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文1

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小主人公尼尔斯虽然因为受到小精灵的惩罚变成拇指大的小人,但是就是因为变小,才有可能骑上家鹅马丁的脖子为环游世界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将他之前一贯喜欢虐待家里动物、厌恶学习、喜欢搞恶作剧的形象和变成小人经历多种困难挫折、变得有同情心、善良正直的形象形成对比,这一对比很明显地反映出小主人公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荒诞的故事却蕴育这样的成长的主题:骑鹅旅行的过程既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自己成为有责任心、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的过程;不仅是尼尔斯视野逐渐扩大的过程,也是他内心变得强大、精神世界变得丰富的过程。在这个成长的过程里,尼尔斯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他抛弃之前的恶习,渐渐地展示给人们的是真善美的品格。整个童话故事以责任、爱心、智慧为理想追求,更体现了人和动、植物美好和谐相处的画面。尼尔斯是作品里唯一人类的代表,开始飞行时,野鹅领头阿卡不接纳尼尔斯在飞行队伍中,他认为人类是动物的敌人,所以不能让尼尔斯同去拉普兰。但尼尔斯通过勇敢和智慧,帮助野鹅群战胜狡猾的狐狸,成功解救一只野鹅,才缓和了尼尔斯和野鹅群紧张的关系,也为尼尔斯赢取了阿卡的信任。只有人和动物互相取得信任和尊敬,才可以和谐共处。尼尔斯通过自己的智慧、勇敢和真诚成功化解了人和动物之间的矛盾,说明人和动物是能够成为好朋友的。尽管这些故事看似荒诞,但是作者却告诉读者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人只要善待动物、善待自然,学会与动物协作,与自然相处,人将会和自然成为最亲密的伙伴。

艺术特色

视角

作品中采用“多重选择性的全知视角”。此视角多借助于故事中人的“感官”机制,充分调动人物的视听感觉功能,来传达内在的思想活动与情感倾向,组成故事情节最为生动的部分。如第14章对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介绍,作者直接让瑞典国工出场,以自豪的口气向一个思念故土的贫苦小提琴于讲述斯德哥尔摩的传说,体现了瑞典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样,第19章中,作者安排一群旅游者出场,以其中一位旅游者的口吻向读者讲述了耶姆特兰的传说,形象地把这个地区的地形地貌与传说结合起来,使得作品极为生动浪漫。这种表达隐藏了叙述者的身份,让人物通过自己的眼睛和思想活动,语言客观而又不丧失感受力。从阅读感受上来说,既让读者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又显得相当客观可靠。

描写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文2

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的早,而我们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类。同时,由古代人猿进化成人类以后,人类所需要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动物有关,离开了动物,人类就无法很好的生存。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动物,呵护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

最近我读了许许多多的动物和人的感人故事。下面让我一一道来:从前有个猎人,他带着一支狩猎队,把七八十只斑羚羊逼到布朗山的断命岩上。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头大公斑羚羊吼叫了一声,斑羚羊群迅速分成了两对:老斑羚羊一队,年轻的斑羚羊一队。这时,那只公斑羚羊朝着年轻的斑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斑羚羊走出来,跳了过去,当这只年轻羚羊眼看着要掉下悬崖时,那只老羚羊纵身一跳,跳到了那只年轻羚羊的蹄下,那只老羚羊时机把握的刚刚好。此时此刻,一只年轻羚羊顺利的跳到了对岸,后面的羚羊也和这一样,顺利的跳到了对岸。就这样一个个猎人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后来,他们就放过了那些年轻的羚羊。因为他们觉得,眼前的老羚羊都会为年轻羚羊无私的奉献出他们宝贵的生命,相比之下,他们为何不能光宏大量一点,放过他们呢?是啊,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爱憎;是啊,动物也和我们人类一样能够面对重重困难,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动物多一点包容,多一份爱,多一点理解哦。

我还清清楚楚的记着在2003年8月11晚间俄罗斯西部城市别尔哥罗德的街头上,有一只忠心耿耿的狗儿,为了解救主人和路人,奋不顾身的扑上去阻止一枚即将爆炸的手榴弹,此时此刻的狗被炸得血肉模糊,牺牲了性命。而它的主人以及周围的路人,由于狗儿以自己身体阻挡了手榴弹爆炸的威力救下了他们的性命。多么动人的场面啊!因此,我们要坚信动物和我们人类是可以和谐相处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动物,不要任意的去伤害动物哦。

