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新生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新生活范文1
“军训”原先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名词:严厉的教官,严格的制度……这些对于我们这种每天被供养在温室花园里的花朵来说,无疑是一咱挑战,一种历炼,一种成长。
果然,教官在第一天便让我们深刻明白“苦不堪言”这个词的含义:在炙热晃眼的太阳下站军姿,而且要求不能有小动作,抬头挺胸,眼睛直视前方。直到现在,那站军姿时汗水在额前顺势流下的感觉还在脑中印刻着。直到教官的一句“原地活动”我不禁将手往头上一擦,呵!全是汗水。
军训的内容数来数去也并不多,只是常规的军姿、转法、齐步走和正步走。内容虽然不多,但我们还是能清楚地看到军人的作风。严肃认真、动作潇洒到位,雷厉风行。
教官在训练时,十分严肃,不苟言笑,耐心地指导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动作,而且还要大声地喊口令,对于一些顽皮或不认真的同学,我们的教官则会给他们一些小惩罚:跑步、做俯卧撑,还有“面阳思过”。可是,一到休息时间,我们的教官则变得十分幽默、亲切,和同学有说有笑。这也是我们彭老师说过的“严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吧。
这次军训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军训除了强健我们的体魄,增强我们的意志外,最主要的目的无非就是两个:让我们吃苦和让我们有团队意识。
每天的军训都让我们腰酸背痛,满头大汗。休息时间很短,坐一下,喝喝水,马上就继续训练了,刚开始大家都抱怨连连,想退缩,想放弃。我也不例外,但是一想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话,便咬咬牙,坚持就是胜利,挺了过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是在磨练中成长,是在逆境中坚强,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低头,就认输。
团队意识对我们这些初一新生来说未免难了些,大家都是从不同学校聚在一起,互不认识,互不了解,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常有“各走各的”现象,几天下来,大家慢慢熟悉了,打成一片,队伍整齐了,步伐一致了,动作到位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进步。
初中新生活范文2
其实,这些都已不是奢侈的想象,因为在厨房作为“中心岛”的基础上,由于厨具产品和家电产品的技术研发,将不仅只满足室内设计的需要,还将进而创造出智能化的生活新领域。因而,未来的厨房更会是家庭科技的界面,即将各种新媒介结合在一起的中心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完美的工业设计和高端科技,使厨房中的电器产品从设计开始就和空间规划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完善并延伸着厨房的使用功能,并将厨房设计引领到一个全新境界。
体现高品质生活的嵌入式电器
厨房里的家具、电器及各种相关附件等,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且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它们之间的结合越来越像不可思议的魔术表演,明明是看不到的,却一下子会变出许多花样。几乎所有的厨房电器:烤箱、微波炉、洗碗机、甚至冰箱,都可以嵌入到橱柜的箱体之中。就橱柜本身而言,这种隐藏并相互包含的设计,使厨房里没有了多余的无用装饰,显得更加利落爽洁,所有即将在这里完成的工作程序,在设计橱柜时就已被安排完毕了。与此同时,为这种设计量身定做的嵌入式厨房电器也已成为一种高品质生活的象征,日臻完美的科技产品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橱柜的原始意义,使厨房中的一切操作都变得简单易行,有条不紊。
大台面上的科技情调
今年的橱柜系列在向“大”发展,长而宽的操作台面是其主要特征。这种台面不仅方便烹饪和洗涤活动,而且还可以成为上网聊天、看电视等各种活动的界面。于是,原来安置在客厅、书房中的多媒体科技产品,也成了厨房中的常客。如果愿意,人们还可以在这里一边用咖啡机煮咖啡,一边翻阅小说杂志。科技与美味的结合,将厨房也纳入了情调空间的范畴。这种模式也预示了未来厨房的社会功能,让这里有可能会成为会客的场所,而且似乎特别适合小范围的朋友聚会,大家围坐在台面旁边,而主人可用榨汁机现场为朋友调制新鲜的饮料。这时那些造型可爱的小家电所担当的职责,已从单一的制作美食延展成主人的一种待客方式,让烹饪不再是枯燥的事情,而是闲暇时光里的活动与娱乐,这就更加验证了为什么今天的厨房是舒适且充满情感的家居中心了。
个性化与艺术化的设计
个性化设计是今年厨用电器产品的一大亮点。在形体方面,主要表现为多样化的线条和表面材质的独特处理,其中,不仅有流行的直线条,还有使人感到温暖舒适的圆弧形设计和新颖别致的回角处理;在组合方式上,各大品牌制造商为使用者预制了多种组合方案,让你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及空间大小,选择适当的家用电器。而对于厨房电器的色彩设计,更是超越了以往白色与灰色的传统配色方案,绿色、红色、银色和金色的全线加盟,令使用者首先体验了一场视觉的盛宴。除此之外,一些顶级品牌还特别邀请艺术家对其产品进行了艺术创作式的跨界设计。譬如,平板绘画便成为今年灶具产品中的一大亮点,其手工绘制的图案,使每一组灶具都显示出艺术的独特性,而流光溢彩的琉璃材质,就更赋予了这些工业产品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化形态。于是,当个性化和真实性、原创性成为社会流行的主导因素时,为烹饪提供方便的厨房电器也因其超乎寻常的设计,使一个操作性的角落变换成了艺术化的空间。
厨具电器专家化
新一代的电器已经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并且能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同时它们还提供了更为多样的舒适性、方便性和丰富的情感特质。高质量的材料已被运用到更多的产品上面,同时,也将在电器设计中长期存在下去。今年,90厘米宽的洗碗机和新的抽烟机解决方案以及感应化灶台的设计,均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特别是感应式烹饪,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了它的诸多优点。这种感应式灶台在使用之后,铁架上几乎不会残留一点余热,能真正保证儿童的安全;其方便的感应操作控制,也令电器的使用更加便利和直接。在与电器相关的其他厨具系列中,照明系统也被精确地运用到了工作台面和橱柜等地方,给厨房一个清晰且崭新的整体视觉形象。同时,它还采用了电脑控制、音频和视频等各种先进技术,使视像效果得以强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器及其之相关的技术的开发运用,使得厨房这个居家生活的中心更加科学、便利和智能化。在研发这些新电器的过程中,设计者们始终关注着健康烹饪、省时节能以及环保等问题,从而使新产品最大程度地满足着这些要求。
图1、ELICA(CAPTA METEO系列)
图2、弗兰卡灶具
图3、AEG(Kuhischrank Santo C91840-4i)
图4、AEG(Frontline Modular-SystemFM4803k+FM4360G)
初中新生活范文3
