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设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验室仪器设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验室仪器设备

实验室仪器设备范文1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

1前言

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种类繁多,在设备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仪器设备的检测工作,还要对检测过程进行清晰记录,并做好状态标记,为设备的正常使用提供参考。由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质量管理工作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且复杂性更高。目前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从这些问题出发,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改进。

2仪器设备管理的主要问题

2.1质量管理模式落后

许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质量管理模式落后,没有建立全面性的管理体系,一些小型实验室甚至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由使用者负责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众多,每次进行实现时可能使用到的设备有限,但其他设备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在缺乏全面性管理手段的情况下,许多设备的老化问题已经过于严重,但是仍没有报废并更换新的设备。在需要使用时会对实验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1]。

2.2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应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在设备出现老化或损坏时,要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上报和审批,然后按照流程进行报废、重购或安排维修。但是由于管理流程的复杂和执行力度差,仪器报修或报废审批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还会产生较高的管理经费。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管理标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实验室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对设备进行检测和判断的能力,导致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不到位,许多仪器设备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2]。

2.3缺乏有效的维护管理措施

维护管理是仪器设备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应对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安排,并指定长期的设备维护计划,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设备维护措施,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但是由于部分实验室的人员配备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使得维护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再加上维护管理措施的缺失,会给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2.4仪器设备归档混乱

对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进行记录和归档时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验室购入设备时,需建立设备监理档案,并做好日常使用和维护的详细记录,同时对设备说明书和保修卡等材料进行妥善保管,为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检修提供依据。但是由于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归档办法,所以许多实验室的设备档案较为混乱,档案利用率较低,在档案管理方面投入的成本没有取得应有的作用。

2.5缺乏使用指导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应为仪器设备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使用指导,特别是对实验室新近采购的新型设备,使用者普遍不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错误操作,不仅影响实验检测结果,还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因此,管理人员应以设备使用说明书为依据,向使用者提供必要指导。在这方面出现管理问题也会对设备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3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方法

3.1明确质量管理原则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应遵循以下4点原则:(1)全面性原则,质量管理对象是实验室中的所有仪器设备,应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2)适用性原则,不同的仪器设备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方法,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也有所差异,因此,应采取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3)动态化原则,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较为频繁,常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和检测状态,设备的故障维修等情况变化较多,因此应采取动态管理措施;(4)经济性原则,仪器设备在管理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质量管理成本,应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成本。

3.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统一的管理标准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应从管理原则出发,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统一的管理标准,为质量管理效果提供保障。针对于目前管理体系和过程存在的问题,应细化管理任务,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管理。并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确保管理流程的有序进行。

3.3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设备维护管理是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核心部分,应制定科学的维护管理计划,根据各种实验设备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以实验室中使用较为频繁的电子天平为例,电子天平是一种精密性较高的仪器设备,首先要确保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确保称量物体不能超过天平最大量程。在安装时,要选择温度波动较小的实验空间,做好防震、防潮措施。保证电子天平的使用环境干燥、清洁,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定期检测天平的计量性能,如果在使用中出现异常,应及时关闭天平,有专门技术人员对电源、移门、保险丝等进行检查。

3.4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质量管理

针对于目前实验室设备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应积极采用信息化技术辅助仪器的检测分析和数据整理,建立信息化档案,利用信息检索技术提高档案的调用效率,为仪器设备的检修提供参考。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促进管理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5加强设备档案管理

建立信息档案的同时,加强档案管理力度,对设备的使用过程和检测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设备名称、技术指标、存放位置、使用说明、启用日期以及故障维修记录等。并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标识,绿色标志代表检验合格可正常使用,黄色标志代表存在缺陷、受限使用,红色标志代表不能使用,等待维修后报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实验室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应制定完整的管理体系,采用统一的管理标准,规范管理过程,确保管理质量。特别是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和档案管理,尽可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实验室运行成本。本文主要分析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原则和现存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管理方法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以期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文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动态化管理[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3(6):58~59.