我相信多数人是喜欢动物的,也会爱护动物的,这一点在“动物保护主义”出现之前就已经很普通的了。按照佛教上的观点,众生是平等的。因此,可以套用一句话“我佛面前,人人平等”。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文3

人人都知道动物和人类是最好的朋友,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偏偏有一些卑鄙的小人,只为自己一时的利益,不顾动物的安危去乱捕,乱杀动物,这是多么的不应该啊!不过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为动物着想的,有些人可以为了动物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因此,我们应该爱护动物、呵护动物,和动物成为一家人。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自己的智慧,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爱憎。最近上课的时候,同学们讲了许许多多的有关动物与人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个叫《人蛇共处,巨蟒当保姆》的故事让我深深地记在脑海里。故事讲了:“海南黄凯宁养了一条巨蟒。在1996年8月的一天,黄开宁照常在花丛浇水,除草等。就在浇水的时候刹那间发现了一条小蛇躺在花丛中已受了伤。此时此刻,他小心翼翼的伸手去抓时,居然发现小蛇不咬他,于是就高高兴兴地把小蛇抱回了家里养,抱回家时的小蛇只有4两重。岁岁月月,朝朝暮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过了好久,那条4两重的小蛇已经长成100多斤的巨蟒了。有一天夜里,一位陌生男子来到黄开宁家,想偷他新进的槟榔,被蛇缠住,他看见蛇发出了尖叫声,把正在睡觉的黄开宁吵醒了,就急急忙忙地来到楼下把小偷绳之以法。”看,动物也有自己的智慧,也能和人类和谐相处。

听了许许多多有关动物和人的感人故事后,让我受益匪浅、思绪万千。最近我又认认真真地看了一个《象龟与人》的故事。有一天,一位小朋友的爸爸拿着一把枪去打鸟,在半路中,遇到了一条蟒蛇围着一只象龟,想把它吃掉。正在蟒蛇想把头进入龟壳中的一瞬间,小孩的爸爸一枪把蟒蛇崩了,随后象龟把头伸出来看见了救命恩人,还把救命恩人牢牢记住。后来有一个军人叫小朋友的爸爸去打仗,去打仗的时候他把象龟带去了。我清清楚楚的记着有一次在打仗的时候,一颗子弹飞了过来,他为了保护象龟就立刻帮象龟挡住了那颗子弹,就这样他牺牲了。象龟见了,把他背到了一棵树下埋葬了。是啊,有许许多多的人们为了保护动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个个关于动物和人的故事都说明了,人和动物是我们最好的伙伴,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动物。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文4

目标1:朗读、赏析描写鸽子的词句,比较父子对待鸽子的不同态度,认识父亲的人物形象。

目标2:找出父亲联想到的人与自然相处的正反两方面事例,结合议论中的修饰语赏析,通过讨论等方式,感受自然的美丽与残酷,从而体会叙述与议论结合中“恬淡和谐的思绪”。

目标3:结合实际生活,走出对动物的喜爱和怜悯的感性认识,并能说出对“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的理性思考。

[教材分析]

文章通过父子俩与一只受伤的鸽子的邂逅,展开了一段心灵回归的旅程。阳台内父亲、儿子、鸽子三个生命的对话,引起了作者对于阳台外自然所有生灵、包括人类自己的生存思考。城,建于自然之上,却吞噬了自然;人,生于自然之中,却远离自然。物质文明的电车飞速行驶,甩开了精神情感的故乡,远离了大地母亲的心音,走向了毁灭自己的终点。作者希望通过一只受伤鸽子、一片富饶草原的正面呈现,以及对一块楼下草坪变化的反应、对乱食珍禽、射杀鸟类、扑捉蜻蜓等行为反面呈现,在记叙中夹杂议论,一切不在于“封不封”阳台,感情也不止限于对动物的同情与怜爱,而在于针对人类现代社会发展的重大矛盾,提出了“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引起读者对于自己、对于所有生灵生存状态的思考。这是觉醒,更是责任。

[学情分析]

首先,在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学生的认知可能会过多停留在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而对于上升到对于现代都市存在的“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思考层面存在困难。