【关键词】初中音乐;歌唱教学;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对初中音乐课程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但是现在学校的歌唱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教学目标的因素。因此,我在努力完善自己的歌唱教学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教学经验汇之笔尖,从而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教学,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一、让学生对音乐真正产生喜爱之情
歌曲内容是歌曲的重要组成之一,也使歌曲音乐性的基础,在歌唱教学的时候,生硬机械的音乐内容灌输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麻木和反感的感情。在歌唱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慢慢熟悉和理解歌曲内容可以拉近学生和作品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歌唱的愿望,从而加快学生学歌的进程。
[教学案例一]
例如,在听《欢乐颂》伴奏音乐前,为了使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力量感,可以先播放一些小片段,然后慢慢引导学生:
“这些音乐同学们以前听过吗?你们谁知道这种音乐使什么乐器发出的?你们能听出几种?这几种乐器集中在一起又具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观看彝族服饰、弹拨乐器的视屏之后,我们可以接着引导学生:
“彝族姑娘不仅喜欢跳舞,也喜欢唱歌。”
在学生初步听了这首歌曲的时候,问学生:
“这群姑娘的心情怎么样?(音乐的整体情绪),同学们是怎么听出来的?她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通过这样的方式,从而引导学生慢慢对音乐内容更加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分的表现出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二、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乐而忘返”
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慢慢加强自己的审美体验,加强自己品味歌曲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真正达到“共享歌曲”佳境。
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建立自己歌唱歌曲的自信,从而学生对音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它的基本过程如下:
(1)让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来确定声音的基调,或描述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歌,或者老师提高几种选项让学生来进行确定。
(2)在老师的配合下引导学生用声音来描述歌曲的轮廓。
(3)老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用形象的身体表现或音乐来对学生的描述进行评价,从而扫除学生在歌唱中的障碍。
[教学案例二]
在欣赏《花好月圆》这一课时的时候,为了逐渐培养学生品味歌曲的能力,我常常采取这样的引导方式:
师:同学们,在你们想要表达自己热爱生活、生活愉快的时候,你们一般采用什么的样音乐声音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生:高涨……轻松……愉快……
师:下面让我们共同听一首歌曲看看人家师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在学生听了《花好月圆》这首歌曲之后,我问学生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生:非常的高兴……非常的轻松愉快……
评价:从你们声音当中,我听到了你们非常高兴的心情,这说明了这首歌曲能带给我们一种轻松愉快幸福的感觉,这也是这首歌曲的优点之一。
三、增强学生自己的表现力
学生在课堂中欣赏到的美不仅包括媒体音乐的美、教师演唱以及演奏的美,同时也包括学生自身歌唱的美。学生极富表现力的歌唱也是构成课堂美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唱是学生活动技能掌握的重要方法,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完整表现的方法
完整是一种美,音乐的完整性是指横向的连接,一气呵成,能用声音非常流畅的表现出歌曲的高低起伏和快慢节奏。
[案例分析三]
例如,在歌唱《故乡的亲人》这一首歌曲的时候,学生常常将第一句段成“我——的故乡——在斯瓦尼河畔”,在引导学生歌唱这一句的时候,我常常先引导学生朗读该句,体会该句的完整意思,然后我自己亲身示范完整和不完整的歌曲,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唱法歌曲产生的不同效果,并体会正确唱法的优点,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正确的唱法,同时也了解这样唱的优点在什么地方。
2.准确表达的方法
准确歌唱是指学生歌唱的旋律、节奏和歌曲的对应关系要准确,符合音乐乐谱的要求,同时也要符合作者的意图。影响学生唱歌准确的因素有很多,如变声处、基调过高或者过低、弹奏的速度较快等等。对于这个问题,我常常采用形象带动的方法进行带动。
[案例分析四]
例如,在《垄上行》这首歌的第二部分教学时,歌曲的旋律在前面语句的基础上发生了大的跳动,这时我就结合歌词“蓝天不寂寞,点缀着白云几多”来提醒学生此处音调较高的意义,同时采用肢体语言和钢琴伴奏的方法进行辅助教学:在学生歌唱到这一块的时候手势明显的上升,同时通突出的和弦带动学生把握好这一部分的音高。
3.感情表现的方法
感情表现追求的目标是使学生的声音更加的生动,情感渗透更加的浓厚。在教学中我一般采用“夹心饼”的教学方法,唱歌以前的要求和唱歌以后的评价使“夹心饼”的外层,而中间层是学生自己的歌唱。通过这样“前领后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的关注自己唱歌的声音,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声音和自己表现的情感和形象具有重要的关联。在这种模式下引导学生逐渐的改善自己的声音、活跃自己的思维和养成用心唱歌的习惯。
歌曲教学一直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音乐产生真正的喜爱之情,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不会感到枯燥,教学效果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咏北,从教师资格制度看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和社会化[J].中国音乐.2010(05)
[2]李雯,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策划[J].中国音乐.2011(04)
初中新生活范文4
关键词:初中;政治;活动课;创新能力
