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抗肿瘤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抗肿瘤药范文1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用药频度;日均费用;限定日剂量;合理用药

Analysis of antineoplastic drugs used in our hospital in 2010

FAN Gao-lu, LIU Ling.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Luoyang, Luoyang,471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neoplastic drugs used in 2010 in our hospital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 of antineoplastic use. Methods The data of frequency and cost of antineoplastic based on DDDs method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6 categories,34 kinds of antineoplastic drugs used in 2010.Cisplatin injection, Fluorouracil injection and Cyclophosphamideinjection were the top 3 drugs in all antineoplastic DDDs. Conclusion Antineoplastic plant medicament and its ramification, the other antineoplastic and assistant drugs, antineoplastic antibiotics, alkylation drugs and antimetabolite drugs are the main kinds for tumor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Key words】 Antineoplastic drugs; DDDs; DDC; DDD; Rational drug use

肿瘤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的改变,在不良外部环境和一些不利因素的作用下,肿瘤患者呈总体增长趋势,临床上对于抗肿瘤药需求量急剧上升。因此,安全、有效、经济地利用药物资源,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化学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合理用药对提高有效治愈率、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抗肿瘤药物主要分为六大类,即烷化剂、抗代谢药、抗肿瘤抗生素、植物药、激素类和其他类。为了解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对我院2010年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资料依据我院药品管理数据库提取2010年的原始用药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量、销售金额等。以药品销售金额排序、限定日剂量(DDD)、DDDs、DDC作为评价指标[1]。DDD值是指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其值主要参照《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2]、《新编药物学》(第16版)[3],文献未收载的参考药品说明书。DDDs = 药品的年用量/该药的DDD值,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大。日均药费(DDC)= 药品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4,5]。

2 结果

2.1 我院2010年住院患者应用的抗肿瘤药物有6大类共34个品种,其中口服制剂4种,注射制剂30种。

2.2 各类抗肿瘤药物的DDDs销售金额构成比和品种数见表1。由此可以看出,我院抗肿瘤药物DDDs居前三位的分别为:其他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抗代谢药和抗肿瘤植物药及其衍生物。

2.3 2010年我院DDDs排列前10位抗肿瘤药物的DDDs销售金额和DDD费用见表2。

由此可以看出,2010年DDDs排列前三位是顺铂、氟尿嘧啶和环磷酰胺;销售金额排列前三位是吉西他滨、紫杉醇和吡柔比星。

3 讨论

3.1 表1中其他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抗代谢药和抗肿瘤植物药及其衍生物的销售金额位居前三位。抗肿瘤辅助治疗药多为对免疫机能有调节作用的药物,辅助用药可减少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加患者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临床化疗方案的顺利进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但由于抗肿瘤辅助用药的新品种增加过快,且价位较高,造成了抗肿瘤辅助用药消耗金额的持续增长[6]。抗代谢药物通过拮抗细胞的正常代谢物,阻滞DNA生物合成、结果导致肿瘤细胞功能丧失,从而抑制了肿瘤的增殖。抗瘤谱较窄,选择性较小,但交叉耐药性较小,应用较广。植物药类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抗癌成分,因其能抑制瘤体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且毒副作用较小,受到广大医药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3.2 几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如顺铂、氟尿嘧啶、环磷酰胺、卡铂、羟喜树碱等的DDDs较高,说明这些药物由于价格低廉、性质稳定、抗肿瘤效果明确,仍为目前抗肿瘤的基本药物。从表中看出顺铂和卡铂都为铂类化合物,顺铂的DDDs值最大,主要作用于DNA,形成DNA链内和链间交联, 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肿瘤作用, 为目前治疗多种实体瘤的一线用药。由于卡铂稳定性较高, 且肾毒性、神经毒性和胃肠道反应都较顺铂低, 亦可用于顺铂治疗无效的患者,同时日均费用和顺铂相当,故临床用量较大。

氟尿嘧啶和环磷酰胺的DDDs都较高,且价格低廉, 日费用低, 故应用数量一直很大。氟尿嘧啶用于治疗肿瘤已有40余年,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作为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阻断DNA复制的必需原料-胸腺嘧啶的合成。作用于全身各个系统,快速分裂的细胞(如肿瘤细胞,亦包括消化道上皮细胞以及生殖细胞)因其核酸合成活动活跃而受到的影响最大。环磷酰胺是氮芥类双功能烷化剂, 既是广谱抗肿瘤药, 又可作为免疫抑制剂, 是抗肿瘤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烷化剂中最经典的一种,对实体肿瘤和白血病有明显的疗效。

卡培他滨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活性的口服细胞毒性制剂。卡培他滨本身无细胞毒性,但可转化为具有细胞毒性的5-氟尿嘧啶,其结构通过肿瘤相关性血管因子胸苷磷酸化酶在肿瘤所在部位转化而成,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了5-氟尿嘧啶对正常人体细胞的损害。5-氟尿嘧啶是基础药物,但需静脉注射给药,不良反应强,很多患者不能坚持全疗程。卡培他滨作为前体药物,本身无活性,对肿瘤组织有靶向性,且代谢生成活性物质较其他组织及血浆浓度高,加之可口服给药,是一种安全、有效、适应性强的抗肿瘤药,故其用量较大。

在抗肿瘤植物药中, 紫杉醇的DDDs排名第7,但由于价格较贵,所以销售金额排名第二。紫杉醇最初是从红豆杉树皮或红豆杉针叶中提取的新型抗肿瘤药。紫杉醇为新型抗微管药,其作用机制是在细胞分裂时能与细胞微管蛋白结合, 使细胞内形成稳定的微管束, 以干扰细胞周期的有丝分裂, 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国内、外临床应用结果表明, 其在治疗卵巢癌、乳腺癌和肺癌中有较好疗效, 是目前抗癌活性较强的化疗药。