其次,学生在此之前接触的文章少有议论的成分,因而理解上容易出现困难,结合新课标对于学生阅读的要求,需要了解议论表达方式的情感基础和运用方法,应引起教师的关注。

[重难点分析]

1.重难点

(1)分清文中议论与记叙的语句,找到父亲“不封阳台”的思想变化的语句,从而了解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2)将学生对自然认识由喜爱、怜悯提升至对于文章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性认知层面。

2.突破方法

(1)通过比较儿子和父亲对于“封阳台”这一表象的认识,启发学生思考父亲想到的阳台外的天地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对于议论语句中修饰语的关注,朗读课文,理解父亲“恬淡和谐的思绪”。

(2)通过小组讨论,由课文词句朗读延伸到课外材料拓展,表达自己的看法,达到一个现代人对于“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教学方法]

朗读法、多媒体展示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关注细微,感触世界

导入:在一方澄澈透明的院落里,坡看到了月色中闲人的超然,在一条僻隅燕园的幽径旁,季羡林听见了古藤萝哭泣的沧桑,是啊,细小的事物总会在不经意间闯入我们的世界,叩击我们心灵的门扉,就像我们今天将要认识的这只鸽子。

2.阳台内外,思绪延展

师:请你浏览课文,了解发生的故事吧。

A.阳台里的世界。

(1)体会鸽子生命的鲜活可人。

师:老师想问大家,读罢文章,你觉得这对父子起初的争议何在?

设想:看到落在阳台书架地下的鸽子,父亲“要封阳台”,因为这能阻隔城市的喧嚣、开辟出活动的空间儿子却舍不得鸽子,说“爸爸,明天还封阳台吗?”

过渡:父子的争议都源于一只“不速之客”鸽子,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只鸽子呢?请放声朗读文章第3~6节描写鸽子的句子,圈画出令你震撼的词句,想象此时儿子看到鸽子心理。(引导学生细读文章,体会自然界生灵的弱小、通人性、有真情的特点。)

设想学生:文章第3节中这样描写鸽子“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正在孵育的两只鸽子蛋”、“血痕”,儿子看到这些时是“惊喜”的,他会想:“这是只多么可怜的鸽子啊,受了伤还要孵化鸽子蛋,要是阳台封了,它会死的。不能封阳台啊!”师引导:为什么这只受伤的鸽子会让儿子忍不住怜惜呢?生:鸽子虽是动物,也会恐惧,也懂得有抚养子女的责任。

(2)引出父亲与儿子思考境界的不同。

师:鸽子和人一样,都是鲜活的生命,多么惹人可怜的鸽子啊。儿子是惊喜的,也是忧虑的。而此时父亲的感受如何呢?他想到了什么?

设想学生:文章第8节鸽子“眼睛紧紧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他想到了冯至的诗句。师:父亲的看法要比儿子成熟许多了,让我们齐读一下这段诗好吗?生:驯美的白鸽儿/来自神的身旁,它们引示我翘望着/迷离的故乡。

过渡:充满情感的鸽子的故乡,这故乡许是儿子走进的那个新奇的世界吧,故乡里已经不是阳台里的世界了,那里还住着哪些生灵呢?让我们随着父亲的思绪一起走进“阳台外的天地”吧。

B.阳台外的天地。

(1)认识议论表达方式。

活动:请浏览文章第9-13节,找出你不懂的词句来。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将不会的问题汇总提出。先让学生说一说不懂的句子,

(2)理解父亲的思绪,体会文章主旨。

设想学生问题一:第9节悖论的意思什么?

引导:父亲是对这一点的感触最深来源与什么事件呢?生:内蒙古草原的美丽,大喊“我回来了!”兴奋,趴在地上的情不自禁。引导:这些都是享受自然的美好吧,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呢?生:第1节,原来住在萋萋荒草、幽幽土路间的人儿,已经于自然隔离很久了,是鳞次栉比的高楼,是变幻莫测的霓虹灯,让人已经忘却了自然的呼吸与温度,此时人亲近自然才会有真实的心跳。结合生的自然体验理解“疯狂”的行为。师:心跳里有哪些美妙的画面呢?试着用几句诗歌描绘出来。生:风吹草低见牛羊;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等。引导:当现在看不见自然、听不见自然时,你对那份美景的感情是怎样的呢?生:渴望、期盼师:这就是我们人类对于自然最真切的体验。当汽车的鸣笛充实耳畔,找不到夜晚的美妙月色了,便是物质文明带来的与自然的分离,也是精神上的失落感了,人,生于土地,却拘于高楼,长时间的远离宁静的宣泄,自然不能很好的倾听自己的心跳。