实验室仪器设备范文2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

1前言

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种类繁多,在设备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仪器设备的检测工作,还要对检测过程进行清晰记录,并做好状态标记,为设备的正常使用提供参考。由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质量管理工作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且复杂性更高。目前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从这些问题出发,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改进。

2仪器设备管理的主要问题

2.1质量管理模式落后

许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质量管理模式落后,没有建立全面性的管理体系,一些小型实验室甚至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由使用者负责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众多,每次进行实现时可能使用到的设备有限,但其他设备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在缺乏全面性管理手段的情况下,许多设备的老化问题已经过于严重,但是仍没有报废并更换新的设备。在需要使用时会对实验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1]。

2.2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应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在设备出现老化或损坏时,要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上报和审批,然后按照流程进行报废、重购或安排维修。但是由于管理流程的复杂和执行力度差,仪器报修或报废审批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还会产生较高的管理经费。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管理标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实验室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对设备进行检测和判断的能力,导致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不到位,许多仪器设备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2]。

2.3缺乏有效的维护管理措施

维护管理是仪器设备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应对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安排,并指定长期的设备维护计划,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设备维护措施,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但是由于部分实验室的人员配备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使得维护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再加上维护管理措施的缺失,会给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2.4仪器设备归档混乱

对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进行记录和归档时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验室购入设备时,需建立设备监理档案,并做好日常使用和维护的详细记录,同时对设备说明书和保修卡等材料进行妥善保管,为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检修提供依据。但是由于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归档办法,所以许多实验室的设备档案较为混乱,档案利用率较低,在档案管理方面投入的成本没有取得应有的作用。

2.5缺乏使用指导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应为仪器设备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使用指导,特别是对实验室新近采购的新型设备,使用者普遍不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错误操作,不仅影响实验检测结果,还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因此,管理人员应以设备使用说明书为依据,向使用者提供必要指导。在这方面出现管理问题也会对设备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3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方法

3.1明确质量管理原则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应遵循以下4点原则:(1)全面性原则,质量管理对象是实验室中的所有仪器设备,应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2)适用性原则,不同的仪器设备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方法,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也有所差异,因此,应采取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3)动态化原则,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较为频繁,常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和检测状态,设备的故障维修等情况变化较多,因此应采取动态管理措施;(4)经济性原则,仪器设备在管理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质量管理成本,应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成本。

3.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统一的管理标准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应从管理原则出发,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统一的管理标准,为质量管理效果提供保障。针对于目前管理体系和过程存在的问题,应细化管理任务,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管理。并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确保管理流程的有序进行。

3.3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设备维护管理是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核心部分,应制定科学的维护管理计划,根据各种实验设备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以实验室中使用较为频繁的电子天平为例,电子天平是一种精密性较高的仪器设备,首先要确保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确保称量物体不能超过天平最大量程。在安装时,要选择温度波动较小的实验空间,做好防震、防潮措施。保证电子天平的使用环境干燥、清洁,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定期检测天平的计量性能,如果在使用中出现异常,应及时关闭天平,有专门技术人员对电源、移门、保险丝等进行检查。

3.4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质量管理

针对于目前实验室设备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应积极采用信息化技术辅助仪器的检测分析和数据整理,建立信息化档案,利用信息检索技术提高档案的调用效率,为仪器设备的检修提供参考。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促进管理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5加强设备档案管理

建立信息档案的同时,加强档案管理力度,对设备的使用过程和检测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设备名称、技术指标、存放位置、使用说明、启用日期以及故障维修记录等。并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标识,绿色标志代表检验合格可正常使用,黄色标志代表存在缺陷、受限使用,红色标志代表不能使用,等待维修后报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实验室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应制定完整的管理体系,采用统一的管理标准,规范管理过程,确保管理质量。特别是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和档案管理,尽可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实验室运行成本。本文主要分析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原则和现存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管理方法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以期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实验室仪器设备范文3