吡柔比星和吉西他滨的DDDs 值排名靠后, 但由于其单支价格较贵, 销售金额排名靠前,日均费用较高。吡柔比星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 属蒽环类抗生素, 可直接嵌入 DNA 双链间, 抑制 DNA 聚合酶, 阻止核酸合成, 使肿瘤细胞不能从 G2 期进入 M期,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吉西他滨是新型抗嘧啶核苷酸代谢化疗药物, 临床应用多与顺铂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肯定, 安全耐受性较好[7]。因价格昂贵, 且用量较大, 故销售金额排序第一, 这与我院收治的适应证病例增多有关。

3.3 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的比值是反映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数是否同步的指标,比值接近1.0,表明同步情况良好,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大,用药人数较多,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8]。顺铂、氟尿嘧啶和环磷酰胺的比值远远大于1.0,表明这两个药物用药人数多而价格较低廉。紫杉醇、吡柔比星和吉西他滨的比值小于0.5,因为其销售金额排名靠前,但DDDs排名却靠后。羟喜树碱和依托泊苷比值为接近1.0,说明其销售金额与用药量同步。

3.4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院抗肿瘤药物治疗的现状及用药倾向,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除一些新的抗肿瘤药及辅助药外,其余均为国家基本药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经费控制的加强,临床医师使用抗肿瘤药物应坚持以治疗为目的、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的用药原则,掌握临床治疗方案,防止滥用,不断提高用药质量,帮助患者坚持完成化疗,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李无忌.我院2008~2009年抗肿瘤药应用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2010,3 (13):99-100.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7-569.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6-299.

[4] 何秋霞.我院2008~2009年住院患者抗肿瘤用药治疗分析. 海峡药学, 2011,23(2):163-166.

[5] 徐红,曾杰,陈昌玉,等.抗肿瘤药应用分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1):12-14.

[6] 郑海南.我院抗肿瘤辅助用药情况分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1,11 (1):85-87.

抗肿瘤药范文2

关键词:苦参碱;天然药物;抗肿瘤药;苦参

中图分类号:R9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7)06-0035-04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atrine: A Natural Antineoplastic

WANG Zhen-yu1, WANG Rong-fu1*, HAN Shi-qun2, LIU Ai-qin2

(1. School of Bio-science,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Hefei 230036,China; 2. Institut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jing 210014,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llustrates the antineoplastic mechanism and preparative technology of matrine, furthermore, approach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matrine.

Key words:matrine; natural medication; antineoplastic; Sophora flavescens Ait.

苦参碱(matrine)是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苦豆子(S.alopecuroides L.)、广豆根(S.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等中草药的活性成分。由于这些中草药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在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苦参的药用价值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长期临床应用的结果证明[1],苦参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及抗肿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药理活性和应用前景,而且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显著,副作用小。

苦参碱(C15 H24N2O)为白色晶体,味苦,是白金雀儿碱(lupanine)的异构体,属于四环的喹嗪啶类(quinolizidine),由2个喹喏里西啶环骈合而成。国内外对苦参研究的重点在生物碱上,到2003年已从苦参中分离出27种生物碱。主要成分苦参碱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慢性肝炎的热点药物,其抗肿瘤作用更是药学领域研究开发的热门课题之一,其中对肝癌细胞及白血病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表明苦参碱具有巨大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1苦参碱的抗肿瘤机制

1.1调控肿瘤细胞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

研究表明,苦参碱可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并有直接杀伤作用,且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陈伟忠等[3]探讨了苦参碱对肝癌细胞株HepG2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研究了此抑制作用和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与苦参碱抗肿瘤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750μg/mL剂量的苦参碱对HepG2端粒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苦参碱可抑制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并下调hTERT启动子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抑制部分肿瘤细胞进入S期,在代谢水平上抑制了HepG2的恶性增殖。

金艳书等[4]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将对数生长期肝癌细胞BEL-7402 处理48 h,通过流式细胞仪和8 g/L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周期和DNA Ladder条带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苦参碱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质的表达,将人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其增殖。

苦参碱浓度在12.5~50μg/mL范围内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NBT还原反应能力增强。苦参碱对HL-60细胞的调控诱导作用与其下调c-myc基因表达、阻滞细胞在G1期有关[5]。冯冀良等[6]观察了苦参碱对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M的作用,发现苦参碱可抑制JM细胞DNA合成,阻滞细胞于G1期,抑制了细胞增殖。

1.2通过基因表达调控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苦参碱对肝癌细胞代谢水平产生影响,通过调节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表达影响癌细胞代谢。张燕军等[7]报道,苦参碱0.03 mg/mL作用于肝癌细胞SMMC-7721 6 d后,AFP分泌量、γGT活性均降低,酪氨酸α酮戊二酸转移酶(TAT)活性增高;透射电镜显示,SMMC-7721细胞亚细胞结构趋于正常,提示苦参碱可降低SMMC-7721细胞的恶性程度而使其向正常细胞转化,表明苦参碱可以诱导SMMC-7721细胞分化,是一种良好的诱导分化剂。

黄建等[8]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探讨苦参碱对大肠癌HT-29细胞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HT-29细胞前后COX-2 mRNA、蛋白质及其产物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改变。结果表明,苦参碱有选择抑制大肠癌HT-29细胞COX-2的基因转录、蛋白质表达和功能活性等作用,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呈现时效与量效关系。

何於娟等[9]用RT-PCR方法研究0.2 mg/mL苦参碱对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早期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c-myc、c-jun和肝细胞核转录因子HNF-1αmRNA表达明显降低,而H-ras、p2lmRNA表达增高。推测苦参碱对K562细胞的作用受基因水平的网络体系调控,涉及到DNA复制、转录、细胞信号传导等。