设想学生问题二:第12节,对大自然的呐喊、哭诉的理解。

过渡:而人类在享受自然的美妙时,并不是像自然对我们那般亲近了,人类对这方平静的家园都做了什么呢?生:第10节捕食珍禽、贩卖青蛙、捕捉蜻蜓等。师:请你读读这段排比的句子,让大家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好吗?生:朗读“酒楼门口……捕网”。师:这时的语速可能会愈加急促,因为作者的心中越发不平静了。齐读一遍这些的文字。感受那份焦灼与痛苦。(通过朗读强调破坏的残忍,交待自然无情的原因,体会自然的可怜与人类的可怜)(设想生遗漏第11节楼下草坪的破坏)引导:在作者的记忆中,就亲眼见过这种破坏。生:楼下的一块草坪。过渡:草坪没有了,抹去的儿子成长的记忆,而一切都没有的时候,大自然便不再温顺,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了这样的结果。生齐说:第12节:咆哮的洪峰,焚毁的山林等。

设想学生问题三:第10节,对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

过渡:这是自然的另外一面,也是我们现如今常见的一面,阳台外的天地里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鸟之殇”:(将学生注意力由对动物怜悯逐渐引向对人类自身的思考)某年十月,一段拍摄于湖南省罗霄山脉的大山深处的12分钟的纪录片《鸟之殇,千年鸟道上的大屠杀》在网上热传。志愿者李锋和他的两名同伴先后8次、前后历时一个月,在大山里坚守,直击了候鸟迁徙道路上的杀戮。“千年鸟道”在每年的秋天要迎来全球数十亿只候鸟的迁徙,是后候鸟的必经之路,近年来这些地区大规模捕杀候鸟的行为,使这条“千年鸟道”成了众多候鸟的“险境”,有时,一晚就有成吨的候鸟丧命。捕鸟的人大致分为这样三类:第一种是村民,他们上山打鸟只是为了改善伙食,设备很差。第二种是职业团伙,他们会霸占一个山头,设备非常专业,打的鸟全部用来卖的,甚至形成一条龙产业链,其中有一部分甚至从北到南跟着迁徙的候鸟一路捕杀。第三种是拿着猎枪过来寻乐子的,拍摄时经常见到挂着广东、江西等地牌照的豪车,他们带着美女和啤酒,提起鸟枪,撑个雨伞来体验打猎的“贵族”生活。他们完全把打鸟这种行为娱乐化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志愿者说:“可怕的是人的思想。”

活动:讨论交流。师:看了文中三类捕鸟人和李锋的话,你是如何看待“鸟之殇”这一现象呢?设想:鸟类很可怜,人类太残忍。引导:本是天地精灵的鸟儿,在人类的残忍杀害下几近消失,仅是同情鸟类就够了吗?生:反思人类自身。引导:这三类人分别有何好反思的呢?生:捕鸟的原因各不相同,一类人是疲于生计,一类则是忙于赚钱,更甚者是奢华玩乐,不应该建立在肆意杀鸟的基础上。引导:如果说他们的生命是值得珍惜的话,鸟儿的生命也不卑微,生命,是――平等的。那么如何理解李锋的话呢?生1:他们都忘记了一点准则,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论贵贱,只有在观念上懂得与动物平等相处,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共处。生2:没有了鸟类,人类将失去的不仅是鸟鸣花香,而将是美好的生命,这也包括自己的生命。过渡:大家和作者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作者也提出了这样的忠告,我们端起课本,一起朗读第10节“人……毁灭自己”。

3.收拢全文,感悟生命

过渡:当想到这些,作者转身,看见书架下“咕咕”叫着的小鸽子,看着的带血的翅膀,作者决定不封阳台了,当初和儿子的争议也没有了,仅仅是因为可怜鸽子吗?生1:不,是对生命的尊重。生2:是对自己的反省。生3: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师总结:这次邂逅,于儿子,是一次小小的奇遇;于鸽子,则是一次大大的冒险;于“我”,是一次关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反思;于读者,于你,这又是什么呢?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动画;创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146-01

