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浪淘沙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浪淘沙令范文1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借问江湖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

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浪淘沙令范文2

曹营篝火盛,击缶擂而歌。对酒当歌曰,大业何时成。青青似子衿,悠悠进我心。明明如皎月,何时可摘掇。月明则星稀,乌鹊已南飞。年华东逝水,大江浪淘沙。淘尽英雄泪,血筑长坂坡。煮酒论英雄,择日下荆州。美而得壮志,壮志而忘悲。

地到无边天做岸,山登绝顶人为峰。子美曾攀泰山峰,凌云壮志赋绝诗。好一会当凌绝顶,更甚一览众山小。天阶蜿蜒无穷尽,玉皇顶上通云霄。遥望远处迎客松,跃过龙门升仙坊。美而得雄浑之诗,雄浑而令心胸阔。

年年岁岁花依相似,岁岁年年人却不同。牧之仍驱车至枫林,深秋霜叶已泛橘红。好停车坐爱枫林晚,然霜叶红于二月花。惜远处寒山石径斜,但白云深处有人家。秋天虽为孤寂之季,反之杜牧融情于景。美而使其不复孤伶,心悦之意涌而忘寂。

美,无需寻找。只因它无处不在;

浪淘沙令范文3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困苦,政治漩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不希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成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路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坡,从容地从政治的窄门中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一代文豪——坡。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愁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水漫汀州,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的。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人。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共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浪淘沙令范文4

【关键词】宋词;游子;意象;雁

意象,既可指物化后经“约定俗成”所固定的符号,也可以指蕴含于作者构思并表现于作品中的一种图像。宋词中的游子意象由众多伴生意象构成,“游子”的内层之“意”体现于外层的“象”,意与象相互谐和。

在宋词中,“雁”是构成游子意象的重要物象之一。鸿雁是候鸟的一种,每年秋季南迁,路途遥远且充满艰辛。游子们或因雁而引发怀乡思人之情,或将对故乡和故人的想念寄托于雁上,雁亦成为了游子孤苦漂泊的真实写照,是游子形象的象征。

引发游子思怀之情的雁

“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欧阳修《清商怨》)。游子看到天际缓缓飞过的大雁,“愁思望处满”,秋思秋愁引发了强烈的归乡欲望,向梦中寻归,却无奈“枕孤人远”,“梦未成归”。“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登高遥望的游子,见到鸿雁飞来,心生无限思念。“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室中人的沉抑的情绪正在凌织中,突然听到孤雁高亢的哀鸣,加剧了游子的孤独感,仿佛预告着离人终不能返。又如“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曹组《青玉案》)游子独宿孤馆,“凄凉只恐乡心起”,此刻的雁鸣使“天涯客”不禁潸然泪下,“朝思归,暮思归,塞雁三年不见飞,断肠天一涯”(洪适《长相思》)。

在游子羁旅之感的抒发中,“归雁”、“断雁”的意象尤为常见。“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张抡《烛影摇红》),词人常因雁的南归转而联想到自己无法归乡的现实处境,正所谓“雁归人不归”(黄N《阮郎归》),“归雁下平桥,目断魂销”(陈亮《浪淘沙》)。“断雁”的意象,如柳词《曲玉管》中的“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玉蝴蝶》中的“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断鸿的哀鸣极易引发游子在羁旅行役中的孤苦之感,“雁声嘹呖,双落行人泪”(赵子发《点绛唇》),大量的游子词中都有关于雁鸣的描写:“断雁孤鸣”(吕胜己《柳梢青》),“秋色雁声愁几许”(《浪淘沙》),“天外渐觉,归雁声远”(陈允平《绕佛阁》),“风急雁声高, 露冷蛩吟切”(陈著《卜算子》),“过万里、 西风塞雁, 数声哀咽”(吴潜《满江红》)。

征鸿也是另一个入词的意象,“目断平芜无际愁,数尽征鸿点”(赵师侠《卜算子》),“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陈亮《好事近》),“短书频寄征鸿翼”(石孝友《醉落魄》),“暗蛩啾唧,征鸿嘹唳,憔悴都如许”(吴潜《青玉案》),“征鸿排尽相思字,音信落谁家”(卢祖皋《乌夜啼》)。

“雁来人忆家”(苏庠《菩萨蛮》),雁使人联想到遥远的故乡,联想到亲人的信息。一行雁影,几声雁鸣,足以勾起游子无限的乡愁。雁作为节令的代表物象,使游子们见则思归,有道是“江南雁识归时节”(晁补之《千秋岁》)。