1.3通过基因表达调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周炳刚等[10]用四甲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苦参碱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使用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DNA凝胶电泳等手段观察细胞。0.3~2.5 mg/mL苦参碱作用24 h可明显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凋亡,表现为胞体缩小、胞浆凝缩,核染色质凝集成新月状,附在核周边,有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G0~G1期细胞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多,S期细胞比例增高,相应G2-M期细胞减少,可见Sub-G1峰。凋亡细胞比例为10~45%。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明显“梯形”DNA条带。

张永清等[11]报道,K562细胞经0.2 g/L苦参碱作用5~7 d,电镜下可见特征性凋亡形态学改变。采用cDNA表达点阵观察了205个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表达下调的16个基因中,l1个属于细胞Cyclins或CDKs分子基因,4个属于抑凋亡基因,如Bcl-2。表达上调的19个基因中16个是促凋亡基因或CKIS家族基因,如CaspaselO、GADD15。提示苦参碱促凋亡机制与Cyclins-CDKs-CKIS网络及多种凋亡调控分子有关。

喻巍等[12]将培养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经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后,用MTT测定细胞的生长状况;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流式细胞技术及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形态学变化;用端粒重复扩增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苦参碱可抑制HXO-Rb44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端粒酶活性下降可能是苦参碱诱发HXO-Rb44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提示苦参碱对综合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也有应用前景。

2苦参碱的制取工艺

2.1溶剂提取法

鄢胜君等[13]用正交试验优选复方苦参洗液的提取工艺,用薄层扫描法检测提取所得干浸膏中苦参碱的含量。选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4个因素水平,以每次加水10倍量,浸泡1.5 h,每次煎煮1 h,煎煮2次效果最佳,浸膏收率约为12%,苦参碱含量约为8.3 mg/g。蔡中琴[14]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苦参碱提取工艺,选择提取溶剂、提取方式、浓缩温度3个因子,每因子3水平,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以水为提取溶剂,渗漉法,渗漉液80%下浓缩为最佳提取条件。

张奎远等[15]认为水提法过滤困难且提取率低,故采用醇提法。选择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次数4个因素,每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选苦参碱的醇提取工艺,以苦参碱含量为考核指标。优选最佳醇提取工艺是,加药材6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郭安[16]通过对溶剂、提取次数、碱化条件的选择,用离子交换和重结晶分离纯化苦参碱。结果表明,用60%乙醇浸提3次,每次8 h,再用氨水碱化,得到的目的产物最理想。经检测苦参碱得率达0.15%。

提取剂加入表面活性剂有利于提取药物有效成分。表面活性剂相互聚集形成胶束,降低了提取剂与药材间的界面张力,促进润湿,在胶束作用下有效成分易被解吸、提取。用表面活性剂提取苦参碱,一般选用毒性相对较小、对皮肤刺激性较低的聚山梨酯类。李晓梅[17]在提取溶剂(水或乙醇)中分别加入0.2%聚山梨酯20或聚山梨酯80提取苦参碱,以苦参碱含量为考核指标,考察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提取苦参碱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聚山梨酯20和聚山梨酯80可明显增加药材的细胞渗透性,使溶剂最大限度地溶解或增溶药材中有效成分,显著增加苦参碱提取率,更快地达到最大提取量。

2.2离子交换法

生物碱盐通过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于树脂,非生物碱化合物则流出柱外。将交换后的树脂晾干,用氨水碱化,氯仿提取。高拴平等[18]研究了离子交换法提取分离苦参碱的工艺:苦参粉甲醇回流提取回收溶剂粗提物稀硫酸溶解脱脂水层除鞣上D201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碱化树脂氯仿提取回收溶剂脱水丙酮苦参碱结晶。用上述技术路线,苦参碱的产率及结晶质量皆较高。张存莉等[19]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和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和纯化苦参碱,比较和研究不同的纯化工艺。结果表明,用60%乙醇提取,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的工艺生物碱收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工序较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2.3树脂吸附法

树脂吸附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吸附选择性专一,不受无机物存在的影响,再生简便,解吸条件温和,使用周期长,易于构成闭路循环,节省费用等诸多优点,因此,广泛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应用于苦参碱的提取分离正在研究中。田成旺等[20]研究苦参碱在DF01型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平衡与吸附动力学规律,为使用DF01大孔树脂吸附苦参碱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和操作经验。

2.4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提取分离技术,正逐步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尽管其用于生物碱类成分的提取较难或提取率较低,但优选适宜的夹带剂可解决难题。

葛发欢等[21]对超临界CO2流体提取苦参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原提取苦参碱最佳工艺的基础上,以苦参碱提取率为考核指标,探讨了超临界CO2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司盘80的多元醇混合体系对提取苦参碱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多元醇混合体系,比以乙醇作夹带剂用于超临界CO2提取苦参碱的效果(50%)高约1.8~2.2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多元醇混合体系在超临界流体中可能形成类似微乳体系,此微乳体系的形成与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多元醇、CO2比例等因素直接相关。

目前提取苦参碱的工艺使用溶剂提取、离子交换及树脂吸附的较多,但存在提取步骤多,温度高,流程长,生产效率低,杂质较多,产物损失较大等不足。超临界流体提取是处于工业生产阶段的新型分离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天然绿色,无溶剂残留及提取温度低等优点,它的高选择性,高收率,低毒害是其它传统工艺所无法比拟的。

3苦参碱的应用

苦参碱制剂对子宫肌瘤及宫颈癌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还适用于肿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对正常细胞不产生破坏作用,甚至能升高白细胞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这是众多化疗药物所不能及的,因此有良好的抗肿瘤临床应用前景。苦参碱临床制剂主要有苦参碱注射液、苦参碱片、鞣酸苦参碱胶囊、苦参碱栓等。最近又出现了苦参碱的透皮制剂与贴片等剂型,此类剂型在制剂技术上控制其粒度及粒度分布,可以提高靶向作用效果[22] 。以苦参为主药的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及苦参碱注射液作为抗肿瘤辅助治疗剂已用于临床。临床研究表明,苦参碱对化疗有减毒作用[23]。

4结语

目前苦参碱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尚处于基础阶段,临床应用研究的资料较少。由于其抗肿瘤活性的机制复杂,不明之处较多,尤其是其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需进一步探明苦参生物碱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加强联合用药的研究力度。有关苦参碱类抗肿瘤机制的研究目前已成为抗癌中药研究的热点,针对这些作用机制的研究肯定会开发出新型的与苦参碱抗肿瘤作用同一分子靶点的药物,这将为肿瘤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蔡宝仁,汤苏阳.苦参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西安),2001,14(4):236-238.