一、前言

1994年,迪士尼第32部经典动画《狮子王》,曾创造了史上最卖座纪录的影院动画。这部影片也被说是“二维传统影院动画的巅峰之作。”故事的灵感来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以一个小狮子的成长作为主线,通过狮王和辛巴在森林王国里经历的生存、死亡、责任等生命中的考验,从而在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自然中传递出生命的意义。“如何面对自己的责任”成为了影片主题的精神核心。早在1942年出版的小鹿斑比也是王墨然

一部以成长作为定位的动画影片,但是该影片则是以温馨的爱作为主打。

二、美国动画举例分析

1995年根据历史改编的《风中奇缘》,以人与人的尊重和人与自然的融合作为定位,再现了殖民统治期间北美印第安人和白人殖民者之间斗争的故事。1999年,改编自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小说《泰山》,这部动画电影被评价为“有史以来最忠于原著的泰山电影”。故事同样表现了人与自然、动物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通过泰山对自己身世的理解、与珍妮的爱情以及自己的遭遇,表现了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需要真挚情感的主题。2004年,以美国西部奇遇为题材的《牧场是我家》,表现了几个性格迥异的动物之间相亲相爱,并挽救了农场的故事。故事定位温馨、轻松。虽然是通过动物来表现的主题,但是不难体会到其中讲述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与此相似的还有2007年的《料理鼠王》,该片不但表达了一只小老鼠能很好的与人类相处,为人们提供美食,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要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

1996年又一部由雨果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改编的动画影片《钟楼怪人》,该片定位于人与人之间善良与真诚,尊重与包容。

1998年迪士尼第一部采用中国题材的影片《花木兰》,定位于父女情,爱国情以及花木兰追寻自我。2000年的《跳跳虎历险记》是小熊维尼系列的主题电影,定位于亲情与友情,跳跳虎通过自身的经历发现真正的家人原来就在他身边,百亩森林的朋友就是他的家人。同年,作为1995年《高飞狗》的续集《极限高飞》,同样定位于家庭主题,展现了父子亲情。2004年《海底总动员》是皮克斯公司有史以来第二卖座的电影,并在2004年一举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等多项大奖。又是一个定位于家庭、友情和成长的故事。整个影片沉浸在完美的画面和真挚的人性主题之中。2006年《汽车总动员》是迪士尼收购皮克斯后推出的第一部CG动画片。影片以“汽车”作为背景,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眼睛从惯用的车灯转为车窗,用各种鲜艳的颜色来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影片同样定位在友情和爱情上。

2001年的《怪兽公司》,一个叫阿布的小女孩的出现,使得小怪兽们了解了公司内部的阴谋。从认为小女孩是有毒的到发现小女孩是无毒的,他们之间建立了信任和情感。在与公司进行战斗后获得胜利,并解决了能源问题。为世界的美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8年的《机器人瓦力》,以2805年人类无度破坏环境后留下的地球为背景,并请机器人来清理垃圾。机器人之间也产生的爱情。定位与人与环境,爱情等。这三部科幻类型的影片都定位略复杂,不是简单的一方面的主题,而是多个主题内容并存。

三、总结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文6

八小时之外、工作之余,比较悠闲的时日喜欢看一些闲杂书等,杂志、文摘是比较喜欢的,短小精悍的文字,引经据典、寥寥数句就能折射许多人生哲理和感悟。对社会现象的一些剖析,也是观点明确、分析到位。钟情于这类文章的同时,最近却被一本书牵扯着,一本人与狼的成长的故事,读罢,这段人狼情缘在我心里久久不能离去。

最早知道这个故事是两年前无意间看了央视10台《讲述》的《驯狼记》,当时感动数次心痛数次挥泪数次。如今作者李微漪亲自撰写成了《我家有狼初长成》一书,再次有缘拜读,可能因为是一部具有纪实性的文学吧,那种真实感摄人心魄。从作者的笔墨中流淌出的温情,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一提起狼,人们脑海中往往会出现那狰狞的面目,也偏偏编造了很多故事诬陷狼,小红帽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这也是几岁的孩童最早知道的狼的故事。人们对于狼的认识已经超脱了它的表面,超脱了自然狼的范畴。人们所谓的狼,不过是假借自然狼为实体,空想出的一种精神画面。人们认为狼骁勇,人们认为狼残暴。这都是人们认为。而真正的狼呢?或许兼而有之,或许并没那么绝对。