社会在迅猛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创新,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因为它是民族发展的动力之源。因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一线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介于此,我以初中政治课堂为阵地,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不断探索。我充分发挥活动课的优势,逐渐培养起初中生的创新能力。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如何利用活动课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
1.进行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初中生的创新意识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即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情境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学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活动课,是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它以活动来代替过去的运用,说明对学生的要求有进一步的提高,要求学生把学到的有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有关实践,去加深理解,并运用到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之中,以达到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目的。因此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自己应刻意求新,不因循旧习,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对政治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挥,要创设创新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再次,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政治课教学中要把看书权、思考权、讨论权还给学生,提倡在看、思、说中质疑和提高。要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开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采用严谨的学习态度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教材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教材中的活动课设计是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新《课程标准》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从七年级至九年级设置的活动有让学生动手查找报刊、图书等方面资料的;有让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的;有让学生进行调查、访谈活动的;有让学生对典型事例进行归纳和分析的;有让学生发表意见和感想的;有让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综合探讨或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等等。活动课为教师的创新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供了依据。活动课教学和实践中要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师应充分做到:(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课是师生共同投入的以活动为载体的课,是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要开展好活动课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2)发挥教师的“导演”功能。初中政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如收集活动过程的信息,加工处理所收集的信息资料,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活动,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认识社会、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二、初中政治“活动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措施
1.以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精心设计活动课
要确保活动课课堂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活动课进行精心设计。
2.激发初中生兴趣
初中学生不但兴趣爱好各异,个性也不相同,又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如果活动课单一化、成人化、模式化,就会使活动课单调、枯燥、缺乏活力。因此,活动课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激励探究
受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创造心理淡漠,在活动课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探求新知,敢于创新。对学生的独创的意见,甚至“微弱的发光点”都要及时地加以肯定和鼓励,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同时,要帮助学生克服“先入为主”、“盲目从众”的思维定势,特别要增强学生不盲从的抗压心理,锻炼学生不随波逐流的抗压心理,对于形成独立思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4.做好总结
初中新生活范文5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几年过去,教育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挖掘与落实做了充分的研究,但是面对中考的压力,许多学校的化学教学依旧以知识讲授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初中化学知识点杂乱、枯燥,还涉及微观现象,许多学生感觉不好学也学不会,但是初中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知识点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实例。因此将生活化教学贯穿于知识点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化学生活化教学与核心素养在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实施方法,以期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一、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的关系
