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活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社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社活动

文学社活动范文1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西南科技大学又迎来了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发展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学校各大社团会为你提供一个平台,百鸣文学社将也会为广大爱好文学的同学提供一个文学交流的平台,让新同学们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大学生活。(大学生专业交流会活动策划书)

活动目的:招募新一届百鸣文学社干事和会员

活动地点:老区107广场及西七 1区某教室

活动前期策划准备:

1.社长整理历届百鸣资料,制作百鸣文学社宣传单,副社长协助印刷。

2.13位理事轮流值班,在柳池进行百鸣招新宣传工作。

3.活动部需事先和教室管理员做好沟通工作,顺利借到活动道具。同时也需要借一个展板,便于招新宣传。

4.宣传部负责网上百鸣博客与微博的招新宣传以及制作两张大幅的海报,在柳池宣传和招新时使用。

5.讯联部负责在招新宣传时在百鸣简讯留出一个版面供招新宣传使用。

6.值班期间注意登记好报名人员名单,不要漏记或资料丢失的情况。

活动流程:

1、9月23日,社长及副社长在107广场设点登记报名同学的资料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我社相应部门,

2、然后由相关人员带领报名的同学至各部长面试区,到相应部长处报道进行初试。

3、初试之后,部长和副部综合同学表现进行相关调整和筛选,确定出复试名单。

4、招新结束后理事层进行一个简单的会议,安排复试时间和地点。

5、招新活动结束后,打扫场地,整理物资,归还所借的东西。

活动道具:

活动经费:

宣传单400*(单价)=150 (元)

宣传海报2*(单价)=2 (元)

简讯60*(单价)=14 (元)

总计:168 (元)

注意事项:

1.活动宣传中,负责人员做好宣传工作,尽可能达到活动的宣传目的。

2.活动期间带上会旗,相机,便于以后更新社团资料。

3.由于天气较热,有人员在户外工作,可准备水和防中暑药物。

4.维护好活动现场的秩序,使招新工作有序的开展。

5.评分时以相应部门部长意见为主,其余理事意见也需参考。

6.为加大宣传力度,在经费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可多印宣传单,张贴在各大食堂(主要是老区和中区)、新生宿舍楼下和人流量较大的地方。

文学社活动范文2

在上山的路上,花儿向我微笑,草儿向我点头问好,还有蝴蝶在你追我赶的可高兴了。

到了那,老师让我们先玩“击鼓传花”,可是没有花,只好用一次性毛巾来代替,老师叫了一位同学到圆圈旁边来击鼓,周围的同学拿着毛巾在逐个往后传,鼓声“嘭嘭”地响着。快要传到我的时候,我的心“嘭嘭”地跳着,可是传到前面一位同学时鼓声在那停了。

哈哈!她走上台来,小心翼翼地抽了一张纸,展开来大声念“请表演啃鸡腿”。只见她左一口右一口吃得津津有味,看她表演得栩栩如生,我们馋得口水也要流出来了。

接下来我们是传了一圈又一圈,传到的同学个个表演得如鱼得水,有趣极了,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

到了最让人期待的“寻宝”要开始了,程老师带我们去了另一块草坪。“寻宝行动开始”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翻开草看看,有的扒开树叶瞧瞧,可是真难找啊!咦?那是什么东西?原来是糖纸,耶!找到一张了,打开看看是一等奖啊!过一会儿,只听到个个的欢呼声,都找到了可以跟老师换礼物的宝贝纸了。

“去换礼品啦!”程老师说。

文学社活动范文3

一、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困难与问题

1.社团活动的管理缺位

课程化后的学生社团工作,学校着重从管理上包括各种制度规定、硬件配备、安全保障和财力支持等方面进行执行和落实。学生社团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各社团本身都有自己完善的章程和制度,有着自己独特的管理和运行方式,学校不可能也不会过多插手和干预学生社团工作。因此,在这种前提下,可以说课程化后的社团活动是从管理的角度保证了社团活动的时间和场地,而不是从内容上束缚了社团活动的开展。但是,笔者在调研时,一些中学里许多社团负责人却频频反映,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场地、音响等器材、电脑设备等设施缺乏严重影响了社团开展各种活动。由此看来,学校还需要努力加强学生社团的宏观管理,加大支持的力度和资金的投入,真正从管理上确保社团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完善社团信息的网络通报和交流、加强对社团以及社团负责人的宏观管理和换届等工作正是目前不少中学加强学生社团正规化、制度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手段。