关键词 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87-01

Abstract The opening and sharing of laboratory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management situations of the laboratory equipment opening and sharing,the main problems were expounded,a series of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including the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s,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operational mechanism innovation,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and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Key words laboratory;instrument and equipment;opening and sharing;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重要科技资源[1-6],是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科研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对科技的投入,科研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力度得到不断加强,购置仪器设备的规模和档次也得到不断提升[1-7]。然而,与此不相协调的是,诸如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却在日益凸显。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仪器设备资源,推进开放共享管理以充分发挥其效益,已成为当前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现状

近年来,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已成为各个科研院校的新课题。为了促进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我国有很多地区的科研院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当前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开放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虽然部分实验室拥有高精尖的大型仪器设备[4-6,8-9],但由于体制机制不同,难以推进开放共享工作,致使部分仪器设备利用率偏低。当前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机制还缺乏系统性,许多仪器设备归属不同主管部门,呈现明显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各部门相互协调存在一定难度。

1.2 开放共享力度略显不足

仅靠市场化服务难以维持部分仪器设备的较高的运行维护成本,需要政府给予扶持,但由于每年投入的运行经费尚不充足,每年仅能在有限范围内对部分仪器设备进行奖励和补贴[1-6],使用单位的根本问题难以解决,从而导致对外开放共享的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调动。除此之外,受传统观念等的影响,部分实验室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开放共享贵重仪器设备的力度,尤其对于高精尖的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享较少[3]。

1.3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够重视

现阶段,实验室建设偏重硬件建设,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重视[2-5]。工资待遇偏低,职称晋升相对困难,再加上缺乏绩效评价机制,导致很难吸引高技能、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实验室工作,缺乏能够承担仪器设备管理、运行、维护以及保养的人才[3]。

2 对策

2.1 完善开放共享管理制度

要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如贵重仪器购置专家论证制度、实验室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实验室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3]。同时,抓好相关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以使这些制度充分发挥作用。

2.2 整合优化仪器设备资源,加强合作与交流

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过程中,全面清查梳理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实验用房、承担的科研项目、人员和经费等情况[1],优化整合学科相关、功能相近的实验室[4-8],集中管理各实验室的人、财、物,打破学科、专业界限,以实现实验室的最佳建设效益[9]。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内部各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并完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统一安排和调度仪器设备,扩大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1-6],充分共享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场地和设备资源。同时,也要不断加强与其他单位在技术和科研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2.3 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实验技术人员是仪器设备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坚力量。为此,实验室必须将资源共享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动发展,以保证仪器设备开放共享长期进行下去。一是要重视引入和使用高素质实验人才,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二是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实验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创新实验室专职人员激励与评价机制[3-6],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三是要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类进修和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四是为深入挖掘仪器设备的工作潜力,带动实验技术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要针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功能开发,定期组织开展高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活动[3-5],不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如研讨会、论坛和协作研究等)。

2.4 创新开放共享运行机制

各个科研院校要依据自身学科特点,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室,组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集中管理、结构完整的现代化实验室,实行中心化管理,形成实验室管理体制。同时,要创新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并完善开放共享管理系统,网上公布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实验项目、开放时间等信息,形成网络化、信息化、开放式的管理运行机制。

3 结语

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对于科研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推进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有助于促进科研院校实验室由传统发展模式向现展模式转变[3,5-8],有助于科技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率的不断提高,增进实验室建设效益。然而,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作为一项涉及面广、环节多、关联密切、管理内容和方法处于动态与发展的系统工程,当前在实施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作为实验室管理部门,需要不断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策略和方法,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实现实验室建设的跨越式发展[1]。

4 参考文献

[1] 李建辉,刘丽丽.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策略[J].农业科技通讯,2016(3):21-22.

[2] 张原,李鑫.资源共享与实验室科学内涵式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4):151-154.

[3] 潘蕾.基于资源共享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2):205-207.

[4] 潘蕾.提高实验室投资效益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119-122.

[5] 孟庆如,孙兴莲,徐琴平,等.江苏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1):24-25.

[6] 龚美娟,孙兴莲,徐琴平,等.高校校级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平台的建设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49-51.