2018年教育部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认知模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即要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2]。化学是一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生活中的吃喝住行处处都离不开化学。以疫情为例,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面对疫情,一些人心中出现恐慌,纷纷抢购口罩、酒精、84消毒液、双氧水等用品,甚至发生了喝消毒水抗、混用84消毒液和洁厕灵等闹剧。而醋酸,乙醇和过氧化氢等内容正是初中化学的知识,因此在讲到这些知识点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告诉学生醋酸、乙醇、过氧化氢可以用来消毒,还应该告诉学生它们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适用对象,提醒学生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传授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才是学习化学的真正意义。因此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初中化学教学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二、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结合的意义
(一)助力初中化学教学落实核心素养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形成适合自己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深层次细化。生活化教学强调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将知识合理运用于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这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将生活化的情境与化学史料、化学事实、化学对社会影响的重大事件、化学方面的巨大成就相结合,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理解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对于化学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改善中学化学教学现状,推动教学发展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推行很多年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多年以来习惯使得化学教学并没有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我国在推行素质教育中遇到问题的改进与反思,但是,许多教师对于教育改革的内容理解并不深刻,导致这些改革措施在推行途中违背初衷,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化学作为初三学生才开始真正系统接触的课程,学生不仅需要适应新课程带来的陌生感,还要面对中考带来的压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学校、老师、家长对学生中考成绩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授课中也必不可避免地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但是却忽略了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初衷。学习化学的初衷,并不是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化学知识,而是如何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可以改变课堂上“填鸭式”教学的现状,将课堂交还学生,使课堂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课堂上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化学知识带进生活,由生活引入化学知识,降低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陌生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可以清楚地知道所学知识可以解决哪些生活问题,不再刻板记忆化学知识点,这都有助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发展。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九年级开始接触化学,一开始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充满期待,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化学知识点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记忆理解,很容易激起初中生的叛逆心理,认为化学知识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但是初中生还有一个明显的心理特征,初中生的思维由抽象思维逐渐向理性思维转变。与生活化相结合,学生能够根据所给的情境做出合理的假设并且急于验证,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情境创设生活化、化学实验生活化、课后作业布置生活化,习题练习包含生活化知识,不仅能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而且学生在知识上、情感上、实践能力上都有所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陈旧对于一些经济发展相对弱的地区,初中生学习化学依旧是为了中考,每天重复的习题也是学生中考必须掌握的知识,为了考试在不断地学习,为了分数在不断地做题,“填鸭式”的教学依然存在,而核心素养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对于很多一线教师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日常教学中,少有时间做科研,这就导致教师没有彻底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只是为了迎合核心素养,对于新课改的落实也不到位,这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二)对生活化教材挖掘不足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也是我们现代教育所提倡的,但是也是现代教育缺少的。比起高中化学,初中化学并没有系统学习化学概念原理,而是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现象出发,带领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这些变化的本质,例如:摇可乐冒出的大量气泡是什么?为什么发生这样的现象?一氧化碳为什么会引起中毒?