[2]司维柯,尚桃元,康格非. 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形态影响和相关增殖因素的变化[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6):553-556

[3]陈伟忠,曾欣,林勇,等. 苦参碱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及端粒酶活性调控的体外研究[J]. 肿瘤学杂志,2002,8(3):168-170.

[4]金艳书,吴学敏,娄金丽. 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07-109.

[5]朱宁希,吕庆华. 苦参碱对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和机理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5(1):43-44.

[6]冯骥良,黄高开,张永清,等. 苦参碱抑制JM细胞株增殖和诱导凋亡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5):437-442.

[7]张燕军,夏天,赵建斌. 苦参碱对SMMC-7721细胞系的诱导分化作用[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19(3):340-342.

[8]黄建,张鸣杰. 苦参碱抑制大肠癌HT-29细胞环氧化酶-2表达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3):240-243.

[9]何於娟,蒋纪恺,欧一衡,等.苦参碱对K562细胞早期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J]. 癌症,2002,21(4):369-372.

[10] 周炳刚,孙靖中,苏刚,等. 苦参碱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凋亡研究[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20(6):515-516.

[11] 张永清,黄高升,冯骥良,等. cDNA表达点阵研究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改变[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9):封2.

[12] 喻巍,李彬,任若瑾,等. 苦参碱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生长与端粒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7):594-599.

[13] 鄢胜君,操燕明,何文,等. 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苦参洗液提取工艺[J]. 中国药师,2006,9(8):738-740.

[14] 蔡中琴.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苦参中苦参碱的最佳提取工艺[J]. 中药材,1998,21(4):203-205.

[15] 张奎远,余世春,谢冬梅. 苦参提取工艺的优化选择[J]. 基层中药杂志,2002,16(1):13-14.

[16] 郭安.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提取纯化工艺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26(2):37-39.

[17] 李晓梅.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苦参碱提取中的应用[J]. 山西化工,2004,24(3):30-31.

[18] 高拴平,原春兰,官晓成,等. 从苦参中提取苦参碱的研究[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1,18(6):414-416.

[19] 张存莉,马惠玲,张宏利,等. 苦参生物碱工业生产新方法的探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1):113-114.

[20] 田成旺,秦学功,高瑞昶,等. DF01大孔树脂吸附苦参碱过程的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2002,18(5):406-411.

[21] 葛发欢,黄星,谭晓华,等.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超临界CO2从苦参中萃取苦参碱类有影响[J]. 中药材,2003,26(6):426-427.

抗肿瘤药范文3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100-02

肿瘤仍是当今世界危及人类生命的一种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因此,全世界一直在攻克对肿瘤的研究和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这一课题。近年,随着分子肿瘤学和分子药理学的不断发展,加速了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在临床治疗有较大的进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有关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1细胞凋亡诱导剂Elesclomol

细胞凋亡诱导剂Elesclomol可通过一系列效应选择性引发癌细胞凋亡,这些效应起始于大量活性氧簇的增加,继而应激蛋白升高,线粒体脂质发生氧化,随后细胞色素C和半胱氨酸蛋白酶依赖的线粒体凋亡通路被激活导致细胞死亡。大量临床研究表明Elesclomol有很强的抗癌活性,不仅单独使用具有抗肿瘤活性,且能提高很多抗肿瘤药物的疗效。目前Elesclomol用于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阶段[1]。

2血管阻滞剂AA404[2]

血管阻滞剂AA404为具有较高活性的黄铜醋酸类似物,研究发现其可诱导肿瘤组织内细胞因子的生成,这些细胞因子可产生多种间接效应如提高免疫应答。研究人员通过对荷瘤小鼠肿瘤坏死的组织学筛选来测定包括AA404在内的氧杂蒽酮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发现,血管阻滞剂AA404活性最强,且致肿瘤缩小的程度高达80%。

3砷剂

从砒霜中提取的砷剂称为三氧化二砷,砷剂对细胞凋亡的诱导和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令世界瞩目。砷剂可以作用于凋亡相关基因,诱导细胞凋亡;通过抑制组织因子的转录,降解蛋白的活性,诱导粒细胞活性,以及抑制细胞增殖,抗血管再生和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目前研究显示,砷剂具有很广的抗肿瘤谱。自2002年开始,美欧广泛开展用三氧化二砷治疗多种肿瘤的临床观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3]。

4反义寡核苷酸Oblimersen钠盐[4]

反义疗法和反义药物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新型抗癌疗法,靶向bcl-2基因的反义核苷酸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不同的人类癌症。由Genta公司开发的Oblimersen钠盐是一种靶向人bcl-2mRNA反义寡核苷酸,可作用于人bcl-2mRNA的前6个密码子,从而阻断靶蛋白bcl-2的产生,促进癌细胞凋亡。1/Ⅱ期临床试验中,静脉滴注或皮下注射本品,显现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且耐受性良好。