2.社团活动的评价外显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示各学生社团的活动成果,激励广大学生喜爱社团,调动其参加社团、热爱社团生活的积极性,不少中学每年在不同的时间都会有一定的社团展示活动,对近一年来社团活动进行一个总结性的汇报和展示,而这种社团展示活动也成为了目前对各社团评价的主要依据,各社团无不积极踊跃准备和参与。当然,这一过程也着实提高了社团成员参与积极性,丰富了社团成员的阅历与感受。但是,不同的社团成员在其间的感受不尽一致。那些有表演有节目的社团如话剧社、街舞社、跆拳道社等往往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欢迎,而一些不太外显类的社团如义工联、生物社在同学心目中的往往得不到重视而被忽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这就要看我们怎么理解和对待社团“展示”了。在笔者看来,社团展示关注的不是那些社团吸引眼球的表演,也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宣传和自我推销,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是如何开展社团活动的,在开展社团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社团成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探究态度是怎样的,成员合作解决问题的情况如何,采取什么方式和方法解决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们在其中的情感体验如何等等问题。因此,社团的展示应重在情感体验,重在过程评价。

二、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实践探索

1.管理上的“课程化”与内容上的“活动化”并重

社团活动是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年级有着同一兴趣爱好的同学聚集在一起。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如果没有固定时间、固定场地等的基本保障,社团活动很难有效地持续开展下去。因此,用课程化的方式来“管理”社团,是目前中学社团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不少学校每周至少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固定为社团活动时间并写进课表。学校希望通过固定的时间和场地这种相对固化的形式来保证和推进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弘扬和彰显学生个性。但社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受拘泥,根据社团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由社团负责人及社团骨干根据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和建议而定,而决不是由指导教师像过去上课一样从头至尾的讲授。因此,社团课程化并不意味着束缚社团的发展,关键在于给社团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地,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以保证社团活动的最有效的开展。

课程化重在强调社团活动开展的计划性和有序性。作为课程的社团活动不是每个社团都配备有固定的指导教师而是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由学生自愿选择和聘请,学校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地支持。因此,社团活动课程化,不意味着社团活动的模式化和固定化。即便是同一社团活动主题,当社团成员发生变化时,其活动内容和形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团活动课程化是指社团“管理”的课程化,而不是社团“活动内容”的课程化。

2.作为“课程”的严格要求与作为“活动”的灵活机动并举

课程化后的社团活动意味着学生社团管理的逐步正规化、有序化。比如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为确保社团活动课程长期、有效地开展,特制定了五大保证举措。“在时间上,确定每周三下午3:30~4:30为社团活动时间;在场地上,学校确保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活动场所,教室、实验室、专业教室、阅览室等几乎所有场所都做到了向社团开放;在人员上,每个社团都配备有一名指导教师,可以是本校的教师,也可以是社团从校外聘请而来;在经费上,学校为每个社团提供每年2万元左右的专项活动经费;在制度上,每个社团都制定有各自的章程、计划及有关的管理办法,以保证社团的正常运转”。

社团课程化虽然在管理上保证了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但一定程度上,也要根据不同社团的性质和特点灵活安排活动时间,“一刀切”的做法同样不可取。因此,也有不少中学根据学生社团性质和特点做出灵活的规定,如环保社、爱心义工联等社团,其性质决定了不适合每周固定的时间地点开展社团活动。当然,环保社在校内利用固定的时间和场地在环保社员间开展的环保知识学习交流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环保社团成员环保意识的培养,但或许走出去,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的环保行动和环保宣传更符合环保社的活动特点,这样的社团活动或许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因此,学校在统一要求的同时,又要做出灵活安排,对于一些特殊的社团,允许它们可以不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开展社团活动,而是根据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周末或节假日举办社团活动。