[7] 陆建玲,秦娟,夏春阳,等.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89-91.

实验室仪器设备范文4

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尽量减少或降低由于设备校准状态失效而产生的费用或风险,在两次相邻定期检定/校准之间的时间间隔内应进行期间检查,提出了期间核查的概念和意义,探讨了纺织检测实验室开展仪器设备期间检查的方法及结果的处理,保证测量过程的受控状态。

关键词:纺织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是发现仪器设备故障和误差,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因此,不论是纺织企业内部实验室还是第三方实验室,做好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都是必要的,这对出具的检测数据准确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期间核查的概念和意义

期间核查是为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而对设备示值(或其修正值或修正因子)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是否保持其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或扩展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的一种核查。这种核查不是一般的功能检查,也不同于检定/校准,而是在两次周期性检定/校准间隔内对检测设备的中间检查。其目的是在两次正式检定/校准的间隔期间防止使用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设备,以此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一旦测量过程控制发生偏离,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由于设备或校准状态失效而产生的成本和风险,保证测量过程的受控状态,有效地维护实验室和客户的利益。

2 期间核查的组织策划及实施

2.1 编制相关文件

为了指导和监控期间核查工作有效进行,需要编制相关技术文件,这些文件一般包括程序文件、核查计划、作业指导书(核查方法)等。

2.1.1 程序文件的编制

程序文件应包括:目的、范围、职责(主管部门)、工作程序、相关支持(引用)文件等。不是所有的设备都要进行期间核查,应根据不同实验室的设备特点而确定核查的仪器设备范围。仪器设备是否需要期间核查,应考虑以下几点:

(1)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对于稳定性好的仪器设备可不考虑进行期间核查;对于稳定性较差的仪器设备,应结合以下几点,在适当时间安排期间核查。

(2)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及上次校准的结果:对于实验室识别出校准周期可以较长的仪器设备或上次校准结果不是很理想的仪器设备应在适当时间安排期间核查。对于识别出校准周期短的仪器设备正常情况下,可不考虑安排期间核查。

(3)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和频次:在仪器设备易发生故障时或排除故障后,不需进行校准时,应考虑安排期间核查。当仪器设备使用频次较高时,应考虑安排期间核查。

(4)仪器设备的使用:经常拆卸、搬运、携带到现场进行检测/校准的设备应在适当时考虑安排期间核查。

(5)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人员的熟练程度不高时,引发仪器设备故障的概率就会增高,甚至有时会影响到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应考虑安排期间核查并缩小期间核查的间隔。

(6)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当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较为恶劣时,会影响设备的使用状况,应考虑安排期间核查。

2.1.2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确定了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后,要编制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针对不同设备而编制的具体的核查方法,应包括:需要检查的参数或量的范围,所选用的核查标准,操作步骤及方法,需要记录的数据以及分析和表达方式,合格与否的判定标准,核查间隔等。其中核查标准的选择和合格与否的判定标准是关键环节。

(1)所谓核查标准是指用来代表被测对象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仪器、产品或其他物体。它的量限、准确度等级都应接近被测对象,而它的稳定性要比实际的被测对象好。合格与否的判定是“期间核查”的最终目的,其标准的确定应根据仪器设备的准确度、重复性等要求而定。

(2)期间核查不是重新校准或再校准,不需要对设备的所有测量参数和全部测量范围进行核查。选择哪些参数作为期间核查,可以参照以下两种情况:

(a)设备的关键测量参数应进行期间核查。但是,对于多功能设备,应选择基本参数。(b)选择设备的基本测量范围和常用的测量点(示值)进行期间核查。

(3)期间核查实质是考核设备示值的系统误差或系统效应对设备示值的影响(稳定性), 因此应当排除来自被测对象、环境和人员等随机误差或随机效应的影响,为使被测对象的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做核查标准。为使环境和人员的影响尽可能地小,可以在期间核查的测量中通过同环境同检测人多次(例如等于或大于10次)独立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2.2 制定期间核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核查计划中应确定具体核查时间,而核查时间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设备使用频率高或性能不稳定,或鉴定/校准周期长,则应在两次检定/校准时间间隔内适当增加核查频次。一般在两次检定/校准中间至少核查一次。核查时间确定后,按照期间核查程序,由责任部门(或人员)组织相关人员实施核查。