5Na+-H+交换器及其抑制剂

Na+-H+交换器(NHE)[5]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上的离子交换蛋白,可介导胞外钠离子和胞内氢离子的交换,与肿瘤生长、代谢、血管新生以及多药耐药等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抗癌药物新靶点。NHE的激活在肿瘤的发生、生长、血管生成、侵袭转移及产生多耐药等多个环节有重要意义,故NHE抑制剂可用于抑制肿瘤生长、预防肿瘤侵袭转移,且与化疗药物联用可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目前NHE抑制剂代表药物主要有阿米洛利、BMS-284640、SL-591227等。

6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voreloxin(sns-595)

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voreloxin(sns-595)是日本住友制药开发的一种抗肿瘤新药,能在肿瘤细胞周期的s期造成复制依赖性DNA损伤,使肿瘤细胞不可逆停滞在G2期,最终发生凋亡。住友制药现已授权Sunesis制药开展本品治疗多种实体瘤和恶性血液病的研究。目前正在进行本品与其他细胞毒药物联用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临床试验[6]。

7抗上皮细胞粘附因子单抗Catumaxomab

Catumaxomab[7]是由单抗HO-3衍生的一种三功能抗体,能同时激活T细胞和辅助免疫细胞,从而破坏拥有表面抗原----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靶肿瘤细胞。该药在欧洲已获准用于治疗由上皮细胞黏附分子阳性上皮源性转移瘤所引起的恶性腹水,目前其正处于治疗卵巢癌和胃癌的Ⅱ期临床试验中。

近年抗肿瘤药物研究不断深入,在临床实验和治疗取得的效果也日见喜人。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仍是医务工作者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赵炎磊,邢爱敏.新型肿瘤治疗药物-细胞凋亡诱导剂Elesclomol[J].药学进展,2009,33(5):229.

[2] 姚文瑾.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血管阻滞剂AA404[J].药学进展,2009,33(11):523.

[3] 张娜,蒋慧.砷剂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治疗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05,26(9):555.

[4] 赵炎磊.反义寡核苷酸抗癌药Oblimersen钠盐[J].药学进展,2009,33(10):475.

[5] 王卓,徐云根,郭青龙,等.抗肿瘤药治疗新靶点――Na+-H+交换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10,34(2):49.

抗肿瘤药范文4

静脉配置中心是医院中常见的机构之一,主要是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药学方面的支持,该机构在职业药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依据临床规定的相关标准对静脉营养药物、细胞毒性药物以及抗生素药物进行配置[1].为了进一步了解抗肿瘤药物的常见危害,我院抽取了88份来自静脉配置中心的抗肿瘤药物常见危害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年12月88份来自静脉配置中心的抗肿瘤药物常见危害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药剂使用不当45份,溶剂用法不合理24份,给药速度不合理9份,药物使用方法不恰当4份,给药顺序不当2份,给药剂量不合理1份,其他原因3份(主要为医嘱记录错误所致危害)。

1.2研究方法

依据相关参考文献、专业书籍以及法定药物的说明书等资料,指导临床护理人员科学使用抗肿瘤药物。同时回顾分析本次抽取的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88份的使用情况及相关资料,详细记录/,!/与分析存在不合理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的措施。

2、结果

2.1抗肿瘤药物危害原因分析

在选取的88份抗肿瘤药物危害资料中,抗肿瘤药物药剂使用不当45份(51.14%),抗肿瘤药物溶剂用法不合理24份(27.27%),抗肿瘤药物给药速度不合理9份(10.23%),抗肿瘤药物药物使用方法不恰当4份(4.55%),抗肿瘤药物给药顺序不当2份(2.27%),抗肿瘤药物给药剂量不合理1份(1.14%),其他原因3份(3.41%)。

2.2抗肿瘤药物溶剂错误情况及正确溶剂

在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时,发生溶剂错误的主要药品//正确溶剂分别为:①紫杉醇:----//0.9%氯化钠5.0%葡萄糖;②依托泊苷:5.0%葡萄糖//0.9%氯化钠;③卡铂:0.9%氯化钠//5.0%葡萄糖;④奥沙利铂0.9%葡萄糖氯化钠或氯化钠//5.0%葡萄糖;⑤吡柔比星:0.9%氯化钠//5.0%葡萄糖;⑥吉西他滨:5.0%葡萄糖//0.9%氯化钠。

2.3抗肿瘤药物剂量不合理及正确剂量出现因剂量使用不合理的抗肿瘤药物//正确剂量分别为:①依托泊苷(0.1g):250mL或100mL//500mL;②紫杉醇(3.0g):250mL//100mL;③吉西他滨(1.6g):500mL或250mL//100mL.

3、讨论

在应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时,常常会出现溶剂不当等危害现象。如果抗肿瘤药物溶剂发生错误,那么就会使得抗肿瘤药物的药理作用出现变化,从而改变了药物原本的结构,最终导致抗肿瘤药物本身的溶解度下降,最终诱发患者出现用药不适等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奥沙利铂也被叫做草酸铂,该药物能够和氯化钠溶剂中含有的氯离子发生取代反应,并且还会发生水合反应,进而使得二胺二氯铂及相关杂质被生成出来。在这种状况下,如果采用奥沙利铂药物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选择5.0%的葡萄糖溶剂是最佳用量,而不能采用0.9%氯化钠溶剂[2].除此之外,如果选择吡柔比星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医疗人员应当严格执行该药的使用说明书,依据说明书的指导进行合理用药,可以使用5.0%葡萄糖来防止药物溶液中的pH性质发生变化,导致药物溶液变得浑浊。而对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药物治疗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说明书中有关注意事项,并且选用0.9%氯化钠溶剂将该药物溶解;而采用紫杉醇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医护人员需要遵照说明书中的规定选择5.0%葡萄糖溶剂溶剂药物[3].