3.社团活动的计划性与社团活动的生成性相结合

社团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同样需要有长远和具体的活动计划,社团活动课的开展需要社团负责人或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进行活动开展的计划和安排。但是,社团活动课程的计划性特点与社团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具有的生成性的特点并不矛盾。根据《课改纲要》精神,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的特点。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班级都有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而对每一个具体活动而言,又都有对该活动的翔实设计和安排,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同样也是社团活动课程计划性的一面。但是,同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社团活动其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次、每一个社团活动本身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社团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活动目标不断生成,新的活动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社团活动生成性特点的集中体现,同样社团活动课程的计划性也为社团活动的生成性特点所服务。

4.教师作用的相对弱化和学生自主地位的凸显

社团活动实践中,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的矛盾也是目前学生社团活动很难活泼有序开展的主要障碍,要么必须依靠指导教师来管理,停留于过去“兴趣小组”的水平,要么就是一盘散沙,活动无序,难免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局面。课程化后的社团活动,关键问题不是要不要给社团配备指导教师的问题,而是指导教师的作用发挥如何以及是否有利于指导社团发展的问题。面对一些新兴的前卫的社团,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的优势已经体现不出来,比如一些中学里存在的模拟联合国协会,它需要的教师不仅具有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辩论和谈判方面的技巧,还要具备较强的外语表达和思维能力,这可能是任何某一个学科的教师都无法胜任的。如果这时指导教师只是做一些日常考勤和管理工作,或只是在一旁看看、听听、站站、转转,完全成为了“旁观者”和“局外人”,这反而弱化了教师指导的功能,是教师指导作用的迷失。而且这些工作完全由学生做或许效果会更好,这样的话还不如不配指导教师而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自主性。另如文学社、话剧社等社团,由学生适时聘请教师或专家进行指导或讲座,学校可以根据情况为其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但决不是从一而终地配备一个教师,更多地是充分发挥作为社团主人的学生自己在社团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社团活动课程化是学生社团活动走向正规、有序的发展方向。课程化的初衷决不是为了束缚和限制社团的发展,而是要更多地引起学校领导、老师的重视,加强社团建设和管理工作,重视社团的投入和运行,从而为广大社团成员营造一片温馨、和谐、任其自由翱翔的蓝天。

参考文献

[1]章剑锋.高校社团学分制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关于社团学分制活动课程的调查报告.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5(2).

文学社活动范文4

关键词 活动设计;小老师;信息开放;心理面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189-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脱离实践的语文教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基础教育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如何去实践?我认为就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简明高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去。《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和教材不可能取代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正是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启发了我在教学中的新思路——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所谓设计“课堂活动”,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教学主题的活动平台,学生自主选择具体的学习内容,分工合作,交流互补,利用开放的信息通道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把教学目标的实现转化为简洁高效的活动安排,其主要环节包括: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题目的命名、活动的平台的搭建、活动过程的调控、活动成果的展示、活动效果的反馈等。

在《马说》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熟悉背景、熟读课文之后,我做了如下的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主题:通过自学知道文言文句子的现代意义。活动题目:考察考察我。活动程序:同桌结成小组,借助资料或咨询老师、小老师(课前通过自学及教师指导己掌握课文内容的学生)掌握文意句义。之后请同桌走上讲台,按照段落依次讲解课文(只准带上课本和笔记,不许带资料)。台下同学指出、评论错误所在。满分10分,错1处扣1分。由两个小老师担任评委。

因为受到上讲台接受考察的激励,学生备积极主动的准,同桌、前后桌之间交流切磋,异常认真。走上讲台的学生严肃对待任务,台下学生挑错质量很高。两个小老师的裁判细致入微。出现的一些争议,由我主持大家讨论加以辨析、解决。同时我负责调控每一个环节的活动质量,还充当了一个“记分员”的角色。两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文意,而且从中体验到了挑战的刺激和自学的愉悦。