初中化学知识点的编写具有很明显的结构性,包含着大量生活化的内容,但是没有将知识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需要教师挖掘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课堂不是简单的生活现象导入,创设几个生活化情境不是生活化教学,没有将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学生不会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做不到教、学、做合一,也同样达不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三)有限的实验室条件限制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通过化学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化学实验必不可少,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些地区来说,化学实验室只储备了一些常见试剂,并没有达到可以做实验的要求,想要将学生组织起来完成一个系统的实验有点儿牵强。生活化的实验需要教师对一些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进行改进,在不改变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达到实验目的,以便更加贴近学生已有的认知,方便学生的理解。开展生活化的实验教学是教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手段,能帮助学生更快获得知识与技能,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
四、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这么多年,教育一直在不停改革,从注重学生考试成绩逐渐向注重学生能力转变,但是,对于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来说,依然更偏重于学生的成绩。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与外界接触,学校也应该安排校间的交流研讨,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接纳新的思想理念、教学方法,并且将这些先进的理念思想合理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讲到“生活中的水资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当地水质现状、分析造成原因,在课前进行分享,课中大家可以一起做简易的净水装置。这些小改动于教师而言不难,但却是对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能力的锻炼,也是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二)挖掘拓展整合生活化素材首先,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科学现象通常隐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作为教学情境。这些素材来自学生的直接经验,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贴近生活,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熟悉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从生活中感知化学知识,把化学理论、化学公式变成活生生的生活[3]。如今全世界都在关注肺炎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肺炎为背景知识,设置化学习题,比如:酒精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生活中用纯酒精消毒对吗,酒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等等。其次,书本中虽然已经将一些知识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但是还不够,需要教师的拓展,比如在讲到氯化钠时,教师应在恰当的时机渗透亚硝酸钠的知识,同样是盐一种,可以食用,一种用于工业,借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后,很多人都存在谈“化”色变的现象,教师需要在平时授课中整合生活化的知识,改变呈现方式,比如在讲到“燃料的开发利用”时呈现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的不良影响,虽然学生直观感受到使用化石燃料的危害,也会让学生心里产生“如果不用现代技术开发使用化石燃料就不会有这些危害”的疑问,但是换一种方式呢,展现我国目前在新能源方面的成绩,提问学生使用新能源的好处,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原因,两种方式都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但后者更好。
(三)开发利用现代化技术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育界也掀起了阵阵波澜[4],在其推动下,各种线上教学设备应运而生。2020年—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国按下暂停键,国家发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随之一系列学习软件走进了莘莘学子的生活中,这些软件的研发给教育带来了诸多便利,例如通过仿真模拟设备,教师可以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操作,帮助教师解决实验药品、实验仪器不够的困境。如今的学校应该在已有的条件下,充分开发互联网资源,学校可以分科建立生活资料数据库,学生通过阅览已有的资料进行实践扩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也可以改进实验设备,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作为实验仪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化学史实、化学前沿信息呈现出来,通过这些形式,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记忆、引发学生的共鸣,落实化学核心素养。
五、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是中学化学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在一朝一夕之间,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教师的不懈努力、学生的积极配合。面对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问题,还需要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不断改进、优化实施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冬梅.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庞红梅.以“素养为本”的元素周期律探究过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7):39.
