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未必有好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好心未必有好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好心未必有好报范文1

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正确预设情感教育内容

作为新课程提出的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确实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但是,教师要注意情感教育内容的预设。笔者以为,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内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接受不同的情感教育;同时,教学内容不同,其情感教育也应该有所区别。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3A Unit 7 It’s nice A部分的时候,根据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英语的实际情况,结合A部分内容,预设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懂得赞美别人,并对别人的赞美有礼貌地回应”这样一个情感目标。应该说,这一目标很切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说明教师对学生和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再如,一位教师执教课外阅读教材The farmer and the snake,备课时,她预设的情感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好心未必有好报,甚至有可能反受其害。(Kindness is not necessarily has its own reward, even boomeranged.)”后来,笔者给她分析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重新确立了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冲动。(Look before you leap.)”这位教师一开始预设的情感目标有错误的引导倾向,而笔者给她预设的情感目标则很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材特点。

二、确立学生情感教育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情感教育的主体,但是在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和说教,并没有真正融入教师预设的情感教育之中,因而积极性不高。这就告诉我们,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不要采取“告诉式”,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感悟,这比教师的“告诉”效果好得多。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6B Unit 3 Asking the way A部分的时候,在学习语篇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两个小问题:(1)What can we do when people need our help?(2)What can we do when we need help?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结果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这节课的情感教育,教师并没有参与多少,主要就是让学生自己讨论、感悟、发言,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积极性很高,教师预设的“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与人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这一情感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5B Unit 7 A busy day A部分的时候,在引导学生获取了关于David一天活动和时间安排信息的基础上,抛出了一个问题:Let’s look at the things David does from morning to night. Is it good or no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tell David?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向David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学生讨论和提建议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重要性。

三、合理把握情感教育的时机

一首优美的曲子不只是到了尾声才会兴起,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未必是在课堂教学的尾声阶段,它可能出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根据课堂教学活动实际情况,适时、适当、适度进行情感教育,落实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中、课末皆有可能。

比如,在教学5A Unit 5 Doing housework A部分时,在读中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选择题:“Maybe Su Hai is Nancy’s______. A. friend B. classmate(同班同学) C.sister” 在引导学生选择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说出他们选择的理由,并自然渗透:“As friends or classmates,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上一篇折蝴蝶结

下一篇赤壁白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