由于不同抗肿瘤药物的化学性质、作用机理以及药动力学都存在差异,并且给药速度的快慢都会对最终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甚至会诱发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不良反应。因此,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溶剂量,如采用吉西他滨药物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医疗人员应当选择500mL或250mL的溶剂量[4],但需要依据说明书要求在30min以内静脉滴完。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增加药物使用频率、延长滴注时间等都会使药物的毒性得到强化。鉴于此,临床用药人员在采取该类药物治疗时,最好选择0.9%氯化钠溶液100mL充分稀释后再行滴注处理[5].不仅如此,在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时,不同的给药顺序都会导致危害现象的发生。科学的用药时间安排以及给药方法选择对肿瘤疾病的治疗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会改变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所以合理安排用药顺序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将药物治疗最好的效果发挥出来[6].

总之,针对抗肿瘤药物常见危害这一问题,临床药物需要与医院静脉配置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从而降低药物危害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种华.护士在静脉配置中心的常见危害及防护对策[J].全科护理,2011,11:1007-1008.

[2]成芳,赵冰封,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的职业暴露危害及防护[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3,05:388-390.

[3]马秀凤.静脉药物配置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4,02:47-49.

[4]刘美芹,张冬梅.在静脉配置中心配制细胞毒性药物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0:130-132.

抗肿瘤药范文5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有部分品种开始生产销售。40多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已由个别品种发展到系列化产品,研发和销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研发(包括仿制)及市场营销上的成就令人瞩目。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有近百家(包括中药制剂生产厂家)。其中,原料药厂20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有60多家。迄今为止,我国抗肿瘤药物已发展到七大类160多个品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公布的22个基本抗肿瘤药物,我国全部都可以生产。我国年产抗肿瘤药物30多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总体说来,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所以,了解患肿瘤病人家庭的抗肿瘤药品的消费情况和大众对抗肿瘤药品的态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细分的抗肿瘤用药情况;另一方面,有助于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了解抗肿瘤药品的市场竞争情况,从而使企业能“对症下药”,把更多、更好的药品快速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认识、了解和用药态度调查,来了解抗肿瘤药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和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需求喜好及对医药企业的期望。由此使恒瑞医药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心态,掌握抗肿瘤用药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有力的、合理的措施来推广其主打产品——艾恒。

本次调研采取网络调研的方法,在网络上随机发放问卷,然后收集整理,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问卷的设计根据正常的人们对药品的认知过程来排列问题。本次调研主要研究了抗肿瘤药的流通渠道、药品性质和消费者的主要购买依据三方面,这三方面可以从消费者角度反映出目前抗肿瘤药品市场的主要消费情况,如抗肿瘤药品通过哪些渠道流向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和用药态度,消费者认可的剂型是哪几种,而其中消费者的主要购药依据将是医药企业最为关注的。下面从具体的调研数据方面逐一分析。

一、从渠道方面分析。对于抗肿瘤用药,绝大多数消费者是到药店和医院购买,两者比例之和达95.2%,其中到药店购买的家庭为58.7%,去医院的为36.5%;而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极少。为什么居民选择到药店的比较多,而到医院的相对较少呢?这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医药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造成的二者所占药品销售比重较大,但是由于各处销售药品的价格高低不一,药店的药品价格相对低一些,而抗肿瘤类药品一般都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所以到药店的购买比例会较高;而在医院购药的家庭中,很大一部分是有医保可以报销的。所以,现阶段企业要做好药品市场,一定要了解我国目前的医药体制,同时也要关注医疗改革。

另一方面,药品渠道的选择还与抗肿瘤用药的特点有关。抗肿瘤用药大部分为处方药,需要通过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因此,患者前几次看病或服药一段时间复查都需要到医院,在诊治后就地购药;但是肿瘤的治疗一般需要长期吃药,在医院得到确诊后,一般病人都会考虑自己去药店购买相同的药。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渠道的选择对医药企业来说很关键,其中要考虑的因素主要为消费者的主观方面和我国的医药制度客观方面。

二、从药品性质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城市居民家庭购买的各种抗肿瘤用药中,西药占到七成以上,达73.3%,而中药只占26.7%。这表明在治疗肿瘤的药物方面,对于中药的研制开发生产具有很大的空间,因为在药物治疗方面,中药的副作用小是一大优势。对于医药企业来讲,选择做消费者认可的药物种类,可以使企业减少和消费者的沟通障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营销费用。同样,好的药品命名策略、传播策略等也可以为企业减少很多运营成本。所以,详细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情况,有助于企业进行经营决策。 尽管西药市场竞争已经很激烈,但是依然有市场空间,仍然有商业机会。

对于本次调研,尽管从消费者角度调查出消费者比较认可的是西药,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位列后面的中药将来就没有商业机会,不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药物,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中。且既然西药竞争已经趋近红海,那么另僻蹊径开发中药的蓝海压力就会小很多。虽然同时会存在很多风险,但是在其他企业涉足尚浅的时候率先造势,有利于企业打造领头企业的品牌形象,能够抢占先机,获取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三、从消费者的购药主要依据分析。调查询问了城市居民家庭在购买各种抗肿瘤用药时所想到的首要根据,结果表明,89.9%的家庭提及是由医生推荐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原因。这是由于抗肿瘤用药多是处方药,患者对肿瘤疾病的认知了解有限,服用什么药品受医生的专业推荐影响很大。另外,10.1%的家庭表示根据过去的使用经验来购买某一抗肿瘤用药。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种横向角度解读这组数据。在购买的首要原因中,决定并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人员依次是医生、家人和朋友、药店店员,在所有原因占比中,分别是89.9%、8.3%和1.8%。这一方面反映出医生对于抗肿瘤用药的销售是何等重要,药店店员的推荐是多么微不足道,另一方面也说明老百姓医药知识的缺乏,需要企业加强对百姓健康知识的普及。

