新的挑战中开展朗读,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背诵全文。
二、借体求意
这里的“体”是指文体,也就是王荣生教授所说的“文章体式”。我在《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的解读和教学过程中,始终按照这一思路备课和教学。
确定教学文体――记事抒情文。从题目上看,这是属于序文。我们既可以理解为“为春夜宴从弟桃花园诗集”作的诗集序,也可以理解为“为春夜宴诸从弟”作的宴集序。然而,单纯的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全面的。姚鼐就曾提出,“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名为‘序’,实为‘记’”,“记”属“杂记类”,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记叙文”。然而,如果是记叙文,当以写实为主,但全文除了题目符合记叙文的体例外,作品的主体是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的。因此,我对这篇文章的文体作出这样的定义:从形式上看,是骈文;从内容上看,是记事抒情文(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姑且称之为“记事散文”)。这是我确定教学内容的起点之一。
阅读方法。记事抒情文的特点,一是记录作者在过去某段时间空间里的见闻的过程,即“我”的经历;二是往往描述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三是语言的着力点在锤炼句子。
对于这类文体,学生要培养的阅读能力,就是在文中发现“发生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情”和“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回答了上述三个问题,就读懂了文章。
三、 比较求异
“比较”是古文阅读的重要方法,“就是把几家讨论同一问题的话会合起来看,看看哪一家说得对,对在什么地方,加以辨别,这比随便读过要印象深刻些,也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①。可见,它一种立足于整本书的阅读和学习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引导学生“博览众文”。
在教学《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中,当探讨唐代骈文的特点时,可引导学生与学过的魏晋文《出师表》《陈情表》以及宋文《赤壁赋》相比较,找出其发展脉络,并进一步体验同一文体朗读背诵的一致特点,加深对文体语言甚至是写法上的认识,进而就可引导学生阅读《古文观止》中的辞赋体散文。
四、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