2.3 完成期间核查报告并保存核查记录

在对某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后,得到一组测定数据,在此基础上,按照规定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合格与否的判定结论。完整的期间核查记录应当包括:期间核查计划、采用的核查方法、选定的核查标准、测试数据、判定标准、核查结果评价、核查时间,核查人,评价人等信息,由相关部门归档保存。

如果期间核查结果显示仪器的计量性能可疑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仪器,并执行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程序。

3 在工作中常用的核查方法以及判定标准的确定

3.1 期间核查方法

不同实验室拥有的测量设备其种类和技术性能是不同的,实验室应针对具体的设备特点,从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相应的期间核查方法。纺织检测实验室常用的方法如下:

(1)用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值/实际值的物质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如:电子天平和pH计的核查。对使用频率很高的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一旦失准,就会给检测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根据天平的测试功能,根据每种天平的常用范围,分别选定几个标准砝码作为核查标准,在天平检定后对其进行测量,保留数据。到了规定的核查时间,再对其进行测量,分析两次测量结果,判定是否合格。

(2)用性能稳定的实际值未知的物品(质控样品)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如:核查厚度计,可以采用标准厚度板来测试,也可以定期测量一个相对稳定的物品如钢片的厚度。

(3)利用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验证

并不是所有的仪器设备都能找到相应的核查标准。当无法找到核查标准时,利用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验证是一种通用而有效的方法。如数字式织物透气量仪随机配带有校准板,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校准板和喷嘴的组合测定规定压力下的透气量,符合相关要求即为合格。

(4)仪器之间的比对

这种方法运用于两台以上同类检测设备的情况,具体方法是,两台设备都在检定/校准的同一周期,对同一个标准样品进行检测,将两台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标准棉样的结果计算两台仪器的不确定度值,再根据仪器的不确定度值进行比较,确定仪器之间的差异,这是既简便又省时省力的比对方法。仪器比对也是考察仪器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因此使用比对的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级、分辨力、灵敏度等性能应是一致的,测量范围也应该基本一致,这样得出的结果才有可比性。该控制限与(3)中的相同(这里的差值a指两台仪器间测量值的差值)。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用八篮烘箱对原棉水分测试仪进行校准核查时并不是指同一型号设备的方法比对。

(5)实验室之间的比对

两个实验室间比对时须寻找一家无论从测量设备、人员素质还是实验室管理等方面都比较强的实验室进行比对,或者参加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计划单位组织的能力验证或测量审核,这样才能起到作用,否则比对将失去意义。

(6)留样复测

该种方法是考察留样前后两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检测/校准实验室的测量误差来源于测量设备的允差、环境条件、人员、测量方法、使用测量方法的正确性、使用测量设备的正确性、耗材的好坏以及样品(包括样品留存期间性能变化、样品均匀程度等)等因素。除了测量设备的允差和样品均匀程度是我们在测量过程中无法消除的外,其他因素是实验室可以控制消除的。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样品的均匀程度对核查结果的影响,纺织检测实验室一般都使用纺织品作为留样。如做拉伸强力试验应选择均匀程度比较好的棉或涤棉纱布,而不应选用本身均匀度就不好的麻纱或者麻布。假设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为Δ(绝对值),样品复测前后两次测量值的差值为a(绝对值),考虑到样品的均匀程度在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Δ上乘以一个系数,通过审核大量的实验室后发现这个系数为1.2 比较合适,即样品复测前后两次测量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等于1.2Δ,则结果可判定满意,否则不满意,测量过程存在异常。

(7)用具有自校准功能设备的自校准程序进行期间核查。

3.2 判定标准

3.2.1 用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最大允差Δ判定

(1)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值/实际值的物质(xs已知,xs的扩展不确定度U95≤1/3Δ)。