过去的使用经验也是决定患者购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实际反映了医药企业实现产品的一次销售和多次销售问题。很多医药企业只关心重点渠道中的关键因素,如医院的医生,但是很少有企业会关注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消费者是如何进行多次购买的。鉴于肿瘤疾病的特殊性质,患者往往要长期服药才能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所以在第一次购买后,医药企业更要关注他们的二次购买以及重复购买问题。企业同时还要关心产品每次销售后的患者使用情况,细致入微的售后服务相对于医药企业实现第一次销售,是一种投入少而销售效果更佳的营销措施。所以,企业不要只关心产品的前期销售,还要提供药品的售后服务。

过去的使用经验是患者对过去该药品疗效的一种肯定,这实际和占比6.9%的药效可靠是很相关的。在决定购买的首要原因中,关于药效有很多不同层次的直接提法,如药效可靠、起效快、副作用小、质量好、有持久功效/长效,如果将其合并则有14.6%的比重,加上一些隐含药效较好的原因,如医生推荐、过去的使用经验等,则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药效是消费者在购买抗肿瘤药品时第一考虑的因素,这也是企业在营销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然,另一方面,药品的安全性也是影响消费者购药的重要因素之一。医药企业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形象,调查中显示,如果制药企业发生药品安全问题,则会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企业形象,并直接打击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

再仔细解读数据我们会发现,医药企业是不是知名企业对于消费者购买并不是重要原因,它明显地排在功效、推荐等因素之后。那么,对于医药企业是否要进行企业知名度的推广,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是否要在公司名和产品名之间权衡一下呢?或者说企业是否要有阶段性的传播重点呢?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数据显示,对肿瘤药品,促销的作用不大,这说明这类药品不是快速消费品,也不是保健品,它是真正的以药效为主的一对一的专业产品,同时也说明它不是价格敏感型产品。了解这些药品特性后,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营销工作。

调查时间:6月26日——7月5日

调查方式:网络问卷调查

抗肿瘤药范文6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主要有两大类抗肿瘤中药:一类是细胞毒药物,即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主要含有天然抗肿瘤活性成分,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第二类是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样作用的药物,通过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衡,改善机体全身的病理状态,增加机体自身的抗病力。有些中药的某类成分属于免疫促进剂,携带特定信息,易被遭受肿瘤细胞作用的机体正常组织所识别,使受损的免疫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这些中药通过作用于机体的调控物质,相当于中医所说的阴阳二象,针对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进行均衡调适,达到抗肿瘤的目的[1]。运用中医药进行抗肿瘤研究须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在探讨中医药抗肿瘤的具体规律时则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从微观方面加以阐述。当前,对中医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已经发展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基因水平,现将不同中药的作用机制简述如下。

1 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1.1 诱导细胞分化 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治疗是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已经受到重视。丹参酮对人宫颈癌细胞株(ME180)具有较好的诱导分化作用,经处理后细胞形态向良性分化、生长缓慢、集落形成率明显降低,细胞RNA杂交发现c-myc、Ha-ras癌基因表达明显降低[2]。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为R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它可弥补染色体由于细胞分裂出现的末端进行性缩短,使细胞无限增殖,导致肿瘤发生,故而,可将端粒酶视为肿瘤细胞增殖的指标。苦参碱处理的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形态趋向红细胞系分化,同时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3]。

1.2 促进细胞凋亡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是许多中药杀伤肿瘤细胞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抗肿瘤中药对细胞周期有特异的阻断作用,这种作用受多种基因精确又复杂的相互调控,最终通过这些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实现对细胞增殖表型的直接调节[4~6]。大多数抗肿瘤中药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杀伤处于增殖期的细胞,特别是S期和M期细胞。还有的中药通过抑制DNA合成过程中所需的DNA 拓扑异构酶和DNA聚合酶活性,干扰DNA复制、抑制DNA合成,最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根据丹参酮抗肿瘤细胞的实验结果[2],丹参酮的抗肿瘤机制可能是抑制DNA聚合酶活性,阻止细胞进入S期,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方剂(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等)能明显诱导p53蛋白高度表达,当p53蛋白表达量增高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经过信息传递系统途径使细胞周期阻滞于分裂期[7]。大蒜油可促进人胃癌BGC-823细胞的抑癌基因p53表达,抑制细胞恶性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8]。羊藿苷能使凋亡相关基因bcl-2、c-myc表达下降[9]。As2O3对bcl-2基因的表达,无论从RNA水平还是蛋白质水平都有下调作用,已被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0]。这些发现为应用促进细胞凋亡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1.3 调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 机体内任何化学物质如激素、神经介质、生长因子以及各种药物分子,都不能直接进入细胞内部产生效应,而必须通过和细胞相关受体结合,经信号转换,把信息传递到靶部位产生作用。因此,从信号通路的角度研究中医药抗肿瘤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黄姜素通过抑制蛋白质激酶、酪氨酸激酶活性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阻碍细胞的信号传导,从而触发肿瘤细胞凋亡。某些中药所含的槲皮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与蛋白激酶C(PKC)、cAMP等信号分子有关:PKC可拮抗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槲皮素作为PKC的拮抗剂,能逆转这种作用。许多实验和事实表明,信号系统的信息传递与调节很可能是中西药对肿瘤细胞作用的共同物质基础之一[7]。

1.4 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许多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如DNA、微管和其他相关性酶,影响肿瘤细胞分型以及蛋白质合成,起到直接杀伤甚至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DNA引物酶——多聚酶α以复合体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其功能是完成引物的合成及延长,肿瘤细胞内DNA复制十分活跃,此酶复合体的活性也明显高于正常细胞。绿茶提取物可与DNA引物酶——多聚酶α复合体非竞争性结合,改变酶的空间构象,减弱酶杀伤活性,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11]。大蒜油对人胃癌BGC-823细胞也有直接破坏、杀伤的作用[8]。