在许多词作中,雁之意象与其它意象进行简单搭配,便营造出了感伤与思乡的氛围,游子的强烈情感呼之欲出。如“暮山无数,归雁愁还去。十里平芜,花远重重树”(曹组《点绛唇》),“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周紫芝《踏莎行》),“幽恨一帘烟月晓,恐明年、雁亦无寻处”(李南金《贺新郎》),“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蒋捷《贺新郎》),“帆展霜风,船随江月,山寒波碧。如今著处添愁,怎忍看、参西雁北”(朱敦儒《柳梢青》)。

寄托游子思怀之情的雁

游子的思怀之情往往和书信联系在一起。鸿雁传书的典故为人所熟知,故“雁”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在游子词中十分常见。

词人们以雁指代书信,“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张元干《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西风吹过雁,应有寄来书”(倪《临江仙》)。游子们或盼信来,如“西风吹过雁,应有寄来书”(倪《临江仙》);或惧信来,如“手捻芙蓉,耳听鸿雁,怕有丹书至”(彭耜《十二时》),作者思乡心切而不能归,转言害怕音信传来的消息,其实并非不希望音书来,而是已思归到了极致。游子们在思乡怀人的时候心事万千,偏偏如此心绪无处可诉,本欲“一纸素书,拟托南来征雁”(赵鼎《秋夜旅怀》),却“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摧归作么回”(向子N《鹧鸪天》),“贮离愁、难凭梦寄,纵遣书、何日有征鸿”(袁去华《八声甘州》),“水远山高,雁沈鱼阻,奈信音难寄”(晁元礼《醉蓬莱》),“江南有雁无书到”(贺铸《西笑吟》),这是“有书无雁寄”(苏庠《菩萨蛮》)的无奈。

“试约鸾笺,传素期良愿,南云应有新雁”(晏几道《碧牡丹》),在宋词中,“游子”的思乡之情往往借由“思妇”之口而出,此类词作中的“雁”作为寄托闺中人思人念远的物象而出现。“雁来音信无凭”(李煜《清平乐》),“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柳永《曲玉管》),鸿雁本可传书,而说“断”、“无凭”,说明即便看到眼前“冉冉飞下汀洲”的雁,也并未收到远方游子的书信,这种既没有音讯又无法见面的无奈与惆怅,与游子的心境和情感是一致的。“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柳永《甘草子》),“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张舜民《卖花声》),写的是女子对征人的牵挂,看到雁从北来,不知是否能收到心上人的音书。实则表达了羁旅中的词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更有甚者,熬不过相思之苦,竟想要“凭过雁,寄侬来”(刘一止《江城子》)。这类词中也有用“雁”代指游子的,如“无情一去云中雁”(晏殊《木兰花》)。

“鱼”也常在诗词中用来作为传送信使的代称,“鱼与雁,通消息”(唐圭璋《满江红》),因此鱼和雁两意象并用的诗词也很多。如“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晏殊《清平乐》),“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晏几道《 蝶恋花》),“鱼书雁字都休问,只看啼痕翠袖红”(刘学箕《鹧鸪天》),“到而今、鱼雁沈沈无信,天涯常是泪滴”(周邦彦《瑞鹤仙》),“鱼封远、雁书渐歇”(方千里《浪淘沙》),“鱼依密藻,雁过烟空”(曹勋《选冠子》)。

象征游子的雁

游子孤苦的羁旅际遇和雁迁徙时所需经历的困苦相似,因此也有一些词作直接用雁象征游子:“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卜算子《周紫芝》),“羁雁未成归,肠断宝筝零落”(陆游《好事近》),“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程垓《凤栖梧》),“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花似故人相见好,人如塞雁多离别”(韩元吉《满江红》)。

词人们将离愁别绪、对故人及家乡的思念寄寓鸿雁,在哀哀雁鸣中感慨相思之苦、羁旅行役之悲,孤雁亦成为了游子的化身。“雁”所承载的思乡情结使其成为游子意象的重要构成物象之一。