我认为语文课堂中的“活动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1、简明高效。单一的、非连续性的学生活动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并不少见,而本文提及的“活动”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步骤组成,它必须清晰、简明,避免繁琐化,防止学生记忆不清、丢三落四、无所适从。活动设计还要着眼于高效,避免形式主义。高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淀,二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2、分工合作。设计活动要避免学生“跑单帮”,应与分组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往、研究合作。根据活动要求,建立的活动组少则2人(一般是同桌),多则5、6人。大组一般设有组长组织并监督活动过程。教师要肯于把讲台让给学生,讲台是学生展示活动成果的最佳舞台,学生走上讲台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所在。

交往素质、心理素质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分工合作、上台展示,这两方面的素质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3、信息开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学生要有开阔的视野”,“要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活动的课堂中,一个人就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又是一个信息中转站。学生要多方位打开自我的信息通道:开放心灵、开放他人、开放世界。开放心灵就是开放自我,表露自我体验和自我判断,注重自我反思,致力自我提高。开放他人就是尊重他人,帮助他人,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同时积极调整自我的状态。开放世界就是教学要冲破传统局限,走向生活,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世界。

4、关注学生的心理面貌。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始终监察学生的心理面貌。学生活动之始的兴趣,活动的激情,活动展示的压力感、自豪感,教师都要予以珍惜。出现了心理低谷教师要适时的引导、转化。活动设计还要力求多方位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和人格因素:知识、能力、情感、审美、性格、品质、意志,乃至人生观、价值观,都是语文教学开发不尽的宝藏。

文学社活动范文5

2.地点:JA301

二、主办方: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物流协会

三、参与方:曲阜师范大学物流协会全体会员。

四、背景:物流协会迎来新一届成员,他们经历了六月高考的磨练,带着一份期盼、一份新奇,迈入大学,一个陌生而丰富的知识殿堂,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处于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存在着许多疑问。物流协会特举办“大家”讲坛,让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周围的情况及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

五.活动目的:

1.为提高我院学生演讲能力,激发学生演讲热情,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增加对管理的认识。

2.开启学生们的心智,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使同学们更好的交流,是管理意识深入人心。

3.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创造和谐,奋进,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六.活动意义

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智慧的洗涤.无论是参赛选手还是观众,都获益匪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增强了同学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繁荣了校园文化.

七.活动宣传

在开赛前几天出横幅让学生知道举行此次活动,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赛后宣传部通过写新闻对此次讲坛大力宣传,拍照片发到网上,制成展报,提高物流协会的知名度.

八.活动程序

1. 开场部分有主持人掌握时间介绍到场人员,介绍活动的意义。

2. 讲坛开始进入正题,由主持人引出演讲人演讲的话题。

3. 演讲人使用ppt播放图片,文字,结合配件进行演讲,阐述演讲的主题。

4. 结合大学生活,穿插励志歌曲。

5. 请师哥师姐们对其进行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及以后应怎样改正。

6. 主持人生化讲坛的目的,用DV采访是录制协会内会员的期望与希冀。

7. 合影留念。

九.演讲细节

1. 自定题目,题材不限,最好是与财经,股票,管理,商业,音乐,等等等等。。。观点新颖,内容健康,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积极向上,反应当代大学生的面貌。

2. 脱稿演讲,使用ppt展示自己演讲的主题,要求语言流畅,技巧娴熟,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3. 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以内。

十.注意事项

1. 参赛选手必须提前到场,到指定区域就坐。

2. 演讲人演讲时,观众们不要大声喧哗,须仔细聆听。使自己有所收获,也表示对演讲人的尊敬。

3. 自己带的零食吃后,不要随意乱扔,保持教室清洁。

十一.场景布置

用彩色气球把黑板四周框起来,用彩色粉笔把《大家讲坛》写到黑板上,勾勒出字体的轮廓,在黑板上随意画些线条,配上点图片,教室里装饰些拉花,配上音响,多媒体,灯光。

十二.赞助商

外联内部尽自己的能力拉赞助。

十三.颁奖

为了鼓励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师哥师姐们对其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对同学表示鼓励.