作者李微漪,充满智慧与胆量、性情又温和善良、她与小狼“格林”那浓浓的母子情,超越了多少人间平凡的亲情。微漪自己还未成家却意外的做了格林的妈妈,教格林呀呀学语,教格林吃食,教格林做“人”,更要教格林做狼。作者在和小狼近一年形影不离的朝夕相处中,早已积累了难以割舍的亲情,在蓝天碧草间一起狩猎、一起嬉戏、一起散步、一起抢食,一起在蓝天下相枕而眠。每个做母亲的培养孩子能有多少如你这般用心和尽责。

狼子格林没有母语的成长,却锻炼了他快速掌握“外语”的能力。察言观色、模仿、应对、还击,他学的快领悟的更快。他如同一个天才,从小就彰显着天资。他有人的机智、人的善良、人的迷茫、人的诡秘,但更有狼的勇敢、狼的果断、狼的狡猾、狼的报复。从床底、阳台、楼顶到牧场、草原、领地,格林超越了家族及人类的经历。他用他的真情改变了狼子野心,他用他的成长演绎了狼子人心。作者生病了,格林日夜守护在帐篷外;作者离开了,格林挣断铁链追上卡车;作者回来了,很远就能嗅出味道狂奔迎接;当格林该回归自然的时候,看见离别多日的作者柔情喷然,为为作者舔去泪痕互道离别,在他心里,这就是他的妈妈。

这段人狼情缘告诉我,不管是人还是狼太多的恐惧和敌意都来自于相互的不了解。真正了解后就会发现狼勤奋聪颖、又矫健威武,比人还重情义,我相信格林绝不是唯一有情有义的狼子。因为这个族群太优秀了,正是有了狼的存在,其他野生动物才得以淘汰老、弱、病、残的不良族群,老一辈牧民都知道,因为有狼,所以羊会经常跑动,所以长得格外健壮。而狼也适时的猎杀一些老弱病残的羊,为羊群净化空间。

也因为有狼的威胁存在,其他野生动物才被迫进化得更优秀,以免被狼淘汰,所以狼使生态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没有狼的存在,生态上将出现良莠不齐、传染病众生的局面,不利于生命的稳定、健康的平衡发展。况且狼是群居动物中最有秩序、纪律的族群.所以说他们毫无悬念的处在了食物链的最高层。

人,为了保护羊而杀狼,羊因为没有天敌数量上升质量下降。人为了弥补质量就更多的放羊,于是草场被破坏,生态失去平衡。试问,人在自然界中究竟是哪一环?不要将自己视为造物主,因为人们似乎面对自然,只有破坏的能力,修复的能力微乎其微。

鉴于对本书的喜爱和渴望对自然狼的更多了解,我查找了关于狼的一些资料,书上总结狼有如下特点:、

-合作精神: 狼过着群居生活,一般七匹为一群,每一匹都要为群体的繁荣与发展承担一份责任。

-团结精神: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不管做任何事情,它们总能依靠团体的力量去完成。

-耐力精神:敏锐的观察力、专一的目标、默契的配合、好奇心、注意细节以及锲而不舍的耐心使狼总能获得成功。

-执著精神:狼的态度很单纯,那就是对成功坚定不移地向往。

-拼搏精神:在狼的生命中,没有什么可以替代锲而不舍的精神,正因为它才使得狼得以千心万苦地生存下来,狼驾驭变化的能力使它们成为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之一。

-和谐共生精神:为了生存,狼一直保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不参与无谓的纷争与冲突。

-感恩精神:狼对于对自己有过恩惠的动物很有感情,可以以命来报答。

狼的这些精神集中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也都是一个优秀的、近乎完美的人,狼尚且如此,何况于人乎?

作者李微漪因为格林的原因对狼的世界非常了解,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希望格林能成长为一匹真正地草原狼,能够生于自由,还于自由,生于草原、还于草原。她曾对格林说:“生而为狼,你的世界会更加精彩 ”!我同样坚信格林重返狼群之后,一定自由潇洒又顽强的生活着,并日臻成熟,奔驰在与天相接的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