【参考文献】

[1] 杨艳梅 杨淑平,《论宋词的审美意象》,《松辽学刊》,1996年 第4期。

[2] 杨艳梅,《论宋词意象的文化品格》,《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 第1期。

[3] 黎小瑶,《宋词审美浅说》,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 第一版。

浪淘沙令范文5

关键词:婉约词;整体论;个体意象;整体意象

1.引言

格式塔心理学 ( Gestalt psychology)又叫做完形主义 ( Gestaltism) , 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的创立者提出完形心理学派 ( Gestalt school) , 观察心理现象的整体 ( whole) , 形式 ( form) , 即德文 Gestalt 一词, 音译为 “格式塔” , 意译为 “完形”[1]格式塔理论的核心是整体论 ,即:整体由部分构成,不能通过各部分的分析来认识整体, 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格式塔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认识一个事物, 首先应该从整体着眼 ,然后再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考虑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2.格式塔意象与古诗词英译

格式塔的整体性原则对古诗词的英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针对古诗词本身来说,中国的古诗词善于使用意象,喜欢寓情于象,以象传境。[2]象即为“意象”,“境”即为意境。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是两个基本概念。意象包括个体意象和整体意象。个体意象体现为词句或短语,整体意象体现为篇章。[3]整体意象类似于意境。因此古诗词着重传达“整体意象”。而整体意象作为个体意象的综合,源于个体意象又高于个体意象,而整体意象和个体意象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其次,古诗词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势必包含语言信息以外的美感因素,不管是译者在阅读和理解原文本的过程,还是读者在阅读和理解译文本的过程中,语言认知和美感体验是同时发生的,在理解译文语言所传递的各种意义的同时,对译文本所蕴含的情景因素如背景、语气等的情感体验也会伴随而来。从这层意义上来说,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而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审美体验往往都遵循一种“自上而下”的整体建构,即从整体到部分,这表现在阅读诗词译作的过程中,会对其中的一个词语,一句话,甚至一节内容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意象,立体的视觉图像作为完整意象将会在脑海中形成,然后再根据这一完整意象进一步认识个各个局部成分的意义。[4]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整体美感没有把握好, 就不可能实现用文字传达美,如果部分没有翻译好 ,就影响到整体的美感再现。而这种整体美感体验就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格式塔意象再造 ,它不是任何一个语言个体成份或个体的相加所产生的, 而是艺术形象整个画面所呈现的。婉约词意象丰富,作者多以物传情,每一首词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卷。本文试图以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为例,从格式塔意象再造的角度,分析三个译本在传达“整体意象”,在还原整体美感上的得与失。

3.《浪淘沙 ・ 帘外雨潺潺》的意象再造

在英译婉约词的过程中,格式塔意象对词义选择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译文的整体意象的实现过程, 或者说艺术意象的语言再造,是每个局部成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结果。然而每个局部个体美感色彩的选择均依附于它所存在的整体 ,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可以有很多种意义 ,也可以包含不同的情感色彩,只有当它与特定的语境,意象格式塔组合搭配,才能实现最和谐最恰当的美感。由此个体意象既附属于所从属的整体意象,同时又结合为完整的格式塔意象。所以,本文试图从个体意象的再造得失的角度对三个不同的译本的整体意象进行比较与分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整首诗的大意是: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潺潺不断的春雨”,“寂寞零落的残春”,“薄薄的罗衾”,“不再的江山”,“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这些个体意象,它们互相交融渗透,在作品中“完形”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的格式塔意象,把清冷孤寂的意境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作者对往昔不再的感慨。原诗如下: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以下分别是许渊冲、杨宪益、戴乃迭和Burton Watson 的英文译本:

译文一(许渊冲译)

Tune: “Ripple Sifting Sand”

The curtain cannot keep out the patter of rain;

Springtime is on the wane.

In the deep night my quilt is not cold-proof.

Forgetting I am under hospital roof,

In dream I seek awhile for pleasure vain.

Don't lean alone on balustrades

And yearn for boundless land which fades!

Easy to leave it but hard to see it again.

With flowers fallen on the waves spring's gone away,

So has the paradise of yesterday.

译文二(杨宪益、戴乃迭译)

To the Tune of Lang Tao Sha

Without the blind the rain is pattering,

Last intimation of the spring.

These gauzy coverlets too little warmth at midnight bring

To one who in his dreams fancied he was his own once more,

Once fed and avid for the thing.

I'd lean upon the rail, but what's the worth?

Of hills to cross there is not dearth.

Visions of what I left so lightly bring me no more mirth

That fallen flowers faring home upon a running stream.

Heaven is high, and man is on earth.

译文三(Burton Watson 译)

Tune:“Ripples Sifting Sand: A Song”

Beyond the blind, the rain rattles down,

spring moods fading away,

yet the gauze coverlet can't keep off the fifth watch cold.

In dream I forget I'm a stranger here,

clutching at happiness for a moment.