判定标准 ,H≤1,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得到维持。

(2)性能稳定的实际值未知的物品(xs未知,为确定核查标准量值xs,仪器设备校准后需立即进行第一次测量,以确定x0,得到xs= x0-δ。

判定标准 ,H>1,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没有得到维持。

3.2.2 用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值xs的扩展不确定度区间U(具有95%概率或k=2的区间)判定

(1)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值/实际值的物质,xs的不确定度必须比被核查仪器的校准值的不确定度小3倍以上。

判定标准 ,H ≤1,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得到维持。

(2)性能稳定的实际值未知的物质(仪器校准后马上进行第1次测量,得到x1)。

判定标准 ,H>1,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没有得到维持。

上式中: xs――为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值;

x0――设备校准后立即对核查标准进行n次(通常n≥10)独立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x1、x2――设备两次校准期间对核查标准进行n次(通常n≥10)独立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δ――测量仪器设备的示值误差,可以由仪器校准证书查得;

Δ――测量设备最大允差的绝对值。

3.2.3 期间核查数据的应用

应分析期间核查的数据,当发现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据时,应采取由计划的纠正/预防措施防止设备量值溯源失准。接受准则:H≤0.7,设备技术指标稳定,继续保持。拒绝准则:H>1,表明设备技术指标超差,必须查找原因并迅速采取纠正措施或重新送检定/校准。临界预防准则:0.7

4 结语

实验室仪器设备范文5

【关键词】语言实验室 常见故障 排除方法

语言实验室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场所。它为外语教学在软、硬件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很好地满足了外语教学中的各种需求。但是,随着实验室使用率的加大和使用时间的延长,使用中出现的故障也随之增加,像主控台故障、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学生终端故障、耳机故障,等等,及时查明并排除故障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和前提。本文作者对语言实验室故障排除的不断探索和学习,总结出语言实验室设备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一、主控制台电源不通,表现是指示灯不亮

出现主控制台指示灯不亮时,应按照先易后难原则检查排除故障。首先,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其次,检查供电部分保险丝是否被烧坏,如果是保险丝损坏,更换备用保险丝即可。通常情况下一般有两种情况容易引起保险丝烧坏:机器使用时间过长(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和开闭机间隔时间过短。为避免保险丝烧坏,平时设备使用时应做到2h左右关机10-20 min(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开关机时间间隔以2-3 min 为宜。

1.主控台视频分配器故障,表现是学生显示器不亮

出现学生显示器不亮时,应按照先易后难原则检查排除故障。首先,检查视频分配器电源插座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其次,检查视频分配器是否故障。通常情况下视频分配器发生故障导致一整排显示器不亮,只要更换视频分配器就能解决问题了。

1.教师耳机啸声等故障

上课时教师耳机有时会发出刺耳的啸声,应急的处理办法是把教师耳机话筒音量调小,能暂时应对这个问题。耳机啸声的主要原因是在使用过程中,唾液、灰尘等进入话筒内,话筒潮湿,形成短路。除临时调小话筒音量外,课余时用电吹风对着耳机吹几分钟,使其内部干燥,短路问题解决,啸声也随之消失。除啸声外,教师耳机还会出现无声和断断续续现象,出现这些故障时,首先要检查耳机插头是否插牢,如果是安插不牢引起的接触不良,重新插牢耳机即可解决;其次可以拆开耳机,检查耳机内导线是否完好。如果是导线折断,抽出导线,剪断折断部位的线,重新接好便可修复。

二、主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教师主机是整个学习系统的中枢。主机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所以本人需根据其声音、指示灯的闪动及屏幕提示等,尽快地判断其故障所在。常见主机故障由计算机感染病毒、误删系统文件或必要应用程序、鼠标或按钮操作间隔时间过短、运行文件过多或使用时间过长造成的死机或无法启动、硬件安装不好(内存条接触不良),等等。针对以上故障,可采取相应措施来排除。