1.5 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 肿瘤细胞对多种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是造成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产生交叉耐药的根本原因在于肿瘤细胞内含有多药耐药基因,其编码的P-糖蛋白(Pgp)高表达是产生多药耐药(MDR)的主要机制。逆转MDR已成为治疗肿瘤的一个方向,也是个涵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体外实验中有人从中药制剂筛选出Ans-11、Fww-13、Tul-17三种中药逆转剂,都能明显增强多药耐药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有效逆转Pgp高表达人卵巢肿瘤细胞SKVLB对长春花碱的耐药性。由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也具有逆转多药耐药作用,它们能与P170蛋白结合,使细胞内药物浓度增高,起到抗肿瘤作用,因此推测中药的抗多药耐药或许具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样作用[7]。

2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状态

机体免疫系统具有限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通过改变宿主对肿瘤的生物反应,调节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在肿瘤治疗中已经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中药对荷瘤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是较为重要的抗肿瘤机制之一。荷瘤状态下,T细胞功能不全和受抑制使机体抗肿瘤能力下降,表现为T细胞数量减少、功能改变、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随着肿瘤生长,总T细胞和Th细胞进行性下降、Th/Ts下降,其中Th细胞下降与肿瘤生长加速、扩散相一致,Ts上升伴有肿瘤的转移和扩散。有些补益类中药能诱导细胞因子如IL-2、IFN-γ、TNF-α等释放,促进淋巴细胞转化、调整T细胞亚群比例、提高NK、LAK细胞活性、提高CTL的攻击力、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使其更易遭到攻击,并使之失去转移能力而崩解。例如六味地黄汤能保护血红蛋白、白细胞、血细胞板功能,保护NK细胞活性,增强T、B淋巴细胞转化,提高肿瘤细胞内cAMP含量,增强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血中淋巴细胞数量等[12];地黄多糖可拮抗肿瘤细胞对NK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改善IL-2分泌,显著提高CTL细胞活性,有效阻止CD4+T、CD8+T细胞比值上升,使具有杀伤功能的CD8+亚群处于优势地位,发挥对肿瘤的杀伤效应[13]。

3 作用于肿瘤血管

肿瘤血管生长迅速、紊乱,且分布十分丰富,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都与血管生长关系密切,破坏肿瘤血管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内容。红素(从雷公藤根部分离出的一个生物活性单体)可对新生血管从多方面产生抑制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血管的能力、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等[14]。有的活血药可阻止肿瘤区纤维蛋白原沉积,利于药物或免疫活性物质进入肿瘤细胞内部,甚至可以直接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改善肿瘤细胞乏氧状态,增强其对放、化疗的敏感性。虎杖、穿山甲可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使转移灶内新生毛细血管退化。国外关于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而中医药对肿瘤血管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7]。

4 抗突变作用

致癌与致突变存在的密切关系,大多数致突变物质都具有致癌作用,比如强氧化性自由基损害正常细胞、导致细胞突变,就是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固金片(人参、田七、绞股蓝等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能促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抑制自由基造成的损伤,发挥抗肿瘤作用。姜黄素自然产生的酚和抗氧化剂对不同致癌因子、致突变因子都有抑制作用,可以增强DNA的稳定性,保护DNA免受氧化损伤[15]。

5 展望

中药的抗肿瘤作用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它的新进展很多,而且作用机制还有很多有待于去发现、探索。在已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中,中药具有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独特、时间持久、多靶点、多途径、抗肿瘤谱广、毒副作用轻等优点,是多方向、多途径、交叉发挥抗肿瘤作用等特点,对于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及改善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方面都有显著疗效。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些研究一方面可以揭示中药抗肿瘤的作用和机制,进而寻找到新的更有效的抗肿瘤药,提高恶性肿瘤的治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示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的机制,进而更有效地控制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然而,目前对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得还不够具体,对机制的阐明也欠深刻,应用范围还不明确,虽然对中药及复方抗肿瘤作用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的与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相结合,以期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远期疗效,使中药及复方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的某些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总之,中药对肿瘤的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会被进一步揭示,我们应该积极采用国内外最有效的方法加深中药抗肿瘤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抗肿瘤研究创造更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周岱瑜,主编.临床中医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96~604.

[2] 郑国灿,李智英.丹参酮Ⅰ对HepG2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J].现代医学,2004,32(5):296~298.

[3] 李贵海,潘成业,孙付军,等.中药生物碱逆转小鼠S180肉瘤细胞获得性多药耐药相关生物因子的过度表达[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3):1844~1848.

[4] Prerz R,Wu N,Klipfel AA,et al.A better cell cycle target for gene therapy of colorectal cancer:cycli G.J Gastrointest Surg[J].2003,7(70);884~889.

[5] Laiho M,Latonen L.Cell cycle control,DNA damage checkpoints and cancer.Am Med[J].200335(6):391~397

[6] Malumbres M,Carnero A.Cell cycle cycle deregulation:a common motif in cancer.Prog Cell Cycle Res[J].2003,5:5~18.

[7] 贺新怀,席孝贤,主编.中医药免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5~364.

[8] 张森,万德森,肖锡宾,等.大蒜油激活鼠肝枯否细胞抗癌作用的实验研究[J].大肠病外科杂志,2005,11(4):257~259.

[9] 李梨,周岐新,石京山.羊藿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5,16(12):952~954.

[10] Soignet SL,Frankel SR,Douer D,et al.United States multicenter study of arsenic troxide in relap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J].Clin Oncol,2001,19(18).

[11] 王介明.绿茶多酚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4):155.

[12] 高绍荣,夏海平,张华,等.乳腺癌TAM疗后综合征/中医药疗法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应用[J].国医论坛,2005,20(2):24~25.

[13] 齐春会,付艳荣,张永祥,等.六味地黄多糖CA423对小鼠B细胞功能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0,17(4):469~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