管理学院 物流协会

文学社活动范文6

原则之一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以小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为宗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方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这个培养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阶段性质和任务而设计的国家要求,也就是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个性发展要求。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国家质量标准就是要求小学生具有初步的运算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四项,这个任务主要由小学数学的学科课(或者叫必修课)来担当。至于发展小学生个性的要求,《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主要由活动课来担当,其教学目标就是“增强兴趣,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特长”。有人会提出,这个要求在学科课所包含的实际活动中就能做到,或者开展课外活动就可以实现。我认为这是误解。诚然,小学数学学科课所包含的实际活动,诸如观察、实验、练习等,也能培养学生某些个性要素,但它服务的目的不同,它只是为学科课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学科课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没有具体教学时间的界限;而小学数学活动课应是以发展学生个性要素为首要目标的课型,每节课教学时间与学科课的教学时间相配合。还有,活动课也不同于课外活动:①活动课属于课程的范畴,课外活动则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它不属于课程的范畴;②活动课有一定的结构性,它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而且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具有层次性,而课外活动则没有这种有序的要求;③活动课的设计和实施要具有一定的规范,那就是活动课必须有教学纲要和活动课指导书,并严格按此规范实施教学进程,而课外活动则不具备这个要求。

原则之二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淡化选拔教育,做到“人人受益”。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的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普及教育,平等教育,应当强调其普及性,淡化其选拔性。”这个要求不仅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活动中要落实,更要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落实。学科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做到人人受益,比较好操作,因为学科类课程所担负的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各项规定,由统一的大纲和教材所列举,由国家规范的教学、考查等计划予以落实和检查。而活动课是以培养个性特征为标志的新课型,系统的操作硬件尚在建立之中,有一定的难处。但是,我们应当这样理解:小学数学活动课所说的“人人受益”,不应当以分数、成绩的提高来理解,应当从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予以解释。从活动课参予程度讲,不要像组织数学课外活动小组那样,只允许少数数学爱好者参加,而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从活动课的课程设计讲,在学科课为每个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的条件下,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提供发展空间;从活动课的教学效果讲,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有的学生数学知识、能力和爱好都得到提高,这是受益。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有的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提高不甚明显,但是通过数学的橱窗对观察课外天地,观察实际生活的兴趣产生了,这也是受益。更有甚者,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虽然没有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但这种活动课教学尝试在学生记忆中留下思维印象,能成为今后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参考,这也应该说是受益。纵或阻塞了他们对数学的爱好,但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促使他们去爱好其它学科,也同样属于受益之列。一言以蔽之,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受益,就是指小学生的个性要素,主要指兴趣和情感,通过数学的载体而得到发展。

原则之三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注意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保护“童心”。小学生的年龄阶段(6~11、12岁),在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期(或称学龄早期)。这一阶段,小学生不但身体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阶段,而且由于从一个备受家庭保护的幼儿变成必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承担一定社会义务的小学生,这就促使儿童心理特征产生质的飞跃,概括起来,就是产生了在幼儿期没有的“好奇、好动、好胜”的“童心”。这三个“好”只有“好奇”“好动”充分得到发展,“好胜”的儿童价值特征才能得以建立。但是要注意,要使“好奇”“好动”的心理状态健康成长,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控制:①调控环境,促使小学生总是保持向上振奋的心理状态。小学生向上振奋的心理状态的形成是立足于好奇感,而好奇感的永恒程度又依赖于环境(包含教学环境)对小学生接受知识是否有一种愉。因此建立一种愉快接受教育的氛围是调控环境的关键。小学数学活动课基于数学学科的抽象特点,愉快教育氛围的建立,特别要注意杜绝成人期望值的强加与过量过高数学材料的灌输。就是说,不要设想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个个都成为数学神童;也不要认为,实施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就是灌输小学数学之外使小学生难以接受的成人处理数学的材料。②树立模仿典型,促使小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体系和健康的行为与习惯。小学生的“好动”,是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好动,通过模仿,一旦成为小学生稳定的心理成分,就左右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为了促使小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体系和健康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应当提供学生认为有趣的、益于拓广知识的模仿典型。小学数学活动课所提供的模仿典型,就是根据数学的特征以及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条件,通过游戏、观察、拼图、制作、不完全归纳等思维及操作办法,让学生得到学科课内所没有的、又能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数和形的一些结论(但是不要证明)。这些结论,要求学生都记住它是次要的,掌握得到的过程则是教会模仿的本意。只有这样,“好动”的心理特点才可以说在数学活动课里得到健康地培育。