1. 及时查杀病毒

感染病毒是造成计算机故障的常见原因,及时查杀病毒是减少故障的有效方法。为有效杀毒,首先要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并定期升级软件,启动自动监控功能,及时杀毒;其次在使用自带u盘时,先运行杀毒程序,防止病毒感染计算机;再次做好学生工作,不随意拷贝教师主机的文档,以减少病毒侵入的机会;最后还要定期清理计算机病毒。

2. 安装硬盘保护卡

硬盘保护卡的主要功能就是数据还原功能。安装硬盘保护卡使计算机具有数据还原功能,保护计算机系统不被更改,无需担心病毒入侵及对系统的人为破坏等问题。

3.使用ctr+alt+del键解决死机问题

因鼠标操作间隔时间过短或运行文件过多造成死机时,可以利用ctr+alt+del键解决。同时按下以上各键,打开“关闭程序”窗口,点击“结束任务”,关闭应用程序,片刻后再操作电脑便可正常运行。

三、学生终端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语言实验室使用人员的不确定性和学生的好奇多动性导致学生终端更易发生故障,常见故障有学生机座无声音、图像信号,学生机座不受主控制台控制,机座功能键失灵等。

1. 学生机座无声音、图像的故障

对于个别学生机座出现此类故障,首先要检查机座插线是否插牢,其次要确定机座本身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是一连串的学生机座出现此类故障,应检查是否因视频交换分机插头接触不良所致。如果不是因为接触不良造成的,要考虑视频交换分机故障。这时,要请专业人员检查,以决定是否维修或更换视频交换分机。

2.学生机不受主控制台控制

这种故障多是由于学生拉动或乱插拔插头引起多连插座插头松动所致,因而只需重新插牢插头即可。主控台与学生机之间的通讯线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也应适时检查,保证它们之间连接完好。

3. 学生机座的功能键失灵

因频繁触动学生机座的功能键,功能键失灵现象会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发生时,可用针头向触键注入无水酒精,再反复按动触键就可使其恢复。

实验室仪器设备范文6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ntact rate of the equipment in use,and also combin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intact rate statistical method of testing and calibrating laboratory equi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levant elements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model affecting the intact rate of equipment,and proposes the practical guidance for management of the testing and calibrating laboratory equipment.

关键词: 设备完好率;管理模型;设计

Key words: intact rate of equipment;management model;design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177-02

0 引言

设备是企业的生产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能源消耗成本和劳动生产率。AQ8006-2010标准规定“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应有检查在用检测检验仪器设备技术指标的程序,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应为100%[1]”。目前,我国对设备管理的考核,主要是设备完好率[2],它贯穿于设备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而设备完好率是沿用经济体制改革前制订的标准,它仅反映企业设备的技术状况,不适应竞争机制的要求。

1 仪器设备完好率的相关要素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权威性与公正性,主要依赖于其计量检测过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而计量检测过程涉及到的硬件要素主要是人员水平与仪器设备完好性。仪器设备在使用或存放过程中总会出现损坏、老化、磨耗、报废等情况,因此就会出现已有设备完好率不高,甚至使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达不到100%,不能满足计量检测工作的需要等现象,甚至更为严重是造成计量检测事故发生。因此,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必须加强仪器设备完好率的管理。影响仪器设备完好率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1.1 设置仪器设备管理人员 没有明确的设备管理人员,无法落实仪器设备管理责任,无法实施仪器设备完好率管理,更无法保证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设备管理员的设置可根据设备数量多少或使用区域的大小来确定,可设专职也可设兼职。

1.2 建立仪器设备台账 台账应包含涉及计量检测工作所需要的全部仪器设备,即包含计量器具和非计量器具。因为不论是计量器具或是非计量器具,都需要确保其在用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1.3 建立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 应定期对所有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时间做出合理安排和计划,以便在检定周期有效期临近时提前送检,协调计量检测业务。

1.4 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档案 所有仪器设备都应有完整的相关档案以备核查与溯源。仪器设备档案至少包含以下信息:购置信息、验收记录、合格证、说明书、历次检定或校准证书(计量器具)、维护计划和记录以及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的记录等,如含有软件类的还应有标识及验证记录等。