Don't lean on the railing all alone,

before these endless rivers and mountains.

Times of parting are easy to come by, times of meeting hard.

Flowing water, fallen blossoms― spring has gone away now,

as far as heaven from the land of man.

全诗第一节展现了四个意象:“潺潺不断的春雨”,“寂寞零落的残春”,“薄薄的罗衾”和羁留他乡的“客”。

译文一和译文二在表现“潺潺的雨声”这一意象时,都用了“patter”,而译文三则使用了“rattle”,相比之下,“rattle”破坏了全文的意象,用在此处不合适。原因在于,“潺潺”有幽静的意思,绵绵不断的春雨轻轻的拍打在窗户上,更能衬托出一种孤寂的景象,代表着作者绵绵不断的哀思,“patter”形容的雨声是相对安静的,但“rattle”形容的一般是猛烈的,大声的雨点敲打窗户的声音,所以“patter”更符合全文的基调。此外,译文一将“潺潺的雨声”译作名词短语,而译文二采用了正在进行时,此处译文二更好。原因在于在此句中,“Without the blind the rain is pattering”译者很好的将静止的窗帘和“雨正在下”这两个一静一动的动作很传神的结合起来,很好的表达了原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情景。所以综合比较,译文二在 “雨潺潺”的翻译中很好传达了原文的意境。

译文一和译文三在表现“阑珊的春意”这一意象时,都将其译为过程性的意象,译文一“on the wane”,译文三“fading away”似乎更忠实“阑珊”的本意,即“将尽,将残”的意思。但本文认为译文二更好,因为从全诗的感情看,作者想表达的是对寂寞凋零的残春的哀叹,“last intimation of the spring”中“last”更能反映残春的落败之象,似乎就剩下这绵绵的春雨还暗示作者处在春天,更能反映作者悲苦的心境。所以以此看来,译文二更佳。

译文二和译文三在表现“罗衾”这一意象时,都将其译为“纱状的床罩”,而译文一将其译为“被子,被褥”。“罗衾”指的是“稠被子”,似乎翻译成“被子”更佳忠实原文,但结合全文的背景看,作者作为被囚禁的亡国之君,必然不会受到优待,“被子”使人会联想到“温暖”,显然与作者凄苦的心境不符。这一译法也可以从下文的“不耐五更寒”得到验证,所以译成“纱网的床罩”更能使读者感同身受作者身体和心里的寒冷,有利于传达原文的整体意象。

在对待“客”的意象时,译文三的“stranger”似乎与原文中的“客”更为对应,对这里的客并不是普通的外地人的意思,结合全文感情,作者是被囚禁在此处,被迫呆在远离故土的地方,是大宋的阶下囚,所以“stranger”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不符。译文一和译文二中,译文一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自己有一种“想走又不能走”的无奈之情,而译文三通过“his own once more”又表达了对之前的自己的追忆,梦里的美好追忆与现实的冷酷景象作对比,更家突显了作者内心的失落与无奈,从而更佳符合全文的意境传达。此外,译文一和译文三都使用了第一人称,译文二使用了第三人称,古诗词英译中人称代词的增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作为语言差异的关键因素,叙事主体是否用代词符码呈现于译文必然关系到诗歌美学价值的损益问题”,[5]考虑原诗孤寂、凄冷的整体意境,用第一人称 “I”叙述自己在梦中的幻想似乎能更直接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孤苦与无奈。

全文第二节展现了四个意象,“栏杆”,“无限江山”,“流水”,“落花”。

对于“栏”,这一意象的翻译,三个译本都译出了“栏杆”的意思,但相较之下,译文三更佳,原因在于“railing”多形容金属制成的栏杆,词作者当时出于被囚禁的状态,金属制成的栏杆不由让读者联想到关押囚犯的监牢,所以此处译为“railing”更符合原词凄苦的的格式塔意象。

译文三的翻译从表面上看,更能与原诗中的 “无限江山”形成对应,但是考虑原诗孤寂、凄冷的整体意境,作者似乎并不是冷眼旁观这无限的江山,而是充满了感情。译文一和译文二从感彩上来看,译文一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江山的无限渴望,而译文二更能表现作者的想看而不能看的悲苦,汴京距金陵甚远,中间有无数(not dearth of)山脉的阻隔,所以只是欲见不得,徒增奈何而已。由此译文二更符合原词的整体意象。