原则之四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突出具体形象思维,给学生以能力的钥匙,不给知识的包袱,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小学生的思维,在四年级之前,是以认识“具体实例”、“直观特征”为标志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四年级之后,则向掌握“主要属性”、“种属关系”、“实际功用”为标志的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过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为支柱。作为小学阶段思维训练的一门主课,小学数学的学科课和活动课,责无旁贷地要促使小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为了实现这种过渡,可采取下列措施:①提供充足的有趣的数和形的具体形象材料,让学生拓广知识,扩大眼界。怎样选择这些材料?荷兰数学教育家凡·希勒(VanHiele)认为:人类认识数和形有五级水平,小学四年级以前学生,应选择认识“形象级水平”的材料,就是学生通过图形和数的整体形象,而不是通过性质去认识数和形。四年级之后的学生,可选择“性质级水平”的材料,即通过图形和数的性质去认识数和形。至于后三种水平材料的认识,则是中学以后的事情了。这种认识可作为小学数学活动课选择充足有趣具体形象材料的依据。②通过设悬念,设问题情境,积极启发小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促使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换,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以及让学生掌握不完全归纳法之类的数学方法。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活动课的思维材料的选择上,一要“不超纲”,即所涉及知识不应超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之外;二要“不超前”,即活动课的教学进度与学科课的教学进度基本保持一致,知识与能力训练尽量做到前后配合。在活动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为要当学生智慧的启迪者,不要当真理的恩赐者,更不能藉活动课之机,把学生当成“仓库”,拼命向学生灌输他们不愿接受的成人化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压,感到不耐烦。否则,数学活动课就不能促使学生个性要素的发展,增长才能的数学目的就会落空。、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形式

1.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是对四年级以前学生进行活动课教学的一种好形式。好的数学游戏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应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长。为此,设计数学游戏的思路,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游戏内容要通过丰富而新颖的形象来包装。大家都知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然而,数学教师惯用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方法,虽然最初的数学概念能从形象化入手,但最后总下降为单调而呆板的数学概念和“符号”,成人化的思维痕迹很深,这种教法特别不能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我们教育中应当尽量避免。正确的数学概念的形象化包装,必须结合低年级小学生思维在具体形象方面占优势的认识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爱好来制定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形象设计,要不显露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而是把它化解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而新颖的游戏之中,从而起到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在小学生头脑中树起鲜明的形象,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效果。②游戏展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戏剧性活动来实现。低年级小学生,刚由家庭进入社会,一切都新鲜,好动和不满足是他们进步的第一要素。数学活动课教学要抓住这一特点,设计适合他们口味的戏剧化数学游戏,把学生引入求知的好动中,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戏剧化处理这座在具体与抽象间的桥梁,把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引到抽象思维,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使思维永远处于兴奋之中,实现活动课的目的。③游戏结构要是美的结构形式。数学游戏美的结构,是指美的语言、美的教学态度、美的板书设计及教具运用。最能直接打动低年级小学生心灵的是美,因此美的教学结构形式,是一股推动低年级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力量,数学活动课的游戏结构也应按此来设计。

2.数学讲座。

小学四年级后开展数学讲座,这是有利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是有利健康品德形成的好形式。这种以数学讲座为内容的数学活动课取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取材于学科知识的扩张,发展学生能力。这类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智力型,如找规律填数,奇数和偶数运用,巧妙计算等;②实用型,如利用图形的合理分类的计算题,金融投资的基本计算知识等;③动手型,如绘制图表,用图形解应用题等。另一方面是取材于数学名人的故事,取材于数学史上的典型成果。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数学实践。

小学四年级后的数学活动课可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这是拓宽学生视野的又一种好形式。如去银行了解什么是年息?年息为什么采用“%”的记号?什么是月息?月息为什么采用“‰”的记号?也可到市场去了解怎样用统计表处理变化的市场价格?怎样利用已学过的图形拼成优美的商标图案等等。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不仅会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知道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广阔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这一大课堂的锤炼,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坚强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