[3]杨晓玲.以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9):5.
初中新生活范文6
一、新旧理念的协调问题
“新”不是赶时髦。对于旧的教育理念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其中有糟粕有精华。面对新课程,我们思考的问题有“旧”课程的局限在哪里?“旧”课程是否一无可取?如何把“旧”课程中的有益成分拿来为新课程所用?
二、新旧教材的衔接问题
长期以来,生物课程综合考虑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和生物科学发展三个方面,课程内容选取了10个一级主题,每个主题都有相应的较为集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在新旧教材中都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活动。旧教材中教学目标是写在课程标准中,但真正落实的并不多,教师讲授空洞乏力。而新教材更加重视探究学习,要求人人动手,个个参与,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提高。
三、新旧模式的更替问题
一谈及传统教学便以为全是糟粕,在改革的时候将传统教学中合理的部分和精粹都一并扬弃了,课改仿佛来自一个全新的世界,这种割裂历史的观点也是有害的,因为改革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兴利除弊,如果割裂历史,课改也就失去了课改的必要。片面理解新课标对学生主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忽视内容需要,片面追求形式的新颖,为活动而活动,为启发而启发,其结果是本末倒置。
四、新旧评价的过渡问题
中考与课程改革最后的落实问题、评价问题如何解决,这也是当前无法回避的问题。大家都困惑,中考中新课程的新东西到底能否呈现?如何呈现?呈现多少?比如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中,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占6个课时,可见在新课程中所占的分量,这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的意图,但是通过中考来呈现却很难。一旦中考无法体现,最可能出现的实际情况就是新课改名存实亡。
笔者认为,生物新课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策略1:明确生物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标的实施和推广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种理念的理想性固然不错,游泳池外教不出游泳健儿,问题是怎样的课堂才算还给了学生,自主到什么程度才算“自主”,而且自主学习的结果是教师被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策略2:提升生物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成为一名优秀生物教师的前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要适应初中生物课改的需要,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讲课才能游刃有余。试想,如果教师没有“一桶水”,何以给学生“一碗水”,何以传道、授业、解惑呢?特别是生物教学,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如果不潜入其中、深入钻研就很难掌握精髓。
二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知识。”生物教师在打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广泛涉猎诸如化学、地理、物理等其他学科知识。很难想象,一个对地理、化学等知识一无所知的教师,能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之类的课讲得精湛透彻。
三是提高教育教学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生物教师应善于联系生活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乐学、善学。这就要教师追求优质教学。
策略3:构建开放的生物课堂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起开放的生课堂,能极大地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乐于探究的教与学的环境下,弘扬个性,创新实践,共同发展。
①从社会生活中学习生物
生物学科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教师如果忽视社会生活这个源头活水,生物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都难以实现。如何让学生主动地从社会生活中学习生物?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灵活、自主地运用生活这本活教材,自觉地学会用自己的耳去“听”,自觉地学会用自己的嘴去“说”,自觉地学会用自己的手去“写”,自觉地用自己的心去“感受”。
②从网络生活中学习生物
网络的普及,给我们的生物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网络由于其新颖性、直观性和生活化的特点,必然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网络生活必将对学生的精神塑造和人格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策略4.倡导动态生成,注重评价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