译文一和译文二把“流水”“落花”整合为一个意象“花落在流水中”,译文三将其分译为两个意象。相比之下,译文一和译文二的译法将两者很传神的结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像,而译文三割裂了画面的整体感。而译文一和译文二相比,译文二的“faring home”是点睛之笔,作者深陷牢笼无法回家,只能寄托落花带着自己的哀思,随着江水代自己流到故乡,更充分表达了作者悲凉的心境,很好的传达了全文的格式塔意象。

4.总结

格式塔意象的再造成功意味着审美体验得到有效的传达。译者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每建立一个格式塔意象就意味着获得对原文某一相对独立的整体的审美体验 , 进而得到相对完整的情景氛围、人物情感、或语气色调。在翻译的过程中移植这一审美体验 ,进而使译文以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的形式出现在译文读者面前,使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审美体验。[6]对于文学翻译来说 ,这种整体美感体验出自于译者对原文的格式塔意象再造 ,它不是一个语言个体成份或个体的相加所产生的 , 而是艺术形象的整个画面所呈现的。

通过对比原诗与译文,本文发现译文三更多与原诗在在字、词以及个体意象上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却没能很好地传递出全诗的整个意象。译文一对原文中一些意象进行了适当的转换和整合,也将全文的感情基调考虑在内,但与译文二相比还有所欠缺。只有译文三在比较完整的复原了原文的格式塔意象的同时,充分表达出了原诗中悲凉孤独的意境以及词人浓浓的思国之情,所以格式塔意象再造的角度看,以译文二最佳。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过个体意象的成功再造进而有机结合,才能在语言转换的同时,塑造一个完整、和谐的情景画面,使译文读者获取语言意义与情景因素双重体验,这无疑为古诗词翻译的实践与评价提供了有益的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莉琼. 从格式塔意象看古诗 《江雪》 的翻译[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1).

[2]夏洋洋,颜静兰. 格式塔视角下汉诗英译的象、境整合[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2013(1).

[3]孟瑾,冯斗. 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J].外语学刊,2005(4).

[4]姜秋霞,权晓辉. 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2000(1).

[5]庞秀成.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叙事 “主体”符码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J].外国语,2009 (3).

[6]姜秋霞. 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 : 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2).

[7]邵惟,邵志洪. 格式塔意象在类比语篇翻译中的再造[J].上海翻译,2013(4).

[8]潘卫民,李巍. 格式塔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J].上海翻译,2007(2).

[9]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

[10]夏之放.文学意象论[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浪淘沙令范文6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国内电子制造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历史上距离世界一流组织最近的时代。然而,进入新世纪,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全球经济竞争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日趋加速,大工业和国际产业链正逐步形成,谋求颠覆性技术突破的竞争愈加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走向国际化,考验着它们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电子制造服务发展呈现新趋势。新技术与商业模式紧密融合,持续催生着新的思想、新的技术和新的经营模式,考验着企业的创新与运营的能力。三是信息技术对企业经营和客户服务的影响愈加深入。互联网不仅创造了跨越时空的通信交流方式,改变着设计与生产、组织与管理、销售与服务等诸多传统模式,深刻影响着我们对人才和技术的经营,而且正孕育着服务模式的新变革。

这样的历史时期,为PCB企业创造了新的希望、机遇和责任,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竞争。PCB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业务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结构的优化、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在宏观经济加快调整的形势下,PCB企业实施战略转型首先要坚持效益优先,通过改善产品结构、提升服务档次、推进精益生产管理及技术创新等诸多举措,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效益最大化。同时,企业转型要重视创新的效率,关注投入产出比,快速反应并将成果应用于实践。PCB企业提高创新的效率,首先应从经营人才与技术开始,重视培养和使用人才,以技术创新为立足点,制定适合企业自身优势和发展空间的发展战略,优化创新投入,深化企业改革。此外,PCB企业的创新要以工业文化为支撑,开拓国际化的视野,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快速融合的背景下,及时调整企业定位和创新方向,承载起新时期产业转型和企业发展的重大使命。

金百泽十六年来的发展,见证了中国PCB产业的大浪淘沙;伴随着产业的变革,金百泽也经历了多次转型。每一次战略调整,既是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及时适应,也是对企业内部文化的重新定位和提升。在人与科技智慧和谐融合的今天,金百泽提出了“云创新、微制造、芯服务”的理念:创造性地把握时代需求和经济的发展规律,聚焦PCB主营业务核心能力提高,坚持增值业务的服务提升,更有效地服务于客户的发展、服务于客户的创新。我们希望有更多优秀PCB企业不断坚持效益转型和效率创新,中国的PCB产业将拥有值得期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