1.5 建立合格的计量器具(包括标准物质)溯源框图 为保证准确量值溯源,应及时送检仪器设备。设备管理员应在仪器设备检定有效期到期一定期限内(一般为30天)安排送检的计量器具,以便操作人员做好工作安排或相应准备[3]。检定不合格或校准结果准确度不能满足检测或校准需要时,要立即登记,并会同使用部门及时办理停用维修手续,及时安排替用仪器设备或购置新的仪器设备。对损坏仪器设备也同样处理。

1.6 规范使用仪器设备状态标识 合格、部分合格、停用等仪器设备状态标识要清楚、准确,避免误用、乱用仪器设备[3]。

1.7 认真做好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设备期间核查作用非常巨大,因为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仪器设备,很容易出现偏差或磨损或损坏或准确度不够。因此实验室须在做好周期检定计划的同时,做好期间核查计划,并严格实施。

2 仪器设备完好率量化考核模型的设计

2.1 考核参数的输入 仪器设备完好率可以划分为总仪器设备完好率和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实际上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有考核和指导意义的是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指标。影响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量值溯源、期间核查、维护保养、正确使用等。因此要确保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100%[4],就不能仅仅是定期检查在用仪器设备是否完好这么简单。而应该是系统性地进行管理模型设计,进行更严密的量化指标考核,才能确保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也才能将检测校准事故防患于未然。

量化考核模型至少包含以下元素:在用仪器设备是否建立健全设备档案[5];仪器设备损坏是否及时处理;仪器设备是否超期使用;停用、报废仪器设备是否及时履行程序;是否发生停用、报废仪器设备而未及时更新替代;是否发生偏离;校准后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等。

2.2 模型的设计 每出现一例不符合便记录为一台次不完好。然后定时间计算该期间(如季度或年度)的仪器设备完好率和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

仪器设备完好率=仪器设备完好台数÷仪器设备总台数×100%

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已按计划溯源的仪器设备台数÷在用仪器设备总台数×100%

为便于量化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还需设计相应的支持表格如:《仪器设备完好率统计及考核表》、《不合格设备及停用、报废手续仪器设备记录表》等,以便记录。《仪器设备完好率统计及考核表》可考虑设计以下要素:仪器设备总数、需外检台数、需自校台数、需自查台数、实际外检台数、实际自校台数、实际自查台数、不完好仪器设备台数、仪器设备完好率目标值、期间仪器设备安好率等。《不合格设备及停用、报废手续仪器设备记录表》则是考核配套使用的原始记录表。

3 仪器设备完好率的管理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仪器设备完好率的管理需以制度形式加以固化,以明确管理或使用仪器设备的职责,明确量化考核指标,规定相应奖惩,以促使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对仪器设备完好率的重视,从而提高计量检测仪器的管理水平,确保计量检测质量的准确性。

3.2 严格对不完好信息的记录与确认。一项好的管理办法还需要有责任心的人员执行,否则也可能会流于形式。

3.3 要制定完善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对发现不完好的设备情况后应启动该程序对相关计量检测活动进行追溯测量过程,如大型仪器设备的损坏、主要标准器的检定不合格、主要仪器设备的老化及溯源不合格情况发生等。这样才能保证在实施仪器设备完好率管理办法的同时,确保检定、校准、检测的结果质量准确可靠,并不至于因处置不力而影响正常的计量检测业务。

4 结语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完好率与生产企业用于指导生产的仪器设备完好率测重点及意义有所不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会直接影响到检测和校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其管理的模型设计不单纯是一个计算公式,而是涉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设备全要素。制定缜密和具体的仪器设备考核方法、管理制度、计算模式非常重要。确保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100%,是检测和校准实验室非常重要的质量目标,是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AQ8006-2010,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S].

[2]潘红旗.关于设备完好率的探讨[J].港口装卸,1996,5:27-30.

[3]王韬.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设备[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8,26(2)2:61-64.

上一篇关于冬至

下一篇我成长了作文